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手机随时随地看行情
  • 公司公告

公司公告

金盘科技:发行人及保荐机构关于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之回复报告2022-07-02  

                        关于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



                    之



                回复报告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五星路 201 号)

              二〇二二年七月



                    8-1-1
上海证券交易所:


    贵所于 2022 年 6 月 27 日出具的《关于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
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以下简称“《落实函》”)
已收悉,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金盘科技”、“发行人”、“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保
荐机构和主承销商,与发行人及申报会计师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以下简称“申报会计师”)对《落实函》所列问题认真进行了逐项落实,现对
《落实函》问题进行回复,请予审核。


    说明:
    一、如无特别说明,本《落实函》回复所使用的简称或名词释义与《海南金
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中的释
义相同。
    二、本《落实函》回复中的字体包含以下含义:

黑体(加粗)                    《落实函》所列问题
宋体                            对《落实函》所列问题的回复
楷体(加粗)                    对募集说明书的补充和修改




                                  8-1-2
                                                              目录

目录................................................................................................................................ 3
问题一............................................................................................................................ 4
问题二.......................................................................................................................... 30




                                                                  8-1-3
    问题一
    请发行人进一步说明:(1)发行人本次拟投入大额资金发展储能业务的主
要考虑,相关产品的下游具体应用领域,储能系统产品主要组成部分的成本构
成情况;(2)公司是否已拥有生产储能系统产品的主要技术,相关技术和产品
是否已获得客户认证,是否已获取相关业务订单,并在募集说明书“重大事项
提示”中充分揭示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风险。
    【回复】
    一、发行人本次拟投入大额资金发展储能业务的主要考虑,相关产品的下
游具体应用领域,储能系统产品主要组成部分的成本构成情况;
    (一)发行人本次拟投入大额资金发展储能业务的主要考虑
    1、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电化学储能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
    (1)全球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清洁能源转型势在必行,电化学储能提供
重要支撑
    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国际能源署(IEA)预测至 2030 年全球可再生
能源电力需求将占全球电力需求增量的 80%,其中风能和太阳能在全球发电中的
总份额将从 2019 年的 8%上升至近 30%,将超过煤炭在全球发电量的占比。根
据《“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我国“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
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 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
    在世界各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清洁能源转型以及新能源发电成本持续下降
等因素推动下,全球新能源发电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增长空
间巨大,具体如下:

       风电装机容量           2015-2021年       2022-2025年预测   2026-2030年预测
                            34.90GW(年均复
             年均新增                              47.40GW           57.60GW
国外                        合增长9.62%)
        比2015-2021年增长          -               35.82%            65.04%
                            33.00GW(年均复
             年均新增                             大于50GW          大于60GW
中国                        合增长16.59%)
        比2015-2021年增长          -               51.52%            81.82%
注:数据来源为彭博新能源财经、中电联、《风能北京宣言》

       光伏装机容量           2015-2021年       2022-2025年预测   2026-2030年预测
                            115.50GW ( 年 均
全球         年均新增                             231-285GW        302-358GW
                            复合增长25.86%)


                                        8-1-4
               比2015-2021年增长           -           100.00%-146.75%   161.47%-209.96%
                                    44.33GW(年均复
                   年均新增                               83-99GW          101-123GW
     中国                           合增长39.39%)
               比2015-2021年增长           -           87.91%-124.13%    127.84%-177.92%
     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电联、《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1年版)》

         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存在电力系统灵活性不足、调节能力不
     够等短板,电化学储能可有效解决风光发电出力波动性、减少弃风弃光、平衡电
     源与波动性电力负荷侧功率等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
     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将发展新型储能作
     为提升能源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综合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
     设的重要举措。
         综上,以电化学储能为代表的新型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
     础装备,对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应对极端事件、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高质量
     发展、支撑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2)国家相关政策为储能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①国家相关部门关于支持储能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现阶段,我国提出力争于 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国家陆续出台了支持储能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储能行业迎来
     良好的发展机遇,具体如下:

序号        时间      产业政策                               主要内容
                                    先进储能技术创新,2020 年目标:突破化学储电的各种新材料
                                    制备、储能系统集成和能量管理等核心关键技术;2030 年目标:
                   《能源技术革命
        2016 年                     全面掌握战略方向重点布局的先进储能技术,实现不同规模的
 1                 创新行动计划
          4月                       示范验证,同时形成相对完整的储能技术标准体系,建立比较
                   (2016-2030 年)》
                                    完善的储能技术产业链,实现绝大部分储能技术在其适用领域
                                    的全面推广,整体技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大力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促进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支
                                     撑和推动能源革命。未来 10 年内分两阶段推进储能产业发展:
                                     第一阶段即“十三五”期间,实现储能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
                   《关于促进储能
        2017 年                      期过渡,建成一批不同技术类型、不同应用场景的试点示范项
 2                 技术与产业发展
         10 月                       目,探索一批可推广的商业模式;第二阶段即“十四五”期间,
                   的指导意见》
                                     实现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储能项目广泛应用,形成
                                     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能源领域经济新增长点,基于电力
                                     与能源市场的多种储能商业模式蓬勃发展。
        2019 年    《贯彻落实<关     加强先进储能技术研发,使我国储能技术在未来 5-10 年甚至
 3
          6月      于促进储能技术    更长时期内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鼓励储能产业相关企业积极利

                                               8-1-5
序号    时间        产业政策                               主要内容
                 与产业发展的指     用智能制造新模式转型升级。在电源侧研究采用响应速度快、
                 导 意 见 >2019     稳定性高、具备随时启动能力的储能系统,在电网侧研究采用
                 -2020 年行动计     大容量、响应速度快的储能技术。推进储能与分布式发电、集
                 划》               中式新能源发电联合应用。
                 《关于推进电力     通过优化整合本地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探索构建源
       2021 年   源网荷储一体化     网荷储高度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优先发展新能源,
 4
         2月     和多能互补发展     积极实施存量“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提升,稳妥推进增量“风
                 的指导意见》       光水(储)一体化”,探索增量“风光储一体化”。
                 《关于 2021 年     对于保障性并网范围以外仍有意愿并网的项目,可通过自建、
       2021 年   风电、光伏发电     合建共享或购买服务等市场化方式落实并网条件后,由电网企
 5
         5月     开发建设有关事     业予以并网。并网条件主要包括配套新增的抽水蓄能、储热型
                 项的通知》         光热发电、火电调峰、新型储能、可调节负荷等灵活调节能力。
                 《关于鼓励可再
                                    鼓励发电企业自建储能或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允许发电企
                 生能源发电企业
       2021 年                      业购买储能或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超过电网企业保障性并
 6               自建或购买调峰
         7月                        网以外的规模初期按照功率 15%的挂钩比例(时长 4 小时以上)
                 能力增加并网规
                                    配建调峰能力,按照 20%以上挂钩比例进行配建的优先并网。
                 模的通知》
                                    到 2025 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新
                                    型储能装机规模达 3000 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在推动能源领
                                    域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到 2030 年实现新型储
                 《关于加快推动
       2021 年                      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新型储能成为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
 7               新型储能发展的
         7月                        键支撑之一。大力推进电源侧储能项目建设,积极推动电网侧
                 指导意见》
                                    储能合理化布局,积极支持用户侧储能多元化发展。推动锂离
                                    子电池等相对成熟新型储能技术成本持续下降和商业化规模
                                    应用。加快推动储能进入并允许同时参与各类电力市场。
                                    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支
                                    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储能系统。加快新型储能示范推广应
                                    用。到 2025 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 3000 万千瓦以上。优
       2021 年   《 2030 年 前 碳   化新型基础设施用能结构,采用直流供电、分布式储能、“光
 8
        10 月    达峰行动方案》     伏+储能”等模式,探索多样化能源供应,提高非化石能源消
                                    费比重。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
                                    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于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集中力量开
                                    展大容量风电、高效光伏、大容量储能等技术创新。
                                    重点强调推动多元化技术发展与安全控制,以示范试点项目推
                 《“十四五”新     动新型储能产业化,到 2025 年新型储能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2022 年
 9               型储能发展实施     到 2030 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基本满足构建新型电力
         3月
                 方案》             系统需求;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
                                    低 30%以上;推动大容量、中长时间尺度储能技术示范。
                                    明确新型储能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完善储能参与各类电力市场
                 《“十四五”可     的交易机制和技术标准,发挥储能调峰调频、应急备用、容量
       2022 年
 10              再生能源发展规     支撑等多元功能,促进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多场景
         6月
                 划》               应用。创新储能发展商业模式,明确储能价格形成机制,鼓励
                                    储能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电力用户提供各类调节服务。

                                              8-1-6
 序号         时间            产业政策                                 主要内容
                                             符合条件的新型储能项目可转为独立储能,作为独立主体参与
                                             电力市场;鼓励新能源场站和配建储能联合参与市场,利用储
                                             能改善新能源涉网性能,保障新能源高效消纳利用;鼓励独立
                                             储能签订顶峰时段和低谷时段市场合约,发挥移峰填谷和顶峰
                        《关于进一步推
                                             发电作用;鼓励独立储能按照辅助服务市场规则或辅助服务管
             2022 年    动新型储能参与
     11                                      理细则,提供有功平衡服务、无功平衡服务和事故应急及恢复
               6月      电力市场和调度
                                             服务等辅助服务,以及在电网事故时提供快速有功响应服务;
                        运用的通知》
                                             各地要根据电力供需实际情况,适度拉大峰谷价差,为用户侧
                                             储能发展创造空间;鼓励用户采用储能技术减少自身高峰用电
                                             需求,减少接入电力系统的增容投资;研究建立电网侧独立储
                                             能电站容量电价机制,逐步推动电站参与电力市场。

              ②各省关于新能源发电配置储能设施的相关政策
              据不完全统计,2021 年以来国内已有超过 20 个省、直辖市陆续发布储能相
          关规划或政策,要求新建或并网新能源发电项目需要配置一定比例的储能系统,
          配置比例主要为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的 10%-20%、储能时长 2 小时以上,主要
          情况如下:

序号        时间       省份              相关规划或政策                           主要内容
                                                                  新建新能源项目,储能容量原则上不低于新
           2021 年              《支持储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措
 1                     青海                                       能源项目装机量的 10%,储能时长 2 小时以
            1月                 施(试行)》
                                                                  上。
           2021 年              《2021 年全省能源工作指导意       新能源场站原则上配置不低于 10%储能设
 2                     山东
            2月                 见》                              施。
                                《关于做好 2021 年新增光伏
           2021 年                                                配置储能标准不低于光伏电站装机规模的
 3                     江西     发电项目竞争优选有关工作的
            3月                                                   10%容量/1 小时。
                                通知》
                                《关于开展 2021 年度海南省
           2021 年                                                每个申报项目规模不得超过 10 万千瓦,且
 4                     海南     集中式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
            3月                                                   同步配套建设备案规模 10%的储能装置。
                                工作的通知》
           2021 年              《关于因地制宜开展集中式光
 5                     福建                                       储能配置不低于开发规模的 10%。
            5月                 伏试点工作的通知》
                                《关于“十四五”第一批风电、      河西地区(酒泉、嘉峪关、金昌、张掖、武
           2021 年
 6                     甘肃     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建设有关事        威)最低按电站装机容量的 10%配置,其他
            5月
                                项的通知》                        地区最低按电站装机容量的 5%配置。
                                《2021-2022 年风电、光伏发电      规模超过 50MW 的项目要承诺配套建设一
           2021 年
 7                     天津     项目开发建设和 2021 年保障        定比例的储能设施或提供相应的调峰能力,
            6月
                                性并网有关事项的通知》            光伏为 10%,风电为 15%。
                                                                  I 类区域要求配置项目 10%、II 类区域要求
           2021 年              《关于 2021 年风电、光伏发电
 8                     河南                                       配置项目 15%、III 类区域要求配置项目 20%
            6月                 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
                                                                  规模的储能设备。


