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2024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00万元至408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值为:-7534.61万元至-6854.61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68.91%至-62.69%。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1、报告期内,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新基建布局节奏及市场竞争态势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公司解决方案类业务营收减少约5,655万元,同比下降约87.37%;海外业务营收减少约2,147万元,同比下降约46%,导致整体净利润下降。2、结合联营企业的行业市场及实际经营情况等综合影响因素,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联营企业拟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1,372.8万元,导致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同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的《关于2024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012)。3、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团队建设与市场布局;持续保持前瞻性研发投入,主营产品技术迭代升级有序进行,新产品开发稳步推进。报告期内研发人员数量、专利数量、新品开发数量持续增加。公司经营管理、研发投入及市场营销的增加,整体导致管理费用、研发费用、销售费用同比增加约3,394万元。4、报告期内,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减少约718万元,导致其他收益同比减少。2024年,公司紧跟国家政策导向,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在传统电力、新能源、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等领域深耕细作,强化渠道布局与市场拓展力度。通过对存量市场的挖掘和创新升级,公司优化了业务模式,持续开发增量市场并捕获新需求。同时,公司加速创新步伐,推动新产品、新解决方案的研发与实施,确保技术与市场需求同步发展。公司在智慧矿山行业的发展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储能领域订单充足。目前,公司已在传统电力领域实现新产品全面覆盖,且产品严格遵循行业准入标准,成功赢得市场认可,订单有望稳步增长。未来,随着重点示范项目的稳步推进,公司将在轨道交通、数字化转型领域实现更多订单的突破,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在智能制造领域,公司将不断优化产品,推出创新的工业自动化新品,以满足市场的多元需求。在国际市场上,公司正积极加大投入,优化全球布局,致力于将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预计2023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963406.2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15.48%。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内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1、经营情况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3,942.60万元,同比增长30.9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096.34万元,同比增长15.4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618.47万元,同比增长28.09%。因公司实施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若剔除股份支付费用的影响,2023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973.17万元,同比增长24.6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495.30万元,同比增长39.76%。2、财务状况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108,131.51万元,同比增长8.12%;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89,200.90万元,同比增长12.6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11.87元,同比下降24.30%。3、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2023年,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挑战大于机遇,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凸显;虽然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回升向好,但需求不足、内生动力较弱。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公司继续坚持以“工业互联”为主导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年度经营目标,深耕核心市场,不断加大开拓新兴市场和海外市场的力度,积极发挥市场、研发、采购、服务等多方面的经营优势,加快工业互联网、工业数字化、TSN端到端、HaaS等解决方案的落地,初步实现从产品型企业到端到端全栈式产品解决方案型企业的发展,由过往单一的通信产品提供商转变为场景化的软硬件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商,助力公司订单开拓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公司订单保持稳定且持续增加,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稳步增长;净利润也随之增长。(二)主要数据及指标增减变动幅度达30%以上的主要原因说明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0.90%,主要原因系公司所处工业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下游终端应用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另外公司在报告期内初步实现从产品型企业到端到端全栈式产品解决方案型企业的发展,由过往单一的通信产品提供商转变为场景化的软硬件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商,助力公司订单开拓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公司订单保持稳定且持续增加,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稳步增长。2、报告期内,公司实施了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和股权激励计划,股本较去年同期增长48.68%。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6316286.5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59.41%。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内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1、经营情况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3,583.42万元,同比增长32.3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631.63万元,同比增长59.4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533.13万元,同比增长67.52%。2、财务状况2022年末,公司总资产100,024.43万元,同比增长15.13%;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79,229.59万元,同比增长11.1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15.68元,同比增长11.13%。3、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报告期内,公司所处工业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电力及新能源、智慧矿山、智能制造等终端应用市场需求强劲,公司订单开拓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公司订单充足且持续增加,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稳步增长。2022年,公司研发和销售端的布局投入逐步显现成效,公司以流程为抓手,打造多部门联动、岗位沟通顺畅的流程型组织变革,进一步提升人效。研发、销售及管理人员总体薪酬费用占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二)主要数据及指标增减变动幅度达30%以上的主要原因说明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同期上升32.30%,主要系公司下游电力及新能源、智慧矿山、智能制造等终端应用市场需求强劲,公司订单充足且持续增加,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稳步增长。2、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上升59.66%,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期上升59.0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上升59.4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上升67.52%,主要系一方面公司订单增加、销量增长;另一方面,公司研发和销售端的布局投入成效显现,同时通过提升人效,研发、销售及管理人员总体薪酬费用占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3、报告期内,基本每股收益较上年同期上升59.1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较上年同期上升46.80%,主要原因为净利润增长。
