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代码:002851 证券简称:麦格米特 公告编号:2021-007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 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除下列董事外,其他董事亲自出席了审议本次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未亲自出席董事姓名 未亲自出席董事职务 未亲自出席会议原因 被委托人姓名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 适用 √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 适用 □ 不适用 是否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 是 √ 否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公司 2020 年 12 月 31 日总股本 501,907,534 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 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1.7 元(含税),送红股 0 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麦格米特 股票代码 002851 股票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王涛 张悦 深圳市南山区学府路 63 号高新区联合总 深圳市南山区学府路 63 号高新区联合总部 办公地址 部大厦 34 层 大厦 34 层 电话 0755-86600637 0755-86600637 电子信箱 irmeg@megmeet.com zhangyue@megmeet.com 1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年度报告摘要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麦格米特是以电力电子及相关控制技术为基础的电气自动化公司,专注于电能的变换、自动化控制和应用。公司致力于 成为全球一流的电气控制与节能领域的方案提供者,目前已成为智能家电电控、工业电源、工业自动化和新能源汽车及轨道 交通领域的国内知名供应商,产品广泛应用于商业显示、变频家电、智能卫浴、医疗、通信、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轨道 交通、智能采油等消费和工业的众多行业,并不断在电气自动化领域延伸,外延技术范围,布局产品品类,持续在新领域进 行渗透和拓展。 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公司成功构建了功率变换硬件技术平台、数字化电源控制技术平台、自动化控制与通讯软件等技 术平台,并继续向机电一体化和热管理集成方向拓展,通过技术平台的不断交叉应用,完成了在各个领域的多样化产品布局, 建立了跨领域的生产经营模式,也不断丰富了相关新产品快速拓展的技术平台基础。 根据应用领域划分,公司产品主要包括智能家电电控产品、工业电源、工业自动化和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产品四大类。 其中,智能家电电控产品的主要细分产品包括显示及相关电源、各类变频家电功率控制器、智能卫浴整机及部件等;工业电 源主要细分产品包括医疗设备电源、通信及电力设备电源、工业导轨电源、LED显示电源等;工业自动化主要细分产品包括 伺服及变频驱动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数字化焊机、工业微波设备、智能采油设备、精密线材、液压伺服泵等; 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集成模块(PEU)、电机驱动器(MCU)、车载充电机(OBC)、DCDC 模块和充电桩模块、轨道交通空调控制器及车载压缩机、热管理系统等。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未发生重大变化。 1. 经营模式 (1)“事业部+资源平台”矩阵式管理的运营模式 公司在各领域的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由各事业部作为经营单位分工运营,运营团队端到端全流程负责本事业部的全面运 营;公司根据不同事业部所处的阶段,确定相应的经营目标并不断调整经营方向和重点。同时,公司不断强化资源平台建设, 向事业部提供营销资源平台、研发技术资源平台、检验测试平台、供应链平台、财务人力资源平台、IT、ERP和管理平台的 支持,并整合内部资源形成协同。多年持续不断的建设和动态调整,使得“事业部+资源平台”相结合的运营模式日趋成熟, 并逐步成为公司的核心动力之一。这种经营模式是现有业务不断前进、新业务不断成长的土壤,是支撑“公司横向做大,事 业部纵向做强”的源泉。 (2)研发模式 公司的产品研发立足于电力电子及相关控制领域,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自主研发为基础,在优秀的技术平台上,实行IPD 集成开发管理模式。公司面对不同的细分领域市场,不断拓展产品线,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全系列供应能力,满足客户 持续变化的需求,以期获得较高的毛利率。 公司经过十余年的技术积累,建立了以电力电子及相关控制技术为基础的功率变换硬件技术平台、数字化电源控制技术 平台和自动化系统控制与通讯软件等三大核心技术平台,并继续向机电一体化和热管理集成方向拓展。在产品开发中,可以 直接使用技术平台的研发成果,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和上市时间。同时,公司采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并行研发模式,以 客户需求和风险规避原则引导产品研发方案,保持技术与商业的平衡。 公司在国内外建立了合理的全球研发布局,包括了深圳研究中心、株洲研发中心、长沙研究所、武汉研究所、西安研究 所、杭州研发中心、台州研发中心、德国研究所、瑞典研究所,多地联动,各有侧重,合作开发。 (3)供应链管理模式 公司按照订单组织生产,建立了以ORACLE-ERP系统为平台,PLM开发系统为基础端,MES和WMS系统为运营端,自 动化设备和物流仓储为载体的模式,集成供需链管理和流程的信息,实施计划、采购、生产、设备、检验、仓库、运输、成 本测算等全流程、信息化生产管理模式。 公司供应链体系负责制定与完善公司采购政策及各项相关制度,选择与评估供应商、制定方案并实施采购。公司采购体 2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年度报告摘要 系采取采购认证和采购执行分离的管理模式,通过多渠道、多途径遴选合作供应商,并进行日常绩效考核。