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代码:002851 证券简称:麦格米特 公告编号:2022-030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年度报告摘要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 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 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除下列董事外,其他董事亲自出席了审议本次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未亲自出席董事姓名 未亲自出席董事职务 未亲自出席会议原因 被委托人姓名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 适用 √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 适用 □ 不适用 是否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 是 √ 否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为:以 495,069,343 股(已剔除公司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数量)为基数, 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1.60 元(含税),送红股 0 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董事会审议利润分配预案后 至实施前,如果出现股权激励行权、可转债转股、股份回购等情形,导致股本发生变动的,将按照分配总额将按分派比例不 变的原则进行相应调整。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 适用 √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麦格米特 股票代码 002851 股票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姓名 王涛 办公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学府路 63 号高新区联合总部大厦 34 层 传真 0755-86600999 电话 0755-86600637 电子信箱 irmeg@megmeet.com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年度报告摘要 1、行业基本情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归属于制造业中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C38), 根据公司所处的专业领域,公司归属于电气自动化行业,根据公司核心技术特点,属于电气自动化行业中的电力电子及相关 控制行业。 根据应用领域,公司产品主要包括智能家电电控、工业电源、工业自动化和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产品四大类。产品下 游客户所处行业分布较为广泛,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特点。各细分领域行业发展状况如下: (1)智能家电行业 全球家用电器消费规模较大,中国、印度、东南亚已经成为全球家电的制造中心。我国家电市场当下呈现存量市场和增 量市场并存的格局。根据2021年3月22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显示,2021年, 我国家电市场全面复苏,零售规模达到8811亿元,同比增长5.7%,整体基本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2021年,绝大多 数家电品类重拾增长,除彩电和空调外,各大品类的市场规模达到或超过疫情前水平。其中,彩电1390亿元,同比增长7.9%; 空调1651亿元,同比增长2.2%;冰箱1042亿元,同比增长7.2%;洗衣机788亿元,同比增长7.1%;厨房电器1663亿元,同比 增长5.0%;生活电器2277亿元,同比增长6.6%。 2021年,我国家电市场消费侧和供给侧都出现明显升级和转变。《2021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显示,在消费侧,80、90 后以及更年轻的00后占市场全部家电消费量的60%以上,45%的高端家电消费来自80后,年轻消费群体为高端家电消费带来 新的增长动力。在供给侧,家电企业跳出“价格战”的竞争怪圈,“推高卖新”成为整个家电业的共识。厂商从功能、形态、品 类等各个维度积极扩展产品边界,更好地承接消费升级背景下溢出的产品需求。各类家电产品经过多年普及之后,伴随居民 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品质生活的不断追求,消费者的消费体验要求已经逐渐从单纯的功能性需求向便利性、舒适性和 节能环保需求转变,从而使家电产品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升级。在2019年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物联网市场,全球15 亿台蜂窝网络连接设备中9.6亿台来自中国,占比64%。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家居市场消费国,占据全球50%-60%的 智能家居市场消费份额,利润占据全球20%-30%的市场份额。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我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 2,24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5,760亿元,是我国家电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有利于智能家电电控产品的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 预测,2022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可达6515.6亿元,后续增长动能仍然强劲。IDC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 场出货量超过2.2亿台,同比增长9.2%。同时IDC预测,在中国智能家居市场不断的优化中,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预 计2022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将突破2.6亿台,同比增长17.1%。