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国际:2016年度社会责任报告2017-03-22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2016 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
个别及连带责任。
本报告系统总结了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统
称“公司”)2016 年度在履行经济责任、安全责任、环境责
任、员工责任和社会责任方面的工作情况,旨在真实反映公
司 2016 年促进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
本报告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报
告>编制指引》,参照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的 G4 可持
续发展报告指引,并结合公司实际进行编写。本报告是公司
向社会公开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报告数据和内容的范围为
公司境内业务口径。
一、公司概况与公司治理
1.公司概况
公司成立于 1994 年 6 月 30 日,主要业务是利用现代化
的技术和设备,利用国内外资金,在全国范围内开发、建设
和运营发电厂。1994 年 10 月,公司在全球首次公开发行了
12.5 亿股境外上市外资股(“外资股”),并以 3,125 万股
美国存托股份(“ADS”)形式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代码:HNP)。1998 年 1 月,公司外资股在香港联合交易
1
所有限公司以介绍方式挂牌上市(代码:902),当年 3 月完
成了 2.5 亿股外资股的全球配售和 4 亿股内资股的定向配
售。2001 年 11 月,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了 3.5
亿股 A 股(代码:600011),其中 2.5 亿股社会公众股在上
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0 年 12 月,公司完成 15 亿股 A 股和
5 亿股 H 股的非公开发行。2014 年 11 月,公司完成 3.65 亿
股 H 股的非公开发行。2015 年 11 月,公司完成 7.8 亿股 H
股的非公开发行。目前,公司总股本约为 152 亿股。
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可控发电装机容量 83878
兆瓦、权益发电装机容量 76618 兆瓦,公司电厂分布在中国
2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另外,公司在新加坡全资拥有一
家营运电力公司。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在
电力技术进步、电厂建设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创造了多项国内
行业第一和里程碑工程,有力推动了中国电力事业的跨越式
发展和电站设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有力促进了中国发电企
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公司治理
华能国际作为国内外三地上市的公众公司,同时接受境
内外三个上市地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管和广大投资者的监督。
公司始终高度重视健全、完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
和经营班子组成的公司治理体系,形成了决策权、监督权和
2
经营权之间权责分明、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运转协调的运
行机制,保障了董事会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和监事会的监督
权得到有效实施,确保了经营班子经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公司已经逐步形成规范、高效、完
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了适合公司自身发展要求、行
之有效的制度体系。
公司始终坚持公平对待全体股东,努力为股东带来长
期、稳定、增长的回报。公司以规范诚信、专业透明、尊重
股东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监管机构和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
2016 年,公司荣获中国证券金紫荆奖之“最具投资价值上市
公司”奖和上交所信息披露工作考核优秀等奖项。公司高度
重视信息披露工作,成立了由副总经理、总会计师负责,各
部门经理为成员的信息披露委员会,负责审议公司的定期报
告;实行信息披露周例会制度,由副总经理、总会计师主持,
通报公司一周重大事项,为公司履行相关信息披露职责提供
了组织保障。2016 年,公司共进行了 14 次境内外新闻发布
及 224 次境内外公告,参加 8 场境内外投行举办的投资者论
坛,与投资者的有效沟通得到加强。
二、公司的经济责任
公司不断深化全面预算管理,以全面预算管理为统领,
落实预算管理引领带动、过程控制和考核导向功能,实现了
“保目标、促转型、防风险”的预算管理目标。推进“数字
3
华能国际”平台化建设,公司“数据平台化支撑、集约化流
程管控、标准化前端建设”管控平台初步建成,智慧生产、
智慧经营和智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营销工作成效显著。完成营销机构改革,成立区域能源
销售公司,引导各单位积极参与电力体制改革、抢占市场份
额。山西、上海、河南、湖南、重庆、安徽等区域煤机利用
小时对标排名第一。大力开拓供热市场,全年供热量、供热
收入同比均大幅提升。落实煤电、气电联动政策,各省区煤
机、燃机电价下调幅度均低于平均值。积极开展大用户交易,
共签约直接交易用户 450 个,全年大用户直接交易电量份额
超容量份额 0.93 个百分点。
燃料成本控制有力。加大市场研判力度,及时调整燃料
采购策略,积极寻求政策支持,加强行业联合,发挥内部管
理优势,有效应对燃料市场大幅波动,全年标煤采购单价涨
幅在行业对标中保持最低。通过招标、议标等方式提前锁定
中长期进口煤资源,节约成本约 20 亿元。完善招标管理制
度,优化调整招标采购策略,所有区域公司实现统一平台招
标采购。
融资管理保持领先。优化融资结构,发行超短融等低成
本融资产品,财务费用同比大幅下降。发行 5 年期和 10 年
期公司债券共 42 亿元人民币,发行利率分别为 3.48%和
3.98%,在同期同级同类型公司债中处于较低水平。
4
三、公司的安全责任
建立完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到位标准,狠抓安全生产责
任落实,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升,全年未发生生产和外包人
身伤亡事故。深刻吸取系统内外重特大事故教训,全面开展
以自查和巡回督查相结合的安全大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强
化非停管理,发挥公司高可靠性工作室作用,30 家电厂实现
“零非停”。临港燃机在受外部天然气中断,造成停机的情
况下,紧急启动连接 IGCC 电站采暖集装装臵蒸汽管道,确
保了居民供暖正常。
2016 年,公司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未发生环境污染
事故,未发生危及电网安全运行的事故,安全生产总体稳定。
公司年平均非计划停运次数为 0.2 次/台年,同比减少 0.04
次/台年。
四、公司的环境责任
公司严格遵守国家最新的环保法规,积极主动承担环保
责任,推进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清洁能
