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手机随时随地看行情
  • 公司公告

公司公告

合众思壮:关于未弥补的亏损达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的公告2022-04-15  

                        证券代码:002383               证券简称:合众思壮             公告编号:2022-013

                   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未弥补的亏损达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2 年 4 月 14
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
未弥补的亏损达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的公告》。现将相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情况概述
    经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公司 2021 年度实现归属于上
市 公 司 股 东 的 净 亏 损 为 92,704,523.84 元 , 公 司 累 计 未 弥 补 亏 损 金 额 为
1,609,286,060.65 元;公司实收股本金额为 740,360,305 元(公司股份总数为
740,360,305 股,股本金额为 740,360,305 元,详见公司《2021 年年度报告》第
十节“财务报告”之“七、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之“53、股本”),未弥补
亏损金额超过实收股本总额的三分之一。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等的相关
规定,该事项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二、导致亏损的主要原因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10,754.62 万元,较上年增加 24.69%,全年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 9,270.45 万元,主要原因有几点:
    1、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有所提高但规模未达到预期,精细化管理和研发活
动则保持了投入力度,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维持较高水平;
    2、公司部分低效资产挤占资金,公司逐步清理低效资产降低借款规模,财
务费用有所降低但仍影响了公司盈利水平;
    3、结合实际经营情况及宏观环境、行业政策、客户需求的变化等因素,根
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资产减值》及相关会计政策规定,公司计提商誉、长
期股权投资、存货、无形资产等资产减值准备合计 28,567.56 万元。
    三、为弥补亏损拟采取的措施
    2022 年,公司经营工作思路是:1)聚焦核心能力的建设,围绕核心主业优
化资源配置,确保公司重点业务健康、快速发展。2)持续优化组织架构和管理
机制,保障各业务纵向敏捷拓展与横向高效协同。
    在发展路径方面,公司将以内生性主营业务为成长核心,科学外延,实现产
业布局良性扩张。一方面,加强既有内部产品和外部市场资源的业务整合和职能
支持体系的共享融合,以进一步提升内部运营效率,促进内生业务的不断增长;
另一方面,持续探索和规划国内外并购与战略合作,围绕高精度时空信息领域获
取核心技术、高端人才、市场渠道等优质资源,进行优势互补,实现公司的跨越
式发展。
    在发展模式方面,公司将持续以高精度时空信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基石,
围绕北斗产业化发展趋势,坚持以高精度应用、时空物联与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业
务方向,强化核心技术竞争优势,持续积累企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能力。
    在业务发展方面,公司将聚焦于高精度技术、产品和应用,包括测量测绘、
机械控制、数字化施工、精准农业、坚固型平板产品、智能网联产品,同时将大
力投入开发基于高精度技术的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包括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
以及在各相关领域提供数据服务。
    在运营管理上,公司将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架构。通过业务流程和业务规则
的优化、信息化平台和工具的完善、规范和完善公司管理体系,提升运营效率,
控制费用开支,盘活低效资产,支持公司业务的规模化发展和公司战略目标的全
面实现。
    在组织和文化管理上,加强人才梯队培养与组织建设,强化组织管理、激活
团队潜能、设定目标、考核绩效、实现价值与价值分享,使公司的竞争力和可持
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整体而言,2022 年公司将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格局下,依托控股
股东对公司的全面支持,充分发挥公司的能力、潜力和活力,积极落实公司战略,
实现公司的经营和管理目标。
    四、备查文件

    1、第五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决议;
    2、第五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决议;
3、独立董事关于第五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相关事项的独立意见。


特此公告


                                   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二〇二二年四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