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0970 公司简称:中材国际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019 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2019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 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3.01 元(含税)。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总股本 1,739,573,853 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 523,611,729.75 元(含税)。 如在利润分配方案披露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因可转债转股/回购股份/股 权激励授予股份回购注销/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回购注销等致使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 分配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配比例。 二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中材国际 600970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范丽婷 吕英花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北路16号中国中材国际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北路16 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号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 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电话 010-64399502 010-64399501 电子信箱 600970@sinoma.com.cn 600970@sinoma.com.cn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说明 1、工程建设业务 工程建设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占到公司 70%以上的新签合同及收入份额,包含水泥工程 和多元化工程两类业务。 (1)水泥工程业务:公司拥有国际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工艺技术以及 完整的水泥技术装备工程“全产业链”资源,为客户提供从水泥项目咨询、工程设计、装备制造与 成套供货、土建施工、安装调试、运营维护全过程的系统集成服务。 (2)多元化工程业务:公司利用丰富的海外项目管理经验和品牌优势,向矿业、化工、电力、 公路、民用建筑等非水泥工程领域拓展,逐步由水泥工程专业服务商向综合性工程服务商转型。 公司工程建设业务模式以 EPC 工程总承包服务为主,同时采用工程咨询和设计、成套技术装备 供货(EP)、设备安装、工程建设管理等模式。随着市场需求和经营环境的变化,目前公司也在积 极探索实践 EPC+F(投融资)、EPC+M(运营管理)等多种形式的工程总承包模式。 2、装备制造业务 公司装备产业的范围主要包括水泥技术装备、矿业破碎及物料处理装备的研发、设计、加工 制造、技术服务(技改、维修、备件)等,核心产品包括立磨、辊压机、预热器、篦冷机、收尘 设备、燃烧器、选粉机、输送设备、破碎设备、钻探及采矿工程设备。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 以产定购”方式,利用与工程承包业务的协同优势带动装备销售。 3、环保业务 公司依托安徽节源、中材环境等业务主体,积极致力于废弃物处置、大气污染处理、节能服 务、环保工程、节能信息化等业务。目前,环保业务主要采用的业务模式包括工程咨询与设计、 设备供货、工程总承包、投资运营、合同能源管理(EMC)等。 4、生产运营管理业务 公司拥有完整、系统的水泥生产运营管理服务体系及专业的水泥生产运营管理团队,受益于 水泥工程承包业务的良好客户基础,为客户提供水泥生产线调试、工厂生产管理和维护服务,使 水泥生产线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并在更佳状态下生产运行。业务模式通常为业主 负责原/燃材料供应、水泥销售等,公司承担生产线的人员组织、水泥熟料生产、设备运行维护、 设备检修及备品备件等,主要采用人工单价或吨熟料单价进行结算。 5、其他业务 其他业务主要是公司单项设计、咨询、贸易及办公用房租赁等业务,对公司影响较小。 (二)行业情况说明 1、工程建设 (1)国内市场 近几年,我国水泥行业加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能结构,水泥行业发展环境得到 较大改观,行业利润增幅明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 年全国水泥产量为 23.3 亿吨,同比 增长 6.1%;水泥行业利润 1,867 亿元,同比增长 19.6%。国内水泥行业整体向集约化、绿色化、 智能化、高端化方向迈进,淘汰落后产能及加大环保投入成为趋势。 受产能减量置换政策、环保要求升级等因素影响,2019 年国内水泥工程市场延续 2018 年增 长态势,节能降耗和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技改工程需求活跃,熟料生产线新增与淘汰置换并存。据 中国水泥协会统计,2019 年全国新点火水泥熟料生产线 16 条,新点火熟料设计产能 2,372 万吨/ 年,较 2018 年小幅提升。从目前跟踪的在建生产线进度情况看,预计 2020 年将有 3,000 万吨左 右熟料产能新点火。 (2)国际市场 水泥工程:目前,全球水泥产能整体过剩,产能利用率较低。据 On Field Investment Research 研究报告显示,2018 年世界水泥产能已达到约 57 亿吨,水泥消费量约 40 亿吨,产能过剩 17 亿 吨。在 2010 年到 2018 年期间,新兴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水泥产能增长 22%。 从公司业务涉及的主要市场区域看,非洲区域,埃及市场水泥供给过剩,埃塞俄比亚由于五 年增长和转型计划,水泥需求增长强劲。东南亚区域,据 LEK 咨询公司数据显示,除菲律宾、缅 甸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为水泥市场提供了动力以外,其他国家的水泥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压力, 低产能利用率及低需求增长率状况可能持续到 2020 年。