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科诺尔 832522 邢台纳科诺尔精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Xingtai Naknor Technology Co.,Ltd 年度报告摘要 2023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 资者应当到北京证券交易所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1.2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公司负责人付建新、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蔡军志及会计机构负责人王雷波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 的真实、准确、完整。 1.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了审议本次年度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1.4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5 权益分派预案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股 项目 每 10 股派现数(含税) 每 10 股送股数 每 10 股转增数 年度分配预案 3 0 2 1.6 公司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姓名 吴民强 联系地址 河北省邢台市经济开发区振兴南路 1788 号 电话 0319-3928676 传真 0319-3966777 董秘邮箱 wmq@naknor.com 公司网址 www.naknor.com 办公地址 河北省邢台市经济开发区振兴南路 1788 号 邮政编码 054001 公司邮箱 wmq@naknor.com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 www.bse.cn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2.1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一直致力于为电池生产企业和有高精度辊压需求的企业提供高精度、高稳定性、操控便捷的成 套设备,主要客户涵盖国内外知名电池生产企业,主要从事业务包括: 1、锂离子电池极片辊压机、辊压分切一体机及其相关服务; 2、应用于新能源电池新工艺、新材料的辊压或者成型设备(如应用于钠离子电池、补锂工艺、干 法电池、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环保水系铁镍电池等生产设备); 3、其他用途(如高分子材料、碳纤维、膜材料等)生产用设备。 (二)公司的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的商业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1、销售及盈利模式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新能源电池极片辊压机,属贵重、大型生产设备,主要服务于新能源电池制造企 业。由于电池生产企业对设备的性能参数要求不尽相同,产品绝大部分为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定做,以直 销方式销售。公司销售网络以粤、浙、沪等东南部沿海地区为源点向内地散射性分布,遍布于全国 30 多个省市自治区。公司获取订单主要通过销售人员与客户直接沟通、参与客户招标项目、参加专业型展 会等方式。公司报告期内主要通过轧机的生产及销售活动获取收入,公司也通过提供轧机大修、备件销 售等服务获取部分利润。公司的下游客户以动力及储能电池制造企业为主,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中 创新航、亿纬锂能、蜂巢能源、欣旺达、孚能科技、海辰储能、武汉楚能、远景动力、清陶能源等。 2、采购模式 为了更好的控制产品生产成本及产品品质,增加高附加值环节在产品价值中的比重,公司主要将轧 辊的精磨以及最后总装作为公司自有生产环节,包括轧辊在内的零部件均靠外部采购或外协生产而来。 外部采购与外协生产的主要差异为:外部采购主要采购内容为标准零部件,直接向公开市场采购,主要 包括轴承、减速机、电气元器件等;外协采购主要系公司向外协厂商提供图纸及技术方案,由外协厂商 生产加工后交付公司使用,主要包括轧辊、机座等。公司的主要供应商类型为机械设备加工厂、五金制 造厂等。 3、生产模式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模式,在确定客户需求之后,公司成立专门项目小组,开展包括立项、管理、研 发、设计、试验在内的多项工作,落实小组各组员责任,明确各阶段的要求和要点,逐步开展设计、生 产工作。生产部门根据技术部下达的定制化技术指标制定生产计划。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由公司质检部 门对原料、生产过程、产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和监督管理。 4、研发模式 公司的研发模式以自主研发为主,联合研发、委托研发为辅。 公司自主研发流程为市场部汇总分析电池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客户的重大技术需求,并整理编 纂项目需求书,提交由总经理、总工程师等公司领导组成的审核团队进行审核。通过审核后,研发部根 据项目需求书开展研发工作,主要分为立项、开发、测试、试产、量产共 5 个阶段。 (三)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整合邢台、深圳、常州各地技术资源,统一部署,重点突破,以自主研发为主,与下游领域龙 头企业或相关科研院所(清华大学、燕山大学等)合作开发为辅。报告期内新增 11 项发明专利权、69 项实用新型专利权。 公司开展电池极片辊压精确控制技术及装备开发与工业应用研究、碳纤维预浸线的研发和高精度超 宽幅电池极片辊压机产业化等项目的研发工作。