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手机随时随地看行情

业绩预告预计2023-12-31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19.42%

  • 预告报告期:2023-12-31
  • 财报预告类型:预升
  • 幅度:+19.42%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577.85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19.42%。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83,985.00万元,同比增长0.59%;营业利润41,488.46万元,同比增长8.79%;利润总额41,760.09万元,同比增长9.9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9,577.85万元,同比增长19.4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2,620.41万元,同比增长4.45%。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为779,821.36万元,同比增长2.34%;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417,602.61万元,同比增长11.24%。报告期内,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公司3C领域的新产品销售取得突破,为公司业绩贡献新的增长点。公司深度绑定大客户,针对客户需求推出的柔性模块化生产线、MR生产设备等已完成部分交付并形成销售收入,营收规模实现稳健增长,产品结构的改善也使得公司毛利率有所提升。(二)上表中有关项目增减变动幅度达30%以上的主要原因无

业绩预告预计2023-06-30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

  • 预告报告期:2023-06-30
  • 财报预告类型:预盈

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00万元至94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值为:13300.73万元至14700.73万元。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了扭亏为盈,主要原因如下:(1)公司营收规模实现稳健增长,应用于3C领域的新产品销售取得突破。报告期内,公司深度绑定大客户,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服务能力,针对客户需求推出的柔性模块化生产线、MR生产设备等已完成部分交付并形成销售收入,为公司业绩贡献新的增长点;(2)公司部分业务采用美元交易,汇率变动给公司利润带来了积极的影响;(3)公司通过强化预算管控、降控采购成本等精细化管理手段,进一步加强成本费用管控,实现了降本增效,期间费用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业绩预告预计2023-03-31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412.14%

  • 预告报告期:2023-03-31
  • 财报预告类型:预增
  • 幅度:+412.14%

预计2023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90万元至528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值为:3559.03万元至4249.03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345.21%至412.14%。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1)主营业务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整体业务保持了稳定的增长,各业务条线产品矩阵不断丰富。同时,公司落实精细化管理政策取得了成效,期间费用率有所改善,净利润增速较快。(2)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增加较多,预计对净利润产生正向影响约2,000多万元

业绩预告预计2022-12-31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84.95%

  • 预告报告期:2022-12-31
  • 财报预告类型:预增
  • 幅度:+84.95%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756.1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84.95%。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81,011.05万元,同比增长25.69%;营业利润39,727.99万元,同比增长102.45%;利润总额39,568.30万元,同比增长103.8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5,756.10万元,同比增长84.9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3,675.41万元,同比增长147.33%。2022年末,公司总资产为762,061.10万元,同比增长35.11%;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378,230.85万元,同比增长57.69%。报告期内,公司整体业务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其中,在消费电子领域继续采取横向拓宽、纵向延深业务战略,延续竞争优势,业务收入稳步提升;新能源业务取得重大突破,核心客户业务拓展顺利,核心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同时,公司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推动精细化管理,期间费用率逐渐下降。汇率变动也给公司带来一定的正面影响。(二)上表中有关项目增减变动幅度达30%以上的主要原因报告期内,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及基本每股收益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系:(1)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在消费电子应用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同时新能源领域也取得重大突破,核心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并进一步拓展了客户群体。公司各项业务发展顺利,收入增长带动利润同步增长;(2)公司积极推动精细化管理,经营效率逐步提升,期间费用率逐渐下降;(3)公司部分业务采用美元交易,汇率变动给公司带来一定的正面影响。报告期末,公司的总资产、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系:公司经营规模扩大及在报告期内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将所募集的资金计入账面。

业绩预告预计2022-12-31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84.95%

  • 预告报告期:2022-12-31
  • 财报预告类型:预增
  • 幅度:+84.95%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756.1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84.95%。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81,011.05万元,同比增长25.69%;营业利润39,727.99万元,同比增长102.45%;利润总额39,568.30万元,同比增长103.8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5,756.10万元,同比增长84.9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3,675.41万元,同比增长147.33%。2022年末,公司总资产为762,061.10万元,同比增长35.11%;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378,230.85万元,同比增长57.69%。报告期内,公司整体业务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其中,在消费电子领域继续采取横向拓宽、纵向延深业务战略,延续竞争优势,业务收入稳步提升;新能源业务取得重大突破,核心客户业务拓展顺利,核心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同时,公司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推动精细化管理,期间费用率逐渐下降。汇率变动也给公司带来一定的正面影响。(二)上表中有关项目增减变动幅度达30%以上的主要原因报告期内,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及基本每股收益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系:(1)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在消费电子应用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同时新能源领域也取得重大突破,核心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并进一步拓展了客户群体。公司各项业务发展顺利,收入增长带动利润同步增长;(2)公司积极推动精细化管理,经营效率逐步提升,期间费用率逐渐下降;(3)公司部分业务采用美元交易,汇率变动给公司带来一定的正面影响。报告期末,公司的总资产、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系:公司经营规模扩大及在报告期内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将所募集的资金计入账面。

业绩预告预计2021-12-31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19.12%

  • 预告报告期:2021-12-31
  • 财报预告类型:预降
  • 幅度:-19.12%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349.61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19.12%。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82,877.29万元,同比增长47.44%;营业利润20,685.59万元,同比下降28.39%;利润总额20,632.84万元,同比下降27.2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9,349.61万元,同比下降19.1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427.95万元,同比下降28.21%。2021年末,公司总资产为549,875.29万元,同比增长27.03%;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240,979.27万元,同比增长37.16%。报告期内,公司下游应用领域需求旺盛,公司业务发展战略得当,实现营业总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但由于拓展新能源和半导体领域前期费用投入较大,叠加材料成本上升、研发人力和费用投入持续增加等因素,导致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二)上表中有关项目增减变动幅度达30%以上的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7.44%,主要是因为:下游消费电子和新能源应用领域需求旺盛,公司在各应用领域所采取的拓展战略成效显着。报告期末,公司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长37.16%,主要是因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并在科创板上市所募集的资金计入账面。

业绩预告预计2021-03-31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85.78%

  • 预告报告期:2021-03-31
  • 财报预告类型:减亏
  • 幅度:+85.78%

预计2021年1-3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35.86万元至-1697.53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87.14%至85.78%。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2021年1-3月,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有大幅上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主要系期间费用影响所致:随着公司人数的增加,尤其研发人员的增长,职工薪酬类、差旅类等期间费用较去年同期会有所增加,预计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合计较去年同期增加超过6,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