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安徽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元证券”、“保荐机构”)作为安徽 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容知日新”、“公司”)首次公开发行 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项目的保荐机构,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 管指引第 11 号——持续督导》等相关规定,负责容知日新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工 作,并出具本持续督导年度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序号 工作内容 实施情况 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 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了持 1 度,并针对具体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定 续督导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 相应的工作计划。 划。 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 保荐机构已与容知日新签订承销协议 导工作开始前,与上市公司签署持续 及保荐协议,该协议明确了双方在持 2 督导协议,明确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 续督导期间的权利和义务,并报上海 的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 证券交易所备案。 案。 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定期或不定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走访、 期回访、现场检查等方式,了解容知日 3 尽职调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新业务情况,对容知日新开展了持续 督导工作。 持续督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 公司违法违规事项公开发表声明的, 2021 年度容知日新在持续督导期间未 4 应于披露前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发生按有关规定须保荐机构公开发表 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后在指定媒 声明的违法违规情况。 体上公告。 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 人出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 应自发现或应当自发现之日起五个工 2021 年度容知日新在持续督导期间未 5 作日内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报告 发生违法或违背承诺事项。 内容包括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 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具体情 1 序号 工作内容 实施情况 况,保荐人采取的督导措施等。 督导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 2021 年度,保荐机构督导容知日新及 管理人员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守法 6 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 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 其他规范性文件,并切实履行其所做 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出的各项承诺。 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 保荐机构督促容知日新依照相关规定 司治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大会、 7 健全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董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以及董事、 公司治理制度。 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等。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 控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制度、 保荐机构对容知日新的内控制度的设 会计核算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以及 计、实施和有效性进行了核查,容知日 8 募集资金使用、关联交易、对外担保、 新的内控制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得 对外投资、衍生品交易、对子公司的 到了有效执行,能够保证公司的规范 控制等重大经营决策的程序与规则 运行。 等。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 息披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 保荐机构督促容知日新严格执行信息 他相关文件,并有充分理由确信上市 9 披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 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不 相关文件。 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 漏。 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 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 文件进行事前审阅,对存在问题的信 息披露文件及时督促公司予以更正或 补充,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 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对上市公 保荐机构对容知日新的信息披露文件 10 司的信息披露文件未进行事前审阅 进行了审阅,不存在应及时向上海证 的,应在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券交易所报告的问题事项。 后五个交易日内,完成对有关文件的 审阅工作,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 件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更正或补充, 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 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关注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 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 2021 年度,容知日新及其控股股东、 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上海证券交 11 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 易所纪律处分或者被上海证券交易所 员未发生该等事项。 出具监管关注函的情况,并督促其完 善内部控制制度,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2 序号 工作内容 实施情况 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 控制人等履行承诺的情况,上市公司 2021 年度,容知日新及其控股股东、 12 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未履行承 实际控制人不存在未履行承诺的情 诺事项的,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 况。 告。 关注公共传媒关于上市公司的报道, 及时针对市场传闻进行核查。