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0151 公司简称:航天机电 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 1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 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 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 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二 公司基本情况 2.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航天机电 600151 无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张建功 注 盛静文 电话 021-64827176 021-64827176 办公地址 上海市漕溪路222号航天大厦南楼 上海市漕溪路222号航天大厦南楼 电子信箱 saae@ht-saae.com saae@ht-saae.com 注:经 2020 年 3 月 25 日召开的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同意指定公司董事王戎先生 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期限最长不超过三个月。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 董事会秘书空缺时间超过 3 个月的,公司法定代表人应当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直至公司聘任新 的董事会秘书。 因王戎先生代行职责期满,故由法定代表人张建功先生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直至公司聘任新的 董事会秘书。 2.2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 本报告期末 上年度末 增减(%) 总资产 10,373,938,595.51 10,951,483,793.92 -5.27 归 属 于 上 市 公 司 股 东的 5,178,357,991.73 5,289,157,634.33 -2.09 净资产 本报告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 上年同期 (1-6月) 减(%) 经 营 活 动 产 生 的 现 金流 -374,175,183.44 -339,463,344.60 量净额 营业收入 2,824,919,412.71 3,238,184,369.92 -12.76 归 属 于 上 市 公 司 股 东的 -102,520,170.93 -97,698,692.95 净利润 归 属 于 上 市 公 司 股 东的 扣 除 非 经 常 性 损 益 的净 -107,425,788.75 -115,062,748.34 利润 加 权 平 均 净 资 产 收 益率 -1.9588 -1.6297 减少0.3291个百分点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0715 -0.0681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0715 -0.0681 2.3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截止报告期末股东总数(户) 100,166 截止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0 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 持有有限 持股比 持股 质押或冻结的股 股东名称 股东性质 售条件的 例(%) 数量 份数量 股份数量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国有法人 26.45 379,350,534 0 无 0 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4.45 63,891,829 0 无 0 上海新上广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2.48 35,617,029 0 无 0 上海航天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2.44 35,054,498 0 无 0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未知 1.98 28,330,100 0 无 0 上海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法人 1.89 27,149,321 0 无 0 玲珑集团有限公司 未知 1.72 24,599,818 0 无 0 刘芳 未知 0.55 7,933,302 0 无 0 曹晓艳 未知 0.53 7,550,000 0 无 0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博时中 证央企创新驱动交易型开放式指 未知 0.48 6,848,217 0 无 0 数证券投资基金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上海航天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和上海新上广经济发展有限 公司是上航工业的全资企业。上航工业、上海航天智能 装备有限公司、上海新上广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的行政关 系隶属于八院。航天投资实际控制人为航天科技集团。 以上五家股东间存在关联关系,为一致行动人。未知上 述其余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也未知是否属于《上 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无 2.4 截止报告期末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前十名优先股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2.5 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6 未到期及逾期未兑付公司债情况 □适用√不适用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3.1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情况 1、汽配产业 我国汽车行业中长期看,增速降档趋势较为明显,尤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汽车行业上下 游产业链均受到较大冲击,需求受到抑制,乘用车产销降幅尤为明显。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继续好转,为进一步刺激汽车消费,国家和地方政府推出一系列利好 政策,得益于政策刺激及疫情有效控制,国内汽车市场有明显回暖迹象。6 月份国内乘用车产销 量分别完成 179.8 万辆和 176.4 万辆,环比分别增长 8.3%和 5.4%,同比分别增长 12.2%和 1.8%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行业协会),同比降幅趋缓。 从行业发展态势看,当前虽然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但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并没有得到 有效遏制,国际疫情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海外市场需求还未恢复,出口依赖型企业仍没有摆脱 困境。