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或“保荐人”)作为三一重 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重能”或“公司”或“上市公司”)首次公开 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人,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 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中信证券履行持续督导职责, 并出具 2023 年度(以下简称“本持续督导期间”或“报告期”)持续督导跟踪 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概述 1、保荐人制定了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明确了现场 检查的工作要求。 2、保荐人已与公司签订保荐协议,该协议已明确了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 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3、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与公司的日常沟通、现场回访等方式开展 持续督导工作,并于 2024 年 4 月 28 日-2024 年 4 月 29 日、2024 年 5 月 8 日-5 月 10 日对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 4、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根据相关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履行持续督 导职责,具体内容包括: (1)查阅公司章程、三会议事规则等公司治理制度、三会会议材料; (2)查阅公司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内部审计等内部控制制度,查阅公司 2023 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2023 年度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等文件; (3)查阅公司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的资金往来明细及相关 内部审议文件、信息披露文件,查阅会计师出具的 2023 年度审计报告、关于 2023 年度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占用发行人资金情况的专项报告; 1 (4)查阅公司募集资金管理相关制度、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文件和决策 程序文件、募集资金专户银行对账单、募集资金使用明细账、会计师出具的 2023 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鉴证报告; (5)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 (6)对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 公开信息查询; (7)查询公司公告的各项承诺并核查承诺履行情况; (8)通过公开网络检索、舆情监控等方式关注与发行人相关的媒体报道情 况。 二、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和保荐代表 人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问题。 三、重大风险事项 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主要的风险事项如下: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技术研发风险 风电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相关技术发展与产品迭代迅速,下游客户需 求不断提升,对公司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提出更高要求。公司存在新技术和新产 品研发结果不及预期的风险。一旦出现新技术与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情形,或 者出现公司所处行业的核心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而公司不能及时掌握相关技术 的情形,可能对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2、研发人员及关键技术流失风险 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依赖于核心技术。研发团队的技术实力与稳定 性是公司持续创新能力与研发能力的基石。但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存 在研发团队人员流失的风险。此外,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果出 现关键技术流失,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 (二)经营风险 1、产品质量风险 由于电网对发电稳定性有极高的要求,客户对于发电量损失有严格的指标考 核,且合同通常约定风电机组需要保证稳定工作 20 年,因此风电机组产品的质 量对于公司的声誉与业绩至关重要。