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张家港广大特材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 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督导工作指引》等相关规定,中信建投证 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建投证券”、“保荐机构”)作为张家港广大特 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大特材”、“公司”)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 创板上市的保荐机构,对广大特材进行持续督导,并出具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序号 工作内容 持续督导情况 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 本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了 1 并针对具体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定相应的工 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工 作计划 作计划。 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工 本保荐机构于2019年3月与广大特材 作开始前,与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签署 签订《保荐协议》,协议明确了双方在 2 持续督导协议,明确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 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和义务,并报上 的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持续督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公司 广大特材在2020年2月11日至2020年6 违法违规事项公开发表声明的,应于披露 月30日期间(以下简称“本持续督导期 3 前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并经上海证券 间”)未发生按有关规定需保荐机构公 交易所审核后在指定媒体上公告 开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情况。 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 本持续督导期间,广大特材及相关当 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应自发 4 事人未发生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等事 现或应当发现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上海 项。 证券交易所报告 本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定期或不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尽 定期回访、现场检查等方式,了解广 5 职调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大特材经营及规范运作等情况,对广 大特材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督导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 本持续督导期间,广大特材及其董事、 人员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 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6 券交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 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业 件,并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 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并切实履 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 1 序号 工作内容 持续督导情况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治 在本持续督导期间,广大特材依照相 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大会、董事会、 7 关规定进一步健全公司治理制度,并 监事会议事规则以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 严格执行相关公司治理制度。 理人员的行为规范等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制 度,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 本持续督导期间,广大特材的内控制 算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募集资金使 8 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得到了有效执 用、关联交易、对外担保、对外投资、衍 行,能够保证公司的规范运行。 生品交易、对子公司的控制等重大经营决 策的程序与规则等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息披 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 在本持续督导期间,广大特材严格执 9 件,并有充分理由确信上市公司向上海证 行信息披露制度。 