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手机随时随地看行情
  • 公司公告

公司公告

太钢不锈:2022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2023-04-22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第一部分     公司 2022 年度工作回顾

    2022年,董事会共召开13次董事会,认真履行股东大会和《公司章程》赋
予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勤勉尽责,全面完成了公司的各项任务。现将主要工作
报告如下:
    一、概述

   2022 年,公司围绕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全产业链高科技企业,深入
开展“对标找差创一流”活动,管理流程与效率不断优化,克服市场不利形势变
化,持续推进“三降两增”工作,全力奋战稳增长,实现平稳运行。2022 年,公
司全年产钢 1216.88 万吨,其中不锈钢 414.00 万吨;全年钢材销量 1168.25 万
吨,其中不锈钢 394.71 万吨;出口钢材 63.59 万吨,其中不锈材 40.96 万吨。

    二、分析

   1、精品研发制造能力不断提升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大力提升高强、耐蚀、高功能产品比例。围绕国家重大
战略需求,全力推进“卡脖子”与使命类产品与技术研发,低磁高强奥氏体不锈
钢 X40 板材等 4 项新产品实现首发;新一代 ZJ 材料用高氮钢不锈钢坯/材等 4 项
使命类新产品成功开发;全年重点新产品结算量超 33 万吨,专利申请量 295 项,
发明专利比例 80%以上,均超额完成目标。持续推进不锈钢建筑用材低成本、经
济化开发,主导或参与《建筑用不锈钢钢板和钢带》等 5 项国、团标制修订,全
年低成本建筑用不锈钢累计开发量 6 万吨以上,形成规模化应用。以高质量、低
成本、高效化、智能化的不锈钢制造技术为重点,加速关键新工艺、新技术开发,
高品质不锈钢洁净度控制技术、特殊品种钢保护渣开发与应用等 7 项标志性技术
有序推进,关键技术开发实现新突破。

   2、产品差异化竞争力持续增强
   深化产品经营、品种经营理念,实施产品差异化竞争策略,围绕提升产品市
占率持续发力。不锈钢方面,汽车用钢、民用超纯、宽厚、罐箱等特色产品市占
率继续保持第一,宽幅热卷、中厚板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碳钢方面,碳钢卷
                                     1
板省内市占率 70%以上;硅钢方面,取向硅钢与国内三大变压器厂形成合作供货,
无取向双高硅钢销量占比保持行业第一,无取向高牌号及取向全系列产品效益订
单比例增长至 70%以上;镍基产品方面,N08810 特厚板和 N08120 中厚板高端镍
基产品形成批量订单,国内市占率 50%以上。核电钢板实现品种规格全覆盖,国
内市占率达 75%。

   3、提质降本增效成绩显著
   坚持全面对标找差,聚焦“吨钢效益”,进一步加大降本增效力度。遵循“冶
金原理+科学管理”的原则,着力提高拉速、轧制速度、退火速度,提升了生产
效率,推动增产增效;实施工艺技术改进,通过提高连浇炉数、降低修磨率,减
少头尾切废和轧废,判废连铸坯再利用、大圆坯头尾坯利用等措施,提高了成材
率。实施经济炉料降本,持续提高气煤、瘦煤、大矿长协煤等高性价资源配比;
以太钢集团自产铁矿“应用尽用”为原则,持续提高高炉球团配比,并开发非主
流铁矿新资源;充分发挥一体化炉料结构优化运行模式,最大化使用廉价炉料替
代高价原料。加快质量改进,全年碳钢废品率降低 30.77%,二级品率降低 28.5%,
质量异议万元损失降低 15.6%。

   4、重点工程项目高效推进
   按照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的思路,不锈钢产业规划项目有序落地推进。
全年,公司共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26 个,其中,11 个项目已完成,15 个项目
按计划推进。太原基地高端冷轧取向硅钢项目全线贯通并快速达产、实现当年盈
利,成为国内第三家具备该类产品批量生产能力的厂家;中厚板生产线智能化升
级改造项目主轧线、极薄规格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退火机组改造项目建成投产;取
向硅钢常化酸洗线等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太钢鑫海炼钢系统建成投产,热轧项
目开工建设。

