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手机随时随地看行情
  • 公司公告

公司公告

万润新能: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2023-04-25  

                        公司代码:688275                                    公司简称:万润新能




                   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描述可能存在的风险,敬请查阅“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
素”部分,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母公司期末可供分

配利润为人民币 833,592,223.76 元。公司于 2023 年 4 月 23 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

议通过了《关于 2022 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的议案》,同意公司以实施权益分

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分配利润,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35.20 元(含税),以资本公

积金转增股本的方式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转增 4.8 股,不派送红股。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

司总股本为 85,215,178 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 299,957,426.56 元(含税),占公司 2022

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 31.29%。本次转增完成后,公司的总股本为 126,118,463

股。本方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及板块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万润新能          688275          /
                    科创板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高文静                             刘金秋
          办公地址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经济开发区天马大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经济开
                           道557号                            发区天马大道557号
           电话            0719-7676586                       0719-7676586
         电子信箱          wanrun@hbwanrun.com                wanrun@hbwanrun.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主要生产锂离子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产品主要为磷酸铁锂、磷

酸铁等。同时,公司已布局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关技术研发已达到量产能力;磷酸锰铁锂材

料正处于客户验证阶段。

      1、磷酸铁锂

      公司生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主要用于锂电池的制造,下游主要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储能

领域。公司生产的磷酸铁锂产品多样,体系完整,涵盖动力型材料、功率型材料、储能型材料、

长寿命材料等。公司坚持以质量赢得市场,通过“金属离子体相掺杂技术”、“高分子碳源技术”

等核心技术以及新的功能添加剂引入,提高磷酸铁锂电子和离子导电性,同时实现颗粒的晶粒尺

寸调控,研发出高比容量、高压实密度、金属颗粒低的系列产品;通过控制比表面积和铁磷比,

经过掺杂改性和纳米化技术,研发出高倍率、长循环的系列产品;通过独有的表面碳包覆、掺杂

改性技术、喷雾造粒技术以及烧结工艺优化,控制磷酸铁锂形貌和一次颗粒,研发出高振实密度

的球形磷酸铁锂产品,此产品与三元材料、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进行混掺使用,不仅能降低电池

材料成本而且能改善电池性能。
    公司始终坚持“研发一代、 储备一代、 生产一代”的研发策略,产品性能持续保持行业领

先。通过对生产工艺和设备不断进行优化,提升产品性能同时,设备产能最大化,持续降低制造

成本。在浆料阶段,优化配料、粗磨、细磨工艺流程,提升产品一致性,减少设备等待时间,提

高生产效率;通过降低浆料黏度,提升固含量,降低干燥过程中能源消耗,同时引入热回收装置,

进一步降低能耗。

    2、磷酸铁

    公司生产的磷酸铁,主要用于自制磷酸铁锂的生产,磷酸铁产品性能对磷酸铁锂产品的性能

具有重大影响。公司作为国内最早从事磷酸铁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之一,磷酸铁产品的性能

和成本持续保持行业领先。为使用不同供应商不同级别的磷盐原材料,公司调整了合成工序物料

加入方式,对产线进行改造,现已掌握针对不同来料的使用技术,可使用不同规格原材料保持磷

酸铁产品的合格率和一致性,优化降低磷酸铁原材料成本;同时,公司一直秉承极限制造的原则,

对工艺和设备进行优化,不断的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在铁源制备和磷盐制备工序开发了新

的工艺,使过滤效率提升了一倍,杂质含量降低,提升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纯度,降低了原材料

用量及能耗成本。为了最大程度的提升产能,公司在生产中进行不同级别废水的循环利用,吨耗

水量同比降低 2/3。实现了废料的资源综合利用,水的闭路循环及废水的零排放。

    公司在磷酸铁产品的研发与创新领域深耕多年,研发技术储备跨越不同材料体系、不同反应

机理。公司研发的钙法制备磷酸铁取得阶段性进展,巧妙的利用废水母液中的硫酸盐,减少了污

水站废水母液处理的压力和生产过程中硫酸的用量,精通两段除杂技术,磷源提取率高于 90%,

掌握钙法制备高性能磷酸铁的技术。公司布局回收技术储备,打通了磷酸铁锂废旧电池锂回收完

后废弃铁磷渣制备磷酸铁工艺,攻克了废弃铁磷渣铝含量高的技术难点,利用均相沉淀法掺杂,

获得花瓣状磷酸铁。同时,在现有两步法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步法工艺的研究,通过调整反