预计2022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6316286.5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59.41%。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内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1、经营情况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3,583.42万元,同比增长32.3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631.63万元,同比增长59.4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533.13万元,同比增长67.52%。2、财务状况2022年末,公司总资产100,024.43万元,同比增长15.13%;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79,229.59万元,同比增长11.1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15.68元,同比增长11.13%。3、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报告期内,公司所处工业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电力及新能源、智慧矿山、智能制造等终端应用市场需求强劲,公司订单开拓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公司订单充足且持续增加,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稳步增长。2022年,公司研发和销售端的布局投入逐步显现成效,公司以流程为抓手,打造多部门联动、岗位沟通顺畅的流程型组织变革,进一步提升人效。研发、销售及管理人员总体薪酬费用占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二)主要数据及指标增减变动幅度达30%以上的主要原因说明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同期上升32.30%,主要系公司下游电力及新能源、智慧矿山、智能制造等终端应用市场需求强劲,公司订单充足且持续增加,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稳步增长。2、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利润较上年同期上升59.66%,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期上升59.0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上升59.4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上升67.52%,主要系一方面公司订单增加、销量增长;另一方面,公司研发和销售端的布局投入成效显现,同时通过提升人效,研发、销售及管理人员总体薪酬费用占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3、报告期内,基本每股收益较上年同期上升59.1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较上年同期上升46.80%,主要原因为净利润增长。
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493427.5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6.11%。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内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1、关于2021年度营业收入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35%。报告期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受益于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持续繁荣,叠加公司产品结构改善、营销网络覆盖度提升及公司智能智造、智慧城市、矿山、电力及新能源行业等终端行业应用场景需求旺盛等因素,公司主要产品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产品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6.92%。2、关于2021年度净利润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049.3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1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572.3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3.71%。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1)报告期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公司芯片及金属原材料成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报告期内公司基于战略布局,进一步加大营销资源投入,优化营销渠道布局,使得2021年度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37.07%;(3)公司为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公司业务规模的增长,加大高质量研发人才团队建设,2021年度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48.31%。报告期内,公司使用暂时闲置自有资金及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1,364.6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123.23万元,此项计入非经营性损益中。3、关于2021年度末资产负债情况:2021年度,公司财务状况良好,公司总资产8.69亿元,较报告期期初增长14.5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7.13亿元,较报告期期初增长5.9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1.44元/股,较报告期期初增长6.01%。总资产增加主要系上海子公司工业互联网设备扩产工程项目正在按期建设中,在建工程增加1.01亿所致。
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432299.6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11.11%。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09,193,068.1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2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4,432,299.6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1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9,976,839.9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73%。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758,609,412.16元,较报告期期初增长183.0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672,749,183.62元,较报告期期初增长200.45%。受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公司产品交付有所延迟,对公司业务发展造成短期冲击,但公司客户需求依然存在,且在国家政策的重视与支持下,智慧城市、矿山、轨道交通、电力及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工业互联网下游应用领域蓬勃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同时,新基建的推出进一步加快了工业系统的数字进程,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使得公司全年营业总收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均实现同比增长。(二)上表中有关项目增减变动幅度达30%以上的主要原因说明:1、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183.09%,主要系公司在报告期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位后,货币资金增加及公司保持持续盈利所致。2、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和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分别同比增长200.45%、125.33%,主要系公司在报告期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和公司实现经营利润所致。3、公司股本同比增长33.33%,主要系公司在报告期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股本增加所致。
预计2020年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432299.6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11.11%。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一)报告期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09,193,068.1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2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4,432,299.6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1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9,976,839.9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73%。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758,609,412.16元,较报告期期初增长183.0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672,749,183.62元,较报告期期初增长200.45%。受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公司产品交付有所延迟,对公司业务发展造成短期冲击,但公司客户需求依然存在,且在国家政策的重视与支持下,智慧城市、矿山、轨道交通、电力及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工业互联网下游应用领域蓬勃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同时,新基建的推出进一步加快了工业系统的数字进程,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使得公司全年营业总收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均实现同比增长。(二)上表中有关项目增减变动幅度达30%以上的主要原因说明:1、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183.09%,主要系公司在报告期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位后,货币资金增加及公司保持持续盈利所致。2、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和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分别同比增长200.45%、125.33%,主要系公司在报告期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和公司实现经营利润所致。3、公司股本同比增长33.33%,主要系公司在报告期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股本增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