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 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证监 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件进行 事前审阅,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及 时督促公司予以更正或补充,公司不予更 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 在本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未发生 告;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未进行事 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证监会、上海 10 前审阅的,应在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 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它文件存在问 务后五个交易日内,完成对有关文件的审 题,而不予更正或补充的情况。 阅工作,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应及 时督促上市公司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不 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 所报告 关注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到中国证监 本持续督导期间,广大特材及其控股 会行政处罚、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或 11 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 者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监管关注函的情 级管理人员未发生该等事项。 况,并督促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采取措 施予以纠正 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 本持续督导期间,广大特材及其控股 人等履行承诺的情况,上市公司及控股股 12 股东、实际控制人等不存在未履行承 东、实际控制人等未履行承诺事项的,及 诺的情况。 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关注公共传媒关于上市公司的报道,及时 针对市场传闻进行核查。经核查后发现上 市公司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与 本持续督导期间,广大特材不存在应 13 披露的信息与事实不符的,及时督促上市 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与披露的信 公司如实披露或予以澄清;上市公司不予 息与事实不符的情况。 披露或澄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 报告 2 序号 工作内容 持续督导情况 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督促上市公司做出 说明并限期改正,同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 报告:(一)涉嫌违反《上市规则》等相关 业务规则;(二)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签名人 员出具的专业意见可能存在虚假记载、误 本持续督导期间,广大特材未发生相 14 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涌等违法违规情形或其 关情况。 他不当情形;(三)公司出现《保荐办法》 第六十七条、第六十八条规定的情形;(四) 公司不配合持续督导工作;(五)上海证券 交易所或保荐人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形 制定对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工作计划,明 本保荐机构已制定了现场检查的相关 15 确现场检查工作要求,确保现场检查工作 工作计划,并明确了现场检查工作要 质量 求。 上市公司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保荐人应 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十五日内或上海 证券交易所要求的期限内,对上市公司进 行专项现场检查:(一)控股股东、实际控 制人或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上市公司 资金;(二)违规为他人提供担保;(三) 本持续督导期间,广大特材未发生应 16 违规使用募集资金;(四)违规进行证券投 进行专项现场检查的相关情形。 资、套期保值业务等;(五)关联交易显失 公允或未履行审批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六)业绩出现亏损或营业利润比上年同 期下降50%以上;(七)上海证券交易所要 求的其他情形 二、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无。 三、重大风险事项 公司目前面临的风险因素主要如下: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及技术泄密风险 随着特殊钢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拥有丰富技术经验和研发能力的人才日益 成为行业竞争的焦点。因此公司存在由于技术型人才流失或核心技术外泄的可能 性,对公司的技术研发及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使公司陷入市场竞 争中的不利地位。 3 2、技术和产品替代的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特殊钢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随着客户对产品个性化、技 术性能差异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公司技术储备、快速研发和差异化生产能力等 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公司不能准确预测产品的市场发展趋势,及时研究开发出 新的关键技术和新产品,或者公司因受制于资本实力,不能及时加大资本投入并 引入人才和技术等关键资源,可能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新 材料领域技术在不断发展,如果出现比公司研发生产的产品价格更低、质量更优、 性能更好的替代性新材料,公司现有产品和业务优势将会受到不利影响。 