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司代码:688265 公司简称:南模生物 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年度报告摘要 2022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重大风险提示 本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相关风险,详情敬请查阅本报告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 风险因素”部分的相关内容。 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2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剩余未分配利润滚存至下一年度。该方案已经2023年4月27日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第 三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2022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 南模生物 688265 无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刘雯 孙蕊 办公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半夏路178号2幢3层 上海市浦东新区半夏路178号2幢3层 电话 021-58120591 021-58120591 电子信箱 ir@modelorg.com ir@modelorg.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即以小鼠、大鼠、斑 马鱼、线虫等模式生物为载体,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目的 DNA 片段导入或删除、修改内源基因, 而构造出的能够模拟人类特定生理、病理、细胞特征的生物模型,公司生产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 主要指基因修饰小鼠模型。 公司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能够对目标基因开展功能缺失或功能获得的研究,达到对人类生理或 病理更精确的模拟,相较于野生型的模式生物,更适合作为研究人类基因功能和人类疾病致病机 制探索的实验模型。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研发构建了超过 15,000 种模型,在基因功能研究及 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疾病、代谢性疾病、炎症、罕见病等药物研发领域,自主研发标准 化模型超过 8,600 余种,为客户提供了超过 6,600 种的定制化模型,积累了深厚的基因修饰动物模 型开发经验。公司提供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及相关技术服务,一方面服务于生命科学领域,面向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部分综合性医院等科研机构,主要应用于基因功能研究、疾病发病机制研 究等;另一方面服务于生物医药领域,面向医药公司、CRO 公司等工业客户,主要应用于新药新 靶点发现 、药物筛选、药理药效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和安全性评价研究等临床前研究阶段,对 提升基因功能研究和新药研发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公司产品和技术服务的关系如下: 2022 年年度报告摘要 具体产品、服务及相关用途详见下表: 主要 产品及服务 用途 业务 定制化模型产品系在客户提供目标基因 信息、策略建议的基础上,根据客户研究 意图、技术可行性、建模成功率及实施成 定制 本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设计、选择或整 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助力客户进行基因 化模 合适宜的构造策略,构建模型,并向客户 功能研究、药物发现。 型 交付可稳定遗传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根 据模型构建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转基因、 普通敲除、条件敲除、基因点突变、基因 敲入等类别。 1.药效评价模型系主要服务于工业客户用 标准化模型产品系基于公司根据市场需 于靶点验证、药物安全性测试、药代动力学 求和自身的先导研究,自主研发构建可供 研究等用途的模型,包括人源化模型、常见 客户选用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公司通过 疾病模型、免疫缺陷模型、罕见病模型等, 对基因功能、疾病机制、靶点作用等相关 标准 近年来需求呈上升趋势,是标准化模型的主 课题开展先导性、基础性研究,研制了一 化模 要类别; 系列契合生命科学、医学研究和生物医药 型 2.引种模型主要服务于科研客户基因功能 前沿领域的标准化模型。 研究和药物创新发现,以普通敲除模型和条 按照用途的不同,标准化模型产品可分为 件敲除模型为主; 药效评价模型、引种模型、工具模型等类 3.工具鼠模型主要服务于科研客户用于条 别。 件敲除修饰模型的交配繁育。 