经核查 后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 2021 年度,经保荐机构核查,容知日 13 重大事项或与披露的信息与事实不符 新不存在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 的,及时督促上市公司如实披露或予 告的问题事项。 以澄清;上市公司不予披露或澄清的, 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督促上市公司 做出说明并限期改正,同时向上海证 券交易所报告:(一)涉嫌违反《上市 规则》等相关业务规则;(二)证券服 务机构及其签名人员出具的专业意见 可能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 14 2021 年度,容知日新未发生相关情况。 大遗漏等违法违规情形或其他不当情 形;(三)公司出现《保荐办法》第七 十一条、第七十二条规定的情形; 四) 公司不配合持续督导工作;(五)上海 证券交易所或保荐人认为需要报告的 其他情形。 制定对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工作计 保荐机构已制定了现场检查的相关工 15 划,明确现场检查工作要求,确保现 作计划,并明确了现场检查工作要求。 场检查工作质量。 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荐 机构、保荐代表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 当知道之日起 15 日内进行专项现场 核查:(一)存在重大财务造假嫌疑; (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 2021 年度,容知日新不存在需要专项 16 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涉嫌侵占上市 现场检查的情形。 公司利益;(三)可能存在重大违规担 保;(四)资金往来或者现金流存在重 大异常;(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保 荐机构认为应当进行现场核查的其他 事项。 二、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无。 3 三、重大风险事项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公司向不同行业客户提供工业设备智能运维解决方案,公司拥有较为完整的 技术和产品体系,是国内同行业中率先打通了从底层传感器、智能算法、云诊断 服务和设备管理等环节的公司。若公司未来不能准确预测产品的市场发展趋势, 不能保持技术及产品体系的领先性,或者不能持续加大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力度, 不能持续创新并开发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亦或出现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在性 能、质量及价格等方面优于公司产品的情况,可能导致公司在行业中的市场竞争 力降低,并对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造成较大冲击的风险。 (二)经营风险 1、经营业绩季节性波动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第四季度主营业务收入为 16,127.51 万元,占全年主营业务 收入的 40.61%,公司主要客户属于风电、石化、冶金、水泥和煤炭领域且多为大 型企业,通常采取预算管理和产品集中采购制度,一般在上年末编制项目预算, 次年上半年完成预算审批,年中或下半年组织采购。受此影响,公司主要客户采 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工程建设和设备安装等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 公司经营业绩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波动风险。公司收入呈现季节性波动,但员工工 资、研发费用、固定资产折旧等各项费用在年度内均衡发生,因此可能会造成公 司出现季节性亏损或盈利较低的情形。经营业绩季节性波动对公司资金管理能力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公司在资金使用和融资安排等方面不能有效应对季节性波 动,则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随着我国工业设备智能运维相关技术不断升级、故障诊断整体水平的不断提 高以及国家工业数字化和智能化不断推进,工业设备智能运维领域市场空间巨大, 行业市场逐步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不断吸引新进入者通过直接投资、产业转型或 收购兼并等方式参与竞争,同时,上下游企业及其他传统运维领域企业亦存在进 入智能运维市场参与竞争的可能,随着更多的企业进入到该行业中,市场竞争日 4 益激烈。未来,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自身产品价格,不排除未来公司产品单 价存在继续下降,经营业绩增速放缓甚至下滑的风险。 3、内控管理的风险 公司自上市以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逐步实施,行业市场快速拓展,公司总 体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这将对公司在战略规划、组织架构、内部控制、运营管 理、财务管理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管理层不能持续有效地提升管理 能力、优化管理体系,将导致公司管理体系不能完全适应公司业务规模的快速发 展,对公司未来的经营和持续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三)财务风险 1、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 24,437.73 万元,同比增长 7,677.73 万元,增幅约 45.81%。占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为 35.96%。未来,随着公司营业 收入的快速增长,应收账款余额可能会持续增加。公司主要客户属于风电、石化、 冶金、水泥和煤炭领域且多为大型企业,付款周期较长。如果未来客户受到行业 市场环境变化或国家宏观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经营情况或财务状况等发生重大不 利变化,或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不当,可能存在应收账款不能按期收回或无法收回 产生坏账的风险,进而对公司业绩和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2、期间费用率较高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金额为 17,265.14 万元,其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43.48%。未来公司将继续保持较高的研发和销售投入,期间费用率可能会维持在 较高水平。期间费用的投入与效益产生之间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若增加的收入 未能抵消增加的期间费用带来的影响,则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客户开发和市场开拓力度,销售人员数量及平均薪酬有 所增加,为开拓新客户和新行业应用领域而产生的宣传推广等费用增加,导致相 关费用开支较大。若未来公司收入增长放缓且销售费用率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 将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5 (四)行业风险 公司所处的工业设备智能运维行业当下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本行业产品 的毛利率水平较高,可能会吸引新竞争者的不断进入,新进入者在初期为了抢占 市场份额,经常会采取低价促销等竞争手段,短期内对公司的毛利率水平有一定 的影响。公司需根据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提高产品创新与研发实力, 持续保持行业领先优势,方可在快速变革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如果未来 公司不能抓住目前行业发展机遇,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或正确应对市场竞争状 况出现的突然变化,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将会面临竞争优势被削弱、市场占 有率降低等风险。 (五)宏观环境风险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公司向不同行业客户提供工业设备智能运维解决方案,行业整体波动与宏观 经济形势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公司产品应用于风电、石化、冶金、水泥和煤炭等 下游行业,如果宏观经济波动较大或长期处于低谷,上述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会 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公司所处行业的景气度也将随之受到影响。下游行业的波 动和低迷会导致客户对公司产品的需求降低或放缓,相关产品的销售价格和销售 数量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盈利水平。 2、产业政策变化的风险 在产业政策支持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工业设备智能运维行业整体技术 水平、生产工艺、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率有了较大的提升。未来若国家 相关产业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可能对公司相关产品及服务的销售产生不利 影响。 四、重大违规事项 2021 年度,公司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6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1 年度,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如下表所示: 单位:人民币,元 本期比上 主要会计数据 2021年 2020年 年同期增 2019年 减(%) 营业收入 397,096,404.47 263,778,545.09 50.54 180,123,743.2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81,235,510.20 74,415,552.44 9.16 39,844,370.40 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75,057,207.04 50,219,301.16 49.46 33,385,201.0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31,658,075.89 18,973,728.31 66.85 30,723,010.84 额 本期末比上 主要会计数据 2021年末 2020年末 年同期末增 2019年末 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 634,534,161.69 357,022,507.45 77.73 280,563,766.94 产 总资产 772,865,895.20 476,803,792.94 62.09 373,874,839.88 2021 年度,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如下表所示: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 主要财务指标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1.73 1.81 -4.42 0.99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1.73 1.81 -4.42 0.99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 1.60 1.22 31.15 0.83 每股收益(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6.94 23.19 减少6.25个百分点 16.19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 15.66 15.65 增加0.01个百分点 13.57 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14.78 15.21 减少0.43个百分点 17.21 (%) 2021 年度,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变动的原因如下: 1、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 50.54%,主要系报告期内加大石化、冶金、水 泥、煤炭等行业的业务拓展,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以及疫情减轻对市场影响所 致。 7 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 49.46%,主要系报告期内加大行业拓展,随营业收入同比增加所致。 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增长 66.85%,主要系报告期内 营业收入增加且加强应收账款、库存管理所致。 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较去年末增长 77.73%,主要系募集资金到 账和报告期内实现的利润所致。 5、总资产较去年末增长 62.14%,主要系募集资金到账和报告期内实现的利 润所致。 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较去年同期增长 31.26%,主要系报 告期内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所致。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 2021 年度未发生不利变化,具体如下: 1、完整的技术链体系优势 公司拥有较为完整的技术和产品体系,是国内同行业为数不多的打通了从底 层传感器、智能算法、云诊断服务和设备管理等环节的公司之一。公司经过多年 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开发经验,构建了涵盖自制 核心部件、数据采集与分析、智能算法模型、智能诊断平台和智能设备管理的完 整技术与产品体系,在数据采集端、信号监测与故障诊断方面均具备一定优势, 可以为不同行业的用户提供专业的、定制化的工业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 解决方案。 2、远程诊断服务优势 与一般的监测设备生产和销售企业不同,公司通过大数据平台搭建和专家诊 断系统的应用,成立了专业的远程诊断中心,为客户运维决策、备件采购等提供 数据支撑,成为集产品、技术支持和云诊断服务为一体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 远程诊断中心获得 DNVGL 认证,通过与国际知名认证机构 Mobius 合作,能够提 供 ISO18436-2 国际振动分析师培训和组织考试,该认证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认可 和接受。公司构建了完善的培训体系,为客户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助力客户组建 8 自己的专家诊断队伍,增强了与客户之间的黏性。 3、行业经验优势 公司是国内较早进入工业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领域的公司之一,为风电、 石化和冶金等行业提供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由 于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涉及多种学科,提供上述服务的企业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 验和专有技术。当前,公司累计远程监测的设备超 70,000 台,监测设备的类型 超百种,成功诊断了多种类型工业设备的严重故障和早期故障,积累各行业故障 案例超 8,000 例,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4、人才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就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目前拥有专业的研发团队和诊断分 析团队,持续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不断完善智能预警和智能诊断算法,为 公司业务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共 197 人,现有获得 Mobius 认证的国际诊断工程师 32 名,其中四级认证资质的有 4 名,三级认证资质的有 13 名,二级认证资质的有 15 名。公司已经建立了完善 的人才建设体系和内部培训机制,加强内部培养和梯队建设力度的同时,注重吸 收外部先进人才。