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手机随时随地看行情
  • 公司公告

公司公告

热景生物: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2024-04-30  

                        公司代码:688068                                  公司简称:热景生物




                   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 http://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重大风险提示
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产生实质性重大不利影响的风险因素。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了公
司可能面对的风险,具体内容详见本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
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于2024年4月26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2023年度利润分
配预案>的议案》,同意以公司2023年度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应分配股数(总股本扣除公司
回购专户的股份余额)为基数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2.00元(含税)。
本议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及板块
                   上海证券交易所/
        A股                             热景生物        688068                /
                       科创板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石永沾                               张宏刚
        办公地址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
                                                              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
                         物医药产业基地庆丰西路55号院7号楼
                                                              地庆丰西路55号院7号楼
                         1-5层
                                                              1-5层
         电话            010-50986527                         010-50986527
       电子信箱          hotgen@hotgen.com.cn                 hotgen@hotgen.com.cn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是一家以“发展生物科技,造福人类健康”为使命的生物高新技术企业。紧紧围绕创新
生物技术,布局从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到治疗的解决方案,相关的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生物
创新药是公司的主要产品。

    1、 体外诊断产品

    公司秉承“创新诊断、价值检验”的理念,不断探索自主创新诊断技术平台,在疾病诊断新
领域积极研发拓展基于国际领先糖捕获技术的“国人肝健康工程”、“国人脑健康工程”和“国人
癌症早诊早筛工程”为核心技术的三大“国人健康工程”做大做强体外诊断主业。
    在临床诊断领域,公司拥有多项前沿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设立了生物应急与临床 POCT 北
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一方面继续拓展原有核心技术平
台的研发,扩展磁微粒化学发光、上转发光的检测试剂菜单;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基于国际领先
糖捕获技术的“国人肝健康工程”、“国人脑健康工程”和“国人癌症早诊早筛工程”为核心技术
的三大“国人健康工程”,进一步拓宽、拓深体外诊断领域的核心战略布局。建立从高精度上转发
光 POCT(UPT 系列)平台到小型、中型及大型单人份化学发光平台(MQ60 仪器系列,包括 MQ60、
MQ60smart、MQ60proB、MQ60plus、MQ60auto 等),再到大型高通量全自动化学发光平台(C2000、
C3000、C6000)的战略布局,实现了从基层医疗市场到高端医疗市场的免疫诊断全场景应用为目
标的企业战略;公司核心产品获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围绕肝病领域深耕多年,已打造从肝炎到
肝癌诊断全流程肝健康管理平台;肝脏相关疾病诊断及早期筛查指标包括肝癌三项(AFP、AFP-L3%
及 DCP)、GP73、肝纤五项、乙肝病毒大蛋白;肝病预警包括数字智能 AI 诊断模型——C-GALAD Ⅱ
肝癌风险预警模型;用药指导包括 HBV RNA 和脂肪肝检测试剂盒。结合“健康中国行”公益活动、
科普教育等,全面打造“国人肝健康工程”,形成了突出的产品集群和品牌优势。
    公司检测菜单已涵盖肝炎肝癌、炎症感染、心脑血管、骨代谢、甲功激素、糖尿病、高血压、
肿瘤等多种疾病的检测。已实现单人份检测在国内基层医疗市场大范围推广应用,和以“肝癌早
诊三联检产品(AFP、AFP-L3%、DCP)”为代表的众多创新产品在多数大型标杆三甲医院的应用。

    2、生物创新药

    公司成立未来技术研究院,探索前沿科技,不断拓展公司战略业务,积极布局抗体药物、核
酸药物、活菌药物等生物制药领域前沿创新技术,打造从诊断到治疗的全产业链发展战略。
     报告期内,在生物创新药领域,公司的重要参股公司舜景医药通过源头创新来开发 FIC
(First-In-Class) (同类首创)、BIC(Best-In-Class)(同类最优)的药物或差异化开发有价值的产
品管线,基于噬菌体大容量全合成人抗体制备技术的在研治疗性单克隆抗体项目 10 项,其中 5
项已完成分子发现,2 项已经完成分子确认;获得 2 项发明专利授权。
     公司参股公司智源生物专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生物创新药和诊断试剂研发,其自主研
发的具有独特抗原表位的治疗阿尔兹海默病(AD)的抗淀粉样蛋白聚集体特异性抗体,已在抗体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药理药效和药物代谢方面取得较大进展,预计在 2024 年进行 IND 申报;同时
智源生物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布局多条产品管线,开发多款创新性药物,正在开展临床前研究。