3、新产品开发失败风险 公司生产的特殊钢作为先进工业基础材料,具有工艺要求高、技术突破难的 特点,研发周期较长,需要长期投入和生产经验累积。如果公司新技术、新产品 研发失败,将会导致公司本次投入的大额资金无法带来效益,降低公司的整体经 营成果。 (二)经营风险 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废钢、合金、生铁等,2010 年 1-6 月公司主要原 材料废钢、合金、生铁采购金额占公司当期材料采购总额的比例为 74.69%。废 钢、合金、生铁采购市场竞争充分,信息传递较快,如果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出 现大幅波动,将直接导致公司产品成本出现波动,并进而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2、产业政策变化的风险 以齿轮钢、模具钢和高温合金为代表的特殊钢行业在产业政策支持和国民经 济发展的推动下,整体的技术水平、生产工艺、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率 有了较大的提升。若国家降低对相关产业扶持力度,将不利于国内特殊钢行业的 技术进步,进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3、产品结构及客户结构变化的风险 2020 年 1-6 月,公司主要下游应用领域为机械装备及新能源风电,由于公司 产品、客户的不断拓展,公司的收入结构存在一定的变化。随着公司技术水平提 4 升,技术应用领域持续拓展,新的市场需求不断涌现,未来公司产品结构和客户 结构还可能随着技术应用和市场需求的发展而相应变化。但是,如果未来公司的 新技术未能得到市场认可、新产品未能及时形成利润增长点,或者公司产品结构 变动偏离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客户结构发生不利变化,将会给公司的持续 盈利能力带来负面影响。 4、未来重点发展产品市场开拓不确定性风险 近年来公司着力发展特种不锈钢、高温合金等特殊合金产品,2020 年上半 年,公司特殊合金、特种不锈钢产品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4.42%、0.29%,占比较低。针对上述未来重点发展产品,公司直接与长期专业 从事高温合金、特种不锈钢的厂商进行竞争,同时由于该类产品主要应用于国防 军工、海洋石化装备等高要求领域,客户对材料供应商的审查认证较为严格且周 期较长。因此,公司在未来重点发展产品领域面临因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未通过 客户认证或研发失败等导致的市场开拓的不确定性风险。 5、持续盈利水平波动风险 公司现有核心产品主要应用的新能源风电、机械装备、轨道交通、精密模具 等领域受宏观经济增速、相关行业政策的影响较大,目前新能源风电补贴退坡对 行业的影响、以及机械装备领域的出口需求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国内汽车市场调 整周期的不确定性也将对精密模具领域产生一定影响;未来重点发展产品拓展的 航空航天、军事工业等高端领域,产品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如果未来几年 公司现有核心产品应用领域的市场需求出现重大不利变化,或者重点发展产品在 研发、推广方面不及预期,公司的持续盈利水平将存在一定的波动风险。 6、税收风险 公司于 2017 年 12 月 27 日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 定管理办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公司自获得高新 技术企业认定后 3 年内所得税税率为 15%,故公司在 2017-2019 年均按 15%的优 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目前公司已准备好相关材料,准备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 复审。如果公司不能持续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或者在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有效期 届满后,高新技术企业评定标准出现重大变化,或者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 5 策未来出现重大调整,则公司有可能不再享受所得税优惠,对公司的盈利能力构 成不利影响。 (三)行业风险 1、公司所在特殊钢材料市场竞争壁垒较高,且国外厂商凭借高端的生产技 术和优异的产品质量也在冲击国内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公司产品的质量、价 格、服务和市场开拓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不能继续强化自 身的竞争优势,不断开拓销售渠道,市场占有率将有可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下滑,进而导致公司的盈利能力受到不利影响。 2、公司齿轮钢产品在风电领域主要应用于陆上风电,2016 年以来全球陆上 风电新增装机容量持续下滑,且我国由于三北地区弃风现象较为严重,国家对陆 上风电投资实施监测预警机制,陆上风电处于产业调整过程中,虽然 2019 年以 来风电市场有所回暖、装机容量快速增长,但不排除未来仍存在行业波动的风险; 而公司在模具制造领域销售的模具钢用于汽车模具等行业的塑胶模具钢销售占 比较高,随着 2018 年起汽车工业增速的下滑,公司模具钢销售也将受到一定影 响。因此,如果现有核心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出现市场波动,将对公司业绩造成 一定的影响。 3、公司 2019 年开始布局的大型海上零部件铸造件产品主要运用于海上风 电,受风电补贴政策刺激,2020 年海上风电迎来抢装潮,2020 年上半年全国海 上风电新增装机 106 万千瓦,同比增长 165%,为公司海上风电业务的拓展带来 较好的机遇。