                                                          8-1-7
序号    时间     省份          相关规划或政策                            主要内容
       2021 年          《湖北省 2021 年新能源项目 可配置规模小于基地规模(1GW)的按照容
 9               湖北
        6月             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量的 10%、2 小时以上配置储能。
                                                          新增集中式风电项目,陕北地区按照 10%装
       2021 年          《 陕 西 省新 型储 能 建设方 案   机容量配套储能设施;新增集中式光伏发电
10               陕西
        6月             (暂行)(征求意见稿)》              项目,关中地区和延安市按照 10%、榆林市
                                                          按照 20%装机容量配套储能设施。
       2021 年          《省风电项目建设方案(征求
 11              辽宁                                     承诺配套储能设施 10%以上。
        7月             意见稿)》
                                                          据梳理,在保障性并网项目中,风电 17 个、
       2021 年          《2021 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       规模 164 万千瓦,备选项目中,风电 9 个、
12               山西
        9月             建设竞争性配置工作方案》          规模 84.2 万千瓦。风电配置 10%储能,光伏
                                                          配置 10%-15%储能。
                                                          2021 年市场化并网项目需配建调峰能力,南
                        《关于做好 2021 年风电、光伏
       2021 年                                            网、北网市场化项目配建调峰能力分别不低
13               河北   发电市场化并网规模项目申报
        10 月                                             于项目容量的 10%、15%,连续储能时长不
                        工作的补充通知》
                                                          低于 3 小时。
                                                          风电、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应分别按照不低
       2021 年          《关于加快推动湖南省电化学
14               湖南                                     于装机容量 15、5%比例(储能时长 2 小时)
        10 月           储能发展的实施意见》
                                                          配建储能电站。
                        《开展 2022 年度海南省集中
       2022 年                                            单个申报项目规模不得超过 10 万千瓦,且
15               海南   式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工作
        1月                                               同步配套建设不低于 10%的储能装置。
                        的通知》
       2022 年          《2022 年光伏发电项目竞争性       规划 2022 年宁夏保障性光伏并网规模为
16               宁夏
        1月             配置方案(征求意见稿)》          4GW,需配套 10%、2 小时储能。
                        《关于征求工业园区可再生能
       2022 年   内蒙   源替代、全额自发自用两类市        新增负荷所配置的新能源项目配建储能比
17
        3月      古     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实施细侧        例不低于新能源配置规模的 15%(4 小时)。
                        意见建议的公告》
                        《新疆发改委服务推进自治区        按照新增负荷的 1.5 倍配置新能源建设规
       2022 年
18               新疆   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操作指        模,并配建一定比例、时长 2 小时以上的储
        3月
                        引(1.0 版)》                    能规模。
       2022 年          辽宁省 2022 年光伏发电示范        承诺配套建设光伏装机规模 10%以上的储能
19               辽宁
        3月             项目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        设施。
                                                          试点项目必须同步配套建成投产不小于项
                        《关于组织开展 2022 年集中        目规模 10%(时长不低于 2 小时)的电化学
       2022 年
20               福建   式光伏电站试点申报工作的通        储能设施。储能设施未按要求与试点项目同
        3月
                        知》                              步建成投产的,配建要求提高至不小于项目
                                                          规模 15%(时长不低于 4 小时)。
                                                          储能电站配置比例不低于 10%、连续储能时
       2022 年          《关于 2021 年风电、光伏发电
21               安徽                                     长 1 小时,循环次数不低于 6000 次,系统
        4月             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
                                                          容量 10 年衰减不超过 20%。
22     2022 年   内蒙   《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能源      新建新能源电站按照不低于装机容量的 15%


                                                 8-1-8
序号     时间      省份           相关规划或政策                           主要内容
          5月       古    发展规划》                       (2 小时)配置储能。

           ③各省“十四五”规划关于储能装机规模的相关规划
           2021 年以来我国多省陆续发布“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其中山东、广东、
       浙江等 9 省提出到 2025 年将建成储能装机规模合计达 35.7GW,具体情况如下:

序号     时间      省份           相关规划或政策                           主要内容
        2021 年           《山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
 1                 山东                                    到 2025 年,建设 450 万千瓦时的储能设施。
         10 月            规划》
        2022 年           《河南省“十四五”现代能源
 2                 河南                                    力争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 220 万千瓦。
         2月              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
        2022 年           《甘肃省“十四五”能源发展       预计到 2025 年,全省储能装机规模达到 600
 3                 甘肃
         2月              规划》                           万千瓦。
        2022 年           《青海省“十四五”能源发展       到 2025 年,力争建成电化学等新型储能 600
 4                 青海
         3月              规划》                           万千瓦。
        2022 年           《河北省“十四五”新型储能       到 2025 年,全省布局建设新型储能规模 400
 5                 河北
         4月              发展规划》                       万千瓦以上。
        2022 年           《广东省“十四五”新型储能       到 2025 年,全省布局建设新型储能规模 200
 6                 广东
         4月              发展规划》                       万千瓦。
                          《山西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
        2022 年                                            计划到 2025 年新型储能装机达到 600 万千瓦
 7                 山西   四五”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征
         5月                                               左右。
                          求意见稿)》
        2022 年           《浙江省“十四五”新型储能       “十四五”期间,全省建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
 8                 浙江
         6月              发展规划》                       300 万千瓦左右。
        2022 年           《广西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       “十四五”期间,新增集中式新型储能装机规
 9                 广西
         6月              五”规划》                       模不低于 200 万千瓦/400 万千瓦时。
                          合计                                    3,570 万千瓦(折 35.7GW)

           综上,我国为实现“双碳”目标,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国家
       支持储能相关政策陆续落地,为推动储能技术和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环
       境。
              (3)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场景丰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储能主要应用于发电侧(含新能源发电、传统发电)、电网侧(电网系统)、
       用户侧(含工商业用户、家庭用户)等领域,实现多种用途,具体情况如下:

       应用领域      主要用途                                具体说明
       发 电 侧                    通过在风力、光伏发电站配置储能,基于电站出力预测和储能
                   平滑可再生能
       (含新能                    充放电调度,对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出
                   源发电出力
       源发电、                    力进行平滑控制,提高电网稳定性,满足并网要求。
       传 统 发    减少弃风弃光    将可再生能源的弃风弃光电量存储后再移至其他时段进行并

                                                   8-1-9
电)                       网,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提升电站收益。
                           储能联合火电调频,具有调节速率快、精度高等特点,可大幅
            火电联合调频
                           提升火电厂调频补偿效果,增加电站收益。
                           通过储能方式实现用电负荷削峰填谷,即发电厂在用电负荷低
            电力调峰
                           谷时段对电池充电,在用电负荷高峰时段将存储的电量释放。
                           以储能+传统机组联合运行的方式,提供辅助动态运行、提高
            辅助动态运行
                           传统机组运行效率、延缓新建机组的功效。
                           将储能系统安装在线路上游,当发生线路阻塞时可以将无法输
            缓解电网阻塞   送的电能储存到储能设备中,等到线路负荷小于线路容量时,
                           储能系统再向线路放电。
            保障电网安全   为电网提供虚拟同步惯量、事故备用和黑启动,减缓电网升级
            可靠运行       改造。
电 网 侧
                           在负荷接近设备容量的输配电系统内,可以利用储能系统通过
(电网系    延缓输配电设
                           较小的装机容量有效提高电网的输配电能力,从而延缓新建输
统)        备扩容升级
                           配电设施和电网升级改造,降低成本。
                           电化学储能调频速度快,可以灵活地在充放电状态之间转换,
            调峰调频
                           快速响应调度指令进行调频,缓解系统调峰压力。
                           在满足预计负荷需求以外,针对突发情况时为保障电能质量和
            备用容量
                           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而预留的有功功率储备。
                           对于安装光伏的工商业和家庭用户,考虑到光伏在白天发电,
            电力自发自用   而用户一般在夜间负荷较高,通过配置储能可以更好地利用光
用 户 侧                   伏电力,提高自发自用水平,降低用电成本。
(含工商                   在实施峰谷电价的电力市场中,通过低电价时给储能系统充
            工商业峰谷价
业用户、                   电,高电价时储能系统放电,实现峰谷电价差套利,降低用电
            差套利
家 庭 用                   成本。
户)        动态扩容       利用储能系统进行动态扩容,无需新增变压器,降低用电成本。
            提升供电连续   作为应急备用电源,发生停电故障时,储能能够将储备的能量
            性和可靠性     供应给终端用户,以保证供电连续性和可靠性。

       综上,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场景丰富,有助于发电侧提升电站收益、调
峰调频等,电网侧降低成本和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等,用户侧降低用电成本等。
因此,储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电化学储能正将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
       根据《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
展实施方案》,到 2025 年我国新型储能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新型储能装机规
模达 3,000 万千瓦以上;到 2030 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基本满足构建新
型电力系统需求;大力推进电源侧储能项目建设,积极推动电网侧储能合理化布
局,积极支持用户侧储能多元化发展;推动锂离子电池等相对成熟新型储能技术
成本持续下降和商业化规模应用。


                                        8-1-10
                根据 CNESA 统计,全球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由 2015 年的 1.27GW 增
            长至 2020 年的 14.25GW,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62.18%,其中 2020 年新增 4.73GW;
            中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由 2015 年的 0.16GW 增长至 2020 年的 3.27GW,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82.85%,其中 2020 年新增 1.56GW。根据申港证券研究所预
            测,预计 2025 年全球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 163GW,当年新增装机规模为
            38GW,较 2020 年增长 7.03 倍;根据 CNESA 预测,预计 2025 年我国电化学储
            能累计装机规模达 35.52GW-55.88GW,当年新增装机规模为 11.76GW-23.18GW,
            较 2020 年增长 6.54 倍-13.86 倍。

      全球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及预测( GW)                      中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及预测(GW)
                                                                                 保守估计          乐观估计   55.88
180                                             163.0     60
160
                                                          50
140
                                                                                                              35.52
120                                                       40
100
                                                          30
 80
 60                                                       20
 40                         14.3                          10     0.16                       3.27
 20   1.3
  0                                                        0




            数据来源:CNESA、申港证券研究所


                根据全球、中国风电、光伏年均新增装机规模预测数据,假设按新能源发电
            新增装机容量 10%配置储能,全球、中国电化学储能年均新增装机规模预测如下:

                                   项目                                 2022-2025年PE       2026-2030年PE
                   风电年均新增装机规模                                   97.40GW              117.60GW
                   光伏年均新增装机规模                                  231-285GW            302-358GW
                   风电、光伏合计年均新增装机规模                   328.4-382.4GW           419.6-475.6GW
            全球
                   储能年均新增装机规模(假设按新能源发电
                                                                    32.84-38.24GW           41.96-47.56GW
                   新增装机容量10%配置储能)
                   未来储能年均新增装机规模较2020年增长                  5.94-7.08倍          7.87-9.05倍
            注:风电、光伏年均新增装机规模预测数据来源为彭博新能源财经、《风能北京宣言》、《中
            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1年版)》。

                                   项目                                 2022-2025年PE       2026-2030年PE
                   风电年均新增装机规模                                  大于50GW             大于60GW
                   光伏年均新增装机规模                                   83-99GW             101-123GW
            中国
                   风电、光伏合计年均新增装机规模                        133-149GW            161-183GW
                   储能年均新增装机规模(假设按新能源发电               13.3-14.9GW          16.1-18.3GW


                                                        8-1-11
       新增装机容量10%配置储能)
       未来储能年均新增装机规模较2020年增长      7.53-8.55倍      9.32-10.73倍
注:风电、光伏装机年均新增规模预测数据来源为《风能北京宣言》、《中国光伏产业发展
路线图(2021年版)》。

    综上,电化学储能正在实现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行业正处在快
速发展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2、大力发展储能业务系公司深耕能源互联网领域的重要战略布局
    “十三五”期间,公司坚持围绕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及“产业数字化、数
字产业化”战略,深耕新能源、高端装备、高效节能等领域,积极布局风光储领域,
提供电能供应总体解决方案及相关中高端电气设备;以特种干式变压器为核心产品
的输配电及控制系列产品在新能源、高端装备、高效节能等领域的稳健发展,成为
全球特种干式变压器优势企业;同时构建了优秀的数字化、智能化总体解决方案技
术团队,为国内制造业提供产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实施服务。
    根据最新市场情况和公司发展状况,公司制定了最新发展战略:公司将持续
积极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深耕能源互联网领域,立足现有业务,以产业数字
化的模式积极参与绿色能源、智能电网等建设,包括风、光、储等领域产品的研
发、生产及销售,并同时推动践行产业数字化,将公司逐渐发展成为新能源、储
能领域的数字化制造领先企业;同时公司制定了“十四五”发展规划:公司将在
现有业务稳步发展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对储能业务的研发投入,通过建设若干储
能数字化工厂实现储能系列产品的批量化生产,全面推进以中高压直挂(级联)
储能系统为核心的储能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完成公司全面数字化转型,
并推动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业务的快速发展。
    基于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公司在现有产品已应用于新能源发电领域及
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等储能领域的基础上,投资建设储能系列产品数字化工厂,
积极拓展储能业务领域,符合公司整体战略布局,有助于优化公司产品结构,并实
现与现有业务的高度协同,提升公司在新能源发电及配套储能、智能电网等领域的
综合服务能力,大幅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3、公司拥有储能相关技术及产品的多年研发和应用经验,储能系统产品及
相关技术与公司现有技术及产品紧密相关
    (1)公司拥有储能相关技术及产品的多年研发和应用经验