(二) 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生产体外诊断试剂所需要的主要物料包括生物活性原料、辅助材料、内包装材料和外包
装材料。公司生产体外诊断仪器主要采购的物料包括机加工件、钣金件、光电倍增管、工控机等
各类标准件和外包装材料。采购物料分别按照 A 类(关键物料)、B 类(一般物料)、C 类(辅助
物料)进行分类管理,并通过对供应商建立合格名录管理方式,由采购部和质量保证部共同负责
对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再评价,保证物料采购的质量。储运部根据生产计划及物料库存情况,
提出采购申请,经生产负责人审批后,交采购部实施采购。采购部根据采购申请,依照物料的技
术指标与质量要求在《合格供方名录》中选择供应商并进行采购。

     2、 生产模式

    公司诊断试剂及仪器生产主要采用销售预测、以销定产方式,同时保证一定的合理库存。生
产流程:由生产计划人员填写生产指令单,生产人员依据生产指令单,准备生产用物料、设施设
备、并确认生产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做好相应记录。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及操作规程进
行生产,每道工序加工完成并检验合格后,才可转入下道工序,其中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需由质
量保证部进行复核。产品生产结束,须经质量控制部检验合格并由质量负责人放行后才可转入成
品库。

     3、 销售模式

    公司采取经销和直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经销为主,直销为辅。公司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营销
体系,由总经理牵头负责。销售中心是公司的业务部门,主要负责公司产品销售的相关工作,下
设销售运营部、临床销售中心、公共安全销售部、外贸部,其中临床销售中心又分为基层事业部
和健康管理事业部进行管理;公共安全销售部主要负责公共安全产品的销售;外贸部主要负责国
外产品的注册、销售。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根据中国证监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的规定,公司所处行业属
于制造业(C)中的医药制造业(分类代码:C27),具体为生物制品行业,包括体外诊断和生物药
两个子行业。

     1、体外诊断行业

     (1)行业发展阶段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起步于 20 世纪 80 年代,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
差距,近年来,随着下游需求的高速增长,国内企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技术差距加速缩小
的趋势已然形成。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医保政策的完善以及人口老龄化、保险覆盖率及支
出不断增加、收入增长等因素的驱动,以及现代检验医学的发展及生物技术、光化学技术等相关
技术的不断突破,体外诊断产业已成为我国最活跃、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在疾病预防、诊断和
愈后判断、治疗药物筛选检测、健康状况评价以及遗传性预测等领域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目
前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奠定了我国体外诊断行业的发展空间。
根据 KaloramaInformation 的《The World wide Market for In Vitro Diagnostic Tests, 16th Edition》,2023
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为 1,062.6 亿美元,其中新冠市场约占 7.2%(76.6 亿美元),非新冠 IVD
市场规模约为 985.9 亿美元。预计 2028 年市场规模将达 1280 亿美元,其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3.8%。
此外,老龄化、慢性病、传染病不断增长的发病人数以及人类日益增长的大健康服务需求都推动
体外诊断市场不断扩大。