南美区域,据 On Field Investment Research 研究报告分析,受益于政治趋于稳定、大规模的年轻人口、不断提高的出生率和不断增长的城市 化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巴西市场的需求正在复苏。欧洲区域,欧亚经济联盟预计 2019 年水泥消 费量呈现增长,有望出现部分投资机会。中东、中亚等地区国家水泥需求仍比较旺盛。 多元化工程:尽管当前全球经济增长缓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但对外承包工程行业仍处于 发展机遇期。据商务部统计,2019 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 1,729 亿美元,同比增长 2.3%;新签合同额 2,602.5 亿美元,同比增长 7.6%,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成营业额 979.8 亿美元,同比增长 9.7%;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 1,548.9 亿美元,同比增长 23.1%。“一带一路” 建设的不断推进,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2019 年度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国际 承包商 250 强”榜单中,中国内地企业上榜数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建筑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快速提 升,在全球基建行业处于领军地位。 2、装备制造 水泥装备:水泥装备产业的发展与水泥新开工规模、水泥产量等高度相关,全球水泥行业产 能过剩对水泥装备产业造成较大冲击,新增生产线减少使得水泥装备大规模成套采购大幅减少, 行业竞争激烈。近年来我国水泥产能置换、水泥行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为技术领先的水泥 装备制造企业提供了契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水泥专用设备产量为 38.65 万吨。 矿业装备:自 2016 年起,全球矿业走出低谷,大宗矿产品需求和价格上升,全球矿业开发投 资随之触底回升,全球矿业装备机械行业回暖。2018 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主要经济体贸 易摩擦升级,导致全球矿业市场复苏势头减弱。 3、环保 节能环保业务:近年来,环保产业一直保持较为快速的发展态势。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 年生态环保和环境治理产业投资增长 37.2%,较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率多 31.8 个 百分点。据中国环保产业协会联合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编制的《中国环保产业分析报告(2019)》 显示,2018 年全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约 1.6 万亿元,较 2017 年增长约 18.2%;预测 2020 年环保 产业发展规模在 1.8 万亿元-2.4 万亿元之间,对应年增长率区间为 6.1%-22.5%。2019 年,我国节 能服务产业呈现“稳中有增”态势。据《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 2019》显示,全国从事节能服务的 企业为 6,547 家,年增长率为 1.7%;产业总产值达到 5,222 亿元,较 2018 年增长 9.4%。目前,节 能服务行业仍然存在产业集中度偏低、企业规模偏小且整体分散等问题,节能服务产业的综合能 力有待提升。 水泥窑协同处置业务:在监管趋严、环保督查常态化政策背景下,危废处理的需求将进一步 被释放。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9 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数据显示, 2018 年,我国 200 个大、中城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达 4,643.0 万吨,较 2018 年增长 15.8%;综 合利用量 2,367.3 万吨,处置量 2,482.5 万吨,贮存量 562.4 万吨,危废处置仍存缺口。据国泰君 安证券统计,截至 2019 年底,全国累计投产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产能 95 个,合计产能规模 576 万吨/年,预计 2020 年将新增投产 37 个项目,水泥窑协同处置产能稳健增长。 4、生产运营管理 生产运营管理业务受新开工项目数量及所在国水泥需求影响较大。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非 洲、中东、越南、印尼、缅甸等地区项目多、技术力量薄弱,对水泥生产线运营、维护等技术服 务需求较大。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 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年比上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增减(%) 总资产 32,906,984,549.82 31,041,285,685.28 6.01 29,714,779,785.93 营业收入 24,374,389,855.13 21,501,420,039.92 13.36 19,553,688,245.6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591,960,214.11 1,367,520,922.88 16.41 976,924,491.3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1,486,756,471.34 1,325,474,342.89 12.17 661,957,547.09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10,184,507,253.43 8,705,428,341.05 16.99 7,561,770,264.5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50,831,333.09 -1,619,612,793.50 -1,959,519,447.41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92 0.78 17.95 0.56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92 0.78 17.95 0.5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6.82 17.00 减少0.18个 13.47 百分点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3 