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3960 公司简称:克来机电 上海克来机电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 http://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于2024年4月26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3年年度利润 分配预案的议案》,具体内容如下: 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 为人民币292,427,409.41元。经董事会决议,公司2023年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 总股本为基数分配。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如下: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6元(含税),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 26,305.85万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788.42万元(含税),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占归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30.16%。 本次利润分配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具体日期将在权益分派实施 公告中明确。如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拟维持分配总额不变, 相应调整每股分配比例。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克来机电 603960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李南 顾雯 办公地址 上海市宝山区罗东路1555号 上海市宝山区罗东路1555号 电话 021-33850028 021-33850028 电子信箱 kelai.jidian@sh-kelai.com kelai.jidian@sh-kelai.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1、行业主要发展情况 ①公司智能装备业务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所属行 业为制造业门类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行业代码为 C35)。 我国正处于生产要素禀赋从密集劳动力、自然资源向人力资源、资本、知识和技术过渡发展 的关键时期,工业生产日趋高端化、数字化、品牌化,生产精度、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越 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关注和投资自动化生产设备,特别是非标柔性自动化生产装备,世界各国致力 于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 智能化、绿色化已成为制造业必然发展趋势,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智能装 备制造业成为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重塑工业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抓手,各发达国家也纷纷出台以智 能制造为核心的战略计划,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根基所在,汽车制造业已经是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最高 的制造产业之一。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量和销量都稳居全球第一,广阔的下游汽车市场为汽 车智能装备制造业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具有宽广的发展前景,同时对装备的智能化技术和 工艺要求也很高。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动制造业优 化升级,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深入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改造专项,鼓励企业应 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设备更新和新产品规模化应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 动方案》提出了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节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 升级为重要方向,大力推动生产设备、用能设备、发输配电设备等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广应用智 能制造设备和软件,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和普及应用,培育数字经济赋智赋能新模式。将推动和 助燃对智能装备、无人生产线、无人车间、无人工厂的市场需求,加速高端装备、汽车、航空航 天、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钢铁化工等行业智能化转型。 ②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汽车零部件业务为制造业 门类中的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国家将长期重点支持汽车零部件行业,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是国家长期重 点支持发展的产业,我国政府已出台一系列鼓励基础零部件发展的政策措施。在《中国制造 2025》 中,提到汽车零部件制造是政府大力推动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国制造 2025》的落实,将加 快提升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支撑汽车强国建设,更好地引领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2019 年国家 发改委修订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将“制冷空调设备及关键零部件:使用 环保制冷剂(ODP 为 0、GWP 值较低)的制冷空调压缩机”列为鼓励类项目。二氧化碳作为鼓励类 空调冷媒更加符合国家“碳中和”的战略目标。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 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3016.1 万辆和 3009.4 万辆,同 比分别增长 11.6%和 12%。其中新能源汽车依旧保持快速增长,产销完成 958.7 万辆和 949.5 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 35.8%和 37.9%,市场占有率达 31.6%。新能源汽车的逆势增长,不仅带动新能源汽 车智能装备需求的增长,也有利于节能环保的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统的规模应用。