    (2)行业基本特点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和居民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体外
诊断行业表现出技术含量高、市场规模大、增速快和发展潜力大等特点。
    ①体外诊断行业技术含量高体外诊断研发包括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和体外诊断仪器研发,体外
诊断试剂的研发涉及检验医学、临床医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学科,体外诊断仪
器的研发涉及光机电、自动化、软件工程等学科,体外诊断试剂与体外诊断仪器要进行匹配和协
调,对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能力要求高、难度大,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
    ②体外诊断行业市场规模大、增速快和发展潜力大体外诊断是诊疗的前提,被誉为“医生的
眼睛”,是现代检验医学的重要载体,提供了大部分临床诊断的决策信息,日益成为人类疾病预防、
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体外诊断行业是医疗器械行业中体量最大、增速较快的子行业。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经过 30 年的发展,已形成技术全面、品类齐全、竞争有序的行业格局,在
生化检测和传统免疫检测领域,随着国内技术积累,国产产品已能够达到国际同等水平,部分领
域正实现国产替代。根据 Frost & Sullivan 数据,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由 2016 年的 450 亿元增长
至 2021 年的 1,243 亿元,2016-2021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2.5%;预计到 2024 年,我国体外诊断市
场规模将达 1,957 亿元,2021-2024 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 16.3%。随着国家对深化医疗改革、降低
医疗负担和加大医疗产品国产化水平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的体外诊断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
的黄金时代。
    我国肝病检测领域的市场空间巨大。仅按照 8000 万病毒感染人群计算,按照肝癌高危人群二
级预防依从性依从率中位数 26.9%,肝癌三项检测费用 300 元/次,每半年监测一次计算,全国肝
癌三项的检测费市场容量为 129.12 亿元,目前公司肝癌三项的市场渗透率较低,未来的成长空间
巨大;目前我国慢性 HBV 感染者约 7000 万例,其中慢乙肝患者约 2000 万~3000 万例,取中值
2500 万计算,由于 HBV 无法彻底清除,每年至少随访监测 2 次,全国 HBV RNA 物价平均为 150
元左右,据此估算 HBV RNA 的检测市场容量约为 75 亿元。未来,公司 HBV RNA 产品将提供新的
业绩增长点。
    ③主要技术门槛
    体外诊断行业是一个集光机电、软硬件、生物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交叉行业,是典型的技
术密集型行业,对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能力要求高、难度大,研发周期较长且投入也相对较大,
同时在法律及安全方面的要求较为严苛。因此,在新产品研发的过程中,可能面临因研发技术路
线出现偏差、研发进程缓慢、研发投入成本过高等情形。

    2、生物药行业

    (1)行业发展阶段
    随着中国居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国内对生物药的需求增加,加上中国政府
对生物产业的投入不断增加,预计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市场规模将继续快速增长。我国 2020 年生
物药市场规模已达 3,457 亿元。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我国生物药市场规模到 2030 年预计达
到 13,198 亿元,2018 年至 2030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 14.4%。全球生物药市场已从 2016 年的
2,202 亿美元增长到 2020 年的 2,979 亿美元,2016 年至 2020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7.8%。受到病
人群体扩大、支付能力提升等因素的驱动,未来生物药市场增速将远高于同期化学药市场。根据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到 2030 年预计达到 6,651 亿美元,2018 年至 2030 年
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 8.1%。

