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题 1:年报显示,2023 年度,你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归母净利润) 为-42.63 亿元。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你公司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 310.76 亿元,资产负 债率为 62.11%,较上一年末增加 7.75 个百分点;速动比率 0.23,同比下滑 25.81%,EBITDA 利息保障倍数为 3.88,同比下滑 62.29%;短期负债金额 469.29 亿元,同比上升 60.91%;一 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金额为 86.51 亿元。截至年报报出日,你公司已将于 2023 年 12 月 31 日 的人民币 124.33 亿元短期借款通过还本续贷的方式延期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以后。 2023 年末,你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 194.29 亿元,其中,受限的货币资金主要为银行承兑汇票 保证金、贷款保证金、期货保证金、信用证保证金等,金额为 56.53 亿元。期末你公司应付账款 金额 234.63 亿元,其他应付款金额 110.92 亿元。 请你公司: 问题 1-1:结合营运资金需求、经营现金流等情况说明持有货币资金与长短期借款金额同时较 高的原因与合理性。 公司回复: 一、公司营运资金需求及现金流情况 2023 年,国内猪价持续低位徘徊,仅在三季度出现阶段性反弹,其他时间多在低位运行。为 防范公司经营亏损及猪价大幅下降可能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公司加大现金流管理及成本管控力度, 增强自身造血能力,从二季度起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回正,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98.93 亿元。 2 公司 2023 年经营及投资活动现金流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亿元 项目 2023 年度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1,188.81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1,089.8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8.93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28.33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200.5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72.19 三、经营及投资活动合计现金流量 经营与投资活动合计现金流入 1,217.14 经营与投资活动合计现金流出 1,290.40 经营及投资产生的合计现金流量净额 -73.26 月均经营与投资活动合计现金流入 101.43 月均经营与投资活动合计现金流出 107.53 由上表可见,公司 2023 年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的月均合计现金流出金额为 107.53 亿元,公 司当前采用较为审慎的现金流管理政策,通常会根据当前营运资金及投资活动需求储备可供 1-2 个 月支出使用的账面资金。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货币资金 194.29 亿元,其中银行存款 136.79 亿元,公司的货币资金储备符合当前的现金流管理政策,货币资金余额处于合理水平。 3 二、同行业对比情况 2023 年末,公司与同行业公司 1 的货币资金相对长短期借款金额比例情况如下: 单位:亿元 公司简称 货币资金金额 长短期借款金额 货币资金金额/长短期借款金额 温氏股份 42.66 158.86 0.27 新希望 108.50 492.25 0.22 巨星农牧 4.46 19.94 0.22 神农集团 5.44 5.91 0.92 行业平均(剔除极值影响) 0.24 牧原股份 194.29 622.92 0.31 注: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结合上述分析,2023 年末公司的货币资金金额相较长短期借款金额的比例与同行业公司相比 基本一致,公司的货币资金储备规模与自身债务规模及行业周期等情况相匹配,具有合理性。 综上所述,公司持有的货币资金与长短期借款金额水平与行业周期波动及公司现金流管理政 策等方面有关,与同行业公司基本一致,具有合理性。 1 公司选择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要结合经营规模及生猪养殖模式、养殖效率等因素综合考量。温氏股份、新希望的经营规 模与公司存在一定可比性,根据公开披露信息,温氏股份、新希望 2023 年生猪出栏量分别位列上市公司第二及第三 名,经营规模相对较大;神农集团、巨星农牧的生猪养殖模式及养殖效率与公司存在一定可比性,根据公开披露信息, 神农集团、巨星农牧的种猪、仔猪主要为自繁自养,主要养殖效率指标如 PSY 约为 26-27,与公司更加接近。 4 问题 1-2:说明针对一年内到期负债的偿债计划、资金来源及筹措安排,结合货币资金受限情 况说明到期偿还上述债务是否存在不确定性,并结合资产负债率、现金流、重要收支安排、融资 渠道、资金成本等情况,分析说明你公司债务结构、规模是否稳健、可控,量化分析短期、长期 偿债能力,你公司有息负债率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较大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结合上述 说明你公司是否存在流动性风险,如是,请充分提示相关风险。 公司回复: 一、说明针对一年内到期负债的偿债计划、资金来源及筹措安排,结合货币资金受限情况说 明到期偿还上述债务是否存在不确定性 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有息负债合计 761.37 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金额 合计 544.51 亿元。具体按期限分布情况见下表: 单位:亿元 项目 1 年以内 1-3 年 3-5 年 5 年以上 合计 短期借款 469.29 - - - 469.29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75.22 - - - 75.22 长期借款 - 87.44 9.57 1.63 98.63 应付债券 - - 92.07 - 92.07 长期应付款 - 25.97 0.13 0.06 26.16 合计 544.51 113.41 101.77 1.69 761.37 针对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公司制定了严密的定期资金规划,具有多重偿债资金来源,具 体包括: 1、公司持有的货币资金较为充足。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 194.29 亿 元,其中不存在受限情形的银行存款余额为 136.65 亿元,账面现金较为充足。 5 2、公司资产变现能力较强。