模型繁育业务是指利用公司研发生产的 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或者客户提供的已有 公司通过模型繁育业务,能够一次性或分批 基因修饰动物模型,通过自然繁育方式或 次为客户交付指定数量的特定基因型的模 模型 者辅助生殖繁育方式,在特定的周期内, 型品系,有效解决客户在基因型鉴定、扩繁 繁育 向客户交付特定基因型模型产品的业务, 周期、动物品质、运营管理上面临的技术或 是公司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业务的衍生。 成本障碍。 具体包括:自然繁育,辅助生殖繁育和 SPF 净化等。 1.药效评价服务以标准化模型资源库为依 1.药效评价服务用于创新药临床前研究,判 托,充分利用公司在模型构建上的优势, 断受试药物针对抗炎免疫、抗肿瘤、心血管 针对性地选择特定的基因修饰动物,必要 系统、呼吸系统、代谢性疾病等的药效、药 时辅助其他造模手段得到疾病动物模型, 物代谢及分布和药物副作用,为国内外的制 设置相应的对照组和药物处理组,开展精 药企业、生物医药研究院所、新药开发中心、 药效 准药物的药效试验服务。 高等院校的新药研发机构等提供专业的药 评价 2.表型分析服务为针对特定基因型的基因 效学评价服务。 及表 修饰动物模型,设置相应的对照组和实验 2.表型分析可开展行为学研究、胚胎发育研 型分 条件,开展对包括但不限于动物的生理、 究、肿瘤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神经生 析 生化、代谢、行为、病理、细胞和生物分 物学研究、糖代谢脂代谢研究、影像学研究 子等指标进行观察分析。 等,为获得有关基因功能或人类疾病机制的 3.斑马鱼研究技术服务既具有体外实验快 新知识,鉴定新的药物靶点等提供相应依 速、高效、经济的优势,又具有体内动物 据。 实验预测性强、可比性高等优点,可以有 3.斑马鱼研究技术服务可用于药物开发的 2022 年年度报告摘要 效填补体外实验和哺乳类动物实验之间 多个阶段,如靶点确认(基因功能研究), 的缺口,完善现有药物研发流程。斑马鱼 高通量药效与安全性筛选,先导物优化,药 模型和哺乳动物模型结合,不仅可以降低 物毒性与安全性评价,老药新用(临床新适 实验成本,提高实验预测的准确性,最关 应症开发)等。 键的是大大缩短了药物临床前早期研发 的周期,进而大幅加快药物研发进程。 饲养服务的具体服务内容主要为以下方 公司拥有 20 年以上专业屏障设施管理与运 面:(1)公司为客户提供包括 SPF 级在内 维经验,专业的动物房工作与管理人员、兽 的不同等级的动物房、为客户提供的动物 医及质控团队,保证动物房严格按照国标要 提供生存环境;(2)公司为部分客户提供 饲养 求正常运行。可为广大科研用户及生物制药 实验场地,部分饲养服务客户并不从公司 服务 企业用户提供专业的动物房代管业务,免去 处取走实验动物,而是利用公司设施进行 日常饲养与管理小鼠以及维持动物房运转 实验并获取数据;(3)公司根据客户的实 上的人力与时间,为其中的动物提供舒适、 际需求进行动物的生命维持、微生物检 科学的饲养和环境。 测、疾病诊断、基因型鉴定等其他服务。 冻存,即将精子或胚胎储存于液氮中,用于 其他 品系的长期保存;复苏,即将冻存的精子或 其他模式生物技术服务包括大小鼠模型 模式 胚胎解冻,进行胚胎移植,可快速获得冻存 鉴定、胚胎冻存、线虫研究等技术服务, 生物 品系小鼠活体。 公司将上述相对零散的业务划分为其他 技术 线虫技术服务可提供线虫基因编辑、衰老与 模式生物技术服务。 服务 寿命研究实验服务、氧化应激实验服务、水 土环境评价服务等。 (二) 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通过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领域的科研客户、工业客户提供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及相关技 术服务,获取收入和利润,其中需向客户交付动物模型的业务(主要包括定制化模型、标准化模 型、辅助生殖繁育业务等),一般有 3 至 30 天的异议期,公司于客户提供确认记录时或异议期满 后确认收入。 2、研发模式 公司紧跟生命科学及生物医药产业热点,凭借在技术、产品及服务方面的先进性,实施研发 创新战略,通过采用自主研发模式和客户定制合成相结合,对基因修饰技术和基因修饰动物模型 进行持续研发。 基因修饰技术研发,系指基于当前基因科学的研究进展及文献调研,对公司使用的基因编辑 技术和编辑策略进行创新,以提高基因编辑效率和策略的稳定性。此类研发项目主要由模型研发 部负责实施。 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研发,系指基于对行业技术和市场需求发展趋势的判断,对潜在符合客户 需求的模型进行针对性的预研。此类项目涉及模型的构建、扩繁和验证,由模型研发部和相关技 术部门共同完成。 3、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模式为直接采购,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大小鼠、气体、试剂耗材、饲料、垫料等。 为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管理,公司制定了合格供应商制度,对潜在供应商的经营资质、技术 水平、质量管控能力、生产能力、产品价格、交货周期、供应商配合能力、付款周期等因素进行 综合评定,从中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录。 2022 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司对各类原材料特别是实验动物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同时,为提高采购效率,控制采购 成本,公司通过采购部对采购申请、批准、询价、供应商选择、验货和付款等环节进行控制。 4、生产及服务模式 (1)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生产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以定制化基因修饰小鼠模型为例,公司根据客户所需定制的 模型信息、已公布基因信息和相关文献,对项目可行性进行评价和生产方案设计,客户认可设计 方案后立项;根据模型构建策略进行随机转基因模型构建、基于 CRISPR/Cas 技术的模型构建、 基于 ES 细胞打靶技术的模型构建等,获得相关基因修饰阳性小鼠模型并出具项目结题报告;项 目结题报告经审核无误后安排小鼠发货,待客户接收确认后进行项目结题。 (2)相关服务 公司提供药效评价服务用于创新药临床前研究,公司已建立成熟的基因修饰小鼠研发技术平 台、大小鼠表型分析平台、大小鼠饲养繁育平台、药理药效学服务平台、斑马鱼研究技术平台、 线虫研究技术平台、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技术平台及新建立的模型验证平台。以药效评价为例,公 司对客户提出的技术服务需求进行项目分析和实验方案设计,客户认可设计方案后立项;根据实 验方案,对模型动物进行手术或诱导疾病造模及给药;通过对样品观察、取材、各项指标进行检 测、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同时完成各项实验记录,实验数据保存及备份;实验完成后, 根据实验分析结果,项目负责人对药效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等资料复核无误后,出具正式报告, 提交给客户;客户对项目执行及项目成果进行审核,在约定期限内确认或提出异议;若无异议, 向客户提交与项目相关的实验数据原始资料、实验记录等,并完成项目结项。 5、销售模式 公司采取直接销售的销售模式,通过对高校实验室和研究所的 PI、制药公司和 CRO 公司进 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沟通交流,确保公司新的产品和技术服务能够及时传达到客户,并对客户的特 定需求及时响应。 公司设有市场部、商务部、销售部、技术支持部等部门。其中,市场部负责收集市场信息、 宣传企业形象以及推广企业品牌;商务部负责执行具体项目的合同、立项、项目过程管理、项目 结算、产品发货运输的管理;销售部负责编制和实施年度销售计划,完成产品及服务的销售、推 介、回款管理任务;技术支持部负责售前技术支持、定制化模型方案设计、售后疑难问题解决, 实现全时段的客户服务。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从事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 和医学研究、药物研发、CRO 服务等领域。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年修 订)》,公司属于“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所处行业为“M73 研究和试验发展”;根据《国民经 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公司属于“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所处行业为“M73 研究和试验发展”中的“M731 自然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和“M734 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结合主营 2022 年年度报告摘要 业务特点,公司所处大行业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行业,所处细分行业为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服务 行业。 (1)行业的发展阶段 报告期内,第一波创新药进入商业化验证阶段、监管标准日益提高、出海遇到挫折,叠加中 美摩擦扰动和行业融资热度下降影响,整个生物医药行业都进入了深度调整阶段。然而,挑战同 时也孕育着新的机会,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能够对小鼠基因组进行精准修饰并实现稳定遗 传,满足药物研发趋向不断变化的新需求,基因修饰动物品系持续扩充的重要性日趋显著。 从供给端来看,全球模式动物市场集中度高:根据查尔斯河公开交流资料,2021 年 Charles River Laboratories 和 The Jackson Laboratory 分别占据全球动物模型市场 35%和 18%的规模,是全 球动物模型行业两大龙头。美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动物模型和小鼠模型市场,2022 年市场规模分 别约为 103 亿美元和 78 亿美元,其中小鼠模型的全球市场份额高达约 80%,在新药研发、靶向 药需求、药物研发临床前试验活动逐年增加的带动下,美国地区动物模型的使用量和市场规模仍 保持持续增长。 根据 Frost & Sullivan 统计,药物研发的成功率在发现阶段为 51%,到临床前研究降至 32%, 而临床研究阶段仅为 19%。药物研发成功率低,药物研发失败的风险随进程后移而逐渐增大,风 险前置带动模式动物发展。由于临床阶段投入巨大,为了降低临床试验失败风险、合理控制成本 和提高开发效率,药企更希望能在早期真实准确地反映候选药物的实际效果,从而对动物模型的 构造和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人口、老龄化、技术创新和深化医疗改革等背景下,我国医疗健康行业投资有望转暖。根 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 年)》,健康需求是这项规划纲要 里重要环节。