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0136 公司简称:当代文体 武汉当代明诚文化体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由于公司(母公司)2020 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为负,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公司章程》对 利润分配的规定,公司董事会拟定 2020 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该 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公司 2020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二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当代明诚、道博股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当代文体 600136 份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高维 方玮琦 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99号 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99号 办公地址 保利大厦33F 保利大厦33F 电话 027-87115482 027-87115482 电子信箱 gaowei_ddmc@sina.com fwq_ddmc@sina.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追求、以影视传媒业务及体育业务为两大业务板块、以 打造“全球文化产业整合运营平台”为长期发展战略的成长型文化上市企业。影视业务主要包括 电视剧、电影投资、制作和发行,节目制作,广告,艺人经纪,影院投资及管理,以及相关影视 衍生产品开发等。体育业务主要包括体育版权分销、体育营销、体育产品订阅、体育经纪等。受 疫情影响,2020 年度公司整体业务均无法正常开展。为此,公司一方面借此期间强化内部整合, 另一方面为未来的业务复苏加强了前期准备工作。 (二)经营模式 1.公司经营方式 公司始终坚持统筹管理、子公司独立运营的管理策略。公司充分发挥在资本整合、人才整合、 业务整合以及专业整合等方面的优势,努力实现文化产业“影视+体育”双轮驱动战略目标和业务 版图的不断扩大。通过权限管理的细化、经营目标绩效的考核、全面审计制度的执行、项目投资 决策及项目投后管理等多种内部控制管理手段,使得公司及子公司规范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公司 总部的管控能力也得到持续加强。 子公司在总部制定的战略框架范围内,制定经营目标计划,充分发挥自主性及灵活性,积极 跟踪市场动向,把握市场脉动,努力实现市场价值创造功能;在项目规划、人才建设、业务统筹 等方面,各子公司通过共享资源、加强协同,最终实现了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和效益的提高。 2.影视业务板块 ①电视剧业务是指公司以剧组为生产单位,通过独家投资摄制或联合投资摄制(执行制片方、 非执行制片方)方式进行电视剧的拍摄工作,而后取得广电总局颁布的《电视剧发行许可证》并 完成发行。公司在与电视台、新媒体公司等客户签署销售合同并将电视剧母带交付给其后,按照 电视剧投资协议约定享有的份额确认相应收入。 ②电影业务与电视剧业务大致相同,在拍摄完成后应经电影行政主管部门审查通过并取得《电 影片公映许可证》且完成上映。电影上映后,公司收到各投资方及其他相关方确认的票房统计及 分账单据确认相应的收入。 ③影视剧衍生业务是指公司将植入广告、影视剧版权、著作权等权利进行转让。待相关权利 义务完全发生转移及相关经济利益流入本公司时确认相应收入。 ④艺人经纪业务是指公司根据与旗下艺人签订的经纪合约,为艺人提供合约中或协议中约定 的演艺、代言等活动。待相关活动完成时,根据与艺人签订的经纪合约中约定的方式确认收入。 ⑤节目制作业务与影视剧业务类似,主要是指公司通过自制或接受需求方的委托制作节目并 进行销售。待销售完成后,向播出平台或委托方收取制作费。 ⑥广告业务是指公司为客户提供市场推广、内容制作、媒体投放等工作。在完成相关工作后, 依据双方的合同约定确认收入。 ⑦影院投资及管理指投资建设或收购电影院,并取得电影行政管理部门发放的《放映许可证》, 从院线取得片源进行排片,通过向消费者销售电影票、电影周边产品、提供餐饮服务等取得收入。 2.体育业务板块 ①体育营销 体育营销业务是指以合作或获取的体育资源(包括体育赛事、体育协会、俱乐部、体育明星 等)为基础,结合品牌公司的市场推广需要,通过整合国内外知名体育资源为客户量身制定体育 营销整体解决方案,向客户提供体育营销咨询、帮助客户获得赞助权益及广告席位,同时为客户 提供合同制定、执行监督、媒介宣传、效果评估等一系列后续服务。通过为品牌客户提供体育营 销咨询、销售赞助权益、提供赞助执行、投放体育赛事现场广告及提供后续服务获取体育营销收 入,主要表现形式为向品牌客户销售体育赛事赞助权益、广告传播权益及提供后续服务。 ②体育版权分销 体育版权分销业务是指向国内外顶级赛事版权资源方或其版权运营方进行版权采购,获取相 关体育版权独家或非独家代理转授权益,并将其转授给国内外领先的体育媒体客户,同时为客户 提供信号维护、版权维护等后续服务。通过向国内外体育媒体客户转授所获取的赛事播放权益及 提供后续服务获取收入。 ③体育产品订阅 体育产品订阅是指观众为观看特定付费内容,向有线付费电视以及视频网站等平台支付相关 产品订阅的费用,公司通过平台从中获取订阅收入。 ④体育赛事及活动 体育赛事是指由公司独家策划,与地方体育局合作举办的大型群众赛事。在活动过程中,通 过自建网站、合作媒体、微博、微信等多元化方式进行宣传,并由公司具体负责赛事的组织、实 施及管理。公司通过吸引大众报名参与、获得知名品牌商赞助获取收入。 ⑤体育经纪业务 体育经纪业务是指以优质的体育资源和广泛的品牌合作方为依托,在获得职业运动员和青年 运动员以及俱乐部的授权基础上为其提供专业服务并收取相应的佣金,具体包括代理职业运动员 劳工合同谈判、运动员转会咨询与谈判、知名运动员商业代言、运动员职业规划、法律咨询和纠 纷调解、球员财务规划、运动员健康管理,以及运动员肖像权规划、运动员价值挖掘、球探服务、 商业赛事组织等方面。 ⑥体育场馆运营业务 目前,体育场馆运营业务主要是以场馆运营为核心,采用承包和租赁模式管理的方式,通过为 各类客户提供运动场地、运动设施及相关服务,在收到场租及相关配套服务费后确认收入。同时 积极开展场馆相关培训服务,通过在场馆所举办的赛事引流,提升场馆与赛事的影响力与增值空 间。 ⑦体育培训业务 体育培训业务是指依托体育场馆,聘请组织专业教练进行课程设计与教学,通过向学员销售 课程取得收入。目前体育课程主要面向青少年,包括足球、篮球、羽毛球、击剑等。 (三)公司所处行业发展状况 (1)影视传媒行业 电视剧行业方面,200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允许民营 资本进入电视剧行业,开始“制播分离”改革的试点。2009 年 12 月,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完成 转企改制,电视剧制作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在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扶持、居民可支配收入及精神 消费需求增加、影视播出平台竞争优质头部内容等综合因素的推动下,我国电视剧版权成交量不 断增加。根据艺恩咨询数据统计,国产电视剧的版权交易额持续上涨,于 2012 年突破 100 亿元, 于 2015 年突破 200 亿元,之后增速略有放缓,2008 年至 2018 年实现年均复合增长率 19.89%。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范围内影视业务的正常开展均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电视剧的备案、发行、拍摄等均有较大幅度的下滑。据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 备案公示统计,2020 年,我国电视剧制作备案公示数量及集数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其中电视 剧制作备案公示 670 部,同比下降 25.97%;电视剧制作备案公示集数 23,519 集,同比下降 31.63%。 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 2020 年第四季度暨全年全国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情况的通告》, 2020 年我国各类电视剧制作机构共计生产完成并获准发行国产电视剧 202 部、7,450 集,较 2019 年的 254 部、10,646 集分别减少 52 部、3,196 集,同比分别下降了 20.47%和 30.02%。由此可见 全年取得备案及获准发行的剧集呈现收缩态势,整个影视传媒行业发展的优化过程仍在继续。 近年来,影视行业监管政策密集出台,针对电视剧制作单位制作资质的监管要求也在不断加 强。根据 2019 年 7 月 24 日广电总局办公厅发布的关于 2019-2021 年度全国《电视剧制作许可证 (甲种)》机构情况的通告来看,2019-2021 年度拥有甲种许可证的机构由 2018 年度的 113 家下 降至 73 家,同比下降 54.79%,原有机构有 56 家“离场”,同时新增 16 家机构。根据《电视剧制 作许可证(甲种)》的换发及申请审核条件,连续两年制作 6 部以上单本剧或 3 部以上连续剧(每 部 3 集以上),且无违规行为的企业方能申请,审核条件强调对社会贡献突出、履行社会责任优秀 的申请机构可适当放宽电视剧制作业绩条件,进一步强调社会效益及社会示范作用,严厉打击虚 假收视率、偷税漏税等违规行为。由此可见,未来电视剧行业洗牌的局面还将继续,拥有电视剧 制作资质的主体只有紧紧围绕剧集精细制作、优质内容输出的主题,继续坚持以质取胜的精准式 发展方向,才能在整个行业立足、并取得更好发展。 电影行业方面,得益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支持,整体电影文 化与产业环境持续改善。作为文化娱乐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影市场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已连续 多年实现电影票房的快速增长。2013 年初,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已经成功超越日本,并成为仅次于 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根据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数据显示,中国电影票房从 2003 年的 9 亿元连续增长到 2019 年的 642.66 亿元,增幅达 70 倍,其中国产片份额达 64.07%。目前,居民 已养成了电影消费习惯,根据艾媒网的统计数据,我国的观影人次已从 2010 年的 2.5 亿增长到 2019 年的 17.3 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23.98%。以我国 2019 年末的城镇人口 8.5 亿计算,我国 城镇人口人均观影次数已达到 2.04 次。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内地 2018-2020 年票房分别为 609.76 亿、642.66 亿、204.17 亿;观影 人次分别为 17.16 亿、17.27 亿、5.49 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2020 年中国电影市场 在全球各大电影市场中率先复苏、持续回暖,票房首次超过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大票仓。