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手机随时随地看行情

公司公告

宝光股份:2015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2016-02-29  

						公司代码:600379                                                        公司简称:宝光股份




                     陕西宝光真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2015 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陕西宝光真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部

控制规范体系),结合本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

监督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2015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一. 重要声明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

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

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

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

律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

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

合理保证。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

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 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1.   公司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是否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 √否

2.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有效 □无效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
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

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3.   是否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 √否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

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4.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适用√不适用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

的因素。

5.   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是否与公司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结论一致

     √是 □否

6.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是否与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一致

     √是□否



三.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

(一).    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公司按照风险导向原则确定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

1. 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包括:公司总部各职能部门及子公司陕西宝光陶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   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占比:

                                指标                                       占比(%)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的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之比                                93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的营业收入合计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总额之比                        84


3.   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业务和事项包括:

     (一) 内部环境:治理机构和议事规则、组织机构、岗位职责与权限分配、人力资源政策、
            企业文化、社会责任、内部审计、发展战略;
       (二) 风险评估:风险信息的收集和识别、风险评估与应对;
       (三) 控制活动:固定资产管理、无形资产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存货管理、资金管
              理、税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及研发管理、业务外包、关联交易、财务报告管
              理、全面预算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
       (四) 信息与沟通:内部信息沟通、信息披露、反舞弊管理;
       (五) 内部监督:内部审计监督、内部控制监督。

4.     重点关注的高风险领域主要包括:

     战略管理风险、成本控制风险、人力资源风险、采购价格风险、市场营销风险、资金流动性风
险、投资决策与实施风险、管理架构风险、研究与开发风险、应收账款风险。

5.     上述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涵盖了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是否存

       在重大遗漏

     □是√否

6.     是否存在法定豁免

     □是 √否

7.     其他说明事项

     无

(二).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依据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依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及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规定的程序,组织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

作。

1.     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是否与以前年度存在调整

     □是√否

       公司董事会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认定要求,结合公司规

模、行业特征、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等因素,区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确

定了适用于本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并与以前年度保持一致。

2.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指标名称        重大缺陷定量标准       重要缺陷定量标准        一般缺陷定量标准
潜 在 错 报 税 前 利 大于税前利润 5%    大于税前利润 2.5%(一般为 低于前述水平以外的
润影响程度高                             报表层面重要性水平的 10%
                                         到 50%)且小于 5%
说明:

     对于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缺陷,由该缺陷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错报的重要程度来确定,该重要

程度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该缺陷是否具备合理可能性导致内部控制不能及时防止、发现并

纠正财务报表错报,即导致错报的可能性,从定性角度予以判断;二是该缺陷单独或连同其他缺陷

可能导致的潜在错报金额的大小,即金额影响程度,从定量角度予以判断。
     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
    缺陷性质                                    定性标准
重大缺陷              该缺陷可能导致内部控制不能及时防止、发现并纠正财务报表错报的可能
                  性高,即该缺陷可能导致错报的可能性高,包括但不限于:
                      该缺陷可能导致对已经签发财务报告的进行更正和追溯;
                      当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内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未能发现该错报;
                      审计委员会或内部审计职能无效;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层的舞弊行为;
                      风险管理职能无效;
                      控制环境无效;
                      重大缺陷未及时在合理期间得到整改。
重要缺陷            该缺陷不构成可能导致内部控制不能及时防止、发现并纠正财务报表错报的
                  重大错报,但导致错报的可能性为中,即该缺陷可能导致错报的可能性为中。
一般缺陷            不构成重大缺陷或重要缺陷,但该缺陷可能导致错报的可能性为低的财务报
                  告内部控制缺陷。
说明: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等级需根据定量与定性判断的结果,综合考虑后予以认定。
   认定方法如下:
               缺陷等级                    重大缺陷               重要缺陷            一般缺陷
 定量判定结果(金额影响程度)                高             高      中         中         低
                 关系                        且             且      且         且         或
 定性判定结果(导致错报的可能性)            高             中      中         高         低



3.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确定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指标名称        重大缺陷定量标准           重要缺陷定量标准               一般缺陷定量标准
直接损失程度      大于企业资产总额        大于企业资产总额 0.125%、         低于前述水平以外的
                  0.25%、销售收入 0.5%    销售收入 0.25%或税前利润
                  或税前利润 5%           2.5% 但 小 于 企 业 资 产 总 额
                                          0.25%、销售收入 0.5%或税前
                                          利润 5%


     公司确定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
    缺陷性质                                    定性标准
重大缺陷          该缺陷可能造成损失的可能性高,包括但不限于:
                  企业决策程序不科学,如决策失误,导致并购不成功;
                  违犯国家法律、法规,如环境污染;
                  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流失严重;
                  媒体负面新闻频现;
                  内部控制评价的结果特别是重大或重要缺陷未得到整改。
                  重要业务缺乏制度控制或制度系统性失效。
重要缺陷          不构成重大缺陷,该缺陷可能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为中。
一般缺陷          不构成重大缺陷或重要缺陷,该缺陷可能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为低。
说明: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影响本公司战略、合规、运营、资产安全目标的实现。对于非财务报
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公司参照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予以设置,综合考虑定量与定
性判断结果后认定。
    认定方法如下:
              缺陷等级                    重大缺陷          重要缺陷           一般缺陷
定量判定结果(损失程度)                      高      高      中        中         低
                关系                          且      且      且        且         或
定性判定结果(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高      中      中        高         低



(三).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1.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1.1. 重大缺陷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否

1.2. 重要缺陷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

     □是 √否

1.3. 一般缺陷

    内部控制流程在日常运行中可能存在一般缺陷,由于公司内部控制已建立自我评价和内部审计的双
重监督机制,内控缺陷一经发现确认即采取纠正措施,使风险可控,对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运行不构成实
质性影响。
1.4. 经过上述整改,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是否存在未完成整改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

      缺陷

     □是√否

1.5. 经过上述整改,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是否存在未完成整改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

      缺陷

     □是√否

2.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2.1. 重大缺陷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否

2.2. 重要缺陷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

     □是 √否

2.3. 一般缺陷

    内部控制流程在日常运行中可能存在一般缺陷,由于公司内部控制已建立自我评价和内部审计的双
重监督机制,内控缺陷一经发现确认即采取纠正措施,使风险可控,对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运行不构成实
质性影响。

2.4. 经过上述整改,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是否发现未完成整改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

      大缺陷

     □是√否

2.5. 经过上述整改,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是否发现未完成整改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

      要缺陷

     □是√否
四. 其他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说明

1.   上一年度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本年度内部控制运行情况及下一年度改进方向

     □适用 √不适用



3.   其他重大事项说明

     □适用 √不适用




                                                董事长(已经董事会授权):杨天夫

                                                   陕西宝光真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