这意味着即使没有“出海”的加持,国内整个医疗市场,还有一个很大的扩容空间, 医药上游制造的兴起是国内医药行业的一条必由之路,带动医药研发增加,作为生命科学研究和 医药研发的上游配套产业,模式动物行业需求将随之上涨,是模式动物行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根据《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22)》初步测算,2022 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达 30,870 亿元,首 次突破 30,000 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 10.4%,自“十三五”以来已连续 7 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基础 研究投入从 2012 年的 499 亿元提高到 2022 年约 1,951 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由 4.8%提升 至 6.3%,“十四五”期间基础研究投入强度有望达到 8%左右。在国家鼓励科研创新的趋势下,生 命科学基础研究逐渐备受重视,生物技术的发展一如既往,临床突破仍然在不断涌现,将支撑生 物医药行业整体产业链的持续发展,无论是阿尔茨海默症、COPD、肺动脉高压、NASH、斑秃等 的突破,还是 CGRP 小分子替代、PCSK9 和 VEGF 眼病的给药周期延长、GLP-1 疗效迭代和口服 替代、新型疫苗等的改良,均会不断增加实验动物行业需求。 在产业和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模式小鼠行业或将迎来高速发展。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 2020 年我国小鼠模型市场规模约为 30 亿元,预计到 2025 年将增长至 98 亿元,五年 CAGR 为 27%。 从供给端来看,我国小鼠模型市场格局较为分散,本土企业占比较高,根据 Frost & Sullivan 统 计,2019 年维通利华(Charles River 中国子公司)以 7.70%的市占率居于首位;药康生物、南模 生物、百奥赛图等本土企业紧随其后,市占率约为 23.25%。与外资企业相比,我国企业起步较晚, 2022 年年度报告摘要 但依靠工程师红利,承接了欧美的产能转移,同时国内创新药热潮崛起、CRO 高速发展,基因编 辑技术的持续进步和成熟,国内生产动物模型的效率和成本不断优化,逐渐成为包括全球知名药 企和 CRO 公司的动物模型服务供应来源。 (2)行业的基本特点 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行业最早是从实验室走出来的行业,目前发展为面向科研服务和新药研发 两大方向,对应科研客户和工业客户,覆盖生命科学领域和生物医药领域。作为一个技术含量高、 学科分布广、人才依赖性强、运行管理要求高、技术发展快、领域新、模型品种增长迅速、科研 应用场景多变、需求分散的行业,要求企业需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 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行业是对科技研发、创新升级、知识密集、多学科交叉依赖度的高新技术 产业,产品综合了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多种学科及技术,对企 业的模型研发能力、动物繁育体系有较高要求,因此企业既需要大量具备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高 水平人才支持,也需要熟练掌握分子、细胞、显微注射等技术的操作人员,打造稳定的具备核心 竞争力的人才团队,不断加强研发积累,通过长期的产品开发实践优化和改进实验生产条件,达 到高效率高成功率地大规模制备动物模型的条件。 同时,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构建、繁育需要在特定环境中进行,因此要求企业建设符合标准 的实验室、动物设施以及购置专用设备,以保证繁育环境能达到恒温恒湿、SPF 级别等要求;此 外,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研发、制备及培育等环节均涉及动物设施的使用,因此需要具备专业设 施运维管理能力和经验的人才;加之,在实验动物的管理和实验过程中,AAALAC 认证作为国际 性认证,成为实验动物福利、动物质量、生物安全水准和国际前沿医学研究的质量标志,在促进 行业发展的同时,也要求企业从初期的设施建设、管理到后期的实验动物使用、维护和管理,都 需要积累丰富的大型动物设施管理专业知识和经验。 另外,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作为活体产品,其性状受品系背景、基因修饰方式、饲养环境影响, 甚至实验设施的不同都有可能造成小鼠表型的不同,进而影响实验结果,要求企业需保持稳定的 产品质量和优质的服务以满足客户的动态需求。由于更换品系供应商可能会给客户带来一系列的 不确定性,客户对于经过自己验证过的品系忠诚度较高,对于行业新进入者而言,由于缺乏必要 的合作经验,其获得市场优质客户认可的难度较大。 (3)行业的主要技术门槛 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一个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构建 通常需要:1)基于前期基因功能研究专业知识的积累,构思模型设计策略;2)基于生物信息学、 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的知识,根据基因修饰难度,出具模型构建的可行性方案;3)通过对生物信息 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知识的熟练运用,进行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构建;4)基于前 期基因功能研究和相关表型的专业知识,对构建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生理和病理表型进行分析。 