应工艺的酸碱度和温度,攻克了磷酸铁制备过程中晶体成核长大不均匀导致颗粒不规则的技术难

点,获得颗粒均匀规则、杂质低、成本低的磷酸铁。

    3、新产品与新技术

    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公司也积极开发成本更低、原材料更易得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

料,布局研发层状氧化物类、聚阴离子类、普鲁士蓝/白类等不同体系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公

司已出货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成本低、循环性能好、寿命长,低温性能优异、能够实现大

倍率充放电等优点,下游主要用于两轮电动车、低速电动车、储能、启停电源等领域,该产品已

经给主要客户吨级供货。公司开发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可以与现有磷酸铁锂产线共用,提高产
品切换的生产效率。

    同时,公司紧跟市场发展态势,积极研发磷酸锰铁锂产品。磷酸锰铁锂具有电压平台高、低

温性能好、安全性好、环保性好等优点,但是磷酸锰铁锂存在导电性能差、循环性能差等特点,

市场化进程缓慢。公司结合自有的“金属离子体相掺杂技术”、“晶粒尺寸调控技术”、“循环

寿命提升技术”、“Ti3C2 MXene 均匀包覆技术”等核心技术,有效解决导电性能、锰析出导致

的循环性能的难题,加快了磷酸锰铁锂产业化进程。公司采用高温固相法开发的第一代高比容量

磷酸锰铁锂,可以与现有磷酸铁锂产线共用,加快产业化速度。


(二) 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独立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主要通过研发、生产与销售磷酸铁锂、磷酸

铁实现盈利。公司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主要经营模式与行业普遍采用的经营模式基本一

致,具体情况如下:

    1、采购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湖北万润新材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主导分析研判原

材料、产成品市场供需情况,深入整合市场信息、选择优质供应商,统筹集团各分子公司主要原

材料及大型设备的采购,目前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碳酸锂、磷酸盐和磷酸等。当供应商原

材料质量下降无法满足公司生产要求、公司新产品研发存在新的物料需求或公司产能释放需扩充

采购来源时,公司会考察新供应商,并根据公司《供应商管理控制程序》对新供应商进行综合评

定,合格后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录。公司已与多家国内外大型碳酸锂供应商建立了较为稳固的业务

关系,保证了主要原材料的价格稳定、及时供应与品质可控。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量定产量,以产量定采购的采购模式。具体步骤为营销中心每月召开销售

订单评审会,公司各生产工厂根据销售计划制定月度的生产计划,并根据生产计划向万润新材提

交物料采购汇总申请表。万润新材收到物料采购申请后在合格供应商中竞价,并根据竞价结果分

配需求总数量。在此基础上,万润新材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再依据实际需求提交具体订单。

供应商产品经送检无质量问题入库后,按合同约定付款条件结清货款。

    除上述常规采购模式外,对于碳酸锂、磷酸盐等主要生产原材料,公司根据市场分析预测,

结合生产能力和库存变动情况,确定原材料合理安全库存水平,保障均衡生产节奏及后续及时交

货。

    2、研发模式

    公司研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紧跟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变化,实行“研发一代、储备一代、
生产一代”的研发策略,加强专利布局,形成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培养掌握创新文化的科技人才

和团队。公司主要有自主研发、合作研发两种研发开展方式。对于技术较成熟的产品,公司以自

主研发为主;对于具有前瞻性的产品或技术,公司除进行自主研发以外,也选择与高校或科研院

所合作,共同研发。公司充分利用前沿科技资源,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满足产业化需求,提升公