但如后期行业政策发生变化,将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重大违规事项 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0 年 1-6 月,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如下表所示: 单位:元 项目 2020年1-6月 2019年1-6月 增减变动幅度(%) 营业收入 806,288,820.70 902,814,506.49 -10.6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9,170,608.17 66,675,787.15 33.74 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88,095,960.78 56,222,665.29 56.69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38,996,224.35 -173,997,481.56 -94.83 项目 2020年6月30日 2019年12月31日 增减变动幅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1,664,141,135.11 1,017,133,480.71 63.61 总资产 3,494,240,897.29 2,457,807,330.42 42.17 2020年1-6月,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如下表所示: 项目 2020年1-6月 2019年1-6月 增减变动幅度(%)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59 0.54 9.26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59 0.54 9.26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 0.58 0.46 26.09 股收益(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6.05 7.19 减少1.14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 5.97 6.06 减少0.09个百分点 均净资产收益率(%)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3.18 3.53 减少0.35个百分点 2020 年 1-6 月,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变动的原因如下: 1、2020 年 1-6 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0,628.88 万元,同比下降 10.69%, 主要系新冠疫情影响导致公司复工复产推迟,出口环境恶化,外销收入大幅度减 少。 2、2020 年 1-6 月,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8,917.06 万元,同 比增长 33.74%,主要系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公司产品结构调整,主营业务毛利 率提升。其中,毛利率较高的精密机械部件实现销售收入 16,992.15 万元,较上 年同期增长 123.96%;毛利率较低的模具钢实现销售收入 6,030.68 万元,较上年 同期减少 48.97%。2020 年 1-6 月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24.78%,较上年同期增长了 4.18 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公司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大幅度降低。销售费用较上 年同期减少 26.34%,主要系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同比减少 80.68%,外销销售运费 大幅度降低。财务费用同比减少 29.39%,主要系 2020 年上半年度首发募集资金 到位后偿还部分银行借款,银行利息费用支出减少。 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3,899.62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滑 94.83%,主要系 2020 年上半年度以现汇结算为主的境外市场实现销售收入 3,760.20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80.68%;以票据结算为主的境内市场实现销售收 7 入 76,103.08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9.31%。 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 166,414.11 万元,较上年末增加 63.61%, 主要系首发募集资金到账及 2020 年上半年度盈利形成未分配利润增加所致。 5、总资产为 349,424.09 万元,较上年末增加 42.17%,主要系首发募集资金 到账及 2020 年上半年盈利形成未分配利润增加,以及公司增加了 50,000 万元的 长期借款。 6、2020 年 1-6 月,公司基本每股收益比上年同期增长 9.26%,主要系 2020 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所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 略下降 1.14 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于 2020 年 2 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 账导致净资产大幅增加。 综上,公司 2020 年 1-6 月主要财务数据及财务指标变动具有合理性。 8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公司在现有核心产品领域掌握 12 项核心技术,涵盖熔炼、成型、热处理等决定材料性能及稳定性的各项核心关键工艺,核 心技术均来源于自主研发。具体核心技术情况如下: 核心技术 简要描述 夹杂物水平、探伤水平、晶粒度是齿轮钢的关键指标和控制难点,针对上述关键指标,公司 在熔炼方面掌握以下核心技术: (1)合金成份设计技术:齿轮钢中的合金元素含量,决定材料的各项性能,通过该技术调整 各种合金元素配比,提高齿轮钢的各项优异性能、细化晶粒度。 (2)低氧熔炼控制技术:通过熔炼过程中的关键点控制,能大幅降低冶炼过程中的氧含量, 熔炼工艺技术 从而减少夹杂物,提升探伤水平。 (3)渣系组份控制技术:通过调整冶炼过程中渣系组份配比,能有效去除夹杂物,提高钢水 纯净度。 齿轮钢 (4)数字化浇注控制技术:通过控制钢水浇注过程流速匀速上升,采用浇注过程保护装置, (1)高纯净高性能风电齿轮 能够避免二次氧化,有效提高钢水纯净度和探伤水平。 钢生产工艺技术 均匀细化是齿轮钢的关键指标,针对该关键指标,公司在成型工艺方面掌握以下核心技术: (2)轨道交通用高性能齿轮 (1)锻造成型技术:通过成型工艺设计、温度控制,充分破碎夹杂物及树枝晶,从而得到更 钢生产工艺技术 成型工艺技术 加均匀细化的锻材。 (2)带状组织均匀化改善技术:带状组织是齿轮钢疲劳寿命影响因素之一,通过热加工均匀 化及特殊成型工艺,使带状组织级别降低,从而达到均匀化目的。 渗碳后消除混晶、去氢是齿轮钢锻材的控制难点,针对上述控制难点,公司在热处理工艺方 面掌握以下核心技术: (1)消除混晶组织技术:混晶组织是齿轮钢渗碳过程的有害组织,通过特殊的热处理消除渗 热处理工艺技术 碳过程中的晶粒长大,达到 950 度下 80 小时晶粒不长大。 (2)大型齿轮钢锻材去氢技术:大型齿轮钢锻材在渗碳后出现白点是业内所困扰的难题,通 过组织控制和特殊热处理工艺,消除渗碳后零件失效的可能。 (3)大型预硬化模具钢生产 夹杂物水平、液析碳化物控制、莱氏体碳化物控制是模具钢的关键指标和控制难点,针对上 熔炼工艺技术 工艺技术 述关键指标,公司在熔炼工艺方面掌握以下核心技术: 9 核心技术 简要描述 (1)液析碳化物控制技术:液析碳化物的分布和大小是影响模具钢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通 过本工艺,有效控制了液析碳化物大小和分布形态,从而提高钢的力学性能稳定性。 (2)高纯净钢的夹杂物控制技术:夹杂物是影响模具钢抛光性能和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通过本工艺,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情况下,采用特殊的冶炼工艺手段,使材料中的夹杂物数 量少且细小,从而获得高纯净度的模具钢材料。 (3)气体氢氧氮及五害元素去除技术:上述元素和气体影响模具钢材料性能。通过特殊工艺 控制,有效除去材料有害元素,获得超纯净的模具钢材料。 (4)莱氏体碳化物控制冶炼技术:莱氏体碳化物是冷作模具钢中第二相,其分布和大小直接 决定钢的塑韧性和耐磨性能。通过特殊元素调整和相应的冶炼新工艺,控制材料中第二相莱 氏体碳化物的分布形态和大小,从而获得综合性能较高的模具钢材料。 高温均质、细晶控制等是模具钢的关键指标和控制难点,针对上述关键指标,公司在成型工 艺方面掌握以下核心技术: (1)高温均质化技术:热作模具钢等材料合金元素在钢水凝固过程中必然存在成分偏析,会 影响钢的性能稳定性和各向异性。通过本工艺,使钢中合金元素分布均匀,提高了材料的性 能稳定性和等向性。 (2)细晶控制技术:模具钢在常规锻造过程中会出现晶粒粗大和混晶现象,将影响材料的力 成型工艺技术 学性能。通过本工艺技术,可获得晶粒均匀和细小的模具钢材料。 (3)含低熔点合金钢的成型技术:HM K80 等材料中含有低熔点的合金元素 Cu,常规成型 工艺,容易出现成型开裂等问题。通过本工艺,解决了含低熔点合金元素材料的成型开裂等 问题。 (4)莱氏体钢多向锻造技术:莱氏体碳化物硬而脆,难以成型热加工。通过本工艺,可实现 多向变形锻造,充分破碎材料中发达的莱氏体碳化物,从而提高材料的塑韧性。 超细化控制、硬度均匀化控制、纳米析出及莱氏体碳化物控制是模具钢的关键指标和控制难 点,针对上述关键指标,公司在热处理方面掌握以下核心技术: (1)超细化控制热处理技术:热作模具钢中第二相二次碳化物是材料的主要强化相,其分布 和大小是影响材料韧性和热疲劳性能的重要因素。通过超细化控制热处理技术,改善材料中 热处理工艺技术 合金元素的显微偏析,并使二次碳化物均匀弥散细小分布在基体中,有效提高了材料的冲击 韧性和热疲劳性能。 (2)硬度均匀化控制热处理技术:硬度均匀性决定了材料的抛光性能,并且影响材料的切削 加工性能,系大截面塑胶模品质高低的评判依据。通过本热处理技术,能够获得硬度均匀性 10 核心技术 简要描述 好(±1.5HRC),且截面尺寸厚度超过 1000mm 的模具钢模块,可应用于高档汽车保险杠等 模具制造。 (3)纳米析出热处理技术:HM K80 钢是时效硬化钢,通过析出相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析出相的分布和大小,是影响材料抛光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本热处理技术,获得均匀 弥散分布的纳米颗粒强化相,从而获得镜面抛光模具钢,可应用于车灯等模具制造。 (4)莱氏体碳化物控制热处理技术:莱氏体碳化物是冷作模具钢中第二相,其分布和大小直 接决定材料的塑韧性和耐磨性能。通过本热处理控制技术,细化材料中第二相莱氏体碳化物 的大小和分布,从而获得高强韧性的模具钢材料。 公司在 2008 年就开始生产风电主轴,在熔炼、成型、精加工、检测等工艺方面具有丰富的制造经验,并在长期生产过 (4)风电主轴生产制造技术 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各工艺环节进行技术改进,能够有效减少成型火次、保证流线纤维的连续性、降低轴身夹杂物及偏析。 目前,公司 2.0MW、2.5MW 和 3.0MW 等风电主轴产品已得到各大风电主机厂的认可。 (5)高铁锻钢制动盘材料生 时速 300-350 公里高铁锻钢制动盘材料的纯净度要求非常严苛,公司通过从生产过程各个控制环节进行技术创新,历时 产工艺技术 近 10 年时间,最终达到客户要求,成为中国中车时速 300-350 公里高铁锻钢制动盘材料的唯一供应商。 在芯片制造行业,超高纯 316LN 不锈钢广泛应用于高腐蚀性气体管阀件制造,对可靠性、安全性、焊接性要求极高, 成分控制非常困难,国内材料无法满足客户要求,业内长年依赖进口。 目前公司已成功突破电子级超高纯不锈钢生产工艺,关键技术点为纯净度控制和精确控硫。 (6)电子级超高纯不锈钢 通过原料提纯工艺、特殊重熔工艺,夹杂物水平达到 A 类 0 级、B 类 0 级、C 类 0 级、D 类≤ 0.5 级,达到国际先进厂 316LN 生产技术 家同等水平。 因焊接要求高,客户要求添加并精确控制钢中硫含量,与电渣脱硫特性相悖。公司通过特殊工艺手段,突破了含硫钢关 键控制技术,在电渣过程中实现了 ppm 级的精确控硫,头尾硫含量偏差≤3ppm。 低活化马氏体钢 CLAM 是核聚变实验堆专用结构材料,乃是可控核聚变国家重点项目关键材料。电炉浇注钢锭始终无 法满足客户要求,通过电渣重熔提高性能已成为必然选择,客户反映多家国企特钢企业攻关 CLAM 电渣锭均未成功。 (7)低活化马氏体钢电渣重 经过专项攻关,目前公司已完全掌握高性能 CLAM 电渣钢生产技术,电渣锭头尾 Ta 元素偏差≤0.01%,残 Al≤0.01%, 熔生产技术 控制水平属同行业较高水平。 