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构建综合了生物信息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多个 学科理论的交叉,对于企业研发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对技术人员的技术熟练程 度、设施运营管理体系等均有较高要求,要求企业需不断加强研发积累,优化产品开发以及改进 实验生产条件。 2022 年年度报告摘要 在生命科学研究成果发表以及新药研究开发临床申报过程中,通常需要明确披露实验动物的 信息来源,知名品牌有助于增强试验结果可信度;此外,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制备、扩繁的效率 和良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行业新进入者由于缺乏充足的经验,通常面临较高的技术壁垒。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成立于 2000 年,作为国内较早从事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业务的公司之一,深耕基因修饰动 物模型市场多年,始终以研发创新为驱动,核心技术人员及研发团队拥有丰富的模型研发经验, 建立了完善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研发体系和核心技术平台,能够提供涵盖多物种模型构建、模型 繁育、表型分析、药理药效评价的全方位、一体化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产品和技术服务。 在定制化模型服务方面,公司通过对 CRISPR/Cas 基因编辑技术和 ES 细胞打靶技术的优化, 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模型构建,公司在注射阳性率上国内领先,项目成功率高;在标准化模型 服务方面,公司关注科学前沿、追踪热点靶点,依托于对前沿课题的先导性研究,为自发肿瘤、 代谢性疾病、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罕见病等领域提供疾病和人源药靶模型,公司已拥有超过 8,600 余种自主研发的标准化模型,针对肿瘤免疫治疗,已开发了 572 种人源化基因修饰模型品系, 针对罕见病治疗,已构建了 68 种罕见病小鼠品系,针对适合异种细胞或组织移植的载体,已开发 了 50 种免疫缺陷小鼠品系;在表型分析及药理药效评价方面,公司选择特定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 辅助药物或手术等其他造模手段得到疾病动物模型,覆盖了大部分人类重大疾病的药效评价方法, 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体外到动物体内的众多疾病模型系统,全面评价各类创新药 IND 申报所 需的临床前模式动物相关的表型分析及药理药效评价,以专业、优质的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客户基 础及品牌信誉。 动物设施是提供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和技术服务的关键要素,公司拥有成熟的 SPF 级实验动物 生产运营管理体系,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上海共有 5 个生产研发基地(半夏路、金科路、哈雷 路、金山 I 期、上科路),另新增广东中山基地与北京北辰路基地,共计约有 14 万个笼位。同时, 公司已取得实验动物相关完备的业务许可资格或业务资质,包括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实验动物 使用许可证、国际 AAALAC 认证、OLAW 认证等,运营过程严格遵守全面的动物福利和人员安 全生产管理要求,同时接轨国际管理要求,为拓展公司的全球化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凭借规模化的动物模型研发构建能力和丰富的动物模型资源储备,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的 产业创新战略,先后成为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疾病动物模型研发基地、上海市模式 动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模式生物技术专业服务平台、上海市比较医学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是“上海市小巨人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报告期内,公司被认定为“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 全资子公司上海砥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国内提供基因修饰 动物模型业务的公司中收入规模排名靠前,并且已经在行业内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力,报告期内保 持着较为领先的行业地位。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靶点发现及生物靶向创新药研发的不断增长提升了基因修饰动物模型需求 2022 年年度报告摘要 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及创新药研发不断催生出新的靶点发现及临床前研究需求。基因功能研究 及靶点发现需要不断地对不同基因片段及位点进行基因编辑。随着基因功能研究及靶点发现的深 入进展,对基因编辑动物模型的研发及市场需求将有所提升。根据 Frost&Sullivan 统计,2021 年 创新药市场规模约为 9,670 亿美元,占全球医药市场总体的 69.0%。