争光股份: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浙江争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的核查意见2023-04-21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浙江争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度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的核查意见
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
则(2023 年修订)》《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 号—创业板上市
公司规范运作》等有关规定,作为浙江争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争光
股份”或“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保荐机构,国信证券股
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信证券”或“保荐机构”)对浙江争光实业股份有限
公司 2022 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事项进行了审慎核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保荐人进行的核查工作
国信证券保荐代表人通过与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内部审计等人
员交谈,查阅了公司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等会议记录、内部审计报告、年度内
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监事会报告、会计师出具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以及公司
各项业务和管理规章制度,从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内部控
制的实施情况等方面对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进行了核查。
二、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
(一)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公司按照风险导向原则确定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
险领域。
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包括:浙江争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宁波争光树脂
有限公司、杭州争光树脂销售有限公司、杭州树腾工贸有限公司、宁波汉杰特液
体分离技术有限公司、荆门争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争光新材料有限公司。
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合计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 100%,营业
收入合计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总额的 100%。
(二)内部控制结构
1、内部控制环境
(1)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
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是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到公司重要业务流程
5
的设计和运行。公司一贯重视这方面氛围的营造和保持,建立了《员工行为规范》
等一系列内部规范,并通过严厉的处罚制度和高层管理人员的身体力行将这些多
渠道、全方位地落实。
(2)对胜任能力的重视
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特定工作岗位所需的胜任能力水平的设定,以及对达到
该水平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全公司目前共有 325 名员工,其中具有高级
职称的 2 人,具有中级职称的 8 人,具有初级职称的 19 人;其中硕士研究生 7
人,本科生 47 人,大专生 60 人。公司还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针对不同岗位展
开多种形式的后期培训教育,使员工都能胜任目前所处的工作岗位。
(3)治理层的参与程序
治理层的职责在公司的章程和政策中已经予以明确规定。治理层通过其自身
的活动并在审计委员会的支持下,监督公司会计政策以及内部、外部的审计工作
和结果。治理层的职责还包括了监督用于复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政策和程序设计
是否合理,执行是否有效。
(4)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
公司由管理层负责企业的运作以及经营策略和程序的制定、执行与监督。董
事会、审计委员会对其实施有效地监督。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包括信息技术控制、
信息管理人员以及财会人员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对收到的有关内部控制弱点及违
规事件报告都及时作出了适当处理。本公司秉承客户至上、共同发展的经营理念,
稳健、可持续发展、注重研发投入和技术领先的经营风格,诚实守信、合法经营。
(5)组织结构
公司为有效地计划、协调和控制经营活动,已合理地确定了组织单位的形式
和性质,并贯彻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比较科学地划分了每个组织单位内部
的责任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同时,切实做到与公司的控股股东“五独立”。
公司已指定专门的人员具体负责内部的稽核,保证相关会计控制制度的贯彻实施。
(6)职权与责任的分配
公司采用向个人分配控制职责的方法,建立了一整套执行特定职能(包括交
易授权)的授权机制,并确保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报告关系和责任。为对授权使
5
用情况进行有效控制及对公司的活动实行监督,公司逐步建立了预算控制制度,
能较及时地按照情况的变化修改会计系统的控制政策。财务部门通过各种措施较
合理地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较合理地保证交易和事项能以正确的
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较及时地记录于适当的账户,使财务报表的编制符合
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
(7)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
公司已建立和实施了较科学的聘用、培训、轮岗、考核、奖惩、晋升和淘汰
等人事管理制度,并聘用足够的人员,使其能完成所分配的任务。
2、风险评估过程
公司制定了五年的长远整体目标,并辅以具体策略和业务流程层面的计划将
企业经营目标明确地传达到每一位员工。公司建立了有效的风险评估过程,并建
立了规划部门,以识别和应对公司可能遇到的包括经营风险、环境风险、财务风
险等重大且普遍影响的变化。
3、内部控制活动
为合理保证各项目标的实现,公司建立了相关的控制程序,主要包括:交易
授权控制、责任分工控制、凭证与记录控制、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控制、独立稽
查控制、电子信息系统控制等。
(1)交易授权控制:明确了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相关内容,
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相应的职权,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
权范围内办理经济业务。
(2)责任分工控制:合理设置分工,科学划分职责权限,贯彻不相容职务相
分离及每一个人工作能自动检查另一个人或更多人工作的原则,形成相互制衡机
制。不相容的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
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业务稽核、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
(3)凭证与记录控制:合理制定了凭证流转程序,经营人员在执行交易时能
及时编制有关凭证,编妥的凭证及早送交会计部门以便记录,已登账凭证依序归
档。各种交易必须作相关记录(如:员工工资记录、永续存货记录、销售发票等),
并且将记录同相应的分录独立比较。
5
(4)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控制: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财产的直接接触,
采取定期盘点、财产记录、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以使各种财产安全完整。