同时各地促进消费政策陆续到期以后,市场需求可能也会因透支而有所下降。 2、光伏产业 报告期内,国内光伏企业继续加大研发和技改投入,技术创新步伐明显加速。光伏产业各环 节技术迭代不断提速,促进了光伏发展度电成本的不断下降。硅片环节,单晶硅片市场率仍然持 续提升,据 PV Infolink 预测单晶产品有望达到 84%。组件环节,大片化和高功率能够有效降低 BOS 成本,成为近来光伏组件的发展趋势。 从出口市场看,上半年海外疫情的爆发对欧、美、日、澳等市场的影响并不显著,其中对欧 洲的组件出口进一步增长,对其组件出口额为 26.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3%,占比达到 40%, 成为最大的出口区域。而对印度、拉美市场出口下降。 此外,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 2020 年光伏发电项目国家补贴竞价结果,国内光伏竞价项目 的加权平均电价 0.372 元/KWh,同比下降 14.8%,平均度电补贴强度下降了 49.2%。光伏平价 上网步伐进一步加快。 从短期来看,受疫情及政治经济摩擦影响,光伏行业的发展面临一定不确定性,国内光伏产 品出口承受一定压力;从长远来看,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刺激计划将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国家经济 恢复和发展,全球光伏市场未来前景依旧乐观。 二、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 报告期,公司汽配产业和光伏产业占主营业务的比例分别为 52.27%和 47.73%。上半年公司 实现营业收入 28.25 亿元,同比下降 12.76%,其中:汽车热系统业务同比下降 31.98%,光伏组 件销售收入同比增加 30.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 基本持平,略有增亏。合并业务收入和利润减少的原因,主要系受疫情影响和部分整车客户产业 调整影响,公司汽车热系统业务收入和利润大幅减少,而新获取的定点产品尚未量产,未能对公 司收入和利润产生积极贡献。 下半年,公司将坚持市场导向,积极拓展全球销售市场,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努力提升质量 效益,加快推动汽配核心技术研发和光伏制造的技术改造,提升产品竞争力。 1、汽配产业 面对全球整车市场的严峻形势,公司汽车热系统业务克服各种困难,积极争取新项目、新订 单。上半年,公司成功获取了宝马、菲亚特克莱斯勒、比亚迪、大众、长城、威马汽车等客户新 订单,并正在积极获取上汽通用、华晨宝马、庆铃等客户的新项目,共获取新订单约 48 亿人民 币(以全生命周期销售额计),为后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下游客户产线部分关停引起销量锐减,对公司热系统业务的收入产生较 大影响,虽然后期需求逐步回升,生产陆续开始恢复,但报告期总体产能利用率不足,成本增高, 大幅挤压利润空间。上半年,控股子公司爱斯达克实现营业收入 5.56 亿元,同比下降 29.58%, 实现利润总额-3,155 万元;控股子公司 ESTRA Auto 实现营业收入 7.87 亿元,同比下降 32.46%, 实现利润总额-4,371 万元。 面对 2020 年严峻的市场环境,公司积极响应客户需求,在平衡资源的前提下,争取不放过 任何新业务机会。爱斯达克为更好的充分发挥技术与品牌优势,正在积极开拓国内及新能源客户, 以及越南 Vingroup 旗下的 VINFAST 等新客户。 非热业务方面,EPS 业务,目前正在对涉及的经营资产进行整合、处置和盘活,降低亏损影 响。 受疫情影响,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业务收缩的情况预计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需求端的 恢复也存在不确定性,叠加汽车行业中长期增速放缓的趋势,公司汽车热系统业务的盈利能力面 临较大挑战。 为满足欧洲市场开拓和宝马项目的开发,卢森堡研发中心能力建设项目和波兰埃斯创厂房扩 建项目已经正在推进。公司将进一步增强技术研发及市场营销能力,着力发挥协同效应,提升资 源全球配置效率,应对环境和市场带来的经营压力。 2、光伏产业 报告期内,公司光伏产业实现营业收入 15 亿元,利润总额 2,559 万元,同比扭亏为盈,主 要原因系光伏组件销量同比增加以及持有光伏电站的稳定运营。其中: (1)光伏制造与销售 上半年,为应对市场环境和需求变化,公司制定了更加灵活的市场策略,拓展分销渠道,不 断扩大巩固在日本、美国、土耳其等市场的品牌效应,积极开发欧洲、南美等地区的优质客户, 并加大国内市场开发力度,整体经营业绩同比好转,实现组件对外销售 608MW(不含代工、外 协),同比增长 33.28%,销售收入 12.08 亿元。 为适应市场主流技术发展趋势,目前工厂部分车间正在进行技术升级,将改造为兼容 18X/166/大尺寸/半片/MBB 技术的高效组件产品生产线。 铸锭环节经营效益下滑明显,实现销售收入 0.67 亿,同比下降 47.13%,主要是受疫情影响 叠加多晶产品市场占比逐渐萎缩导致亏损,但硅片制造环节占公司光伏产业收入比重较小。面对 该环节的经营困境,公司将积极采取多重措施进行风险防控。 下半年,由于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明朗,加上电池组件环节的龙头企业加速布局产能扩张,166、 18X 和 210 大尺寸系列将对现有产线进行快速迭代,但公司现有设备尚未完成改造升级,预计公 司光伏制造与销售业务将面临较大压力。 (2)电站运营 报告期内,公司持有电站装机规模约 350MW,较去年未发生变化,对持有电站的管理,以 降本增效为主要目标,着力提升持有电站运营收益。上半年,国内电站项目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 同期增长 35.19%,主要系报告期内电站运营稳定,同时,西部限电情况较上年同期继续有所好 转。 考虑到西部及云南区域下半年参与电力交易的交易电价较低,且公司持有的部分电站将发生 一定的涉网改造成本,预计下半年电站收益会有所下降。 3、技术研发 报告期内,公司申请并受理的专利 13 项,其中发明专利 12 项。新增授权专利 10 项,其 中发明专利 4 项。 汽配产业方面,公司热系统研发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推进整合上海、大邱、卢森堡、底特 律 4 大研发中心技术资源,主攻空调系统、动力系统冷却模块以及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前沿技术的 研发和应用。为满足市场需求,公司积极开展新技术的前期研发,三蒸发式新能源热泵系统及电 动压缩机两项重点项目上半年已完成研发,进行市场推广;高性能冷凝器、平板热交换器项目正 在开发中。 光伏产业方面,上半年重点开发 166 单晶硅电池组件,并于 2 月份实现 450W 高功率产品认 证;72 板型单晶硅电池组件功率达到 450W,研发最高功率达到 460W;7 月份完成了双玻组件 产品认证。 4、基础管理工作 报告期,公司以优化经营管控模式,提高效率和效益为目的,完成了管理构架重塑,通过深 化改革建立一套适合主业不同特点以及国际化经营需求的管理体系,明确了“管战略、建机制、控 风险”的公司本部管理定位。同时完善了流程管理并实现其信息化与标准化,统一了国内爱斯达克、 欧洲公司和总部跨地区的数据流和流程模式,并嵌入授权管理体系,各司其职,为提前预警、提 高管理效率和降低经营风险提供了有效管控手段,以提升公司全球化运行能力。 另外公司一方面持续推进应收账款回收工作,上半年回收历史应收账款 4,848 万元,缓解了 一定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积极推进降本增效方面工作,通过项目梳理、明确重点,精准投资对 企业内部盈利能力进行有效挖潜。 3.2 与上一会计期间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 3.3 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更正金额、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