未来全球医疗技术不断突破, 随着药物靶点和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深入,创新药领域将涌现更多产品,市场将突破万亿美元规 模,预计在 2025 年和 2030 年将分别达到 12,227 亿美元和 15,455 亿美元。目前中国医药市场以创 新药为主导,2021 年创新药市场占医药市场总体的 59.5%。在创新药鼓励政策、医保动态调整支 持、创新药研发支出增长等因素的影响下,2017 年至 2021 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从 7,990 亿元增 长至 9,47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4.3%。医药产业结构变革的新形势下,传统药企向创新药方向 转型升级的意愿增强,新兴的创新型研发企业不断涌现,加速布局创新药赛道。未来创新药市场 增速将高于仿制药及生物类似药市场增速,我国创新药行业驶入快速发展期,研发成果逐步兑现, 2025 年和 2030 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 14,010 亿元和 20,584 亿元,2021 年至 2025 年 和 2025 年至 2030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 10.3%和 8.0%。与此相适应,创新药物各阶段临床 试验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临床前药物研发需求同步高速增长,带动了用于临床前研究的基因 修饰动物模型需求的增加。 根据弗洛斯特沙利文数据,以中国的抗肿瘤药物市场分析,2020 年国内抗肿瘤药物以化疗药 物为主导,占整体市场的 63.4%,其他靶向药物(包括小分子靶向药物、生物靶向药物等)占 29.1%, 其余 7.5%为免疫治疗药物。随着相关有利政策推动,新药上市及患者负担能力的提高,预计到 2030 年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将分别占据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的 45.9%和 39.9%。靶向药物及免疫 治疗药物市场份额的提升过程意味着临床前研究及对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需求不断提升。 可以预见,在我国向全球生物医药行业制高点迈进的过程中,发展大分子创新药的重要性将 不断提高,研发投入金额和占比将不断加大;靶向针对肿瘤、罕见病的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和细 胞治疗,其对于疾病动物模型的“靶向性”要求也将不断提高。受此驱动,能够更好模拟人类疾病, 实现靶点精准表达的人源化动物模型以及可以用于抗体药物研发的全人源抗体模型将成为基因修 饰动物模型的尖端化研究领域,能够深度契合靶向生物创新药的研发需求。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受 益于靶向生物创新药的研发及精准治疗的发展,市场规模有望得到高速增长。 (2)中国市场基因修饰模型渗透率较低,蕴含巨大的发展空间 以 2022 年 GMI 数据计算,中国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行业占全球同行业规模的比重约为 7%左右, 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 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约为 1.39 万亿美元,中国约为 1.65 万亿 元(约 0.24 万亿美元),中国制药市场占全球的比例为 17%。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市场规模占比 远低于制药市场规模占比,反映了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存在一定滞后,也意味着 同行业中国公司存在巨大的发展机遇。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预计到 2024 年国内实验小鼠产品及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 84 亿元 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约为 24.4%;到 2030 年,国内实验小鼠产品和服务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 236 亿元。临床前服务方面,实验小鼠临床前服务提供商到 2030 年占据约 37 亿元的市场规模。 公司所处行业市场规模预计未来复合增长率较高。 2022 年年度报告摘要 中国市场无论在医药研发支出还是 CRO 市场规模增速方面均远高于全球市场,根据 Evaluate Pharma 数据,2020 年至 2026 年,全球医药研发支出预计将以每年 4.2%的速度增长,到 2026 年 全球医药研发费用将增长至 2,540 亿美元;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预测,中国医药研发支 出,中国医药研发投入预计将从 2021 年的 298 亿美元,增长到 2026 年的 551 亿美元,复合年增 长率约为 13.1%,增速远超全球平均增速。全球 CRO 市场规模 2019 至 2024 年预计复合增长率为 8.9%,中国 CRO 市场 2019 年至 2024 年的预计复合增长率高达 26.5%,中国市场预计增长速度均 远高于全球市场。下游行业的高速增长为国内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3)临床阶段投入较大,临床前研究及动物实验的重要性日趋显现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0 年全球医药研发投入规模达到 1,908 亿美元,其中药物发现 阶段、临床前阶段、临床阶段的研发投入为 400 亿美元、216 亿美元和 1,291 亿美元,临床阶段研 发投入占医药研发整体投入的比例约 68%。