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手机随时随地看行情
  • 公司公告

公司公告

中金岭南:2021年度环境报告书2022-03-29  

                        证券代码:000060        证券简称:中金岭南       公告编号:2022-023
债券代码:127020        债券简称:中金转债



      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度环境报告书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企业的基本情况
     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是以铅、锌、铜

等为主业的多金属国际化全产业链资源公司。公司成立于

1984 年 9 月,先后隶属于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和原国

家有色金属工业局。1997 年 1 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股票代码:000060),1999 年重组韶关岭南铅锌集团,2000

年公司国有股份由原国家有色工业局划归广东省管理,2001

年国有股份划归广东省广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

本 35.7 亿元,总资产近 250 亿元,年营业收入超 400 亿元,

现有员工近万人。

     公司业务范围涵盖矿产、冶炼、新材料加工、贸易金融、

工程技术五大板块,拥有全资、控股子公司 21 家,产业辐射

至澳大利亚、多米尼加、爱尔兰等国家。公司设有“国家级

                                  1
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粉体材料

工程联合实验室”和“中金岭南科学技术开发院”等研发平

台,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9 人、深圳市地方级领军

人才 7 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8 人、高级工程师 337 人,先

后荣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 140 余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

励 14 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8 项、三等奖 3

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国家有效专利 321 项,其中

发明专利 104 项。

    作为中国有色金属铅锌行业龙头企业,公司开创了利用

海外开发平台收购全球资源的新模式,目前在全球 4 大洲 5

个国家拥有 13 个矿山和勘探项目,掌控已探明的铅、锌、铜

等有色金属资源金属量超千万吨,潜在价值超千亿元,形成

了立足国内,面向中、南亚,走向世界的矿产资源新格局。

    公司主要技术指标、资产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名列全

国铅锌企业前列,荣获中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中国工业

大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境外资源开发战略功勋企业”“中

国铅锌行业国际产能合作杰出奖”“中国铅锌行业提质增效

杰出贡献奖”“具有国际影响力中国铅锌企业”等称号,多

年入选《财富》中国 500 强、中国上市公司 500 强、中国制

造业企业 500 强。
                           2
    二、环境管理情况
    (一)环境保护理念、方针与目标

    1.环境保护理念

    中金岭南公司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十

四五”规划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

策部署,以环境风险防控为重点,强化源头控制,严格环保

隐患排查与整改,加快推进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强化节

能减排,实施清洁生产,持续改进与完善环保基础设施,积

极构建绿色循环发展及资源高效利用的企业。

    2.环境保护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环境友好”的安全

环保方针。

    3.环境保护目标

    无一般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废水废气外排污染物

达标率 100%,固废合规处置率 100%;符合上级下达的生态

环境保护控制指标要求;无政府按日计罚、限制生产、停产

整治、查封扣押、挂牌督办等环保行政处罚。

    (二)环境管理组织结构

    公司由上至下成立了安全环保管理委员会,总部设置安
                          3
全环保职业健康部,配备环保管理专兼职人员;所属各单位

均成立环保管理委员会,设置环保职能管理机构,下属车间

(厂室)设环保管理人员,履行各自安全环保工作职责。2021

年根据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情况,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对管理

委员会成员名单进行了调整,重新明确管理职责。

    (三)环境体系认证与清洁生产审核

    公司积极推行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清洁生产

审核工作,完善环保管理体系,将生态环境管理和保护纳入企

业经营管理全过程,不断提高环保管理绩效。公司主要生产

单位凡口矿、韶冶厂、丹冶厂、科技公司、华加日西林实业

公司、建安公司、环保公司均已通过 ISO14001:2015 环境管

理体系认证,各单位按照体系运行要求,组织并顺利通过环

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及外部审核工作。2021 年,丹冶厂、广

西矿业公司、科技公司、华加日西林实业公司持续推进清洁

生产工作,凡口矿、韶冶厂组织开展并通过新一轮清洁生产

审核验收工作,将清洁生产理念与生产、管理和经营紧密结

合,持续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不断提高清洁生产

能力。

    (四)环境保护教育与培训

    2021 年受疫情影响,公司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培训
                          4
方式,及时收集国家最新环保标准规范,以中央环保督察组

