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3716 公司简称:塞力斯 塞力斯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9 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期末可供分 配利润为人民币 558,359,522.07 元。经董事会决议,公司 2019 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 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分配利润。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如下: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0.8 元(含税)。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总股本 205,143,709 股,以此计算合计派发现金 15,867,269.6 元(含税)((205,143,709-6,802,839) /10*0.8)。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金额占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 14.37%。剩余未分配利润 滚存至下一年度,此外本年度不实施送红股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账户所持本 公司股份 6,802,839 股不参与本次利润分配。 2019 年 11 月 6 日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实施期限已经届满,并于 2019 年 11 月 8 日刊发了《关于二次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实施结果的公告》。根据《上海证券交 易所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2019 年度公司实施股份回购金额 121,962,861.9 元视同现金分红,纳入年度现金分红相关比例计算,此部分占公司 2019 年度实现的归属于上市 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 110.45%。 综上,公司 2019 年度现金分红金额合计 137,830,131.46 元,占 2019 年度实现的归属于上 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 124.82%。 二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塞力斯 603716 无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刘源 蔡风 办公地址 武汉市东西湖区金山大道1310号 武汉市东西湖区金山大道 1310号 电话 027-83386378 027-83386378-332 电子信箱 zhengquanbu@thalys.net.cn zhengquanbu@thalys.net.cn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公司是以“渠道+服务”为特色的医疗集约化运营整体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业务范围主要是为 医疗机构提供体外诊断产品的集成供应和整体综合服务,即集约化销售业务,产品包括外购和自 产的试剂与耗材。同时,对非集采客户销售外购和自产的试剂与耗材,即单纯销售商品业务。 2018 年以来,为顺应国家医疗改革之发展趋势、医疗机构降本增效之内在需求,塞力斯立足医疗 检验集约化运营服务(IVD 业务),在巩固原有业务的优势基础上,通过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服务 (SPD 业务)迭代升级,确立了以 SPD 业务及区域检验中心业务为多轮驱动的协同发展战略。 公 司以医疗集约化运营服务(IVD 和 SPD 业务)为基础,辅以体外诊断产品的代理及自主体外诊断 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下游医疗机构提供专业高效的整体营销及服务。其中,主营业务医疗 集约化运营服务带来的收入占 2019 年营业收入的 75.62%,体外诊断产品单独销售业务占 2019 年 营业收入的 24.38%。 (一)公司经营模式 1、业务模式 (1)医疗检验集约化运营服务(IVD 业务) IVD 业务是指公司与医疗机构签订中长期业务合同,约定在合同期内,公司向医疗机构提供 体外诊断仪器供其使用,医疗机构向公司采购体外诊断试剂和耗材;同时,公司向其提供物流配 送、培训及技术支持、工程维护、采购管理、信息化软件功能拓展、医学实验室建设布局优化、 ISO15189 认证支持和体外诊断新技术学术交流推广等多方面服务,提升医疗机构检验业务的综合 管理服务水平。 (2)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服务(SPD 业务) SPD 业务是将原医疗机构检验类产品集约化运营服务进行迭代升级,除提供医疗机构检验科 医学检验相关仪器设备、试剂及相关专业服务外,同时还提供院内高低值耗材等医用产品的集约 化服务。SPD 业务是指公司与医疗机构签订中长期业务合同,约定在合同期内,公司投建“医用耗 材集约化运营服务平台”(包括软件、智能硬件等配套设施设备),依托第三专业运营管理团队, 为医疗机构提供医用耗材院内集中采购供应、仓储管理、配送和集中结算服务等精细化运营管理 服务,提高医用耗材运营管理效率、减轻运营管理负担。 (3)合作共建区域检验中心业务 该业务模式下,公司以市各级医院检验科为基础,深度整合资源,合作共建区域检验中心。 公司向区域检验中心提供检验所需的仪器设备,为区域检验中心提供检验试剂及耗材集中采购及 供应。同时提供培训及技术支持、工程维护、信息化建设、医学实验室建设布局优化、ISO15189 认证支持等增值服务。 (4)单纯销售业务 单纯销售业务指公司向客户销售体外诊断产品,利润来源于体外诊断设备或试剂耗材的进销 差价或自产产品销售。