                                       8-1-12
     公司自 2016 年开始对储能相关技术及产品进行研发,并于 2018 年在海口生产
基地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站配套的一体化智能储能变流装置,并将储能变流器
(PCS)、能源管理系统(EMS)、电池管理系统(BMS)、储能电池模块(PACK)、
交直流配电、变压器等主要部件以及环控、消防和照明等子系统集中于一个集装箱
内,实现削峰填谷、备用电源、应急电源、无功支持、黑启动、平滑输出曲线、需
求侧响应等功能,并将此作为公司储能相关技术及产品的研发验证平台。
     随着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公司应用于储能领域的现有主要产品收入持续快速
增长,最近三年公司应用于储能领域的现有主要产品收入分别为 790.83 万元、
1,657.06 万元、3,112.64 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98.39%。鉴于储能行业具有广阔
的发展前景,公司于 2021 年 7 月成立全资子公司金盘储能,并组建储能相关技术
及产品的专职研发团队,在现有产品已应用于新能源发电领域及抽水蓄能、电化学
储能等储能领域的基础上,依托公司已积累的储能相关的知识产权及核心技术,专
注并持续推进电化学储能相关技术及产品的研发,逐步开发储能系列产品,进一步
拓展储能业务领域。
     (2)储能系统产品及相关技术与公司现有技术及产品紧密相关
     储能系统主要由储能电池模块(PACK)、储能变流器(PCS)、能源管理系
统(EMS)、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气设备等部分组成。储能系统需要对上
述各组成部分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开发和系统集成,并主要应用输配电、
电力变换、电力电子、能量管理、电池管理等技术,实现对储能系统各组成部分的
协同控制及能源管理。公司拥有 10 余年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产品的定制化开发和
制造经验,在电力电子、电气设备协同控制及能源管理等方面拥有丰富技术积累。
因此,公司储能系统产品及相关技术与现有技术及产品紧密相关。
     公司现有产品高压 SVG、一体化箱变、逆变器等相关技术,一体化智能储能
变流装置以及电力设备智能运维、能源管理系统等相关技术,与公司储能系列产
品部分技术同源,具体情况如下:

序   公司现有产品/   公司现有相关     储能系统及主
                                                             技术同源情况
号       系统            技术           要组成部分
                     高 压级联变 流   高压储能变流   H 桥级联拓扑 PMW 调制方案相
1
                     技术             器(PCS)      同,无功功率控制部分相同。
     高压 SVG
                     级联 H 桥直流    高压储能变流   H 桥直流电压均衡控制策略部分
2
                     电压均衡技术     器(PCS)      相同。


                                          8-1-13
                    功 率单元高 位   高压储能变流
3                                                   功率单元直流取电方案相同。
                    取电技术         器(PCS)
                    高/低电压穿越    高低压储能变   锁相、与正负序分离等核心软件
4
                    技术             流器(PCS)    算法原理相同。
     一体化智能储   电 池充放电 控   高低压储能变   电池恒流、恒压、恒功率充放电
5
     能变流装置     制策略           流器(PCS)    软件控制策略相同。
                                                    一体化箱变为低压储能系统的重
                    一 体化箱变 相                  要组成部分,其与储能变流器
6    一体化箱变                      低压储能系统
                    关技术                          PCS、电池舱组合即可组成低压
                                                    储能系统。
                    主 回路拓扑 技
                                     低压储能变流   主回路拓扑上相同,硬件平台方
7    逆变器         术、硬件平台方
                                     器(PCS)      案互通。
                    案
     一体化智能储                    能源管理系统   与用户侧储能的 EMS 控制策略
8                   EMS 控制策略
     能变流装置                      (EMS)        相同。
     电力设备智能
                                     能源管理系统
9    运维、能源管   系统架构                        系统架构相同。
                                     (EMS)
     理系统
                                                    运维平台的电流、电压、温度等
                                                    采集软件、硬件技术可以移植到
     智能电力设备                                   BMS 系统的 BMU,做电芯状态
     运维能管平台   数 据采集与 数   电池管理系统   采集;运维平台的采集终端与控
10
     及智能运维终   据传输技术       (BMS)        制终端间的通讯方式与通讯协议
     端                                             可 以 移植 到 BMS 系 统, 用 做
                                                    BMU 与 BCMU、BCMU 与 BAMS
                                                    之间的通讯。
                    电 池 模 块
     一体化智能储                    储能电池模块   电池模块 PACK 的成组技术相
11                  PACK 的 成 组
     能变流装置                      (PACK)       同。
                    技术
     变压器、开关                                   储能系统中需要用到的变压器、
                    该 等产品的 相
12   柜、电力电子                    电气设备       开关柜、电力电子设备等电气设
                    关技术
     设备                                           备,系公司现有主要产品。

     储能系统及其核心部件储能变流器(PCS)与公司现有电力电子设备产品部
分技术同源、生产设备互通、制造工艺路线类同,公司拥有 10 余年电力电子设
备产品的定制化开发和制造经验,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控制、检试
验等方面均已形成较强的能力和完善的体系,可为储能系统及其核心部件储能变
流器(PCS)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提供良好的基础。
     4、公司储能业务与现有业务高度协同,主要下游应用领域及主要客户重合
度高


                                         8-1-14
    公司现有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含风能、太阳能、储能等)、高端装
备(含轨道交通、海洋工程)、高效节能、工业企业电气配套、基础设施、民用
住宅、传统发电及供电、新型基础设施(含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等
领域,主要客户包括新能源发电企业、传统发电企业、电网公司、各类型工商业
用电客户等。
    公司储能系统产品主要应用于发电侧(含新能源发电、传统发电)、电网侧
(电网系统)、用户侧(含工商业用户、家庭用户)等领域,以及储能系统关键
部件主要对储能系统集成商、储能系统相关部件制造企业销售,满足不同类型客
户的需求。公司储能系列产品的目标客户群体包括储能系统项目业主或总包方、
储能系统集成商、储能系统相关部件制造企业等,其中包括新能源发电企业、传
统发电企业、电网公司、各类型工商业用电客户等,与公司现有主要下游应用领
域及主要客户均有很高的重合度,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
    公司已搭建了完善的营销体系,为公司开拓储能业务奠定良好基础。公司销
售团队较为稳定,多数销售骨干人员在公司工作 10 年以上,且核心骨干均持有
公司股份,对公司忠诚度较高;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公司在国内重点城市共
设有 52 个营销网点,并在香港、美国设有海外营销中心,负责亚太、美洲、欧
洲等市场的拓展、销售工作;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配备了相应营销人员和售
后服务工程师,可随时掌握市场的需求信息和快速响应客户的售后服务需求,将
公司产品引向市场并提供售后服务保障。
    5、公司已组建开展储能业务所需的核心研发和制造团队,并已积累开展储
能业务所需的技术储备
    (1)公司已组建开展储能业务所需的核心研发和制造团队
    公司已建立完善的研发体系。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公司拥有电气研究院、
智能科技研究院、储能科技研究院等研发平台以及各事业部及有关部门下设的研
发组;公司研发人员达 318 人,占公司总人数 15.73%,专业领域涵盖产品研发、
设计、工艺、试验、质量控制以及制造模式转型升级等方面。截至本回复报告出
具日,公司拥有核心技术人员共 11 名,其中有 2 名核心技术人员专注于储能相
关技术和产品研发。
    公司已组建电化学储能相关技术及产品的专职研发团队。为进一步落实储能


                                   8-1-15
系列产品研发及批量化生产的战略布局,公司于 2021 年 7 月成立全资子公司金
盘储能。截至本回复报告出具日,公司电化学储能相关技术及产品的研发人员共
15 人(其中硕士和博士共 5 人),主要为具有多年储能相关技术及产品研发经
验的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技术总工、结构设计工程师、硬件设计工程师、嵌入式
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电气工程师、测试与质量等,该研发团队依托公司已
积累的储能相关的知识产权及核心技术,专注并持续推进电化学储能相关技术及
产品的研发。未来,公司将根据储能相关技术及产品的研发进度,不断培养和引
进储能领域相关专业人才,扩大储能相关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团队规模。
    公司已组建专业的数字化工厂设计、建设和运营团队,依靠该专业团队,已
建成或技改 4 个数字化工厂,具体情况如下:2020 年海口干式变压器数字化工
厂建成并投入运营;2021 年中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生产线数字化技改完成并投入
运营;截至本回复报告出具日,桂林储能数字化工厂建成并投入运营、桂林干式
变压器生产线数字化技改完成并投入运营。公司基于在数字化制造领域积累的核
心技术和经验,已具备对外提供数字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及实施团队。因
此,公司储能系列产品数字化工厂建成后,将具备储能系列产品数字化研发、设
计、生产和销售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公司储能系列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运
营管理效率,缩短研发和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并通过高效
率精准配置资源,实现为客户多品种小批量柔性定制化生产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储能系列产品附加价值并降本增效,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储能系列产品市场竞争
力。
       (2)公司已积累开展储能业务所需的技术储备
    公司自 2016 年开始对储能相关技术及产品进行研发,并于 2018 年在海口生
产基地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站配套的一体化智能储能变流装置,该装置至今稳定
运行,是公司储能相关技术及产品的研发验证平台,并形成了相关专利、软件著
作权及核心技术。此外,基于公司多年积累的与电化学储能系统相通的输配电及
控制相关技术,截至本回复报告出具日公司已形成了应用于储能相关技术及产品
的已获授权 30 项专利(其中 6 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 13 项专利(其中 5 项发
明专利),8 项软件著作权,14 项核心技术;公司储能系列产品中的关键部件高
压和低压储能变流器(PCS)已分别取得具有相关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


                                    8-1-16
   具的检测报告。
           综上,公司已组建开展储能业务所需的核心研发和制造团队,并已积累开展
   储能业务所需的技术储备。
           6、公司储能系统产品具有技术和成本优势,涵盖除电芯以外的储能系统全
   产业链,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1)公司储能系统产品的技术和成本优势
           公司储能系统产品包括中高压直挂(级联)储能系统产品、低压储能系统产
   品。
           与目前储能市场主要采用的普通低压储能系统相比,公司中高压直挂(级联)
   储能系统产品主要采用模块化设计技术,可直接将储能设备并网至 6kV、10kV
   及 35kV 侧,无需配置升压变压器等电气设备,能有效降低储能系统成本、占地
   面积及投资成本,提高储能系统整体充放电效率和电池寿命,具有更高效率、安
   全性和经济性,更适合于发电侧、电网侧等大规模储能应用场景,比较情况如下:

   序号           对标内容            中高压直挂(级联)储能系统             低压储能系统
       1     PCS效率                99%                                98%
       2     储能系统循环效率       ≥90%                              ≤86%
       3     循环寿命               电池串联、液冷、旁路装置           并联、气冷
       4     安全性                 气体消防、水喷淋、淹没三级消防     气体消防
       5     占地面积               较常规约节省48%                    相对较大
       6     并网电能质量           THD≤0.6%                          THD≤3%
       7     单机系统功率/容量      最大20MW/40MWh                     最大3MW/6MW
       8     并网系统稳定性         PCS并联少,避免谐振                易谐振
       9     全功率动态响应         <3ms                              >56ms

           公司低压储能系统除电芯外的关键部件均实现自研自制,具成本优势,且采
   用电池主动均衡技术,电池寿命、安全性更高。
           (2)公司中高压直挂(级联)储能系统产品较国内主要竞争对手具有突出
   技术优势
           通过综合对比国内主要竞争对手官网等公开信息披露的同类产品性能指标
   情况,公司中高压直挂(级联)储能系统产品大部分性能指标优于国内主要竞争
   对手或与国内主要竞争对手最优指标持平,具体情况如下:

           公司简称      金盘科技      阳光电源        科华数据      索英电气       上能电气
序号
           产品名称    中高压直挂(级 SC1725UD BCS2500K~3450         ES-1500K     EH-3450-HA-UD

                                                  8-1-17
                       联)储能系统 储能变流器              K-B-H/T         储能变流器          储能变流器
                                                          储能变流器
 1       额定功率        12.5MW           未公开           3.45MW             1.5MW              3.45MW
                       高压级联多电
 2       电路拓扑                   三电平拓扑            三电平拓扑        三电平拓扑          三电平拓扑
                         平技术
 3       最大效率         99.00%          99.00%               99.03%         99.00%             99.00%
 4         THD            ≤0.6%               <3%              <3%              <3%              <1.5%
 5       响应时间         <3ms            <30ms               未公开         <20ms              未公开
                                        智能强制风
 6       冷却方式            液冷                          智能风冷          智能风冷          温控强制风冷
                                            冷
 7       防护等级            IP65              IP65             IP54          未公开               IP65
 8     单机系统功率     最大 20MW         未公开               未公开        1.65MW               未公开