司资源综合利用和电池正极材料及前驱体的研发制造水平。除深化磷酸铁锂的技术路线之外,公

司也在钠离子电池材料、磷酸锰铁锂、补锂剂等方向进行了研发和布局。

     3、生产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原则安排生产,实施自主生产为主、外协加工为辅

的生产模式,如公司产能不足,则在特定时期也会采取“以产定销”的销售策略,优先供应大客

户。锂电池正极材料产品具有定制化特点,下游不同的电池客户或者同一客户的不同订单对正极

材料的规格、性能方面一般具有不同的要求。针对个别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公司会单独开辟产线

进行生产。公司生产安排主要以销售订单为基础,同时考虑客户中期需求情况制定排产计划并进

行灵活调整,进行一定程度的备货,保证销售与生产的匹配与衔接。

     4、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直销模式,下游客户主要为国内知名动力及储能电池厂商,经过长期业务合作,

已形成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销售具体流程为客户开发及认证、签约生产、发货回款、客户

维护等四个步骤。公司存在常规销售模式及寄售销售模式,其中寄售模式系公司根据客户要求将

部分产品发送至客户仓库形成一定库存,以备客户按需使用,客户使用后每月按约定时间和方式

与公司核对实际使用数量,并据此按照合同约定开票并结算,在客户领用前存货所有权和风险均

未转移的销售方式。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报告期内的主要产品为磷酸铁锂、

磷酸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C2613 无

机盐制造”。

     (1)行业发展阶段

     ①新能源汽车行业

     随着全球加快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消费电力化”正加速演进,各国纷纷出台燃油车禁售时

间表,新能源汽车推广势在必行。新能源汽车作为中国智能制造的“新名片”,产销已连续 8 年
领跑世界。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进入规模化快

速发展新阶段,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2 年,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逐步进入全面市场

化拓展期。2022 年 1-12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 705.8 万辆和 688.7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96.9%

和 93.4%,连续两年实现高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提升至 25.6%,提前实现《新能源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提出的“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

量的 20%左右”目标。

    海外出口方面,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2 年,由于海外供给不足和中国车企出口

竞争力的大幅增强,我国汽车出口突破 300 万辆,达到 311.1 万辆,同比增长 54.4%,其中新能源

汽车出口 67.9 万辆,同比增长 1.2 倍,实现了跨越式突破。

    根据 2022 年国务院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推动消费持续恢复,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

费;根据 2023 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继续稳定大宗消费,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望持续受益。

    综上所述,海内外市场需求的提振及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使得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断

突破历史新高。展望未来,新能源汽车仍将在多极驱动下蓬勃发展。而随着海外市场关注度进一

步提升,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革新,从中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②储能行业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我国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国家出

台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规范(暂行)》《“十四五”新型

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电力辅助服务

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储能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始终坚持市场主导、政策

驱动,随着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和市场环境不断优化,多种示范引领带动效果凸显,各地加大新型

储能发展研究力度,制定专项规划或者在相关能源规划中明确新型储能发展目标,通过开展省级

试点示范、制定补贴政策等方式大力推动新型储能发展,新型储能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 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突破 1.2 亿千瓦,达

到 1.25 亿千瓦,连续三年突破 1 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2022 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占全国新增装

机的 78%,新增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的 55%以上,风电光伏已成为我国新增装机和

新增发电量的主体。

    截至 2022 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 94.5%;从 2022 年新增装机技

术占比来看,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占比达 94.2%,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而兼具性价比以及安全
性的磷酸铁锂电池,因其具有稳定的氧化状态,安全性能好、高温性能好、循环寿命长;同时又

具有无毒、无污染、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等优点,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③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

    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位于产业链的中上游,其上游为锂、磷等原材料产业,下游为动力电池

及储能电池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链已十分成熟。

    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是目前主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

数据统计,2022 年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车量为 294.6GWh,同比增长 90.7%。其中磷酸铁锂电池

装车量为 183.8GWh,占比 62.4%,同比增长 130.2%;三元电池装车量为 110.4GWh,占比 37.5%,

同比增长 48.6%。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统计,2022 年我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量

