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国富证券有限公司 关于深圳市科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 市规则(2020 年 12 月修订)》、《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督导工作指引》 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中天国富证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荐机构”)作 为深圳市科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思科技”、“公司”)持续督导 工作的保荐机构,负责科思科技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工作,并出具本持续督导跟踪 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序 工作内容 持续督导情况 号 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了 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针对 1 持续督导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 具体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计划 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工作开始 保荐机构已与科思科技签署保荐协 前,与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签署持续督导协 议,该协议已明确双方在持续督导期 2 议,明确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并报 间的权利义务,并已报上海证券交易 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所备案 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定期或不定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尽职调查 期回访、现场检查等方式,了解科思 3 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科技业务情况,对科思科技开展了持 续督导工作 持续督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公司违法违 2021 年上半年,科思科技在持续督 规事项公开发表声明的,应于披露前向上海证券 4 导期间未发生按有关规定须保荐机 交易所报告,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后在指定 构公开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情况 媒体上公告 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 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应自发现或应当发现 2021 年上半年,科思科技在持续督 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报 5 导期间未发生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 告内容包括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违 等事项 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具体情况,保荐人采取的 督导措施等 1/19 序 工作内容 持续督导情况 号 在持续督导期间,保荐机构督导科思 督导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遵 科技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 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 6 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并切实履行其所 券交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 做出的各项承诺 范性文件,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项 承诺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治理制 保荐机构督促科思科技依照相关规 度,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议 7 定健全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并严格执 事规则以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规 行公司治理制度 范等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制度,包 保荐机构对科思科技的内控制度的 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和内部 设计、实施和有效性进行了核查,科 8 审计制度,以及募集资金使用、关联交易、对外 思科技的内控制度符合相关法规要 担保、对外投资、衍生品交易、对子公司的控制 求并得到了有效执行,能够保证公司 等重大经营决策的程序与规则等 的规范运行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息披露制 保荐机构督促科思科技严格执行信 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并有充 9 息披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 分理由确信上市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 他相关文件 文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证监会、上 