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5286 公司简称:同力日升 江苏同力日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按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3.80 元(含 税)比例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股利。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总股本 176,000,000 股,以此 计算共计拟派发现金红利 66,880,000.00 元(含税),占 2023 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 30.80%。2023 年度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及送红股。 如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公司拟维持分配总额不变,相应调 整每股分配比例,并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同力日升 605286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刘亮 李振兴 办公地址 江苏省丹阳市经济开发区六纬路 江苏省丹阳市经济开发区 六纬路 电话 0511-85769801 0511-85769801 电子信箱 zqb@jstljx.com zqb@jstljx.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电梯部件制造行业 自 1852 年美国人奥的斯发明了第一台具有安全保护装置的升降梯以来,电梯在高层建筑的人、 物运输上得以被广泛接受和大规模应用。现今,随着人们对工作生活环境便捷性要求的提高以及 电梯行业的不断成熟与发展,电梯产品已成为高层建筑和公共基础设施必不可少的配套设备,并 在景区、矿山等特殊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电梯部件制造行业上游主要为不锈钢、碳钢、结构件等原材料制造业,下游为整梯制造厂商, 终端应用市场为住宅、办公楼、商场等房地产建设市场以及城市轨道交通、高铁、机场等基础设 施建设市场。公司所处行业下游电梯整梯制造商零部件外购趋势明显。电梯由电气部件、机械部 件、金属部件等组成,涉及的零部件种类多。电梯整梯制造商为提升其生产效率、盈利水平,逐 步将各类零部件剥离出来,交由上游零部件厂商进行配套生产。近年来,随着电梯部件制造商柔 性配套能力的增强,以及研发技术和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熟,整梯制造商趋向于将更多 类型的电梯部件交由零部件制造商来完成,并形成向配套供应商采购成套配件的发展趋势,电梯 部件制造业得到了不断发展。 电梯行业集中度较高,且有进一步集中的趋势。奥的斯、迅达、通力、蒂森、日立、三菱等 世界一线品牌占据了国内市场约 70%的份额。随着下游电梯行业市场进一步集中,部分具有质量、 工艺技术、供货速度等优势的电梯部件制造企业获得了下游电梯生产企业的青睐,与下游客户保 持着持久稳固的合作关系,其市场份额随着下游电梯行业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同时由于电梯部件 产品的定制化程度较高,预计未来电梯零部件厂商的行业集中度也会趋向于更加集中。 近年来,为了促进电梯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国家及各相关部分陆续出台多项政策。2022 年 国家发改委颁布《“十四五” 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2023 年 7 月国务院《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 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及 9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随着我 国人口加速老龄化,老旧建筑电梯缺失与人口老龄化矛盾凸显。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城市集 群的发展、城镇化空间布局的优化,新增城镇 人口以及城镇人口流动带来的增量空间,以及改善 型需求、适老化住宅等对房地产合理需求、建筑物电梯配比的增加,都将会促进电梯新梯市场进 一步发展。全国各地也陆续出台有关住宅加装电梯的指导政策,各地纷纷为加装电梯提供财政补 贴,旧楼加装电梯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根据中国电梯协会统计,我国未加装电梯的既有建筑众多, 大约有 5000 万户住宅符合加装条件,加装市场总量预计在 250 万台以上。 近年来,工信部提出要加快物联网基础设施布局,其中包括智能传感器、射频识别等物联网 技术在建筑等场景的应用。而智慧电梯作为智慧建筑中的重要媒介产品,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数 字化、智能化升级趋势。智能化电梯产品正在改进传统电梯存在的效率、维修、安全、乘坐体验 上的问题。 根据 KONE 通力电梯官网数据,2022 年中国是全球最大电梯新装市场,占全球电梯新装市场的 62%。中国是全球电梯保有量第一大市场,占比 43%,截止 2023 年末我国在用电梯数量达 1,062.98 万台,近五年保有量 CAGR 达 11%。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人均电梯保有量仍有提升空间。我国 2005-2008 年是房地产扩张周期的开始,彼时新装电梯在 2023 年已逐步进入更换密集期。预计 2020-2025 年我国电梯整梯更新需求量复合增速达 19%,2025 年更新需求有望达 26.1 万台,进入 快速增长阶段。 (二)新能源电站开发及储能系统集成行业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和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2023 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 92,241 亿千瓦 时,同比增长 6.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 89,091 亿千瓦时。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 用电量 1,27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1.5%;第二产业用电量 60,745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6.5%;第 三产业用电量 16,694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2.