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手机随时随地看行情
  • 公司公告

公司公告

润达医疗: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4月27日投资者交流会议记录2023-04-29  

                        证券代码:603108                                        证券简称:润达医疗
转债代码:113588                                        转债简称:润达转债



                   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 4 月 27 日投资者交流会议记录

    一、会议基本情况
(一)会议时间:2023 年 4 月 27 日
(二)会议形式:电话会议
(三)公司参会人员及职务:董事长张诚栩、总经理刘辉等
(四)调研机构名称(排名不分先后):申万宏源证券、东吴证券、国盛证券、
华安证券、西南证券、光大证券、浙商证券、东方证券、中银国际证券、天风证
券、中天国富证券、中原证券、国新证券、嘉实基金、汇添富基金、融通基金、
兴证全球、永赢基金、东方基金、上银基金、汇丰晋信、创金合信、蜂巢基金、
太平基金、太平养老、人保资产、太保资产、广银理财、黄河财险、泛海控股、
中金资管、浙商资管、西南资管、中银资管、国都资管、招商信诺资管、淡水泉
投资、星石投资、仁布投资、玖鹏投资、泾溪投资、翼虎投资、健顺投资、仙人
掌投资、森锦投资、从容投资、禧弘投资、山楂树投资、歌斐资产、Orbimed Capital、
Pinpoint 保银投资等 70 家投资机构


    二、会议交流主要内容
    (一)介绍公司总体经营发展情况
    公司作为一家国内医学检验实验室综合服务商,专注于体外诊断领域医学实
验室综合平台服务 20 余年,公司始终秉承通过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
为下游医疗机构客户提供体外诊断产品供应链管理服务、实验室精细化管理服务、
信息化服务、质量管理服务、设备维修保养/技术支持服务、检验报告单解读服
务等专业化技术支持服务和管理服务,帮助客户实现降本增效。公司自成立以来,
过去 20 多年每年都保持了正向的稳定增长,内生复合年增长保持在 20%左右。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商业综合服务平台业务板块和工业板块,各业务板块协同效应
较强,能很好满足客户对服务及产品的需求。
    2022 年经营情况整体呈现先抑后扬的发展态势,上半年主要受客观因素影
响,医院常规门急诊、住院手术等诊疗活动阶段性下滑,对公司上半年业绩造成
一定影响;随着下半年客观因素消除后,各级医疗机构正常诊疗活动逐步回归正
常,公司各项业务在下半年亦逐步恢复增长。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4.94
亿元,同比增长 18.45%,其中下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57.33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4.18%;实现归母净利润 4.18 亿元,同比增长 9.87%,其中下半年实现归母净
利润 2.5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6.14%。归母净利润增速略低于营业收入增速,
主要原因:1)2022 年母公司及重要联营企业国润医疗和生产型子公司都位于上
海,上半年上海地区客观因素对相关业务影响较大,对公司全年归母净利润影响
比较大;2)2022 年医院客户受客观因素影响,回款周期较往年有所延长,依据
会计准则,公司计提信用减值准备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3)上半年上海地区受
客观因素影响导致公司仓库部分试剂过期报废,经核实公司报废存货 8676 万元,
较 2021 年增加 7420 万元,故 2022 年管理费用增加较多。
    从业务板块来看,公司集约化和区域检验中心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6.66 亿元,
同比增长 6.01%,其中下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4.70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0.68%。
主要系上半年华东地区集约化和区检中心医院客户受客观因素影响导致医院门
急诊、住院手术量阶段性下滑,公司相关业务增长受到较大影响,下半年随着客
观因素消除,医院客户常规诊疗活动逐步恢复,公司业务亦逐步恢复较快速增长。
全年净新增集约化和区检中心客户 29 家,累计客户数达 420 家。2022 年工业板
块实现营业收入 4.85 亿元,同比下降 3.42%,主要系公司相关业务主体位于上海
地区,上半年受客观因素影响导致停工停产,对全年业绩造成一定影响。公司第
三方实验室业务 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 13.52 亿元。2022 年医疗信息化实现营业
收入 1.2 亿元。
    现金流方面,公司自 2018 年开始以内生增长为主后,近几年经营性现金流
总体向好。2022 年经营性净现金流为-4.29 亿元,主要系报告期内第三方实验室
业务增量较大,相关业务部分款项未在报告期内回款,同时医院客户去年受客观
因素影响,回款周期亦有所延长,导致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负。随
着客观因素消除后,医院客户逐步回归正常经营,医院客户现金流将得到明显改
善,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有望在后续年度回归至正常水平。2023 年一季度医院客
户的回款已经在加速,预计 2023 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会恢复到 2020 年之前正常
水平。
    研发方面,2022 年研发费用 1.46 亿元,占自产产品收入比例 30.1%。公司
进一步巩固糖化领域优势产品,同时在质谱领域持续投入。2022 年全新一代糖
化血红蛋白仪 MQ8000 正式上市推广,在质谱领域也推出了独有的萃取柱和前
处理全自动系统,结合创新的三重四极杆质谱仪为临床提供质谱全线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基于检验大数据价值,利用知识推理、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第
三代人工智能技术,在业界率先推出基于“知识 + 数据”双驱动的人工智能系
统:慧检-检验报告智慧服务系统,目前产品已在安徽、深圳、上海等地区公立
医院推广使用,得到了客户的积极评价和认可。同时基于慧检-检验报告智慧服
务系统,公司还和政府大数据中心平台、三甲医院互联网医院平台合作,开发了
一系列智慧医疗、智慧服务产品,目前已在深圳罗湖区和哈尔滨新区等落地。未
来随着 GPT 等新技术发展,公司也会进一步和国家数据中心研究机构合作,基
于现有人工智能诊断模型进一步优化及开发,更好的服务医生和患者。
    2023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1.78 亿元,同比增长 0.44%,其中传统供应链
服务及集约化区检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1.08 亿元,同比增长 4.58%;公司实现归
母净利润 8104 万元,同比增长 96.09%,归母净利润大幅提升,主要原因:1)
毛利率回升,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 1.83%;2)一季度医院逐步回归正常经营,
回款较去年明显改善,应收账款信用减值大幅减少。