国务院办公厅 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中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引,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 化发展方向,以融合创新为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 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预计 2024 年汽车市场将继续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新能源汽车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全年预计保持稳定增长。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成为确 定的趋势,这也带动了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及关键零部件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2、行业的周期性 汽车行业的周期性特点与下游客户行业的景气度紧密相关,而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医疗器 械制造、机械设备制造、仓储物流等行业的景气度与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汽车行业作为国家 支柱工业产业之一,波动周期性较小,主要随着整体宏观经济波动而波动,因此公司所在行业虽 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但与其他一般周期性行业相比,该行业一般周期较长,波动频率较小。 自动化装备制造业不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但具体细分行业或企业可能会表现出 一定特征。受下游客户的销售计划和固定资产投入计划影响,行业内企业的经营业绩呈现出一定 的季节性。 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汽车行业的上游行业,其行业周期性、季节性与汽车行业的周期性、季 节性呈正相关趋势。汽车行业周期性受宏观经济变动及居民购买力水平影响较为明显;尽管受到 国内经济整体增速放缓、消费信心不足、局部地缘政治冲突等诸多不利因素冲击,但在政策牵引、 车企降价促销、海外出口快速增长等因素有效拉动下,重塑消费生态,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向好。 公司的业务主要包括智能装备业务和汽车零部件业务两大板块。 其中智能装备业务主要将柔性自动化装备与工业机器人系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驱、电控、 功率半导体模组以及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等汽车电子产品研发测试及生产制造领域,涵盖装配、 检测、物流等工艺流程,并积极向医用包材、半导体胶带等细分领域的生产制造装备扩展。同时, 借助于长期的特种机器人技术研发和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的行业经验,原创应用于自动化物流领 域的厢式货柜内货品全自动智能化装(卸)机作业系统。 汽车零部件业务主要包括燃油分配器、燃油管、冷却水硬管等发动机核心配件产品和新能源 车抗高压空调管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也积极研发新能源车 R744 二氧化碳冷媒的空调 热管理系统的核心零部件。 公司主要产品类别及对应用途如下: 产品类别 用途 产品图示 针对客户产品的自动化生产需求,按照客户对产品的加 工制造工艺和流程的要求,针对某几个或某一类产品的 单机工艺装备或生产流水线,通过自动输送及其他一些 辅助装置按工序顺序将各种工艺装备连成一体,并通过 智能 柔性自 液压系统、气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将各个部分动作联 装备 动化装 系起来,使其按照规定的程序自动地进行工作,通过内 产品 备 置于设备中的传感器网络实现对设备工艺参数、产品质 量的在线智能感知,在后台软件的支持下,实现智能化 生产。从设备功能上看,公司主要产品涵盖装配/检测 设备及生产线;从下游应用上看,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 源汽车电子、汽车内饰、物流、医疗等领域。 产品类别 用途 产品图示 主要由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及其周边系统组成,即 工业机 以机器人作为设备的主体部分存在并由其完成主要生 器人系 产行为、而非只是在生产线某一工序中发挥辅助作用。 统集成 主要包括机器人搬运、装配、涂胶、拆码垛等作业单元、 与应用 机器人焊接单元及生产线等。 又称油轨,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上,主要用于保证提供足 燃油分 够的燃油流量并均匀地分配给各缸的喷油器,同时实现 配器 各喷油器的安装和连接。 配套汽车发动机的装配,用于连接燃油分配器和高压油 燃油管 泵之间的管路连接件。 汽车 零部 冷却水 用于汽车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的管路连接件。 件 硬管 二氧化 用于 R744 二氧化碳冷媒的新能源车抗高压空调管路产 碳空调 品。 管路 (三)经营模式 1、智能装备业务 智能装备产品具有定制化的特点,因此,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围绕客户订单展开,在签订销售 合同后,根据合同安排采购与生产,生产完成后进行交货和提供售后服务,具体如下: (1)采购模式 公司采用自主采购模式,由采购部负责基础标准零部件的采购及合格供货方的评定管理工作。 公司对于所有原材料均具备自主采购的能力,通过比质、比价的方式来选择供应商,将通过公司 供应商认证的供应商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录,定期对供应商原材料的质量、价格、交货及时性、服 务情况等进行动态考核和评估。在长期经营中,公司已筛选并形成了一批较为稳定的供应商,保 证原材料采购的质量稳定性和供货及时性。 (2)生产模式 总体来说,公司的生产模式为资源订单式生产,即由于每个客户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客户的 需求不能准确地提前预测,因此公司一般在拿到客户订单,取得完成订单所需资源(设计方案、 部件、组件等)后,组织生产。公司整个生产行为可分为技术设计和生产加工两个环节,具体情 况如下: ①技术设计 对于智能装备系统的解决方案,从前期的订单接触、客户需求分析到关键技术攻坚、成套设 备方案定型,以及后续集成过程中的改进和售后服务阶段的优化工作,都需要针对每个项目的特 点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缜密的技术设计,方能达到预期目标。技术设计是贯穿项目全过程的重要 因素,是决定能否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 ②生产加工 1)自制加工 公司自行开发和生产部分关键零部件,如精密执行机构、产品定位工装夹具、机器人作业抓 手等,并对外部定制零部件进行装配、检测、性能调试。加工环节通过公司的制造部实现,并最 终应用到系统产品上。 2)外购定制件加工 公司部分组件通过外部定制加工完成,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第一,公司产品为非标准化产品,要求非标准化生产,组件需求批次较多,差异较大,如公 司自行加工,费用较高且生产效率低。 第二,受本公司产能的制约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电镀、淬火以及喷涂等工序受到环保限制,部 分产品的生产通过外部定制加工方式实现。 3)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是公司生产加工环节最重要的一环,是技术设计及产品的最终表现形式。为及时完 成订单任务并合理规划公司产能,系统集成环节与加工及部件采购环节交叉进行,一般情况下, 一套生产线的机架、操作平台面板等框架性组件最先生产完毕,其后随着外购部件及机加工零件 和组件的陆续到位后,合理规划组装集成步骤,有序完成成套设备中各工作模块的集成任务。 (3)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直销模式进行销售。公司项目订单的获得主要通过两种方式: 1)通过高质量的订单交付获得客户的信任及认可,培育和壮大稳定客户群,增强客户的黏性, 从而承接常年稳定客户的新订单和稳定客户推荐的新客户的新订单; 2)通过公开投标、市场推广的方式获得。公司以市场部为核心,各部门协调配合,制定公司 销售策略,编制销售计划,管理公司产品的销售业务,具体实施营销工作。