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手机随时随地看行情

公司公告

华泰股份:2016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第一次修订稿)2017-07-06  

						                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6 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
                        可行性分析报告
                        (第一次修订稿)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

司”)化工产业,加快发展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产品,提高公司的盈

利能力,改善自身资产结构,保持可持续发展,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

投资回报,公司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建设精细化工项

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公司董事会对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

的可行性分析如下:

    一、本次发行募集资金的使用计划

    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 93,000.00 万元(含发

行费用),扣除发行费用后,计划投资以下项目:
                                       投资总额       拟用募集资金投资金额
           项目名称
                                       (万元)             (万元)
精细化工有机合成中间体及配套项目       72,772.00                  65,700.00

         补充流动资金                             -               27,300.00

             合计                                 -               93,000.00


    本次募投项目所需资金超过拟使用募集资金投入金额部分由公

司自筹解决。若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少于拟利用募集资金数量,则不足

部分由公司自筹解决。在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可根据公司经营状况

和发展规划,以自筹资金择机先行投入募投项目建设,待募集资金到
                                   1
位后予以置换。


二、精细化工有机合成中间体及配套项目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精细化工有机合成中间体及配套项目。

    2、项目建设单位:日照华泰纸业有限公司。

    3、建设地点:日照海右经济开发区(莒县夏庄镇)。

    4、项目性质:新建。

    5、主要产品:对氨基苯酚;间苯二胺。

    6、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为 72,772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70,815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1,957 万元。

    7、项目建设周期:24 个月

    8、主要建设内容:新上 2 万吨/年的对氨基苯酚装置和 1 万吨/

年的间苯二胺装置,配套建设 2600 万 Nm3/a 甲醇制氢装置和 1.8 万

t/a 的副产盐水资源化装置,新增储运设施,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等

辅助设施。

    (二)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公司精细化工有机合成中间体及配套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可实现

销售收入 93,559 万元,利润 18,817 万元(税前),内部收益率 22.02%

(税前),抗风险能力较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2
    (三)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公司产品经营结构的优化调整

    公司的第一大主营业务为造纸业,拥有全球最大新闻纸生产基

地,新闻纸市场占有率 30%以上。随着电子媒介的快速发展,新闻纸

行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2016 年公司新闻纸产品实现收入 24.07 亿

元,同比下降 16.43%,销量 70.16 万吨,同比下降 16.23%,文化新

闻纸行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化工板块作为公司另一支柱产业,经

营状况良好,2016 年公司化工主业实现收入 16.04 亿元,同比增长

17.85%,销量 205.91 万吨,同比大幅增长 31.27%。其中东营华泰化

工集团净利润达 1.81 亿元,化工板块优良的经营业绩有效减轻了造

纸业务增速下滑对公司的影响。为面对国际经济形势下行及造纸行业

发展变革的压力,公司在推进文化新闻纸产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将

进一步发展化工产业。

    (2)精细化工产品谱系的丰富

    华泰股份拥有全国最大的氯碱盐化工基地,化工是公司第二大支

柱产业,2015 年以来公司围绕原盐开采、产品深加工等价值链两端,

重点推进实施化工集团年产 8 万吨环氧丙烷项目、年产 25 万吨离子

膜烧碱搬迁改造项目。为进一步提升化工集团的盈利能力,公司将在

目前盐化工基础上,继续发展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产品,精细化工有

机合成中间体及配套项目的建成投产,有利于提升公司化工板块的生

产规模,有利于丰富公司化工板块的产品谱系,从而全面提升公司的
                              3
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国家政策支持

    本项目主要产品为对氨基苯酚和间苯二胺项目。其中,对氨基苯

酚生产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修正)》鼓励

类、限制类和淘汰类目,属于允许类;间苯二胺生产属于《产业结构

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修正)》中鼓励类十一条“石化化工”

第 9 款“染料及染料中间体清洁生产、本质安全的新技术(包括催化、

三氧化硫磺化、连续硝化、绝热硝化、定向氯化、组合增效、溶剂反

应、循环利用等技术,以及取代光气等剧毒原料的适用技术,膜过滤

和原浆干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2)市场需求旺盛

    建设项目生产的主要产品为对氨基苯酚、间苯二胺。对氨基苯酚

主要用于生产全球三大解热镇痛药物之一的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

酚)。随着全球扑热息痛生产中心逐步东移和国内市场启动,近年来

国内市场需求和出口稳步增长,同时毗邻日照的鲁安药业是目前国内

主要扑热息痛生产企业,该企业并没有配套对氨基苯酚。本项目规划

建设年产 2 万吨对氨基苯酚,主要供应给周边医药生产企业。

    近年来间苯二胺用途有了两大领域新的拓展,一是高纯度聚合级

间苯二胺用于合成高性能新型纤维材料芳纶 1313;二是用于生产重

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间苯二酚。本项目规划建设年产 1 万吨间苯二

胺。山东是国内轮胎和橡胶助剂生产大省,间苯二胺主要销售给省内

                              4
周边企业用于生产轮胎用粘合剂间苯二酚,部分销售给间位芳纶生产

企业。本次建设项目所生产的产品,能够有效满足当地对应市场的需

要,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项目报批事项

    截至本报告出具之日,“精细化工有机合成中间体及配套项目”

涉及的项目备案、土地、节能、环评等有关报批事项均已办理完毕。


三、补充流动资金


    本次非公开发行,公司拟使用不超过 27,300 万元募集资金用于

补充流动资金,以优化公司资本结构,降低财务费用,并提高公司的

盈利水平。

    近年来,公司投资规模与主营业务收入较为稳定,公司的资产负

债率较高。截至 2014 年末、2015 年末、2016 年末和 2017 年 3 月末,

公司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61.80%、59.14%、54.88%和 54.87%。

截至 2017 年 3 月 31 日,公司短期借款余额 34.84 亿元,一年到期非

流动负债余额 4.86 亿元,长期借款余额 19.03 亿元,上述有息负债

合计 58.73 亿元,占公司 2017 年 3 月 31 日资产总额比例为 38.72%。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制约了公司的融资能力,使

公司面临较高的财务费用。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补充公司流

动资金,将缓解公司短期资金压力,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有效减少

公司财务费用,提高公司盈利水平,同时保证公司及时抓住业务机会,

拓展发展水平。
                               5
四、本次发行对公司的影响分析


    (一)本次发行股票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完成及募集资金投入,有利于公司产品

结构的调整,实施多元化发展的战略,以盐化工为基础,围绕硝基氯

苯产业链,从对氨基苯酚、间苯二胺等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做起,

进一步规划建设精细化工产业。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及抵御风险能

力进一步增强,进而提升上市公司价值,有利于实现并维护全体股东

的长远利益,对上市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本次发行股票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完成后,公司的净资产及总资产规模均将有

一定幅度的提高,公司资产负债率将有一定下降,公司整体财务状况

将得到进一步改善,财务结构更趋合理。

    同时,随着募集资金拟投资项目的逐步实施和建设,公司的业务

收入水平将稳步增长,盈利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

力和抗风险能力均将得到显著增强。

    综上所述,公司认为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具有可行

性。



                               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〇一七年七月五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