如下:三元正极材料产量 65.6 万吨,同比增幅约为 48.8%;磷酸铁锂产量 119.6 万吨,同比增幅

约为 160.6%。由此可见,相比三元材料,磷酸铁锂增长幅度更大,在市场应用中具有安全性更高、

经济性更优、寿命更长等优势,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占比尚有提升空间、在储能领域的潜在市场空

间相对更大。

    在“双碳”背景下,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鼓励政策的陆续实施,未来我国锂电池正

极材料行业将逐渐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需求量将进一步提高,行业发

展前景广阔。

    (2)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

    ①磷酸铁锂生产的技术水平与特点

    磷酸铁锂的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无毒,是新一代绿色环保锂电池正极材料。目前主流

制备磷酸铁锂的方法主要分为:固相法如高温固相法、碳热还原法;液相法如水热法、溶胶-凝胶

法。固相法是目前研究最成熟的,同时也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合成磷酸铁锂的方法。

    ②磷酸铁生产的技术水平与特点

    液相法是生产磷酸铁普遍采用的制备方法,可以细分为水/溶剂热法、共沉淀法及溶胶-凝胶

法。共沉淀法的加工工艺和设备较为简单,兼顾了能耗、安全性以及成本,是当下主流的商业化

生产方法。

    ③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的技术水平与特点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可分为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型、普鲁士蓝/白三大类,主要的制备

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高温固相法、共沉淀法等,其中高温固相法包括混料-烧结-粉碎过筛,溶

胶凝胶法包括混料-烘干-烧结-粉碎。
     (3)行业主要技术门槛

     ①工艺技术壁垒

     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工艺较为复杂,对生产过程各环节的把控较为严格,且新技术、新工

艺的研发门槛高,研发难度大。近年来,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呈现向高压实密度、高循环寿命、高

安全性、低成本的方向发展,工艺技术壁垒也不断提高。因此,行业新进入者短期内较难突破关

键工艺技术,存在较高的技术门槛。

     ②人才储备壁垒

     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化时间相对较短,能否实现规模化生产较为依

赖技术团队的技术实力与相关行业经验积累,企业研发及生产经营管理方面人才梯队建设决定了

能否在行业中取得竞争优势。先期进入的企业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成熟的技术研发与生产团队、

稳定的上下游供应关系及完善的人才储备体制,新进入企业赶超难度较大。

     ③优质客户壁垒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的核心材料,主流锂电池生产厂商对正极材料供应商实行严格的

体系认证,对供应商的技术研发实力、生产工艺、产品品质控制、规模化供应能力、财务稳定性、

生态环保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认证,通常从前期客户接触到产品批量出货供应一般要经历 2 年左右

的时间。因主流锂电池生产厂商对原料质量要求严格,且新供货商认证周期较长,对长期合作的

正极材料供货商粘性较大,一般不会轻易更换。因此,行业新进入者短期内通过优质客户的验证

较为困难。

     ④规模化生产壁垒

     正极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对资金要求较高,前期需要投入大额资金新建厂房、购买设备、组装

生产线。而且主要生产原材料占生产成本比例较高,日常运营需大量资金支持。此外,下游锂电

池制造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主流电池生产厂商有严格的供应商认证体系,对正极材料供货商的

供货数量、质量、服务等方面有严格要求,小型正极材料生产企业较难通过认证,获得订单难度

较大,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较难实现规模化生产。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创始人于 2003 年就开始从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于 2010

年进入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技术实力受到业界认可,形成了集

研发、生产、销售和管理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在正极材料领域有较为雄厚的技术积累,掌握了金

属离子体相掺杂技术、引入高分子碳源技术、磷酸铁纳米制备技术、高性能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制备技术及废水的浓缩与净化技术等核心技术。

     公司深耕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领域多年,紧密把握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巨大市场机遇,形成了产

