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手机随时随地看行情
  • 公司公告

公司公告

格林美:关于公司及下属公司与嘉能可签署动力电池用钴原料战略采购补充协议的公告2020-12-04  

                        证券代码:002340          证券简称:格林美         公告编号:2020-110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及下属公司与嘉能可签署动力电池用钴原料
                     战略采购补充协议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风险提示:
    1、本协议为战略采购协议,具体实施需在每一份采购订单中进一步明确相
关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请投资者谨慎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2、本协议的顺利履行将对公司近十年经营所需钴原料提供战略保障,预计
对公司经营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一、进展概况
    2019 年 10 月,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及全资下属公司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格林美(江苏)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凯力克(香
港)有限公司、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与 Glencore International AG(以
下简称“嘉能可”)就动力电池原料粗制氢氧化钴中间品的采购和双方长期合作
等相关事宜签订了战略采购协议,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在巨潮资讯网
(http://www.cninfo.com.cn)上发布的《关于公司及下属公司签署动力电池用钴
原料战略采购协议的公告》(2019-100)。
    为应对世界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对钴资源需求量增加的长期局势,保障公司
未来十年对钴资源的战略需求,双方同意将战略采购协议的合同期限延长至
2029 年 12 月 31 日,同时增加合同数量。近日,公司及全资下属公司荆门市格
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格林美(江苏)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凯力克(香港)有限
公司、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与嘉能可就延长合同期限、增加合同数
量及责任采购和可持续性条款等事项签署了战略采购补充协议。
    根据《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公司本次签署的战略采购补充协议不需要提
交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批准。本次签署战略采购补充协议不构成关联交易,也
不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无须经有关部
门批准。
       二、交易对手方介绍
    1、基本信息
    公司名称:Glencore International AG
    注册地址:瑞士巴尔
    主营业务:金属和矿产,能源产品,农业以及市场营销和物流。
    嘉能可与本公司及下属公司均不存在关联关系。
    2、嘉能可是全球最大的钴资源开采者与供应商,是全球矿业与大宗商品交
易巨头,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信用优良,具有良好的履约能力。
       三、协议主要内容
    1、交易主体
    买方: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格林美(江苏)
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凯力克(香港)有限公司、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
司。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格林美(江苏)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凯力
克(香港)有限公司与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是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的全资下属公司。
    卖方:Glencore International AG
    2、钴资源的战略采购数量
    合同有效期至 2029 年 12 月 31 日,合同有效期内,嘉能可将向公司供应不
少于 137,800 金属吨的钴资源(粗制氢氧化钴原料),具体如下:

           采购时间              采购标的      采购数量(含钴金属量)

            2020 年            粗制氢氧化钴        13,000 金属吨

            2021 年            粗制氢氧化钴        13,200 金属吨
            2022 年            粗制氢氧化钴        13,200 金属吨
            2023 年            粗制氢氧化钴        13,200 金属吨
            2024 年           粗制氢氧化钴         13,200 金属吨
            2025 年           粗制氢氧化钴         14,400 金属吨
            2026 年           粗制氢氧化钴         14,400 金属吨
            2027 年           粗制氢氧化钴         14,400 金属吨
            2028 年           粗制氢氧化钴         14,400 金属吨
            2029 年           粗制氢氧化钴         14,400 金属吨
          合 计                                   137,800 金属吨
    公司与嘉能可认同以上是一个基础战略采购数量,嘉能可承诺将优先保障公
司除以上基础需求之外的新增钴原料需要。
    3、质量标准
    按照双方签订的战略协议履行。
    4、责任采购和可持续性条款
    (1)双方认同,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是这一长期合同关系的支
柱,确保原料不与人权和其他风险相关,并确保原料的生产和来源负责任至关重
要。
    (2)根据经合组织《受冲突影响和高风险地区矿产责任供应链尽职调查指
南》的建议,各方同意在其所有相关生产现场实施第三方保证。
    (3)卖方同意根据负责矿产倡议(RMI)、负责任钴倡议(RCI)和中国五
矿化工进出口商会(CCCMC)联合制定的经合组织协调标准,对 KCC 和 Mutanda
的每项业务进行年度第三方审计,和通常称为钴精炼厂供应链尽职调查标准。
    (4)买方同意对买方附属公司拥有和/或运营的所有设施进行年度第三方审
计,这些设施根据本合同精炼交付给买方的材料(“GEM 运营”)符合由责任矿
产倡议(RMI)和负责任钴倡议共同制定的经合组织标准(RCI)和中国五矿化
工进出口商会(CCCMC),通常称为钴精炼厂供应链尽职调查标准。
    (5)双方同意使用钴业责任评估框架(CIRAF),这是一个全行业的风险管
理工具,帮助钴供应链参与者识别生产和采购相关风险,由钴研究所开发。双方
承诺使用 CIRAF 公开报告 ESG。
       四、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1、嘉能可国际公司(Glencore International AG)是世界最大的钴资源供应
商,对全球钴资源的供应有着重大影响。嘉能可成立于 1974 年,总部位于瑞士
巴尔,是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巨头。经营范围覆盖生产、采购、加工、冶炼、运输、
储存、融资、金属和矿产品、能源产品和农产品的供应,其主营业务包括金属和
矿产。
    2、新能源汽车正在颠覆世界汽车工业的格局,毫无疑问,新能源快速增量
与改变世界汽车工业格局是不争的事实。未来,作为车用动力电池关键原料之一
的钴资源将成为全球战略性紧缺资源。快速发展的新能源市场对钴资源的需求增
量巨大,未来钴资源一定是短缺的。对中国来讲,新能源是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
但是,中国钴资源的储量已经匮乏,钴资源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显得更加重要。
    公司的钴产品与三元前驱体材料对世界新能源市场供应有着极其重要的影
响,公司是世界最大钴资源自由市场采购商。世界最大的钴资源供应商嘉能可与
公司一直保持多年友好合作和供应关系。本次与嘉能可延长钴资源采购合同期
限,达成 10 年期的长期钴资源供应协议,是面对当今世界风云变幻的竞争格局
与世界新能源蓬勃发展趋势的一次深化钴资源与市场的战略合作,是双方建立共
享价值链和共同赢得世界市场的优良表现,有利于提升双方的全球竞争力,将根
本性稳定公司电池材料的全球市场对钴资源的巨大需求,毫无疑问,这份协议不
仅为稳定格林美电池材料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提供了钴原料的长期保障能力,同
时也对化解中国新能源市场对钴资源的需求矛盾极为重要。本协议签署后,将有
效保障公司电池材料业务十年内产能不断扩大对钴资源的战略需求,成为公司钴
资源回收体系外的有力补充,未来 10 年,格林美不再担心钴资源的供应问题,
格林美可以放心地聚焦发展电池材料的全球核心竞争力,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
在全球三元电池原料制造领域的供应保障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有效稳定公司电池
材料业务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有效推动公司建成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三元动力电
池材料制造企业,有效稳定公司电池材料业务近十年的业绩增长预期。
    3、本延长采购协议的签订对公司及下属公司的业务、经营的独立性不产生
影响。本协议的顺利履行预计对公司经营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五、风险提示
    本协议为公司及下属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签署的战略协议,所涉及的产品
数量为意向性需求,实施过程将受运输、国际市场钴价变化与产地政治环境影响,
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六、备查文件
公司及下属公司与交易对手方签订的原料采购补充协议。


特此公告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