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300221 证券简称:银禧科技 公告编号:2021-56 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对公司年报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本公司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 漏,并对其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禧科技”或“公司”)收到深圳 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下发的《关于对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年报 问询函》(创业板年报问询函〔2022〕第 347 号(以下简称“问询函”),公司董 事会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对相关情况进行核实,并回复如下: 一、年报披露,报告期内你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53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 长 37.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7,345.51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滑 27.2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 3,823.44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滑 58.3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418.50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滑 170.22%。请 你公司: (1)结合营业成本变动、订单获取能力、下游行业发展态势、客户需求变 化和 2022 年一季度经营业绩等情况,说明报告期内增收不增利的原因及合理性, 净利润下滑趋势是否仍将持续,以及你公司为改善盈利能力已采取和拟采取的 措施。 (2)结合你公司应收账款回款、销售信用政策、经营收付现情况等因素说 明你公司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波动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以 及与经营业绩的匹配性。 (3)结合报告期内主要原材料价格的变化情况,说明对产品毛利率的具体 影响,以及你公司对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应对措施。 请年审会计师对事项(2)和(3)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一)结合营业成本变动、订单获取能力、下游行业发展态势、客户需求 1 变化和 2022 年一季度经营业绩等情况,说明报告期内增收不增利的原因及合理 性,净利润下滑趋势是否仍将持续,以及你公司为改善盈利能力已采取和拟采 取的措施。 公司回复: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7.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下滑27.29%,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后 净利润为3,823.44万 元,较上年 同期下滑 58.36%,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快, 导致销售毛利率较去年同期降低2.35%;以及公司2021年8月实施了限制性股票激 励计划,报告期内增加股权激励费用0.37亿元。 公司销售毛利率下降的原因分析: 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分两大行业,智能照明(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业)与塑 料行业,报告期内两大行业的营业收入都实现了快速增长,两大行业情况如下: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销售毛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毛利率 行业类别 (亿元) (亿元) 利率 同比增减 同比增减 同比增减 塑料行业 17.95 15.10 15.89% 27.12% 32.65% -3.51% 智能照明 4.56 3.80 16.73% 100.39% 89.72% 4.69% 其他业务 0.02 0.02 5.47% 合 计 22.53 18.92 16.05% 37.35% 41.31% -2.35% 智能照明(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业)报告期内营业收入4.56亿,同比增长 100.39%,产品毛利率16.73%,较去年同期增长4.69%,实现净利润0.2亿元,扭 亏为盈,该行业实现了营业收入与盈利的同步增长。 塑料行业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7.95亿元,同比增加27.12%,毛利率15.89%, 较去年同期降低3.51%,因毛利率的下降减少利润总额0.63亿元,该行业产品出 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具体原因如下: 1、塑料行业产品增收的一个原因是报告期内订单增加带动销售量增加,改 性塑料对外销售量12.94万吨,销量同比增长9.2%。另一原因是报告期内原材料 价格上涨较快,公司将一部分原材料上涨的成本转移到产品的售价中,产品售价 同比上升15.31%,两方面的因素导致营业收入增加27.12%。 2 2、塑料行业产品毛利率下降的原因为报告期内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快,公司 只能将原材料上涨的部分成本转移给客户,不能将原材料上涨的全部成本转移给 客户,导致毛利率下降。表现为营业成本的增长率高于营业收入增长率,报告期 内塑料行业营业成本增长率32.65%,远高于营业收入增长率27.12%。而营业成本 中原材料成本增长率35.13%,又高于营业成本的增长率32.65%。 