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 13,524 亿千瓦时,同比 增长 0.9%。 截至 2023 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 29.2 亿千瓦,同比增长 13.9%;人均发电装机容量 自 2014 年底历史性突破 1 千瓦/人后,在 2023 年首次历史性突破 2 千瓦/人,达到 2.1 千瓦/人。 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在 2023 年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占总装机容量比重在 2023 年首次超过 50%,煤电装机占比首次降至 40%以下。从分类型投资、发电装机增速及结构变化等情况看,电力 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趋势持续推进。 一是电力投资快速增长,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达到九成。2023 年,重点调查 企业电力完成投资同比增长 20.2%。分类型看,电源完成投资同比增长 30.1%,其中非化石能源发 电投资同比增长 31.5%,占电源投资的比重达到 89.2%。太阳能发电、风电、核电、火电、水电投 资同比分别增长 38.7%、27.5%、20.8%、15.0%和 13.7%。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同比增长 5.4%。 电网企业进一步加强农网巩固提升及配网投资建设,110 千伏及以下等级电网投资占电网工程完 成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 55.0%。 二是新增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超过 2 亿千瓦,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规模突破 10 亿千瓦。2023 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 3.7 亿千瓦,同比多投产 1.7 亿千瓦;其中,新增并网 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 2.2 亿千瓦,同比多投产 1.3 亿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达到 58.5%。截至 2023 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 29.2 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 15.7 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在 2023 年首次突破 50%,达到 53.9%。分类型看,水电 4.2 亿千 瓦,其中抽水蓄能 5094 万千瓦;核电 5691 万千瓦;并网风电 4.4 亿千瓦,其中,陆上风电 4.0 亿千瓦、海上风电 3729 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 6.1 亿千瓦。全国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 机规模从 2022 年底的 7.6 亿千瓦,连续突破 8 亿千瓦、9 亿千瓦、10 亿千瓦大关,2023 年底达 到 10.5 亿千瓦,同比增长 38.6%,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 36.0%,同比提高 6.4 个百分点。火电 13.9 亿千瓦,其中,煤电 11.6 亿千瓦,同比增长 3.4%,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 39.9%,首次降至 40%以下,同比降低 4.0 个百分点。 三是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煤电发电量占比仍接近六成,充分发挥兜底保供作用。2023 年, 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 8.91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5.2%。全国规模以上电厂中的水电发电量 全年同比下降 5.6%。年初主要水库蓄水不足以及上半年降水持续偏少,导致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厂 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 22.9%;下半年降水形势好转以及上年同期基数低,8-12 月水电发电量转为 同比正增长。2023 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中的火电、核电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 6.1%和 3.7%。2023 年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接近六成,煤电仍是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的主力电源,有效弥补了水 电出力的下降。 四是火电、核电、风电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均同比提高。2023 年,全国 6000 千瓦及以上电厂发 电设备利用小时 3592 小时,同比降低 101 小时。分类型看,水电 3133 小时,同比降低 285 小时, 其中,常规水电 3423 小时,同比降低 278 小时;抽水蓄能 1175 小时,同比降低 6 小时。火电 4466 小时,同比提高 76 小时;其中,煤电 4685 小时,同比提高 92 小时。核电 7670 小时,同比提高 54 小时。并网风电 2225 小时,同比提高 7 小时。并网太阳能发电 1286 小时,同比降低 54 小时。 五是跨区、跨省输送电量较快增长。2023 年,全国新增 220 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 3.81 万千米,同比少投产 557 千米;新增 220 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交流)2.57 亿千伏安,同比 少投产 354 万千伏安;新增直流换流容量 1600 万千瓦。2023 年,全国完成跨区输送电量 8497 亿 千瓦时,同比增长 9.7%;其中,西北区域外送电量 3097 亿千瓦时,占跨区输送电量的 36.5%。2023 年,全国跨省输送电量 1.85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7.2%。 六是市场交易电量较快增长。2023 年,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 5.67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7.9%,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 61.4%,同比提高 0.6 个百分点。