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0918 公司简称:中泰证券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 1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 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 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 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二 公司基本情况 2.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中泰证券 600918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姓名 张晖 电话 0531-68889038 办公地址 济南市市中区经七路86号 电子信箱 ztsdb@zts.com.cn 2.2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 本报告期末 上年度末 增减(%) 总资产 154,646,313,981.59 146,613,149,711.09 5.4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32,112,095,656.87 33,909,579,330.15 -5.30 东的净资产 本报告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 上年同期 (1-6月) 减(%)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6,339,807,671.68 9,918,958,113.04 -36.08 金流量净额 营业收入 4,802,218,063.26 4,819,776,546.85 -0.3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1,383,125,268.50 1,188,514,204.21 16.37 东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1,361,164,731.90 1,168,196,938.97 16.52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利润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 4.27 3.84 增加0.43个百分点 益率(%) 基本每股收益(元/ 0.19 0.16 18.75 股) 稀释每股收益(元/ 0.19 0.16 18.75 股) 2.3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截止报告期末股东总数(户) 213,075 截止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0 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 持股 股东 持股 持有有限售条 质押或冻结的股份 股东名称 比例 性质 数量 件的股份数量 数量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 41.32 2,879,559,900 2,879,559,900 无 法人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 6.57 458,091,900 458,091,900 无 法人 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 5.05 351,729,000 351,729,000 无 法人 山东省鲁信投资控股集 国有 3.98 277,566,330 277,566,330 无 团有限公司 法人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 国有 3.47 241,737,300 241,737,300 无 公司 法人 济南西城投资发展有限 国有 3.47 241,737,300 241,737,300 无 公司 法人 山东永通实业有限公司 境内 2.92 203,366,300 203,366,300 质 134,400,000 非国 押 有法 人 上海禹佐投资管理中心 境内 2.63 183,415,900 183,415,900 质 119,600,000 (有限合伙) 非国 押 有法 人 宁波美舜投资管理中心 境内 2.19 152,523,400 152,523,400 无 (有限合伙) 非国 有法 人 上海弘康实业投资有限 境内 1.75 122,021,900 122,021,900 无 公司 非国 有法 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 截至报告期末,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山东钢铁集团有 说明 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持有本公司 41.32%的股份;济钢集团 有限公司是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持有本公司 5.05%的股份。山东永通实业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 2.92%的股 份,本公司董事刘锋及其配偶林旭燕通过其控制的永锋集团有 限公司间接控股山东永通实业有限公司;上海禹佐投资管理中 心(有限合伙)持有本公司 2.63%的股份,本公司董事刘锋为 其有限合伙人,刘锋及其配偶林旭燕分别间接和直接持有其普 通合伙人山东诚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股权,刘锋及其配偶林旭燕 可对上海禹佐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施加重大影响。