督查其他省份、企业的反馈意见为案例,查漏补缺,举一反

三;参加全国有色金属“碳达峰碳中和”培训研讨网络会议,

了解国家“双碳”政策以及行业进展,抓实理论教育;学习

《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不断规范环境信息依

法披露活动;认真开展“六五环境日”、“节能宣传周”宣

贯等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环保知识,提升员工环保意

识。公司所属各生产单位均按照年初制定的培训计划,从水、

气、固废、噪声、土壤等方面结合自身实际,持续开展各项

活动,组织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及操作人员岗位培训,

提高环保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结合“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世界环境日活动主题,开展废旧物品回收利用、

环保知识竞赛、出版环保板报、派发环保宣传资料、悬挂环

保宣传标语、观看宣传片等系列宣传活动,多形式、多渠道

的加强新形势下的环保政策学习,提升全员环保意识。

    (五)2021 年的重点环保工作

    2021 年,公司通过加大污染防治与减排的投入,采用先
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从源头削减污染;持续开
展清洁生产,不断改进与完善环保基础设施,污染防治水平
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通过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与危险废

                          5
物规范化管理等专项工作,强化现场管理,外排污染物得到
有效控制,废水废气达标排放,固废合法合规处置,未发生
一般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政府按日计罚、限制生产、停产
整治、查封扣押、挂牌督办等环保行政处罚为零。
       1. 顺利通过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2021 年 4 月、8 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相继进驻广
西自治区、广东省,公司党委高度重视,迅速召开迎接中央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专题会议,全面部署督察迎检工作;
同时组织各单位学习生态环境部公开通报的典型案例,要求
举一反三,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针对发现的环保问题进
行跟踪检查,全面落实各项问题整改,保持与地方政府和当
地生态环境部门沟通,及时向中央环保督察组报送相关材料。
9 月 5 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环保
督察第四组副组长翟青到凡口铅锌矿尾矿库视察指导,对矿
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予以肯定。韶冶厂顺利通过了无人机巡
检督察。
       2.持续开展环保管家项目,推进环保管理精细化、长效
化。
    2021 年,公司同北矿科技集团持续开展“环保管家”技
术服务项目,以环保督察为契机,积极推进环境风险管控和
隐患综合整治长效化,结合中央环保督察要点、新固废法及
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要求,通过现场交流、检查,对两

                            6
厂两矿开展环保问题诊断及问题动态追踪,下发问题整改清
单,督促整改落实到位;梳理细化环境管理档案,完善车间
环保操作规程及环保设施台账。部分企业在重点环保设施旁
设立环保设施操作规程牌,不断规范环保设施运行和员工行
为,提升现场环保管理水平。
    3.实施系列环保治理项目,提高污染防治能力,减少污
染物排放。
    项目情况:
    ① 加大提标治理,满足特别排放限值要求。针对 2020
年 9 月 1 日起执行的有色行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公司持续加强废气排放治理,开展能量系统优化,从源头上
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韶冶厂、丹冶厂实施“煤改气”项目,
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韶冶厂实施“精馏炉烟气
余热回收及烟尘治理”项目,最大幅度的利用生产过程中产
生的余热,经布袋除尘处理后排放,废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
减少;精炼炉采用多孔介质燃烧器,节能率在 30%以上,氮
氧化物稳定低于特别排放限值标准,年减碳约 1 万吨。升级
改造环保设施,实施“烧结车间破碎流程优化及收尘设施升
级改造”项目,采用筛管侵入式收尘器、塑烧板收尘器代替
原来的湿法收尘器,不断提高收尘效率,改善作业环境。
    ②实施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提高固废综合利用水
平。韶冶厂充分发挥 ISP 工艺优势,遵循“应收尽收、可回

                          7
尽回”的原则,优先全面处理和回收利用自身生产产生的固
体废物,实施“铜回收环保技术改造”——首创富氧底吹工
艺吹炼铅冰铜技术,实施“含锌渣烟化炉吹炼资源化利用与
环保升级改造项目”——实现含锌废渣资源化利用,不断提
高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率。凡口矿实施尾矿资源综合回收及环
境治理开发项目原矿预先抛废工程,采用 XRT(智能图像 X
射线机)技术使矿石与废石分离,提高入选原矿品味,源头
上削减尾矿产生量,每年产生约 11 万吨抛废废石作为建筑
材料厂的原材料使用,减少井下充填所需空区;同时使用新
型胶束剂对细粒级尾矿进行捕捉回收,结合充填系统升级改
造,高效综合利用尾矿,现正在有序进行设备、设施施工作
业。丹冶厂开展炼锌渣绿色化升级改造项目建设,采用富氧
闪速熔炼和原有氧压浸出湿法炼锌工艺相结合,充分发挥铅
锌联合冶炼企业的优势,实现资源就地转化及无害化处置。
    ③开展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改造。凡口矿实施尾矿库废水
提质改造工程、井下水澄清工程,现外排水已稳定达到特别
排放限值,持续推进选厂废水前水处理与回用工程的调试,
做好地沟水整改,不断提高选矿废水回用率,从源头上大幅
减少选矿废水输入尾矿库;韶冶厂实施生产废水零排放系统
优化改造,完成深度站站膜系统前端除钙工艺高压反渗透膜
升级改造工作、新增 MVR 工艺等工作,提高系统自动化程度
和处理效果稳定性,废水处理能力大幅提高。