     (2)行业基本特点

       ①知识密集度高、行业门槛高相比化学药,生物药的研发更加复杂,其中涉及药物化学、分
子和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微生物学,晶体物理学、统计学、临床医学等多个领域,需要整合来
自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技能,以执行研发战略并实现研发目标。由于专利、数据、排他权保护和
生物药的复杂开发过程,简单地复制已经获得成功的生物药的商业壁垒很高。根据弗若斯特沙利
文分析,生物药从临床 I 期到商业化的总体成功率为 11.5%。
       ②研发周期长、投入巨大在生物药领域,创新药的研发是一项漫长、复杂和高额投入的过程。
通常而言,创新药需要历经数年的研发,并伴随千万美元到上亿美元的投资风险。大规模的生物
药制造设施需花费 2 亿至 7 亿美元的建造成本,而类似规模的化学药设施只需 3,000 万至 1 亿美
元。
       ③原创、差异化创新有望实现弯道超车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前沿技术应用的转化,新
兴技术领域的布局和发展将成为我国生物创新药高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源头创新来开发
first-in-class(同类首创)、best-in-class(同类最优)的药物或差异化开发有价值的产品管线,是生
物药企业市场竞争的利器。抗体药物、微生物活菌药物正成为当下最前沿和热门的生物科技热点
领域,目前,全球已有超过 200 多家企业布局肠道微生物相关的活菌药物。面对未来生物药的竞
争和机遇,中国企业仍有机会大有可为,通过奋力追赶,有望在技术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于 2015 年,以“基于稀土纳米上转发光技术的即时检测系统创建及多领域应用”,获得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检测方法学是目前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少有的
获得此奖项的免疫诊断方法学;该技术的应用及产业化先后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华医
学会二等奖、中国稀土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在临床诊断领域,公司坚持自主研发,持续创新。公司研发的全自动上转发光免疫分析仪
UPT6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MQ60AUTO、上转发光免疫分析仪 UPT2800、全自动化学
发光免疫分析仪 MQ60 smart、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900 获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授予
的高新技术产品奖项;公司研发的全自动上转发光免疫分析仪(UPT6800)获工业和信息化部中
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创新之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项;公司研发的单人份化学发光免
疫分析仪(MQ60 smart)、便携式上转发光免疫分析仪(UPT2800)进入第九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
产品目录;上转发光免疫分析仪(UPT-3A-1800-mini)获得“创之星”杯 2020 年度中国体外诊断优秀
创新产品金奖,白介素 4 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获得“创之星”杯 2022 年度中
国体外诊断优秀创新产品金奖。
    2023 年 1 月,北京热景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获评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 4 月,公司
荣获北京市共铸诚信企业、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7 月,公司上榜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颁
布的 2022-2023 年度医疗器械 50 强企业;8 月,公司上榜 2023 年全国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百强
并获公益奖;11 月,公司荣登北京企业联合会、北京市企业家协会颁布的 2023 北京高精尖企业
百强、2023 北京制造业企业百强、2023 北京服务业企业百强三大榜单;并于同月上榜 2023 京津
冀制造业企业百强、2023 京津冀服务业企业百强榜。作为国内 IVD 领域杰出的代表,公司凭借卓
越的创新实力获评华夏时报“2023 年度十大硬核科技企业”称号。
      在公共安全领域,公司联合青岛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
山东省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共同起草《T/SDAA 0049-2021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 B1、玉米赤霉
烯酮、呕吐毒素快速测定上转发光法》的团体标准。
      此外,公司荣获北京市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北京市知识产权运营试点单位”、“北京市知识产权
示范单位”荣誉证书,建成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生物应急与临床 POCT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公司先后承担和参与了国家科技部“国家 863 计划”2 项;国家科技部“十二五”、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6 项,其中 1 项为牵头单位;国家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 2020”重点专
项项目 1 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 项;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 2 项;
北京市科委项目 10 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1 项;中关村管委会项目 1 项;河北省重点研发计
划项目 1 项;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项目 2 项;北京市人社局北京市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 1 项;
大兴区科委“大兴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1 项;公司子公司廊坊热景还承担了河北省战略性新
兴产业发展项目 1 项、河北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1 项、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 1 项,建成
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公司自成立以来,收入规模持续增长,已经成为国内体外诊断领域主要供应商之一,在肝炎
至肝癌疾病进程早期诊断领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和其他同行企业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公司基于
“糖捕获技术”研制的用于肝癌早期诊断的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试剂,是国内首个获得 NMPA 批准
的独家产品;公司于 2022 年 11 月获批的“乙型肝炎病毒 RNA(HBV-RNA)测定试剂盒(PCR-荧光
探针法)”是我国第一个荧光定量检测 HBV RNA 产品;公司研发的细胞因子系列检测试剂,是国
内目前检测项目最多的化学发光法产品,在呼吸感染、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血液疾病、重症等
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公司在心脑血管诊断、炎症感染诊断等领域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竞
争优势,特别是在新冠检测试剂领域公司成为欧洲及全球的主要供应商,取得了一定品牌认可及
竞争优势。
      公司试剂产品主要应用于临床医学诊断领域和公共安全领域中。临床医学诊断试剂包括肝炎
至肝癌的肝病诊断产品、心脑血管系列疾病、炎症感染诊断等产品,累计获得国内外医疗器械注
册证书/备案 707 项(其中国内 201 项,国外 506 项)。公共安全领域试剂产品,主要应用于生物
安全、食品安全、疾控应急、药物滥用等领域。
      公司仪器产品主要包括上转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与其它传统荧光定量的
方法相比,上转发光免疫分析仪具有快速、灵活、可靠的特点,可直接对血清、血浆等多种样品
进行检测,且发光稳定、不会衰减;检测灵敏度极高,在检测低浓度样本时具有明显的优势。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方面,公司已经推出自主研发和生产的小、中、大不同规格的全自动化
学发光免疫分析系列产品,其中单人份小型全自动、全定量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MQ60 系列及
其配套试剂被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推荐为二三级医院建设胸痛中心的适宜装备,可在各级医疗机构
推广使用。单人份化学发光又被称作小发光,其有试剂独立包装、无样本量限制、随到随测、无
需耗材、无开瓶有效期限制、避免试剂浪费等优点;仪器局部灵活,测试单元可自由组合、无液
路系统、维修保养简单、故障率;特别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和特色临床科室使用。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系列产品与上转发光免疫分析仪系列产品共同构建了公司的全场景免疫
技术诊断系统,成为业内为数不多的产品涵盖全场景应用的供应商之一。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体外诊断按照检测方法分类,主要分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血液和体液学诊断
等诊断方法;按照检测环境及条件的不同,可分为专业实验室诊断(专业实验室主要包括等级医
院的检验科、中心实验室以及独立第三方检验中心等)和 POCT(point-of-care testing,简称 POCT)
诊断(主要应用于急诊科检验、部分临床科室和基层医疗机构以及其他检测机构等)。公司所处行
业为体外诊断行业,从具体类别来看,公司目前已经进入的体外诊断细分市场包括免疫诊断、
POCT、分子诊断等领域,并战略布局了治疗性抗体药物研发、核酸药物研发等生物创新药领域。
体外诊断行业作为医疗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体外
诊断产品主要包括诊断设备(仪器)和诊断试剂两大类。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体外诊断产
品的种类日益丰富,性能也在不断提升。在市场需求方面,医院对体外诊断产品的需求呈现出两
极分化的趋势。大型综合医院追求高通量、高效率、高灵敏度的检测产品,而基层医院则更看重
速度适中、随到随测、性能稳定的产品。
    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后疫情时代的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与日俱增,相关
因素对医疗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体外诊断行业未来的发展将伴随以下趋势。