其中全国 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 4.43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7%。 2023 年,是中国储能产业高速发展的一年,政策、技术、应用、市场机制、产业链均实现了 突破,新型储能发展迅速,已投运装机超 3000 万千瓦。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数据,截至 2023 年 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 3139 万千瓦/6687 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 2.1 小时。2023 年新增装机规模约 2260 万千瓦/4870 万千瓦时,较 2022 年底增长超过 260%,近 10 倍于“十三五”末装机规模。从投资规模来看,“十四五”以来,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 投资超 1 千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拓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 1.绿色低碳主要政策 2023 年 7 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 排放双控的意见》。该意见提出了有计划、分步骤推动制度转变的工作安排和实施路径,将为加快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政策支持。 2023 年 8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科技部等九部门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 案》。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布局一批技术水平领先、减排效果突出、示范效应明显、 减污降碳协同的示范项目,不仅有利于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推广,也有利于完善支持绿色低碳新产 业新业态发展的商业模式和政策环境,是促进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举措。 2023 年 11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 见》,推动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发挥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对生产生活方式绿 色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支撑。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立将有利于推 动产业升级,助力企业节能降碳。该意见提出了优化产品设计、提高生产过程的能源利用效率、 降低废弃物排放等具体措施,这将促使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绿色生产力度。 2023 年 12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包括 25 个碳达峰试点城市和 10 个碳达峰试点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建设,将有效激发城市和园区主动性和创造性, 围绕绿色低碳转型开展探索,为全国提供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2.新型储能主要政策 2023 年围绕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国家出台了系列储能相关政策。 一是支持新型储能技术发展,出台加强储能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应用的相关政策。如工信部 6 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化技术攻 关,推进先进储能技术及产品规模化应用;《国家能源局 2023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加快攻关新 型储能关键技术和绿氢制储运用技术,推动储能、氢能规模化应用。 二是推动新型储能进入电力市场,出台储能并网、调度、辅助服务等相关管理办法。如《国 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接受电力系统调度新型 储能范围,并网和调度要求;《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 通知》鼓励新型主体参与电力市场。通过市场化方式形成分时价格信号,推动储能、虚拟电厂、 负荷聚合商等新型主体在削峰填谷、优化电能质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探索“新能源+储能”等 新方式。 三是加强新型储能技术及产品标准化建设,出台标准体系建设、产品认证要求等相关政策。 如国标委《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加快制修订设计规范、安全规程、施工及验收等储 能电站标准,开展储能电站安全标准、应急管理、消防等标准预研。 各地也均出台了储能发展规划、新能源配储、储能电站补贴、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储能技术 和产业发展、充电基础设施和新能源汽车等方面政策,支持新型储能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一)电梯部件产业主要业务与产品 同力日升成立于 2003 年,是全国生产电梯部件产品的重点骨干企业。公司主要从事电梯部件 及电梯金属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扶梯部件、直梯部件和电梯金属材料等三大 类别。具体产品类别包括扶梯部件-外覆件、驱动系统,直梯部件-井道部件、轿厢部件和电梯金 属材料等。公司产品涵盖了电梯金属配套产品的绝大多数类别,是行业内产品线最为丰富的企业 之一,能够为客户提供成套部件产品供应,满足整梯制造企业的“一站式、 多样化”采购需求。 公司作为迅达、奥的斯、蒂升、通力、日立、西奥等国内外知名整梯制造厂商的零部件配套供应 商,在电梯配套产品领域处于业内领先地位。