由于风电机组工作环境通常较为恶劣,部分 机组需要面对冰冻、高海拔、低温等特殊气候的考验,因此行业内风电机组质量 问题时有发生。 如果公司未来出现重大产品质量问题,可能面临包括但不限于履行质保义 务、延长质保期、客户考核扣款、赔偿损失、质保金损失、客户诉讼等风险,将 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与声誉产生不利影响。 2、风机大型化、轻量化带来的原材料供应风险 风机产品大容量化、轻量化发展是行业趋势,风机容量升级意味着核心零部 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技术升级。风机核心部件多为定制件,上游供应商对于核心 零部件的定制化升级能力是制约风机容量升级的重要因素。若未来上游供应商相 应配套升级零部件出现技术质量问题或未能开发出大容量机型配套的核心零部 件,则将影响公司大容量机型的产品质量,甚至可能给公司产品升级带来阻碍。 3、客户集中度偏高风险 我国风电投资运营企业行业集中度较高。公司的直接客户主要为大型发电集 团或大型电力建设集团,若未来公司主要客户流失且新客户开拓受阻,则将对公 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三)财务风险 毛利率波动的风险: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受到行业竞争程度、产品结构变动、 上下游供需关系变动、行业政策变动等因素的影响,若未来上述影响因素发生重 大不利变化,可能会导致公司部分产品甚至整体毛利率水平出现一定幅度的波 动,进而导致公司业绩的波动。 (四)行业风险 3 随着风电行业的迅速发展,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根据 CWEA 统计数据,2023 年国内风电整机企业新增吊装量为 79.37GW,前十名合计市占率为 98.4%,前五 名合计市占率为 73.6%,市场集中度较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下,行业竞争 对手纷纷降低产品价格,强化产品质量。一方面,行业竞争加剧将导致销售价格 下行,使得公司面临毛利率下滑的风险;另一方面,如果未来公司不能持续强化 技术实力、优化产品服务质量,则将面临市场占有率下滑的风险。 (五)宏观环境风险 国内风电行业的发展受政策影响较大,政策的调整将影响风电开发商投资热 情,进而影响风电行业新增订单的规模和在手订单的交付进度。国际风电业务受 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影响较大,运输成本、汇率波动等或对海外业务盈利情况带 来影响。 四、重大违规事项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未发现公司 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3 年度,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如下所示: 单位:千元 主要会计数据 2023 年 2022 年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 14,938,880 12,324,587 21.2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2,006,537 1,647,734 21.78 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 1,623,331 1,596,723 1.67 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1,089,104 758,751 43.54 量净额 本期末比上年同期末增减 主要会计数据 2023 年末 2022 年末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12,793,407 11,182,740 14.40 净资产 总资产 33,375,651 26,415,387 26.35 主要财务指标 2023 年 2022 年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4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1.6806 1.5179 10.72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1.6537 1.4975 10.43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1.3596 1.4709 -7.57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6.77 21.86 减少5.09个百分点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3.57 21.18 减少7.61个百分点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 5.83 6.23 减少0.40个百分点 比例(%) 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加 21.21%,主要系风电行业保持良好的发展 趋势,装机量持续增长,公司抓住机遇,实现业务迅速发展,公司风机产品竞争 力提升,风机销售较上年增长。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产业链上下一体化优势 公司具备风电全产业链业务布局,在风机核心零部件、风机产品及运维服务、 风电场设计、建设、运营等方面全方位布局,具备较强的产业链一体化能力,全 面提升了公司的整体竞争优势。 核心零部件方面,公司具备独立研发生产制造风机叶片、发电机的能力,并 具备部分其他核心零部件的设计能力。