    (1)体外诊断产品的智能化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体外诊断产品正逐步向智能化方向迈进。智能化
诊断设备能够实现自动化操作、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通过远
程监控和数据共享,智能化诊断设备还能够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医疗服务的普及化。智能
化的体外诊断产品具备自我诊断和报告功能,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通过对大量数据的
学习和分析,智能化体外诊断产品也能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

    (2)体外诊断产品的家庭自测趋势

    后疫情时代,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家庭医疗需求的增加,家庭自测市场逐渐兴起。便
捷、易操作的体外诊断产品使得家庭自测成为可能,人们可以在家中进行各项健康指标的监测,
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并进行干预。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品的不断完善,家庭自测市场有
望进一步扩大。简单、快速、准确的家用体外诊断产品将逐渐普及,使得人们能够在家中随时进
行健康监测和疾病筛查。这将有助于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医疗成本。

    (3)癌症早筛早诊产品的市场需求巨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癌症早期筛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早期筛
查有助于发现潜在的癌症病变,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机会,从而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因此,
癌症早筛早诊体外诊断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癌症作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
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而早期筛查和诊断是提高癌症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因此,
癌症早筛早诊产品对于提高癌症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市场需求巨大。从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
的角度来看,随着医学和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基因测序、外泌体检测等创新性体外诊断技术,
使癌症早筛早诊产品的性能不断提高,筛查准确率和敏感性得到了显著提升。相关体外诊断产品
满足癌症早筛早诊的市场需求,提供准确、可靠的筛查服务,是未来发展方向。