与集约化销售业务模式的主要区别是,公司不向客户提供体外诊断仪器供 其使用,而是直接销售体外诊断仪器、试剂和耗材。 2、采购模式 商务中心根据项目组提交的客户需求,制定月度采购计划,并适时调整。公司在运营中心下 设采购组,采购组根据商务中心的计划,负责公司的具体采购业务。 对于体外诊断仪器采购,公 司将根据合作合同制定总的采购计划,并按照合同要求的时间提供给医疗机构;对于配套销售的 试剂和耗材,公司根据历史交易情况以及订单需求并根据常年来的预期销售份额来制定合适的采 购计划进行采购,采购完毕将货物存放于仓库内,后期根据医疗机构需求及时发货。针对用户需 求量不是很大的设备和试剂,公司完全照客户订单种类及数量采购。 非首营产品的采购,由项目 组向商务中心提交客户需求,商务中心制定采购计划,由运营中心下设的采购组按照计划执行采 购。货到后,质量管理部和商务中心下设的仓储部门对采购产品验收后入库。 首营产品的采购, 先由项目组向运营中心提交产品信息清单,运营中心就产品与供应商谈判,确定采购价格、供货 周期、付款条款等事项,再由质量管理部审核通过后,进入公司合格供应商名单和合格产品名录。 之后的采购,按照非首营产品的采购业务流程执行。 3、销售模式 按照销售模式和产品类别,公司业务可以分为:单纯销售业务、IVD 集约化销售业务和 SPD 集约化销售业务。公司与医疗机构等客户签订中长期业务合同,约定在合同期内,公司提供体外 诊断仪器供客户使用,并向其销售体外诊断试剂和耗材,利润来源于体外诊断试剂耗材的进销差 价或自产产品销售。公司十分重视对客户的服务,具体服务主要如下: (1) 物流配送服务 公司拥有完善的仓储条件和专业的体外诊断产品物流配送经验。公司通过自身及专业的物流 配送公司,能够及时准确地将体外诊断产品送达医疗机构。一方面,仓储水平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能够满足医疗机构对体外诊断产品的备货要求,并且公司拥有专业的试剂存储和管理人员,对采 购发出的试剂耗材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保证试剂耗材的质量;另一方面,公司拥有长期稳定的 物流货运合作伙伴,以保证试剂耗材及时、快速运达目的地。 (2) 培训及技术支持服务 公司完善的培训技术支持将保证医疗机构对体外诊断仪器的准确熟练运用。 公司负责培训医 疗机构技术人员,使受训人员能够独立操作,并为其配备一名具备检验专业背景的技术支持人员 长期在医疗机构检验科室等部门负责技术推广、物流等项目管理工作。在合作期内,公司向医院 提供有关仪器设备的技术操作及日常的技术咨询服务,并配合医院开展新的检测项目。 (3)工程维护服务公司专业的售后服务将保证所提供体外诊断仪器的稳定运行。由于高端大型 体外诊断仪器大多为国外厂商生产,国外厂商在售后维护上存在较大的制约,一旦出现问题,医 疗机构也很难得到及时的维修和服务。公司拥有多名专业的售后工程维护人员,已取得西门子、 奥地利 TC、德国 BE、拜耳等体外诊断供应商的培训认证。公司对医疗检验集约化营销及服务业务 客户,采取 7*24 小时故障报修受理方式。 (二)行业情况说明 根据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年修订)》,公司属于“F51 批发和零售业-批发业”; 根据中信行业分类,公司属于“医药-其他医药医疗-医药流通”行业;自主产品为体外诊断产品制造 行业,属于 “C27 医药制造业”。 1、SPD 和 IVD 的行业发展概况 (1)SPD SPD 供应链管理源于 60 年代美国军方后勤补给需要,当时随着美军部队单兵作战携带装备的 不断增加和扩充,需要以单个士兵为管理单位进行对应物资的定向配给和补充,但美国军方的后 勤部门往往只能管理到物资补给点这一层级,士兵的军需物资多数靠他们自己的经验进行挑选和 补充,造成的后果往往不是浪费就是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战效率和军费管控,因此当时 美国军方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小组来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出现了 SPD 的雏形理论。后经由美国在七 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传到日本,被日本企业运用于当时的供应链管理特别是医疗行业的供应链配 送管理,因此严格意义上讲 SPD 应该是在日本经历了实质意义上的成长和发展。而该理论真正传 入中国是在 2009 至 2010 年左右,当时也是伴随着中国供应链管理理论体系的大力发展,而被中 国企业不断重视并在近几年投入到实际应用中。耗材管理一直是医院管理的痛点所在,由于耗材 品种、供应商数目巨大,质量监管较为困难。一般而言,一个三线城市的三甲医院一般医用耗材 品规 8000 种,供应商有近 200 家,一线城市的大三甲医院的耗材品规和经销商数量则更为惊人; 高值耗材多采用“寄售”和“跟台”模式,低值耗材普遍采用“以领代销”模式,导致灰色库存、临时送 货、过大库存和损耗等问题;另外,耗材供应商与科室接触面大,廉政风险高,当前“零加成”、“两 票制”背景下,医院尚未有妥善的对接措施。对于医院而言,无法短期大幅削减供应商数量、大幅 削减耗材品规以免影响医疗质量,也无法投入巨资和人力建设新系统和扩招耗材物流配送人员, 出路只有找到专业靠谱的第三方运营,全耗材 SPD 业务应运而生。 (2)IVD ①发展历程我国体外诊断行业起步于上世纪 70 年代末,共经历产品引进阶段、自主生产阶 段以及快速成长阶段。目前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在部分应用较广泛的项目如生化、POCT 等已 达到国际同期水平,行业整体规模快速扩张。体外诊断按检验原理和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生化 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微生物诊断、血液诊断、POCT(即时诊断)等多个细分领域,其中 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是目前体外诊断主要的三大领域,在全球市场占据体外诊断市场 份额的 50%以上,而在我国,则占据了 70%以上的市场份额。