中国市场的临床阶段研发支出同样占比较大,2020 年, 中国医药研发支出合计为 253 亿美元,其中药物发现、临床前及临床支出分别为 37 亿美元、48 亿美元及 168 亿美元,临床阶段研发投入占医药研发整体投入的比例约 66%。 由于临床研究阶段投入占比较大、失败风险率高,临床前阶段恰当地构造和使用动物模型筛 选及评价药物的重要性日趋提升,动物模型在药物研发中降低成本、前置风险的作用日趋突出, 这将有效带动动物模型的需求及在临床前研究中更广泛的运用。 (4)基因编辑技术的进步及运用效率提升帮助行业提升研发效率,降低商业化成本 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逐步推进,人类对于基因的认识逐步深入,带动 了基因功能领域的科学研究,为基因修饰动物模型领域创造了发展空间。在 CRISPR 基因编辑技 术出现之前,行业内常用 ES 细胞打靶等技术进行基因编辑,上述技术存在成功率较低、项目周 期较长、成本较高等缺点。 CRISPR/Cas9 技术作为本行业划时代的主流技术之一,自 2012 年出现以来,通过大幅缩短模 型构建时间和降低构建成本,极大推动了动物模型服务行业的整体发展,是本行业最具发展前景 的技术之一。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为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行业拓宽服务领域、降低成本、 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运用提供了契机。行业内公司逐步吸收并优化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通过提 升 CRISPR 同源重组效率等方面大幅提升了自身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基于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的巨大应用前景,科学家在原 Cas9 核酸酶的基础上,继续发现和 发明了其它的编辑系统,如 Cas14,Cas13d,ScCas9,xCas9、CasRx、dCas9-ABE,dCas9-CBE 等,进一步扩充了 CRISPR 系统的工具箱,使 Cas 系统不仅可以作用于 DNA,也可以靶向作用于 RNA 等。未来几年,预计业界仍将针对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不断优化:1)提高 CRISPR 系统的精 确性,降低脱靶率;2)提高 CRISPR 系统的重组效率;3)发现新的 CRISPR 系统,扩展对 PAM 的识别类型,扩大使用范围;4)开发新的基因治疗方法、疾病检测方法,开拓新的应用场景,从 而进一步促进基因修饰动物模型行业的发展。 2022 年年度报告摘要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 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年比上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增减(%) 总资产 2,053,677,965.52 1,964,057,227.03 4.56 357,019,704.0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1,765,926,830.82 1,783,660,380.23 -0.99 254,932,381.93 东的净资产 营业收入 302,965,239.57 275,268,955.60 10.06 196,190,409.85 扣除与主营业务无 关的业务收入和不 302,428,775.42 273,638,714.88 10.52 195,564,525.02 具备商业实质的收 入后的营业收入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5,399,643.49 60,860,905.51 -108.87 44,555,912.17 东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29,558,925.07 52,478,343.66 -156.33 32,725,493.24 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18,893,416.66 111,457,504.28 -83.05 59,102,989.26 金流量净额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 -0.31 21.33 减少21.64个百分点 20.79 益率(%) 基本每股收益(元 -0.07 1.04 -106.73 0.78 /股) 稀释每股收益(元 -0.07 1.04 -106.73 0.78 /股)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 21.70 17.42 增加4.28个百分点 17.54 入的比例(%)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3 月份) (4-6 月份) (7-9 月份) (10-12 月份) 营业收入 72,706,319.65 57,298,265.32 85,440,761.93 87,519,892.6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13,921,971.48 -9,037,716.75 -4,959,326.26 -5,324,571.96 东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9,012,747.95 -16,150,128.00 -12,643,704.76 -9,777,840.26 损益后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20,580,327.50 -12,671,894.81 16,088,481.94 36,057,157.03 金流量净额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承债式收购取得中营健 100%股权。