根据国 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2020 年度中国电影总票房共计 204.17 亿元,同比下降 68.33%,观影人次 为 5.49 亿,同比下降 68.23%。截至报告期末,全国院线影院 13,126 家,新增影院 954 家,同比 新增 5.79%;全国银幕总数量达到 75,581 块,其中 2020 年新增银幕 5,794 块,同比增长 10.35%。 银幕数量的增长推动了中国电影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全行业因疫情停摆半年后,2020 年国产电影 总票房仍达到 170.93 亿元,占总票房的 83.72%,比去年提高了 19.65 个百分点。总体来看,2020 年中国电影市场虽因疫情停业半年之久,但在复工后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国产影片的竞 争力突出。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中国内地电影票房过 10 亿影片共 4 部,全部为 国产影片,全年票房前十名影片全部为国产影片,可见中国电影市场在全球疫情大环境下,复苏 势头坚挺。 (2)体育行业 在体育产业方面,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关于促进全 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利好体育产业政策接连出台,相关体育产 业已逐步向各自细分、专业领域拓展,而随着各细分领域的快速发展,必将推动体育产业的整体 加速发展。2020 年 12 月 31 日国家统计局、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19 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与 增加值数据公告》显示,2019 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 29,483 亿元,增加值为 11,248 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1.14%。从体育产业内部结构看,体育服务业 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增加值为 7,615 亿元,在体育产业中所占比重达到 67.7%,比上年有所提高; 其中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出租与贸易代理规模最大,增加值为 2,562 亿元,占全部体育产 业增加值比重为 22.8%。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的增加值为 3,421 亿元,占全部体育产业增加 值比重为 30.4%。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增加值为 212 亿元,占全部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1.9%。 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利好频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 “46 号文”)明确指出,到 2025 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要超过 5 万亿元。按照 2019 年我国体育及相关产业产值 29,483 亿元进行测算,保守估计,到 2025 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 到 5 万亿元,则 2019 年至 2025 年期间,我国体育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将高达 9.2%。2019 年 9 月 2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到,到 2035 年,体育产业要发展成国民经 济支柱性产业,届时中国体育产业总量占 GDP 比重将会进一步提升。因此,体育行业将有巨大的 上升空间和增长潜力,公司主营的体育版权分销、体育营销、体育经纪等作为现代体育服务业的 核心内容,也将迎来高速发展。 在体育消费方面,2017 年底,我国人均收入水平已经超过 8,500 美元,已居于中上等收入国 家的平均水平。国际经验表明,这个时期公民的文化体育消费需求增长很快,加之中国具有体育 人口基数大、互联网渗透率高、政府推动力强等独特优势,可以判断,中国已经进入了体育产业 需求快速增长的时期。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研究,最近几年,全球体育产业占全 球 GDP 比重约为 1.8%,其中美国的比重约 2.85%,欧洲的比重处于 1.8%-3.7%之间;日本、韩国、 加拿大等国的体育产值所占比重大约在 2%-4%之间。其中,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的 体育产业占 GDP 比重超过汽车制造业,足见其支柱地位和增长潜力。体育产业在全球仍是增长较 快的行业。根据 AT 科尔尼咨询公司的统计,在新千年头 10 年的时间段,各国体育产业的增长都 基本超过了本国 GDP 的增长:美国体育产业的增速是 GDP 的 1.9 倍,英国为 3.8 倍,法国和德国 均为 3.5 倍,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和墨西哥分别为 1.7 倍和 3 倍,印度和日本分别为 2.1 倍和 3 倍。