2022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6.8%,略有所上升, 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仍下降3.1个百分点;2022年一季度摊销股权激励成本0.23亿 元后,净利润为-128万元,仍出现净利润下滑的情况。 公司为改善盈利能力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通过持续加强新产品、高毛利产 品研发力度,不断丰富改性塑料产品种类,调整产品结构,提升客户满意度;二 是保持公司产品原有市场份额同时积极进入医疗用品等新市场领域,扩大公司其 他细分应用领域的市场份额,增强公司议价能力;三是通过持续深化精益生产管 理,保障产品质量稳定同时提高生产效能,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的毛利 率。 (二)结合你公司应收账款回款、销售信用政策、经营收付现情况等因素 说明你公司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波动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 以及与经营业绩的匹配性。 公司回复: 公司一般给予客户 30-90 天的信用期,2021 年应收账款平均周转天数为 100 天。公司上游供应商应付款账期较短,2021 年应付账款平均周转天数为 60 天。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远低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当公司营业收入快速增长的时候,经营性应收项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应收款项融资)增加的金额将高于经营性应付项目(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增加 的金额,导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当期净利润存在差异,经营活动产 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出现负数,与经营业绩不匹配的情况。营业收入快速降低时, 会出现相反的情况。 公司最近三年及2022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净利润与经营性 应收、经营性应付项目情况如下: 单位:亿元 3 最近三 2022 年 最近三 项 目 2018 年 2019 年 2020 年 2021 年 年+一 一季度 年合计 季度 营业收入 22.63 15.11 16.40 22.53 营业收入增长率 -33.20% 8.55% 37.35%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 1.82 0.63 1.34 -0.94 1.72 1.03 2.75 净利润 0.10 1.01 0.76 -0.01 1.87 1.86 与净利润差额 0.53 0.33 -1.70 1.73 -0.84 0.89 经营性应收余额 5.94 4.55 6.07 9.58 7.43 经营性应收增加额 -1.39 1.52 3.51 -2.15 经营性应付余额 3.01 1.79 2.56 3.75 2.96 经营性应付增加额 -1.22 0.77 1.19 -0.79 1、2019年营业收入较2018年下降33.2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0.63亿元,高于当期净利润0.10亿元,与经营业绩不匹配。 2、2020年营业收入与2019年基本持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4 亿元,与当期净利润1.01亿元基本持平,与经营业绩较为匹配。 3、2021年营业收入较2020年增长37.35%,增长较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为-0.94亿元,与当期净利润0.76亿元相差较大,与经营业绩不匹配。 4、2022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较2021年四季度下降较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 金流为1.72亿元,与当期经营业绩不匹配。 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合计1.03亿元,与最近三年的净利润1.87 亿元相差0.84亿元,与经营业绩不相匹配。如考虑最近三年及2022年一季度的合 计数据,最近三年及一期的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合计为2.75亿元,已超过最 近三年及一期的净利润1.86亿元,超过0.89亿元。 综合考虑公司最近三年及2022年一季度的情况,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金流量净额波动是合理的。 (三)结合报告期内主要原材料价格的变化情况,说明对产品毛利率的具 体影响,以及你公司对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应对措施。 公司回复: 2021 年,国际原油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公司塑料行业中主要原材料平均 采购单价,除聚烯烃树脂外,较去年同期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涨幅在 4 22%-55%,具体如下: 2021 年平均采购价 2020 年平均采购价 主要原材料 涨幅 (元/吨) (元/吨) 聚氯乙烯树脂 8,345 6,160 35% 工程树脂 20,074 12,925 55% 增塑剂 12,119 7,819 55% 聚烯烃树脂 7,726 7,475 3% 苯乙烯树脂 11,948 9,772 22% 占采购额比例 67% 58% 塑料行业产品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后,公司会尽力将原材料上涨的成本转 移给客户,因为市场竞争的原因,暂无法将所有的上涨成本转移给客户,造成报 告期内公司塑料行业产品毛利率降低,较去年同期降低3.51%。 公司未来一方面将组织团队研究原材料价格趋势,根据价格趋势增加或减少 战略采购,以避免采购到较高价格的原材料。