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0万元至75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值为:2558.26万元至2808.26万元。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2024年公司预计将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原因如下:(一)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有少量增长。一方面,国内科研客户需求良好,科研端收入稳定增长,但国内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环境尚未明显回暖,工业端收入略有下降;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海外业务收入增速较快。(二)公司持续加强成本管控,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降本增效略有效果;公司强化研发项目的立项管理,研发支出有所控制;公司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和部分其他应收款的收回,信用减值损失有所减少。(三)报告期内公司理财收益、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同比有所上升。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70.19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264.87%。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1、经营情况、财务状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6,737.24万元,同比增长21.2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1,970.19万元,同比减少264.8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3,998.13万元,同比减少35.26%。2、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稳步增长,但受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环境影响,收入增速不高;且由于公司部分基地投产后,相应的租金、折旧摊销、材料费、能源费、人员工资等均随之增加,致使生产成本持续上涨;此外,公司在巩固和提升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相应销售团队的职工薪酬总额增加较多,销售费用增加;同时,公司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扩充标准化模型品系数量,补充人源化模型和热门领域疾病模型验证数据,研发费用增加。上述多重因素叠加,导致了公司利润的大幅下降。(二)主要指标增减变动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利润同比下降80.36%、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01.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64.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5.26%,主要系:(1)公司营业收入同比稳步增长,增速不高。2022年上半年受上海新冠影响较大,同比营业收入基数较低,2023年全面放开后,科研客户的需求逐步恢复,科研端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但工业客户受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环境影响存在资金压力,工业端收入增速较低,公司总体收入稳步增长但增速不高。(2)生产成本持续上涨。2022年10月、2023年4月公司分别新增上科路基地和金山II期基地共计三万余笼,上述基地投产后,新增产能对应的报告期内计提的折旧摊销、材料费、能源费、人员工资等也随之增加,生产成本持续上涨。(3)销售费用大幅增加。由于公司在巩固和提升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扩充国内销售团队和加大海外销售团队的建设,相应的职工薪酬总额增加较多,同时全面放开后销售人员增加了出差频率和展会参加频次,加大业务拓展宣传力度,销售费用大幅增加。(4)研发费用持续增加。公司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扩充标准化模型品系数量,补充人源化模型验证数据,同时为应对行业趋势的变化,在神经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代谢疾病等领域增加研发投入,加之新增上科路基地租金能耗较高,分摊到研发费用中的折旧摊销与能源费等固定费用涨幅较大,研发费用持续增加。(5)信用减值损失增加。随着业绩增长,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增大,加之个别客户回款困难公司单项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当期计提的坏账金额较大。(6)利息收入、政府补助减少等其他影响。2、报告期内,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261.01%,主要系公司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所致。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70.19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264.87%。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1、经营情况、财务状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6,737.24万元,同比增长21.2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1,970.19万元,同比减少264.8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3,998.13万元,同比减少35.26%。2、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稳步增长,但受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环境影响,收入增速不高;且由于公司部分基地投产后,相应的租金、折旧摊销、材料费、能源费、人员工资等均随之增加,致使生产成本持续上涨;此外,公司在巩固和提升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相应销售团队的职工薪酬总额增加较多,销售费用增加;同时,公司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扩充标准化模型品系数量,补充人源化模型和热门领域疾病模型验证数据,研发费用增加。上述多重因素叠加,导致了公司利润的大幅下降。