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力达: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2022-09-09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被保荐公司简称: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
保荐机构名称: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公司
保荐代表人姓名:赵星 联系电话:021-38966907
保荐代表人姓名:邹晓东 联系电话:021-38966927
根据《证券法》《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
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
下简称“华泰联合证券”或“保荐机构”)作为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宏力达”、“公司”或“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保荐机构,对宏
力达进行持续督导,并出具 2022 年半年度(以下简称“报告期”)持续督导跟踪
报告:
一、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无。
二、重大风险事项
公司目前面临的风险因素主要如下:
1、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风险
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包括一次技术、二次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在内的核心
技术能力,这是公司能够取得技术及产品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若这些核心技术
的持续迭代升级以及新技术的研发成果失败或低于预期,亦不能在短期内攻克,
将会给公司后续技术及产品的领先地位造成影响。
1
公司多年来通过大力投入,吸引人才,并积极开展与高校的合作,聚焦在公
司主营方向开展核心技术的研发及储备,借助公司已取得技术优势,公司已经形
成清晰的研发方向,并按计划开展研发,已经取得部分成果。
2、核心技术被泄露的风险
公司目前研发生产的产品等涉及的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已通过申
请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形式加以保护。由于公司申请的专利中尚有部分未
获得核准,其他未申请专利的技术不受专利法的保护,存在公司核心技术被泄密
和窃取从而影响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可能。
公司非常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加强核心人员稳定性的同时,严格管理
内部研发流程,减少技术外泄的可能。同时,设置专门团队积极申请相关专利。
3、客户集中于国家电网的风险
报告期内,国家电网是公司最大的客户。如果未来国家电网的投资力度减弱、
削减配电网领域的采购量和采购金额,或者国家电网的技术偏好、采购政策发生
变化而公司并不能快速调整,都将对公司未来的经营造成不利因素。
公司一方面继续加大研发,通过产品技术含量及实用性以提高用户对产品依
赖度,同时积极开拓其他电网公司,如南方电网、地方电力公司等。
4、业务区域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区域集中度较高。若未来公司不能及时优化客户区域结
构,将对公司未来营业收入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逐步降低业务区域集中的风险,公司已加大在其他区域市场的开拓力度,
目前已经在浙江、江苏、福建、陕西、河南、山东、山西、冀北、湖南、内蒙古、
新疆等省份均有较多产品投入运行等省份均有较多产品投入运行。
5、产品结构单一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来自于配电网智能设备。其中智能柱上开关和
故障指示器为公司主要产品,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公司已加大新产品的系列研发
以及持续完善升级,进一步打开未来的市场空间。
2
6、应收账款坏账风险
由于公司所处行业特点和公司业务模式的原因,公司应收账款规模较大。截
至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 81,883.88 万元。如果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前景
等因素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客户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困难,公司可能面临应收账款
无法收回而发生坏账的风险。
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强应收账款回款管理,加快业务回款进度,继续扎实经
营,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发展。
7、存货规模较大的风险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存货 47,710.78 万元。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存货金额,尤其是发出商品金额有可能继续增加。若在以后年度公司不能对存货
进行有效管理,或因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或竞争加剧导致存货跌价或存货变现困难,
将给公司经营业绩造成较大不利影响。公司将持续重视存货管理工作,不断完善
存货的管控流程,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防范存货跌价风险。
8、行业风险
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的最终用户主要为国家电网,国家电网对电力行业的投
资政策和投资力度将影响着整个行业及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销售,进而影响公司营
业收入。国家电网投资情况会受到国家宏观经济、行业发展态势等因素的影响,
从近些年看在保持总体平稳增长的同时,也呈一定的周期性波动,进而会影响公
司营业收入的稳定性。公司将密切关注该行业的周期波动风险,并做好合理的应
对。
9、宏观环境风险
公司所处的电力物联网智能配电领域是我国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环节,行业发
展与国家的宏观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国家对电网投资直接影响行业的市场规模以
及发展趋势,而电网投资又受到国家宏观经济、行业发展态势等因素的影响。因
此,若宏观环境出现影响国家电网投资的不利因素,将对公司的经营造成影响。
针对宏观环境可能给公司带来的风险,公司将从内、外两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对内提升公司核心技术竞争力,提前储备前沿技术,提升内部效率,控制成本,
3
随时做好应对准备;对外则密切关注宏观环境变化,提前根据情况作出调整。
三、重大违规事项
无。
四、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如下:
单位:人民币,万元
本报告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
主要会计数据 上年同期
(1-6 月) 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 59,290.20 47,360.40 25.1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0,998.93 20,986.45 0.0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18,452.25 16,254.76 13.52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6,303.89 -3,121.07 -