由于公司所生产的产 品均需按照每个客户的特点要求进行量身定制,营销重点为如何通过品牌知名度、雄厚的技术实 力及提供完美解决方案的能力来赢得更多优质客户。 2、汽车零部件业务 汽车零部件业务主要通过子公司上海众源进行,其主要经营模式如下: (1)采购模式 ①常规采购模式 上海众源采购业务按照相关程序严格执行:采购计划由采购人员根据生产计划编制,经生产 部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采购人员实施采购;技术部负责提供完整的技术文件、材料清单、外 购明细表等采购文件;采购产品进厂后,质量管理部质量监察室负责组织和实施采购产品的检验; 采购部负责组织对供方的监察、管理及服务质量的评价。 ②委托加工模式 上海众源主要向外委托加工两种不同的工艺流程,即不锈钢管的打孔以及冷却水硬管的表面 处理。向外委托加工流程的主要过程为上海众源根据客户方面提供的供应商候选清单竞价后选择 供应商,然后将原材料发货给受托方,由受托方完成加工以后送回,上海众源按照既定标准支付 加工费。 (2)生产模式 客户依据自身的生产计划,向上海众源提供年度、月度、星期的采购计划,生产部门依据客 户提供的采购计划安排生产,以销定产。生产部根据生产计划提出对原辅材料及备品配件的需求, 报总经理批准后进行采购。技术部根据客户提供的要求编制《生产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并 对生产过程中《作业指导书》中规定的工艺参数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质量管理部门协助生产部 门进行质量过程控制,并负责质量检验的管理和质量事故的处理。 (3)销售模式 上海众源销售模式为主机配套直销模式,即直接将产品销售给主机配套厂商,包括国内及国 外主机配套厂商。销售部负责客户的开拓及维护。基于行业特点,上海众源进入客户的供应商目 录通常需要复杂的认证程序及较长的考察时间,但一旦进入供应商序列之后,双方的合作通常来 说具有长期、稳定的特点。 一般情况下,客户会将产品的技术要求、询价方式等发送至上海众源,上海众源经过内部评 审后会给予客户有关技术及商务报价的回复,双方初步达成一致后,上海众源按照客户要求进行 样品的试制后提供给客户试装,客户测试合格后向上海众源下达正式批量供货清单,销售部人员 按照主机厂订单要求编制供货计划并反馈生产部,生产部根据计划组织生产并按期交付。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 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年比上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年增减(%) 总资产 1,257,409,651.49 1,289,228,024.84 -2.47 1,225,752,773.7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1,085,829,068.85 1,000,989,629.20 8.48 967,781,545.91 东的净资产 营业收入 688,219,310.11 677,275,697.65 1.62 560,917,686.0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92,467,986.40 64,422,436.84 43.53 49,818,028.93 东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84,604,388.69 49,957,905.33 69.35 44,394,246.07 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176,764,636.73 16,159,186.89 993.90 -79,666,313.54 金流量净额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 增加2.5个 8.90 6.40 5.18 益率(%) 百分点 基本每股收益(元 0.35 0.25 40.00 0.19 /股) 稀释每股收益(元 0.35 0.25 40.00 0.19 /股)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3 月份) (4-6 月份) (7-9 月份) (10-12 月份) 营业收入 117,066,506.29 146,971,752.46 149,192,191.69 274,988,859.6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12,960,762.85 16,132,470.16 13,762,141.32 49,612,612.07 的净利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3 月份) (4-6 月份) (7-9 月份) (10-12 月份)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11,621,359.71 15,952,731.93 13,353,671.80 43,676,625.25 后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72,446,269.27 3,381,347.03 65,521,034.76 35,415,985.67 流量净额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 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22,89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71,237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0 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 持有有 质押、标记或冻结 股东名称 报告期内 期末持股数 比例 限售条 情况 股东 (全称) 增减 量 (%) 件的股 股份 性质 数量 份数量 状态 境内自 谈士力 57,098,945 21.71 0 无 0 然人 境内自 陈久康 41,824,464 15.90 0 无 0 然人 全国社保基金四零六 -945,100 10,745,838 4.08 0 无 0 未知 组合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 3,792,491 8,492,293 3.23 0 无 0 未知 司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 5,356,700 2.04 0 无 0 未知 六零五二组合 境内自 王阳明 4,552,284 1.73 0 无 0 然人 境内自 何永义 2,500 3,019,649 1.15 0 无 0 然人 境内自 沈俊杰 -356,200 2,979,785 1.13 0 无 0 然人 嘉实基金-大家人寿 2,543,294 0.97 0 无 0 未知 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传统险-嘉实基金- 大家人寿长期成长型 股票组合单一资产管 理计划 境内自 王志豪 -165,800 2,273,067 0.86 0 无 0 然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 谈士力、陈久康为一致行动人,共同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明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 无 量的说明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 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2023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8,821.93 万元,比上年增长 1.62%;利润总额 10,269.00 万 元,比上年增长 42.96%;净利润为 9,246.63 万元,比上年增长 36.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为 9,246.80 万元,比上年增长 43.53%。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 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