另一方面将通过以下措施增加公司 产品的议价能力: 1、持续加强新产品、高毛利产品研发力度,不断丰富改性塑料产品种类, 调整产品结构,提升客户满意度; 2、保持公司产品原有市场份额同时积极进入医疗用品等新市场领域,扩大 公司其他细分应用领域的市场份额,增强公司议价能力; 3、通过持续深化精益生产管理,保障产品质量稳定同时提高生产效能,努 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的毛利率。 年审会计师核查意见如下: 一、核查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1)了解公司财务报告出具内部控制流程,评估其内部控制的设计及执行 是否有效。 (2)询问公司管理层,了解公司最近三年的经营情况及变动原因。 (3)获取并检查公司主要客户的销售合同,复核主要客户销售信用政策, 对比主要客户的销售信用政策是否发生变化。 (4)复核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础资料,将有关数据和财务报表及附注、附 注账簿等核对相符,并进行详细分析,检查数额是否正确、完整,复核公司编制 5 的现金流量表项目金额。 (5)结合年报审计,对公司各期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存货、营业成本、 应付账款、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等科目 进行分析检查其合理性与真实性。 (6)了解与原材料采购相关的关键内部控制,评价这些控制的设计,确定 其是否得到执行,并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7)抽取公司原材料采购合同、发票、入库单等资料,并将采购单价与大 宗商品价格变动趋势进行对比分析。 (8)结合成本对公司毛利率进行分析,包括与上年度进行对比分析,和与 同行业可比公司进行横向分析,确定其变动原因是否具有合理性,是否与企业的 实际情况相符。 二、核查意见 基于已执行的审计工作,我们认为: (1)公司上述关于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波动较大的原因 及合理性,以及与经营业绩的匹配性的说明,与我们在审计公司 2021 年度财务 报表过程了解的情况在所有重大方面一致。 (2)公司上述关于报告期内主要原材料价格的变化情况,及对产品毛利率 的具体影响的说明,与我们在审计公司 2021 年度财务报表过程了解的情况在所 有重大方面一致。 二、年报披露,报告期内你公司正在推进“银禧新材料珠海生产基地建设 项目”和“银禧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建设。请你公司: (1)结合报告期内相关产品的产能利用率情况,说明投资建设相关项目的 必要性与合理性,相关投资决策是否审慎,以及是否存在新增产能无法消化的 风险。 (2)结合建设资金筹集方式、融资成本和投资回报测算情况说明相关投资 对你公司财务稳健性的影响。 (一)结合报告期内相关产品的产能利用率情况,说明投资建设相关项目 的必要性与合理性,相关投资决策是否审慎,以及是否存在新增产能无法消化 6 的风险。 公司回复: 公司塑料行业产品分两类,一类为改性塑料产品,拟在“银禧高分子新材料 产业园项目”进行生产;另一类为阻燃剂产品,拟在“银禧新材料珠海生产基地 建设项目”进行生产。 2021 年塑料行业两类产品的产销等情况如下: 营业收入 销量 产量 产能 产能利 塑料行业产品 (亿元) (万吨) (万吨) (万吨) 用率 改性塑料产品 17.49 12.94 12.89 20.00 64% 阻燃剂产品(含内 0.84 0.33 0.33 0.40 83% 部销售) 注:因改性塑料为定制化产品而非标准产品,是间歇式生产而非连续化生产 等原因,上表中改性塑料类产能和产能利用率数据仅供参考。 1、推进“银禧新材料珠海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银禧新材料珠海生产基地项目投资规模不超过 3 亿元,该项目生产的主要 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环保无卤阻燃剂产品及 5G 电子化学品(高性能热固性树脂和 聚酰亚胺(PI)浆料)。 子公司中山康诺德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诺德”)生产及销售环保 无卤阻燃剂产品。生产基地位于中山市民众镇沙仔村,租赁面积为 5218 平方米 的生产厂房,租赁期限为 2020 年 5 月 1 日至 2024 年 4 月 30 日,年租金 190 万元。 阻燃剂产品是化工类产品,需要搬迁到“银禧新材料珠海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如下: (1)康诺德 2021 年阻燃剂产量为 0.33 万吨,产能利用率为 83%,因客户 订单分布不平衡的原因,部分月份已超负荷生产,现有的生产场地面积较小,无 法增加设备新增产能满足以后新增订单的需求,需要搬迁到新的场地。 (2)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加强,公司未来必须将康诺德的化工产品生产基 地迁移至化工园内进行生产。银禧新材料珠海生产基地位于国家级化工园区内, 周边有着完善的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迁移后将新增 0.5 万吨产能,这部分新增 产能完全可以在康诺德公司未来三年的新增订单消化。 银禧新材料珠海生产基地另一化工产品为 5G 用电子化学品(高性能热固性 7 树脂和聚酰亚胺(PI)浆料),新增“银禧新材料珠海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必 要性与合理性如下: 高性能热固性树脂为高频高速覆铜板核心材料,高频高速覆铜板为 5G 终端 设备不可或缺的电子基材,未来的市场容量巨大。目前国内开展高性能热固性树 脂研发的企业很少,未见成熟批量产品推出市场;国外企业如日本三菱瓦斯量的 产品价格昂贵,在中国市场供应有限,应用厂家完全没有议价权,非常不利于我 国高频高速覆铜板产业的发展。因此,自主可控的国产化高性能热固性树脂生产 线建设迫在眉睫。PI 薄膜属于高技术壁垒行业,目前国内市场 PI 薄膜需求快速 增长,潜力巨大,但国内 PI 薄膜生产厂家的产品大多用于电学绝缘,高端电子 级 PI 严重依赖进口,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且随着 5G 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未 来柔性印刷电 路将成为全球 PI 薄膜市场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应用领域。本项 目主要产品之一聚酰亚胺(PI)浆料为 PI 薄膜主要原材料,其产品投产符合国 家政策且有利于满足市场对 PI 膜的需求。5G 用电子化学产品是公司在精细化工 行业的新产品,市场潜力巨大,完全可以消化珠海生产基地的产能。 