     (续上表)
       公司简称               新风光                    锦浪科技        星云股份 科陆电子         锦浪科技
                                                      RHI-3P10K-H NEPCS-630           1500Vdc 大型
序号            高压级联储能                                                 箱式液冷
       产品名称              低压储能变流器              VES-5G   1000-E101            储能变流器
                  并网产品                                                   储能系统
                                                       储能变流器 储能变流器          NEPCS-2000
 1 额定功率 2MW~100MW 250/500/630kW                       10kW           630kW         3MW          2MW
 2 电路拓扑        H 桥级联         三电平拓扑           未公开         多电平技术 未公开        三电平拓扑
 3 最大效率         未公开             99.00%            98.40%          99.00%        未公开      未公开
 4      THD       <3%(≥25%P)         <3%               <2%           THD<=3%        未公开       <3%
 5 响应时间         <10ms             未公开            <40ms          未公开        未公开      <40ms
 6 冷却方式 空调(水冷)             智能风冷           自然冷却         未公开        液冷         风冷
                  户内 IP20、
 7 防护等级                             IP20              IP65            IP65          IP54        IP21
                  户外 IP54
       单机系统
 8                  未公开             未公开            未公开          未公开        未公开     2.245MW
         功率
     注 1:以上同行业公司产品性能指标均来源于其官网等公开信息,部分同行业公司官网等公
     开信息未列明有关产品信息。
     注 2:储能系统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说明如下:①额定功率:指储能系统正常工作时的功率,
     其值越大,说明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能量越大;②电路拓扑:指电路的图,即电路结构,其电
     平数越多,正弦度越好,谐波含量越低,性能越好;③最大效率:指储能系统运行时的最高
     效率, 其值越高越好;④THD:指总谐波失真,即输出信号比输入信号多出的谐波成分,其
     值越低表明并网电能质量越好;⑤响应时间:指充放电转换时间,其值越小表明动态响应越
     快;⑥冷却方式:指针对储能系统进行冷却降温的方式,目前液冷效果最佳;⑦防护等级:
     指针对电气设备外壳对异物侵入的防护等级,其值越大表明其防护等级越高;⑧单机系统功
     率:指储能系统单次输出所能达到的最大功率,其值越大表明功率上限越高。

          (3)公司可对外销售从储能系统关键部件到整体解决方案,满足不同类型
     客户的需求,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是行业内少数能实现高中低压储能变流器(PCS)、能量管理系统(EMS)、


                                                      8-1-18
电池管理系统(BMS)等储能系统关键部件及配套的高低压配电设备和变压器
的自主研发、设计、制造,以及储能系统集成的企业,涵盖除电芯以外的储能系
统全产业链,且具有储能系列相关产品的数字化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能力,
以及储能系统集成能力。公司可单独对外销售储能系统产品或关键部件,还可提
供储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技术和成本优势明显,可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
目标客户群体包括储能系统项目业主或总包方、储能系统集成商、储能系统相关
部件制造企业等。因此,公司储能业务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
    综上,公司中高压直挂(级联)储能系统、低压储能系统产品具有技术和成
本优势;公司储能系列产品涵盖除电芯以外的储能系统全产业链,且具有储能系
列相关产品的数字化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能力,以及储能系统集成能力,可
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二)相关产品的下游具体应用领域
    公司储能系统产品主要应用于发电侧(含新能源发电、传统发电)、电网侧
(电网系统)、用户侧(含工商业用户、家庭用户)等领域,目标客户群体包括
储能系统项目业主(含新能源和传统发电企业、电网公司、工商业和家庭用电客
户等)或总包方、储能系统集成商、储能系统相关部件制造企业,具体情况如下:

应用领域    主要用途                  具体说明                     目标客户群体
                       通过在风力、光伏发电站配置储能,基于电
            平滑可再
                       站出力预测和储能充放电调度,对随机性、
            生能源发
                       间歇性和波动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进行
            电出力
                       平滑控制,提高电网稳定性,满足并网要求。
                       将可再生能源的弃风弃光电量存储后再移至
            减少弃风                                            储能系统项目业
                       其他时段进行并网,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发 电 侧    弃光                                                主(含新能源发电
                       提升电站收益。
( 含新能                                                       企业、传统发电企
                       储能联合火电调频,具有调节速率快、精度
源 发电、   火电联合                                            业)或总包方、储
                       高等特点,可大幅提升火电厂调频补偿效果,
传 统 发    调频                                                能系统集成商、储
                       增加电站收益。
电)                                                            能系统相关部件
                       通过储能方式实现用电负荷削峰填谷,即发
                                                                制造企业
            电力调峰   电厂在用电负荷低谷时段对电池充电,在用
                       电负荷高峰时段将存储的电量释放。
                       以储能+传统机组联合运行的方式,提供辅助
            辅助动态
                       动态运行、提高传统机组运行效率、延缓新
            运行
                       建机组的功效。
电 网 侧    缓解电网   将储能系统安装在线路上游,当发生线路阻     储能系统项目业
( 电网系   阻塞       塞时可以将无法输送的电能储存到储能设备     主(含电力公司


                                       8-1-19
统)                   中,等到线路负荷小于线路容量时,储能系   等)或总包方、储
                       统再向线路放电。                         能系统集成商、储
            保障电网                                            能系统相关部件
                       为电网提供虚拟同步惯量、事故备用和黑启
            安全可靠                                            制造企业
                       动,减缓电网升级改造。
            运行
                       在负荷接近设备容量的输配电系统内,可以
            延缓输配
                       利用储能系统通过较小的装机容量有效提高
            电设备扩
                       电网的输配电能力,从而延缓新建输配电设
            容升级
                       施和电网升级改造,降低成本。
                       电化学储能调频速度快,可以灵活地在充放
            调峰调频   电状态之间转换,快速响应调度指令进行调
                       频,缓解系统调峰压力。
                       在满足预计负荷需求以外,针对突发情况时
            备用容量   为保障电能质量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而预留
                       的有功功率储备。
                       对于安装光伏的工商业和家庭用户,考虑到
            电力自发   光伏在白天发电,而用户一般在夜间负荷较
            自用       高,通过配置储能可以更好地利用光伏电力,
                       提高自发自用水平,降低用电成本。         储能系统项目业
用 户 侧
            工商业峰   在实施峰谷电价的电力市场中,通过低电价 主(含工商业、家
( 含工商
            谷价差套   时给储能系统充电,高电价时储能系统放电, 庭用电客户)或总
业 用户、
            利         实现峰谷电价差套利,降低用电成本。       包方、储能系统集
家 庭 用
                       利用储能系统进行动态扩容,无需新增变压 成商、储能系统相
户)        动态扩容
                       器,降低用电成本。                       关部件制造企业
            提升供电   作为应急备用电源,发生停电故障时,储能
            连续性和   能够将储备的能量供应给终端用户,以保证
            可靠性     供电连续性和可靠性。

    (三)储能系统产品主要组成部分的成本构成情况
    公司储能系统产品包括中高压直挂(级联)储能系统产品、低压储能系统产
品,以更具技术、成本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中高压直挂(级联)储能系统产品为
主。根据公司测算及预测,中高压直挂(级联)储能系统产品和低压储能系统产
品主要组成部分的成本构成情况如下:
                             占中高压直挂(级联)储能    占低压储能系统产品总成本
 储能系统产品主要组成部分
                               系统产品总成本的比例              的比例
储能电池模块(PACK)                            78.08%                    69.90%
储能变流器(PCS)                               3.00%                      5.91%
能源管理系统(EMS)                             1.33%                      1.17%
电池管理系统(BMS)                             5.74%                      5.12%
电气设备(注 1)                                1.18%                      6.85%
其他部件(注 2)                                10.67%                    11.05%


                                       8-1-20
           合计                                100.00%                  100.00%
注 1:中高压直挂(级联)储能系统产品相关电气设备包括一次调频系统、其他配柜等;低
压储能系统产品相关电气设备包括变压器、直流汇流柜、一次调频系统、其他配柜等。
注 2:其他部件主要包括液冷系统、集装箱柜体、电池架、线缆及附件,以及消防、空调、
监控、照明等设备。
     根据上表,中高压直挂储能系统产品和低压储能系统产品主要组成部分的成
 本构成中,以储能电池模块(PACK)为主,其占中高压直挂(级联)储能系统
 产品总成本的比例、占低压储能系统产品总成本的比例分别为 78.08%%、
 70.48%%。与低压储能系统产品相比,中高压直挂(级联)储能系统产品的储
 能电池模块(PACK)成本占比较高,主要原因为:中高压直挂(级联)储能系
 统产品无需配套变压器、直流汇流柜等电气设备,采用更加优化、成本更低的
 液冷系统和储能变流器(PCS),因此,相对于低压储能系统产品,中高压直
 挂(级联)储能系统产品除储能电池模块(PACK)外的其他主要组成部分成本
 较低。
     二、公司是否已拥有生产储能系统产品的主要技术,相关技术和产品是否
已获得客户认证,是否已获取相关业务订单,并在募集说明书“重大事项提示”
中充分揭示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风险。
     (一)公司是否已拥有生产储能系统产品的主要技术
     公司自 2016 年开始对储能相关技术及产品进行研发,并于 2018 年在海口生
产基地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站配套的一体化智能储能变流装置,并将储能变流器
(PCS)、能源管理系统(EMS)、电池管理系统(BMS)、储能电池模块(PACK)、
交直流配电、变压器等主要部件以及环控、消防和照明等子系统集中于一个集装箱
内,实现削峰填谷、备用电源、应急电源、无功支持、黑启动、平滑输出曲线、需
求侧响应等功能,该装置至今稳定运行,是公司储能相关技术及产品的研发验证
平台,并形成了相关专利、软件著作权及核心技术;同时,基于公司多年积累的
与电化学储能系统相通的输配电及控制相关技术。截至本回复报告出具日,公司
已形成了应用于储能相关技术及产品的已获授权 30 项专利(其中 6 项发明专利),
正在申请 13 项专利(其中 5 项发明专利),8 项软件著作权,14 项核心技术,
具体情况如下:
     ①已获授权专利
序                专利名称            专利         专利号     应用于储能系统产品


                                      8-1-21
号                                      类型                       或储能关键部件
     一种三相四线并联式三电平 SVG
1                                     发明专利   2018109023721   高压储能变流器 PCS
     的分相控制方法及系统
     一种三相电压的相序检测方法、系
2                                     发明专利   201810903901X   中高压直挂储能系统
     统及装置
3    一种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测试系统     发明专利   2014100223353   中高压直挂储能系统
4    一种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接入系统     发明专利   2013107462632   中高压直挂储能系统
5    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方法     发明专利   2014108479902   低压储能变流器 PCS
     一种基于三绕组变压器的 LCL 型
6                                     发明专利   2014108477803   低压储能变流器 PCS
     滤波器
7    一种 SVG 功率模块                实用新型   2017218678460   高压储能变流器 PCS
8    一种 SVG 功率柜                  实用新型   2017218671071   高压储能变流器 PCS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双向变流变压
9                                     实用新型   2017202829776   高压储能变流器 PCS
     器
     一种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功率单元
10                                    实用新型   2013208733425   高压储能变流器 PCS
     及其旁路系统
11   一种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接入系统     实用新型   2013208851544   高压储能变流器 PCS
     一种高压静止无功发生器双机并
12                                    实用新型   2013208331287   高压储能变流器 PCS
     联控制的主控装置
     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功率单元及功
13                                    实用新型   2013208373398   高压储能变流器 PCS
     率单元旁路装置
14   一种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测试系统     实用新型   2014200320931   高压储能变流器 PCS
     一种中高压直挂储能系统及其冷
15                                    实用新型   2022205306333 中高压直挂储能系统
     却装置
     一种模拟机车制动的能馈测试系
16                                    实用新型   2016214803274   中高压直挂储能系统
     统
     一种链式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功率
17                                    实用新型   2013207715735   中高压直挂储能系统
     单元直流侧的均压系统
     静止式动态无功功率补偿及谐波
18                                    外观专利   2014300218483   中高压直挂储能系统
     抑制装置
19   功率单元装置(SVG)              外观专利   2014300216416   中高压直挂储能系统
20   一种 IGBT 模块温度测量电路       实用新型   2020201784464   低压储能变流器 PCS
     一种光伏并网型逆变器及其叠层
21                                    实用新型   2013206880773   低压储能变流器 PCS
     母排装置
22   一种光伏逆变器的测试系统         实用新型   2013208373383   低压储能变流器 PCS
23   一种驱动控制电路                 实用新型   2013205997031   低压储能变流器 PCS
24   一种光伏并网型逆变器             实用新型   2013206030213   低压储能变流器 PCS
25   光伏并网逆变器                   外观专利   2014300216026   低压储能变流器 PCS
26   一种光储柴多微源协调控制系统     实用新型   2020211673970   低压储能系统
27   一种直流供电系统                 实用新型   2016214836155   低压储能系统
     智能监控预装式变电站通风散热
28                                    实用新型   2019221948036   低压储能系统
     系统
29   一种中高压直挂储能系统的高压     实用新型   2022200578859   电池管理系统 BMS

                                        8-1-22
      箱
      一种中高压直挂储能系统的液冷
30                                     实用新型   2022200588545 储能电池模块 PACK
      PACK