已向客户成功交货 6 吨级电渣锭,成为国内首家成功突破 6 吨级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核聚变堆先进包层结构材料 电渣技术的企业。 (8)高纯净高温合金电渣锭 高温合金电渣锭的控制难点主要是高纯净度和易烧损元素的精准控制,直接影响产品性能及合格率,公司开发了全新的 生产技术 熔炼过程控制技术,实现易烧损元素精准控制。 11 核心技术 简要描述 晶粒度控制和成分均匀性控制是高温合金锻件生产过程中的难点和关键,国内市场上的高温合金锻件普遍存在粗晶、混 (9)均质细晶高温合金锻件 晶、偏析、综合性能差等缺陷。公司通过开发特殊重熔工艺、控温控变形热成型工艺,成功掌握了均质细晶高温合金锻 生产技术 件生产技术,在直径 200~250mm 大尺寸锻件上达到了晶粒度 7~8 级、无混晶。 为满足客户的高纯净、低偏析要求,军品高强钢、军品高温合金、高强不锈钢、核级不锈钢等产品均需要使用真空感应 (10)高纯净合金双真空生 +真空自耗工艺。公司已成功掌握高纯净、低偏析自耗锭生产工艺,利用该技术生产的 440C、30Cr3、300M、202、203 产工艺 等材料已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核能电力等领域。 目前,国内企业在该材料重要元素方面无法精准控制,长年未能突破电渣重熔易烧损元素控制技术,依赖进口,市场迫 (11)高端汽轮机钢电渣重 切需要该材料的国产化供应。 熔生产技术 公司现已成功突破电渣过程重要元素烧损精准控制技术,并在国内率先实现 13Cr9Mo2Co1NiVNbNB、 X12Cr10Mo1W1NiVNbN 电渣钢的批量供货。新一代 Co3W2、Co3W3 汽轮机钢也已开发完成,即将实现量产。 机械储能国内刚刚起步,相比其他储能方式,机械储能的转换效率最高,达到 92%以上,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绿 (12)储能转子材料研究 色环保,方便高效。公司已经对储能转子材料开发了 3 年多,目前已经小批量生产。 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未发生不利变化。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一)研发支出及变化情况 在新项目、新材料研发方面,2020 年 1-6 月公司研发投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2020 年 1-6 月公司研发投入为 2,562.15 万 元,较 2019 年同期减少 19.54%;2020 年 1-6 月研发投入占营业收比例为 3.18%,与 2019 年同期相比减少 0.35 个百分点,主要 系疫情影响,部分研发项目进度放缓,材料试制费较上年同期减少 724.72 万元。 (二)在研项目情况 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的在研项目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12 序 预计总投 本期投入 累计投入 进展或阶段 技术水 项目名称 拟达到目标 具体应用前景 号 资规模 金额 金额 性成果 平 通过自主预研,提升齿轮钢的质 超纯净风电 纯净度 EVA≤150,0.6mm 探 1 3,000 801.2 2,109.02 试生产阶段 国际先进 量,应对国内和国际高端客户的技 齿轮钢开发 伤合格率达到 100%。 术要求。 轨道交通用 通过自主预研,提升齿轮钢的质 纯净度 EVA≤150,0.6mm 探 2 齿轮钢提升 2,000 135.33 600.88 试生产阶段 国际先进 量,应对国内和国际高端客户的技 伤合格率达到 100%。 研究 术要求。 1、高韧性热作模具钢冲击韧 性≥400J;2、镜面抛光模具 钢内外硬度差小于 1.0HRC; 目前国内诸多模具钢依赖进口,通 模具钢关键 3 5,500 146.02 3,322.87 试生产阶段 3、超纯净模具钢,非金属夹 国际先进 过不断自主研发,达到模具钢性能 技术开发 杂物:A 类≤0.5 级,B 类 0 要求,替代进口。 级,C 类 0 级,D 类≤0.5 级, Ds 类 0 级。 1、杂质元素低:P≤15ppm, S≤5ppm,O≤8ppm, N≤25ppm;2、蠕变性能:(1) 温度:560℃,应力:75Mpa, 此产品为我国下一代高温气冷核 高温气冷堆 时间:1000h,蠕变量:≤0.4%; 反应堆用高温耐蚀合金,为定向研 4 用 N06625 合 1,000 27.28 255.77 开发阶段 国际先进 (2)温度:780℃,应力: 发,材料试制成功后直接与项目配 金材料开发 35Mpa,时间:600h,蠕变 套。 量:实测;(3)温度:920℃, 应力:35Mpa,时间:240h, 蠕变量:实测。 钠冷快堆蒸 参与原子能研究院新一代反应堆 非金属夹杂物:A、B、C、D 5 发器用 316H 3,000 105.81 188.36 开发阶段 国际先进 关键材料,保证国家重大项目顺利 类夹杂物均≤0.5 级。 材料开发 实施。 高性能长寿 保证 P≤0.02%、S≤0.01%、 应用于石油以及页岩油气开探工 6 命 15-5PH 不 1,000 89.34 89.34 开发阶段 N≤120ppm A、B、C、 国内领先 程领域,泵车阀体,由于更好的综 锈钢阀块的 D 各类夹杂物≤1 级,级别之 合性能以及更长久的使用寿命,正 13 序 预计总投 本期投入 累计投入 进展或阶段 技术水 项目名称 拟达到目标 具体应用前景 号 资规模 金额 金额 性成果 平 开发 和≤2.5 级铁素体≤5%,晶粒 逐步作为更新换代产品得到广泛 度≧5 级,-40 度冲击≧34J 应用,具有非常良好的市场场景。 1、有害元素的控制,减少热 成型过程的开裂。 航空航天发动机领域、水面舰艇发 2、利用包棉锻造工艺,减小 动机、电力燃机、核能领域、汽车 变形高温合 锻件在变形过程的温降,减 涡轮增压器领域、化工和玻璃等众 7 金热成型工 960 120.58 120.58 开发阶段 少锻造火次,降低生产成本。 国际先进 多军工和民用领域对各类高品质 艺研究 3、严格控制锻造温度和变形 高温合金新材料的需求都在持续 量,避免开裂、过烧等情况 增长。 发生,确保加工得到合适的 晶粒度。 1.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稀土处 理工艺开发, 0.010≤[Ce]≤0.020%,达标率 目前国内很多不锈钢品类仍需依 ≥95%,提高可锻性。 2. 靠进口,各品类不锈钢开发成功 高硫高纯铁素体不锈钢, 不锈钢冶炼 后,将极大的拓展公司产品范围, 8 1,000 103.35 103.35 开发阶段 [C]+[N]≤350ppm, 国内领先 工艺开发 可满足石油行业、核电行业、汽轮 100≤[O]≤200ppm。 4. 机、工业机器人等关键部位产品需 核电用大规格奥氏体不锈 要。 钢,铁素体含量≤1%,A、B、 C、D 类夹杂物均≤0.5 级,并 保证晶间腐蚀。 