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0968 公司简称:海油发展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19 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 1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 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 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 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二 公司基本情况 2.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海油发展 600968 无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黄振鹰 蔡建鑫 电话 010-84528003 010-84528003 办公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小街6号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小街6号 电子信箱 sh_cenertech@cnooc.com.cn sh_cenertech@cnooc.com.cn 2.2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 本报告期末 上年度末 增减(%) 总资产 31,578,109,983.43 27,779,224,645.22 13.6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17,929,952,277.89 13,523,287,062.45 32.59 的净资产 本报告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 上年同期 (1-6月) 减(%)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611,591,452.09 1,345,832,947.29 -54.56 流量净额 营业收入 13,874,174,786.00 11,324,036,295.01 22.5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672,147,238.74 586,800,279.41 14.54 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550,166,167.26 507,897,661.81 8.32 的净利润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 4.85 4.50 增加0.35个百分点 率(%) 基本每股收益(元/ 0.0810 0.0707 14.57 股) 稀释每股收益(元/ 0.0810 0.0707 14.57 股) 2.3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截止报告期末股东总数(户) 1,371,257 截止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0 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 持股比 持股 持有有限售条 质押或冻结的 股东名称 股东性质 例(%) 数量 件的股份数量 股份数量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 国有法人 79.84 8,116,016,667 8,116,016,667 无 0 有限公司 中海石油投资控股 国有法人 1.81 183,983,333 183,983,333 无 0 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 国有法人 0.04 3,623,070 0 无 0 有限公司 邢宏光 境内自然人 0.01 999,700 0 无 0 邢礼忠 境内自然人 0.01 999,600 0 无 0 汤官宝 境内自然人 0.01 999,500 0 无 0 韩夏香 境内自然人 0.01 998,300 0 无 0 薛良 境内自然人 0.01 998,100 0 无 0 李学文 境内自然人 0.01 996,300 0 无 0 宁兰娥 境内自然人 0.01 994,700 0 无 0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 前 10 名股东中,中海石油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为中国海 明 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 否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人的情况。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 不适用。 量的说明 2.4 截止报告期末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前十名优先股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2.5 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6 未到期及逾期未兑付公司债情况 □适用√不适用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3.1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19 年,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仍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为保障国家 能源安全,提高能源自给自足能力,上游产业加大增储上产的力度,公司所处开采辅助活动行业 市场整体活跃度较高;另一方面,随着油气改革进程的加快和油田服务市场对民营资本与国际资 本的开放,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机遇与挑战,公司按照年度总体工作部署,扎实推进 深化改革、不断优化管控模式、持续完善市场布局、全面落实提质增效。2019 年上半年度,各项 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公司治理日益规范,重点项目进展顺利,科技创新多点突破,信息化建设稳 步开展,安全环保全面受控,党的建设成效显著。公司 2019 年上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138.74 亿 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72 亿元,分别同比增加 22.52%、14.54%。截至报告期末, 公司总资产 315.78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179.30 亿元,分别同比增加 13.68%、 32.59%,资产负债率 41.87%,同比减少 7.95 个百分点。 (一)受益于上游公司增储上产,业务量增长明显 公司能源技术服务、FPSO 生产技术服务、能源物流服务、安全环保与节能四大业务板块全 部实现收入同比上涨。 能源技术服务板块抓住上游公司增加勘探开发支出的有利时机,加大资源配置,抓住机遇扩 大市场范围,业务量大幅增加,监督技术、支持船服务、化学药剂产品产业工作量同比分别增长 29.65%、28.08 %、16.47%,本期实现营业收入 39.03 亿元,较上年同期 26.81 亿元增加 12.21 亿 元,增长 45.54%。 FPSO 生产技术服务板块工作量整体较为稳定,本期实现营业收入 10.33 亿元,较上年同期 7.94 亿元增加 2.39 亿元,增长 30.08%。FPSO 作业天数同比增长 4.18%,主要是 FPSO 海洋石油 111 报告期日历天使用率 100%。 能源物流服务板块本期实现营业收入 75.45 亿元,较上年同期 69.39 亿元同比增加 6.07 亿元, 增长 8.74%。柴油销量同比增长 37.04%,凝析油销量同比增长 14.29%,拉动收入增长;配餐业务 在深耕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外部收入增幅达到 66.12%。 安全环保与节能板块本期实现营业收入 18.88 亿元,较上年同期 12.49 亿元增加 6.39 亿元, 增长 51.14%。水处理药剂产业积极拓展外部市场,销量增长 34.74%;涂料产品销量整体增长 3.53%,特种涂料利润同比增长 56.26%。 (二)坚定推进和深化改革,努力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 公司人力资源改革走向深入,积极引进科技工具支持人力资源战略转型,打造数字化的人力 资源服务体系。公司大力度推进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和组织绩效评价,推动下属 4 家科技型企业实 施岗位分红激励机制,超过 300 名员工享受到科技创新收益。 (三)产业数字化转型起步良好,科研体制改革加快推进 公司把 2019 年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年,在统一数字化转型共识的前提下,全面开展大数据 平台建设,将智能注采、设备一体化运维等产业作为第一批数字化转型试点产业。公司本期继续 保持稳定的研发投入,全力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持续提升技术盈利能力,通过大量调研、学习, 编制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方案;优化专业委员会,优选内外部专家作为技术发展智囊;设立重大成 果产业化激励、试点项目分红机制。公司本期实施科研项目 369 个,同比增加 10%。 (四)扎实推进精细管理,努力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 公司扎实推进内部控制体系优化工作,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本期征集内部控制优化建 议 113 条,废除低效无效制度文件 25 个,新修订内部控制制度 36 个,开展重大风险排查、评估 及应对工作,梳理公司重大风险。安全环保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公司始终把安全环保作为首要任 务,持续深入加强安全领导力建设,落实全员安全责任,提升承包商管理水平。本期员工及承包 商总工时 3,312 万小时,同比增长 1.8%,未发生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环保事故。 3.2 与上一会计期间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 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原因 受影响的报表项目名称和金额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 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 23 号——金融资 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会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少 210,982,876.75 元 计》和《企业会计准则第 37 号——金融工具列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增加 210,982,876.75 元 报》(2017 年修订)将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 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 损益的金融资产”。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拆分为“应收票据” 执行《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 2019 年度一般企业 和“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本期金额 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政部于 2019 年 4 月 102,975,618.09 元,上期金额 147,756,859.11 元; 30 日发布了《关于修订印发 2019 年度一般企 “应收账款”本期金额 9,351,645,774.66 元,上 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9)6 号), 期金额 9,053,355,863.64 元; 对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进行了修订。将资产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拆分为“应付票据” 负债表中“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拆分为“应 和“应付账款”,“应付票据”本期金额、上 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列示;“应付票据及 期金额不涉及;“应付账款”本期金额 应付账款”拆分为“应付票据”和“应付账 4,369,231,892.72 元,上期金额 5,135,785,848.74 款”列示;比较数据相应调整。 元。 3.3 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更正金额、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