本报告期末比上
本报告期末 上年度末
年度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354,802.82 333,803.88 6.29
总资产 409,377.87 391,549.77 4.55
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如下:
本报告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
主要财务指标 上年同期
(1-6 月) 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2.10 2.10 0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2.10 2.10 0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
1.85 1.63 13.50
收益(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6.10 6.74 减少 0.64 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
5.36 5.22 增加 0.14 个百分点
净资产收益率(%)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3.79 5.43 减少 1.64 个百分点
上述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的变动原因如下:
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4
润同比增长0.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
13.52%,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
(1)公司主营产品智能配电网设备-智能柱上开关本年投运规模持续增长,
并保持了较高的毛利率水平,从而保证利润的增长;
(2)公司收到的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较上年同期减少,由此导致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低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
性损益的净利润的增长。
2、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
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回款减少所致。
3、报告期内,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1.85元/股,较上年
同期增长13.5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10%,较上年同期下降0.64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36%,较上年同期增长0.14个百
分点。因“1、(2)”描述的原因,使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和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资产收益率较同期增长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较同
期下降。
五、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公司坚持在核心技术环节的独立研发和实施能力,以同源技术深度拓展和技
术创新相结合,推动公司整体业务健康持续发展;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在接地及
短路故障研判技术、智能型就地馈线自动化技术、小电流接地故障特征放大技术、
一二次融合技术、电压传感器技术、电流传感器技术、高压电容取电技术、超低
功耗技术、快速分闸技术、自适应控制的接地研判技术、联动控制技术、5G 通
信技术应用、北斗通信技术应用、量子加密技术应用、电力专网通信、自动测试
技术、以及一次开关设备核心技术及智能化等关键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产品和技术工艺的研发,建立了涵盖产品研发、软硬件设计、
测试验证、工艺制造等领域完善的研发体系;在报告期内继续与福州大学、上海
交通大学等高校的联合实验室进行产学研合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提升公司
5
整体研发实力。
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公司培养出了一支专业、稳定的研发技术团队,拥有
完全自主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保证了公司产品研发紧跟智能配电网的技术发展
方向,为公司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产品研发保证。
随着“电力物联网”及“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公司多年来研发积累的核心
技术符合行业需求发展趋势。目前公司持续加强研发投入,研发重点分为两个方
向:
(1)不断提升现有产品性能,用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业务场景应用的电网
用户使用需求:近年来,公司持续在物联网智能感知、边缘计算和工业集成技术
方面投入、深化和迭代,保持公司核心产品在物联化、智能化、集成化等方面的
先进性表征和优势,现已形成一二次深度融合智能柱上开关的完整产品线,包括
适应 20kV 等电压等级及北斗、电力专网、5G 通信及量子加密等应用场景的产
品。
(2)前瞻性技术研究和新产品研发:公司围绕现有核心技术及大量应用经
验,持续挖掘用户需求,拓展和丰富产品线以解决在能源互联网场景下的电力业
务应用需求。公司在新型接地故障消弧装置、共箱式环保气体柱上开关、一二次
深度融合智能环网柜等方面积极开展研发,多项新产品已经取得第三方机构检测
报告。
综上,公司在报告期内核心技术未发生重大变化。
六、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2022年1-6月,公司研发费用投入2,247.3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69%,研
发费用有所下降主要系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研发活动同比减少所致。
在报告期内,公司针对国网新发布的技术规范对一二次深度融合开关产品进
行升级,产品设计采用深度融合技术,具有核心元件全固封,机构、箱体全密封,
高于国网新技术规范要求的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的特点。目前已经
完成样品内部验证。
6
线路运行状态智能分析装置持续升级和完善:使高精度交流传感器与智能分
析终端配合升级,显著提升配电网电缆线路接地故障研判和线损数据采集能力。
目前已取得相关检测报告。
持续升级和完善基于北斗通信技术的一二次深度融合智能柱上开关:实现产
品在恶劣通信环境下的适用性和安全性,满足更高级的馈线自动化的应用要求。
基于 5G 通信的智能柱上开关:利用业界领先的 5G 技术,实现快速和安
全可控的配电网故障研判和处置,提升智能柱上开关的高速度和安全性。
基于量子加密通信的智能柱上开关:依托量子加密技术,应用量子态叠加原
理进行安全密钥分发,将量子态作为信息加密和解密的密钥,在无线接入环境下
保障电网关键数据安全传输,由此实现基于安全无线通信的“三遥”功能,提高
配网故障区域隔离、健全区域恢复供电以及新能源的并网供电的快速响应能力,
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和新能源并网的适应性。