源项目,积极创建优秀节约环保型燃煤发电厂,节能减排水
平不断提升。2016 年,公司全面完成了节能环保责任书年度
目标,未发生违反国家环境法律法规的情况。全年耗用原煤
量 8427 万吨标煤,境内燃煤机组平均供电煤耗同比降低 0.87
克/千瓦时;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硫排放为 0.17 克/千瓦时,
5
同比下降 0.04 克/千瓦时;单位发电量氮氧化物排放为 0.21
克/千瓦时,同比下降 0.05 克/千瓦时。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百万、60 万千瓦超超临界等主力机型供电煤耗行业对标领
先。22 台机组在中电联大机组竞赛中获奖,4 台机组获一等
奖, 4 台机组获供电煤耗最优值机组,5 台机组获厂用电率
最优值机组。
加大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力度。推广既节能又环保的烟气
协同治理技术路线,截至去年底,公司超低排放机组容量占
煤机总容量的份额超过 60%。长兴电厂获国家能源局首批“全
国节能减排示范电站”称号。G20 峰会期间,公司所涉及的
17 家电厂、49 台机组全部实现环保达标排放。在华北等地
区雾霾天气中,公司相关电厂全部达标排放并顺利通过各类
环保检查。
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公司首创的“燃煤电站烟气协同治
理关键技术及集群化工程应用”项目获 2016 年度中国电力
科学技术一等奖。积极推动机组灵活性改造系统研究,丹东
电厂 2 号机组实现 AGC 调峰至 20%额定负荷。“650℃高效超
超临界 1000MW 级发电机组系统集成和关键技术预可行性研
究”项目,在管道选材上取得积极进展。南京电厂 700℃验
证试验平台连续安全运行超过 100 天。与 GE、西门子等国际
6
先进企业开展数字化电厂建设、火电厂灵活性、低风速发电
等技术交流。
五、公司的员工责任
1.保障员工权益
(1)员工情况
公司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积极推进人才强
企战略,抓好吸引、培养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加快以高层
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了一支结
构合理、专业配套、素质优良、忠于华能事业、符合公司发
展战略需要的人才队伍。
截至 2016 年底,公司共有员工 42210 人。其中:大专
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占员工总数的 75%。
(2)权益保护
公司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用工政策,认真贯彻
落实《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与全体员工依法签订劳动
合同。
公司注重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厂务公开制度,支
持员工积极参与民主管理,保障员工充分享有知情权、参
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把员工利
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公司所属各企业依据《工会法》建立了工会组织,员工
入会率保持 100%。各级工会组织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员工
7
合法权益,鼓励员工参与管理决策,共同实现企业的各项
目标,并协助调解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争议。
公司高度重视员工的健康安全,各企业均建立了员工
健康安全保障机制,每年进行全员健康体检,并对从事接
触职业病危害源工作的员工进行专项体检。
(3)激励与保障
公司进一步健全、完善薪酬分配体系,结合整体战略
制定了一系列薪酬管理办法,统一工资制度和标准,优化
收入分配结构。全面实施企业负责人年薪制,薪酬管理更
加规范。员工薪酬本着“按岗定薪、按绩取酬,效率优
先、注重公平”的原则确定,并与个人绩效挂钩,形成了
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公司依法建立各项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按时足额缴
费,保障员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住房等社会
福利待遇。此外,公司根据国家政策建立企业年金及补充医
疗保险,作为员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待遇的补充。公司
关心员工生活,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对困
难员工实施生活扶助和救助。
2.促进员工发展
(1)员工培训
公司注重全员培训,充分利用华能系统培训资源,加强
与外部培训机构的合作,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培
8
训,努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主要培训形式包括:入职培
训、岗位培训、技能培训和国际合作培训。
截至 2016 年底,公司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1 人,享
受政府特殊津贴 13 人;拥有全国技术能手 8 人,中央企业
技术能手 73 人,电力行业技术能手 31 人。
(2)发展机会
公司注重为员工搭建成长平台,实现员工和企业共同发
展。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修订了《公司领导干部管理暂行办
法》,同时修行了《公司基层企业后备干部管理办法》,进
一步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完善系统内人才流动机制,促
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臵。以鉴定促进学习,以竞赛促进培训,
以调考促进全员提升,建立健全以岗位序列为主、技术技能
职务序列为辅的员工双通道晋升机制,促进技术技能人才的
成长。
六、公司的社会责任
公司以“三色”公司为企业使命:即成为一个为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红色”公司,一个注重科技进步、保护
环境的“绿色”公司,一个与时俱进、学习创新、面向世界
的“蓝色”公司。公司积极发挥“三色”公司文化的引领作
用,坚持可持续发展、服务国家、造福社会,主动承担社会
责任,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与利益相关方共同促进经济
9
社会发展,共享企业发展成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
砖加瓦。
公司高度重视保证电力供应工作,各电厂均制定了相应
的应急工作预案和处臵措施,确保了重要时段的安全稳定发
电。加强供热管理,确保了供热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圆满
完成重要节假日、特殊时段保电任务,成功应对冰冻、特大
暴雨等极端异常天气。
公司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助教、慈善捐
助等社会公益活动,创新合作服务方式,积极回报社会,奉
献爱心。2016 年,以公司名义捐款共计 667.64 万元,支持
地方各类公益事业。
在今后的工作中,公司将继续致力于为股东创造长期、
稳定、增长的回报;致力于为社会提供充足、可靠、环保的
电能;致力于建设技术领先、管理卓越、布局合理、结构优
化、产业协同、效益显著的国际一流上市发电公司。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