月份) (4-6 月份) (7-9 月份) (10-12 月份) 营业收入 5,036,508,813.08 6,291,183,740.16 5,571,891,090.54 7,474,806,211.3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233,786,729.94 517,780,245.18 401,436,868.03 438,956,370.96 东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200,794,317.97 541,116,202.70 388,376,062.12 356,469,888.55 损益后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1,359,867,769.54 824,715,124.03 156,490,952.87 629,493,025.73 金流量净额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本及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截止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75,426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74,320 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 持有 质押或冻结情况 有限 股东名称 报告期内增 期末持股数 比例 售条 股东 (全称) 减 量 (%) 件的 股份 性质 数量 股份 状态 数量 中国中材股份有限公 0 696,394,828 40.03 0 无 0 国有 司 法人 徐席东 -2,792,000 43,384,717 2.49 0 质押 23,900,000 境内 自然 人 王景峰 0 28,181,800 1.62 0 无 0 境内 自然 人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 0 27,320,250 1.57 0 无 0 国有 限责任公司 法人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 14,631,352 18,249,044 1.05 0 无 0 境外 司 法人 石庭波 -5,730,077 11,350,000 0.65 0 无 0 境内 自然 人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 -443,246 10,637,329 0.61 0 无 0 未知 限公司-中证 500 交 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 投资基金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 8,300,200 8,300,200 0.48 0 无 0 未知 司-博时中证央企创 新驱动交易型开放式 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 7,737,500 7,737,500 0.44 0 无 0 未知 司-嘉实中证央企创 新驱动交易型开放式 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 7,114,479 7,114,479 0.41 0 无 0 未知 司-富国中证国企一 带一路交易型开放式 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 公司未知上述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 明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19 年,在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公司以高质量发展为 主线,有序推进生产经营,深入践行“三精管理”,加快改革创新步伐,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 态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243.74 亿元,同比增长 13.36%;实现利润总额 18.04 亿元,同比增长 6.1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5.92 亿元,同比增长 16.41%。新签合同额连续三年 突破 300 亿元,2019 年新签合同 312.86 亿元,较 2018 年同比增长 1%;截至 2019 年底,有效结 转合同额 445.16 亿元,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做精做强主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公司以“市场国际化、管理精细化、运营本土化”为发展思路,夯实传统主业基础,不断提 升核心竞争力。全年新签境内外水泥工程与装备合同 226 亿元,较 2018 年增长 15 亿元。在国际 市场,公司深耕重点区域,紧跟重点客户,全年新签合同 116 亿元,新签水泥生产线 11 条,粉磨 站项目 11 个;在国内市场,公司抢抓水泥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机遇,发挥国内领先、国际先进 的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系统改造优化方案,全年新签合同 110 亿元,同比增长约 1.1 倍。 公司持续强化 EPC 全流程的精细化管理,深入开展项目对标优化,大力推行集中采购,积极 推进 BIM 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实现了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全要素的可视化、动态化和数 字化管理。2019 年水泥工程与装备业务实现收入 187.33 亿元,同比增长 14.10%,实现毛利 30.87 亿元,毛利率为 16.48%。全年取得 PAC 证书 13 个、FAC 证书 19 个,印尼 BAYAH 项目、埃及 GOE 项目荣获中国建筑境外工程鲁班奖;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等 3 个项目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2)稳妥推进业务多元化,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公司充分发挥技术、品牌和管理优势,深化落实“水泥工程+”战略,多元化业务拓展成效渐 显。2019 年,公司新签多元化业务(包括多元化工程、生产运营管理、节能环保)合同共计 84.02 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 26.85%;实现收入 46.91 亿元,同比增长 9.13%;实现毛利 7.54 亿元, 同比增长 25.34%。 