基于电力专网通信模块的国产化替代:核心芯片均采用国产化方案设计,通
过各种功能性能测试并实际批量挂网运行。
公司非常注重研发成果积累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持续不断地进行核心技术
的相关专利申请工作。2022年上半年,公司新取得了10项专利,包括7项实用新
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发明专利。
七、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
不适用。
八、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经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审核通过,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
会“证监许可〔2020〕2129 号”文《关于同意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
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同意注册,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宏力达”或“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2,500 万股,每股
面值为人民币 1 元,发行价格为每股人民币 88.23 元,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
7
2,205,750,000.00 元,扣除各项发行费用(不含税)人民币 139,445,066.80 元,实
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 2,066,304,933.20 元。上述募集资金已于 2020 年 9 月
30 日全部存入专用账户,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本次公开发
行新股的资金到位情况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大信验字[2020]第 28-00007 号《验
资报告》。
截止 2022 年 6 月 30 日,募集资金的存储情况列示如下:
单位:人民币,万元
账户名称 开户银行 银行账号 账户余额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青浦
宏力达 310069011013001952550 6,734.19
支行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漕河
宏力达 03004277154 224.37
泾支行
厦门国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宏力达 8077100000000645 709.93
市西支行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九亭
宏力达 121914488910508 786.49
支行
中信银行国际(中国)有限公司上
宏力达 8210201013300001287 15,695.18
海分行
宏力达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松江支行 03004278266 1,069.99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宏力达 98280078801000002823 447.44
闵行支行
泉州宏力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泉州
35050165930109998888 0.09
达 东园支行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泉州
福建宏科 35050165930109999999 975.26
东园支行
合计 / / 26,642.95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和要求
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放和专项使用,并对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地进行了披
露,不存在募集资金违规使用及管理的情形。
九、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
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情况如下:
1、控股股东控制的股份
8
公司控股股东为上海鸿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元投资”)。截至
2022年6月30日,鸿元投资直接持有公司18,048,373股,占比18.05%;同时,鸿元
投资通过上海鸿元合同能源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鸿元能源”)间接
控制公司6,445,848股,占比6.45%。因此,鸿元投资合计控制公司24.49%的股份。
2022年上半年度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数未发生增减变动。
2、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份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陈嘉伟。截至2022年6月30日,陈嘉伟通过鸿元投资、上
海越海投资中心(有限合伙)、鸿元能源间接控制公司35,065,411股,占比35.07%;
俞旺帮为陈嘉伟的岳父,系陈嘉伟的一致行动人,俞旺帮直接持有公司7,735,017
股,占比7.74%。因此,陈嘉伟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42.80%的股份。2022
年上半年度公司实际控制人持股数未发生增减变动。
3、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情况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公司的股份情况
如下:
直接持有
股东 职务及亲属关 间接持有公
序号 公司股权 所持直接股东的份额比例
姓名 系 司股权比例
比例
持有鸿元投资 3.00%的股份 0.54%
持有鸿元能源 23.00%的股份 1.48%
1 章辉 董事长 2.92% 持有鸿元创投 3.33%的股
权,鸿元创投持有鸿元能源 0.05%
24.60%的股份
合计 2.08%
2 冷春田 董事、总经理 1.55% 持有鸿元能源 24.00%的股份 1.55%
董事、副总经
3 唐捷 - 持有越海投资 19.51%的股份 2.06%
理
4 于义广 监事 - - -
5 金玉婷 监事 - - -
6 赖安定 副总经理 6.88% - -
7 张占 财务总监 - - -
8 沈骁虓 董事会秘书 - - -
4、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股份的质押、
9
冻结及减持情况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
人员持有的股份均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的情形。
十、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无。
10
(本页无正文,为《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有
限公司 2022 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之签章页)
保荐代表人(签字):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赵 星 邹晓东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公章)
年 月 日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