近年来我国免疫诊断产业发展迅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免疫诊断已取代生化诊断成为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最大的细分市场,占 据 38%的市场份额;而生化诊断市场则增长乏力,只占据 19%的市场份额;分子诊断和 POCT 发 展最快,市场份额不断上升,分别占据 15%和 11%。我国体外诊断细分市场占比情况数据来源: 医械研究院。 ②诊断试剂供应格局体外诊断产业主要由上游(电子元器件、诊断酶、抗原、抗体等原料)、 中游(诊断设备、诊断试剂、试剂流通)、下游(医院检验科、体检中心、独立实验室、防疫站等) 组成。一直以来,上游原材料、中游高端诊断市场和下游大型医院市场都是国外巨头主导,国产 化程度低,尤其是在上游原材料上受制于人,导致国产企业突破困难重重,只能在中低端市场中 参与激烈竞争,即使在某个环节取得进展,也不能很好的转化成整体优势,国产替代进展缓慢。 但近几年来,这一局面逐渐开始好转,随着国家鼓励创新和进口替代政策不断出台,国产领先企 业纷纷加强产业链布局和研发投入,在上中下游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③诊断试剂流通行业发展趋势随着两票制推行和压缩流通环节政策的逐步落地,诊断试剂流 通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内企业逐渐开始向服务型企业延伸,具体来讲,分 为如下三个发展趋势: A.第三方实验室 第三方实验室是最早出现的对检验科业务的介入模式,主要是对接检验科接收样本和检验服 务外包的业务,因为采用的是协同经济原理,不介入检验科的运营,市场化程度较高。第三方实 验室业态相对成熟,通过整合代理商资源能对第三方模式扩张和样本搜集提供帮助,因此几年来 也成为渠道整合的力量之一。第三方实验室的代表企业有迪安诊断、金域医学等。 B.集中采购服务 集中采购服务是指集中多个品牌供应资源,集中产品和服务资源,满足医院检验实验室全部 或相当一部分品类采购和综合服务需求,服务对象多是有一定规模的医院。集中采购模式是市场 化的为检验科提供服务的一种模式,主要提供的是采购服务。这一模式不参与检验运营,样本不 外送,与医院检验科利益冲突小,没有取代关系,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一些已经取得初步成功的 体外诊断集中采购商。借助流通份额的集中,实现规模采购经济,借助增强的渠道话语权,寻找 上下游整合的突破口,这是集中采购业务的战略目标。集中采购服务的代表企业有塞力斯等。 C.区域检验中心 在传统医院检验水平有限的区县,简单的外围采购服务或者检验服务,不足以满足客户需求, 因此延伸出新的整合者:一般是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建立区域检验中心,获得区域内的所 有(或者部分)检验资源,以下游的力量进行产业链的整合。目前,区域检验中心的合作方式主 要有基于事业单位(如医院、公立检验所)的区域检验中心和基于第三方检验的区域检验中心。 区域检验中心的代表企业有美康生物、迪安诊断等。 2、行业市场容量 (1)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情况 ①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随着人们健康需求日益增加,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作为医疗服 务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医疗器械(分为高值医用耗材、低值医用耗、医疗设备、IVD 体外诊断)市 场也受益于此,多年来一直保持稳步增长,据 Evaluate MedTech 发布的《World Preview 2018,Outlook to 2024》显示,2017 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销售额为 4,050 亿美元,同比增长 4.6%;预计 2024 年 销售额将达到 5,945 亿美元,2017-2024 年间复合增长率为 5.6%。2017 年,IVD 领域仍是医疗器械 细分领域中销售额排名第一的领域,销售额达到 526 亿美元,占比达到 13%;心血管、影像、骨 科、眼科则分别排名第二到第五。 ②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受益于经济水平的发展,健康需求不断增加,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迎 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据医械研究院测算,2018 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 5,304 亿元,同 比增长 19.86%。医疗设备市场是中国医疗器械最大的细分市场,据医械研究院测算,医疗设备市 场规模约为 3013 亿元,占比 56.80%。 (2)耗材及 IVD 市场规模 ①耗材类市场规模据医械研究院测算,耗材类(高值医用耗材、低值医用耗材、IVD)市场 的市场规模约为 2291 亿元,其中高值医用耗材占比 45.65%,低值医用耗材占比 27.99%,IVD 占 比 26.37%。2018 年中国医疗器械(耗材类)细分市场占比情况数据来源:医械研究院。 ②IVD 市场规模随着人们健康需求日益增加,对于疾病的风险预测,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 都有更高的要求,作为疾病诊断重要手段的体外诊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体外诊断市场发 展空间巨大,尤其是医疗水平不发达的区域和国家。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生活水平不 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体外诊断作为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也获得飞速发展,据 医械研究院测算认为,2018 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约为 604 亿元,同比增长 18.43%。