原材料执行订单 采购模式,依据生产计划制定采购计划,同时也会基于对未来订单、产品原材料价格变动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4)生产模式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为主的生产模式。采取“预测+订单”模式进行排期和生产,平衡市场需求和库存管理,以实现 快速交货。 公司采用自主生产与委托加工相结合的生产模式,保持部分外协资源作为公司产能的补充。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生产工 艺复杂度较大、知识产权保护性较强的产品,公司坚持自主生产;对于其他生产工艺较为成熟的产品,采用委托加工的生产 模式。采用委托加工的产品,其方案设计、产品研发、生产工艺设定、生产计划、原材料采购和来料检验、测试参数设定、 出货质量检验、产品型式试验、新产品中试等非加工生产环节仍由公司自主完成。 (5)销售模式 公司依靠自身强大的研发实力,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根据客户的不同产品要求,研发出配套的产品,以获取持续稳定的 订单。公司在客户新产品研发阶段就开始进行深度合作,针对客户的需求开发符合其要求的产品。长期的深度合作使得客户 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从而大大增强了客户的粘性。 公司智能家电电控产品、工业电源、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产品的销售绝大部分通过直接销售方式实现,对于工业自动 化产品,公司通过客户直销与专业代理商销售相结合的方式,与代理商配合满足客户需求。公司近年来对营销平台做出了重 要布局,强化建设市场营销的统一协调和各区域代表处的管理,使得营销体系、代表处与事业部销售形成矩阵式支撑,继续 贯彻“横向穿边、纵向通底”的思路,实现营销资源平台和产品部门的有机互动。公司在国内设立了华北代表处、华东代表 处、西南代表处、西北代表处、华中代表处和华南代表处,在海外设立了美国代表处、日本代表处、南亚代表处和欧洲及俄 罗斯代表处,营销网点和派驻营销人员延伸至韩国等东亚地区,土耳其、波兰等主要欧洲地区,以及越南等东南亚区域。代 表处负责相关区域的市场管理、市场拓展及营销工作,利用区位优势,配合事业部更好地对客户进行本地的服务和跟进。同 时,公司继续布局和完善创新营销中心,拓展境内外的网上销售等新兴渠道的品牌、产品和渠道建设,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2. 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情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归属于制造业中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C38), 根据公司所处的专业领域,公司归属于电气自动化行业,根据公司核心技术特点,属于电气自动化行业中的电力电子及相关 控制行业。 根据应用领域,公司产品主要包括智能家电电控、工业电源、工业自动化和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产品四大类。产品下 游客户所处行业分布较为广泛,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特点。各细分领域行业发展状况如下: (1)智能家电行业 全球家用电器消费规模较大,中国、印度、东南亚已经成为全球家电的制造中心。我国家电市场当下呈现存量市场和增 量市场并存的格局。根据2021年3月22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显示,2020年, 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达到8,333亿元,同比下降6.5%,在疫情冲击之下显示出较强的韧性。 各类家电产品经过多年普及之后,伴随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品质生活的不断追求,消费者的消费体验要求已 经逐渐从单纯的功能性需求向便利性、舒适性和节能环保需求转变,从而使家电产品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升级。2020年1 月,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发布了《智能家电云云互联互通第1部分:基本模型和技术要求》,这是继2017年该协会发布国内首 个智能家电互联互通团体标准后,对这一标准的再次更新。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信等技术的加速发展, 消费者对智能家电互联互通、全屋智能的要求不断提升,促使企业从制造销售向智慧家庭生活服务商与运营商转型,终端用 户消费习惯向智能化、体验性、社群化发生显著迁移,全套智慧家居解决方案也逐渐趋于成熟。根据2021年2月23日艾媒咨 询发布的《2020-2021年中国家居行业大数据及标杆企业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1705亿元,同 比增长11.4%。而智能家电电控产品融合了功率变换、逻辑控制以及变频控制技术,是家用电器实现智能化的核心部件。 ①智能卫浴:中国智能坐便器市场发展起源于2010年前后,2015年中国游客将日本智能马桶盖抢断货的新闻使得国内卫 3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年度报告摘要 浴厂商嗅到了巨大的商机,也让智能坐便器产品走入更多消费者的视野。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智能坐便器的市场规模持 续扩大,渗透率不断提升。但智能马桶行业发展尚在初级阶段和产品导入期,普及率低,消费观念和市场格局都尚未成熟, 相比日本、韩国等国家,市场普及率还有很大差距。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智能坐便器的接受程度和需求 快速提升,目前国内智能卫浴行业呈现良好增长的趋势。 受疫情影响,2020上半年,上游需求端房地产市场严重下滑,抑制了家居家装市场需求;同时,家装行业因上门施工 受限,市场受到较大冲击。智能坐便器品类与家装市场密切相关,2020年第一季度行业发展出现停滞,规模同比大幅下滑。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国经济指标以及消费者信心指数有了较大改善,加之上半年累计的刚性装修需求在下半年延迟爆 发,智能坐便器全年规模迎来高速增长。据奥维云网(AVC)线上推总数据显示,2020年智能一体机零售额33.7亿元,同比 增长40.6%,零售量104.6万台,同比提升54.8%,智能马桶盖零售额15.2亿元,同比提升3.1%,零售量100万台,同比提升26.8%。 智能坐便器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线下和线上渠道两大类,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商的快速发展,电商渠道逐渐成为我国 智能坐便器的主要销售渠道,电商渠道分为专业电商和平台电商两大类,2020年我国智能马桶一体机通过平台电商渠道零售 额占电商零售额的比重达60.9%,较2019年提高4.5%。