除前 述情况外,公司未发现上述其他股东之间存在包括持股和任职 在内的关联关系或《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 人情形。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 不适用 数量的说明 2.4 截止报告期末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前十名优先股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2.5 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6 未到期及逾期未兑付公司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亿元 币种:人民币 债券名称 简称 代码 发行日 到期日 债券余额 利率(%) 齐鲁证券有 15 齐鲁债 122450 2015-8-28 2020-8-28 24.59 4.50 限 公 司 2015 年 公 司债券 中泰证券股 18 中泰 01 155089 2018-12-12 2021-12-12 30 3.95 份有限公司 公开发行 2018 年 公 司债券(第 一期( 中泰证券股 19 中泰 01 155433 2019-8-8 2022-8-8 9 3.57 份有限公司 公开发行 2019 年 公 司债券(第 一期) 中泰证券股 19 中泰 02 163053 2019-12-9 2022-12-9 20 3.56 份有限公司 公开发行 2019 年 公 司债券(第 二期) 中泰证券股 20 中泰 01 163626 2020-6-19 2023-6-19 15 3.27 份有限公司 公开发行 2020 年 公 司债券(第 一期)(疫情 防控债) 反映发行人偿债能力的指标: √适用 □不适用 主要指标 本报告期末 上年度末 资产负债率 70.60 69.05 本报告期(1-6月) 上年同期 EBITDA 利息保障倍数 2.50 2.09 关于逾期债项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3.1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0年上半年,疫情加速了全球产业链和贸易关系“断裂”的进程,加剧了包括我国在内的 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幅度,但国内庞大的市场空间、强大的改革动力、充足的政策工具、显著的 制度优势等诸多有利因素,为经济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国内经济恢复较快。面对国内复杂 的宏观环境和国际形势带来的挑战,公司坚守稳健经营,积极抢抓市场机遇,2020年6月3日,公 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开启了“二次创业”新 征程。 主营业务分业务类型、分地区情况 分业务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营业收入 营业支出比 毛利率比去年同期增减 分行业 营业收入 营业支出 毛利率(%) 比去年同 去年同期增 (%) 期增减(%) 减(%) 证券经纪业务 1,588,920,056.52 926,939,154.76 41.66 13.86 -3.18 上升 10.27 百分点 证券投资业务 309,439,762.76 129,130,084.15 58.27 -27.13 -11.94 下降 7.20 百分点 投资银行业务 416,525,466.80 271,676,461.46 34.78 -8.08 -21.60 上升 11.25 百分点 期货业务 746,529,553.00 686,701,127.28 8.01 4.35 2.19 上升 1.95 百分点 资产管理业务 171,769,547.65 102,991,451.21 40.04 -34.98 -21.42 下降 10.34 百分点 信用业务 755,603,767.16 64,867,907.86 91.42 24.29 -47.86 上升 11.89 百分点 境外业务 220,289,738.68 239,776,893.39 -8.85 -35.68 -18.64 下降 22.81 百分点 总部及其他业 593,140,170.69 623,449,657.18 -5.11 -3.80 2.74 下降 6.69 百分点 务 分地区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营业收入 营业支出比 毛利率比去年同期增减 分地区 营业收入 营业支出 毛利率(%) 比 去 年 同 去年同期增 (%) 期增减(%) 减(%) 山东省 3,805,895,463.22 2,217,421,679.68 41.74 3.10 -4.54 上升 4.66 百分点 上海市 493,614,839.19 272,126,627.31 44.87 -4.64 8.59 下降 6.72 百分点 福建省 47,581,920.84 36,528,274.83 23.23 18.97 -2.92 上升 17.30 百分点 北京市 30,866,722.19 50,061,669.21 -62.19 49.65 -15.53 上升 125.13 百分点 浙江省 41,809,447.42 33,471,236.64 19.94 7.47 -20.86 上升 28.65 百分点 其他地区 382,449,670.40 435,923,249.62 -13.98 -25.17 -23.12 下降 3.04 百分点 1、财富管理业务 2020 年上半年,证券市场整体平稳,二级市场股票市场交易有所改善,据沪深交易所公布数 据,2020 年上半年市场股票基金交易额为 92.53 万亿元。 