(5)独立稽查控制:公司专门设立内审机构,对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凭证
和账簿记录、物资采购、消耗定额、付款、工资管理、委托加工材料、账实相符
的真实性、准确性、手续的完备程度进行审查、考核。
(6)公司已制定了较为严格的电子信息系统控制制度,在电子信息系统开发
与维护、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等方面做了较多的工作。
4、信息与沟通
公司为向管理层及时有效地提供业绩报告建立了强大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
人员(包括财务人员)恪尽职守、勤勉工作,能够有效地履行赋予的职责。公司
管理层也提供了适当的人力、财力以保障整个信息系统的正常、有效运行。
公司针对可疑的不恰当事项和行为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机制,使管理层
就员工职责和控制责任能够进行有效沟通。组织内部沟通的充分性使员工能够有
效地履行其职责,与客户、供应商、监管者和其他外部人士的有效沟通,使管理
层面对各种变化能够及时采取适当的进一步行动。
5、内部监督
公司定期对各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同时一方面建立各种机制使相关人员在
履行正常岗位职责时,就能够在相当程度上获得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证据;另一
方面通过外部沟通来证实内部产生的信息或者指出存在的问题。公司管理层高度
重视内部控制的各职能部门和监管机构的报告及建议,并采取各种措施及时纠正
控制运行中产生的偏差。
(三)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依据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依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组织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公司董事会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
认定要求,结合公司规模、行业特征、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等因素,区分财务
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确定了适用于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具
体认定标准,并与以前年度保持一致。公司确定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如下:
1、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5
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重要程度项目 利润总额潜在错报
一般缺陷 错报<合并报表税前利润的3%
重要缺陷 合并报表税前利润的3%≤错报<合并报表税前利润的5%
重大缺陷 错报≥合并报表税前利润的5%
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
具有以下任一特征的缺陷定性为重大缺陷:
(1)控制环境无效;
(2)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舞弊行为;
(3)注册会计师发现的却未被公司内部控制识别的当期财务报告中的重大错
报。
具有以下任一特征的缺陷定性为重要缺陷:
(1)未依照公认会计准则选择和应用会计政策;
(2)未建立反舞弊程序和控制措施;
(3)对于期末财务报告过程的控制存在一项或多项缺陷且不能合理保证编制
的财务报表达到真实、完整的目标。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一般缺陷的迹象包括:除上述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
其他控制缺陷。
2、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确定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重要程度项目 直接财产损失金额
一般缺陷 损失<合并报表税前利润的3%
重要缺陷 合并报表税前利润的3%≤损失<合并报表税前利润的5%
重大缺陷 损失≥合并报表税前利润的5%
公司确定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
具有以下任一特征的缺陷定性为重大缺陷:
(1)企业决策程序不科学;
5
(2)违犯国家法律、法规,如污染环境;
(3)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特别是重大或重要缺陷未得到整改;
(4)重要业务缺乏制度控制或制度系统失效。
出现以上情形的可认定为重大缺陷,其他情形视影响程度分别确定重要缺陷
或一般缺陷。
(四)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1、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根据上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2022 年度公司不存在财务报告
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
2、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根据上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2022 年度未发现公司非财务
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
3、内部控制整改情况
公司现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基本能够适应公司管理的要求,能够对编制真实、
公允的财务报表提供合理的保证,能够对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及国家有
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提供保证。对于目前公司在内部会计
控制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公司拟采取下列措施加以改进:
(1)进一步深化成本费用管理,重视成本费用指标的分解,及时对比实际业
绩和计划目标的差异、加强对成本费用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同时进一步完善奖
惩制度,努力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2)加大力度开展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准则,
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员工相应的工作胜任能力。
(五)其他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其他需披露的可能对投资者理解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评价内部控制情况或进行投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其他内部控制信息重大事项。
三、公司对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
5
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
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
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公司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影响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四、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认为:2022 年度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符合我国有关法律、
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相关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与企业业务及管理相关的
有效的内部控制,争光股份出具的《浙江争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度内部控
制自我评价报告》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及运行情况。
(以 下 无 正 文)
5
(本页无正文,为《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浙江争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度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的核查意见》之签章页)
保荐代表人:
金骏 严凯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