                          8
    ④完成凡口铅锌矿尾矿库生态恢复 II 期工程,建立与
周边地貌环境和景观协调一致的生态植被系统,植被覆盖度
>85%,生物多样性达到本地植被的 50%以上,土壤 pH 值调
整到 5.5-8.5,有效降低尾矿库重金属污染排放,重金属有
效态含量下降 50%左右,实现了“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
两者有效结合。Ⅱ期工程的实施,明显提升矿区生态环境质
量,建立同类矿山尾矿库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示范基地,为矿
山企业建设绿色矿山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⑤持续做好大气无组织排放管控,强化监测监控,实施
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对粉状物料贮存、转运输送设置进行密
闭,增设道路洒水抑尘、车辆清洗和物料输送集气收尘设施,
完善改进炉窑环集烟气集气方式、提高集气效率。
    4. 开展规划设计,提升周边环境。
    在韶主要生产企业积极推进“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
改革试点工作,推动韶冶从传统的生产性厂区向现代化园区
转型,一体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进产城融合发
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利用中金岭南自身冶炼技术优
势和区域有色金属资源优势,以凡口地区打造集“采-选-冶
-精深加工”全产业链为一体的优质园区为契机,以产业绿
色化、低碳化、循环化为方向,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园,全力
打造资源绿色循环利用示范区、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样
板区,不断提升周边环境。

                           9
    5.强化环保设施运行管理与监测监管。
    ①加强环保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转。
各单位按要求对环保设施进行日常巡视管理,做好环保设施
的维护与保养,记录运行台账,确保环保设施与主体生产设
施同步运转。
    ②加强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测监管水平。
2021 年,丹冶厂完成对污水处理站、燃气锅炉在线监测系统
以及制酸、回转窑新增颗粒物在线监测系统的项目验收评审
工作,确保监测设备运行稳定,同时严格按照标准开展环境
监测,严密监控厂矿区环境空气质量和工业外排水情况。
    6.完成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工作。
    公司各重点排污单位凡口矿、韶冶厂、丹冶厂、广西矿
业公司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要求制定企业自行监测方案,定期
对污染物情况进行监测,按规范编制监测报告,并按要求在
全国污染源监测信息管理与共享平台及广东省、广西壮族自
治区企业自行监测平台进行公示。2021 年全年在线监测数据、
自行监测数据、第三方监测数据、省市监督性监测数据全部
达标。
    (六)获得环境保护荣誉
    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环保投入,在矿山、冶炼等领域
打造了一批绿色标杆,凡口矿被评为国土资源部“资源综合
利用和环境治理”典型样板矿山,“国家级绿色矿山”;广西

                          10
矿业被评为“国家绿色矿山”;韶冶厂在国内率先实现工业
废水零排放;丹冶厂被评为国家绿色工厂和首批《铅锌行业
规范条件(2020 年)》10 家铅锌冶炼企业名单之一。
    凡口铅锌矿、韶关冶炼厂、丹霞冶炼厂分别被广东省生
态环境厅评为“广东省环保诚信绿牌企业”;华加日下属华
西公司获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三五”节能考核通报
表扬,获得超额完成等级评价。凡口矿《矿区空间生态修复
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 2021 年度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
一等奖,参与编制了《有色金属采选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
和《铅锌选矿废水处理与回用规范》,其中评价导则获全国
有色金属标委会技术标准二等奖。韶冶厂参与编制了《GB 碲
锌镉化学分析方法》、《铬钴钨系合金粉末化学分析方法》获
全国有色金属标委会技术标准三等奖。广西矿业公司参与研
究开发的《复杂微细铅锌矿绿色高效利用新技术》项目荣获
2021 年度“中国有色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三、环保守法情况
    (一)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
    2021 年,公司持续加强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