研发工作中围绕辊压工艺数学模型、AGC 泵控节能系统、 高精度热辊压技术、极片辊压变形多尺度力学模型、辊型在线柔性调控技术、工业大数据智能化模型等 先进技术,特别是对辊压基础理论与工业应用研究,进一步提升了锂电池极片辊压质量与工艺装备水平, 进一步提高了碳纤维预浸生产的稳定性,从而稳定提高了公司产品在市场端的技术优势和领先性。 2、产品工艺优势 公司已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贯穿于采购、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公司对 进厂原材料实行分类管理和严格品质检验,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公司根据 ISO9001 管 理体系的要求,严格按照相关国际和国家通行标准要求组织生产。公司还制定了一系列内控标准,强化 产品质量管理控制,严控生产流程和工艺。公司产品不仅在运行速度、辊压精度、设备规格、智能化程 度等方面不断突破,并且在热辊、干法电极等新工艺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进而保证公司设备产品的 市场竞争力。 3、客户优势 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与客户服务的积累,公司产品品质及售后服务质量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公司产 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众多头部新能源电池生产企业,其中尤以动力、储能新能源电池厂商为主。动力、 储能新能源电池厂商在选择生产设备时要对设备的性能、功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还会考虑供应商的 响应速度、售后服务、产品技术更新及服务保障能力。公司已形成一套包括市场与客户需求收集分析、 销售服务、产品设计研发、生产与安装调试以及售后响应服务等在内的完整服务体系。并且为了保证公 司的售后服务质量,公司已组建一支经验丰富的售后服务团队,及时响应客户问题并进行反馈,在约定 时间内协助客户现场排查故障并解决问题。 目前,公司已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蜂巢能源、欣旺达、孚能科技、海辰储 能、武汉楚能、远景动力、清陶能源等国内知名新能源企业以及松下、日立、有量科技等海外知名新能 源企业提供锂电辊压设备,其中,公司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已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优质的客户资源与较 高的客户认可度为公司树立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随着下游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公司与头部新 能源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有利于公司未来业务发展以及保持市场竞争中的有利地位。 4、管理团队及专业化技术人才优势 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管理团队,覆盖研究开发、质量控制、生产管理等多个方面。公司管理团队坚 持长期可持续发展、注重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就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各方面制 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形成一套系统的、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体系。报告期末,公司共有 102 名技术人 员,占全部人员总数的 13.67%,公司的专业化技术团队理论知识扎实、研发实力强、经验丰富,能够将 多年积累的行业经验用于公司工艺优化改进及技术研发创新,有助于快速高效排查、解决设计和生产等 各个环节可能遇到的工艺和技术难点,保障产品质量。公司的人才优势是保证公司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 持续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之一。 2.2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2023 年末 2022 年末 增减比例% 2021 年末 资产总计 2,546,708,637.27 1,746,614,893.08 45.81% 960,298,946.8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893,185,262.51 313,140,879.73 185.23% 194,667,894.72 净资产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9.57 5.19 84.39% 3.42 每股净资产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 62.83% 81.25% - 79.49% 资产负债率%(合并) 64.93% 82.07% - 79.73% 2023 年 2022 年 增减比例% 2021 年 营业收入 945,512,692.72 756,236,224.52 25.03% 389,301,644.8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123,827,256.96 113,262,139.70 9.33% 29,446,283.76 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113,842,474.29 108,438,434.88 - 26,408,270.09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222,076,428.19 -23,139,404.87 -859.73% 111,475,101.76 量净额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 24.11% 44.30% - 16.36% 