而智能家电电控产品融合了功率变换、逻辑控制以 及变频控制技术,是家用电器实现智能化的核心部件。 ①智能卫浴:中国智能坐便器市场发展起源于2010年前后,2015年中国游客将日本智能马桶盖抢断货的新闻使得国内卫 浴厂商嗅到了巨大的商机,也让智能坐便器产品走入更多消费者的视野。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智能坐便器的市场规模持 续扩大,渗透率不断提升。但智能马桶行业发展尚在初级阶段和产品导入期,普及率低,消费观念和市场格局都尚未成熟, 相比日本、韩国等国家,市场普及率还有很大差距。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智能坐便器的接受程度和需求 快速提升,目前国内智能卫浴行业呈现良好增长的趋势。据奥维云网(AVC)监测数据显示:2021前三季度,精装修市场新开 盘项目2443个,规模204.2万套,同比下滑10.4%,其中智能坐便器呈现快速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智能坐便器规模突破50 万套,配置率提升至25.1%,涨幅接近10%,配置率随着智能化科技发展及消费需求升级快速提升。 ②平板显示:电视是平板显示行业下游的主要应用领域,其面积占平板显示出货面积的70%以上,是行业非常重要的市 场。目前,全球电视行业已经进入平稳阶段,低端产品技术壁垒低、竞争激烈。据奥维睿沃(AVC Revo)《全球TV品牌出 货月度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TV出货214.5M,同比下降6.2%;出货面积148.6M㎡,同比下降0.7%。众所周知的原因, 疫情和全球经济萧条导致电视行业逐渐低迷。但伴随着消费升级以及新型显示技术的驱动,显示技术不断更新。近年来大屏 化、智能化、高清化的高端电视产品结构性需求向好,电视面板市场正在向大尺寸、超高清化发展,65英寸及以上尺寸高端 彩电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虽然全球电视出货量、出货面积都出现了同比下降,但是可喜的是全球新型显示技术却实现了逆势 增长,前景十分可观,因为创新显示技术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成为TV市场一股新兴力量。以OLED、Mini LED、8K以及激 光电视,这将成为2022年整个电视行业的拐点。 同时,近年来电视被赋予多元化的影音互动娱乐功能,智能电视的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成为数字家庭发展重心 之一。智能电视作为智能终端产品不断吸引着新的实力厂商加入该领域,增大了市场空间,也对电源供应商提出更高的功率 与质量要求。 ③商业显示:相比家用电视的市场,各类新型显示设备在家庭以外的应用越来越多,成为显示市场主要的增长领域。消 费升级和新型显示技术的不断演进,衍生出不同的显示屏应用场景。商业显示领域不断有新的技术进步和行业应用,在广告、 教育、办公、夜景灯光、安防、体育场馆、文娱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LED窄间隙大屏逐步进入办公领域。同时,国外 市场需求愈发增大,给国内企业带来扩张海外市场的机会。公司作为显示电源的专业厂家,市场占有率较高,随着行业发展 将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 在5G、AI、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支持下,中国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正在加快推动智慧场景方案的落地,物联网时代正在 加速到来。而显示终端作为物联网的人机接口,在场景化的应用中向更加智能化、数字化、定制化方向发展。疫情催生出的 直播、运动健康等新场景也给显示终端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据数据行业分析机构IDC统计,2021年中国商用大屏显示市场 出货量达855万台,同比增长27.9%。且根据IDC发布的《2022年中国商用大屏显示市场10大预测》, 2022年国内商用大屏 显示市场出货量将达到953万台,同比增长11.4%。其中交互式电子白板出货218万台,同比增长17.8%,广告机增长速度最 快,同比增长33.9%,商用电视和LCD拼接屏分别增长4.5%和11.6%。 公司相关技术进一步向办公自动化(OA)设备延伸,办公自动化领域涉及打印机、复印机等,市场需求庞大,但在2020 年也受到市场影响,公司对该市场的前景,也比较乐观。 ④变频家电:中国家电消费升级态势保持良好,各企业都把创新作为突破口,重视研发投入,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产业 转型升级促进家电行业健康发展。智能化将是未来家电产业最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白电产品将在中高端市场持续增长, 2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年度报告摘要 各产品内部结构升级稳步推进。 节能环保政策推动变频白色家电市场快速增长,高能效的变频家电渗透率稳步提升。近年,在国家坚定推进节能环保大 方针的背景下,随着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以及购买力的提升,在能效、性能及智能控制等方面具有优势的高能效变频家电产品 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最新国标《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1455-2019)的施行,行业开始加速进入变频时代。新 国标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将以前的定频空调和变频空调两个标准合二为一,空调产品的能效等级从原本的三级扩容至五级。 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21年中国家用空调行业总生产量是1.6亿台,同比增长7.0%;总销量1.5亿台,同比增长7.9%。其中内 销0.8亿台,同比增长5.5%;出口0.7亿台,同比增长11.0%。2020年7月空调新能效标准实施后,目前国内空调产品结构基本 趋于稳定,变频空调渗透率超过97%,新能效产品比例占到50%以上;2020年出口家用空调中变频空调占比仅为28%,预计 随着海外经济发展及能耗标准提升,到2025年有望提升至40%左右,年均提升2.4%。 (2)工业电源领域 从工业电源的市场来看,由于工业设备具有工况高、作业环境恶劣且存在较大差异的特点,对主要部件工业电源的生产 和设计要求较高。工业设备厂商的普遍做法是将电源的设计和生产外包,由专业的电源供应商供应。