公司具备较强的产品设计能力和生产工艺水平,产 品质量可靠、交付及时,并能够为客户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保障,得到了国际著名及国内大型电 梯厂商的高度认可,产品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公司电梯部件业务主要产品情况如下: 业务 产品 具体产品内容 外覆件 裙板、盖板、玻璃支撑、栏板、扶手回转等 驱动系统 驱动总成、梯路导轨、扶手导轨等 扶梯部件 桁架 扶梯桁架 其他部件 扶梯其他类型的零部件 井道部件 导轨支架、曳引机支架、对重架、保护屏组件、缓冲器支架等 直梯部件 轿厢部件 轿厢上/下梁、直梁、轿顶/底、轿底托架、轿壁等 电梯金属材料 各种不锈钢材质的电梯材料 (1)扶梯主要产品示意图 (2)直梯主要产品示意图 (3)电梯金属材料:电梯金属材料主要产品为电梯或电梯部件厂家生产的各种类型不锈钢产 品,要对高强度的不锈钢金属材料做对角线、平整度、表面纹路的处理,并实现不同规格的规模 化裁切,对制造商的工艺技术水平和设备要求高。公司近年来投入了大量资金引入 IEMAS 不锈钢 磨砂线、纵/横剪生产线等自动化设备,先进的设备配合经验丰富的生产技术人员,使得公司具有 质量高、效率快、成本控制好等优势。 主要经营模式: (1)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为直销模式,将产品销售给全球知名及国内大型电梯主机厂。全球知名及国内大型 电梯主机厂在选择上游部件配套供应商过程中,通常具备一整套严格的供应商认证体系,一旦建 立配套关系,就会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生产模式 公司电梯部件产品种类较多,不同下游客户对电梯零部件的设计方案、规格型号等要求不尽 相同,直接决定了电梯部件行业具有多品种、多批次的特点。公司基本上采取以销定产的模式生 产产品,但对部分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产品会储备少量存货。 (3)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不锈钢、碳钢、结构件和包装材料等。公司采购部对主要原材料采购工 作实行统一管理,根据生产计划和市场情况储备合理库存。公司通过向合格供应商询价和比价方 式确定采购价格,在对主要原材料的品质、价格、交货期等进行综合考量后,安排订单采购。原 材料到厂后需进行入厂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业绩的驱动因素与宏观经济周期影响下的下游市场需求以及上游主要原材料市场波动息 息相关,同时受到轨道交通新基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旧楼加装电梯、旧梯更新改造等相关政 策的影响,也与公司自身经营策略、经营效率、产品竞争优势、产品结构和价格策略等紧密相连。 (二)新能源电站开发与储能系统集成产业主要业务与产品 目前,子公司天启鸿源的主要业务分为两类,一类为储能系统集成业务;另一类为新能源电 站开发业务。储能系统集成业务是根据客户需求,为储能系统提供方案设计、物料采购或生产、 实施等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技术服务。天启鸿源根据项目要求的循环寿命、容量、充放电指标进 行综合分析论证,形成整体的储能系统方案,并通过自行研发、生产或对外采购等多种形式,对 电池组、储能变流器(PCS)、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等软硬件进行整体集 成并实现交付。在新能源电站业务方面,子公司天启鸿源具备新能源电站的开发、设计、建设、 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主要通过高质量项目开发、承接项目工程建设移交、项目运营等方 式实现收益。 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子公司天启鸿源具有规范的管理体系,在供应商选择和原材料采购过程中严格把控质量。天 启鸿源建立了供应商入围、评审、后评估等全过程管理制度,需评审合格后才能进入公司合格供 应商库;在设备生产过程中,对于核心设备,天启鸿源会在生产前,委托独立的第三方进行全过 程质量监造。 (2)建设及销售模式 电化学储能业务方面,子公司天启鸿源通过公开招标或商务谈判获取业务。获取业务后,与 建设单位签署承包合同或 EPC 总承包合同,在合同具体执行过程中,天启鸿源对承包合同中除储 能系统的设备及安装之外的部分如设计、土建等实行分包或转包。项目建设完成后,天启鸿源将 项目移交给建设方,并收取项目款项。 新能源电站业务方面,子公司天启鸿源通过地方政府招商或商务谈判获取电站开发业务,获 取业务后,将设立项目公司独立运营该项目,项目公司作为建设方,通过招标或议标选择 EPC 总 承包单位。一般情况下,天启鸿源将与其他公司联合作为 EPC 总承包商,或作为独立 EPC 总承包 方完成建设,获得 EPC 环节的利润;在合同具体执行过程中,天启鸿源对 EPC 总承包中的设计、 土建施工等部分实行分包或转包。项目建设完成后,天启鸿源再通过转让项目公司股权等方式实 现股权转让收益。 报告期内,除新增新能源电站开发和储能系统集成业务外,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 途、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 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年比上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增减(%) 总资产 3,695,152,644.16 2,917,474,581.60 26.66 1,999,470,513.02 归属于上市公 1,805,726,047.85 1,620,148,208.90 11.45 1,474,149,183.69 司股东的净资 产 营业收入 2,433,052,471.27 2,452,369,496.54 -0.79 2,295,668,368.04 归属于上市公 217,142,016.61 144,315,834.38 50.46 150,694,195.01 司股东的净利 润 归属于上市公 178,151,184.15 141,077,085.07 26.28 145,206,367.47 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 251,614,717.12 167,365,170.47 50.34 -134,920,135.18 的现金流量净 额 加权平均净资 增加3.31个百分 12.68 9.37 11.56 产收益率(%) 点 基本每股收益 1.23 0.86 43.02 0.94 (元/股) 稀释每股收益 1.23 0.86 43.02 0.94 (元/股)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3 月份) (4-6 月份) (7-9 月份) (10-12 月份) 营业收入 409,895,501.51 619,434,541.33 760,488,748.36 643,233,680.0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17,211,719.54 57,098,611.66 69,865,458.19 72,966,227.22 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12,371,058.57 47,309,104.53 69,329,740.17 