高素质的研发队伍对企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5、市场先入优势 由于公司较早进入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领域,经过多年积累和市场开拓,公 司在技术、品牌、市场等方面已经确立了较为明显的优势地位。公司积累了大量 的风电、石化和冶金等工业设备运行数据及经过验证的诊断案例库,能够提高诊 断的准确性,丰富的行业经验构成了该领域新进入厂商较难跨越的门槛。工业设 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行业属于知识交叉学科,在技术、人才、行业经验、产品 先进性等方面的综合壁垒较高,目前在公司所处细分领域拥有完整技术链产品和 技术服务体系的竞争对手较少,公司凭借技术、品牌、市场等方面已经确立的市 场地位,在市场开拓中具备一定的先入优势。 9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一)研发支出变化情况 单位:元 项目 2021 年度 2020 年度 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 58,687,324.63 40,131,798.62 46.24 资本化研发投入 0.00 0.00 0.00 研发投入合计 58,687,324.63 40,131,798.62 46.24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 14.78 15.21 下降 0.43 个百分点 入比例(%)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0.00 0.00 0.00 (%) 为了保证公司能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保持技术领先水平,维持公司的市场 竞争优势,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2021 年度,公司研发投入 5,868.73 万元, 较 2020 年度增加 46.24%,研发投入总额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约为 14.78%。 (二)研发进展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引进与培养优秀的研发人员,充分利用 内外技术资源,提升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巩固和保持公司产品和技 术的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公司获得的知识产权情况如下: 本年新增 累计数量 项目 申请数(个) 获得数(个) 申请数(个) 获得数(个) 发明专利 20 4 87 45 实用新型专利 - 4 11 12 外观设计专利 - - 3 3 软件著作权 28 28 107 107 其他 - - 1 1 合计 48 36 209 168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如有) 不适用。 10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于 2021 年 6 月 21 日出具的《关于同意安徽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 复》(证监许可〔2021〕2102 号),同意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13,720,000.00 股,发行价格为 18.23 元/ 股,募集资金总额为 250,115,600.00 元(人民币,下同),扣除发行费用合计 53,798,544.10 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 196,317,055.90 元。上述募集资金 已全部到位,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本次公开发行新股的资 金到位情况进行了审验,并于 2021 年 7 月 20 日出具了《验资报告》(容诚验字 [2021]230Z0164 号)。募集资金到账后,公司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并与 保荐机构、存放募集资金的银行签署了募集资金专户存储监管协议。 2021年度,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直接投入募投项目321.19万元。截至2021年12 月31日止,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321.19万元,扣除累计已使用募集资金后,募 集资金余额为19,310.52万元,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利息收入并扣除银行手续费净 额180.52万元,募集资金专户2021年12月31日余额合计为19,491.04万元。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公司募集资金存储情况如下: 单位:元 银行名称 银行帐号 余额 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行 3401040160001029785 91,396,973.69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创新大道支行 551906641310808 42,105,454.28 九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行 617019100000001358 61,407,951.94 合 计 — 194,910,379.91 公司2021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符合《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 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 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上海证券交易所 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和制度文件的规定,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 储和专项使用,并及时履行了相关信息披露义务,募集资金具体使用情况与公司 已披露情况一致,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况,不存在 11 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 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 有公司股份的情况如下: 持股数量(股) 合计持 2021 年质押、冻结 序号 姓名 职务 直接持股 间接持股 合计 股比例 及减持情况 1 聂卫华 董事长、总经理 10,062,620 4,430,014 14,492,634 26.41% 无 2 贾维银 董事、副总经理 4,983,136 456,045 5,439,181 9.91% 无 董事、财务负责 3 黄莉丽 - 224,181 224,181 0.41% 无 人、董事会秘书 4 傅云霞 董事 - 74,182 74,182 0.14% 无 5 龙华 董事 - - - - 无 6 王玉瑛 独立董事 - - - - 无 7 丁斌 独立董事 - - - - 无 8 卢贤榕 独立董事 - - - - 无 9 沈西友 监事会主席 1,097,446 - 1,097,446 2.00% 无 10 徐军 监事 - - - - 无 11 贾韵坛 监事 - - - - 无 注:上表间接持股数为所列人员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及科创板战略配售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合计间接持股情况。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 管理人员持有的公司股权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的情形。 十一、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情形 截至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出具之日,不存在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 他事项。 (以下无正文) 12 (本页无正文,为《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安徽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 2021 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之签章页) 保荐代表人: 孔晶晶 蒋贻宏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