近年我国工业企业产业 升级、新兴行业需求增长以及国家政策扶持等因素对我国工业电源市场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工业电源领域,由于 涉及的行业较为分散,各个电源厂家的市场定位不尽一致,因此行业竞争较为分散。 电源产业在欧美发达国家技术较为成熟,中国市场发展相对较晚。近年来,全球的电源行业正逐步向中国台湾、再逐步 向大陆转移,国内电源企业的生产工艺及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国内技术水平较高的电源企业开始拓展海 外市场,并与国外厂商展开竞争。近年来,“工程师红利”的积累正推动中国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提升了中国电源的研发和制 造能力。 在201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国家提出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的概念。2020年4月20 日,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在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基建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 设施三方面,其中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指深度应用互联网、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指支撑科学研究、 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 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数字 基础设施。作为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扩大有效投资的有效手段,“新基建”被多次写入各地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 打造新经济增长引擎的重要抓手。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各地明确了今年“新基建”发力重点和方向,主要提到加强建设 且适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部署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以便及早形成网络效应,释放新经济活 力。 ①5G通信:随着全球5G时代的来临,应用于5G相关基站和数据设备的电源需求也将稳步增长。据工信部发布的《2021 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通信行业保持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同时该行业发展质量和增长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 了“十四五”的良好开局,5G和千兆光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及应用全面加速,更是助力了“数字中国”的美好未来。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我国5G基站总量占到了全球60%以上。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移动通信基 站总数达996万个,全年净增65万个。其中4G基站达590万个,5G基站为142.5万个,全年新建5G基站超过65万个。从固定资 产投资规模程度来看,2021年国内共完成电信固定资产投资4058亿元,其中5G投资额达1849亿元,占全部投资的45.6%,占 比较上年提高8.9%,实现了中国5G投资上的一大新突破。从网络建设及覆盖范围方面来看,2021年我国5G网络建设加快, 实现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98%的县城城区和80%的乡镇镇区。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国5G基站总量更是占到了全球60% 以上,相当于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10.1个,比上年末提高近1倍,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 ②医疗电源: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健康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全球医疗设备市场 在近几年保持持续增长。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发达国家逐渐将其医疗设备等高端设备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为我国医 疗设备电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全球卫生系统未来对医疗设备的配置需求将呈现提升趋势,可能会形成长期的需 求增长趋势,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爆发,医疗设备需求急剧上升。作为医疗设备重要的配套设 施,预计未来医疗设备电源的发展较好。2020年,中国医疗设备电源市场规模达到了267.67百万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801.46 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6.18%;从产品类型及技术方面来看,AC-DC电源占据了较大份额,在2020年国内 AC-DC医疗电源市场规模达到了221.92百万美元,占全球AC-DC医疗电源市场的56.3%,预计2027年将达到654.53百万美元。 (3)工业自动化领域 工业自动化是指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在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预或较少干预的情况下,按预期的目标实现测量、操纵等信息 处理和过程控制的统称。工业自动化作为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过程的方法和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力、建筑、交通 运输、信息技术、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标志。 