业链上下游稳定的合作关系与良好的行业口碑,已成为众多知名锂电池企业的供应商,公司产品

得到了下游客户的认可。

     报告期内,面对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产业链的爆发式增长,公司多个生产基地建成投产,

规模化生产效益凸显,产品质量与成本控制进一步优化。公司凭借多年在技术开发、生产经营、

上下游产业链建设、运营管理方面的积累和创新,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技术创新能力、客户服务

能力和产品供应能力,综合竞争力处于行业前列。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推动,新能源行业发展迅猛,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渗透

率加速上升,下游旺盛的市场需求也带动动力电池行业加快发展,并持续推动电池材料体系和生

产工艺的技术迭代升级。

     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明确到 203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核

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展目标。预计我国政策将长期引领新能源汽车行业稳步发展,新能

源汽车市场的增长预期将带动锂电池需求持续增长,也将进一步推动正极材料市场规模扩大。

     2022 年以来,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磷酸铁锂电池凭借其安全性能好、比容量大、

高温特性好、循环性能优异、无毒无污染等特性,受到越来越多车企及新型储能企业的青睐,磷

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量激增。一些传统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企业如德方纳米、湖南裕能等纷纷扩

充产能,同时一些三元正极材料企业如长远锂科、格林美等,也开始深度布局磷酸铁锂材料领域。

在正极材料厂商加快产能扩张之际,不少磷化工企业也纷纷利用上游磷矿资源和磷化工产品技术,

布局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包括云天化、川发龙蟒、川金诺等企业均披露磷酸铁等新能源新材料相

关规划。

     根据 EVTank《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 年)》数据显示,2022 年,中

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 194.7 万吨,同比增长 77.97%。其中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 114.2

万吨,同比增长 150.99%,在整个正极材料中的市场份额已经上升到 58.65%;三元材料总体出货

量为 65.8 万吨,同比增长 55.92%。2022 年中国正极材料的产值已经超过 4,000 亿元,达到 4,391.2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209.4%,增长速度继续攀升。

     同时,公司也紧跟行业发展动态,持续研发新技术与新产品。在材料成本上,由于钠价格较

低且钠电池集流体为铝箔,钠离子电池的材料成本较锂电子电池拥有较强的成本优势;在性能上,
由于钠离子电池拥有更高的界面离子扩散能力,其倍率性能、低温性能、安全性能较锂离子电池

更佳,但能量密度、电压及循环寿命偏低。因此钠离子电池有望凭借成本优势,在低速电动车、

大规模储能等低能量密度要求、高成本敏感性的应用领域持续渗透。目前,公司钠离子电池正极

材料已实现吨级供货。除此之外,由于磷酸锰铁锂相较磷酸铁锂,具有较高的工作电压优势;相

较三元材料,有高安全性和较低的成本优势,公司也在加快磷酸锰铁锂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目前公司研发的磷酸锰铁锂正处于客户验证阶段。

    综上所述,锂离子电池技术成熟度与市场成熟度较高,目前占据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市场的

主导地位,尤其是近两年磷酸铁锂的出货量迅速增长,中长期应用前景依然可观。公司将继续深

耕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技术体系,遵循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深化在锂电材料领域的技术布局,