     ②正在申请专利
序                                                                应用于储能系统产品
     已授权/正在申请专利名称           专利类型   专利号/申请号
号                                                                  或储能关键部件
     一种中高压直挂装置及其电源切换
1                                      发明专利   2022104853597 高压储能变流器 PCS
     电路
2    一种中高压直挂式储能液冷系统      发明专利   2022106065127 中高压直挂储能系统
     一种微网系统控制方法及微网系统
3                                      发明专利   2020105744140 能源管理系统 EMS
     控制器
4    一种中高压直挂储能系统的高压箱    发明专利   202210026329X 电池管理系统 BMS
     一种中高压直挂储能系统的液冷
5                                      发明专利   2022100263247 储能电池模块 PACK
     PACK
     一种中高压直挂储能系统及低电压
6                                      实用新型   202220449988X 高压储能变流器 PCS
     穿越测试装置
     一种中高压直挂装置及其电源切换
7                                      实用新型   2022210696955 高压储能变流器 PCS
     电路
8    一种中高压直挂储能集装箱          实用新型   202220887776X 中高压直挂储能系统
9    一种中高压直挂式储能液冷系统      实用新型   2022213444566 中高压直挂储能系统
10   一种储能电池簇                    实用新型   2022210391177 储能电池模块 PACK
     一种中高压直挂式储能液冷电池
11                                     实用新型   2022213077073 储能电池模块 PACK
     PACK
12   一种电池簇集成系统                实用新型   2022210391232 储能电池模块 PACK
13   一种液冷 PACK 起吊工艺装备        实用新型   2022213860792 储能电池模块 PACK

     ③软件著作权
序                                                                应用于储能系统产品
                   软件著作权名称                    登记号
号                                                                  或储能关键部件
     一种 FPGA 实现的静止式动态无功功率补偿及
1                                                 2020SR0934656 高压储能变流器 PCS
     谐波抑制装置控制软件 V1.0
     一种 FPGA 实现的高压三相不平衡补偿装置控
2                                                 2021SR0115375 高压储能变流器 PCS
     制软件 V1.0
     地铁系统中能量再生回馈并网时锁相环的准确
3                                                 2020SR0957364 低压储能变流器 PCS
     控制软件 V1.0
4    一种 FPGA 实现的储能逆变器控制软件 V1.0      2020SR0938383 低压储能变流器 PCS
     金盘科技轨道交通双向牵引供电机组控制软件
5                                                 2019SR1267033 低压储能变流器 PCS
     V1.0
6    JST 电力设备智能运维系统 V1.0.0              2020SR0489813 能源管理系统 EMS
7    JST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V1.0.0                  2020SR0492344 能源管理系统 EMS
8    智能电气运维云管理系统 V1.0                  2019SR0577647 能源管理系统 EMS




                                         8-1-23
      ④核心技术

序                    应用于储能系统产品
      关键核心技术                                   解决技术问题                                      技术先进性情况
号                      或储能关键部件
                                           (1)低压储能系统高压箱运行于低压
                                           供电系统,传统低压储能高压箱不能满   (1)中高压储能系统运行于高压环境中,解决外部高压隔离取电方式,
                                           足中高压直挂(级联)储能系统高电压   采用外部 CT 隔离电源和直流母线高位取电两种供电方式,保证电源
                                           运行环境;                           冗余可靠性;
                                           (2)低压储能系统高压箱功能简单,    (2)丰富高压箱功能,增加换流单元 PCS 告警和保护干接点,增加
                                           不能满足中高压直挂储能复杂的功能     换流单元 PCS 通信功能 485 和 CAN 的串口通信方式;
     中高压直挂(级
                                           需求;                               (3)增加二级 BCMU 与三级主控 BAMS 的 CAN 信号隔离功能,采
1    联)储能系统高压 高压储能变流器 PCS
                                           (3)低压储能系统高压箱电源采用低    用 CAN 转光和光转 CAN 的方式,将 BMS 的 CAN 信号从中高压储能
     箱设计
                                           压配电,中高压直挂(级联)储能系统   系统传送出来,保证信号的安全可靠;
                                           存在高压隔离问题;                   (4)增加高压箱面板二次端子和功能扩展,方便与 PCS 和三级主控
                                           (4)低压储能系统高压箱供电电源可    进行布线和通信;
                                           靠性差;                             (5)对高压箱结构和面板进行设计,满足中高压直挂(级联)储能系
                                           (5)二级 BMCU 与三级主控 BAMS       统应用场景需求。
                                           通信存在高压隔离问题。
                                           (1)中高压直挂(级联)储能系统容
                                                                                (1)采用降低电压等级的方式,降低测试电源系统容量,主要验证中
                                           量大,目前没有相关的测试电源平台满
     中高压直挂(级                                                             高压储能系统高低电压穿越控制算法;
                                           足相关电压等级的要求;
     联)储能系统高低                                                           (2)通过降容处理,所需测试电源体积小、重量轻,测试成本大大降
2                     高压储能变流器 PCS   (2)设备比较庞大,需要很大的占地
     电压穿越测试平                                                             低;
                                           面积,测试成本比较高;
     台                                                                         (3)降低测试电源电压等级,保证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提高系统测试
                                           (3)高低电压穿越实验对系统容量要
                                                                                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求高,短路电流比较大,成本高,测试




                                                                     8-1-24
                                            过程安全性差。
                                            (1)传统低压储能系统采用七氟丙烷
                                            或全氟己酮,结合烟感和温感检测技术    (1)中高压储能系统采用先进的充氮置换技术,将电池舱内氧气控制
                                            将电池舱火灾熄灭。中高压直挂储能采    在 8%以下,隔绝物理燃烧氧气,氮气还能保障电芯运行于比较低的温
                                            用液冷 PACK,并且是 IP65 防护等级,   度状态,有利于突发电芯火灾导致电芯温度升高,起到降温吸热的作
    中高压直挂(级
                       中高压直挂(级联)   传统低压消防方案不能满足中高压储      用;
3   联)储能系统消防
                       储能系统             能系统消防技术需求;                  (2)采用消防梯次技术,传统消防应用于中高压储能系统解决高压运
    设计
                                            (2)低压储能系统消防单一,没有考     行绝缘问题,水喷淋消防技术作为最后一道消防保护屏障;
                                            虑电芯火灾复燃后备消防手段;          (3)消防整体简单,成本可控,具有很高的消防安全性价比,可以在
                                            (3)消防系统复杂,成本高,市场化     市场上推广使用。
                                            推广难度大。
                                            (1)中高压直挂(级联)储能系统具
                                                                                  (1)中高压直挂(级联)储能系统每个集装箱采用标准化和模块化设
                                            有大容量的特点,所需测试电源容量
    中高压直挂(级                                                                计,可分开对集装箱储能系统进行测试,所需测试电源容量比较小,
                     中高压直挂(级联)     大,体积大,占地面积比较大,目前没
4   联)储能系统测试                                                              解决占地面积紧张,标准化集装箱可以两两对托,完成集装箱储能的
                     储能系统               有相关的中高压大容量储能系统测试
    平台                                                                          充放电实验,节省测试电源容量;
                                            平台;
                                                                                  (2)降低测试电源复杂程度,系统简单,降低成本,节省测试电费。
                                            (2)测试系统复杂,成本高。
                                                                                  (1)解决中高压直挂(级联)储能系统集装箱电池系统容积率不高、
                                            目前低压储能系统集装箱采用 40FT 集
    一种中高压直挂                                                                单位成本比较高的缺陷;
                     中高压直挂(级联)     装箱,一般电池容量 2MWh,储能系
5   (级联)储能系统                                                              (2)标准化和模块化集装箱设计理念,方便数字化生产、安装和调试;
                     储能系统               统电池容积率较低,不能满足储能系统
    集装箱                                                                        (3)降低系统成本,采用拼接积木的设计理念,便于实现储能系统大
                                            大容量的需求。
                                                                                  容量规模化。
                                                                                  (1)采用高速处理器和算法,使逆变器具备类似于同步机组的惯性、
                                            (1)实现自动调节微电网的有功、无
    储能变流器虚拟                                                                阻尼特性、有功调频、无功调压等运行特性;
6                      低压储能变流器 PCS   功功率平衡,稳定系统电压和频率;
    机同步技术                                                                    (2)能够实现惯量功率、自主有功控制、自主调压控制三大功能,可
                                            (2)提高微电网的供电稳定性。
                                                                                  显著改善分布式电源并网、离网过程平滑性和运行稳定性。



                                                                      8-1-25
                                                                                (1)利用储能变流器功率环、电压环和电流环的三环控制策略,控制
                                           (1)实现微电网设备离网/并网运行的   并维持微电网的频率和电压稳定;
     微网无缝切换技                        自动、快速切换;                     (2)三环控制策略结合固态智能快速开关实现微网离网/并网模式无
7                     低压储能变流器 PCS
     术                                    (2)提高微网内设备的供电可靠性;    缝切换过程的稳定控制;
                                           (3)避免停电影响。                  (3)该技术应用于公司一体化储能变流升压仓,能实现微网离网/并
                                                                                网模式无缝切换,切换时间小于 10ms。
                                                                                (1)基于 FPGA 和 DSP 开发算法,实现系统并网电流幅值、相位跟
                                                                                踪控制的快速跟踪;
     变流器并网快速
                                           提高逆变并网设备在复杂电网环境下     (2)并网系统的电压和电流信号经传感器和模/数转换后送入数字锁
8    准确锁相控制技   低压储能变流器 PCS
                                           的适应性。                           相环,可得到该模拟信号的幅值、相位;
     术
                                                                                (3)无需添加任何硬件设备,便可高效、快速、准确、可靠地实现逆
                                                                                变电流幅值和相位跟踪控制。
     多控制目标的储                        目前多数 EMS 系统只能手动设置不同    以储能最佳运行条件、最好可再生能源消纳效果、最佳功率需求匹配
9    能经济运行控制   能源管理系统 EMS     的运行模式,如:最大新能源消纳、削   建立多目标模型,利用离差分析法确定各子目标权重系数,最终得出
     技术                                  峰填谷等控制模式只能选择一个。       不同工况下储能最经济运行方案。
                                                                                (1)除对电芯的温度和电压进行常规检测外,配置氢气、一氧化碳、
                                           目前 BMS 系统多数只具备故障报警功
     电芯故障预警技                                                             VOC、烟雾和温度传感器实现锂电池的早期探测,提前发现故障电芯;
10                    电池管理系统 BMS     能,无法提前发现电芯故障,在事故扩
     术                                                                         (2)收集电芯运行参数,利用大数据分析不同规格电芯的特征参数,
                                           大前更换故障电芯。
                                                                                对偏离特征参数的电芯重点标注,在下次维护时重点检查。
                                                                                (1)采用 CFD 仿真前处理功能,等效建立了电池 PACK、电池簇和
                                           (1)验证电化学储能系统风冷散热结
                                                                                电池舱虚拟样机;
                                           构设计的合理性;
     电化学储能风冷                                                             (2)基于 CFD 仿真高性能仿真求解,模拟了电池储能系统在充放电
                                           (2)提高电化学储能系统中各电芯的
11   CFD 仿真关键技   储能电池模块 PACK                                         工况下的散热情况;
                                           温度均衡性;
     术                                                                         (3)利用 CFD 仿真后处理功能,提取了风路流迹、温度分布云图;
                                           (3)保证电化学储能系统热管理的可
                                                                                (4)可以优化电化学储能系统散热结构,缩短研发周期,避免热失控
                                           靠性。
                                                                                风险,保障了充放电工况下的运维安全性。