工控自动化行业属于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实现“中国制造 2025”、确保国 家技术安全,进而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环节。国家推出一系列政策法规,为实现制造升级和国产化进口替代创 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021年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十四五”时期,将继续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不动摇,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 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步伐。政府在近年从宏观政策对工业自动化行业给出密集的支持与利好,“十四五”规划中,在第三篇“加 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中强调了制造业高端化的自主可控,推动石化、钢铁、有色、建材等原材料 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重点布局分散式控制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数据采集和视频监控系统等工业控制装备等;以 及在第五篇“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中,强调加强工业软件研发应用,培育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推进“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建设。 3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年度报告摘要 在电力电子和相关控制技术不断发展以及工业制造业的需求推动下,工业自动化驱动控制系统将不断向着智能化、网络 化发展。在智能化方面,为追求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出现了加工过程的自适应控制、工艺参数自动生成以及为提高驱动性 能和使用连接方便的智能化;另一方面,数控系统开放化已经成为数控系统的未来之路,利用开放式数控系统可方便地将用 户的特殊应用和技术集成到控制系统中,快速实现不同品种、不同档次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名牌产品; 在网络化方面,数控装备的网络化将极大地满足生产线、制造系统、制造企业对信息集成的需求,也是实现新的制造模式如 敏捷制造、虚拟企业、全球制造的基础单元。在工业自动化向智能化、网络化发展过程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变 频器等驱动及控制核心部件的技术升级将具有决定性意义。 目前中国工业自动化控制市场一直保持增长,2017年增速较快,达16%,后续有所减缓;2018年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影响, 终端市场需求萎缩,全年工控市场增速持续下滑,于第四季度跌至零点;2019年4月随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下游出口型 制造业受创,第二季度工控增速骤然转负;2019第四季度,在“消费+3C”双重需求拉动下,工控市场出现复苏迹象;2020年 再次恢复增长。工业制造业伴随宏观经济波动总体投资出现一定周期性,根据《2021年中国自动化市场白皮书》数据,我国 工业自动化控制市场规模2016年至2020年期间呈波动上升趋势。市场规模已经从2016年的1428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063亿 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63%;预计至2023年,全球自动化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3066.7亿美元,保持稳定增长,国内市场后 续也将随着全球行业稳步发展。 近年来,国内工控厂商的研发能力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获得了进口替代方面的很多机会。根据工控网相关资料,2021 年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达到2530亿,同比增长22%,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工控市场外资主导,外资企业占据国内工控 市场份额60%以上;国内外产品技术差距不断缩小,国产替代进程仍在加速且空间较大。2020年中国PLC硬件市场规模约112 亿人民币,中国PLC市场外资市占率近九成。目前本土品牌主要以提供小型PLC产品为主,大中型PLC基本被国外垄断,国 产PLC替代空间极大。DCS市场2019年国内规模为87.4亿元,市场份额正逐步被国内厂商取代。2020年中国SCADA市场规模 约124亿,目前国产品牌占比超60%,但由于SCADA系统多数为电力与石油系统内企业自供,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 ①变频器:受益于碳中和政策推动的节能减排需求上升,变频器的需求也有望提升。变频器通过对电机转速的控制来尽 量减少电机不必要消耗而工艺却必须消耗的那部分能量,从而达到节能功能。以风机为例,传统的控制是利用风门挡板的开 度来调节风量,在这种情况下电机是以恒定速度运行的,输出的功率也是恒定的,但是在风门不是全开的情况下,总是有能 量消耗在风门挡板上,而采用变频器时,风门全开,靠的是降低电机的转速来调节风量的,这种情况下,电动机是靠减小输 出功率来实现减小风量的,节省的电能就是原系统中消耗在挡板上的那部分能量。在这个过程中,转矩是减小的,电压、电 流也减小。 根据MIR睿工业的数据,在2020年国内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约为255亿元,预计在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323亿元,同 比增长27%;从下游行业来看,前五大应用领域为起重、电梯、机床、纺织和物流。从市场需求增长驱动力来看,短期市场 受益于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地产进入竣工周期和消费类需求恢复;从中长期看,制造业的自动化升级以及碳中和政策 推动节能型应用上升,均有利于低压变频器行业保持较好的景气度。从市场份额来看,在2017-2021年,国产本土品牌在国 内低压变频器市场份额从28.8%提升至32.7%,尤其是2020年疫情之后,国产品牌的保供应能力和对客户需求的及时响应, 使得越来越多的龙头客户选择使用国产品牌产品。 ②智能焊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 局贯穿全文,并阐述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立足我国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 域先发优势,打造新兴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该纲要阐述的远景目标给 焊割设备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1)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端化焊割设备成为潮流,将在未来占据主要市 场地位;(2)焊割设备向高效、节能、环保方向发展,焊接工艺性能成为技术竞争焦点;(3)多用途、多功能、智能化的 焊割成套设备需求将更为旺盛;(4)随着下游客户对焊接要求的不断提高,为用户提供整体焊接解决方案成为新发展趋势。 根据第三方咨询机构的数据,2019 年我国逆变焊接产品市场规模约为 280 亿元,其中绝大部分产品由于自动化程度较 低,并不适用于自动化焊接产线,能够适配于机器人焊接的中高端智能化焊机的出货比例不到 10%。随着工业自动化、智 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等技术的日益发展,机器人焊接及中高端焊机的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在工程机械、装配式建 筑、国防军工、船舶及海工等行业有着突出的表现,中高端焊机的市场比例及容量逐年扩大。 总体来说,我国焊割设备行业稳步发展,但仍处于非充分竞争状态。目前我国焊割设备行业取得显著进步,形成了完整 的产业链,从产品产量和销量角度上看,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焊接设备生产国,但相关产品集中在中端和中低端焊接设 备,高端焊接设备仍然主要依赖进口。在逆变焊接设备制造业,国内制造商的产品技术水平已经接近国外进口产品,在国内 市场上占据较大份额,并已经走出国门。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及国家对装备制造业的调整和规划,焊接设备行业开始从追求量到追求质转变, 正面临着从传统焊接向数字化焊接及绿色化焊接技术转型升级的考验,电焊机的可焊性、工艺可靠性、人机交互的相容性、 环保和焊接效率将是终端客户关注的重点问题。 ③ 工业微波:工业微波设备是采用微波高频振荡能量直接被水分吸收转化为热能蒸汽释放形式的干燥设备,作为一种 新型加工方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工、家具、造纸等行业的干燥、杀菌及烧结等工艺环节。在食品领域,微波加 工在实现干燥烘干的同时,能够较大程度地保留食材原有的色泽和口感;而在工业加工领域,微波设备在封闭空腔内作业, 热量损失少,加热效率极高,且节能环保,因而在工业加工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工业微波设备因其操作环境及模式的 差异比较大,对电源本身的要求非常高。 (4)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领域 ①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在相关政策推动下,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 长。根据我国《新能源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发展愿景,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 售总量的20%左右。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57%。2021年全年国 4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年度报告摘要 内汽车累计销量2627.5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13.4%,较2020年5.4%的渗透率提升明显,未来替代传统燃油车空间巨大。 根据2020年4月23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财建〔2021〕466号文件《关于2022年新 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综合技术进步、规模效应等因素,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 长至2022年底。减持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城市公交、道路客 运、出租(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符合要求的车辆,补贴标准在2021 年基础上退坡20%。这一补贴政策能够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促进新能源汽车消 费。 ② 充电桩:2018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发布《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 力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 中国将新能源汽车视为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转换的关键要素,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需求推动了充电桩产业发展。根 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了最新的充电桩数据,截至2021年11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 109.2万台,环比添加3.0万台,同比增长57.1%。其中直流充电桩45.0万台、交流充电桩64.6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406台。 从2020年12月到2021年11月,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3.3万台。根据国元证券的分析,未来十年充电桩市场总投资额将近 万亿元,预计2020年至2025年累计市场空间超千亿元。 ③ 轨道交通:在轨道交通领域,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增量市场需求,即因轨道交通行业每年新增运营里 程而带来的核心部件的市场需求;二是存量市场需求,即前期投入的设备为满足日益提高的安全运营标准产生的产品更新和 升级换代而带来的市场需求。