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3012 公司简称:创力集团 上海创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 1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 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 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 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二 公司基本情况 2.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创力集团 603012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常玉林 高翔 电话 021-59869117 021-59869117 办公地址 上海市青浦区新康路889号 上海市青浦区新康路889号 电子信箱 shcl@shclkj.com shcl@shclkj.com 2.2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上年度末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 本报告期末 调整后 调整前 度末增减(%) 总资产 5,316,869,695.15 5,421,412,777.34 5,421,412,777.34 -1.93 归属于上市公司 2,739,106,281.84 2,608,604,332.32 2,608,604,332.32 5.00 股东的净资产 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 (1-6月) 调整后 调整前 期增减(%) 经营活动产生的 115,717,288.36 85,657,410.95 79,399,227.09 35.09 现金流量净额 营业收入 1,080,850,506.32 999,967,817.03 779,608,225.68 8.09 归属于上市公司 176,651,553.38 131,132,022.45 108,355,859.90 34.71 股东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 157,191,512.57 93,763,194.81 93,763,194.81 67.65 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 润 加权平均净资产 6.61 4.58 3.91 增加2.03个百分点 收益率(%) 基本每股收益( 0.28 0.21 0.17 33.33 元/股) 稀释每股收益( 0.28 0.21 0.17 33.33 元/股) 2.3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截止报告期末股东总数(户) 48,355 截止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0 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 持有有限 持股比 持股 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 股东名称 股东性质 售条件的 例(%) 数量 量 股份数量 上海巨圣投资有限公司 境内非国有 10.42 66,345,866 0 质押 39,000,000 法人 中煤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境内非国有 9.20 58,558,434 0 质押 16,500,000 法人 中煤机械集团-财通证券 境内非国有 5.29 33,700,000 0 无 0 -19 中 02EB 担保及信托 法人 财产专户 管亚平 境内自然人 4.21 26,801,430 0 无 0 耿卫东 境内自然人 3.31 21,048,056 0 质押 12,600,000 中煤机械集团-财通证券 境内非国有 3.30 21,000,000 0 无 0 -19 中 01EB 担保及信托 法人 财产专户 芮国洪 境内自然人 3.23 20,580,424 0 无 0 石华辉 境内自然人 2.20 14,024,836 0 无 0 王凤林 境内自然人 2.10 13,364,788 0 无 0 廖平 境内自然人 1.54 9,821,584 0 无 0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前十名股东中,中煤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为本公司及上 海巨圣投资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石华辉为实际控制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 无 说明 2.4 截止报告期末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前十名优先股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2.5 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6 未到期及逾期未兑付公司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3.1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合并实现营业收入 108,085.05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8.09%, 实现净利润 17,665.16 万元,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扣非净利润 15,719.15 万元,较上年同期 增长 67.65%,经营指标呈现积极向好的态势。 《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指出,到“十四五”末,国内煤炭产量控制在 41 亿吨左右,全国煤炭消费量控制在 42 亿吨左右。全国煤矿数量控制在 4000 处左右,建成智能 化生产煤矿数量 1000 处以上;建成千万吨级矿井(露天)数量 65 处、产能近 10 亿吨/年。培育 3-5 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煤炭企业。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组建 10 家亿吨级煤炭企业。煤 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 90%,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 75%以上,形成若干行业智能化煤矿、智能选煤 厂、智慧矿区、智慧企业标杆,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安全水平、智能化程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智能化开采产量达到全国原煤产量的 30%左右。 推动煤炭企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以开采“无人化和无害化”为方向,推进煤矿装备和工 艺过程智能化升级,推进固定岗位的无人值守和危险岗位的机器人替代,推动各生产环节的智能 化联动,加快智能化与绿色开采技术融合,推动形成安全、高效、智能、绿色的煤炭生产新格局。 加快企业大数据平台或数据中台建设,促进生产系统与管理系统的有机融合,提升企业经营管控、 科学决策和抗风险能力。通过企业各板块、各层级、各环节的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提升,打造企 业生态系统,实现内外部资源的有机整合、共享协同、高效运营。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落实了以下工作: 一、调整公司经营结构,完善公司制度。公司经营结构的调整,成立 7 大中心,重新划分业 务,明确责任,减少业务交叉,完善企业各项制度建设。 二、加快企业高端制造,全力应对市场挑战。公司适应市场新变化、新需求,加大创新投入, 研究和摸索与公司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高端制造的路子,勇于接受市场装备“大型化,技术化、高 强度,高要求”的挑战,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推动成套智能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完善公司采矿 装备,加大智能化工作面设备研究,提升设备智能化水平。 规范设计,不同设备实现标准化、系 列化、模块化,形成自主核心技术体系和设计规范,为企业的更大发展提供续航能力。 三、强化质量管理手段,提升产品品质 认真落实设计审核兼顾工艺标准,要严格控制生产环节的质检标准,要制定并落实装配、验 收标准,质量问题无小事,质量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公司发展。落实加强质量管控体系建设, 严格执行质量考核、质量管理制度;生产部门要加强对外委产品的检验,要严格准入门槛,要建 立退出机制,要把质量考核与长期合作紧密挂钩,提高供方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提升产品质量。 加强质检队伍建设,对质检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保证产品从备件采购到整机出厂的合格。 四、狠抓制度落实,提高管理团队执行力,提高公司管理效益 完善惩戒问责机制,提升公司的执行力,同时公司完善全员绩效考核机制,实行公司考核部 门、中心,部门、中心考核员工的绩效考核体系,以绩效量化收入,真正做到奖勤罚懒,多劳多 得的分配体系,通过绩效固化管理流程,深化绩效结果运用,通过绩效考核与人员选拨关联等方 式,使绩效管理文化深入人心,建立健全员工薪酬机制。 五、进一步健全完善营销服务体系,强化市场风险管控 公司积累高端制造经验;营销人员全覆盖、不交叉,不重叠;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抓 好合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货款回收,同时要严格管控代储备件,要全面完成所有代储备件的 盘点工作。 六、加大投入,提升企业科技管理水平 为提升公司集团化管理水平,满足未来公司科技管理和技术设计的需求,技术研发中心对现 有软硬件要进行升级改造,提升公司设计手段,促进设计能力;为加强企业集团化建设,提高管 理的现代化水平,公司 OA、ERP 系统要做全面的提升,升级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真正能够实现整 个集团文件,财务报表,人力资源,信息、物资采购流等统一管理。提高协同办事效率,实现流 程化管理。 七、完善子公司管控的途径和方法,推进企业集团整体协同发展 完善集团组织结构,利用集团优势,加强对子公司人、财、物管理的管控、指导、监督,完 善集团对各子公司的投资,采购,财务管理。做到公司目标统一,行动一致,监管有力。 3.2 与上一会计期间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 详见本报告“第十节 财务报告 五、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44.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 变更”。 3.3 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更正金额、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