    (4)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体外诊断产品越发重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是相关体外诊断产品市场需求
增加的重要原因。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
渐上升。这些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家庭开
始关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通过早期筛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病患,为患者提
供更好的治疗选择和管理策略,有助于减缓疾病的进展并改善预后。这种对于早期干预和治疗的
迫切需求,推动了神经退行性疾病体外诊断产品的市场发展。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包括基因测
序、生物标志物检测等在内的诊断手段不断完善,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筛查提供了有力的技
术支撑,相关体外诊断产品是未来的重要需求。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 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年比上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增减(%)
总资产          3,560,592,952.10     3,899,271,839.82               -8.69 3,644,844,550.64
归属于上市公                         3,335,223,635.33
司股东的净资    3,359,976,486.12                                    0.74       2,843,524,711.02
产
营业收入          541,251,205.97     3,556,551,569.15             -84.78       5,369,203,761.63
扣除与主营业
务无关的业务
收入和不具备
                  537,896,345.94     3,532,140,487.48             -84.77       5,306,551,641.70
商业实质的收
入后的营业收
入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       27,382,940.50       944,736,633.48             -97.10       2,185,763,390.61
润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扣除
                  -59,329,923.26       942,414,646.53            -106.30       2,174,116,111.10
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
的现金流量净      -51,949,238.20       978,753,167.93            -105.31       2,644,481,598.61
额
加权平均净资                                              减少29.59个百
                              0.82             30.41                                     122.43
产收益率(%)                                                      分点
基本每股收益
                              0.31             10.33              -97.00                  23.75
(元/股)
稀释每股收益
                              0.31             10.28              -96.98                  23.75
(元/股)
研发投入占营
                                                          增加18.92个百
业收入的比例               24.29                   5.37                                    2.46
                                                                   分点
(%)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3 月份)       (4-6 月份)       (7-9 月份)       (10-12 月份)
营业收入                 202,939,171.05    104,067,890.22      99,909,711.39      134,334,433.3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58,884,119.48     25,884,547.39     -30,387,595.59      -26,998,130.78
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50,048,505.39      2,674,319.39     -41,783,051.68      -70,269,696.36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后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242,784,347.60      43,265,061.60       -151,826,194.99   299,396,242.79
流量净额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14,133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12,508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                                                         -
东总数(户)
截至报告期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户)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                                                         -
股东总数(户)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包   含
                                                                            质押、标记或
                                                      持有        转   融
                                                                              冻结情况
                                                      有限        通   借
       股东名称      报告期内    期末持股     比例    售条        出   股                     股东
       (全称)        增减        数量       (%)     件股        份   的                     性质
                                                                            股份
                                                      份数        限   售           数量
                                                                            状态
                                                      量          股   份
                                                                  数   量
                                                                                             境 内
林长青                      0    21,682,487   23.50           0              无              自 然
                                                                                             人
                                                                                             境 内
周锌                        0     7,806,629    8.46           0              无              自 然
                                                                                             人
                                                                                             境 内
青岛同程热景企业
                                                                                             非 国
管理咨询合伙企业   -1,324,200     4,211,357    4.56           0              无
                                                                                             有 法
(有限合伙)
                                                                                             人
北京热景生物技术
股份有限公司回购      342,803     2,861,477    3.10           0              无              其他
专用证券账户
杭州迪通创健股权
                                                                                境 内
投资基金管理有限
                                                                                非 国
公司-浙江大健康   -1,286,576   2,682,538    2.91      0          无
                                                                                有 法
产业股权投资基金
                                                                                人
(有限合伙)
                                                                                境 内
陈建辉               769,000       813,000   0.88      0          无            自 然
                                                                                人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
公司-圆信永丰兴
                     632,000       632,000   0.68      0          无            其他
源灵活配置混合型
证券投资基金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
有限公司-诺安先
                     500,000       500,000   0.54      0          无            其他
锋混合型证券投资
基金
                                                                                境 内
邵魁                 425,123       425,123   0.46      0          无            自 然
                                                                                人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
有限公司-泰康策
                     399,909       399,909   0.43      0          无            其他
略优选灵活配置混
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股东青岛同程热景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
                                              限合伙)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为股东林长青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不适用
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

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4,125.12 万元,同比减少 84.7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
的净利润 2,738.29 万元,同比减少 97.10%。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

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