2、推进“银禧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公司决定投资建设“银禧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项目总投资不超过 6 亿元。主要产品为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与 5G 用高分子材料及医疗用高分子材料 等改性塑料。 母公司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位于虎门镇居岐工业区,主要生 产 PVC 类改性塑料产品。2021 年公司自有厂房产量为 2.53 万吨,产能利用率为 84%。由于公司自有厂房场地不足,公司在生产基地附近租赁了两个厂房进行生 产。报告其内租赁厂房产量为 3.3 万吨,产能利率为 83%,具体如下: 营业收入 销量 产量 产能 产能利 塑料行业产品 (亿元) (万吨) (万吨) (万吨) 用率 母公司生产基地 7.16 5.87 5.83 7.00 83% 其中:自有厂房 2.53 3.00 84% 租赁厂房 3.30 4.00 83% 租赁厂房的情况如下: (1)租赁居岐牛公山工业区面积为 7,263 ㎡的厂房及仓库,年租金 213 万 元。 8 (2)租赁怀德社区面积为 8330 ㎡的生产车间及仓库,年租金 182 万元。 母公司两处租赁厂房的 4 万吨产能搬迁到“银禧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项目” 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如下: (1)根据公司未来三年的规划,母公司位于虎门镇的生产基地,预计未来 三年还将增长 3 万吨销量,母公司生产基地附近已租赁不到合适的生产厂房,需 要建设新的生产基地满足产能需求。 (2)最近几年,母公司生产基地附近的厂房租金价格还在持续上涨中,造 成母公司经营成本不断增加。 (3)母公司上述两处租赁厂房的改性塑料生产线自动化水平较低,生产环 境较差,存在招工难的问题。 公司决定投资建设“银禧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是转移母公司现有 的租赁厂房的 4 万吨存量产能;二是“银禧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将根据改 性塑料生产需要定制高标准的自动化生产车间,改善员工生产环境同时节约人 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三是“银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的建设 能满足母公司未来三年新增 3 万吨销量的产能需求;四是该生产基地还将增加 5G 及医疗用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材料产品,加快公司在新材料的产业布局, 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新材料领域的竞争力。 新的基地建设完成后,租赁厂房的 4 万吨产能及订单将全部转移新的生产 基地,加上母公司未来三年新增 3 万吨销量的产能需求,新的生产基地完全可以 消化新增产能。 因此投资建设“银禧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既能满足公司业务扩展及 产能布局的扩张需求,同时增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 综上所述,公司投资“银禧新材料珠海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及“银禧高分子 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是必要及可行的,上述项目投资决策公司已充分考虑公司目 前产能利用情况以及未来公司发展规划,该决策是经过审慎考虑后做出的决定, 不存在新增产能可能无法消化的风险。 (二)结合建设资金筹集方式、融资成本和投资回报测算情况说明相关投 资对你公司财务稳健性的影响。 公司回复: 9 “银禧新材料珠海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及“银禧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项目” 项目投资额共计 9 亿元,拟通过以下四个方式筹集资金: 1、将现有的存量资产转移 2.5 亿元到两个新项目。存量资产转移不涉及到 对外筹资。相关存量资产如固定资产、存货、应收账款等也将转移到新的生产基 地,融资成本几乎为 0,可转移的存量资产情况如下: (1)改性塑料产品转移产能 4 万吨,转移相关存量资产 2 亿元。 (2)阻燃剂产品转移产能 0.4 万吨,转移相关存量资产 0.5 亿元。 2、使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投资 2 亿元到固定资产。2022 年一季报显示公司 6 个月内可变现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 收款项融资)余额为 5.5 亿元,预计可以拨出 2 亿元进行项目投资,融资成本为 0。 3、预计可通过公司未来 3 年的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筹集资金 2 亿元, 投入到固定资产。公司 2018 年至 2021 年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总计 2.85 亿 元,平均每年 0.71 亿元。考虑到从拿地到建设,到产能爬升以及达产需要经过 2-3 年的时间,可以通过公司这 3 年的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进行投资。融资成 本为 0。 4、以上三个方式筹资不足的部分主要是流动资金,可以通过银行借款筹集。 预计最多需要借款 2.5 亿元。截止 2022 年 3 月 31 日公司银行借款余额为 2.04 亿元,还余 2.8 亿元的授信额度尚未使用,授信额度充足。未来公司可以通过银 行借款来筹集项目所需的流动资金,融资成本在 4.7%左右,每年新增利息费用 1,175 万元(借款 2.5 亿元的情况下),经测算,项目的投资回报完全能够覆盖 流动资金借款利息。 最近三年建设期与产能爬坡期主要是通过前三种方式筹集资金,几乎没有融 资成本,筹资活动对项目的投资回报没有影响。三个方式筹资不足的部分才会安 排有利息费用的银行借款筹集。 综上所述,通过存量资产转移、可变现资产投资及经营现金流筹集资金成本 几乎为零,通过银行借款将会增加利息支出,且会提高资产负债率水平,公司目 前资产负债率较低,即使借款 2.5 亿元后的资产负债率水平经测算也是处于改性 塑料同行业中等水平,财务状况处于稳健状态。 