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公司共有 42 家证券分公司,283 家证券营业部,共服务客户 651.18 万户,比 2019 年底增加 13.56 万户。服务客户资产 8,389.11 亿元(不含未解禁限售股、OTC 市值), 比 2019 年年底增加 928.67 亿元。报告期内,公司经纪业务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根据沪深交易所 公布数据,公司股票基金交易量为 5.65 万亿元,同比增加 2.17 万亿元,增幅为 62.20%;股基交 易市场份额为 3.0530%,同比增加 0.6356 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为进一步深化财富管理改革,公司优化调整了经纪业务条线组织架构,将经纪业 务管理委员会更名为财富管理委员会,下设经纪业务部、金融产品部、综合金融部、网络金融部。 公司积极实施金融科技战略,推进公司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转型,不断完善齐 富通 APP 功能,丰富各类线上服务产品线建设,提升流量变现价值;搭建公司级客户关系管理平 台,开创线上投顾互联网营销服务新模式,促进证券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模式的转型;加强智能 客服建设,提升客户体验和服务效率;建立并推广以掌 e 通为核心的员工移动端智能营销服务平 台,形成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客户服务模式和营销模式,提升精细化运营管理能力。下一 步,公司将建立以“买方”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实现经纪业务收入多元化、优化多层次客户 服务体系、加强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以及建立客户导向和创新导向的经纪业务机制为目标,搭建 “以交易投顾及机构经纪为核心的交易服务、以资产配置为核心的全产品链服务和以全资本市场为 主要依托的项目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形成“一个中泰”的服务品牌,提升经纪业务核心竞争 力。 2、证券自营业务 2020 年上半年,A 股市场在经历了第一季度的震荡下调后,于第二季度开始强劲反弹,截至 6 月 30 日收盘,上证综指下跌 2.15%,深证成指上涨 14.97%,创业板指数上涨 35.6%;货币政策 环境整体较为宽松,债券市场收益率总体下行,中证全债指数小幅上涨 2.52%。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进行大类资产配置调整,在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的基础 上获取了较好的投资收益。权益类投资方面,公司密切跟踪市场风险,加强研究分析,持续优化 投资组合、丰富投资策略,做好风险防范和对冲,保持投资稳健性。固定收益投资方面,因债券 市场受疫情冲击波动较大,收益率整体先下后上,但公司继续完善投研管理框架,加强市场研判 能力,坚定多策略的发展思路,积极把握市场投资机会,并通过对冲操作管理利率风险、降低回 撤,整体取得较好的投资业绩。衍生品投资方面,公司衍生品业务持续发展,在加强业务研究、 丰富和优化业务策略的同时,推进系统平台建设和优化;上交所 50ETF 期权做市继续保持业务优 势,上交所沪深 300ETF 期权、深交所沪深 300ETF 期权及中金所沪深 300 指数期权做市步入良性 发展轨道;ETF 基金做市业务也在不断推进。 3、投资银行业务 2020 年上半年,科创板的持续扩容以及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落地继续推动 IPO 融资规模增长, 再融资新政带来业务新机遇,股权融资整体回暖;货币市场利率中枢明显下行,债券发行量提升; 新三板改革配套措施陆续推出,股转系统融资政策持续优化。 报告期内,公司主承销现金类非公开发行项目 1 单、可转债项目 1 单,承销规模合计 4.92 亿 元;承销债券类项目 172 单,承销规模合计 664.93 亿元,其中主承销 93 单,承销规模合计 532.22 亿元;新三板推荐挂牌项目 3 单、定向发行股票项目 11 单,承销规模合计 2.53 亿元,持续督导 新三板挂牌公司 337 家,其中创新层公司 45 家。 (1)股票承销及保荐业务、并购重组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投行业务“行业+区域”格局进一步深化,各类股权业务持续综合发展:公司 IPO 业务能力稳健提升,有较好的后续储备持续跟进;公司积极抓住再融资改革机遇,不断做强销售 力量,正逐步树立起中泰股权销售市场品牌形象;公司并购重组业务取得良好进展,担任独立财 务顾问的罗欣药业借壳东音股份上市项目,在《证券时报》主办的“2020 中国区投资银行君鼎奖” 评选中,荣获“2020 中国区并购重组项目君鼎奖”。 (2)债券发行承销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在公司债、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等细分领域继续保持优势地位。在上海证 券交易所举办的“2019 年度债券市场优秀参与机构与个人表彰大会”上,公司荣获“公司债券优秀 承销商”、“债券信用风险化解处置优秀参与机构”和“公司债券综合创新奖”奖项。在深圳证券交易 所举办的“2019 年度债券监管发展业务”的评选活动中,公司荣获“优秀固定收益业务创新机构奖” 奖项。在《证券时报》主办的“2020 中国区投资银行君鼎奖”评选中,公司荣获“2020 中国区交易 所债券投行君鼎奖”和“2020 中国区资产证券化融资团队君鼎奖”奖项。