风机产品及运维服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 公司具备 3.XMW 到 15MW 全系列机组研发与生产能力,同时结合智慧风场、 智慧运维等技术,为客户提供高效运维服务,有效提升风电场综合利用小时数, 降低度电成本。风电场设计、建设、运营业务方面,公司拥有专业的风电场设计 及 EPC 项目管理团队,自持并运营多家风电场,建立了完善的风机运行数据库, 为上游风机产品及运维服务的改进与升级提供正向反馈。 2、核心技术与研发体系优势 公司具备完善的研发体系,形成了北京、长沙、上海、欧洲等多地的联合布 局的全球化研发团队,进行异地协同平台化开发。通过整合全球资源,公司拥有 5 国内领先的整机研发设计团队、叶片设计团队、发电机设计团队、研发仿真团队、 研发测试团队、智慧风场研发团队、智能化运维团队。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 公司研发人员总人数达 853 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 14.91%。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共取得专利 796 项,其中发明专利 204 项,实用新型专利 584 项, 外观设计专利 5 项,海外专利 3 项。同时,公司取得软件著作权 215 项,参与制 修订国家或行业标准 25 项,参与团体标准制修订 5 项。公司通过持续技术创新, 把握前沿的技术趋势,在整机大型化、零部件轻量化、核心零部件协同设计、风 电场数字化运营等方面持续研发攻关,不断开发和完善适用于低温、高温、高海 拔、低风速等多种环境的产品,保证公司市场覆盖率,为未来风电平价市场做好 充分技术储备。 3、整机与零部件协同设计优势 公司通过十多年的整机与零部件生产实践,在叶片、电机与整机一体化的协 同设计方面有着很强的竞争优势,公司机组产品全部使用自主研发叶片与电机。 公司以度电成本最优为目标,系统地评估各项设计参数对风电机组的影响,高效 快速迭代,实现叶片、电机与整机设计的最优匹配,降低叶片载荷与结构重量, 优化接口尺寸,促进整机产品减重、降低成本、提升可靠性。在风电机组电控设 计方面,公司形成了深厚的经验积累,主控系统、能量管理及一次调频等具备全 部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保证核心电气件稳定性并提升了机组电气系统的可靠 性。公司通过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系统设计与优化技术、数字化仿真技术对机 组进行了系统性优化设计,使得公司风电机组产品相比同类产品重量更轻、振动 更小、更安全、更智能。 4、生产成本优势 公司通过产品协同设计、加强供应链保障、提升生产效率等措施,大幅降低 产品成本,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公司在产品研发设计实现自下而上的穿透,实现了整机叶片一体化设计。通 过数字孪生与设计仿真的应用,实现了研发、工艺、生产的设计协同,缩短了大 兆瓦机型的研发周期,降低了生产时间及制造成本。在供应链保障方面,公司通 过自主研发、设计、生产叶片和发电机,实现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同时公司和 6 各大主要零部件一线厂商建立了良好稳固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零部件降本。在 生产效率方面,公司秉承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理念,构建了风电整体数字 化解决方案。完成风电行业制造运营管理平台建设,实现了计划、生产、物流、 质量和设备全流程业务拉通,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 5、新能源项目设计、建设、运营能力优势 公司具备独立的新能源项目设计能力,持有并运营多个标杆风场、电网侧储 能示范电站、微电网示范项目。 风电场设计方面,公司基于 CFD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风电场三维模拟系统, 结合高性能计算服务器,实现机位点风况和发电量准确评估,提升项目发电量。 完成了风机基础设计软件套装与数字化计算平台开发,涵盖重力扩展式风机基 础、桩基、混塔基础 3 大模块。完成混合塔筒空腔式基础设计软件开发和混塔基 础三维数字化非线性仿真设计。公司通过激光雷达航测地形、无人机辅助踏勘选 线,实现风电场道路与吊装平台三维数字化建模,优化道路路径与吊装平台设计, 降低土石方工程量。风电场建设方面,公司拥有专业的风电场设计及 EPC 项目 管理团队,能够提供咨询设计、设备采购、工程施工、运维培训及项目融资等风 电场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风电场运营方面,公司依托于智慧风电场系统,通过 资源共享、集中式管理,推动智能风机的高效运营。 新业务方面,开发了新能源制氢技术,三一吉林长岭风光氢储氨数字化示范 项目正在实施。拥有行业领先的电网侧集中式储能电站设计技术,技术优势包含: 采用高压直流方案,提升集成度,降低了直流侧损耗及电缆材料,提高了电池集 装箱的能量密度,降低系统成本;通过对锂电池储能电站安全防护及冷却方案设 计创新,提高了电站运行安全性和系统效率,技术已成功应用在郴州安仁储能电 站;拥有行业领先的微电网设计技术,并实施完成“三一韶山叶片超级工厂微电 网项目”。 6、数智化优势 公司坚定推进数智化转型战略,秉承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理念,在研 发数字化、制造智能化、供应链敏捷化、数据应用智能化、经营决策数据化、风 7 机运营智慧化等方面构建了风电整体数字化解决方案。完成风电行业制造运营管 理平台建设,实现了计划、生产、物流、质量和设备全流程业务拉通。通过强大 的设备数据采集系统,结合高精度定位等技术,实现工厂内“人机物”的全面数 据采集,建成三一重能的 IOT 设备互联平台。