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件进行事前审阅,对 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及时督促公司予以更 正或补充,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 保荐机构对科思科技的信息披露文 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 10 件进行了审阅,不存在应向上海证券 未进行事前审阅的,应在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 交易所报告的情况 义务后五个交易日内,完成对有关文件的审阅工 作,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应及时督促上市 公司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 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关注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 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 2021 年上半年,科思科技及其控股 11 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或者被上海证券交易 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 所出具监管关注函的情况,并督促其完善内部控 级管理人员未发生该等事项 制制度,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履 2021 年上半年,科思科技及其控股 行承诺的情况,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 12 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未履行承诺 人等未履行承诺事项的,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 的情况 报告 2/19 序 工作内容 持续督导情况 号 关注公共传媒关于上市公司的报道,及时针对市 场传闻进行核查。经核查后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应 2021 年上半年,经保荐机构核查, 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与披露的信息与事实 13 不存在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 不符的,及时督促上市公司如实披露或予以澄 告的情况 清,上市公司不予披露或澄清的,应及时向上海 证券交易所报告 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督促上市公司做出说明并 限期改正,同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一) 涉嫌违反《上市规则》等相关业务规则;(二) 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签名人员出具的专业意见可 2021 年上半年,科思科技未发生前 14 能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等违法 述情况 违规情形或其他不当情形;(三)上市公司出现 《保荐办法》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规定的情 形;(四)上市公司不配合保荐人持续督导工作; (五)本所或保荐人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形。 保荐机构已制定了现场检查的相关 制定对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工作计划,明确现场 15 工作计划,并明确了现场检查工作要 检查工作要求,确保现场检查工作质量 求 上市公司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保荐人应自知道 或应当知道之日起十五日内或上海证券交易所 要求的期限内,对上市公司进行专项现场检查: (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他关联方非经 营性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二)违规为他人提供 2021 年上半年,科思科技不存在前 16 担保;(三)违规使用募集资金;(四)违规进 述情形 行证券投资、套期保值业务等;(五)关联交易 显失公允或未履行审批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六)业绩出现亏损或营业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 50%以上;(七)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的其他情 形 二、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无。 三、重大风险事项 公司目前面临的风险因素主要如下: 3/19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的风险 公司所处的电子信息行业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核心、融合了 多学科、多领域的新技术在内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公司主要产品为定制化程度较 高的产品,保持竞争优势需要公司不断提升技术先进性、不断加大新产品研发力 度以跟上装备更新换代的步伐。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和新产品研发能否成功将直接 影响产品竞争力和公司的市场地位。 若公司未能准确把握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重大研发项目未能如期取得突破、 前期的研发投入无法实现相应效益,以及新产品未能获得中标或入选或未能通过 鉴定、研发产品所配套的系统未能通过鉴定或者自主研发产品未能成功,则可能 导致公司逐步失去竞争优势,导致公司新产品无法实现批量销售,前期投入的研 发费用可能无法收回,对公司未来业绩的持续增长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进而影响 公司核心竞争力。 