价及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管控,确保工程项目合法合规顺利实

施。凡口矿完成“凡口铅锌矿尾矿库生态恢复 II 期工程”“尾

矿资源综合回收及环境治理开发项目原矿预先抛废工程”环

保竣工自主验收;韶冶厂完成“精馏烟气余热回收项目”自
                           11
主验收工作;丹冶厂完成“锌粉制备项目”、“萃铜余液回收

工艺完善项目”自主验收工作。

    (二)排污许可证制度执行情况

    公司严格按照《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排污许可证申请

与核发技术规范总则》要求,凡口矿、广西矿业公司、华加

日西林公司于 2020 年完成国家排污许可证的申领,韶冶厂于

2020 年完成排污许可证的延续,中金科技公司完成固定污染

源排污登记,2021 年凡口矿、丹冶厂按照环保要求顺利重新

申领国家排污许可证。各单位积极开展自行监测,规范填写

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定期向国家排污许可证平台填报数据及

提交执行报告,按证排污。

    (三)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

    公司按照生态环境部门的要求,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所

属各生产单位按要求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对排放的废

气、废水和厂界噪声进行定期监测,并按要求对监测结果信

息进行公开。2021 年监测报告结果显示,公司主要外排污染

物均能满足现行排放标准,实现达标排放。公司下属矿山、

冶炼厂排放的主要特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COD、

氨氮、铅、锌、砷、镉等,其中凡口矿、丹冶厂废水中部分

污染物执行《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特
                           12
别排放限值;韶冶厂、丹冶厂废气污染物颗粒物、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执行 GB25466-2010 特别排放限值。根据厂界外声环

境功能区类别的不同,各单位噪声分别符合《工业企业厂界

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二、三类标准。

    (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依法处置情况

    公司严格遵守《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积极推进

固体废物减量化,优化工艺设计,做到资源最大化利用。对

于产生的废弃物,规范设置固废贮存、处置设施。2021 年,

公司加强危险废物管理,对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版)》

开展危险废物辨识、管理,审核危废处置单位主体资格,根

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

理办法》有关规定,做好危险废物贮存、转移、利用、处置

等全过程管控,不断完善台账记录。公司固废实现处置合格

率 100%,并持续推进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五)环境保护税缴纳情况

    2021 年公司所属各单位严格按照《环境保护税法》《环

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要求,根据外排污染物种类、浓度、

总量,定期填报环境保护税缴纳申请表等,按期足额缴纳环

保税。

    (六)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情况
                           13
    根据生态环境部门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司所属各

生产单位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对存在环境

风险点进行辨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组建应

急救援组织,配备应急救援物资,并进行预案评审与备案。

2021 年所属各单位积极开展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工作,其

中韶关冶炼厂、丹霞冶炼厂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修

订工作,针对应急演练时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具体措

施,落实整改,确保应急时措施可靠、有力、有效,提高对

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能力。

    (七)环境信息公开情况

    公司按照生态环境部和证监会要求,通过发布年度环境

报告书、在年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中详实披露环境信息等方

式,积极向社会公开公司环境责任履行情况,主动接受社会

监督。

    四、编制说明
    (一)本报告书中“公司”指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

股份有限公司。

    (二)本报告书的报告时限为 2021 年 1 月 1 日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
                           14
    (三)本次报告发行日期:2022 年 3 月 29 日。

    (四)发布形式:《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

司 2021 年度环境报告书》将在公司网站上向社会公众发布。

    (五)编制人员与信息咨询:

    公司总部地址:深圳市深南大道 6013 号中国有色大厦

23-26 楼

    公司邮政编码:518040

    公司网址: http://www.nonfemet.com

    编制人员:李建雄、傅颖等

    意见反馈:如对本报告书有任何疑问或意见,欢迎来函、

来电咨询:0755-83474800、fuying@nonfemet.com.cn

    来函咨询单位: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环保职业健康部

    五、结语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

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

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

期。2022 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中金岭南公司“十四

五”发展规划深入推进的关键之年,更是公司全面深化改革、

奋进千亿级企业的开局之年。公司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15
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

历次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落实减污降碳总要求,做

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

战,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公司为目标,立足

现有工作,主动作为,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实施技术改造、

工艺和管理创新,统筹推进水、气、声、渣全方位综合治理,

积极探索绿色低碳生产方式,持续开展矿区生态修复和厂区

周边绿化,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切实履行上市公司环保责任,

打造千亿级、世界一流的多金属国际化全产业链资源公司,

为广晟集团奋进世界 500 强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

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希望本报告能加强社会各界对本公司的认知,也希望接
受社会的监督,促使公司环保工作做得更好。
    特此公告。


            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2 年 3 月 29 日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