                                                                     8-1-26
                                          (1)验证电化学储能系统液冷散热结     (1)采用 CFD 仿真前处理功能,等效建立了液冷系统虚拟样机;
                                          构设计的合理性;                      (2)基于 CFD 仿真高性能仿真求解,模拟了电池储能系统在充放电
     电化学储能液冷
                                          (2)提高电化学储能系统中各电芯的     工况下的散热情况;
12   CFD 仿真关键技   储能电池模块 PACK
                                          温度一致性;                          (3)利用 CFD 仿真后处理功能,提取了水路流迹、温度分布云图;
     术
                                          (3)提高级联储能变流器的散热性能;   (4)可以优化电化学储能系统散热结构,缩短研发周期,避免热失控
                                          (4)延长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循环寿命。   风险,延长了电化学储能系统的服役时间。
                                                                                (1)针对中高压直挂(级联)储能系统液冷 PACK 运行于高压环境
                                          (1)液冷 PACK 电池包没有考虑气体
                                                                                中,在每个液冷 PACK 增加气体检测传感器和消防灭火气溶胶装置,
                                          检测、消防灭火装置;
                                                                                增加液冷 PACK 快速熔断分离装置,提高每个液冷 PACK 安全可靠性;
                                          (2)IP65 液冷 PACK 设计,没有考虑
     一种中高压直挂                                                             (2)解决中高压直挂(级联)储能系统高压隔离取电供电可靠性问题,
                                          供电电源可靠性问题;
13   式储能系统液冷   储能电池模块 PACK                                         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
                                          (3)对液冷 PACK 采用 IP65 封装,
     PACK 电池包                                                                (3)液冷 PACK 增加泄压口,解决内部电芯发生热失控压力过大,
                                          没有考虑泄压口设计;
                                                                                导致液冷 PACK 发生爆炸的问题;
                                          (4)对液冷 PACK 结构、模组及安装
                                                                                (4)解决电芯模组的工装、安装与液冷板紧密贴合,保证电芯温度一
                                          工序没有详细的技术方案。
                                                                                致性。
                                                                              (1)液冷 PACK 满足中高压直挂(级联)储能系统技术需求;(2)
                                                                              增加液冷 PACK 防爆窗设计,可以有效防止液冷 PACK 内部爆炸,波
                                          (1)液冷 PACK 在热失控情况下,电
                                                                              及其他设备和人员安全;
                                          芯冒烟,产生易燃易爆气体,内部压力
     中高压直挂(级                                                           (3)增加液冷 PACK 内部气体检测传感器,可以在密闭空间快速检
                                          过大,导致液冷 PACK 爆炸;
14   联)储能系统液冷 储能电池模块 PACK                                       测可燃气体;
                                          (2)液冷 PACK 内部无气体检测装置;
     PACK 消防设计                                                            (4)增加液冷 PACK 气溶胶消防技术,有效快速熄灭电芯着火,将
                                          (3)液冷 PACK 内部无消防灭火装置;
                                                                              火灾消灭在萌芽之中,避免火灾的蔓延;
                                          (4)高位供电问题和可靠性问题。
                                                                              (5)设计传感器检测电路、气溶胶触发电路供电电源设计,消除中高
                                                                              压储能系统直流取电难的问题,采用双电源供电,并满足电源可靠性。




                                                                    8-1-27
    综上,基于公司多年来积累的与电化学储能系统相通的输配电及控制相关技
术,以及现有的电化学储能相关技术及产品的研发成果,公司已拥有生产储能系
列产品的主要技术。
    (二)相关技术和产品是否已获得客户认证
    公司储能系列产品的目标客户包括储能系统项目业主或总包方、储能系统集
成商、储能系统相关部件制造企业等,该等客户要求供应商提供具相关资质的第
三方机构对储能变流器(PCS)、电芯出具的检测报告。
    公司储能变流器(PCS)为自研自制,截至本回复报告出具日,公司储能变
流器(PCS)已取得具相关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具体情况如下:

检测产品型号           35kV 高压级联储能变流器    储能变流器(SMART-CB-630)
应用于储能系统产品   中高压直挂(级联)储能系统   低压储能系统
报告名称             《检测报告》                 《储能产品认证试验报告》
报告出具日期         2022 年 6 月                 2022 年 3 月
                     电力工业电气设备质量检验测
                                                  深圳信测标准技术服务股份有限
报告出具单位         试中心(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公司(300938.SZ)
                     有限公司下属检测机构)
检测结果             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公司储能系列产品配套电芯为公司外购取得,公司要求电芯供应商提供具相
关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电芯出具的检测报告,以满足公司储能业务客户的要求。
    综上,公司储能变流器(PCS)已取得具相关资质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检测报
告,储能系列产品配套电芯由电芯供应商提供具相关资质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检测
报告。因此,公司储能系列产品可以满足客户的相关检测要求。
    (三)是否已获取相关业务订单
    截至本回复报告出具日,公司储能业务已签署合作协议、中标项目以及销售
协议情况如下:
    2022 年 1 月,公司与六安能量双河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六安新能
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协议书》,约定六安新能源公司未来所有涉及
采购储能的项目将公司作为项目首选供应商,公司为六安新能源公司提供储能
EPC 工程总包服务,负责提供电化学储能设备及其安装服务。六安新能源公司为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其储备有 200MW 渔光互补光伏电站
项目,拟配套建设 88MWh 储能系统项目。




                                    8-1-28
     2022 年 4 月,公司与天津瑞源电气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中广核海
南白沙邦溪 100MW 光伏项目储能设备采购项目”,项目中标金额为 6,499.92 万
元,公司负责项目 50MWh 储能设备(30 台)的生产、安装、现场实施及售后服
务保障。公司预计将于 2022 年三季度交付该项目全部储能设备,截至本回复报
告出具日,公司已完成该项目 25MWh(15 台)中高压直挂(级联)储能系统产
品的生产。
     2022 年 6 月,公司与海南牛路岭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签署了《电力设备购销
合同书》,合同金额为 6,970.00 万元,公司负责向海南交控能源有限公司乐东县
莺歌海 100MW 光伏发电项目供应 50MWh(30 台)中高压直挂(级联)储能系
统产品,上述产品的生产及交付预计将于 2022 年三季度完成。
     (四)在募集说明书“重大事项提示”中充分揭示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风
险
     公司已在募集说明书“重大事项提示”之“四、公司特别提请投资者关注下
列风险”补充披露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风险如下:
     “(五)募投项目实施风险
     公司本次募投项目之“储能系列产品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桂林)”、“智
能装备制造项目-储能系列产品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武汉)”建成达产后,将
实现公司储能系列产品的批量化生产。虽然公司已拥有生产储能系列产品所需
的相关技术、人员储备及管理能力,公司储能系列相关产品已经第三方权威机
构检测合格,并已经获得储能系列产品的部分订单,但若公司既有的相关技术、
人员储备及管理水平不能满足储能业务实施的需要,或未来公司储能系列产品
技术水平不能完全满足行业要求和客户需求,或该等募投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市
场环境、产业政策、工程建设进度、工程管理及设备供应、产品价格、原材料
供应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公司储能系列产品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将可能导
致该等募投项目不能按计划实施或项目实施后收益不能达到预期的风险,从而
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本次募投项目之“节能环保输配电设备智能制造项目(公司 IPO 募投
项目)”建成达产后,将扩大现有干式变压器系列产品产能。虽然该募投项目
可行性分析是基于项目规划时的国内外市场环境、行业发展趋势、公司发展战
略规划等因素做出的,但该募投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受到市场环境变化、产

                                 8-1-29
业政策变化、工程建设进度、工程管理及设备供应、产品价格调整、原材料供
应等因素的影响,将可能导致募投项目不能按计划实施或项目实施后收益不能
达到预期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问题二
    请发行人通过定量分析补充说明 2020 年度、2021 年度营业收入增长但净利
润基本持平的具体原因。
    请保荐机构和申报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回复】
    一、发行人说明
    2019 年、2020 年、2021 年及 2022 年 1-3 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224,426.08
万元、242,265.06 万元、330,257.66 万元及 91,947.61 万元,净利润分别为 20,969.54
万元、23,194.34 万元、23,543.57 万元及 4,196.27 万元。公司 2021 年营业收入较
2020 年增加 87,992.60 万元、增长 36.32%,但 2021 年净利润与 2020 年基本持平。
    2020 年、2021 年公司利润表及科目变动比较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021 年较 2020 年    2021 年较 2020 年
         项目            2021 年度     2020 年度
                                                          变动额               变动率
营业收入                 330,257.66    242,265.06           87,992.60              36.32%
减:营业成本             252,624.21    177,405.97           75,218.24               42.40%
毛利                      77,633.45     64,859.09           12,774.36              19.70%
减:税金及附加              1,883.99      1,509.48              374.51              24.81%
    销售费用              11,533.20      8,899.25             2,633.96              29.60%
    管理费用              18,467.02     13,228.07             5,238.95              39.60%
    研发费用              15,758.08     11,190.53             4,567.55              40.82%
    财务费用               3,547.38      2,455.55             1,091.83              44.46%
加:其他收益                1,453.17      2,157.47             -704.30             -32.64%
    投资收益                 -446.25         46.21             -492.46           -1065.71%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1,084.48          23.20            1,061.27           4573.62%
    信用减值损失           -2,707.33     -3,075.93              368.60             -11.98%
    资产减值损失             -998.47     -1,403.77              405.31             -28.87%
    资产处置收益              -84.22          2.99               -87.21          -2916.69%
营业利润                  24,745.16     25,326.39              -581.23              -2.29%
加:营业外收入              1,188.52        815.82              372.70              45.68%
减:营业外支出                182.57        130.44                52.14             39.97%
利润总额                  25,751.11     26,011.77              -260.67              -1.00%
减:所得税费用              2,207.54      2,817.43             -609.89             -21.65%
净利润                    23,543.57     23,194.34               349.23               1.51%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
                          23,461.74     23,158.81               302.93              1.31%
利润


                                       8-1-30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
                                              20,196.99     20,393.80           -196.81              -0.97%
               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根据上表,公司 2021 年利润表科目较 2020 年变动额较大的成本及费用科目
               包括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
                   公司 2021 年营业收入较 2020 年大幅增长,但 2021 年净利润与 2020 年基本
               持平,主要系 2021 年公司主要产品的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以及职工薪酬、研
               发投入、折旧、利息费用等大幅增加所致,具体分析如下:
                   (一)2021 年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毛利率较 2020 年下降
                   1、分产品收入、成本、毛利、毛利率变化情况
                   2020 年、2021 年公司分产品收入、成本、毛利、毛利率变化情况具体如下:
                                                                                              单位:万元
                         2021 年较     2021 年较    2021 年较
                                                                                                      2021 年毛   2020 年毛
        项目             2020 年收     2020 年成    2020 年毛      收入增幅   成本增幅    毛利增幅
                                                                                                        利率        利率
                         入增加额      本增加额     利增加额
干式变压器系列产品        53,488.93     45,402.76     8,086.17       27.63%    32.26%       15.30%      24.66%      27.30%
开关柜系列产品            22,910.81     19,161.26     3,749.55       86.40%    92.14%       65.53%      19.16%      21.58%
箱变系列产品               5,443.68      4,953.93       489.75       37.15%    42.57%       16.23%      17.45%      20.59%
电力电子设备系列产品         283.77        581.14      -297.38        8.15%    26.01%      -23.82%      25.25%      35.84%
其他产品及业务             4,931.31      4,224.72       706.59      157.08%   221.52%       57.35%      24.02%      39.25%
主营业务小计              87,058.50     74,323.81    12,734.69       36.07%    41.92%       19.88%      23.38%      26.54%
其他业务                     934.11        894.44        39.67      105.54%   988.11%        4.99%      45.86%      89.77%
         合计             87,992.60     75,218.24    12,774.36       36.32%    42.40%       19.70%      23.51%      26.77%

                   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分别较 2020 年增加 87,992.60 万元、
               75,218.24 万元、12,774.36 万元,增幅分别为 36.32%、42.40%、19.70%,即营业
               成本增幅大于营业收入增幅,导致公司毛利率较 2020 年减少 3.26 个百分点。
                   2021 年公司主要产品干式变压器系列产品、开关柜系列产品、箱变系列产
               品收入分别较 2020 年增加 53,488.93 万元、22,910.81 万元、5,443.68 万元,增幅
               分别为 27.63%、86.40%、37.15%,而成本较 2020 年增幅分别为 35.28%、92.14%、
               42.57%,即上述三类主要产品的成本增幅均大于收入增幅,导致上述三类主要产
               品的毛利率较 2020 年分别减少 2.64 个百分点、2.42 个百分点、3.14 个百分点。

                   2、主营业务成本构成及变化情况
                   2020 年、2021 年公司主营业务成本构成及变化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021 年度               2020 年度           2021 年较 2020 年
                       项目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变动额     变动率

                                                          8-1-31
            直接材料          211,857.79    84.19%     144,228.17    81.34%     67,629.62    46.89%
            直接人工           12,973.32     5.16%      11,114.15     6.27%      1,859.17    16.73%
            制造费用           19,141.55     7.61%      16,422.40     9.26%      2,719.15    16.56%
            其他合同履约
                                7,666.60     3.05%       5,550.72     3.13%      2,115.88    38.12%
            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      251,639.25   100.00%     177,315.44   100.00%     74,323.81    41.92%