(二)主要指标增减变动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利润同比下降80.36%、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01.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64.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5.26%,主要系:(1)公司营业收入同比稳步增长,增速不高。2022年上半年受上海新冠影响较大,同比营业收入基数较低,2023年全面放开后,科研客户的需求逐步恢复,科研端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但工业客户受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环境影响存在资金压力,工业端收入增速较低,公司总体收入稳步增长但增速不高。(2)生产成本持续上涨。2022年10月、2023年4月公司分别新增上科路基地和金山II期基地共计三万余笼,上述基地投产后,新增产能对应的报告期内计提的折旧摊销、材料费、能源费、人员工资等也随之增加,生产成本持续上涨。(3)销售费用大幅增加。由于公司在巩固和提升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扩充国内销售团队和加大海外销售团队的建设,相应的职工薪酬总额增加较多,同时全面放开后销售人员增加了出差频率和展会参加频次,加大业务拓展宣传力度,销售费用大幅增加。(4)研发费用持续增加。公司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扩充标准化模型品系数量,补充人源化模型验证数据,同时为应对行业趋势的变化,在神经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代谢疾病等领域增加研发投入,加之新增上科路基地租金能耗较高,分摊到研发费用中的折旧摊销与能源费等固定费用涨幅较大,研发费用持续增加。(5)信用减值损失增加。随着业绩增长,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增大,加之个别客户回款困难公司单项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当期计提的坏账金额较大。(6)利息收入、政府补助减少等其他影响。2、报告期内,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261.01%,主要系公司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所致。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3.69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109.59%。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1、经营情况、财务状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0,361.53万元,同比增长10.3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583.69万元,同比减少109.5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2,898.93万元,同比减少155.24%。2、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2022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涉疫地区实行疫情管控政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公司主要生产基地位于上海,第二季度实施静态管理,该季度收入确认及新签订单均受到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且由于订单具有相应的生产交付周期和异议期,订单的传导效应亦会影响下半年收入确认情况;同时,为维持小鼠模型的生存繁育,保证生产基地的正常运行,公司约半数员工封闭生产,饲养活体小鼠所必需的成本费用及额外开支均大幅增加;年底,全国疫情防控政策的放开,公司员工及客户相继感染,影响项目的实施和交付,多因素叠加致使公司收入增速大幅放缓,疫情防控支出增加,造成利润大幅下降。报告期内,由于公司产能扩大和人员规模增加,相应的租金、折旧摊销、材料费、能源费、人员工资等均随之增加,致使生产成本大幅上涨,造成利润大幅下降。此外,公司实施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股份支付费用金额较大;公司新基地装修、行政管理员工人数增多,管理费用大幅上涨;公司加强国内外销售团队建设,销售费用增加;公司新增模型验证的团队,研发费用增加;上述费用的上涨,亦加剧了利润的大幅下降。目前,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步减弱,市场不确定性降低,活力不断回升,公司将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升项目完成效率,尽快恢复收入增速;随着新增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盈利能力将随之提升;同时,公司会加强成本管控,提升笼位使用率,优化人员配置,降低产能扩张对公司经营业绩的短期不利影响。(二)主要指标增减变动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下降124.69%、121.86%、109.59%、155.24%,主要系:(1)营业收入增速较低:2022年,公司第二季度收入确认及新签订单因上海疫情影响较大,下半年公司处于逐步恢复过程中,但全国多地疫情仍持续爆发,加之下游工业客户受投融资环境影响出现资金压力,以及年底疫情防控政策的放开,公司员工及客户相继感染,多因素叠加导致下半年订单和收入的增长不及预期,致使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仅增长10.30%;(2)生产规模扩大成本大幅上涨:公司2021年末约有10万个笼位,报告期末,公司在上海共有5个生产研发基地(半夏路、金科路、哈雷路、金山I期、诺华),另新增广东中山基地与北京遗传所基地,共计约有14万个笼位,相应的折旧摊销、材料费、能源费、人员工资等也随之增加,导致生产成本大幅上涨;加之疫情防控期间饲养活体小鼠必需的成本费用、解封后小鼠超龄需重新繁育而增加的成本以及约半数员工封闭生产的补贴、餐费、疫情防控物资等支出,均致使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3)管理费用大幅上涨:公司新增上海诺华基地前三季度尚处于装修和试运行阶段,期间计入管理费用的租金、物业、能源费金额较大;公司股权激励授予后影响当期损益的股份支付金额较大;行政管理员工人数增多导致职工薪酬金额上涨较多,均导致公司管理费用大幅上涨;(4)销售费用增加:为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增强公司国际市场竞争力,公司加大海外销售团队的建设;(5)研发费用增加:公司新增模型验证的团队,加大在人源化模型等验证数据上的研发投入;(6)坏账损失的计提:受疫情影响,客户回款速度放缓,期末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相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较大。2、报告期内,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106.73%,主要系公司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所致。