智能卫浴在国内外电商平台也逐渐成为成长迅速的新品类,在双十一 等电商平台活动中表现良好。 ②平板显示:电视是平板显示行业下游的主要应用领域,其面积占平板显示出货面积的70%以上,是行业非常重要的 市场。目前,中国彩电市场总量已经进入平稳阶段,低端产品技术壁垒低、竞争激烈。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彩色电视机产量达19,626.2万台,较2019年同比增长3.3%。 同时,伴随着消费升级以及新型显示技术的驱动,显示技术不断更新。近年来大屏化、智能化、高清化的高端电视产 品结构性需求向好,电视面板市场正在向大尺寸、超高清化发展,65英寸及以上尺寸高端彩电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近年来, 电视被赋予多元化的影音互动娱乐功能,智能电视的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成为数字家庭发展重心之一。智能电视作 为智能终端产品不断吸引着新的实力厂商加入该领域,增大了市场空间,也对电源供应商提出更高的功率与质量要求。 ③商业显示:相比家用电视的市场,各类新型显示设备在家庭以外的应用越来越多,成为显示市场主要的增长领域。 消费升级和新型显示技术的不断演进,衍生出不同的显示屏应用场景。商业显示领域不断有新的技术进步和行业应用,在广 告、教育、办公、夜景灯光、安防、体育场馆、文娱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LED窄间隙大屏逐步进入办公领域。同时, 国外市场需求愈发增大,给国内企业带来扩张海外市场的机会。公司作为显示电源的专业厂家,市场占有率较高,随着行业 发展将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 2020年疫情肆虐,全国经济受其影响增长放缓,商显市场受其影响较大,如体育赛事和商业演出等均因疫情暂停,户外 广告投放需求也骤减,整体持续下滑。根据IDC发布的《中国商用大屏市场季度追踪报告,2020年第四季度》显示,2020年 中国商用显示大屏销售额为49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 公司相关技术进一步向办公自动化(OA)设备延伸,办公自动化领域涉及打印机、复印机等,市场需求庞大,但在2020 年也受到市场影响,公司对该市场的前景,也比较乐观。 ④变频家电:中国家电消费升级态势保持良好,各企业都把创新作为突破口,重视研发投入,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产业 转型升级促进家电行业健康发展。智能化将是未来家电产业最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白电产品将在中高端市场持续增长, 各产品内部结构升级稳步推进。 节能环保政策推动变频白色家电市场快速增长,高能效的变频家电渗透率稳步提升。近年,在国家坚定推进节能环保大 方针的背景下,随着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以及购买力的提升,在能效、性能及智能控制等方面具有优势的高能效变频家电产品 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今年在空调行业进行了能效切换,最新国标《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1455-2019)自2020年7 月1日开始施行。新国标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将以前的定频空调和变频空调两个标准合二为一,空调产品的能效等级从原本 的三级扩容至五级。新国标出台后,行业开始加速进入变频时代。 (2)工业电源领域 4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年度报告摘要 从工业电源的市场来看,由于工业设备具有工况高、作业环境恶劣且存在较大差异的特点,对主要部件工业电源的生产 和设计要求较高。工业设备厂商的普遍做法是将电源的设计和生产外包,由专业的电源供应商供应。近年我国工业企业产业 升级、新兴行业需求增长以及国家政策扶持等因素对我国工业电源市场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工业电源领域,由于 涉及的行业较为分散,各个电源厂家的市场定位不尽一致,因此行业竞争较为分散。 电源产业在欧美发达国家技术较为成熟,中国市场发展相对较晚。近年来,全球的电源行业正逐步向中国台湾、再逐步 向大陆转移,国内电源企业的生产工艺及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国内技术水平较高的电源企业开始拓展海 外市场,并与国外厂商展开竞争。近年来,“工程师红利”的积累正推动中国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提升了中国电源的研发和 制造能力。 在201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国家提出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的概念。2020年4月 20日,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在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基建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 础设施三方面,其中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指深度应用互联网、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指支撑科学研究、 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 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2020年5月,政府工作报告中要 提到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 产业升级。 ①5G通信:随着全球5G时代的来临,应用于5G相关基站和数据设备的电源需求也将稳步增长。2021年2月23日,工业 和信息化部表示,中国积极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和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我国网络能力不断提升,累计投 资已超过2600亿元;建成5G基站超过71.8万个,约占全球的70%。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发布的《2021中国移动 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5G连接数超过2亿,占全球5G连接数的87%,2025年中国5G连接数有望达到8.22亿。