结合 IOT 和各个数字化信息系统, 创新性的建设了叶片工厂数字孪生元平台,实现人、机、料、法、环的全面上线, 打造与物理工厂实时联动的掌上虚拟工厂,全方位掌握工厂生产运营情况,推动 风电传统制造向中高端迈进。 (二)核心竞争力变化情况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查阅同行业上市公司及市场信息,查阅公司招 股说明书、定期报告及其他信息披露文件,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等,未 发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一)研发支出变化 单位:千元 项目 2023 年度 2022 年度 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 871,658 768,313 13.45 资本化研发投入 - - - 研发投入合计 871,658 768,313 13.45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 5.83 6.23 减少 0.40 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 -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未出现较大变动。 8 (二)研发进展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主要在研项目的情况如下所示: 1、产品项目 单位:万元 预计总投资 本期投入 累计投入 进展或阶 序号 项目名称 拟达到目标 技术水平 具体应用前景 规模 金额 金额 段性成果 采用大兆瓦高速双馈技术路 线,被动式偏航系统,降低整机成 开 发 适 应三 北 地区 本;开发超长碳纤维叶片,降低载 试验验证 三北中高风速 1 919 项目 49,246.53 16,939.40 29,547.92 中 高 风 速 区 域 的 荷和整机成本;箱变、变流器等上 阶段 区域 8-10MW 整机平台。 置,降低电缆成本;可使用单叶片 吊装,整机吊装成本低;分片式塔 筒,解决陆上运输问题。 叶 轮 直 径 从 本平台规划适应多个机型,可 陆上中高风速 2 915 项目 24,884.64 8,456.90 22,622.40 项目结项 185m-20Xm。产品定 以满足不同风区,不同市场的需 区域及长江以 位为中高风速区域。 求,可以满足大部分客户的需求。 北近海区域 9 预计总投资 本期投入 累计投入 进展或阶 序号 项目名称 拟达到目标 技术水平 具体应用前景 规模 金额 金额 段性成果 开发适应三北、中东 南 部 中 低风 速 区域 沿用成熟的变速变桨、单主轴 的 6.XMW 整机,在 轴承、双馈型发电机的技术路线, 中 低 风 速市 场 具备 配大直径的叶轮、圆锥刚性塔筒。 三北及中东南 SI-2006X 机型 3 14,180.70 10,389.63 12,891.55 量产阶段 单 位 千 瓦扫 风 面积 叶轮直径比较大,惯量较大,推力 部中低风速区 开发 大、度电成本低的综 大,通过高级控制策略,降低整机 域 合优势,未来将成为 载荷,进而降低整机重量和机组成 中 低 风 速区 域 的主 本。 力机型。 整机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开 发思路,可扩展性强,成本低;采 开 发 面 向长 江 以北 样机试制 用高速双馈技术路线,整机成本 4 9198 项目 18,532.97 9,266.48 9,266.48 海域的产品,功率为 长江以北海域 阶段 低,技术成熟,可靠性高;大兆瓦 8.5MW。 超长叶片控制技术降低整机载荷, 提升运行可靠性。 整机功率拓展到 沿用成熟平台,采用先进整机 6.7MW,覆盖三北及 三北及中东南 SI-19367&20067 控制技术,进一步降低单位千瓦整 5 8,792.98 7,993.61 7,993.61 量产阶段 中 东 南 部中 低 风速 部中低风速区 机型开发 机重量和单位千瓦成本,提升产品 更广区域,成为主力 域 竞争力。 机型。 三一自主研发的 SI-270150 陆 陆上风机-三北 样机试制 开发新平台 15MW 上风电机组,额定功率 15MW, 中高风速区域 6 922 9,383.40 - - 阶段 陆上风电机组 风轮直径 270m,实现核心零部件 及沙戈荒区域 国产化。 等 10 预计总投资 本期投入 累计投入 进展或阶 序号 项目名称 拟达到目标 技术水平 具体应用前景 规模 金额 金额 段性成果 合计 / 125,021.22 53,046.02 82,321.97 / / / / 2、技术部分 单位:万元 预计总投 本期投入 累计投入 进展或阶 序号 项目名称 拟达到目标 技术水平 具体应用前景 资规模 金额 金额 段性成果 以 QT700-10 新材 QT700-10 材料国内还未有在 QT700 材料在 料为对象,从降本角度 大型铸件上的应用案例,通过项目 风电设备上 考虑,持续进行更高牌 应用于大型机组铸 1 300.70 273.36 273.36 项目结项 研究实现在风电机组铸件上的应 的研究与应 号的材料开发,应用在 件主轴 用,开发质量更轻、性能更好的铸 用 厚大结构的主轴上,提 件,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高产品竞争优势 1)根据我司海上机 组吊装所需求的吊装平 台参数,评估三代吊装 该项目通过调研市面现有三代 平台改造可行性及改造 吊装船的保有量,评估其中三代吊 海上吊装平 已完成结 费用,经对比后输出最 装船改造的可行性及改造成本。同 应用于我司大型海 2 台改造及运 271.89 247.18 247.18 项评审 优的平台改造方案。 时穿透吊装船的运营模式和运营成 上风电机组吊装 营模式分析 2)穿透吊装船运营 本,为海上机组吊装费用降本奠定 成本,建立船舶运营分 基础。 