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 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本年比上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增减(%) 总资产 300,705.648588 258,281.237914 16.43 156,939.07 营业收入 183,077.161609 131,744.605216 38.96 92,051.6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11,042.039494 9,415.909562 17.27 9,384.74 东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10,832.67 9,473.06 14.35 8,630.07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148,917.277328 152,077.561062 -2.08 93,338.62 东的净资产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9,392.336448 -6,382.848607 -6,325.22 金流量净额 基本每股收益(元 0.56 0.49 14.29 0.53 /股) 稀释每股收益(元 0.56 0.49 14.29 0.53 /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 7.31 7.51 减少0.20个百分点 10.57 益率(%)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3 月份) (4-6 月份) (7-9 月份) (10-12 月份) 营业收入 35,993.49 48,171.92 46,799.21 52,112.5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2,154.37 3,468.87 3,259.05 2,159.75 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2,202.18 3,534.32 3,109.46 1,986.71 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8,795.13 1,832.02 1,576.07 14,779.37 量净额 备注: 1、公司第四季度净利润略低于前二季度主要原因:一是增加员工股权激励等待期分摊成本费用金额 734 万元、二 是对赌公司完成全年业绩承诺确认业绩奖励金额 384.70 万元。2、公司第四季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前 三季度变化较大,主要是因为,一般医疗行业第四季度回款高于其他几季,2019 年下半年国家政策扶持(事业单 位不得拖欠民营企业款项),医疗机构加速商品款项的支付力度,公司第四季度回款金额 61,816.03 万元,占全年 回款 34%。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本及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截止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14,209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15,791 截止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0 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 质押或冻结情况 持有有限 股 股东名称 报告期内增 期末持股数 比例 股东 售条件的 份 (全称) 减 量 (%) 数量 性质 股份数量 状 态 天津市瑞美科学仪 0 82,183,492 40.06 0 质 48,443,000 境内 器有限公司 押 非国 有法 人 温伟 999,800 9,634,208 4.70 8,580,008 质 6,600,000 境内 押 自然 人 上海高能投资管理 0 9,395,109 4.58 0 无 0 其他 有限公司-高能汇 实专项私募股权投 资基金 1 号 沭阳天沐朴石投资 -2,051,350 8,204,765 4.00 0 无 0 其他 咨询有限公司-舟 山天沐投资管理中 心(有限合伙) 塞力斯医疗科技股 0 6,802,839 3.32 6,802,839 无 0 其他 份有限公司回购专 用证券账户 深圳市华润资本股 0 6,435,006 3.14 0 无 0 其他 权投资有限公司- 华润医药(汕头)产 业投资基金合伙企 业(有限合伙) 曲明彦 0 3,100,000 1.51 0 无 0 境内 自然 人 SPILLO LIMITED -1,915,900 3,072,550 1.50 0 无 0 其他 财通基金-招商银 0 2,145,002 1.05 0 无 0 其他 行-财通基金-长 昕 1 号资产管理计划 姚武 -17,100 1,221,800 0.60 0 质 1,216,800 境内 押 自然 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 温伟为天津市瑞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股东,持有 66.06%股 明 权。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 不适用 量的说明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8.31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8.96%;利润总额 1.86 亿元,较上 年同期增长 19.05%。