5G 独立组网商用启航,截至2021年1月,全球57个国家已有144个5G商用网络,5G连接数达到2.35亿左右。根据艾瑞咨询《2020 年中国5G新基建研究报告:磐石》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5G设备招标规模近千亿,其中基站规模最高,累 计约698亿。 ②医疗电源: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健康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全球医疗设备市场 在近几年保持持续增长。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发达国家逐渐将其医疗设备等高端设备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为我国医 疗设备电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全球卫生系统未来对医疗设备的配置需求将呈现提升趋势,可能会形成长期的需 求增长趋势,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爆发,医疗设备需求急剧上升。据环洋市场咨询对全球 AC-DC医疗电源研究显示,2020年全球AC-DC医疗电源收入大约394.1百万美元,预计2026年达到480.9百万美元,2021至2026 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5.1%。 (3)工业自动化领域 工业自动化是指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在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预或较少干预的情况下,按预期的目标实现测量、操纵等信息 处理和过程控制的统称。工业自动化作为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过程的方法和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力、建筑、交通 运输、信息技术、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标志。 工控自动化行业属于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实现“中国制造 2025”、确保 国家技术安全,进而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环节。国家推出一系列政策法规,为实现制造升级和国产化进口替代 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021年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十四五”时期,将继续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不动摇,加快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步伐。 在电力电子和相关控制技术不断发展以及工业制造业的需求推动下,工业自动化驱动控制系统将不断向着智能化、网络 化发展。在智能化方面,为追求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出现了加工过程的自适应控制、工艺参数自动生成以及为提高驱动性 能和使用连接方便的智能化;另一方面,数控系统开放化已经成为数控系统的未来之路,利用开放式数控系统可方便地将用 5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年度报告摘要 户的特殊应用和技术集成到控制系统中,快速实现不同品种、不同档次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名牌产品; 在网络化方面,数控装备的网络化将极大地满足生产线、制造系统、制造企业对信息集成的需求,也是实现新的制造模式如 敏捷制造、虚拟企业、全球制造的基础单元。在工业自动化向智能化、网络化发展过程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变 频器等驱动及控制核心部件的技术升级将具有决定性意义。 2018年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终端市场需求萎缩,全年工控市场增速持续下滑,于第四季度跌至零点;2019年4月随 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下游出口型制造业受创,第二季度工控增速骤然转负;2019第四季度,在“消费+3C”双重需求拉 动下,工控市场出现复苏迹象。工业制造业伴随宏观经济波动总体投资出现一定周期性。工控市场需求自2019年底已筑底, 疫情使得复苏滞后,但政策刺激下制造经济周期大概率将重新拐头向上。 近年来,国内工控厂商的研发能力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获得了进口替代方面的很多机会。根据工控网相关资料,目前 中国工业自动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体量在1900亿以上,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工控市场外资主导,外资企业占据国内工控市 场份额60%以上;国内外产品技术差距不断缩小,中国自动化市场本土品牌市场份额从2009年的24.8%提升至2019年的37%, 替代进程仍在加速。 (4)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领域 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在相关政策推动下,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 根据我国《新能源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发展愿景,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 量的20%左右。 2021年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2020 年全年国内汽车累计销量2531.1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5.4%,未来替代传统燃油车空间巨大。 根据2020年4月23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财建〔2020〕86号文件《关于完善新能 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综合技术进步、规模效应等因素,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 长至2022年底。