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0277 公司简称:亿利洁能 债券代码:136405 债券简称:14 亿利 02 债券代码:163399 债券简称:20 亿利 01 债券代码:163692 债券简称:20 亿利 02 亿利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 1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 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 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 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不适用 二、 公司基本情况 2.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亿利洁能 600277 亿利科技、亿利能源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侯菁慧 潘美兰 电话 010-57376964 010-56632450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亿利生态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亿利生态 办公地址 广场一号楼19层 广场一号楼19层 电子信箱 elion600277_zqb@elion.com.cn elion600277_zqb@elion.com.cn 2.2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 本报告期末 上年度末 度末增减(%) 总资产 34,403,659,810.16 34,484,044,597.43 -0.2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15,636,163,845.02 15,372,743,823.53 1.71 本报告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 上年同期 (1-6月) 期增减(%)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44,041,213.33 2,035,440,496.13 -68.36 营业收入 6,085,970,770.61 6,790,780,066.71 -10.3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90,893,029.12 687,767,510.09 -72.2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175,207,117.40 270,695,140.51 -35.28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23 4.55 减少3.32个百分点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07 0.25 -72.00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 - 2.3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截止报告期末股东总数(户) 63,701 截止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不适用 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 持有有 持股 持股 限售条 质押或冻结的股 股东名称 股东性质 比例 数量 件的股 份数量 (%) 份数量 境内非国 质 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49.16 1,346,351,467 0 1,346,351,467 有法人 押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东峪投资合 未知 2.38 65,079,365 0 无 0 伙企业(有限合伙) 金元顺安基金-兴业银行-万 向信托-万向信托-亿利 5 号 未知 2.37 64,935,064 0 无 0 事务管理类单一资金信托 财通基金-宁波银行-万向信 托-万向信托-亿利 6 号事务 未知 2.37 64,935,064 0 无 0 管理类单一资金信托 金鹰基金-工商银行-万向信 托-亿利 3 号事务管理类单一 未知 2.00 54,697,264 0 无 0 资金信托 方正东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聚赢 30 号证券投资单一资金信 未知 1.69 46,276,495 0 无 0 托 嘉兴天朗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 未知 1.35 36,844,887 0 无 0 伙) 西藏博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博恩添富 7 号私募证券投资基 未知 0.91 25,000,042 0 无 0 金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未知 0.40 10,877,233 0 无 0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证 500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 未知 0.33 9,015,910 0 无 0 券投资基金 2017 年 9 月 11 日至 2017 年 12 月 12 日,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方正东亚信 上述股东关联 托有限责任公司-聚赢 30 号证券投资单一资金信托从二级市场增持了本公司股 关系或一致行 票 52,751,095 股,方正东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聚赢 30 号证券投资单一资金信 动的说明 托构成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的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不适用 2.4 截止报告期末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前十名优先股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2.5 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6 未到期及逾期未兑付公司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利率 债券名称 简称 代码 发行日 到期日 债券余额 (%) 2012 年 7 月 2020 年 7 月 2012 年公司债二期 12 亿利 02 122159 252,220,000 6.42 19 日 19 日 2016 年 4 月 2021 年 4 月 2014 年公司债二期 14 亿利 02 136405 623,001,000 7.30 26 日 26 日 2020 年 4 月 2025 年 4 月 2020 年公司债一期 20 亿利 01 163399 500,000,000 7.00 10 日 10 日 2020 年 7 月 2025 年 7 月 2020 年公司债二期 20 亿利 02 163692 500,000,000 7.00 7日 7日 反映发行人偿债能力的指标: √适用 □不适用 主要指标 本报告期末 上年度末 资产负债率 45.62 46.73 本报告期(1-6月) 上年同期 EBITDA 利息保障倍数 2.91 3.56 关于逾期债项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3.1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剧烈波动,加之全球性、地域性政 治不确定性等不利因素影响,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当前我国经济先降后升,二季度已呈现 恢复性增长势头。内外部环境仍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形势仍然严峻,面临的困难挑战仍十分突出。 因疫情及宏观经济下行影响,氯碱行业产业链受到严重冲击,下游市场需求不足,产品库存增大, 产品销量及销价下滑,生产经营压力增加,氯碱企业盈利能力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报告期内,公 司一手抓抗疫,一手抓安全生产,紧紧围绕年初既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聚焦主业,依靠科 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企业内涵式增长,主要生产经营情况如下: (一)循环经济产业:强化生产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确保生产系统“安、稳、长、满、优” 运行。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为了应对外部环境变化,通过研判市场发展趋势,积极调整生产及销 售策略,发挥公司 PVC 和乙二醇两条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协同管理运营优势,通过对实现原材 料采购、物流、技改等资源共享,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两个园区产业链 相关装置运行安全、环保合规、稳定高效,满产满销,力保循环经济产业整体经营平稳。 同时,本着“挤两头、控中间”的经营管理思路:制定出合理的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和销 售策略:在采购端,全面落地大宗原材料直采工作,彻底去掉中间层,有效降低采购成本;通过 加强供应商管理和维护,优化供货渠道,力求同价质最优,同质价最廉;注重存货库存管理,减 少非常损失,根据生产经营计划设定经济订货量,减低库存占用资金成本。在生产端,继续推进 三化工厂建设(“安全无泄漏化工厂、绿色生态化工厂、平安数智化”)和生产成本节降激励模式, 进而降低单耗和综合成本--成本核算主体也从分厂下沉到装置、班组一级,通过将各环节单耗与 历史最优数据对标,实现各项消耗可控,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在销售端,利用公司氯碱、聚 酯等产品的品牌优势,积极创新营销模式,强化产品差异化销售,有效调整区域销售策略,力争 实现产品销售和收益最大化。 (二)清洁能源产业:通过并购等手段,加快产业布局进程。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的正利新能源和库布其生态两个成熟的光伏企业,盈利稳定,在一定程 度上增厚了公司的经营业绩。为了加快清洁能源产业布局,公司在报告期内收购了控股股东亿利 集团持有的已并网发电的成熟优质光伏资产:张家口京张迎宾廊道生态能源有限公司 60%股权和 张家口亿源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100%股权。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上述公司的工商登记尚未办 理完毕,上述公司业绩未体现在公司半年报中。 (三)园区清洁热力提升盈利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园区企业推迟复工复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 推行“蒸汽产量结算煤价”模式,拓展燃料供应商,煤炭进场指标考核等措施,压降煤炭采购成 本;通过利用峰谷电价政策,将非连续性工作安排在夜间进行,以降低用电费用。此外,武威项 目公司以清洁热力生产供应为切入口,通过采用“煤耦掺烧污泥热电模式”,大力推进工业固废无 害化处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不但进一步提升了项目的盈利能力,也为公司在其他项目推广提供 了依据。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0.86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0.3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 者净利润 1.91 亿元,比上年同期 6.88 亿元,下降 72.24%。公司资产总额 344.04 亿元,归属母公 司净资产 156.36 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 1.75 亿元,较上年同期 2.71 亿元,减少 0.96 亿元,下降 35.28 %。 3.2 与上一会计期间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 3.3 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更正金额、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