中国体育产业所占重数值明显偏低,2019 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才增长 至 1.14%,相比其他国家,我国的增长率仍然较低,但是已经显示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按照“46 号文”提出的我国体育产业产值要从 2013 年的 9,533.73 万亿元增加到 2025 年的 5 万亿元计算, 未来 10 年体育产业年均增长率将达到 15%以上,然而实际增长率远超预期,2013-2019 年,我国 体育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 20%。2019 年全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为 11,248 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 的比重达到 1.14%。提前达成《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 2020 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在 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 1%的目标。根据国务院 2019 年发布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到 2035 年我国将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规范有序、市场充满活力、人民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公共服务完善、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 化。预计到 2035 年,我国体育产业总量占 GDP 的比重将达到 4%左右,届时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 的支柱性产业。在我国体育产业更大、更活、更优的过程中,产业规模和质量将不断提升,体育 消费水平将稳步增长,人均体育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将显著上升,体育消费产品和服务 供给将更加丰富,体育消费环境也将更加优化。从体育消费的发展趋势来看,其需求也将由传统 的体育制造用品初次消费转向娱乐性消费、观赏性消费,并且随着 5G 时代的来临,体育内容的传 播速度将更加快捷,传播内容更加丰富,其呈现形式也更加多元化,从而进一步推动体育消费的 升级。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 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年比上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增减(%) 总资产 8,993,156,438.67 10,401,542,181.92 -13.54 10,634,194,754.63 营业收入 699,702,253.76 1,782,335,445.21 -60.74 2,668,385,663.78 扣除与主营业务 无关的业务收入 和不具备商业实 699,455,734.04 / / / 质的收入后的营 业收入 归属于上市公司 -1,926,149,521.01 105,082,703.49 -1,932.98 177,986,140.35 股东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扣除非经 -1,935,625,645.71 -508,873,874.78 280.37 147,600,009.33 常性损益的净利 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 2,112,520,063.28 4,302,234,256.44 -50.90 3,349,268,437.40 股东的净资产 经营活动产生的 481,690,288.82 357,400,617.92 34.78 216,682,062.13 现金流量净额 基本每股收益( -3.29 0.22 -1,595.45 0.37 元/股) 稀释每股收益( -3.29 0.22 -1,595.45 0.37 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 减少66.73 -63.71 3.02 6.66 收益率(%) 个百分点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3 月份) (4-6 月份) (7-9 月份) (10-12 月份) 营业收入 271,374,832.96 60,960,192.59 79,034,456.30 288,332,771.9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9,642,711.35 -459,439,826.22 -759,574,887.46 -627,492,095.9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82,348,391.06 -466,215,225.94 -760,108,576.53 -626,953,452.18 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25,942,349.56 -389,152,586.94 -54,669,576.55 299,570,102.75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本及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截止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25,799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23,742 截止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0 