率%(依据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润计算)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 22.16% 42.41% - 14.68% 率%(依据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后的净利润计算)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1.85 1.96 -5.61% 0.52 2.3 普通股股本结构 单位:股 期初 本期 期末 股份性质 数量 比例% 变动 数量 比例% 无限 无限售股份总数 41,375,250 68.54% 8,513,211 49,888,461 53.43% 售条 其中: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11,891,750 19.70% -11,891,750 0 0.00% 件股 董事、监事、高管 139,500 0.23% -139,500 0 0.00% 份 核心员工 0 0.00% 10,000 10,000 0.01% 有限 有限售股份总数 18,994,750 31.46% 24,486,789 43,481,539 46.57% 售条 其中: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15,056,250 24.94% 11,891,750 26,948,000 28.86% 件股 董事、监事、高管 1,753,500 2.90% 139,500 1,893,000 2.03% 份 核心员工 2,185,000 3.62% 455,539 2,640,539 2.83% 总股本 60,370,000 - 33,000,000 93,370,000 - 普通股股东人数 6,023 2.4 持股5%以上的股东或前十名股东情况 单位:股 期末持股 期末持有限售股 期末持有无限 质押或司法冻结情况 序号 股东名称 股东性质 期初持股数 持股变动 期末持股数 比例% 份数量 售股份数量 股份状态 数量 1 境内自然 13,425,000 0 13,425,000 14.38% 13,425,000 0 - 0 付建新 人 2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境内非国 0 8,000,000 8,000,000 8.57% 8,000,000 0 - 0 投资基金(有限合伙) 有法人 3 境内自然 7,540,000 0 7,540,000 8.08% 7,540,000 0 - 0 穆吉峰 人 4 境内自然 5,983,000 0 5,983,000 6.41% 5,983,000 0 - 0 耿建华 人 5 湾区产融投资(广州) 境内非国 4,808,825 -952,800 3,856,025 4.13% 0 3,856,025 - 0 有限公司 有法人 6 境内自然 2,649,848 -13,893 2,635,955 2.82% 0 2,635,955 - 0 赵勇 人 7 河北顺德投资集团有 境内非国 0 1,280,000 1,280,000 1.37% 1,280,000 0 - 0 限公司 有法人 8 境内自然 1,141,000 0 1,141,000 1.22% 1,141,000 0 - 0 李志刚 人 9 境内自然 480,000 277,765 757,765 0.81% 0 757,765 - 0 王开忠 人 10 境内自然 0 647,411 647,411 0.69% 0 647,411 - 0 彭操坪 人 合计 - 36,027,673 9,238,483 45,266,156 48.48% 37,369,000 7,897,156 - 0 持股 5%以上的股东或前十名股东间相互关系说明: 股东付建新、穆吉峰、耿建华为公司一致行动人,其他股东之间均不存在其他关联关系。 2.5 特别表决权股份 □适用 √不适用 2.6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情况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付建新、穆吉峰、耿建华,截至报告期末,付建新持有公司13,425,000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38%;穆吉峰持有公司7,54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08%;耿建华持有公司 5,983,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41%。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股权结构图如下: 2.7 存续至本期的优先股股票相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8 存续至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的债券融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3.1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变化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2 其他事项 事项 是或否 是否存在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或转移公司资金、资产及其他资源的情况 □是 √否 是否存在资产被查封、扣押、冻结或者被抵押、质押的情况 √是 □否 是否存在年度报告披露后面临退市情况 □是 √否 3.2.1. 被查封、扣押、冻结或者被抵押、质押的资产情况 单位:元 权利受限类 占总资产的比 资产名称 资产类别 账面价值 发生原因 型 例% 货币资金 流动资产 保证金、冻 21,106,222.98 0.83% 银行承兑汇票保证 结 金、冻结 应收票据 流动资产 质押、背书 39,912,714.40 1.57% 票据质押、已背书未 到期的票据 固定资产 非流动资产 抵押 14,757,712.18 0.58% 抵押借款 无形资产 非流动资产 抵押 14,757,079.80 0.58% 抵押借款 总计 - - 90,533,729.36 3.55% - 资产权利受限事项对公司的影响: 以上资产受限是公司正常开展业务产生,并未对公司正常经营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