   5、智慧制造水平快速跃升
   加快补齐“四个一律”短板,完成“1+6”智慧化集控项目建设,85%的主流
程工序完成了智慧化集控,新增投运工业机器人 79 台,远程运维指数超过 50%,
物流上平台指数显著提升。大力推进“三跨融合”,完成集团公司内专业服务平
台全覆盖,实现与部分战略客户的信息互通及不锈钢产品数字交付;基于 iPlat
平台的智能产线上线运行,冷轧硅钢、不锈热轧等工序完成“操检维调”基层变
革,提高了现场作业效率。统筹规划太钢数据平台建设,形成建设路线图和基础


                                    2
框架。在现有智能车间基础上,开展智能冷轧“工业大脑”示范探索与实践,推
动生产由依赖经验向智慧驱动转变。

   6、绿色低碳发展迈上更高水平
   深化环保全要素“AA”企业创建,能源、环保指标均优于年度目标,环保绩
效由优秀向卓越迈进。常态化保持超低排放 A 级绩效,启动并完成焦化、烧结工
序“超超低”排放改造;公司成为山西省第一批节水型企业中唯一的节水标杆企
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全年完成 98.35%。全方位推进“双碳”工作,健全碳排放管
理体系,发布碳达峰及降碳行动方案、不锈钢低碳冶金技术路线图,完成五大类
主要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三大类不锈钢冷轧板环境产品 EPD 声明,首批
试点开展碳排放数据在线监测;推进低碳冶金技术开发,实施全流程工艺技术节
能降碳,CO2 在转炉炼钢能源化利用及钢渣固碳高品质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开
发成功并用于生产实践,国内独创转炉炉底快速热更换技术。大力优化用能结构,
全年绿电交易量占到总用电量的 8%。大力发展清洁运输,完成 3 台混合动力机
车改造,投运电动重卡 114 台,配套建设换电站、充电桩。公司吨钢 CO2 排放量
同比下降 3.5%。

   7、风险防控能力增强,社会责任高标准履行
   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内控体系和内控矩阵,推进制度树“立、
改、废、转”工作,强化重大风险防范化解,保持了稳健运营发展的局面。积极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将社会责任管理纳入战略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计划,融入运
营管理全过程,提高了公司透明度和各方认同度,增强了投资者信心,《太钢不
锈 2021 年可持续发展报告》获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专家委员会五星级(卓
越)评价。

                  第二部分    公司 2023 年工作任务

   一、钢铁行业发展形势
   2023 年,全球经济形势小幅改善,我国经济形势将稳步向好,但钢铁行业经
营形势依然严峻,面临钢材出口疲软、国内需求减少、钢铁供给能力强和原料价
格高位震荡等挑战。行业供应方面,以中钢协倡导“三定三不要”生产经营原则
为代表的自律限产机制将常态化,随着兼并重组进程加快、钢铁产能集中度快速
提升,未来我国粗钢产量会以有效满足需求为目标。我国不锈钢炼钢产能和冷轧
产能将迎来投产高峰期,不锈钢企业之间的竞争态势将加剧。消费方面,稳经济
                                   3
政策效应的逐步释放,将利好钢铁行业,对钢铁消费形成有力的支撑,但房地产
市场持续低迷和制造业出口增速回落可能拖累钢铁消费。
   整体上看,2023 年我国钢铁行业仍将维持需求减少、供应减少的“双减格局”,
预计铁矿石、煤炭价格小幅下降,镍铬原料价格宽幅震荡态势,钢材价格前高后
低、全年均价或低于 2022 年。

   二、公司发展战略
   构建不锈钢产业平台,发挥与宝武生态圈的协同效应,围绕“品种、品质、
品牌”核心,突出“技术创新、价值服务、成本效率”引领,强化“资源、智慧、
生态”支撑,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全产业链高科技企业。