战斗机起落 1、杂质元素低:P≤15ppm, 目前,国内仅一家国企可提供此种 架用高强钢 S≤5ppm,O≤5ppm,N≤5ppm; 9 3,000 186.49 开发阶段 国际先进 材料,公司研发成功后可在产品综 A100 合金锻 2、晶粒度:细于 10 级;3、 合性能上追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件开发 断裂韧性高:K1C≥120MPa。 汽轮机叶片 1、杂质元素低:P≤15ppm, 目前,国内生产的汽轮机叶片用 10 用 GH80A 合 1,000 150.7 开发阶段 S≤5ppm,O≤8ppm, 国内领先 GH80A 合金棒材综合性能稳定性 金棒材开发 N≤25ppm;2、高温持久:测 较差,叶片用料仍然依赖进口。 14 序 预计总投 本期投入 累计投入 进展或阶段 技术水 项目名称 拟达到目标 具体应用前景 号 资规模 金额 金额 性成果 平 试温度 750℃、施加应力 310MPa、时间≥100h。 航空油管用 超高纯净不 1、非金属夹杂物:A、B、C、 此材料目前为新一代民用航空油 锈钢 D 类夹杂物均≤0.5 级,BN、 管项目配套材料,具有广阔应用前 11 0Cr18Ni9Ti 800 30.5 99.58 开发阶段 DN 类夹杂物≤1.0 级;2、气 国内领先 景,公司参与材料预研,将获得先 和 0Cr18Ni9 体杂质含量 O≤10ppm, 发优势。 合金棒材开 N≤25ppm。 发 1、杂质元素低:O≤15ppm, N≤30ppm,H≤1.5ppm;2、 高品质特殊 非金属夹杂物:A 类≤1.5 级, 本项目可改善公司生产的连铸坯 12 钢连铸技术 1,000 72.11 72.11 开发阶段 B 类≤1 级,C 类≤0.5 级,D 国内先进 质量,提高公司炼钢产能和扩大品 工艺研究 类≤1.0 级,Ds 类≤1.0 级。3、 种,为公司创造更多的效益。 中心疏松≤1.5,缩孔≤1.0,中 心裂纹≤1.0,中间裂纹≤1.0。 大直径 GH4169 合金中铌含量高,重熔过 (Φ500mm 组织偏析:无黑斑、白斑偏 程易发生偏析,目前国内外生产的 13 以上) 1,000 3.1 61.73 开发阶段 国际先进 析。 GH4169 大尺寸(Φ500mm 以上) GH4169 合金 重熔锭均为真空自耗重熔锭。 电渣锭开发 国内高温合金行业在纯净度控制 高纯净高温 氧含量≤ 5ppm,氮含量≤ 上明显低于国外同行水平,通过自 14 合金电渣锭 3,000 836.24 3,545.41 开发阶段 15ppm,磷含量≤ 10ppm,硫 国际先进 主研发持续提高材料纯净度,追赶 生产技术 含量≤ 5ppm。 世界先进水平。 1、宏观夹杂物:水浸超声波 满足国内市场要求的大型风电用 轴承钢材料 探伤按照 SEP 1927 标准中 5 15 800 69.53 69.53 开发阶段 国内先进 轴承钢产品,形成稳定的生产工艺 开发 级精度,结果为 0,检测体积 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至少 6 升。 2、根据 15 序 预计总投 本期投入 累计投入 进展或阶段 技术水 项目名称 拟达到目标 具体应用前景 号 资规模 金额 金额 性成果 平 ASTM E45 标准,非金属夹 杂物含量的微观评价要求满 足粗系夹杂为 0;细系夹杂分 别为: A 类≤1.0 级、B 类 ≤0.5 级、C 类 0 级、D 类≤0.5 级;DS 类≤0.5 级。 3、 碳化物:①网状碳化物:35 <d(直径/mm,下同)<200 表层/芯部:2.0/3.0;d>200 表层/芯部:2.0/4.0;②带状 碳化物:d>35 表层/芯部: 1.0/2.0。 通过对钢中杂质元素和气体 控制,避免在热成型过程中 精密合金、耐蚀合金和不锈钢广泛 产生裂纹;通过优化锭型参 精密合金、耐 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是 数、浇注工艺,改善钢锭的 蚀合金和不 精密仪器仪表、精密机械、核能、 16 1,250 19.57 19.57 开发阶段 表面质量、冒口补缩质量, 国际先进 锈钢的热成 化工、石油、轻工、纺织、航空、 提高钢锭的利用率;严格控 型工艺研究 航天、火力和水力发电、海洋开发 制锻造温度和变形量,避免 等工业部门所需材料。 开裂、过烧等情况发生,确 保加工得到合适的晶粒度。 锻件表面裂纹比例减低到 明显提高锻件完工率,对锻造余量 锻件表面裂 17 600 2.19 2.19 开发阶段 1%以下,减少车削余量降低 进行进一步控制,成材率和利润率 纹分析研究 30%,提高成材率 5%以上。 将提升一个档次。 1、热成型工艺;2、力学性 火箭发动机 目前,国内仅极少数厂家具备航天 能稳定:2.1、测试温度 燃气舵 用高温合金军品材料大尺寸锻件 18 600 0 34.95 开发阶段 815℃,Rm≥350Mpa, 国内领先 GH3128 合金 的生产能力,属于战略性高端市场 RP0.2≥170Mpa,A≥60%, 大锻件开发 方向。 Z≥60%;2.2、测试温度 16 序 预计总投 本期投入 累计投入 进展或阶段 技术水 项目名称 拟达到目标 具体应用前景 号 资规模 金额 金额 性成果 平 950℃,Rm≥180Mpa, RP0.2≥150MPa;A≥70%, Z≥65%。 1、热成型工艺;2、晶粒度 GH4169 合金 目前,国内仅极少数厂家具备高温 细于 6 级;3、高温持久:测 19 大型环锻件 1,000 0 409.89 开发阶段 国内领先 合金大尺寸锻件的生产能力,属于 试温度 650℃,施加应力 开发 战略性高端市场方向。 690MPa、时间≥48h。 1、热成型工艺;2、晶粒度 细于 4 级;3、拉伸性能: GH2901 合金 Rm≥1034Mpa, 客户指定该产品用原材料为进口 20 涡轮盘产品 1,000 0 181.48 开发阶段 RP0.2≥689MPa;A≥12%, 替代进口 材料,研发成功后,可替代进口 开发 Z≥15%;4、高温持久:测试 温度 649℃,施加应力 551MPa、时间≥23h。 H≤2.5ppm;Co≤0.06%; 目前,600MW 示范快堆用 304 材 600MW 示范 V≤0.05%;夹杂物 A 类≤0.5 料对氢含量和夹杂物要求较高,国 快堆项目 304 21 1,000 0 87.07 开发阶段 级,B 类≤0.5 级,C 类≤0.5 国内领先 内尚未成功生产这种极高质量指 自耗电极材 级,D 类≤1.0 级; 标的不锈钢,通过自主研发,实现 料开发 A+B+C+D≤2.0 级。 批量供货。 国内石油化工行业使用的镍基合 1、杂质元素低:O≤10ppm, 金长期使用真空感应熔炼,效率 N08825 合金 N≤100ppm;2、铸锭热成型 低、产量小、成本高,竞争力较弱。 22 电炉炼钢工 1,000 0 97.69 开发阶段 国内领先 性能达到电渣重熔锭的水 公司开发电炉炼钢工艺替代真空 艺开发 平。 感应熔炼,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显著提高产品竞争力。 1、杂质元素低:O≤10ppm, 国内石油化工行业使用的镍基合 N08810 合金 N≤100ppm;2、铸锭热成型 金长期使用真空感应熔炼,效率 23 电炉炼钢工 800 0 45.65 开发阶段 国内领先 性能达到电渣重熔锭的水 低、产量小、成本高,竞争力较弱。 