49,141,280.88 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3,503,517.58 35,080,117.57 27,535,903.34 192,502,213.79 量净额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 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21,529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14,313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0 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 质押、标记或冻 持有有限售 股东名称 报告期内 期末持股数 比例 结情况 股东 条件的股份 (全称) 增减 量 (%) 股份 性质 数量 数量 状态 境内 李国平 0 56,815,060 32.28 56,815,060 无 0 自然 人 境内 李腊琴 0 40,801,064 23.18 40,801,064 无 0 自然 人 境内 丹阳市日升企业管理 非国 0 5,945,505 3.38 5,945,505 无 0 有限公司 有法 人 境内 李静 0 5,753,424 3.27 5,753,424 无 0 自然 人 境内 李铮 0 5,753,424 3.27 5,753,424 无 0 自然 人 丹阳市合力企业管理 0 4,931,523 2.80 4,931,523 无 0 其他 中心(有限合伙)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 0 2,370,689 1.35 0 无 0 其他 司 境内 王野 -472,000 1,888,000 1.07 1,888,000 无 0 自然 人 陆家嘴国泰人寿保险 有限责任公司-传统 0 1,811,300 1.03 0 无 0 其他 保险产品 境内 庄波 -320,000 1,280,000 0.73 1,280,000 无 0 自然 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 公司控股股东为李国平、李腊琴夫妇;实际控制人为李国平、 说明 李腊琴、李铮、李静;李铮、李静为李国平、李腊琴夫妇的 子女;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为丹阳日升、丹阳合力;丹阳 市日升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公司发行后 3.38%股份,公司控 股股东李国平、李腊琴分别持有丹阳日升 99%、1%股权;丹阳 市合力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有公司发行后 2.80%股份, 公司控股股东李国平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并持有丹阳合力 13.75%份额。公司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和一 致行动关系。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 无 数量的说明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 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2023 年度,在电梯部件业务方面,公司积极推进电梯部件业务募投项目建设,如期完成了子 公司创力电梯募投项目新工厂建成投产;投资建设电梯非标事业部,布局电梯非标轿厢和定制化 装潢业务,不断扩展电扶梯部件产品线,提高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行业影响力。储能系统集成 业务方面,本年度中标并完成交付了南方电网广东佛山 25MW/50MWh 网侧储能电池模块级管理液冷 储能系统集成项目、天津静海 30MWh 风电配储液冷储能系统集成项目、宁夏太阳山泉眼 300MWh 电网侧共享储能示范项目 200MWh 液冷集装箱式储能设备供货;完成承德围场 980MWh 共享储能电 站项目开发工作,并于 8 月与南网储能签订承德围场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战略合作协议。风光电站 开发业务方面,本年度天津铭源嘉旺静海中旺镇 100MW 风力发电项和航天鸿源围场御道口 300MW 风储氢一体化项目进入开工建设阶段,并与央企业主方签署了预收购协议;完成了甘肃武威 50MW 光伏电站出售业务。同时新能源钣金业务方面,扎实推动两个主业协同发展,子公司鹤山协力拓 展箱式变压器箱体制造业务,子公司江苏同启新能源建成年产 1GWh 储能系统集成总装产能,并于 年内完成近 300MWh 储能集装箱出货。公司继续贯彻电梯部件业务“传统基建”和能源侧改革“新 基建”双主业发展战略,稳健推进电化学储能系统集成和新能源电站开发业务,同时新能源设备 业务带动新能源钣金业务开展,新老业务协同发展为宏观环境变化下的业绩增长提供后劲。 本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4.33 亿元,较上年度下降 0.7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 润 2.17 亿元,较上年度增长 50.46%,创历史新高;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利润 1.78 亿元,较上年度增长 26.28 %,全年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52 亿元,较上年度增长 50.34%。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资产总额 36.95 亿元,较上年末增 长 26.66%,负债总额 16.43 亿元,资产负债率为 44.4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 18.06 亿元, 较上年度增长 11.45%。 本年度,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一方面充分发挥电梯部件业务规模化优势和快速响 应能力,始终坚持客户至上原则,积极开拓品类,合理规划原料采购和柔性产线排产,保障订单 保质保量准时交付,凭借规模化生产和稳定交付能力,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实现了电梯部件业务 稳定有序运营;另一方面,公司继续扎实推进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新能源电站开发业务与储能 系统集成业务协同发展,同时新能源设备业务带动新能源钣金业务开展,初步完成了公司业务结 构由传统基建向新基建转变的战略布局,力争早日形成电梯部件与新能源业务双主业齐头并进的 良好态势。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 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