报告期,公司联席主承的“光 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2020 年公开发行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成功发行,是全国首批公募 短期公司债券。公司作为销售机构参与的“国君资管-中电投融和租赁 2019 年第一期绿色资产支持 专项计划项目”是上交所首单融资租赁类主体+资产双绿色 ABS 产品;公司作为销售机构参与的 “中泰-联易融-淮安控股供应链 1 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是江苏首单 AA+基础设施类供应链 ABS; 公司作为销售机构参与的“汇添富资本-泰富供应链 1 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是江苏省首单建筑类国 企供应链 ABS。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财政部、中国证监会等的决策部署,完成 5 单疫情防 控债券及 3 单疫情防控资产证券化项目的承销发行,募集资金用于发行人及其子公司抗击疫情的 营运资金需求,并助力重灾区受疫情影响客户的生产经营发展,为疫情防控提供精准金融支持, 为打赢疫情防控战贡献力量,带来了良好的市场影响。 (3)新三板业务 报告期内,已有 2 家公开发行并在精选层挂牌项目(含 1 家联主)进入发行阶段,3 家已申 报待审核。公司在新三板推荐挂牌项目数量、挂牌公司股票定向发行次数、持续督导挂牌公司数 量以及创新层挂牌公司数量等方面,持续保持行业前列。公司积极贯彻落实监管要求,提高推荐 挂牌项目立项标准,精选优质标的,从源头上提升挂牌公司质量,严格控制业务风险。同时,积 极参与新三板深化改革,初步形成了保荐业务与推荐业务共同发展的局面,有利于同时发挥公司 保荐业务和推荐业务两方面的经验和优势。 4、信用业务 截至 2020 年 6 月末,根据 Wind 统计,沪深市场融资融券余额 11,637.7 亿元,较上年末增 长 14.2%。 报告期内,公司信用业务整体运行平稳。公司坚持逆周期管理思路,加强信用业务的前端审 核,做详做细尽职调查,借助金融科技加强风险监控,组织人力物力做实贷后管理。同时拓宽渠 道建设,丰富券源供给。公司秉承风控合规至上理念,严控信用业务项目质量,保障信用业务稳 健发展。报告期内,公司融资融券余额整体上涨,维持担保比例维持在较高水平,股票质押业务 规模持续缩减,自有资金股票质押平均履约保障比例整体提升, 2020 年 6 月末达到 286.22%。截 至报告期末,公司信用业务总规模 352.86 亿元:其中融资融券余额 250.82 亿元,较年初增加 24.56 亿元;股票质押待购回余额 102.04 亿元,较年初减少 27.44 亿元,自有资金融资规模为 73.41 亿 元,以资管计划作为融资工具的融资规模为 28.63 亿元。 5、托管与外包业务 (1)托管业务 目前公司托管业务已经涵盖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等产品类型,为 相关产品提供资产保管、投资清算、资金交收、估值核算、投资监督等全面、专业的托管服务。 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公司累计共托管 1,580 只产品,已清盘 774 只,尚在存续期内产品 806 只,存续产品净值总计 229.3 亿元。 (2)外包业务 目前公司外包业务已经涵盖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计划、信托计划、银行理财等产品类型,为 管理人提供募集资金管控、份额登记、估值核算、数据支持等一站式后台运营支持服务。 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公司外包业务累计服务产品 1,626 只,已清盘 811 只,存续服务产 品 815 只,存续产品净值总计 248.62 亿元。 6、研究业务 公司研究所由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领衔。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对外发布研究报告 2,389 篇,在宏观、金融、金属、电力设备新能源等研究领域得到国内外投资者认可。研究所划分成总 量组、大宗组、消费组、制造组、金融组、科技组六大团队,积极拓展社保、银行、保险、QFII 等领域客户;销售团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研究报告、路演和策略会等服务,为客户提供各类专家 资源、产业调研及电话会议等研究服务支持。与此同时,公司研究所积极探索转型与创新,在 QFII 销售团队的支持下,加强海外研究服务,加快研究业务国际化进程,推动研究业务的海外品牌及 影响力。 7、资产管理业务 (1)资产管理业务 2020 年上半年,公司控股子公司中泰资管资产管理规模 1,276 亿元,其中主动资产管理规模 940 亿元,占比 73%。 报告期内,中泰资管完成了管理层的更替交换,在起承转合时期,保持了业务的稳定和队伍 的稳定。中泰资管通过扩大权益和多策略产品的业务比重,通过拓展直销和第三方渠道扩大线上 客户的比重,保持了业务和渠道持续稳定。中泰资管继续布局公募基金产品线,加大产品创新力 度,为客户提供多元化资产配置服务;继续发挥纾困基金作用,创新产品结构,积极支持实体企 业发展。 (2)基金管理业务 截至 2020 年 6 月末,公司参股公司万家基金资金管理规模达到 1,421 亿元,较年初增长 17%。 其中,主动权益规模 361 亿元,较年初增长 161%。 报告期内,万家基金紧跟市场形势,合计新拓机构客户 22 家,有效机构客户达 428 家。多单 银行理财子公司业务落地,实现破冰。通过深耕主流平台,持续推进绩优老基金持续营销,促进 新基金非货币性转化。