    (二)主要交流问题
    1、终端医院客户目前恢复情况如何?
    答: 月份医院诊疗活动仍受客观因素较大影响, 月受春节假期效应影响,
直到 3 月份医院正常经营才大幅好转,在目前形势下公司今年增长可期,管理层
对公司未来的增长充满信心。
    2、AI 解读检验报告产品的应用不仅限医院场景,未来还有哪些可以挖掘价
值的方向?
    答:目前公司已经推出成熟的检验报告智慧服务系统的 AI 产品,未来除了
应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体检机构之外,公司还将和政府合作建设大数据中心健康
服务平台,比如目前已在实施推进的哈尔滨新区健康智慧服务平台项目。另外,
公司也在积极探索 C 端(个人客户)的服务场景落地模式,目前已和部分互联
网平台和保险机构对接,筹划为 C 端老百姓提供智能化健康服务。
    3、结合过去几年公司的发展回顾,公司未来发展战略规划?
    答:过去三年受客观因素影响,对公司整体的经营带来一定的扰动,随着客
观因素消除后,医疗行业会逐步回归正常的发展轨道。过去三年,公司凭借多年
的行业沉淀克服了客观因素带来的种种困难,每年均实现了一定的增长,也体现
了公司的商业模式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主业,顺应国家
医改政策方向,以综合服务业务与自产产品业务为核心,在进一步积极拓展综合
服务业务市场份额的同时,持续加大自产产品研发投入,发挥自产产品与渠道平
台的协同作用,从而提升公司整体综合盈利能力。
    4、一季度集约化业务客户新增情况?预期全年客户体量?
    答:过去三年受客观因素影响,公司每年集约化业务客户增长较 2019 年之
前明显放缓,2022 年新增 29 家集约化客户,累计客户数达 420 家。今年一季度
新增数家,全年业务目标是完成 50 家以上集约化医院客户落地签约。


    风险提示:上述内容涉及公司对业务规划、财务状况、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
述。相关陈述是基于当前能够掌握的信息与数据对未来所做出的估计或预测,不
构成公司对公司发展或未来业绩的实质性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