艺开发 平。 公司开发电炉炼钢工艺替代真空 17 序 预计总投 本期投入 累计投入 进展或阶段 技术水 项目名称 拟达到目标 具体应用前景 号 资规模 金额 金额 性成果 平 感应熔炼,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显著提高产品竞争力。 国内石油化工行业使用的镍基合 1、杂质元素低:O≤10ppm, 金长期使用真空感应熔炼,效率 S31254 合金 N≤100ppm;2、铸锭热成型 低、产量小、成本高,竞争力较弱。 24 电炉炼钢工 800 0 184.9 开发阶段 国内领先 性能达到电渣重熔锭的水 公司开发电炉炼钢工艺替代真空 艺开发 平。 感应熔炼,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显著提高产品竞争力。 合 / 36,110.00 2,562.15 12,039.11 / / / / 计 18 (三)2020 年 1-6 月取得的研发成果 1、2020 年 1-6 月技术开发成果 (1)公司研发的航空用 GH3625、GH4169 高温合金细长型锻材突破了细长 型高温合金的均质细晶热成型技术,产品已小批量供货。 (2)公司研发的石油行业用 N07718 合金锻件已产品满足硫化氢环境下应 力腐蚀(SSCC 和 SSRT)要求,目前已大批量供货。 (3)公司开发的某型号高强高能合金铸件,目前已掌握该合金的铸造及相 关加工工艺技术,试验件已达到产品设计要求。 (4)公司在飞机起落架用高强钢 A100 材料上取得关键性突破,晶粒度达 到 8 级以上。 2、新增的专利技术 2020 年 1-6 月,公司新增 7 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1 项,实用新型专利 6 项。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公司合计拥有已授权的专利 53 项。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 不适用。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2020 年 2 月,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 63,953.76 万元。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募集资金 调整后 已使用募集资金 序号 项目名称 总投资 承诺投资总额 投资总额 金额 1 特殊合金材料扩建项目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0 2 新材料研发中心项目 8,000.00 6,000.00 6,000.00 0 3 补充流动资金 10,000.00 10,000.00 4,953.76 4,952.92 4 偿还银行贷款 23,000.00 23,000.00 23,000.00 22,978.71 合计 71,000.00 69,000.00 63,953.76 27,931.63 具体内容详见 2020 年 8 月 11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的《关于公司募 19 集资金 2020 年半年度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广大特材 2020 年上半年募集资金存放和使用情况符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 第 2 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证监会公告[2012]44 号)、 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 所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办法(2013 年修订)》等法规和文件的规定,广大特材 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和专项使用,并及时履行了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不存 在募集资金使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形。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 冻结及减持情况 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持有的股份未发生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现任董事、监事、高 级管理人员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如下: 持股数量(股) 质押情况 姓名 职务/身份 直接持股 间接持股 (股) 张家港广大投资控 控股股东 44,800,000 - - 股有限公司 徐卫明 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 12,050,000 26,880,000 - 马静 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 3,000,000 - - 缪利惠 董事、副总经理 2,250,000 - - 徐晓辉 实际控制人、董事 - 20,900,000 - 葛建辉 监事会主席 - 100,000 - 金秋 职工代表监事 - 25,000 - 顾金才 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 1,750,000 - - 钱强 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 900,000 - - 陈志军 财务负责人 500,000 - - 十一、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无。 (以下无正文) 20 (本页无正文,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张家港广大特材股份有 限公司2020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之签字盖章页) 保荐代表人(签名):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王家海 谢吴涛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