                2021 年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占比 84.19%,是主营业务成本
            的主要构成,且占比较 2020 年增加 2.85 个百分点。2021 年公司直接材料成本较
            2020 年增加 67,629.62 万元、增长 46.89%,直接材料成本增幅 46.89%大于主营
            业务收入增幅 36.07%,主要系主要原材料铜线、硅钢等价格上涨所致。
                3、主要原材料价格变化情况
                (1)原材料采购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各类原材料的采购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022 年 1-3 月           2021 年度                    2020 年度                2019 年度
     类别
                 采购金额        占比  采购金额        占比         采购金额        占比       采购金额      占比
电磁线             25,014.27    35.29%   85,852.96     33.40%         51,116.03      30.22%    39,778.34 27.08%
硅钢               19,803.72    27.94%   62,993.65     24.51%         41,936.77      24.79%    38,040.87 25.90%
电气元器件         12,557.92    17.72%   51,941.91     20.21%         34,172.50      20.20%    32,789.82 22.33%
绝缘化工材料        5,081.62     7.17%   20,086.76       7.81%        15,872.39       9.38%    14,970.57 10.19%
普通金属材料        4,388.18     6.19%   23,623.98       9.19%        16,248.27       9.61%    12,975.29     8.83%
其他                4,029.76     5.69%   12,562.01       4.89%         9,815.67       5.80%      8,310.49    5.66%
     合计          70,875.48 100.00%   257,061.28    100.00%        169,161.62    100.00% 146,865.38         100%
           注:采购金额均为不含税金额。
                (2)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情况
                由于公司干式变压器、干式电抗器、中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箱式变电站、一
            体化逆变并网装置等主要产品应用的原材料、组件、元器件种类较多,公司选取
            日常采购具有代表性主要原材料分析其采购价格变动情况,具体如下:

序       代表性             2022 年 1-3 月            2021 年度              2020 年度        2019 年度
号     主要原材料         单价       变动幅度     单价       变动幅度    单价       变动幅度     单价
1    铜线(元/吨)       66,145.42        4.77%  63,134.20      30.55% 48,360.33        5.40% 45,880.97
2    硅钢(元/吨)       13,075.36        9.72%  11,917.42      16.63% 10,217.75       -1.22% 10,344.44
3    断路器(元/个)       1,925.85     20.58%    1,597.18      13.36%   1,408.98     -10.43%   1,573.00
4    开关(元/个)         1,664.54       7.79%   1,544.26      -5.36%   1,631.79       2.54%   1,591.43
5    树脂(元/吨)       16,311.79      12.75%   14,467.01      23.24% 11,739.18       -1.42% 11,908.03
6    钢板(元/吨)         5,745.78       1.81%   5,643.47       9.66%   5,146.32      -0.74%   5,184.65
           注:上表中,铜线包括铜箔、铜杆、铜电磁线等,均属于电磁线。公司采购的电气元器件种
           类较多、不同电气元器件之间的差异较大,上表中选取断路器、开关的采购单价进行对比。

                (3)主要原材料市场价格走势


                                                     8-1-32
    铜线、硅钢及树脂属于周期性行业,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其产品价格随
宏观经济波动呈周期性变动规律。2019 年以来,上述主要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变
化情况如下:
    ①铜线
    公司采购的铜线主要包括铜箔、铜杆、铜电磁线。以 LMES-铜 3 的市场价
格为例,其 2019 年 1 月 1 日至 2022 年 6 月 27 日的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如下:
                                                                     LMES-铜 3 收盘价(美元/吨)

 12,000.00

 10,000.00

  8,000.00

  6,000.00

  4,000.00

  2,000.00

        -
                                                                    2019/11/2




                                                                                                                                        2020/11/2




                                                                                                                                                                                                           2021/11/2
                                                                                                                             2020/9/2




                                                                                                                                                               2021/3/2




                                                                                                                                                                                                                                             2022/5/2
             2019/1/2
                        2019/3/2
                                   2019/5/2
                                              2019/7/2
                                                         2019/9/2


                                                                                2020/1/2
                                                                                           2020/3/2
                                                                                                      2020/5/2
                                                                                                                  2020/7/2




                                                                                                                                                    2021/1/2


                                                                                                                                                                          2021/5/2
                                                                                                                                                                                     2021/7/2
                                                                                                                                                                                                2021/9/2


                                                                                                                                                                                                                       2022/1/2
                                                                                                                                                                                                                                  2022/3/2
数据来源:Wind 资讯

    根据上图,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5 月金属铜市场价格持续上涨,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3 月金属铜市场价格保持高位,2022 年 4 月至今金属铜市场价格呈
下降趋势。
    ②硅钢
    公司采购的硅钢主要包括取向硅钢、无取向硅钢,其中以取向硅钢为主。以
30QG120 取向硅钢的市场价格为例,其 2019 年 1 月 1 日至 2022 年 6 月 27 日的
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如下:
                                                          30QG120 取向硅钢市场价格(元/吨)




                                                                                                                 8-1-33
 18,000.00
 16,000.00
 14,000.00
 12,000.00
 10,000.00
  8,000.00
  6,000.00
  4,000.00
  2,000.00
        -



                                                                                                 2019/11/2




                                                                                                                                                                                                              2020/11/2




                                                                                                                                                                                                                                                                                                                                                 2021/11/2
             2019/1/2




                                                                                                                                                                                                                                                                                                   2021/7/2
                             2019/3/2
                                              2019/5/2
                                                               2019/7/2
                                                                                2019/9/2


                                                                                                                    2020/1/2
                                                                                                                                      2020/3/2
                                                                                                                                                        2020/5/2
                                                                                                                                                                          2020/7/2
                                                                                                                                                                                            2020/9/2


                                                                                                                                                                                                                                  2021/1/2
                                                                                                                                                                                                                                                     2021/3/2
                                                                                                                                                                                                                                                                            2021/5/2


                                                                                                                                                                                                                                                                                                                          2021/9/2


                                                                                                                                                                                                                                                                                                                                                                          2022/1/2
                                                                                                                                                                                                                                                                                                                                                                                             2022/3/2
                                                                                                                                                                                                                                                                                                                                                                                                                2022/5/2
数据来源:中华商务网

    根据上图,2020 年 8 月至 2022 年 3 月取向硅钢市场价格持续上涨,2022 年
4 月至今取向硅钢市场价格持平。

    ③树脂
    公司采购的树脂包括环氧树脂、固化剂、活性硅微粉、聚酯树脂等,其中以
环氧树脂为主。以环氧树脂(E-51)的市场价格为例,其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5 月的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如下:
                                                                                   环氧树脂(E-51)市场价格(元/吨)

 40,000.00
 35,000.00
 30,000.00
 25,000.00
 20,000.00
 15,000.00
 10,000.00
  5,000.00
        -
                                                                                                       2019年11月




                                                                                                                                                                                                                     2020年11月




                                                                                                                                                                                                                                                                                       2021年5月




                                                                                                                                                                                                                                                                                                                                                             2021年11月
                 2019年1月
                                  2019年3月
                                                   2019年5月
                                                                    2019年7月
                                                                                     2019年9月


                                                                                                                          2020年1月
                                                                                                                                            2020年3月
                                                                                                                                                              2020年5月
                                                                                                                                                                                2020年7月
                                                                                                                                                                                                  2020年9月


                                                                                                                                                                                                                                         2021年1月
                                                                                                                                                                                                                                                                2021年3月


                                                                                                                                                                                                                                                                                                              2021年7月
                                                                                                                                                                                                                                                                                                                                     2021年9月


                                                                                                                                                                                                                                                                                                                                                                                     2022年1月
                                                                                                                                                                                                                                                                                                                                                                                                        2022年3月
                                                                                                                                                                                                                                                                                                                                                                                                                           2022年5月




数据来源:中宇资讯

    根据上图,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9 月环氧树脂市场价格呈上涨趋势,2021
年 10 月至今环氧树脂市场价格呈下降趋势。
    综上,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是公司 2021 年营业收入较 2020 年增长但净利润
基本持平的主要原因之一。2021 年公司主要原材料铜线、硅钢、树脂采购均价
较 2020 年分别上涨 30.55%、16.63%、23.24%,由于公司主要产品售价上调滞后


                                                                                                                                                               8-1-34
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即营业成本增幅大于营业收入增幅,导致 2021 年公司毛利
率较 2020 年有所下降。
    鉴于 2021 年以来铜线、硅钢、树脂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实际情况,
自 2021 年四季度以来,公司承接新订单时已逐步上调主要产品售价以抵消原材
料价格上涨对公司毛利率的影响,例如 2022 年一季度干式变压器系列产品平均
售价较 2021 年增长 5.70%,当期承接同类产品新订单平均价格较 2021 年平均售
价增长 12.78%。此外,2022 年 4 月至今金属铜市场价格呈下降趋势,2022 年 4
月至今取向硅钢市场价格持平,2021 年 10 月至今环氧树脂市场价格呈下降趋势。
    (二)2021 年公司职工薪酬、研发投入、折旧、利息费用等大幅增加导致
期间费用较 2020 年大幅增长
    1、销售费用
    2021 年公司销售费用为 11,533.20 万元,较 2020 年增加 2,633.95 万元、增
长 29.60%,主要系职工薪酬增加所致。
                                                                       单位:万元
                   2021 年度               2020 年度         2021 年较 2020 年
    项目                  占营业收              占营业收
                金额                   金额                  变动额       变动率
                          入比例                  入比例
职工薪酬        5,604.77      1.70%    3,636.32      1.50%    1,968.45      54.13%
办公费          1,353.94      0.41%    1,446.43      0.60%      -92.49       -6.39%
宣传推广费        976.14      0.30%      825.52      0.34%      150.62      18.25%
售后服务费      1,083.47      0.33%      849.55      0.35%      233.92      27.53%
业务招待费        602.78      0.18%      596.46      0.25%        6.32        1.06%
差旅费            939.41      0.28%      588.50      0.24%      350.91      59.63%
保险费            365.72      0.11%      536.85      0.22%     -171.13     -31.88%
投标费用          430.23      0.13%      301.03      0.12%      129.20      42.92%
股份支付          110.73      0.03%           -      0.00%      110.73             -
其他               66.01      0.02%      118.58      0.05%      -52.57     -44.33%
     合计      11,533.20      3.49%    8,899.25      3.67%    2,633.95      29.60%

    2020 年、2021 年公司销售人员数量、年平均工资水平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2021 年度           2020 年度                 变动率
   薪酬总额              5,604.77            3,636.32                 54.13%
   平均人数               202.0                190.0                   6.32%
   人均薪酬               27.75                19.14                  44.98%
   注:上表中平均人数=(期初人员+期末人数)/2。

    2021 年公司销售人员职工薪酬为 5,604.77 万元,较 2020 年增加 1,968.45 万
元、增长 54.13%,主要原因如下:①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增幅为 36.32%,且承

                                      8-1-35
接销售订单金额增幅为 47.85%,根据公司最新销售绩效考核政策,销售人员因
超额完成销售业绩目标而获得的奖金较 2020 年相应增加;②2021 年公司销售人
员平均人数较 2020 年增加 12 人;③2021 年公司销售人员不再享受 2020 年新冠
疫情期间的社保、公积金减免政策;④2021 年公司对核心销售骨干升职加薪。
    2、管理费用
    2021 年公司管理费用为 18,467.02 万元,较 2020 年增加 5,238.95 万元,增
长 39.60%,主要系职工薪酬、折旧增加所致。
                                                                          单位:万元
                     2021 年度                2020 年度         2021 年较 2020 年
    项目                    占营业收               占营业收
                  金额                    金额                  变动额      变动率
                              入比例                 入比例
职工薪酬          9,338.01      2.83%    7,260.96       3.00%    2,077.05     28.61%
折旧              2,793.30      0.85%    1,501.11       0.62%    1,292.19     86.08%
摊销                660.56      0.20%      521.13       0.22%      139.43     26.76%
办公费            3,183.44      0.96%    2,223.39       0.92%      960.05     43.18%
中介机构费          629.06      0.19%       591.62      0.24%       37.44      6.33%
差旅费              916.35      0.28%       507.32      0.21%      409.03     80.63%
业务招待费          447.60      0.14%       359.98      0.15%       87.62     24.34%
维养费              275.86      0.08%       237.76      0.10%       38.10     16.02%
股份支付            183.74      0.06%            -      0.00%      183.74           -
其他                 39.10      0.01%        24.80      0.01%       14.30     57.66%
     合计        18,467.02      5.59%   13,228.07       5.46%    5,238.95     39.60%

    (1)管理人员职工薪酬
    2020 年、2021 年公司管理人员数量、年平均工资水平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2021 年度           2020 年度                  变动率
    薪酬总额             9,338.01              7,260.96                  28.61%
    平均人数               532.5                 475.5                   11.99%
    人均薪酬               17.54                 15.27                   14.87%
注:上表中平均人数=(期初人员+期末人数)/2,包含劳务派遣人数。

    2021 年公司管理人员职工薪酬为 9,338.01 万元,较 2020 年增加 2,077.05 万
元,增长 28.61%,具体原因分析如下:①2021 年公司管理人员平均人数较 2020
年增加 57 人,其中部分为公司根据新业务发展需要引入的高端管理人才,导致
职工薪酬增加;②2021 年公司不再享受 2020 年新冠疫情期间的社保、公积金减
免政策,对应管理费用-职工薪酬金额为 529.46 万元;③2021 年部分骨干管理人
员升职加薪及社保缴费基数提高,以及美国子公司调整社保项目等其他因素导致
职工薪酬增加。