根据国家铁路局数据,2021年,我国铁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全 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89亿元,其中国家铁路完成6616亿元;投产新线4208公里,其中高铁2168公里,全国铁路营业里 程突破15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4万公里。2021年,复兴号实现了对31个省区市全覆盖。至2021年底,全国铁路配备复兴号 系列动车组达1191组,累计安全运行13.58亿公里,运送旅客13.7亿人次。 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新增3000公里城市轨道交 通运营里程,城轨建设是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重要投资领域之一,轨道交通不仅仅提供运输功能,同时也是实现城市产业发 展升级、空间优化布局和区域衔接的工具。近年来,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加快,我国城轨交通累计运营线路长度也不 断增长,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数据,由2016年的4152.8公里增至2021年的9192.6公里,年均复合增长率17.2%。预计 2022年我国城轨交通累计运营线路长度将超1万公里,同比增长15.2%。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将共同打造轨道上 的“都市圈”,新基建的提出将使其加快审批节奏、丰富资金来源、提高投资强度。中国轨道交通产品具备技术和成本优势, 近年来不断取得海外订单,公司产品已跟随客户的发展进入多个国家。 2、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在智能家电电控产品领域,公司在大尺寸显示电源领域继续保持竞争优势,目前已经成为智能化程度较高的长虹电视和 小米电视的重要电源供应商,同时公司凭借着自主掌握的核心技术,变频家电功率转换器等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格兰仕变频微 波炉、松下空调、新科空调、大金空调、VOLTAS空调等品牌产品。公司研制的智能坐便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惠达、法恩莎、 安华等国内外一线卫浴及智能家居品牌。 在工业电源领域,由于涉及的行业较为分散,各个电源厂家的市场定位不尽一致,因此行业竞争较为分散。目前公司与 魏德米勒、爱立信、GE、飞利浦医疗、迈瑞医疗、思科、西门子、ABB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展开了合作,体现了一定的市场 地位。根据全球知名电源市场调查机构MTC(Micro-Tech Consultants)最新出炉的电源市场报告显示,麦米电气位居2021年全 球电源供应商销量第8名,较于2019年前进3名。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公司销售的自动化部件(变频器、PLC等)和自动化装备(数字化焊机、工业微波、电潜螺杆泵等) 市场呈现国际、国内厂商共同竞争的市场格局,国际厂商拥有较强的品牌优势。与国际厂商的产品相比,公司产品具有价格 优势;与国内产品相比,公司工业自动化产品技术较为成熟,具有较强的产品竞争力。目前,公司产品已获得三一、徐工、 中集、发那科、中国化学、中石油、渤海石油、中海油等多个行业知名客户的认可。 在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领域,顺应市场需求,公司制定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的发展战略,投入大量资金研 发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相关技术,具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储备。目前,公司已经向市场批量销售PEU产品、MCU模块、OBC 模块、DC-DC模块、充电桩模块等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以及轨道交通电机驱动器、轨道交通空调控制器等轨交相关产品。 产品和技术已经得到包括北汽新能源等市场主流客户的认可。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麦格米特是以电力电子及相关控制技术为基础的电气自动化公司,专注于电能的变换、自动化控制和应用。公司致力于 成为全球一流的电气控制与节能领域的方案提供者,目前已成为智能家电电控、工业电源、工业自动化和新能源汽车及轨道 交通领域的国内知名供应商,产品广泛应用于商业显示、变频家电、智能卫浴、医疗、通信、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轨道 交通、智能采油等消费和工业的众多行业,并不断在电气自动化领域延伸,外延技术范围,布局产品品类,持续在新领域进 行渗透和拓展。 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公司成功构建了功率变换硬件技术平台、数字化电源控制技术平台、自动化控制与通讯软件等技 术平台,并继续向机电一体化和热管理集成方向拓展,通过技术平台的不断交叉应用,完成了在各个领域的多样化产品布局, 建立了跨领域的生产经营模式,也不断丰富了相关新产品快速拓展的技术平台基础。 根据应用领域划分,公司产品主要包括智能家电电控产品、工业电源、工业自动化和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产品四大类。 其中,智能家电电控产品的主要细分产品包括显示设备相关电源及OA电源、各类变频家电功率控制器、智能卫浴整机及部 件等;工业电源主要细分产品包括医疗设备电源、通信及电力设备电源、工业导轨电源、LED显示电源、光伏逆变核心部件 等;工业自动化主要细分产品包括伺服及变频驱动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数字化焊机、工业微波设备、智能采油 设备、精密连接、液压伺服泵等;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集成模块(PEU)、电机驱动器(MCU)、 5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年度报告摘要 车载充电机(OBC)、DCDC模块和充电桩模块、轨道交通空调控制器及车载压缩机、热管理系统等。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未发生重大变化。