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9714.76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1026.78%。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报告期内,锂电三元板块单晶型、中高镍、高电压性比价优势进一步凸显,公司锂电正极前驱体产品销量同比增长幅度较大;同时,钠电凭借在低温、快充等性能方面的优势,以及资源可控、安全性高等方面的特点,产业进程加速,公司钠电正极前驱体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00%。基于“主要原料成本+加工费”的销售定价模式,原料价格下行及市场竞争加剧致使公司产品平均出货价格同比下降。上述因素共同致使公司营收指标同比下滑。报告期内,受市场环境变化、行业竞争加剧、原料价格下行、出货结构调整,以及部分募投项目建成投产后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增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司产品毛利率水平同比下滑;同时,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存货、固定资产等计提了减值准备;此外,为保持技术优势,公司在相关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上的研发投入有所增加。上述因素共同致使公司相关利润、收益指标同比承压。在新材料方向上,公司高度重视固态电池的迭代趋势,积极看好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上的性能提升,认为固态电池将在高端消费电子、低空飞行器、新能源乘用车等领域打开市场空间。目前,公司充分发挥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优势,对固态电池及相关正极材料、电解质材料、添加剂材料等进行了布局,在该些方向上已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4项,尤其在固态电解质材料方面,依托聚合物、氧化物的复合技术路线,进一步提高了离子电导率等重要指标,并建成固态软包叠片电池小试线,着力推动中试、出货环节。(二)主要财务指标变动原因分析单位:人民币万元
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000万元至-1345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值为:-80263万元至-124763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824.31%至-1281.33%。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采取了积极的市场竞争策略,公司实现正极前驱体产品销量约1.89万吨,与2023年销量相比增长27.10%。但受到市场环境变化、行业竞争加剧、原料价格波动、出货结构调整、“年产2.5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本期建成投产尚处于爬坡阶段,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资产折旧等费用增加导致公司本期单位成本上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毛利率水平下降;同时,为保持技术优势,公司在相关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上的研发投入有所增加;此外,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对部分存货、固定资产、应收账款计提减值准备,对当期利润有较大影响。上述因素共同致使公司2024年业绩亏损,相关利润、收益指标下滑。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37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166.79%。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披露业绩快报时,公司已对相关资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3,055.30万元,现基于谨慎性原则,补充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3,673.63万元,合计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6,728.93万元。本次补充计提事项调减公司净利润11,622.59万元。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37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166.79%。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披露业绩快报时,公司已对相关资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3,055.30万元,现基于谨慎性原则,补充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3,673.63万元,合计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6,728.93万元。本次补充计提事项调减公司净利润11,622.59万元。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37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166.79%。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披露业绩快报时,公司已对相关资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3,055.30万元,现基于谨慎性原则,补充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3,673.63万元,合计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6,728.93万元。本次补充计提事项调减公司净利润11,622.59万元。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793.9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77.05%。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625.51万元,同比增长91.2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93.90万元,同比增长77.0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072.86万元,同比增长48.52%。报告期内,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期末总资产411,024.83万元,较报告期初增长104.1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312,525.93万元,较报告期初增长126.11%。2022年度,公司充分把握市场机遇,积极完成产能扩张,已建成三元前驱体产能2.5万吨,同比增长116.47%,IPO募投年产4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也在顺利建设中,未来产能增长可期。全年,公司实现三元前驱体产量约1.77万吨,同比增长74.61%,销量约1.62万吨,同比增长81.36%。其中,公司在报告期内率先实现了单晶型NCM7系高电压产品的批量出货,该产品由于性价比优势明显,订单充足,销售同比显着增加,全年销量超过5000吨,占比已超过公司年出货量的30%。(二)主要财务指标变动原因分析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IPO上市,扣除发行费用(不含增值税)后,募集资金净额约15.95亿元,实现了总资产、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股本、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同比大幅增长。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主要系行业受益于下游电池企业的需求旺盛,带动了公司产销规模的持续扩大。同时得益于公司单晶型NCM7系高电压产品的快速成长,不仅提升了公司的毛利率水平,而且巩固了公司在该领域高端产品上的领先地位;并且公司新建产能的投放,使得生产环节的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此外,公司还在持续通过产线升级、技术创新、供应链优化等方式不断提升盈利能力。以上因素,共同助力公司实现了2022年度业绩的跨越式增长。报告期内,公司也积极挖潜产能、开发客户,实现了多晶型NCM811高镍产品的批量出货,验证了公司在全产品类型上的竞争力。同时,公司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方向前瞻布局,已获得相关专利,产品处于下游客户验证阶段。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793.9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77.05%。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625.51万元,同比增长91.2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93.90万元,同比增长77.0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072.86万元,同比增长48.52%。报告期内,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期末总资产411,024.83万元,较报告期初增长104.1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312,525.93万元,较报告期初增长126.11%。2022年度,公司充分把握市场机遇,积极完成产能扩张,已建成三元前驱体产能2.5万吨,同比增长116.47%,IPO募投年产4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也在顺利建设中,未来产能增长可期。全年,公司实现三元前驱体产量约1.77万吨,同比增长74.61%,销量约1.62万吨,同比增长81.36%。其中,公司在报告期内率先实现了单晶型NCM7系高电压产品的批量出货,该产品由于性价比优势明显,订单充足,销售同比显着增加,全年销量超过5000吨,占比已超过公司年出货量的30%。(二)主要财务指标变动原因分析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IPO上市,扣除发行费用(不含增值税)后,募集资金净额约15.95亿元,实现了总资产、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股本、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同比大幅增长。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主要系行业受益于下游电池企业的需求旺盛,带动了公司产销规模的持续扩大。同时得益于公司单晶型NCM7系高电压产品的快速成长,不仅提升了公司的毛利率水平,而且巩固了公司在该领域高端产品上的领先地位;并且公司新建产能的投放,使得生产环节的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此外,公司还在持续通过产线升级、技术创新、供应链优化等方式不断提升盈利能力。以上因素,共同助力公司实现了2022年度业绩的跨越式增长。报告期内,公司也积极挖潜产能、开发客户,实现了多晶型NCM811高镍产品的批量出货,验证了公司在全产品类型上的竞争力。同时,公司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方向前瞻布局,已获得相关专利,产品处于下游客户验证阶段。
预计2022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00万元至12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72.49%至106.98%。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公司预计2022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约126,000万元至134,000万元,同比增长120.59%至134.60%;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00万元至12,000万元,同比增长72.49%至106.98%,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00万元至11,000万元,同比增长88.09%至124.89%。上述2022年1-9月财务数据为公司初步测算数据,未经会计师审计或审阅,且不构成盈利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