10 三、年报披露,报告期末你公司的应收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 应收款项融资)规模为 9.58 亿元,较期初增长 57.82%。请你公司: (1)结合信用政策的执行情况说明应收款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报告期内 营业收入增长幅度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过度放宽信用政策的情况,以及 坏账准备计提的比例是否充分、谨慎。 (2)说明对应收款项余额前五名欠款方的账龄分布情况,与报告期内前五 大客户的对应关系,结合相关欠款方的资信情况,说明其是否具有偿付欠款的 意愿和能力,以及对相关欠款方的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谨慎。 请年审会计师对上述事项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一)结合信用政策的执行情况说明应收款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报告期 内营业收入增长幅度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过度放宽信用政策的情况,以 及坏账准备计提的比例是否充分、谨慎。 公司回复: 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 22.53 亿,较上年增长 37.35%,期末应收款项(应收 账款+应收票据+应收款项融资)余额 9.58 亿,较期初增长 57.80%,增长情况如 下: 序号 应收款项 期末余额(亿元) 期初余额(亿元) 增长率 1 应收账款 7.04 5.36 31.31% 2 应收票据 1.50 - 3 应收款项融资 1.04 0.71 45.94% 应收款项合计 9.58 6.07 57.80% 1、应收账款的增长幅度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过度放宽信用政策 的情况 公司应收账款平均收款期较长,2020 年平均收款期为 99 天,2021 年为 100 天。报告期应收账款余额增长 31.31%,低于营业收入增长增长率,增幅是合理 的。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较期初余额变动较大的原因是报告期的第四季度营业收 11 入较高,为 7.09 亿元,高于前三季度 4.41 亿元、5.51 亿元、5.53 亿元,按照 公司 2021 年应收账款 100 天的平均收款期,第四季度的营业收入需要等到 2022 年一季度才能收回,故四季度末应收账款余额变动较大具有合理性。相关数据如 下: 报告期相关项目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营业收入(亿元) 4.41 5.51 5.53 7.09 应收账款余额(亿元) 5.29 5.83 5.88 7.32 应收账款回收期(天) 106 99 96 99 考虑部分内销的应收账款包含 13%增值税的因素,报告期第四季度营业收入 7.09 亿元与应收账款余额 7.32 亿元是相匹配的,报告期末应收账款余额较高存 在合理性。 从上表可以看出,公司 2021 年各季度应收账款回收期分别为 106 天、99 天、 96 天、99 天,均在公司应收账款合理回收期范围内,报告期内公司的销售及信 用政策没有发生变化,不存在过度放宽信用政策的情况。 2、应收票据与应收款项融资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增长幅 度的原因及合理性 应收款项融资项目为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承兑汇票,应收票据项目为信用等 级较低的银行承兑汇票及商业承兑汇票。两类资产到期日均不超过 180 天,其中 80%左右的银行承兑汇票与商业承兑汇票可以在银行进行贴现。两类应收款项性 质相差不大,可以合并为一类资产与营业收入增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公司持有的应收票据与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情况如下: 序号 应收款项 期末余额(亿元) 期初余额(亿元) 增长率 1 应收票据 1.50 - 2 应收款项融资 1.04 0.71 45.94% 应收票据+应收款项融资合计 2.54 0.71 257.89% 应收票据与应收款项融资报告期末合计余额 2.54 亿元,较期初 0.71 亿元增 长 257.89%,增长幅度明显高于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增长幅度的原因如下: 12 (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较多,以票据进行结算的客 户回款也增加较多,公司收到的票据较去年同期增长较多。 (2)报告期末公司资金流足,持有银行理财产品 0.88 亿元,货币资金余额 1.06 亿元,货币资金较期初余额 0.43 亿元增加了 0.63 亿元,资金充足,公司 暂不需要将承兑汇票贴现为现金,导致尚未安排贴现的票据余额较期初余额增加 较多。 以上原因,导致应收票据与应收款项融资合计余额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报告 期内营业收入增长幅度,是合理的。 3、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的比例是否充分、谨慎 截至报告期末,扣除按单项计提的坏账准备,公司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 应收账款余额为 7.30 亿,其中已投保应收账款组合期末账面余额为 4.04 亿,坏 账计提比例 1%;未投保应收账款组合期末账面余额 3.26 亿,坏账计提比例为 6.79%。具体数据如下: 应收账款 账面余额(万元) 坏账准备(万元) 计提比例 已投保应收账款账龄组合 40,398.83 404.51 1.00% 其中:1 年以内 40,398.30 403.98 1.00% 1至2年 0.52 0.52 100.00% 未投保应收账款账龄组合 32,631.46 2,215.14 6.79% 其中:1 年以内 32,012.06 1,600.60 5.00% 1至2年 6.48 1.62 25.00% 5 年以上 612.91 612.91 100.00% 合计 73,030.29 2,619.64 报告期末公司严格按照会计政策计提坏账准备,相关坏账准备计提充分,谨 慎。 (二)说明对应收款项余额前五名欠款方的账龄分布情况,与报告期内前 五大客户的对应关系,结合相关欠款方的资信情况,说明其是否具有偿付欠款 的意愿和能力,以及对相关欠款方的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谨慎。 公司回复: 报告期末,应收款项余额前五名欠款方的账龄及与前五大客户对应关系如 13 下: 单位:万元 应收款 与前五大客户 应收账款 坏账 计提 2022 年 未收回 余额排 账龄 对应关系 余额 准备 比例 1-5 月收款 余额 名 第一名 1 年以内 第一大客户 17,158 757 4.41% 17,158 - 第二名 1 年以内 第二大客户 5,126 256 5.00% 4,966 160 第三名 1 年以内 第四大客户 2,128 58 2.74% 2,128 - 第四名 1 年以内 第十大客户 1,938 31 1.60% 1,573 365 第五名 1 年以内 第五大客户 1,662 17 1.00% 1,662 - 合 计 28,012 1,119 27,487 525 公司应收账款前五名的客户是行业龙头或是知名大企业,资信良好,与公 司合作时间较长。截止目前,报告期末的应收账款余额 28,012 万元已收回 27,487 万元,还余 525 万元尚未收回。尚未收回应收账款的欠款方资信良好,具有很强 偿付能力,也有很好的偿付意愿。 公司严格按照会计政策计提相关欠款方的坏账准备,对应收账款余额前五 名欠款方的坏账准备计提充分、谨慎。 年审会计师核查意见如下: 一、核查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1)了解与应收款项相关的关键内部控制,评价这些控制的设计,确定其 是否得到执行,并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2)分析报告期内应收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应收款项融资) 变动的原因,与营业收入增长幅度的关系,确认其变动的合理性。 (3)了解公司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获取编制的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和坏 账准备计提表,检查账龄划分的准确性,复核公司对于应收账款组合的划分是否 合理,并对坏账准备的金额进行重新计算。 (4)了解公司对应收票据的管理模式,评价公司有关应收票据背书或贴现 是否终止确认的标准的合理性;评价有关列报为应收票据或应收款项融资的标准 的合理性。执行期后测试,关注期后是否存在大额逾期票据。 (5)访谈企业管理人员,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查询,评 14 估主要应收账款客户的信用状况、履约能力情况。 (6)取得并查阅公司主要客户期后回款的明细记录及收款银行回单,复核 相关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谨慎。 二、核查意见 基于已执行的审计工作,我们认为:公司上述关于应收款项增长原因及合理 性的说明,与我们在审计公司 2021 年度财务报表过程了解的情况在所有重大方 面一致;公司对坏账准备计提的会计处理在所有重大方面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 关规定。 四、年报披露,报告期末你公司存货账面余额为 2.87 亿元,较期初增长 23.18%,但期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却较期初有所减少。请你公司结合对存货进 行跌价测试的具体过程说明报告期末存货规模较期初明显增加,而存货跌价准 备规模却有所减少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充分反映了存货的跌价风险。请年审 会计师对前述事项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公司回复: 1、公司存货跌价测试的具体过程: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1 号—存货》的相关规定,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 现净值孰低计量。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在正常生产 经营过程中,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 定其可变现净值;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所生产 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 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除有明确证据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市场价格异 常外,存货项目的可变现净值以资产负债表日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 跌价测试具体过程如下: ①用于直接对外销售的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存货的合同售价或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和 相关税费】 ②继续加工的材料存货: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该存货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合同售价或估计售价】-【至 15 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2、存货跌价准备规模减少的原因分析: 公司的主营业务分为两大行业,智能照明(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业)与塑料 行业,两大行业相关存货及减值准备计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期末存货 期初存货 增长率 业务板 块 账面金 减值 账面价 账面金 减值 账面价 账面金 减值准备 额 准备 值 额 准备 值 额 智能照 5,448 44 5,405 3,840 47 3,793 42% -8% 明 塑料业 23,295 564 22,731 19,494 596 18,898 20% -5% 务 合 计 28,744 608 28,136 23,334 644 22,691 23% -6% (1)智能照明行业存货期末余额较期初增加42%,期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 却减少8%的主要原因: 2020年东莞市银禧光电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禧光电”)产 品中有LED塑料灯管,因产品竞争激烈,造成部分LED灯管成品库存积压,2020 年底公司对这批积压的成品与原材料计提了47万元的减值准备。