析模型,降低单台机组 吊装费用 11 预计总投 本期投入 累计投入 进展或阶 序号 项目名称 拟达到目标 技术水平 具体应用前景 资规模 金额 金额 段性成果 研究电气系统海上 已完成实 环境适应性、关键电气 基于目前行业的成熟经验,规 施验证及 件失效分析等关键技 海上风机电 避重复性的验证工作、大胆尝试, 推广,推 术,识别敏感/薄弱部件、 应用于大型海上风 3 气系统关键 635.19 392.24 571.67 对于已识别的薄弱点谨慎验证,打 进海上样 通过测试对部件性能/寿 电机组的电气系统 技术研究 造极具竞争力的海上电气系统方 机的运行 命进行摸底,形成一套 案。 验证 完整的海上电气系统设 计规范 配套整机 919 项目、 应用于三北中高风 8.8MW 4 极定 完成样机 9198 项目,开发 10MW 发电机采用低损耗冲片结构、 速区域的发电机,应 4 子铝绕组发 1,948.94 1,266.81 1,266.81 下线和试 级双馈异步铝绕组发电 高效的冷却散热系统,具备损耗低、 用于长江以北海域 电机开发 验验证 机,提高发电机功率密 效率高、可靠性高等优点。 的发电机。 度,降低发电机成本 根据整机平台匹配 叶片重量与行业内同等长度叶 915 机组叶片 处于试验 需 求 , 开 发 叶 片 长 度 片持平通过共用外形降低产品开发 适用于中高风速区 5 6,340.67 1,131.60 3,170.34 开发 验证阶段 95.5m 及 99m 的陆机叶 成本,减少模具等固定资产投入, 域的叶片 片 具有较好的成本优势。 叶片重量在行业内同级别叶片 919 机组叶片 处于试验 开发匹配 919 机组, 中较轻;叶片与整机平台协同一体 适用于三北中高风 6 6,338.36 2,535.34 2,535.34 开发 验证阶段 长度超百米的大叶片 开发,外形设计与整机转速紧密结 速区域的叶片 合最优风能利用系数范围宽。 12 预计总投 本期投入 累计投入 进展或阶 序号 项目名称 拟达到目标 技术水平 具体应用前景 资规模 金额 金额 段性成果 开发匹配 922 机组 基于整机平台优势,在 922 机组叶片 处于样机 的叶片,叶片长度、重 4.5m~5.3m 节圆系列 120m+叶型 主要安装区域为三 7 3,917.94 - - 开发 试制阶段 量、载荷、净空等满足 中,我司叶片采取轻量化设计,长 北区域 主机需求 度最大,节圆最小。 直接冷却模式,即内部热量直 接与外部介质进行交换,不需通过 二次介质传热;轴承系统采用“一球 处于样机 15.5MW 4 极 开发 15.5MW 双馈 两柱” 三轴承结构;绝缘系统采用 “三北”等陆上高风速 8 308.36 - - 试制试验 发电机开发 风力发电机 成熟的 1140V 绝缘体系,定转子为 地区, 阶段 H 极绝缘;采用绝缘端盖结构设计, 将轴电流 对电机影响的风险降低 至最小,进一步提高电机可靠性。 匹配大兆瓦机型, 混塔自研技 实施验证 建立从混塔设计到混塔制造的 9 2,059.20 - - 开发钢混塔筒,降低塔 陆上大兆瓦机型 术开发 中 整体解决方案能力。 架成本 完成转子铝工艺与 目前转子铝制行业内暂未有应 大兆瓦全铝 处于技术 技术验证,完成大兆瓦 用案例,通过项目完成全铝发电机 “三北”等陆上高风速 10 发电机关键 215.80 - - 方案阶段 全铝发电机关键技术研 样机试制及验证并输出铝绕组电机 地区 技术研究 究 设计方法及验证方法。 通过《水冷润滑系 水冷、润滑综 处于实施 统型式试验台建设》项 提升我司试验负荷以及使我司 水冷及润滑系统测 11 合型式测试 141.57 - - 验证阶段 目,提升我司试验负荷 具备润滑系统测试的能力。 试 台 以及使我司具备润滑系 13 预计总投 本期投入 累计投入 进展或阶 序号 项目名称 拟达到目标 技术水平 具体应用前景 资规模 金额 金额 段性成果 统测试的能力 15MW.TRB 我司自主研发的单 我司自主研发的单列锥主轴承 设计初衷为满足 处于技术 12 主轴承测试 166.79 - - 列锥主轴承试验台,具 试验台,设计初衷为满足 915/919 915/919 平台 TRB 主 方案阶段 台开发 备大兆瓦的测试能力 平台 TRB 主轴承台架试验。 轴承台架试验 发电机出厂 提高现有台架的利用价值,满 处于技术 需将现有台架升级 满足大兆瓦机型的 13 试验台 20MW 164.19 - - 足大兆瓦电机批量出厂测试的需 方案阶段 为 20MW 测试需求 升级 求。 合计 / 22,809.60 5,846.53 8,064.70 / / / / 14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如有)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查阅公司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及其他信息披 露文件,查阅新增业务同行业上市公司及市场信息,实地查看经营场所,对公司 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就回款情况、主要经营数据、客户供应商走访反馈等对 会计师进行访谈,基于前述核查程序,保荐人未发现公司新增业务进展与前期信 息披露存在重大不一致的情形。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查阅了公司募集资金管理使用制度、募集资金专户 银行对账单和募集资金使用明细账,并对大额募集资金支付进行凭证抽查,查阅 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文件和决策程序文件,实地查看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现场, 了解项目建设进度及资金使用进度,取得上市公司出具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和年审会计师出具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鉴证报告,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 谈。 