2、人才流失的风险 公司为研发型企业,对技术人员的依赖程度较高,技术人员尤其是核心技术 人员的技术水平与研发能力是公司保持技术优势、研发优势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 关键。报告期内,公司的核心技术团队稳定,并不断优胜劣汰,吸引优秀的技术 人员加入,打造高质量的研发人才团队。 未来如果公司的薪酬等激励措施缺乏竞争力、或者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导 致公司技术人员流失,或者无法继续吸引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将对公司技术水平 的提升和新产品的研发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和盈利能力。 3、技术泄密的风险 公司为技术密集型企业,核心技术的保密对公司的发展尤为重要;公司是保 密单位,非常重视技术保密,并建立了严格的保密管理工作制度和保密管理体系。 自成立以来,公司未出现核心技术泄密的重大事件。 若未来公司因技术保护措施不力等原因,导致公司核心技术泄密,将在一定 程度上削弱公司的竞争力,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4/19 (二)经营风险 1、单一产品依赖的风险 报告期内(2021 年上半年),公司指挥控制信息处理设备类产品销售收入 为 40,488.92 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 89.39%,以全加固指挥控制信息处 理设备和便携式全加固指挥控制信息处理设备两个统型产品为主。随着公司业务 的发展,全加固***指挥控制信息处理、高性能图形工作站、**测绘车加固信息 处理设备以及无人机地面站多单元信息处理设备等产品也在陆续贡献收入。 公司软件雷达信息处理设备和无人机地面站多单元信息处理设备等产品开 始持续发力,其他信息处理终端保持一定增长,便携式无线指挥终端和火控系统 也取得一定进展。以上将有助于公司收入结构的优化,单一产品依赖的风险将逐 步降低。 2、主要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报告期内(2021 年上半年),公司向前五大客户(合并口径)的销售收入 为 42,025.81 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 92.78%,占比较高,如果主要客户 的经营情况和资信状况发生变化,将有可能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公司主要客户以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以及地方国有大型企业为主,客户质 量较高,主要客户实力雄厚、信誉良好,应收账款不能收回的风险较低。 3、丧失主要经营资质的风险 根据相关规定,从事该行业生产的企业需要获得法律法规规定所必须的经营 资质。公司是专业从事该行业电子信息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具备开展上述业务所必备的各类经营资质。若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重大 事件泄密、产品质量不过关等事项,均可能导致公司丧失业务资质,进而严重影 响公司经营业绩。 (三)行业风险 作为该行业电子信息装备的供应商,公司所处行业与国防工业的发展状况具 有较强的联动性,该行业电子信息装备需求的变化,将对公司主营业务和经营业 5/19 绩产生影响。如果未来行业宏观环境发生不利变化,或行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发生 重大不利调整,可能对公司经营稳定性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四)宏观环境风险 重大疫情爆发会对公司的业绩造成冲击。受防疫管控措施的影响,公司原材 料采购、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在短期内相比正常情况有所延后。截至目前, 疫情对公司的采购、研发、生产和销售未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但如果未来疫情持 续或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可能会对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以及各行各业的生产经 营产生重大影响。 虽然公司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大型军工集团及其下属单位,主要受国防信息化 体系建设进度影响,但正常经济活动的重大不利变化仍可能对国防信息化体系建 设的推进产生一定的影响,公司正常采购、研发、生产及销售将不可避免遭受不 利影响。 四、重大违规事项 2021 年上半年,公司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一)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本报告期比上年 主要会计数据 2021 年 1-6 月 2020 年 1-6 月 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 452,940,932.12 294,988,561.01 53.5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82,665,423.23 102,732,647.23 77.8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178,874,895.41 95,054,744.07 88.18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0,679,744.73 150,887,031.71 -59.78 本报告期末比上 主要会计数据 2021 年 6 月 30 日 2020 年 12 月 31 日 年度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2,966,866,155.10 2,844,628,117.47 4.30 6/19 总资产 3,130,900,720.54 3,116,323,986.75 0.47 (二)主要财务指标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 主要财务指标 2021 年 1-6 月 2020 年 1-6 月 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2.4183 1.8134 33.36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2.4183 1.8134 33.36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 2.3681 1.6779 41.13 益(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6.22 12.71 减少 6.49 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 6.09 11.76 减少 5.67 个百分点 资产收益率(%)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22.06 23.92 减少 1.86 个百分点 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 53.55%,主要是主营业务影响, 订单持续稳定增长所致。一方面指挥控制信息处理设备部分订单延后至 2021 年 第一季度签署;另一方面 2021 年度下游市场需求旺盛,指挥控制信息处理设备、 软件雷达信息处理设备及其他信息处理终端等产品需求均不断增加,2021 年上 半年度公司订单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营业收入增加。 2、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 77.81%,主要 原因是公司订单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53.55%; 同时公司结合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成本费用管控,在保持研发费用与 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41.66%的同时,管理费用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 9.39%;财务 费用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财务利息收入 1,981.62 万元,财务利息支出大幅降低;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 3、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下降 59.78%,主要 是报告期内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同期下降,而支付给职工及为 职工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4、报告期内,基本每股收益较上年同期增长 33.36%,主要是净利润同比增 加所致。 7/19 5、报告期内,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较上年同期下降 6.49%,主要是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导致本期净资产大幅增加所致。 六、核心竞争力分析 电子信息装备应用环境复杂、设计难度大,且其保密及安全要求高、资质管 理严格,能够进入该行业电子信息装备领域的企业较少。目前,国内承接此类产 品研制生产任务的主要是各大军工集团下属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以及部分民 营企业,竞争状况相对稳定。 公司自 2008 年以来,将业务重心向该行业电子信息装备行业转移,经过多 年投入,公司已经具有完整的该行业电子信息装备研制生产资质,形成了较强的 产品开发能力,在该行业信息处理及无线通信领域积累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核 心技术。公司研制的指挥控制信息处理设备等产品已经应用于多种信息化装备中, 形成了较好的品牌和竞争优势。基于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公司形成了较为明 显的研发及技术优势、资质优势、产品及先发优势和管理优势等竞争优势。 (一)研发及技术优势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行业电子信息装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所 处该电子信息行业是人才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人才和技术是行业竞争中极 为重要的竞争要素。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经验,打造出 一支强大的研发人才团队,具备了突出的研发设计能力。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公司研发人员 325 人,占公司员工总数 59.20%。公司研发团队主要成员具 备国内外领先的信息技术领域企业或各大研究院所的工作背景,具备电子信息装 备领域相关的硬件、软件、通讯设计等方面的研发经验和该行业项目经验。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为 9,993.90 万元,呈快速增长趋势,占当期营业收 入的比例为 22.06%。通过持续高比例研发投入和多年的技术研究积累,公司在 该电子信息行业掌握了一系列的核心技术。 (二)资质优势 根据相关规定,从事该行业研发和生产的企业需要取得相关的准入资质。客 户高度重视产品供应的安全性及后期支持与维护,具有严苛的供应商资质审核流 8/19 程。一般而言,从资质认证、参与预研,到正式实现规模生产和批量供应,需要 耗费较长的时间。目前,公司已经具有完整的该行业电子信息装备的研制生产资 质,符合供应商的资质要求,获得了长期稳定的供应商资质,对不具备相关资质 的企业形成竞争优势,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三)产品及先发优势 自公司成立起,公司即以该行业电子信息设备相关模块及技术方案为切入 点进入了该行业电子信息装备配套业务领域,在后续发展中完成了多款产品的定 型,并成功实现了在行业系统中的推广应用。