实现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1.10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7.27%。 2 导致暂停上市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3 面临终止上市的情况和原因 □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依据 备注(受重要影响的报表项目名称和金额) 的内容和原因 ——公司于 2019 年 1 月 1 日及以后将持有的部分非交 财政部于 2017 年 3 月 31 日分别发布 易性股权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 了《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 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列报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 年修订)》(财 ——公司持有的某些理财产品、信托产品、股权收益 会〔2017〕7 号)、《企业会计准则第 权及资产管理计划等,其收益取决于标的资产的收益 23 号——金融资产转移(2017 年修 率,原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由于其合同现金流 订)》(财会〔2017〕8 号)、《企业会 执行新金融工具 量不仅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为基础的利息的支 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会计(2017 准则导致的会计 付,公司在 2019 年 1 月 1 日及以后将其重分类为以公 年修订)》(财会〔2017〕9 号),于 政策变更 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列报 2017 年 5 月 2 日发布了《企业会计 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司在日常资金管理中将部 准 则 第 37 号 — — 金 融 工 具 列 报 分银行承兑汇票背书或贴现,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 (2017 年修订)》(财会〔2017〕14 又以出售金融资产为目标,因此,公司在 2019 年 1 月 号)(上述准则统称“新金融工具准 1 日及以后将该等应收票据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 则”),要求境内上市企业自 2019 年 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金融资产类别,列报为应 1 月 1 日起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 收款项融资。 A、将“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行项目拆分为“应收票 据”行项目及“应收账款”行项目;将“应付票据及 应付账款”行项目拆分为“应付票据”行项目及“应 付账款”行项目;B、新增“应收款项融资”行项目; 财政部于 2019 年 4 月、9 月分别发 C、列报于“其他应收款”或“其他应付款”行项目的 布了《关于修订印发 2019 年度一般 应收利息或应付利息,仅反映相关金融工具已到期可 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 收取或应支付,但于资产负债表日尚未收到或支付的 [2019]6 号)、《关于修订印发合并财 利息;基于实际利率法计提的金融工具的利息包含在 务报表格式(2019 版)的通知》(财 相应金融工具的账面余额中;D、明确“递延收益”行 财务报表格式变 会[2019]16 号),对一般企业财务报 项目中摊销期限只剩一年或不足一年的,或预计在一 更 表、合并财务报表格式作出了修订, 年内(含一年)进行摊销的部分,不得归类为流动负 本公司已根据其要求按照一般企业 债,仍在该项目中填列,不转入“一年内到期的非流 财务报表格式(适用于已执行新金融 动负债”行项目; E、将“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 准则、新收入准则和新租赁准则的企 值损失”行项目自“其他收益”行项目前下移至“公 业)、合并财务报表格式编制财务报 允价值变动收益”行项目后,并将“信用减值损失” 表。 行项目列于“资产减值损失”行项目之前;F、“投资 收益”行项目的其中项新增“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 资产终止确认收益”行项目。公司根据上述列报要求 相应追溯重述了比较报表。 执行《企业会计准 则第 7 号—非货币 财政部于 2019 年 5 月发布了《关于 性 资 产 交 换 》 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 7 号—非 (2019 年修订)和 货币性资产交换〉的通知》财政部于 《企业会计准则 2019 年 5 月发布了《关于印发修订 第 12 号—债务重 〈企业会计准则第 12 号—债务重 组》(2019 年修订) 组〉的通知》 导致的会计政策 变更 5 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6 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对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公司应当作出具体说明。 √适用□不适用 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本集团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 44 户,详见本附注八“在其他主体中 的权益”。本集团本年合并范围比上年增加 11 户,详见本附注七“合并范围的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