一是多元化工程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深耕东南亚、中东、南美、非洲等重点区域,成功签 订埃及 CS 糖厂、哈萨克斯坦化工园等工程合同。全年新签多元化工程合同 55.75 亿元;实现收入 21.22 亿元,同比增长 11.57%;实现毛利 2.88 亿元,同比增长 31.34%。 二是 “EPC+M”业务模式的应用不断深化,全年新签生产运营管理合同 6.77 亿元,同比增长 1.9 倍;实现收入 10.95 亿元,同比增长 23.98%;实现毛利 2.39 亿元,同比增长 72.85%。截至 2019 年底,公司在手运维生产线 34 条,有效结转合同额 56.39 亿元。 三是大力实施属地化战略,在市场前景开阔、项目经验丰富的区域 “深耕细作”,加强内外 部协同,与中材科技、中材节能、北新集团等兄弟企业在越南、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合资合作项 目陆续落地,开拓新业务利润增长点。 四是节能环保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在水泥窑协同处置工程服务及运营、环保工程、节能改 造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全年新签合同 21.50 亿元;实现收入 14.74 亿元,实现毛利 2.27 亿元。 (3)深化机制改革,激发内生动力与活力 2019 年,公司全力推进“双百行动”综合改革。一是规范各类治理主体权责,优化“四会一 层”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了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1+N”治理制度体系,切实提升治理效率和能 力;二是建立完善工资总额管理及“强激励硬约束”的考核体系,完成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试点, 积极探索覆盖不同群体的中长期激励机制;三是有效推进一体化、垂直化管理体系建设,打造覆 盖财务、审计、安全等全方位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有效发挥管理职能;四是持续瘦身健体,处僵 治困,通过内部整合、精简机构、压减层级、精简冗员,内部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结构持续优化, 人均营收、人均利总持续提高。 (4)加强技术创新,助推水泥工业优化升级 公司坚持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推动中国水泥工业技术进步。第二 代低能耗新技术、超低排放技术等多项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为公司业务拓展和增强市场竞争力 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第一批试点企业,积极开展智能水泥厂和智 能危废处置工厂建设,实现了工厂管理数字化、质量控制自动化、生产过程可视化、专家诊断远 程化,目前已在槐坎南方、阿联酋 JSW、芜湖南方等项目中应用;持续推进技术装备标准化工作, 完成 26 项水泥装备和工程核心技术标准、规范及配套图纸,建立技术专家库。全年申请专利 201 项(国际专利 4 项)、授权专利 93 项。 2 导致暂停上市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3 面临终止上市的情况和原因 □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2017 年 3 月,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财会〔2017〕 7 号)、《企业会计准则第 23 号--金融资产转移》(财会〔2017〕8 号)、《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 套期会计》(财会〔2017〕9 号)、《企业会计准则第 37 号--金融工具列报》(财会〔2017〕14 号), 本公司自 2019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 2017 年 7 月 5 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财会〔2017〕22 号), 本公司自 2019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 2018 年 12 月 7 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 21 号—租赁》(财会〔2018〕35 号), 本公司自 2019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 2019 年 4 月 30 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修订印发 2019 年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 会〔2019〕6 号),本公司自 2019 年半年报开始执行; 2019 年 5 月 9 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 7 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财会 〔2019〕8 号),本公司自 2019 年 6 月 10 日起开始执行; 2019 年 5 月 16 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 12 号——债务重组》(财会〔2019〕 9 号),本公司自 2019 年 6 月 17 日起开始执行; 上述会计政策变更对公司的影响详见公司年报全文第十一节财务报告(五).45。 5 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6 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对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公司应当作出具体说明。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本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括本公司、中材建设有限公司等 20 家二级子公司、41 家三级子公司、7 家四级子公司共 69 家公司;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吸收合并中材装 备集团有限公司,合并范围减少 1 家二级子公司;减少 4 家三级子公司:常熟中材装备环保输送 机械有限公司、HAZEMAG Mining GmbH、安徽新能融创节能设备有限公司、中材紫清环境科技(武 穴)有限公司;减少 2 家四级子公司印度 PMPL 公司、Allmineral Proprietary Limited。 详见公司年报全文第十一节财务报告中附注“八、合并范围的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