2021年5月银禧 光电停止了LED塑料灯管的生产,仓库中仍有部分积压的成品与原材料未能售出, 年底账面存货账面余额204万元,经存货减值测试,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44万元, 较期初减少3万元。 智能照明行业2021年主要产品为LED智能灯带,报告期末LED智能灯带相关存 货账面余额为5,244万元,较期初余额2,446万元增长114.39%。LED智能灯带存货 库龄较短,且有持有较多的销售订单。年底对LED智能灯带进行存货减值测试, 未发现减值的迹象,不需要对LED智能灯带相关存货计提减值准备。 因智能照明行业的主要产品LED智能灯带相关存货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导 致智能照明行业期末存货余额较期初增加42%,而期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却减少 8%。 (2)塑料行业存货期末余额较期初增加20%,期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却减 少5%的主要原因: 16 报告期内,塑料行业的原材料出现了快速上涨的情况,除少部分品种外,大 多数原材料期末的价格远高于期初价格。该行业相关产成品库存余额与期初基本 相同,未出现积压的情况。年底经存货账面余额为23,295万元,经存货减值测试, 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564万元,较期初余额减少32万元,降低5%。 综上所述,公司报告期末存货余额较期初增加,而期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却 较期初有所减少,是合理的,已充分反映了存货的跌价风险。 年审会计师核查意见如下: 一、核查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1)了解与存货跌价准备测试相关的关键内部控制,评价这些控制的设计, 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并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2)对期末存货实施监盘,检查存货的数量、状况等,以确认是否存在滞 销或无法销售的存货。 (3)获取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明细表,复核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过程 是否按照会计政策执行,重新计算存货可变现净值,分析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准 确性及合理性。 (4)针对存在减值迹象的重要存货,检查公司对可变现净值的假设,包括 与基于市场可得同类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以及已承诺的销售协议的比较。 (5)结合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审计,对存货跌价准备增减变动情况进行检 查,检查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和计量是否正确,检查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与相 关科目核对一致。 (6)获取资产负债表日后销售出库明细,核实存货的实际售价与预计售价 的差异,分析预计售价的合理性。 二、核查意见 基于已执行的审计工作,我们认为:公司上述关于对存货进行跌价测试的具 体过程、报告期末存货及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变动的原因及合理性的说明,与我们 在审计公司 2021 年度财务报表过程了解的情况在所有重大方面一致;就公司 2021 年度财务报表整体公允反映而言,公司对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在所有 重大方面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17 五、年报披露,报告期末你公司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规模均较期初大幅增 长。请你公司结合经营债务和融资债务的偿付期限和还款安排,以及你公司货 币资金、销售回款和融资能力情况,说明你公司是否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以 及是否存在无法按时清偿债务的风险。 公司回复: 1、公司最近几个报告期末的银行借款余额如下: 单位:亿元 2022 年一季 2020 年 12 2021 年 12 2021 年较 2022 年 3 流动负债 度较 2021 年 月 31 日 月 31 日 2020 年增长 月 31 日 增减 短期借款 0.63 2.06 1.43 2.05 -0.01 一年内到期的借款 1.31 0 -1.31 0 0 合 计 1.94 2.06 0.12 2.05 -0.01 公司报告期末短期借款余额为 2.06 亿元,较期初增加 1.43 亿元,增加较多。 综合考虑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后,2021 年底银行借款余额合计为 2.06 亿元, 与 2020 年底的银行借款余额 1.94 亿元基本持平。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虽较期初余额大幅增长,但综合考虑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 款后,公司银行借款余额保持稳定。截止目前为止,银行融资均为正常,没有发 生逾期债务的情况。 2、公司最近几个报告期末应付账款余额: 单位:亿元 2020 年 12 月 2021 年 12 月 2021 年较 2022 年 3 月 2022 年一季度 流动负债 31 日余额 31 日余额 2020 年增长 31 日余额 较 2021 年增减 应付账款 2.48 3.75 1.27 2.49 -1.26 公司因原材料采购形成的应付账款,一般在 30-90 天内支付,公司 2021 年 四季度原材料采购较多,导致期末应付账款余额较 2020 年底增加 1.27 亿元,增 长较多。 