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批量 生产、小批试生产、样机研制三个产品梯次,其中已经批量生产的产品主要包括 便携式全加固指控信息处理设备、全加固指控信息处理设备、**雷达信息处理设 备、诸元计算终端、**显控终端等产品;小批试生产的产品包括**地面雷达通用 信息处理设备、高性能图形工作站、**测绘车加固信息处理设备、无人机地面站 多单元信息处理设备、**导弹模拟训练终端及**态势显示终端等;样机研制的产 品包括国产化指控信息处理及显控设备、**多单元信息处理设备、宽带自组网终 端以及**火控系统等。 由于该电子信息行业资质、技术壁垒较高,且基于稳定性、可靠性、保障性 等考虑,该行业电子信息装备一般均由原研制、定型厂商保障后续生产供应,整 机一旦定型即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更换需履行的程序较为复杂、时间较长。 此外,客户对装备的技术稳定性和体系安全性有较高要求,因而客户对供应商有 粘性特征。公司在已经批量生产的指挥控制信息处理设备、软件雷达信息处理设 备、其他信息处理终端等领域,具有先发优势。 (四)质量优势 公司一直注重质量管理,建立和实施了该行业质量管理体系,于 2011 年按 照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在 2019 年 3 月通过 了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转换审核,目前已形成了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质量 管理体系运行有效,且通过历次审核和管理评审不断改进有效性。公司研制的产 品能适应强冲击振动、高低温、电磁干扰等各种特殊环境,满足指挥控制、通信 9/19 等各种需要,性能优越、易操作、稳定性高,产品出厂前均经检验、试验合格并 经代表或总体单位验收合格,具有明显的质量优势。 (五)管理优势 公司坚持市场导向下的持续创新战略,市场化运作、机制灵活。结合用户的 应用需求,公司自主决定产品战略定位,选择研制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市场前 景广阔的产品,并形成了多样化、多层次的产品结构。凭借民营企业灵活的体制 机制,公司能够及时掌握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变化并进行研发,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并及时供货。公司在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和内部决策高效性等方面具有管理优势。 七、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一)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相关核心技术是基于行业需求进行的自主研发,主要体现在技术上的创 新,公司持续致力于电子信息装备的研制,坚持在计算机与网络、通信、计算机 软件、云计算、虚拟化、芯片设计等领域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在信息处理、数据 传输、数据管理、数据存储、无线通信等方面积累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 术,相关技术已应用于指挥控制信息处理设备、软件雷达信息处理设备等领域并 交付客户使用。 公司的核心技术及先进性情况如下: 主要应 核心 技术来 序号 分项技术 技术先进性 用产品 技术 源 及领域 支持虚拟机管理、迁移策略设置、远程开关机、 远程设置分辨率等功能,支持实体机下高可用自 动迁移策略设定,远程控制等,支持多台信息处 跨平台集 理单元级联统筹管理,支持分布式和中心式方案, 自主研 1 专属 群管理技 可兼容各种集群管理场景。行业内尚无成熟方案 指挥控 发 云技 术 可满足此要求。该技术填补了国内桌面虚拟化集 制信息 术 群管理软件的空白,为虚拟化集群管理、基于桌 处理设 面虚拟化的指挥软件和设备接口管理等提供了技 备 术保障和支持。 多层级高 自主研 可实现系统倒换时延达到毫秒级,保证系统业务 2 可用容灾 发 体验不中断;数据库自动、快速迁移至备份操作 10/19 迁移技术 系统,IP 地址实现秒级自动迁移。该技术首次在 行业专属虚拟机上实现了优先级故障迁移,为行 业信息处理设备、操作系统和网络的高可用和高 稳定性提供了技术保障。 高效虚拟 自主研 延时降低,优化后最高带宽水平接近物理机的性 3 化网络技 发 能;同行业产品平均带宽大于 1.5Gbps。 术 远距离跨 公司自主研发,使产品不受距离和使用个数的限 平台的外 自主研 制,共享使用同一个物理设备接口,多种设备可 4 设共享技 发 以远距离跨平台统一使用,解决了长期困扰相关 术 设备的兼容性问题。 该技术可实现系统内任务重新分配、自动迁移, 高可用负 自主研 负载分流,使各信息处理单元运行任务量基本一 5 载均衡技 发 致,支持多个单元模块的毫秒级负载均衡,提升 术 了设备软件资源利用率和业务综合处理能力。 1、千兆网带宽:在压缩传输下的用户数据带宽远 超过要求值;2、40G 以太网带宽:在压缩传输下 高带宽通 的用户数据带宽达超过要求值 35%;3、16M 数据 信中间件 在压缩传输下的用户数据时延较同行业时延降低 自主研 6 的分片感 约 1 个数量级。与普通传输方式相比,用户数据 发 知压缩技 经过该技术处理后,能够显著提高稀疏特征的用 术 户数据在高带宽通信中间件下的传输效率、降低 指挥控 传输时延(用户数据时延可降低一个数量级), 制信息 具有提高用户数据带宽的效果。 处理设 备、软 基于创新 高性 件雷达 软件架构 自主研 应用程序数据接收延时不大于 10 微秒,采用普通 7 能融 信息处 的低延时 发 架构的数据接收延时通常为毫秒级。 合平 理设 处理技术 台设 备、火 计技 在网络拥塞条件下,实时数据的传输时延平均为 控系 术 微秒级实 微秒级,而普通以太网传输延时通常为毫秒级; 统、其 自主研 8 时传输的 解决了传统的以太网无法从根本上满足用户对语 他信息 发 网络技术 音、多媒体及其它动态内容等实时数据的传输需 处理终 要。 端及专 用模块 采用国际先进的航电级人机界面显示标准,在国 显示与业 产平台中实现了图形显示与业务逻辑分离的网络 务逻辑分 自主研 9 化显示架构;简化了图形显示服务开发的复杂程 离的人机 发 度,降低了显示系统的开发成本和开发周期,提 交互技术 高了系统可靠性和维修性。 10 多操作系 自主研 跨平台软件能够使上层应用程序不依赖于硬件平 11/19 统跨平台 发 台和操作系统而运行于多种操作系统之上,显著 技术 降低应用软件开发及服务成本,目前可运行于多 种硬件和 OS 平台,支持包括 DeltaOS、Reworks、 银河麒麟 Linux 等多个国产操作系统。 基于 Rapi dIO 的共 自主研 CPU 发出读写指令到收到响应的端对端延时和基 11 享存储技 发 于以太网的共享存储的端到端延时低。 