   三、经营计划
   2023 年公司的经营目标是:产钢 1413 万吨,其中不锈钢 595 万吨;经营绩
效跑赢大盘;环保绩效持续领先;重大安全事故和重大风险事件为零。
   上述经营计划并不代表公司对 2023 年度的盈利预测,能否实现取决于市场
状况变化等多种因素,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请投资者特别注意。
    2023 年,在坚持环保领先、本质安全、一流质量、品种差异化等优势“四个
不能变”前提下,深度聚焦“成本、效率、活力”,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聚焦“成本”深化对标找差,持续推进成本削减工作,着力培育公司产
品低成本竞争优势
    (1)持续深化对标找差。针对对标工作中发现的差距和不足,以快速“改
进提升”为目标,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实现各项关键冶金指标达到一流水平。持
续加强与宝武体系内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对标找差,推动公司对标找差“有标杆、
有数据、有对比、有认知、有行动、有结果、有考核”,融入生产经营管理的全
过程,形成闭环式、常态化对标改进工作机制,形成战斗力、竞争力和实实在在
的效益。在对标降本过程中,要注重固化领先指标的好做法,形成示范效应;解
剖未取得突破指标的问题根源,落实攻关突破。
    (2)大力推进降本增效。针对钢铁行业“严冬”持续强化“冬练”,坚持
“一切成本皆可降”理念,全方位挖掘成本削减及增效潜力点,项目化推进成本
削减目标任务。加快新投产线达产达标达效进度,极致发挥产线效率,提升产出
水平,做到增产增效。



                                   4
    (3)严控投资和费用支出。坚持“现金为王,量入为出”的原则,严控资
金预算,加强费用管控,各专业条线要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管控流程、堵
塞“跑冒滴漏”,实现源头降费,确保完成各项费用较上年下降 10%以上的目标;
按照“必须必要”原则,对新增费用项目进行严格论证、单列管理,确保在费用
约束条件下满足各项生产经营需求。
    2、聚焦“效率”持续改进提升,全面改善全体系运营管理效率和质量,大
力培育公司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
    (4)全面提升公司运营效率。主动应对市场变化,提升采产销各环节对市
场变化的反应灵敏度,坚持以效益和效率为前提组织生产、配置资源,全面提升
合同、生产、质量、交货、服务等各环节的运行效率,实现公司整体运行效率和
效益最大化。大力提升资产效率,重点围绕“品种、质量、差异化”对产线进行
系统审视、调整优化、填平补齐,提高各产线生产效率。
    (5)进一步提高科研产出效率。加强科研核心能力建设,保持研发投入强
度 3%以上,开展技术和产品创新的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整合优化宝武及太钢
集团不锈钢研发资源,推进不锈钢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任务,提升研发产出
效率。全面推进关键技术专利布局,重点引导挖掘引领行业技术进步、有效制约
竞争对手、解决“卡脖子”及国产化替代等高价值专利,提高专利“亩产”和发
明专利比例。
    (6)提升营销接单与合同兑现效率。营销系统要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从组织策划、过程调控、分析改善三个环节,优化接单结构,提升订单毛利。聚
焦提升吨钢利润核心,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坚持差异化精品策略,扩大差
异化品种优势,全年差异化产品比例不低于 50%。围绕高端特种不锈钢产品集群
化、碳钢板材高强耐蚀化、碳钢长材特钢化方向,强化市场领导地位,在高价值
领域提升市场份额;加大同质化产品挖潜增效,推进“晋材晋用”,实现近地化
销售增值,提升“规格差异化、表面差异化、强度差异化”产品销量比例,实现
增值增效。坚持按合同组织生产,加大高效益合同组织力度,确保重点战略品种、
高效益品种的高效生产和合同及时兑现。
    (7)提升节能环保绩效水平。“废气超低排”方面,持续巩固超低排放 A 级
企业绩效,焦化、烧结工序常态化保持超超低排放水平,加快推进其他重点工序
深度治理;“废水零排放”方面,持续优化水系统运行,全力推进重点废水零排
放项目实施,再生水常态化回供城市湿地公园;“固废不出厂”方面,加强固(危)
                                    5
废全生命周期规范化管理,推进重点综合利用项目实施,实现固废综合利用率不
低于 99.5%的目标。聚焦“极致能效”推进能效标杆创建工作,向极低排放 AAA
阶段迈进。扎实推进碳达峰及降碳行动方案,确保年底前碳排强度不高于
1.92t/t。
    (8)持续加速智慧制造进程。坚持以智慧制造提升生产效率、引领加速发
展,以智慧化集控、万名宝罗上岗、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应用、工业大脑-
智能冷轧为重点,推进全流程、全要素智能产线、智慧工厂建设,年底建成 2 条
以上智能产线、新投用“宝罗”机器人 60 套以上。开展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应
用,逐步实现以数据为核心支撑业务发展、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形成多基地、
集约化协同制造新模式。
    3、聚焦“活力”改善体制机制,全面加强管理体系和体系能力建设,充分
激发全员干事创业的动力活力
    (9)持续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巩固并持续拓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紧
紧把握公司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新要求,持续健全完善市场化
经营机制,加快推进组织架构优化与管理变革,提升公司管理治理能效,实现公
司系统价值最大化。全面完成专业化协作协力变革扫尾工作,初步实现高质量专
业化协作常态化局面。深入推进设备管理变革,试点推进主重作业线“操维一体
化”变革;探索实施总包等商业模式创新,推进皮带机、天车等辅助作业线“操
检维调一体化”。
    (10)提升不锈钢“一总部多基地”管控体系能力。持续深化不锈钢“一总
部多基地”管控体系建设,强化总部一体化管理、基地一贯管理,形成总部“主
建”、基地“主战”的运营模式。深入推进“经营、运行、营销、采购、研发”
五大中心建设,优化完善“一总部多基地”矩阵式管控架构。
    (11)大力推进三项制度改革。聚焦“效率、能力、活力”,持续深入推进
“三项制度”改革,开展定岗定编规范设计、专业能力评估提升、绩效分配对标
重塑三项专项行动,以市场化机制强化人力资源要素分配,推动干部能上能下、
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多能少,激活组织人员更大活力。
    (12)为持续健康发展加上“安全阀”。推进建立全面防范经营决策和执行
风险的风险管控体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完善风险监测体系,优化调整内控矩
阵,实施风险防控措施,确保运营安全,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策划
本年度重大风险评估工作,制定日常管理指标、关键风险指标及预警标准,完善
                                   6
“红橙黄绿”预警机制。持续推进公司制度体系建设,完善合规管理体系,做到
“依法决策、规范管理”。严格落实全员安全生产和环保责任制,守牢安全、环
保底线,确保重点领域与部位安全受控、环保受控,确保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为零,
确保区域内不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伤害频率持续下降。高标准履行企
业社会责任,聚焦“三个面向”工程,全面提升员工“三有生活”水平,拓宽各
类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做好重大事项信息公开,高质量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提高
公司透明度和各方认同度,增强投资者信心,树立良好公众形象。