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发生变更情况如下:公司分别于 2022 年 12 月 14 日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三十六次会议、第一届监事会第二十八 次会议,于 2022 年 12 月 30 日召开 2022 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 于变更部分募投项目并使用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增资以实施募投项目的议 案》,基于公司战略布局考虑,同意将新建大兆瓦风机整机生产线项目变更为郴 州三一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并同意向新项目实施主体增资以实施募投项目。具 体内容详见公司于 2022 年 12 月 15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的《关于变更 部分募投项目并使用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增资以实施募投项目的公告》(公告 编号:2022-035)。2023 年 6 月 17 日,公司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四十一次会议, 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募集资金专项账户的议案》,同意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三一 重能装备(郴州)有限公司开立“郴州三一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募集资金存储 专项账户,以规范募集资金管理,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公司分别于 2023 年 8 月 29 日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四十五次会议、第一届监事会第三十七次会议、 于 2023 年 9 月 14 日召开 2023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 部分募投项目、使用超募资金增加投资额并向全资子公司增资以实施募投项目的 15 议案》,基于公司战略布局考虑,同意将三一张家口风电产业园建设项目(实施 主体为三一张家口风电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为三一重能智能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 建设项目(实施主体为三一(巴里坤)风电装备有限公司),同时使用部分超募 资金 23,496.00 万元增加投资额。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 2023 年 8 月 30 日在上海 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的《关于变更部分募投项目、使用超募资金增加投资额并向 全资子公司增资以实施募投项目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37)。2023 年 9 月 21 日,公司将三一张家口风电技术有限公司募集资金专户中的余额 16,882.98 万元通过三一重能账户转入三一(巴里坤)风电装备有限公司开立的募集资金专 户中。 本持续督导期间及期后,公司募投项目延期及变更情况如下:郴州三一智能 制造产业园项目整体建设工厂量大、环保节能要求高,建设标准高,选用了技术 成熟可靠、满足产品基数要求和生产效率的先进设备,项目建设涵盖基础设施建 设、数字化工艺、设备采购、运输、安装组织及调试等环节,建设周期较长,厂 房、设备等相关款项未达到合同约定的支付节点。公司基于审慎性原则,严格把 控项目整体质量,综合考虑实际建设进度、资金使用情况的影响,在保持募投项 目的实施主体、投资总额、资金用途等均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经 2024 年 1 月 8 日召开的第一届董事会第五十二次会议、第一届监事会第四十四次会议审议通 过,决定将该募投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调整为 2024 年 6 月 30 日。经 2024 年 4 月 29 日召开的第二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审 议通过,将“风机后市场工艺技术研发项目”、“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尚未使 用的募集资金用于投资建设新项目“三一锡林郭勒零碳智造产业园项目”。 基于前述核查程序,保荐人认为: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已建立募集资金管 理制度并予以执行,募集资金使用已履行了必要的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程序,基 于前述检查未发现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16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2023 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如下: 报告期内 是否在 从公司获 任期起始日 年度内股份 增减变 公司关 姓名 职务 性别 年龄 任期终止日期 年初持股数 年末持股数 得的税前 期 增减变动量 动原因 联方获 报酬总额 取报酬 (万元) 周福贵 董事长 男 62 2020.09.26 2027.01.28 37,563,000 40,528,500 2,965,500 期权行权 644.00 否 向文波 董事 男 62 2020.09.26 2027.01.28 79,080,000 79,080,000 0 / - 是 董事、总 2020.09.26/20 