加大技术储备和产品研发,并紧密关注新型电池材料体系的研发动态,结合国内外行业的发展动

向,借助外部资源,寻找合适的切入点,从而牢牢把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持续保

持并巩固公司在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重要地位。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 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年比上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增减(%)
总资产          19,858,571,484.12     4,664,714,706.19          325.72 2,364,339,054.09
归属于上市公     8,590,233,845.73     1,487,376,521.85          477.54    999,236,393.38
司股东的净资
产
营业收入        12,351,452,290.46     2,229,402,069.77         454.03    688,429,874.91
归属于上市公       958,698,583.19       352,593,746.36         171.90    -44,611,550.09
司股东的净利
润
归属于上市公      933,954,770.06       339,580,720.96          175.03    -50,690,217.02
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    -2,550,674,160.83      -365,971,832.90         不适用    -93,140,144.06
的现金流量净
额
加权平均净资                  27.35             29.12     减少1.77个百            -4.38
产收益率(%)                                                     分点
基本每股收益                  13.85                5.66         144.70            -0.72
(元/股)
稀释每股收益                  13.85                5.66        144.70             -0.72
(元/股)
研发投入占营                   3.52                3.61   减少0.09个百             6.12
业收入的比例                                                         分点
(%)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3 月份)         (4-6 月份)       (7-9 月份)        (10-12 月份)
营业收入           1,536,341,172.89     1,858,604,593.56    4,045,222,603.6    4,911,283,920.33
                                                                          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232,938,356.91       261,144,077.64     298,060,724.73       166,555,423.91
东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230,436,315.99       251,695,684.86     296,194,010.43       155,628,758.78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后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232,411,082.82    -1,138,449,436.45    -815,765,608.24     -364,048,033.32
金流量净额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18,437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                                                     17,198
数(户)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0
(户)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                                                            0
先股股东总数(户)
截至报告期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                                                            0
数(户)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持有特别表决权                                                            0
股份的股东总数(户)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报告期内   期末持股      比例    持有有限     包含转融        质押、标记    股东
    (全称)      增减       数量        (%)     售条件股     通借出股        或冻结情况    性质
                                                   份数量       份的限售
                                                                股份数量     股份
                                                                                    数量
                                                                             状态


刘世琦                  0    19,641,855   23.05   19,641,855    19,641,855             0   境内
                                                                             无            自然
                                                                                           人
李菲                    0     7,525,608    8.83    7,525,608    7,525,608              0   境内
                                                                             无            自然
                                                                                           人
湖北量科高投            0     5,032,761    5.91    5,032,761    5,032,761              0   境内
创业投资有限                                                                               非国
                                                                             无
公司                                                                                       有法
                                                                                           人
安徽金通新能            0     2,588,145    3.04    2,588,145    2,588,145              0   其他
源汽车一期基
                                                                             无
金合伙企业(有
限合伙)
万向一二三股            0     2,568,063    3.01    2,568,063    2,568,063              0   境内
份公司                                                                                     非国
                                                                             无
                                                                                           有法
                                                                                           人
厦门市惠友豪            0     2,141,328    2.51    2,141,328    2,141,328              0   其他
嘉股权投资合
                                                                             无
伙企业(有限合
伙)
湖北尚联置业            0     1,725,519    2.02    1,725,519    1,725,519              0   境内
有限公司                                                                                   非国
                                                                             无
                                                                                           有法
                                                                                           人
湖北天泽高投            0     1,721,374    2.02    1,721,374    1,721,374              0   境内
智能制造与技                                                                               非国
                                                                             无
术服务创业投                                                                               有法
资有限公司                                                                                 人
湖北盛世高金            0     1,677,588    1.97    1,677,588    1,677,588              0   境内
创业投资有限                                                                               非国
                                                                             无
公司                                                                                       有法
                                                                                           人
东海证券股份     1,530,865    1,530,865    1.80             0       0                  0   境内
有限公司                                                                                   非国
                                                                             无
                                                                                           有法
                                                                                           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上述股东中,(1)刘世琦和李菲为一致行动人;(2)
                                         湖北省高新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或间接持
                                         有量科高投、天泽高投、盛世高金股权;(3)黎苑
                                         楚曾同时担任量科高投、盛世高金的董事长及法定
                                         代表人(黎苑楚于 2022 年 12 月 9 日辞去盛世高金
                                         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务,于 2023 年 1 月 12 日辞
                                         去量科高投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务);(4)杨龙
                                         忠是惠友嘉豪的实际控制人。除此之外,公司未知
                                         上述流通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
                                         关系。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无
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

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2022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1,235,145.23 万元,较上年度同比增长 454.03%;实现营业

利润 96,257.24 万元,较上年度同比增长 118.49%;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95,869.86 万元,较上

年度同比增长 171.90%。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 1,985,857.15 万元,较上年度同比增长

325.7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 859,023.38 万元,较上年度同比增长 477.54%。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

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