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原则上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这一补 贴政策能够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 ②充电桩:2018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发布《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 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 中国将新能源汽车视为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转换的关键要素,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需求推动了充电桩产业发展。根 据智研咨询数据整理,2020年公共充电桩新增量达到29.1万台,近年来中国公共充电桩建设保持快速发展趋势。到2020年底, 中国充电联盟(EVCIPA)统计公共充电桩数量80.7万台,其中交流充电桩49.8万台,占比61.68%;直流充电桩30.9万台,占 比38.27%;交直流一体充电桩481台,占比约0.05%。 ③轨道交通:在轨道交通领域,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增量市场需求,即因轨道交通行业每年新增运营里程 而带来的核心部件的市场需求;二是存量市场需求,即前期投入的设备为满足日益提高的安全运营标准产生的产品更新和升 级换代而带来的市场需求。根据国家铁路局发布的《2020年铁道统计公报》,2020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19亿元。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4.63万公里,比上年增长5.3%,其中高速铁路达到3.8万公里。 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2020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截至2020年底, 我国共45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运营线路244条,运营线路总长度7,969.7公里,当年新增运营线路长度1,233.5公里。报 告同时显示,轨道交通仍在快速建设中,在建线路总长6797.5公里,年度完成建设投资创历史新高。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 道交通,将共同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新基建的提出将使其加快审批节奏、丰富资金来源、提高投资强度。中国轨道交通 产品具备技术和成本优势,近年来不断取得海外订单,公司产品已跟随客户的发展进入多个国家。 6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年度报告摘要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单位:元 2020 年 2019 年 本年比上年增减 2018 年 营业收入 3,376,442,661.13 3,559,587,190.35 -5.15% 2,393,654,737.5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02,967,482.32 361,091,180.98 11.60% 202,099,731.7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304,991,174.68 314,654,869.06 -3.07% 173,635,346.89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464,096,475.01 616,173,769.18 -24.68% -94,873,584.64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8438 0.7751 8.86% 0.4682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8438 0.7747 8.92% 0.467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7.89% 20.02% -2.13% 13.92% 2020 年末 2019 年末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2018 年末 资产总额 5,206,361,297.77 3,946,304,205.39 31.93% 3,182,140,966.4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3,069,401,048.21 1,925,218,549.51 59.43% 1,646,819,859.43 (2)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 659,846,715.03 881,692,671.89 914,660,432.05 920,242,842.1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6,705,047.06 97,235,987.67 125,267,071.82 123,759,375.7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40,475,150.79 77,706,559.40 110,285,602.69 76,523,861.80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0,224,000.01 242,994,018.13 -12,118,362.63 142,996,819.50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 是 √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年度报告披露日 报告期末表决权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 报告期末普通 17,239 前一个月末普通 15,152 恢复的优先股股 0 个月末表决权恢复的 0 股股东总数 股股东总数 东总数 优先股股东总数 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 质押或冻结情况 股东名称 股东性质 持股比例 持股数量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股份状态 数量 童永胜 境内自然人 19.87% 99,752,175 74,814,131 质押 7,360,000 