李强 经理、核心 男 44 2027.01.28/至今 2,965,500 8,896,500 5,931,000 期权行权 647.85 否 20.11.23 技术人员 郭瑞广 董事 男 43 2021.01.12 2027.01.28 420,000 756,000 336,000 期权行权 206.75 否 邓中华 独立董事 男 56 2020.09.26 2026.09.25 0 0 0 / 10.00 否 杨敏 独立董事 男 47 2020.09.26 2026.09.25 0 0 0 / 10.00 否 曹静 独立董事 女 47 2021.01.12 2027.01.28 0 0 0 / 10.00 否 丁大伟 监事会主席 男 42 2020.09.26 2027.01.28 0 0 0 / 77.36 否 陈修强 监事 男 51 2023.05.19 2027.01.28 54,000 54,000 0 / 40.55 否 职工代表监 马雨明 男 60 2020.09.26 2027.01.28 0 0 0 / 60.92 否 事 廖旭东 副总经理 男 48 2020.09.26 2027.01.28 315,000 675,000 360,000 期权行权 178.60 否 17 报告期内 是否在 从公司获 任期起始日 年度内股份 增减变 公司关 姓名 职务 性别 年龄 任期终止日期 年初持股数 年末持股数 得的税前 期 增减变动量 动原因 联方获 报酬总额 取报酬 (万元) 余梁为 副总经理 男 43 2020.11.23 2027.01.28 780,000 1,560,000 780,000 期权行权 290.62 否 彭旭 副总经理 男 43 2022.08.22 2027.01.28 144,000 324,000 180,000 期权行权 360.35 否 副总经理、 2024.02.19 2027.01.28 杨怀宇 核心技术人 男 44 125,000 365,000 240,000 期权行权 163.87 否 /2020.11.23 /至今 员 财务总监/ 2027.01.28 房猛 董事会秘书 男 45 2020.09.26 288,000 648,000 360,000 期权行权 211.82 否 /2024.02.19 (离任) 周利凯 董事会秘书 男 44 2024.02.19 2027.01.28 0 0 0 / 0 否 核心技术人 李建涛 男 42 2020.11.23 至今 99,900 199,800 99,900 期权行权 64.61 否 员 核心技术人 梁家宁 男 40 2020.11.23 至今 150,000 300,000 150,000 期权行权 192.18 否 员 核心技术人 董召然 男 43 2020.11.23 至今 60,000 110,400 50,400 期权行权 74.06 否 员 核心技术人 张敬德 男 47 2020.11.23 至今 96,000 168,000 72,000 期权行权 112.86 否 员 核心技术人 何涛 男 39 2020.11.23 至今 67,200 163,200 96,000 期权行权 74.32 否 员 18 报告期内 是否在 从公司获 任期起始日 年度内股份 增减变 公司关 姓名 职务 性别 年龄 任期终止日期 年初持股数 年末持股数 得的税前 期 增减变动量 动原因 联方获 报酬总额 取报酬 (万元) 核心技术人 武胜飞 男 38 2020.11.23 至今 50,000 170,000 120,000 期权行权 90.34 否 员 核心技术人 梁湿 男 37 2020.11.23 至今 72,000 144,000 72,000 期权行权 51.12 否 员 核心技术人 龙利民 男 42 2020.11.23 至今 80,000 200,000 120,000 期权行权 96.86 否 员 核心技术人 刘云 男 42 2020.11.23 至今 96,000 192,000 96,000 期权行权 66.21 否 员 核心技术人 唐胜武 男 42 2020.11.23 至今 10,000 82,000 72,000 期权行权 61.56 否 员 核心技术人 张芹 女 47 2020.11.23 至今 96,500 192,500 96,000 期权行权 75.19 否 员 监事(已离 常晓康 男 37 2020.09.26 2023.05.19 0 0 0 / 7.29 任) 副总经理 胡杰 男 60 2022.08.22 2024.02.19 360,000 720,000 360,000 期权行权 149.91 否 (已离任) 核心技术人 夏益民 男 44 2020.11.23 2023.09.13 216,000 216,000 0 / 58.14 否 员(已离任) 核心技术人 董国庆 男 39 2020.11.23 2023.09.13 76,800 196,800 120,000 期权行权 26.44 否 员(已离任) 19 报告期内 是否在 从公司获 任期起始日 年度内股份 增减变 公司关 姓名 职务 性别 年龄 任期终止日期 年初持股数 年末持股数 得的税前 期 增减变动量 动原因 联方获 报酬总额 取报酬 (万元) 合计 / / / / / 123,264,900 135,941,700 12,676,800 / 4,113.78 / 除上述情况外,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其他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20 十一、保荐人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未发现应当 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以下无正文) 21 (本页无正文,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 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之签署页) 保荐代表人: 孙鹏飞 杨成云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