                                        8-1-36
    (2)折旧
    2021 年公司计入管理费用的折旧金额为 2,793.30 万元,较 2020 年增加
1,292.19 万元,增长 86.08%,主要系海口数字化工厂的办公区域于 2020 年 10
月完成装修投入使用,且 2020 年至 2021 年公司陆续购置较多办公用电子设备,
导致 2021 年计提的折旧金额较大所致。
    3、研发费用
    2021 年公司研发费用为 15,758.08 万元,较 2020 年增加 4,567.55 万元,增
长 40.82%,主要系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研发相关的职工薪酬、直接投入费用增
加所致。
                                                                        单位:万元
                    2021 年度               2020 年度         2021 年较 2020 年
    项目                   占营业收              占营业收
                 金额                   金额                  变动额       变动率
                             入比例                入比例
职工薪酬         7,183.18      2.18%    5,800.00      2.39%    1,383.18      23.85%
直接投入费用     7,400.33      2.24%    4,859.09      2.01%    2,541.24      52.30%
其他             1,174.57      0.36%      531.44      0.22%      643.13     121.02%
合计            15,758.08      4.77%   11,190.53      4.62%    4,567.55      40.82%

    (1)研发人员职工薪酬
    2020 年、2021 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年平均工资水平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2021 年度                2020 年度              变动率
    薪酬总额            7,183.18                 5,800.00              23.85%
    平均人数             319.0                    303.0                 5.28%
    人均薪酬             22.52                    19.14                17.66%
注:上表中平均人数=(期初人员+期末人数)/2。

    2021 年公司研发人员职工薪酬为 7,183.18 万元,较 2020 年增加 1,383.18 万
元,增长 23.85%,具体原因分析如下:①2021 年公司不再享受 2020 年新冠疫情
期间的社保、公积金减免政策,对应研发费用-职工薪酬金额为 527.37 万元;②
2021 年公司研发人员平均人数较 2020 年增加 16 人,其中部分为美国子公司为
研发适用于当地市场的开关柜系列产品增加的研发人员,导致职工薪酬增加;③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每年根据研发工作量和研发成果情况给予部分研发人员升职
加薪,导致职工薪酬增加。
    (2)直接投入费用
    2021 年公司用于研发的直接投入费用为 7,400.33 万元,较 2020 年增加


                                       8-1-37
2,541.24 万元,增长 52.30%,主要系 2021 年公司新立项多个干式变压器、数字
化工厂、外销开关柜系列产品、储能系列产品等相关的研发项目,相关材料投入
和试验费用增加所致。
    4、财务费用
    2021 年公司财务费用为 3,547.38 万元,较 2020 年增加 1,091.83 万元,增长
44.46%,主要系利息费用增加所致。
                                                                         单位:万元
                   2021 年度               2020 年度           2021 年较 2020 年
   项目                   占营业收                占营业收
               金额                    金额                   变动额       变动率
                            入比例                  入比例
利息费用       1,378.41       0.42%      423.99       0.18%     954.42     225.10%
减:利息收入      223.62     0.07%       192.59      0.08%       31.03      16.11%
汇兑损失       1,851.33      0.56%     1,810.30      0.75%       41.03       2.27%
现金折扣          169.36     0.05%       181.67      0.07%      -12.31       -6.78%
手续费支出        371.90     0.11%       232.18      0.10%      139.72      60.18%
   合计        3,547.38     1.07%      2,455.55      1.01%    1,091.83      44.46%

    2021 年公司利息费用为 1,378.41 万元,较 2020 年增加 954.42 万元,增长
225.10%,具体原因分析如下:公司根据工程建设资金需要及业务规模扩大后新
增的流动资金需求,2020 年、2021 年分别增加借款 13,336.88 万元、24,502.28
万元,导致 2021 年利息费用较 2020 年大幅增长。
                                                                      单位:万元
            项目                        2021 年度                2020 年度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28,710.45                21,336.88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4,208.17                 8,000.00
        借款净增加额                             24,502.28                13,336.88

    综上,2021 年公司期间费用较 2020 年增加 13,532.29 万元是公司 2021 年营
业收入较 2020 年增长但净利润基本持平的主要原因之一,具体情况如下:
    ①职工薪酬增加:因 2021 年公司不再享受 2020 年新冠疫情期间的社保、公
积金减免政策,2021 年基于销售业绩计提的销售人员奖金增加,2021 年员工人
数和高端人才数量增加,以及部分骨干人员升职加薪,导致 2021 年销售、管理、
研发人员职工薪酬合计较 2020 年增加 5,428.68 万元;
    ②折旧增加:海口数字化工厂的办公区域于 2020 年 10 月完成装修投入使用,
且 2020 年至 2021 年公司陆续购置较多办公用电子设备等,导致 2021 年公司计
入管理费用的折旧金额较 2020 年增加 1,292.19 万元。


                                      8-1-38
    ③研发投入加大:2021 年公司新立项多个干式变压器、数字化工厂、外销
开关柜系列产品、储能系列产品等相关的研发项目,相关材料投入和试验费用增
加,导致 2021 年公司用于研发的直接投入费用较 2020 年增加 2,541.24 万元。
    ④利息费用增加:公司根据工程建设资金需要及业务规模扩大后新增的流动
资金需求,2020 年、2021 年分别增加借款 13,336.88 万元、24,502.28 万元,导
致 2021 年公司利息费用较 2020 年增加 954.42 万元。
    (三)数字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储能系列产品、光伏电站等新业务将成
为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2021 年以来,公司在保证现有主营业务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前提下,布局
数字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光伏电站、储能系列产品等新业务,并持续加大新业
务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力度,具体情况如下:
    1、数字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业务
    近年来,公司持续推进制造模式创新及数字化转型,依靠自身研发团队,公
司完成了海口干式变压器数字化工厂的建设,以及桂林中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生产
线的数字化技改升级。基于公司数字化转型相关技术成果和应用案例,公司具备
了对外承接数字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公司于 2021 年 2 月设立全资子公
司海南同享,专注于数字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的研发与业务开展,对外部企业提
供研发、采购、生产制造、销售等全价值链的运营管理及数字化工厂的整体解决
方案。
    2021 年 8 月、2021 年 12 月公司子公司海南同享与伊戈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子公司吉安伊戈尔磁电科技有限公司分别签署了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总承包
合同及其增补合同,合同金额分别为 14,759.50 万元、2,370.10 万元,合计 17,129.60
万元,该项目预计于 2022 年四季度完成交付。
    2022 年 6 月海南同享与伊戈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吉安伊戈尔磁电科
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总承包合同(厂房二),合同金额为
13,128.62 万元,该项目预计于 2023 年三季度完成交付。
    2、储能系列产品业务
    公司储能业务以销售储能系列产品为主,以提供 EPC 工程总包服务为辅,
具体将根据客户或项目需求确定。公司储能系列产品主要为中高压直挂(级联)
储能系统、低压储能系统,以及储能系统关键部件储能变流器(PCS)、能源管

                                    8-1-39
理系统(EMS)、电池管理系统(BMS)等。公司储能系统产品主要应用于发
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等领域,以及储能系统关键部件主要对储能系统集成商、
储能系统相关部件制造企业销售。公司储能系列产品的目标客户群体包括储能系
统项目业主或总包方、储能系统集成商、储能系统相关部件制造企业等,与公司
现有主要下游应用领域及主要客户均有很高的重合度,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
    2022 年 1 月,公司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六安能量双河新能
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河新能源”)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协议书》,约定
双河新能源未来所有储能项目将公司作为首选供应商,由公司为其提供储能设备
产品或储能 EPC 工程总包服务。
    2022 年 4 月,公司与天津瑞源电气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中广核海
南白沙邦溪 100MW 光伏项目储能设备采购项目”,项目中标金额为 6,499.92 万
元,公司负责项目 50MWh 储能设备(30 台)的生产、安装、现场实施及售后服
务保障。公司预计将于 2022 年三季度交付该项目全部储能设备,截至本回复报
告出具日,公司已完成该项目 25MWh(15 台)中高压直挂(级联)储能系统产
品的生产。
    2022 年 6 月,公司与海南牛路岭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签署了《电力设备购销
合同书》,合同金额为 6,970.00 万元,公司负责向海南交控能源有限公司乐东县
莺歌海 100MW 光伏发电项目供应 50MWh(30 台)中高压直挂(级联)储能系
统产品,上述产品的生产及交付预计将于 2022 年三季度完成。
    3、光伏电站业务
    最近一年内,公司分别在江苏、海南、广东等地区陆续承接了多个光伏电站
工程业务及光伏发电业务合同,具体情况如下:
    2021年8月,公司子公司昆山新能源与昆山国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
了《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昆山新能源向其提供光伏发电电力并按照约定电价向
其收取光伏发电电费,期限25年。
    2021年10月,公司与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石油分公司签署
了《连云港石油分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施工框架合同》,公司为其提供分布
式光伏发电项目工程总承包,并根据项目工程量及约定单位造价结算工程款。
    2021年12月,公司与哈尔滨电气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海南万宁户
用光伏项目施工安装承包合同》,公司向其销售光伏电站相关设备以及提供电站

                                 8-1-40
建设和设备安装工程服务,合同价格59.40万元。
    2022年7月,公司中标广东江门海信电子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EPC总承
包工程,中标金额为2,425.80万元。
    综上,截至本回复报告出具日,公司数字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业务在手订单
含税金额为30,258.22万元,储能系列产品业务在手订单含税金额为13,469.92万
元,光伏电站业务在手订单含税金额超过2,500万元,因此,前述新业务已成为
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将大幅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二、中介机构核查意见
    (一)核查过程
    针对以上事项,保荐机构和申报会计师执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对发行人财务报表进行整体性分析复核,比较不同期间收入、成本、费
用、资产、负债、现金流变化情况,分析公司利润的形成情况及变化原因;
    2、检查发行人收入、成本、毛利、销量明细表,分析收入、成本、毛利的
构成,计算销售单价、单位成本、毛利率等指标,了解相关指标变动的原因;
    3、获取报告期内发行人原材料采购明细及价格数据,结合发行人主要原材
料采购合同或订单进行核查,通过Wind资讯、中华商务网、中宇资讯等查询发
行人主要原材料的市场价格信息,分析原材料价格变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
    4、获取发行人承接的销售订单明细,分析订单价格趋势;
    5、检查发行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明细表,了解各
项期间费用率的主要构成及变动原因;
    6、获取发行人员工花名册,分析各类人员数量、薪酬总额、人均薪酬及变
化情况,并向发行人管理层了解职工薪酬变动原因及对利润的影响;
    7、检查发行人的固定资产明细表、在建工程明细表,复算长期资产的折旧,
分析折旧金额对利润的影响;
    8、抽取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大额合同、发票、付款申请单、银行回单等原
始资料,查验费用核算内容、计算依据;
    9、获取研发项目费用台账,检查发行人主要研发项目的材料费用、职工薪
酬、固定资产折旧及其他费用归集与结转情况;抽查研发领料单,核对领用部门
是否属于研发部门;获取发行人研发人员名单,核对与研发项目立项文件是否对
应;抽查研发项目的其他费用;

                                   8-1-41
       10、获取发行人借款合同和借款台账,检查借款合同内容和条款,复算借款
的利息支出,检查利息支出与借款的勾稽关系,分析借款金额及利息费用变化情
况;
       11、访谈发行人管理层,了解新增业务的开展情况及与发行人目前主要产品
的关系;
       12、查阅发行人新增业务的在手订单。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及申报会计师认为:
       1、2020 年、2021 年发行人营业收入增长但净利润基本持平的具体原因为:
因原材料价格上涨,2021 年公司主要产品的毛利率较 2020 年有所下降,2021 年
公司营业收入较 2020 年增长 36.32%的情况下毛利较 2020 年仅增长 19.70%;同
时,2021 年公司职工薪酬、研发投入、折旧、利息费用等大幅增加导致期间费
用较 2020 年大幅增长;
       2、根据公司数字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储能业务、光伏电站业务在手订单,
上述新业务已成为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保荐机构总体意见:对本回复材料中的公司回复,本机构均已进行核查,确
认并保证其真实、完整、准确。

    (以下无正文)




                                   8-1-42
(本页无正文,为《关于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
换公司债券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之回复报告》之盖章页)




                                         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8-1-43
                        发行人董事长声明

    本人已认真阅读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
回复报告的全部内容,确认本回复报告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并对上述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发行人董事长:
                  李志远




                                          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8-1-44
(本页无正文,为《关于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
换公司债券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之回复报告》之签章页)




保荐代表人:
                  苗淼                   陆颖锋




                                                  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8-1-45
                        保荐机构总裁声明

    本人已认真阅读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
回复报告的全部内容,了解本回复报告涉及问题的核查过程、本公司的内核和风
险控制流程,确认本公司按照勤勉尽责原则履行核查程序,本回复报告不存在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上述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及时性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保荐机构总裁:
                  王青山




                                                 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