术 1、电路板设计方面:通过信号设计,达到信号串 扰最小化、信号反射减少、损耗降低、电磁干扰 抗恶劣环 减少等目的;2、高温散热方面:部分产品的散热 境的高可 自主研 12 优于客户要求指标;3、抗冲击振动:满足冲击振 靠性硬件 发 动要求的情况下,将军用设备的体积及重量做到 设计技术 最小、最轻。4、抗电磁干扰:将电磁干扰影响降 到最低,优于国军标的要求。 支持 Linux、Vxworks 等操作系统,为系统提供统 自主研 火控系 13 数据字典 一、分布式数据交互功能,支持点对点、点对多 发 统 点通信功能。 大规模无 自主研 支持大规模节点组网,组网规模达到现有军用无 14 线自组网 发 线自组网组网规模的数倍。 组网技术 大规模组 无线网络传输速率高达 G 比特以上,比当前无线 网下的高 智能 速率、实 自主研 自组网通信速率提升十倍;确保高优先级消息、 15 化无 时传输技 发 高优先级任务能够以很低时延到达目标,可实现 便携式 线自 时延响应在毫秒级。 无线指 术 组网 挥终端 技术 复杂环境 自主研 16 下动中通 移动速度超过客户要求指标的 50%以上。 发 技术 波形高保 大幅降低带内干扰,性能提升多达 3dB;超出功 自主研 17 真远距离 放准线性功率工作范围的概率降低到原来的十万 发 传输技术 分之一。 协议的设计和实现原生考虑 CPU、DSP、硬件加 速器、存储、IO、RF 等不同电源域耗电情况,智 协议原生 自主研 18 能侦测空口信息,准确预判数据用途,实时控制 芯片 省电技术 发 各个器件动态进入省电模式,可使收发链路功耗 芯片 技术 降低高达 1/3。 硬件加速 自主研 硬件加速器间采用串行流水处理机制,只需缓存 19 器高速流 发 少量数据,不用缓存整个需处理的协议帧,节省 12/19 水线处理 大量存储。 技术 2021 年上半年,公司核心技术未发生不利变化。 (二)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在参与的竞标以及竞争性谈判中,公司产品多次获得中 标或入选,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序号 参与年度 产品名称 项目来源 中标/入选 1 2021 年 **新型雷达信息处理设备 中国电科 J 单位 入选 2 2021 年 **国产化终端 所属 E 单位 入选 3 2021 年 **火控系统 所属 C 单位 中标 4 2021 年 **地面雷达通用信息处理设备 中国电科 K 单位 中标 5 2021 年 **便携式一体化信号处理设备 所属 E 单位 中标 报告期内,公司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如下: 序号 项目名称 科研项目名称 委托人 1 **地面雷达通用信息处理设备 ***型地面雷达系统 中国电科 K 单位 2 ****火控系统子系统 **火控系统 所属 C 单位 3 便携式一体化信息处理子系统 - 所属 E 单位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获授权的发明专利 2 项(其中 1 项为国防专利),获授 权的实用新型专利 2 项。 本期新增 累计数量 申请数(个) 获得数(个) 申请数(个) 获得数(个) 发明专利 10 2 31 4 实用新型专利 3 2 28 23 外观设计专利 0 0 3 3 软件著作权 0 0 13 13 其他 0 0 4 4 合计 13 4 79 47 注:2011 年 3 月申请的 4 项实用新型专利到期,未统计。 13/19 (三)研发投入情况表 单位:元 2021 年 1-6 月 2020 年 1-6 月 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 99,938,996.66 70,547,313.89 41.66 资本化研发投入 - - - 研发投入合计 99,938,996.66 70,547,313.89 41.66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 22.06 23.92 -1.86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 - -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如有) 不适用。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一)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1、实际募集资金金额、资金到账情况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深圳市科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 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0]2234 号)核准,公司公开发行人民币 普通股股票 18,883,558.00 股,每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 106.04 元,募集资金总额 为人民币 2,002,412,490.32 元,扣除承销及保荐费用等与发行有关的费用共计 91,795,770.67 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 1,910,616,719.65 元。截至 2020 年 10 月 15 日,以上募集资金净额已全部到位,并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 伙)审验并出具了信会师报字[2020]第 ZA90584 号《验资报告》予以确认。公司 与保荐机构、存放募集资金的银行机构签署了募集资金监管协议,对上述募集资 金进行专户管理。 2、募集资金使用和结余情况 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公司报告期内使用募集资金金额为 2,297.40 万元, 账户利息净收入 1,825.10 万元,使用部分超募资金金额为 18,000.00 万元永久补 14/19 充流动资金,未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账户余额为 149,305.09 万元。