7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年度报告摘要 王萍 境内自然人 8.81% 44,210,700 香港中央结算 境外法人 5.81% 29,174,097 有限公司 张志 境外自然人 3.48% 17,449,050 13,086,787 质押 5,298,000 李升付 境外自然人 3.28% 16,477,150 质押 9,630,000 上海高毅资产 管理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 境外法人 2.99% 15,000,000 高毅邻山 1 号 远望基金 招商银行股份 有限公司-鹏 华新兴产业混 其他 2.56% 12,832,395 合型证券投资 基金 林普根 境内自然人 2.42% 12,140,259 5,976,617 全国社保基金 其他 1.63% 8,178,847 四零四组合 王建方 境内自然人 1.31% 6,566,379 2,613,309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 童永胜先生与王萍女士系夫妻关系,为一致行动人,童永胜先生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 动的说明 人,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截至报告期末,两人共同持有公司 28.68%的股份。 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股东情况 不适用 说明(如有) (2)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公司债券情况 公司是否存在公开发行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且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未到期或到期未能全额兑付的公司债券 否 8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年度报告摘要 三、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报告期经营情况简介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7,644.2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15%;实现营业利润43,214.29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 11.80%;实现利润总额43,118.17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1.5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296.75万元,较上年 同期上升11.60%;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8438元,较上年同期上升8.86%。 1. 报告期内公司总体业务概述 公司以电力电子及相关控制技术为基础,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兼顾内生发展与外延扩张,不断完善平台建设,加强营 销平台融合,稳步推进核心技术不断在多应用领域形成产品优势。公司强调多极增长、平衡风险,着力均衡各业务板块的总 体规模和发展趋势,规避任一产品线的周期波动或业务变化可能给公司带来的风险。 2020年,公司克服全球疫情蔓延所带来的消费类业务上的负面影响,并在二季度末之后快速调整恢复,尤其是消费类各 业务恢复明显。全年来看,公司整体发展延续良好趋势,除新能源汽车外,工业自动化、工业电源及智能家电板块均实现不 同幅度的稳健增长。由于核心客户需求的巨大变化,新能源汽车电控产品在报告期内销售大幅下滑,但公司其他业务板块的 收入持续增长,基本弥补了新能源汽车电控产品下滑带来的销售和利润影响,使得公司整体销售收入仅呈小幅下降。 剔除新能源汽车业务,公司其他业务同比增幅24.72%。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毛利情况显著低于其他业务板块, 销售结构变化影响使得公司整体毛利率有较明显的上升,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25.9%上升至28.4%。此外,智 能卫浴产品在一、二季度受疫情影响明显,但后半年快速恢复,全年依然保持增长。 2020年,美元加速贬值,四季度之后部分原材料供应紧张及涨价对全行业均有一定影响,但公司及时采取了应对措施, 目前对交付影响维持在可控水平。综上所述,报告期内公司总体业务虽然在疫情中受到部分影响,但在后半年逐步恢复、调 整并加速增长,公司预计订单将延续良好的增长态势。 报告期内,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根据债券信用等级计算的、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为2,029.57万元,扣除可转债募 集资金产生的收益545.76万元。剔除此因素影响,经营利润实际应加回1,483.81万元。此外,因公司所投资的参股公司估值 增加,使公司公允价值变动,亦对利润增长有所贡献。 公司继续强化研发投入,搭建研发平台,不断推出新产品。报告期内,研发投入为36,792.34万元,同比增长9.67%,占 销售收入的10.90%。持续不断的高研发投入提升了公司各项业务的竞争优势,保证了公司收入的持续增长。公司大力加强 内部运营管理,各项平台建设按计划稳步推进,总体经营情况良好。 2.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工作 2020年,公司继续贯彻落实既定的战略方向,坚决以优质服务客户,内部抓好品质,加强营销能力,满足客户需求、降 低成本、提升供应链。 报告期内,各板块业务总体经营情况如下: (1)智能家电电控产品 2020年,公司智能家电电控产品销售收入17.55亿元,比2019年增长17.95%,占公司营业收入的51.98%。公司智能家电 电控业务主要包括变频家电电控、智能卫浴整机及部件和平板显示等。其中,变频家电电控中高压电源产品线业务迅速上升, 尤其是微波炉电源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变频空调控制器在国内外均取得较好增长;平板显示产品在保持原有市场领域稳健增 长的同时,开始开拓日本办公自动化设备市场;智能卫浴因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整体进度放缓,一季度基本处于停滞状 态,二季度后有明显恢复。但总体上,疫情对消费市场有阶段性的影响,公司在智能家电电控方面的全年销售未达预期。公 司未来将持续投入,扩大产能,提升品质,优化产品性价比,进一步满足国内外客户的未来需求。 (2)工业电源产品 2020年,公司工业电源产品销售收入7.00亿元,比2019年增长40.55%,占公司营业收入的20.72%。公司工业电源业务主 9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年度报告摘要 要包括医疗电源、商业显示、通信与电力电源和工业导轨电源等。