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单位:元 2021 年末 2020 年末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2019 年末 总资产 6,212,967,074.45 5,206,361,297.77 19.33% 3,946,304,205.3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3,156,962,539.25 3,069,401,048.21 2.85% 1,925,218,549.51 2021 年 2020 年 本年比上年增减 2019 年 营业收入 4,155,737,650.65 3,376,442,661.13 23.08% 3,559,587,190.3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88,847,684.08 402,967,482.32 -3.50% 361,091,180.9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261,925,255.32 304,991,174.68 -14.12% 314,654,869.06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13,413,767.76 464,096,475.01 -124.44% 616,173,769.18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7775 0.8438 -7.86% 0.7751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7775 0.8438 -7.86% 0.774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2.38% 17.89% -5.51% 20.02% (2)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 889,571,281.93 1,048,180,004.61 984,038,708.11 1,233,947,656.0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0,950,170.02 114,187,619.40 125,756,530.18 67,953,364.4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64,398,452.65 99,633,342.67 73,497,132.31 24,396,327.69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44,018,939.90 190,082,032.83 -224,273,882.61 64,797,021.92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 是 √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 年度报告披露日 报告期末表决 报告期末普通 一个月末表决权恢 16,288 前一个月末普通 19,583 权恢复的优先 0 0 股股东总数 复的优先股股东总 股股东总数 股股东总数 数 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股东名称 股东性质 持股比例 持股数量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股份状态 数量 6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年度报告摘要 童永胜 境内自然人 19.05% 94,782,175 79,814,131 质押 9,570,000 香港中央结算 境外法人 9.07% 45,133,470 有限公司 王萍 境内自然人 7.64% 37,990,817 质押 1,200,000 上海高毅资产 管理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 其他 4.32% 21,500,000 高毅邻山 1 号 远望基金 张志 境内自然人 3.21% 15,949,050 13,086,787 质押 2,640,000 李升付 境内自然人 3.15% 15,696,750 质押 9,730,000 招商银行股份 有限公司-鹏 华新兴产业混 其他 2.38% 11,847,093 合型证券投资 基金 招商银行股份 有限公司-兴 其他 1.68% 8,342,954 全合润混合型 证券投资基金 全国社保基金 其他 1.57% 7,824,347 四零四组合 林普根 境内自然人 1.56% 7,756,195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 童永胜先生与王萍女士系夫妻关系,为一致行动人,童永胜先生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 动的说明 人,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截至报告期末,两人共同持有公司 26.69%的股份。 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股东情况 不适用 说明(如有) (2)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7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年度报告摘要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5,573.77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3.08%;实现营业利润43,881.42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 1.54%;实现利润总额43,727.36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884.77万元,较上年同 期下降3.50%;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 0.777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86%。2021年公司发展延续良好趋势,总订单量增幅达48%; 公司除新能源汽车板块以外的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因受到外部供应形势的影响,订单交付增幅不及订单增长,公司 2021年度整体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3.08%。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会 2022 年 4 月 22 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