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 质押或冻结情况 持有有限售 股 股东名称 报告期内增 期末持股数 比例 股东 条件的股份 份 (全称) 减 量 (%) 数量 性质 数量 状 态 武汉新星汉宜化工 质 境内 有限公司 押 非国 0 80,262,230 13.73 0 56,342,142 有法 人 武汉当代科技产业 质 境内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押 非国 0 79,845,843 13.66 38,974,575 31,289,554 有法 人 蒋立章 质 境内 0 46,903,568 8.02 0 押 46,897,644 自然 人 游建鸣 -8,000,000 32,239,471 5.51 0 质 32,231,166 境内 押 自然 人 李建光 质 境内 0 26,795,020 4.58 26,795,020 押 26,790,000 自然 人 喻凌霄 质 境内 0 21,923,198 3.75 21,923,198 押 21,920,000 自然 人 武汉市夏天科教发 质 境内 展有限公司 押 非国 -5,842,888 18,516,126 3.17 0 17,320,000 有法 人 彭章瑾 质 境内 -2,085,300 15,767,554 2.70 0 押 15,168,621 自然 人 天风睿源(武汉)股 未 境内 权投资中心(有限合 知 非国 0 15,101,278 2.58 0 0 伙) 有法 人 李红欣 质 境内 0 9,743,644 1.67 9,743,644 押 9,290,000 自然 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 上述股东中,在本公司知情范围除知悉武汉新星汉宜化工有 说明 限公司与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天风睿源 (武汉)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为一致行动人;蒋立章 与彭章瑾为一致行动人外,除上述股东之外的其余股东互相 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也无《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 的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 数量的说明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1 公司债券基本情况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简 债券余 交易 债券名称 代码 发行日 到期日 利率 还本付息方式 称 额 场所 武汉当代明诚文化 18 按年付息,到期 上海 2018 年 2021 年 股份有限公司 2018 明 一次还本,最后 证券 150145 2月6 2月6 10,000 8.5 年非公开发行公司 诚 一期利息随本金 交易 日 日 债券(第一期) 01 一起支付。 所 武汉当代明诚文化 18 按年付息,到期 上海 2018 年 2021 年 股份有限公司 2018 明 一次还本,最后 证券 150188 3 月 15 3 月 15 15,000 7.5 年非公开发行公司 诚 一期利息随本金 交易 日 日 债券(第二期) 02 一起支付。 所 武汉当代明诚文化 18 按年付息,到期 上海 2018 年 2021 年 股份有限公司 2018 明 一次还本,最后 证券 150600 8 月 15 8 月 15 35,000 8.5 年非公开发行公司 诚 一期利息随本金 交易 日 日 债券(第三期) 03 一起支付。 所 武汉当代明诚文化 20 按年付息,到期 上海 体育集团股份有限 2020 年 2023 年 明 一次还本,最后 证券 公司 2020 年非公开 166310 3 月 12 3 月 12 15,000 7.5 诚 一期利息随本金 交易 发行公司债券(第 日 日 01 一起支付。 所 一期) 武汉当代明诚文化 20 按年付息,到期 上海 2020 年 2023 年 体育集团股份有限 明 一次还本,最后 证券 166642 4 月 17 4 月 17 30,000 7.2 公司 2020 年非公开 诚 一期利息随本金 交易 日 日 发行公司债券(第 02 一起支付。 所 二期) 武汉当代明诚文化 20 按年付息,到期 上海 体育集团股份有限 2020 年 2023 年 明 一次还本,最后 证券 公司 2020 年非公开 166675 4 月 22 4 月 22 15,000 6.5 诚 一期利息随本金 交易 发行公司债券(第 日 日 03 一起支付。 所 三期) 武汉当代明诚文化 按年付息,到期 20 上海 体育集团股份有限 2020 年 2025 年 一次还本,最后 明 证券 公司 2020 年公开发 175530 12 月 12 月 40,000 7.50 一期利息随本金 诚 交易 行公司债券(第一 17 日 17 日 的兑付一起支 04 所 期) 付。 5.2 公司债券付息兑付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8 明诚 01”于 2018 年 2 月 6 日起息,公司于 2019 年 2 月 11 日(由于 2019 年 2 月 6 日为 休息日,因此付息日顺延至下一个工作日)完成首次付息。公司于 2020 年 2 月 6 日完成第二次付 息。截至本报告出具日,公司已于 2021 年 2 月 8 日完成第三次付息(由于 2020 年 2 月 6 日为休 息日,因此付息日顺延至下一个工作日),并支付完债券本金。 “18 明诚 02”于 2018 年 3 月 15 日起息,公司于 2019 年 3 月 15 日完成首次付息。公司于 2020 年 3 月 16 日完成第二次付息(由于 2020 年 3 月 15 日为休息日,因此付息日顺延至下一个 工作日)。截至本报告出具日,公司已于 2021 年 3 月 15 日完成第三次付息,并支付完债券本金。 “18 明诚 03”于 2018 年 8 月 15 日起息,截至本报告出具日,公司已于 2019 年 8 月 15 日完 成首次付息,于 2020 年 8 月 17 日(由于 2020 年 8 月 15 日为休息日,因此付息日顺延至下一个 工作日)完成二次付息。 “20 明诚 01”于 2020 年 3 月 12 日起息,截至本报告出具日,公司已于 2021 年 3 月 12 日完 成首次付息。 5.3 公司债券评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020 年 6 月 28 日,中证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了《武汉当代明诚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2018 年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2020 年跟踪信用评级报告》(中证鹏信评【2020】 跟踪第【427】号 01);2020 年 6 月 28 日,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了《武汉当代明诚文化体 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信用评级报告》(中鹏信评【2020】 第 Z【428】号 01);2020 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信用评级报告(中鹏信评【2020】第 Z 【505】号 02),评级结果如下: 上次评级 本次评级 “18 明诚 01”债券信用评级 AA+ AA+ “18 明诚 02”债券信用评级 AA+ AA+ “18 明诚 03”债券信用评级 AA+ AA+ “20 明诚 03”债券信用评级 AA+ AA+ “20 明诚 04”债券信用评级 - AA+ 发行人主体长期信用等级 AA- AA- 评级展望 稳定 稳定 其他说明: 债券信用评级等级为 AA+ ,表示债券偿还债务能力的很强,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大,违 约风险很低;主体信用评级为 AA-,表示债务安全性很高,违约风险很低;评级展望为稳定,表 示情况稳定,未来信用等级大致不变。 中证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根据公司于 2021 年 1 月 30 日披露的《武汉当代明诚文化体育集 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 2020 年业绩预亏的公告》认为公司有息债务和商誉规模较大,业务经营受疫 情不利影响较大,面临较大的债务压力和偿债风险,中证鹏元决定将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列入 信用评级观察名单,评级展望维持为稳定,“18 明诚 01”、“18 明诚 02”、“18 明诚 03”、“20 明诚 03”、“20 明诚 04”信用等级维持为 AA+。 5.4 公司近 2 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适用 □不适用 主要指标 2020 年 2019 年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资产负债率(%) 74.34 55.90 32.99 EBITDA 全部债务比 -0.24 0.22 -208.01 利息保障倍数 -2.11 0.92 -329.11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影视以及体育业务的正常开展均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其中原定于 2020 年 6 月-7 月举办的 2020 年欧洲杯推迟至 2021 年 6 月-7 月举办,导致公司与之相关的体育版权运 营、体育营销业务除无法正常开展外,与之相关的费用却仍需按合同约定进行支出,收入则需延 期确认;受疫情反复以及各地区疫情管控的影响,公司的场馆运营、体育经纪业务也无法正常开 展。同时,公司影视剧业务的申报、发行工作较预期有所调整,原定的拍摄计划也因需要重新协 调相关人员档期而有所推迟;同时公司旗下影院根据相关政策的意见于 2020 年下半年才陆续恢复 营业。上述影响致使公司 2020 年度整体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滑。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总资产达 899,315.64 万元,同比减少 13.54%;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 211,252.01 万元,同比减少 50.90%。2020 年度,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 69,970.23 万元,同比减少 60.74%; 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92,614.95 万元,同比减少 1,932.98%。 2 导致暂停上市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3 面临终止上市的情况和原因 □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6 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对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公司应当作出具体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本集团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 58 户,详见本附注八“在其他主 体中的权益”。本集团本年合并范围比上年增加 11 户,减少 18 户,详见本附注七“合并范围的 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