受国内外疫情影响,医疗电源短期需求急剧上升,订单增 长较大,并始终保持较高的毛利水平,但后续交货较为平缓;公司在通信电源领域与爱立信等客户合作项目如期交付,订单 增长较好;由于疫情对使用场景的影响,LED显示产品在窄间隙LED领域受到影响,未达预期增幅,但与去年相比基本保持 稳定。公司在工业电源领域经过多年积累,持续为爱立信(Ericsson)、飞利浦(Philips)、魏德米勒(Weidmueller)、西 门子(Siemens)、思科(Cisco)、瞻博网络(Juniper)等海外大客户提供服务。为满足客户未来需求,尤其是通信5G发展 的需求,2020年持续增大研发投入,预计未来将取得进一步发展空间。 (3)工业自动化产品 2020年,公司工业自动化产品销售收入5.37亿元,比2019年增长36.51%,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5.91%。公司工业自动化业 务主要包括驱动器伺服产品、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焊机、工业微波,及近年新增的油服设备等产品。油服设备报告 期内虽一定程度上受到疫情和油价下跌的抑制,但技术方案得到各大油田的高度认可和推广使用,短暂调整后进入了新的发 展阶段,此外,公司部分新延伸的液压伺服泵、精密线材业务也归类在工业自动化板块,目前尚处于孵化期。在这些业务方 面的拓展是公司电力电子技术不断延伸交叉形成的方向,是对上下游产业资源的整合;但由于新业务基数较小,暂不具备单 独披露的意义。 (4)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产品 2020年,公司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产品销售收入3.51亿元,比2019年下降69.95%,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0.40%。公司新 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业务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集成模块(PEU)、电机驱动器(MCU)、车载充电机(OBC)、 DCDC模块、充电桩模块及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控制器等,并在车载压缩机、热管理系统等方向尝试新的产品突破。由于核心 客户的需求变化,新能源汽车在2020年较去年订单下滑严重,使得该板块整体营业收入产生大幅下降。此外,公司在该领域 依然持续投入,稳健开展其他客户的业务合作,同时在充电桩模块车载压缩机、热管理系统等领域不断探索和突破;轨道交 通方面,主要是车辆空调控制器,2020年也取得了增长。 (5)经营管理方面 持续不断地建设核心资源平台是公司贯彻始终的战略。为推进营销体系整合和协同加强营销平台的建设,优化全球研发 和制造资源的布局,公司组织了全球营销会议和技术峰会,促进和深化营销体系与各事业部之间、各技术部门之间的交流融 合。贯彻营销体系与产品体系“横向穿边,纵向通底”的管理思路。 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大平台建设投入,深化国内外布局,在深圳南山联合建设留仙洞总部基地,在长沙进行麦格米特智 能产业中心建设,在株洲投资建设麦格米特株洲基地扩展项目,着手布局杭州产业中心。为增强全球交付能力,公司已在在 印度和泰国建设了部分产能,但因疫情持续影响,进展有所延迟,目前暂未转移大量订单,尚需观察疫情及国际贸易政策的 变化。 2020年,公司不断克服全球疫情蔓延所带来的消费类业务上的负面影响,并在二季度末之后快速调整恢复。疫情期间公 司着力加强内部运营管理,按计划稳步推进各项平台建设。 (6)资本运作项目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批复》(证监许可 〔2019〕2280号)核准,公司于2019年12月26日公开发行了655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总额65,500万元。本次发行的可 转债于2020年1月21日起在深交所挂牌交易,债券简称“麦米转债”,债券代码“128089”。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拟用于麦 格米特智能产业中心建设、总部基地建设、收购浙江怡和卫浴有限公司14%股权和补充流动资金。本次发行有利于进一步强 化公司基于核心技术平台的多产品发展战略,满足未来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产能,同时有利于增强协同效应,提升产品 线整体的技术实力,也有利于形成成套方案向客户销售,技术协同效应也较强。 根据有关规定和《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的约定,公司本次发行的“麦 米转债”自2020年7月2日起可转换为本公司股份,公司于2020年6月23日实施2019年度权益分派,根据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 转股价格调整的相关条款,“麦米转债”的转股价格调整为20.15元/股,调整后的转股价格自2020年6月23日起生效。 10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司A股股票(股票简称:麦格米特;股票代码:002851)自2020年7月6日至2020年7月24日连续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 价格不低于“麦米转债”当期转股价格(20.15元/股)的130%(26.20元/股),已触发《募集说明书》中约定的有条件赎回 条款。公司于2020年7月27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提前赎回“麦米转 债”的议案》,决定行使“麦米转债”有条件赎回权,以本次可转债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的价格对赎回登记日收市后在中国 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登记在册的“麦米转债”进行全部赎回,赎回价格为100.28元/张,赎回日为2020年9 月2日。2020年9月2日,公司可转债停止转股,剩余未转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为10,989张,占总发行量的0.17%。公司可转债 转股增加股本32,449,828股。 