2022 年一季度到期应付账款支付后,截止 2022 年 3 月 31 日,应付账款余 额也减少到 2.49 亿,与 2020 年底的余额 2.48 亿元持平。公司严格按照相应的 结算期支付,截止目前,没有发生逾期债务的情况。 18 3、公司偿债压力与偿债能力说明 截止 2022 年 3 月 31 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 1.78 亿元,货币资金余额完 全能够满足经营需求。可在 6 个月内变现的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 +应收款项融资余额合计为 5.50 亿元,足够支付未来 6 个月到期的银行借款及应 付账款。公司流动性充足,具有很强的偿债能力。 截止 2022 年 3 月 31 日,公司的流动资产为 14.01 亿元,扣除存货后速动资 产为 11.40 亿元,流动负债余额为 6.52 亿元,流动比率为 2.15,速动比率为 1.75。 公司流动资产远大于流动负债,流动性充足,具有很强的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 为 36%,远低于改性塑料同行业公司平均水平,财务较为稳健。 公司目前尚未使用的银行授信额度为 2.8 亿元,可以随时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或支付应付账款。 综上所述,公司短期及长期债务金额较少,偿债压力较小。公司流动性充足, 偿债能力极强,不存在无法按时清偿债务的风险。 六、年报披露,你公司“年产 3000 金属吨粗制氢氧化钴冶炼项目”仍处于 正在进行状态,但该项目自 2019 年起就已暂停投入,至今未正式开工。请你公 司: (1)说明该项目的推进是否已无现实可能性,以及未完全终止该项目的具 体原因。 (2)结合该项目所涉资产的实际状况,说明你公司是否能够实际控制相关 资产,以及报告期末对相关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是否充分。 请年审会计师对事项(2)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一)说明该项目的推进是否已无现实可能性,以及未完全终止该项目的 具体原因。 公司回复: 2018 年初公司在刚果金投资建设年产 3000 金属吨粗制氢氧化钴冶炼项目。 2018 年底钴金属产品出现了大幅下降,公司基于对钴矿产品市场行情判断,2019 年开始暂停对该项目的投入。并在 2019 年裁减了该项目的大部分员工,只安排 了三位员工留守刚果生产基地。 19 最近金属钴的价格开始回升,该项目已具备了经济上的可行性。重新推动该 项目除了经济上的可行性外,但推动该项目还需要具备其他方面如人员条件。 该项目只有三名员工,重新推动该项目需要在国内招聘较多的专业技术及管 理人员经培训后安排在刚果金长驻。非洲医疗条件很差,疫情严重,加上中国最 近加强了人员出入境的管控,公司暂时很难招聘到合适的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派 到境外长驻。 公司管理层仍然决定暂停该项目,待疫情缓和后再综合考虑市场、价格、人 员等情况,再决定是否继续推进该项目。 (二)结合该项目所涉资产的实际状况,说明你公司是否能够实际控制相 关资产,以及报告期末对相关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是否充分。 公司回复: 为增强对公司资产的管控,公司将“3000 金属吨粗制氢氧化钴冶炼项目” 已到货的生产设备统一放置在生产基地内,生产基地已加装了围墙及大门,聘请 了刚果金当地保安人员进行 24 小时轮流看护。公司的三位长驻员工中有二位员 工留守刚果生产基地宿舍,对相关资产进行看护。 公司财务与内部审计人员不定期通过远程视频进行资产盘点,确定资产的保 管状况。2019 年审计时,年审会计师安排审计人员到现场进行了实物核查与盘 点,2020 年、2021 年年报审计,年审会计师对相关资产进行了远程视频盘点。 综合以上,公司能够完全控制 3000 金属吨粗制氢氧化钴冶炼项目的相关实 物资产。 最近三年公司聘请了外部专业评估机构对 3000 金属吨粗制氢氧化钴冶炼项 目相关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进行了专业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计提了减值准备,最 近三年累计计提减值准备 878 万元,其中: 2019 年计提减值准备 295 万元; 2020 年计提减值准备 287 万元; 2021 年计提减值准备 296 万元。 评估机构计提减值准备时除考虑各项贬值因素外,还综合考虑了当地政局不 稳定、生产能力较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外部风险因素,公司报告期末计提减 值准备充分。 20 年审会计师核查意见如下: 一、核查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1)了解、测试公司与资产管理、资产减值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 行情况。 (2)通过远程视频访谈刚果生产基地留守人员,了解基地状况,远程视频 抽盘主要资产,关注资产状态,确认其是否存在。 (3)了解境外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与采矿权对应投资项目的实际投资的变 化情况,所处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市场环境的变化趋势。 (4)评价管理层在评估境外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与采矿权减值迹象及确定 减值金额时所使用的重大判断及相关依据,并对管理层做出的关键判断所依据的 客观证据进行独立评估。 (5)评价由管理层聘请的外部评估机构的独立性、客观性、专业胜任能力。 (6)与管理层及其聘请的外部评估专家讨论减值测试的关键假设和方法, 复核外部评估机构的评估过程是否适当。 二、核查意见 基于已执行的审计工作,我们认为:公司上述关于能够控制刚果生产基地相 关实物资产的说明,与我们在审计公司 2021 年度财务报表过程了解的情况在所 有重大方面一致。报告期末公司对银禧刚果钴业相关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在建 工程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在所有重大方面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2 年 5 月 27 日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