具体如下表: 项目 金额(万元) 募集资金净额 191,061.67 截至期初募集资金专户余额 167,777.41 加:募集资金利息收入 1,825.10 理财产品利息收入 尚未支付的发行费用 减:募投项目已投入金额(不含支付的发行费用) 2,297.40 补充流动资金 18,000.00 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金额(不含置换预先投入的发行费用) 手续费支出 0.02 期末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 149,305.09 其中:专户存款余额 149,305.09 定期存款余额 - 理财产品余额 - (三)募集资金专户存储情况 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存放专项账户的余额如下: 单位:万元 初始存放金 银行名称 账号 初始存放日 期末余额 存储方式 额 招商银行股份 有限公司深圳 955106661688788 2020/10/15 61,774.44 43,200.42 活期存款 云城支行 招商银行股份 有限公司深圳 955106673688788 2020/10/19 66,526.68 61,399.89 活期存款 云城支行 15/19 初始存放金 银行名称 账号 初始存放日 期末余额 存储方式 额 招商银行股份 有限公司深圳 955106652688788 2020/10/19 44,154.93 44,702.43 活期存款 云城支行 招商银行股份 有限公司深圳 955101016688788 2020/10/19 20,000.00 2.35 活期存款 云城支行 合计 192,456.05 149,305.09 (四)募集资金是否合规 科思科技 2021 年半年度募集资金的存放和使用符合中国证监会的有关法规 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 监管规则适用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等文件的规定,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 储和专项使用,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况,不存在违 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 冻结及减持情况 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科思科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及高 级管理人员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如下: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刘建德直接持有公司 28,652,672 股;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梁宏建直接持有公司 17,493,677 股。 2021 年上半年,科思科技向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授予的限制性股票 如下: 2021 年上半年新 占公司股份的比 姓名 职务 授予限制性股票 例(%) 数量(股) 赵坤 董事、第一研发中心副总监 20,000 0.0265 肖勇 副总经理、第一研发中心总监 35,000 0.0463 彭志杰 财务总监 20,000 0.0265 16/19 庄丽华 董事会秘书 20,000 0.0265 刘洪磊 第一研发中心副总监 30,000 0.0397 贾承晖 第一研发中心软件一部部长 30,000 0.0397 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科思科技其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通过员工 持股平台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如下: 该公司股东持 该公司股东持 在该公司股 序 公司股 姓名 在公司担任职务 有公司股份数 有公司股份的 东中的出资 号 东名称 量(股) 比例(%) 比例(%) 董事、第一研发 1 赵坤 4.9261 中心副总监 副总经理、第一 众智共 2 肖勇 845,834 1.12 7.3892 研发中心总监 享 监事、工程部部 3 张流圳 2.7094 长 监事会主席、无 5 马显卿 12.9365 线产品部部长 众智汇 172,348 0.23 鑫 6 庄丽华 董事会秘书 11.9048 众智瑞 7 彭志杰 财务总监 150,053 0.20 7.2926 盈 监事、第一研发 众智皓 8 付红明 中心硬件开发部 305,914 0.41 2.2046 泓 部长 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科思科技其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通过战略 配售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如下: 该股东持有 该股东持有 在该公司股 序 公司股 姓名 在公司担任职务 公司股份数 公司股份的 东中的出资 号 东名称 量(股) 比例(%) 比例(%) 1 彭志杰 财务总监 广发原 12.5000 驰科 董事、第一研发中心副 2 赵坤 思科技 10.5263 总监 700,008 0.93 战略配 监事会主席、无线产品 售 1 号 3 马显卿 集合资 6.1842 部部长 17/19 该股东持有 该股东持有 在该公司股 序 公司股 姓名 在公司担任职务 公司股份数 公司股份的 东中的出资 号 东名称 量(股) 比例(%) 比例(%) 副总经理、第一研发中 产管理 4 肖勇 5.9211 心总监 计划 监事、第一研发中心硬 5 付红明 3.9474 件开发部部长 6 庄丽华 董事会秘书 2.8947 7 张流圳 监事、工程部部长 1.5132 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上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 理人员持有的股份均不存在减持、质押、冻结情形。 十一、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截至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出具之日,不存在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 他事项。 (以下无正文) 18/19 (本页无正文,为《中天国富证券有限公司关于深圳市科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之签字盖章页) 保荐代表人(签名): 彭俊 刘铁强 中天国富证券有限公司 2021 年 8 月 日 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