2、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是否存在重大变化 □ 是 √ 否 3、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或主营业务利润 10%以上的产品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比上年 营业利润比上年 毛利率比上年同 产品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 同期增减 同期增减 期增减 智能家电电控产品 1,754,990,610.73 416,957,410.58 23.76% 17.95% 21.35% 0.67% 工业电源 699,735,570.43 222,011,310.39 31.73% 40.55% 47.75% 1.55% 工业自动化产品 537,146,404.56 219,789,903.43 40.92% 36.51% 48.39% 3.28% 新能源及轨道交通 351,312,566.51 77,363,006.59 22.02% -69.95% -71.90% -1.52% 产品 4、是否存在需要特别关注的经营季节性或周期性特征 □ 是 √ 否 5、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总额或者构成较前一报告期发生 重大变化的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6、面临退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7、涉及财务报告的相关事项 (1)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11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年度报告摘要 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原因 审批程序 财政部于 2017 年 7 月 5 日修订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根据财政部要求,在境内外同时 本次变更经公 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企业,自 2018 年 司第四届第五 1 月 1 日起施行;其他境内上市企业,自 2020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 次董事会审议 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通过 本次变更经公 财政部于 2019 年 9 月 19 日发布《关于修订印发合并财务报表格式(2019 版)的通知》(财会[2019]16 司第四届第五 号,下称“《修订通知》”),对合并财务报表格式进行了修订,要求按照会计准则和《修订通知》 次董事会审议 的要求编制 2019 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及以后期间的合并财务报表。 通过 (2)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 (3)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1.以直接设立或投资等方式增加的子公司(指通过新设、派生分立等非合并收购方式增加的子公司) 2020年5月,子公司株洲市微朗科技有限公司与卜龙利共同出资设立义乌微麦新材料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20年5月27 日完成工商设立登记,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0万元,其中株洲市微朗科技有限公司出资人民币140万元,占其注册资本的70%, 拥有对其的实质控制权,故自该公司成立之日起,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截至2020年12月31日,义乌微麦新材料有限 公司的净资产为1,146,926.19元,成立日至期末的净利润为-253,073.81元。 2020年1月,本公司与北京诺米智显科技中心(有限合伙)、刘松出资设立北京诺米视显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于 2020年1月23日完成工商设立登记,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50万元,其中本公司出资人民币270万元,占其注册资本的60%,拥 有对其的实质控制权,故自该公司成立之日起,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截至2020年12月31日,北京诺米视显电子科技 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为834,835.58元,成立日至期末的净利润为-2,517,664.42元。 2020年1月,本公司出资设立武汉麦格米特电气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20年1月16日完成工商设立登记,注册资本为人 民币300万元,全部由本公司出资,拥有对其的实质控制权,故自该公司成立之日起,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截至2020 年12月31日,武汉麦格米特电气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为-3,374,992.87元,成立日至期末的净利润为-6,374,992.87元。 2020年8月,本公司出资设立浙江麦格米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20年8月27日完成工商设立登记,注册资本 为人民币20,000万元,全部由本公司出资,拥有对其的实质控制权,故自该公司成立之日起,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浙江麦格米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为4,998,221.00元,成立日至期末的净利润为-1,779.00元。 2.因其他原因减少子公司的情况(指因破产、歇业、到期解散等原因而注销减少的子公司) 南京麦格米特驱动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经营到期,2020年7月5日该公司董事会决议公司解散。该公司已于2020年8月28 日清算完毕,并于2020年8月29日办妥注销手续。故自该公司注销时起,不再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3.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根据本公司股东会决议,本公司以850万元对广东力兹微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本公司持有其50.8772% 的股权。本公司已于2020年6月25日支付上述股权转让款,广东力兹微电气技术有限公司于7月17日办妥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本公司在2020年6月末已拥有该公司的实质控制权。为便于核算,将2020年6月30日确定为购买日,自2020年7月1日起将其纳 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