因为此次收购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中 2022 年年度报告摘要 营健的核心资产,即上海市张江科学城琥珀路 63 弄 1-9 号相关工业用土地及房产设施,除持有上 述土地及房产设施外,中营健未进行其他业务经营活动,本次收购应将其作为资产收购进行核算。 此前公司将本次收购作为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进行会计处理存在会计差错,现更正为作为 资产收购进行核算,购买成本按购买日所取得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相对公允价值基础进行 分配,需调减营业外收入 786.76 万元,因此净利润减少 786.76 万元。该调整导致《2022 年第三 季度报告》中的财务指标出现更正。 4 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7,693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7,229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质押、标记或 包含转融 冻结情况 持有有限 股东名称 报告期 期末持股 比例 通借出股 股东 售条件股 (全称) 内增减 数量 (%) 份的限售 性质 份数量 股份 股份数量 数量 状态 境内 上海砥石企业管 非国 0 27,771,000 35.62 27,771,000 27,771,000 无 0 理咨询有限公司 有法 人 上海科技创业投 国有 0 10,760,733 13.80 0 0 无 0 资有限公司 法人 深圳前海海润荣 丰投资合伙企业 0 6,716,352 8.61 0 0 无 0 其他 (有限合伙) 康君投资管理 (北京)有限公 司-北京康君宁 0 5,847,261 7.50 0 0 无 0 其他 元股权投资合伙 企业(有限合伙) 上海恒赛青熙创 业投资中心(有 0 2,631,267 3.37 0 0 无 0 其他 限合伙) 上海浦东新兴产 国有 0 2,160,000 2.77 0 0 无 0 业投资有限公司 法人 上海张江集体资 境内 0 1,782,000 2.29 0 0 无 0 产投资经营管理 非国 2022 年年度报告摘要 有限公司 有法 人 三希(北京)资 产管理有限公司 -三希龙泉二号 769,537 769,537 0.99 0 0 无 0 其他 私募证券投资基 金 三希(北京)资 产管理有限公司 -三希赤霄一号 708,500 708,500 0.91 0 0 无 0 其他 私募证券投资基 金 中国工商银行股 份有限公司-融 通健康产业灵活 657,654 657,654 0.84 0 0 无 0 其他 配置混合型证券 投资基金 1、费俭先生、王明俊先生为一致行动人,共同实际 控制砥石咨询,费俭先生和王明俊先生分别为璞钰 咨询和砥君咨询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因此砥石咨询、 璞钰咨询和砥君咨询为一致行动人; 2、上海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上海浦东新兴产业 投资有限公司存在关联关系;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3、三希(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三希龙泉二号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三希(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 司-三希赤霄一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普通合伙人 为三希(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存在关联关系; 4、除此之外,公司未接到其他股东有存在关联关系 或一致行动的声明。为此,公司未知其他股东之间 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 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2022 年年度报告摘要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 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 30,296.52 万元,同比增长 10.0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 者的净利润约为-539.96 万元,同比减少 108.8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约为-2,955.89 万元,同比减少 156.33%。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 1,889.34 万元,同比 减少 83.05%。 2022 年年度报告摘要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 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费俭 2023 年 4 月 2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