       四、维持当前业务并完成在建投资项目所需资金安排
       2023 年,公司将采取以下措施,确保维持当前业务并完成在建投资项目的
资金需求:
       1、继续发挥竞争力优势,持续开展对标找差,扎实推进降本增效,实现效
益提升。
       2、加强现金流管理,加快公司内部资金周转效率,持续降低存货、应收账
款等资金占用。

       3、拓宽低成本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有效降低资金成本。

       五、可能面对的风险

       1、原燃料价格高企压缩盈利空间
       受全球地缘冲突影响,预计能源供给持续紧张,钢铁原燃料供给对成本的冲
击将会持续,铁矿、煤、焦价格成为推高钢铁企业成本的主要因素。此外,镍资
源方面,印尼进一步严控镍矿及初级镍产品出口的政策预期强烈,国内不锈钢产
业链和供应链面临严峻风险和挑战,盈利空间进一步压缩。
       应对措施:调动各工序采取节能降碳措施,持续改善用能结构,降低能源成
本;同时从资源战略角度重视废钢资源的回收利用,开拓国内废钢加工渠道。

       2、不锈钢行业竞争愈加激烈
       经过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钢铁工业化解过剩产能取得显著成效。与
此同时,钢铁企业抓住近年来效益改善的发展机遇,进行了大规模全方位的技术
改造和重建,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全面改善,债务结构持续优化,成本费用持续
下降,行业整体尤其是民营不锈钢企业的竞争力显著提升。在新的一轮产业周期
调整过程中,竞争将更多地通过对存量资产的重组并购展开,竞争格局将更加激
烈。

                                       7
    应对措施:依托宝武钢铁生态圈,强化“效率”改进提升,加快产品结构升
级,全面改善体系运营管理效率和质量,聚焦“成本”深化对标找差,着力培育
公司产品差异化、低成本竞争优势。



    2023 年,公司将聚焦“成本、效率、活力”,全面对标找差,持续推进降本
增效,持续深化品种经营,加快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全产业链高科技企
业。公司董事会将认真履行股东大会和《公司章程》赋予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勤
勉尽责,全面完成公司的各项任务。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〇二三年四月二十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