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3.69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109.59%。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1、经营情况、财务状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0,361.53万元,同比增长10.3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583.69万元,同比减少109.5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2,898.93万元,同比减少155.24%。2、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2022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涉疫地区实行疫情管控政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公司主要生产基地位于上海,第二季度实施静态管理,该季度收入确认及新签订单均受到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且由于订单具有相应的生产交付周期和异议期,订单的传导效应亦会影响下半年收入确认情况;同时,为维持小鼠模型的生存繁育,保证生产基地的正常运行,公司约半数员工封闭生产,饲养活体小鼠所必需的成本费用及额外开支均大幅增加;年底,全国疫情防控政策的放开,公司员工及客户相继感染,影响项目的实施和交付,多因素叠加致使公司收入增速大幅放缓,疫情防控支出增加,造成利润大幅下降。报告期内,由于公司产能扩大和人员规模增加,相应的租金、折旧摊销、材料费、能源费、人员工资等均随之增加,致使生产成本大幅上涨,造成利润大幅下降。此外,公司实施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股份支付费用金额较大;公司新基地装修、行政管理员工人数增多,管理费用大幅上涨;公司加强国内外销售团队建设,销售费用增加;公司新增模型验证的团队,研发费用增加;上述费用的上涨,亦加剧了利润的大幅下降。目前,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步减弱,市场不确定性降低,活力不断回升,公司将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升项目完成效率,尽快恢复收入增速;随着新增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盈利能力将随之提升;同时,公司会加强成本管控,提升笼位使用率,优化人员配置,降低产能扩张对公司经营业绩的短期不利影响。(二)主要指标增减变动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下降124.69%、121.86%、109.59%、155.24%,主要系:(1)营业收入增速较低:2022年,公司第二季度收入确认及新签订单因上海疫情影响较大,下半年公司处于逐步恢复过程中,但全国多地疫情仍持续爆发,加之下游工业客户受投融资环境影响出现资金压力,以及年底疫情防控政策的放开,公司员工及客户相继感染,多因素叠加导致下半年订单和收入的增长不及预期,致使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仅增长10.30%;(2)生产规模扩大成本大幅上涨:公司2021年末约有10万个笼位,报告期末,公司在上海共有5个生产研发基地(半夏路、金科路、哈雷路、金山I期、诺华),另新增广东中山基地与北京遗传所基地,共计约有14万个笼位,相应的折旧摊销、材料费、能源费、人员工资等也随之增加,导致生产成本大幅上涨;加之疫情防控期间饲养活体小鼠必需的成本费用、解封后小鼠超龄需重新繁育而增加的成本以及约半数员工封闭生产的补贴、餐费、疫情防控物资等支出,均致使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3)管理费用大幅上涨:公司新增上海诺华基地前三季度尚处于装修和试运行阶段,期间计入管理费用的租金、物业、能源费金额较大;公司股权激励授予后影响当期损益的股份支付金额较大;行政管理员工人数增多导致职工薪酬金额上涨较多,均导致公司管理费用大幅上涨;(4)销售费用增加:为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增强公司国际市场竞争力,公司加大海外销售团队的建设;(5)研发费用增加:公司新增模型验证的团队,加大在人源化模型等验证数据上的研发投入;(6)坏账损失的计提:受疫情影响,客户回款速度放缓,期末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相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较大。2、报告期内,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106.73%,主要系公司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所致。
预计2022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0万元至5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值为:-2310.49万元至-2160.49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86.84%至-81.21%。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外部经营环境受新冠疫情影响2022年3月中旬至5月底,上海新冠疫情形势严峻,逐步实行全域静态管理。由于公司的主要生产基地位于上海,大量客户群体亦集中于上海及周边,虽然公司根据预案积极应对,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基础上及时安排员工封闭生产,以保证公司在上海的生产基地能够维持基本运行,但受外部物流管控的影响,以及客户受所在区域执行管控措施无法正常运营接收小鼠的影响,上海疫情期间,公司除少量外地客户可以发货外,上海地区的客户发货困难,因此收入确认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6月上海全面复工复产以来,公司已全面恢复正常生产运营,不同客户的恢复速度有所不同,对于恢复正常运营的客户,公司加紧对其已完成订单的发货,但部分收入确认尚受异议期影响有所延迟。2022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收入增速大幅放缓,造成利润大幅下降。目前,公司正加大销售部门的新签订单获取力度,敦促生产研发部门加快订单完成进度,积极采取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本次疫情对公司的不利影响。(二)生产规模扩大成本增加影响公司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积极扩大生产研发规模,为生产经营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公司去年同期仅有约5万笼位,2021年下半年,募投项目金山基地建成投产,新增约5万笼位;2022年上半年,广东中山基地投产,新增约9千笼位,由于产能扩大和人员规模增加,相应的折旧摊销、材料费、能源费、人员工资等也随之增加,导致生产成本大幅上涨;加之,原有生产基地的租金上涨以及新增在建生产基地的租金投入,亦增加部分生产成本。疫情防控期间,因公司业务的特殊性,饲养活体小鼠必需的成本费用不会因疫情防控期间无法发货而减少。