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手机随时随地看行情

公司公告

ST宜纸:关于接待机构调研情况的公告2016-01-23  

						证券代码:600793            证券名称:ST 宜纸             编号:临 2016-015



                     宜宾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接待机构调研情况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为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公司于 2016 年 1 月 19 日上午接受了华泰柏瑞
基金、合正普惠投资、长城财富资管、禾永投资、泰康资管、宏道投资、天安财
险等机构对公司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情况的现场调研,现将本次调研主要内容公告
如下:

    问题 1:寰慧科技作为以工业余热为热源的供暖公司,电厂对热源的分配是
否会影响寰慧科技的供暖业务?电厂对于热源是否具有议价权?
    寰慧科技利用电厂的余热作为热源进行供暖,充分利用电厂的余热,实现寰
慧科技与电厂双方互利共赢的。公司在确定合作的电厂前,会进行充分的市场调
研,保证电厂热源的供应,同时签订长期的热源购买协议,对电厂热源的价格进
行约定。
    问题 2:寰慧科技在进行供暖时收购的当地供暖公司是否主要为国有企业,
是否考虑收购民营企业?在与国有企业进行谈判时,价格如何确定,是否涉及
承接原国有企业的包袱?
    目前地市级城市的主要供暖运营企业大多数都是国有企业,只有少数是民营
企业;县域级城市主要供暖业务都是房地产开发商在进行房产开发时同时进行锅
炉房供暖。目前公司收购的供暖公司几乎都是国有企业,但不排除会收购民营供
暖公司。
    至于与国有企业谈判的价格问题,寰慧科技严格按照国资转让程序,按照评
估的价格进行收购。由于城市集中供暖起步的时间不长,被收购公司人员普遍比
较精简,也不存在较大的历史遗留包袱问题,部分项目原有人力资源甚至不能满
足寰慧科技业务扩张的需要。
       问题 3:由于目前煤炭、天然气的价格正在下降,供暖价格有下降的趋势,
寰慧科技是否面临供暖价格下调的可能性?
    寰慧科技主要采用电厂余热进行供暖,而电厂余热价格目前基本稳定,寰慧
科技供暖价格没有出现下降,基本维持在 20 元/平方米左右。
       问题 4:寰慧科技供暖接口费收入的具体性质及收费标准是什么样的?
    寰慧科技目前接口费的收费标准为 50-80 元/平方米,高一点的供暖项目可
以达到 90 元/平方米,低一点的供暖项目为 40 元/平方米,接口费收入在供暖当
年一次性收取,但是会计上要作为负债在以后期间分 10 年确认收入和利润。
       问题 5:寰慧科技的接口费与初始投资的比例是多少?
    这个比例不同质量项目的会有所不同。具体初始投资与接口费的收入比例
为:最好的项目接口费收入总额能够覆盖总投资;良好的项目接口费收入总额可
以达到投资总额的 60%-80%;一般的项目接口费收入可达到投资总额的 50%。
       问题 6:中环国投对宜宾纸业重组方案中的利润预测与重大资产重组的业绩
承诺差异较大,是由于宜宾纸业未来重组后,除了集中供暖项目,其他项目利
润还会占有较大一部分吗?
    重大资产重组的业绩承诺是依据评估机构的预评估结果做出的,仅是根据截
止寰慧科技已有供暖项目进行预测,未考虑寰慧科技随着业务快速扩张,增量项
目的盈利情况。
    目前来看,重组后的未来两年内,宜宾纸业利润来源将以集中供暖这一业务
板块的利润为主;3-5 年后,垃圾发电等其他环保业务收入的比例将会有较大提
升。
       问题 7:工业余热供暖这一行业的壁垒是什么,哪些因素会制约寰慧科技的
发展?
    工业余热供暖这一行业目前来看主要的壁垒是资金壁垒。随着寰慧科技不断
扩张,资金、管理、人才等方面的因素会制约公司的发展。
       问题 8:余热供暖市场空间有多大?
    寰慧科技有对供暖市场进行过粗略的统计。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三北”地
区原来没有集中供暖的地区目前正在改造,我国有 1,200-1,500 个县有改造需求。
我国北方地区现有供暖面积 120-150 亿平方米,随着棚户区改造等措施的进一步
实施,2020 年大约有 180 亿-200 亿平方米的供暖需求,市场规模将会达到
4,000-5,000 亿元。虽然针对工业余热这一细分市场的摸底寰慧科技目前尚未做
过,但是拿近 10 年来的天然气的行业发展做对比,工业余热的供暖市场潜力和
前景将十分广阔。
    特此公告。




                                 宜宾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〇一六年一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