加深渠道营销力度,扩大客户营销范围,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 8、期货业务 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鲁证期货已拥有 27 家分支机构,包括上海分公司、武汉分公司、济 南分公司、南京分公司以及山东省内的 10 家期货营业部和位于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等 省市的 13 家期货营业部。 报告期内,鲁证期货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优化,狠抓合规风控 体系建设,经营业绩持续好转:期货客户权益、成交额、手续费收入等主要业务指标扭转了下滑 趋势,并呈现稳步上升势头;深入现货企业,成立深度服务机构客户区域工作小组、精品种服务 小组,坚持“走出去做研究”,产业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上线掌上营业厅,积极推进 APP 优化、投 研服务、客户分级体系等工作,线上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场内期权市场份额位于市场前列,场外 期权业务稳步发展,期权业务持续保持行业领先。 9、私募投资基金业务 报告期内,中泰资本已完成青岛中泰海控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和齐鲁中泰定增 1 号私募股权基 金的募集,募集规模共 7.25 亿元。截至报告期末,中泰资本连同子公司累计管理基金 20 只,管 理基金实缴规模约 30 亿元。中泰资本与基金累计投资项目 118 个,投资领域涉及新能源、新材料、 医养康美、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文化传媒等多个行业,投资效果良好。 10、另类投资业务 中泰创投目前聚焦于 PE 及 Pre-ipo 阶段的股权投资业务,辅以少量早期项目投资及固定收益 投资,行业方面重点关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中符合国家 战略、具备核心技术、行业地位领先的科技创新企业。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中泰创投投资项 目总计 22 个,合计投资金额 10.54 亿元,其中 2020 年上半年新增投资项目 4 个,合计投资金额 5.96 亿元。 报告期内,中泰创投将资本金投资业务定位为核心业务,提出了“以绝对收益为目标,探索和 构建适合公司风险收益偏好的另类投资业务模式”。股权投资行业具有项目周期长、收益波动大的 特点,但中泰创投近两年加速投资布局,发挥券商投资平台对于 PE 及 Pre-ipo 项目的专长,大力 拓展优质项目来源、扩大投资数量及投资规模。2020 年上半年,在会审核及即将申报 IPO 项目显 著增多,有望在中短期内形成投资收益。此外,中泰创投适度布局中早期项目,延长投资链条, 对冲后期项目估值高企、受当期政策环境影响较大等问题,形成不同项目阶段合理分布的项目梯 队,以实现滚动退出的良性循环。 11、境外业务 2020 年上半年,恒生指数下跌 3,762 点,降幅约 13.3%,日均成交额 1,172 亿港元,同比上 升约 20%。香港交易所新上市制度效果显现,推动医药、生物科技等新经济公司来港上市以及美 国上市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为券商带来新机遇。根据彭博数据,上半年香港市场 IPO 融资额约 118.99 亿美元,同比上升 29.91%;亚洲除日本 G3 货币债券融资额 1,692.5 亿美元,同比下降 7.76%。 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中泰国际完成 3 个 IPO 项目的保荐业务、1 个反向收购项目通过上 市聆讯、7 个 IPO 承销项目;完成 40 个债券类项目,融资额约 79.3 亿美元,同比上升 34.4 %; 完成 2 个财务顾问项目。根据彭博数据,2020 年上半年,中泰国际股权承销项目数量在中资券商 中排名第 10 位,债权承销项目数量在中资券商中排名第 5 位。此外,中泰国际品牌影响力不断提 升,荣获《全球品牌杂志》(Global Brands Magazine)“2020 全球品牌奖”之“香港最佳跨国金融服 务品牌”。 报告期内,中泰国际深入贯彻公司国际化战略,客户规模持续增长,各项业务能力显著增强,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机构业务,重点把握赴港上市以及发行美元债的机遇,加强对机构客户的业 务覆盖。证券业务,积极开辟线上业务,在网上开户及微信公众号等 IT 基础设施支持下,克服疫 情导致的跨境人员流动限制,积极举办各类型在线活动及直播间栏目,发展新渠道,拓展服务客 户。直投业务,成功投资了微医、喜马拉雅等具有市场影响力的项目,并借助中概股回归热潮成 立了中泰国际私募令 IPO 打新基金。 3.2 与上一会计期间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 本集团自 2020 年 1 月 1 日起首次执行财政部于 2017 年修订并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以下简称“新收入准则”)。新收入准则要求首次执行该准则的累积影响数调整首次执 行当年初(即 2020 年 1 月 1 日)留存收益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金额,对可比期间信息不予调 整。新收入准则的采用对本集团 2020 年 1 月 1 日的财务报表未产生重大影响。 具体参见“第十节 财务报告 五、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44、 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 变更” 。 3.3 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更正金额、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