2022年上半年,公司笼位规模翻倍增长,生产成本大幅上涨,造成利润大幅下降。未来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盈利能力将随之提升;同时,公司会加强成本管控,平衡产能扩张的速度及其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三)疫情防控期间的开支影响疫情防控期间,为保证公司在上海的生产基地能够正常运行、维持小鼠模型的正常生存,公司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基础上及时安排约半数员工封闭生产,该等员工的补贴、餐费、疫情防控物资等支出较大,亦对利润造成一定影响。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61.82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33.81%。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7,444.26万元,同比增长39.8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5,961.82万元,同比增长33.8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5,215.71万元,同比增长59.38%。随着国内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及精准医疗产业的迅速发展,基因修饰模式生物作为重要的实验工具,为基因功能研究、新靶点发现及新药药效评价等提供相应的动物模型和技术服务,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医药研发和CRO服务领域,市场空间广阔。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科研客户和工业客户对公司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及相关技术服务的需求持续上涨,订单量实现较快增长;同时,公司积极扩大生产规模,金山生产基地已投入运行,为公司生产经营提供了设施保障;加之,公司持续加强技术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模型产品交付和服务提供能力,提升内部运营效率,促进业绩持续稳步增长。(二)主要指标增减变动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全年同比增长39.89%。主要得益于:一方面,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扩大标准化模型品系库,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客户和市场对公司产品的认可度持续提升,标准化模型收入同比增长超70%;另一方面,公司不断完善药理药效学服务平台,开展药物筛选、药理药效评价等CRO服务,建立从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构建到表型分析及药理药效评价的一站式服务体系,药效评价及表型分析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超100%。2、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分别增长36.49%、36.56%、33.81%、59.38%、30.77%,主要系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的规模化效应、高毛利率产品占比增加的结构化调整所致。3、报告期内,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并在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到账,致使公司总资产、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股本、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大幅度增长。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61.82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33.81%。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7,444.26万元,同比增长39.8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5,961.82万元,同比增长33.8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5,215.71万元,同比增长59.38%。随着国内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及精准医疗产业的迅速发展,基因修饰模式生物作为重要的实验工具,为基因功能研究、新靶点发现及新药药效评价等提供相应的动物模型和技术服务,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医药研发和CRO服务领域,市场空间广阔。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科研客户和工业客户对公司基因修饰动物模型及相关技术服务的需求持续上涨,订单量实现较快增长;同时,公司积极扩大生产规模,金山生产基地已投入运行,为公司生产经营提供了设施保障;加之,公司持续加强技术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增强模型产品交付和服务提供能力,提升内部运营效率,促进业绩持续稳步增长。(二)主要指标增减变动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全年同比增长39.89%。主要得益于:一方面,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扩大标准化模型品系库,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客户和市场对公司产品的认可度持续提升,标准化模型收入同比增长超70%;另一方面,公司不断完善药理药效学服务平台,开展药物筛选、药理药效评价等CRO服务,建立从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构建到表型分析及药理药效评价的一站式服务体系,药效评价及表型分析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超100%。2、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分别增长36.49%、36.56%、33.81%、59.38%、30.77%,主要系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的规模化效应、高毛利率产品占比增加的结构化调整所致。3、报告期内,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并在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到账,致使公司总资产、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股本、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大幅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