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存货价值为 419.31 亿元,公司存 货主要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及原材料等,公司生猪销售采用“钱货两清”模式,具有良好的经营现金流 创造能力,2023 年月均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金额为 99.07 亿元;另外,公司生产性生物资产为 93.15 亿元,主要为种猪,也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必要时可作为公司短期偿债的资金来源。 3、公司具有较强融资能力,融资授信资源储备充足。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结合市场状况和运营 需求储备了丰富的金融资源,以支持主营业务的正常运营与持续发展,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 公司未使用银行授信额度为 270.59 亿元,银行授信资源储备较为充足;公司储备债券批文合计 80 亿元,截至目前批文额度尚未使用,此外,公司已审议通过了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相关议案,募 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50 亿元(含 50 亿元)。 4、公司控股股东能够在必要时为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公司于 2022 年 5 月 20 日召开 2021 年 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向关联股东借款相关事项暨关联交易的议案》,申请借款额度 不超过 100 亿元,有效期 3 年,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未使用额度为 81 亿元。控股股东的资 金支持可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降低公司财务风险。 此外,公司设有专业的资金筹划团队,将合理安排资金收支及有息负债偿还工作,防范流动 性风险。公司未来将持续加强现金流管理及债务结构的优化工作,合理安排有息负债的偿还,确 保公司现金流安全稳健。 综上所述,公司针对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制定了严密的资金规划,具有多重偿债资金来源, 货币资金受限情况不会影响公司到期偿还上述债务,公司到期偿还上述债务不存在不确定性。 6 二、结合资产负债率、现金流、重要收支安排、融资渠道、资金成本等情况,分析说明你公 司债务结构、规模是否稳健、可控 1、公司资产负债率情况 公司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温氏股份 61.41% 56.25% 64.10% 新希望 72.28% 68.02% 64.98% 巨星农牧 59.85% 48.85% 44.68% 神农集团 26.41% 14.46% 13.03% 行业平均(剔除极值影响) 64.51% 57.71% 57.92% 牧原股份 62.11% 54.36% 61.30% 注: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2023 年底,公司资产负债率 62.11%,较上一年度有小幅上升,主要是因为 2023 年经营亏损 所致。由上表可见,公司近三年资产负债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处于中位水平,均控制在合理 范围内。 未来随着行业周期好转,公司经营业绩改善、盈利水平提升,公司将在稳健经营的基础上, 逐步降低杠杆水平,持续优化财务结构。 2、公司现金流及重要收支安排情况 公司生猪销售采用“钱货两清”模式,经营现金流创造能力较好。具体现金流情况请参见本问题 回复“1-1”之“一、公司营运资金需求及现金流情况”。随着生猪市场行情好转及成本的下降,公司 盈利能力及现金流情况预计将有较大改善。 针对重要收支安排,2023 年以来,公司主要经营策略是稳健增长、优化负债结构,由高速发 展转为高质量发展,随着公司产能建设逐步完成,预计未来每年资本开支整体将控制在较低水平。 7 3、公司主要融资渠道及资金成本 公司具有较强融资能力,融资授信资源储备充足。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结合市场状况和运营需求储备了丰富的金融资源,以支持主营业务的正常 运营与持续发展,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未使用银行授信额度为 270.59 亿元,银行授信 资源储备较为充足。公司与银行保持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头部银行授信占比超过 70%,存量 贷款成本持续下降,新增银行贷款成本基本在 4%以下,融资成本逐步降低。除银行贷款外,公司 储备债券批文合计 80 亿元,截至目前批文额度尚未使用,此外,公司已审议通过了公开发行公司 债券的相关议案,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50 亿元(含 50 亿元)。 综上所述,公司目前的债务结构和规模稳健、可控,具有合理性。 三、量化分析短期、长期偿债能力,你公司有息负债率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较大差异 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1、公司长短期偿债能力情况 2021 -2023 年,公司偿债能力主要财务指标情况详见下表: 财务指标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流动比率 0.67 0.80 0.62 速动比率 0.23 0.31 0.18 资产负债率 62.11% 54.36% 61.30% 8 2021-2023 年,公司流动比率分别为 0.62、0.80、0.67,速动比率为 0.18、0.31、0.23,处 于当前水平主要由于: (1)公司采取“全自养、全链条、智能化”养殖模式,具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的特点, 受到生猪生长周期等因素的影响,存在销售规模增幅略滞后于借款规模增幅的特性。此外,种猪 等生产性生物资产虽本身具有流动性,但按照会计准则要求需列入非流动资产进行核算。综合之 下导致流动资产规模增幅小于借款规模增幅。 (2)一般金融机构发放中长期贷款要求企业匹配和贷款金额足够的抵押物,而生猪养殖企业 的资产主要为生猪和猪舍,生猪作为活体资产难以确权,猪舍主要建于租赁集体土地,金融机构 普遍将其视为非有效抵押物,因此公司通常不倾向于抵质押类型的中长期贷款,主要使用短期借 款,导致短期借款比例相对较高,短期偿债指标相对较低。 针对短期债务,公司制定了严密的资金计划,合理安排资金收支及有息负债偿还工作,防范 流动性风险。公司具有多重偿债资金来源,具体量化分析可参见本问题回复之“1-2”之“一、说明针 对一年内到期负债的偿债计划、资金来源及筹措安排,结合货币资金受限情况说明到期偿还上述 债务是否存在不确定性”。未来,在公司收入规模增长以及负债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的情况下,公司 短期偿债能力有望得到较大提升。 2021-2023 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61.30%、54.36%、62.11%,2023 年较 2022 年有所 上升,主要系 2022-2023 年生猪价格长期维持低位运行所致,公司采用谨慎的现金流管理政策, 增加贷款规模,储备适量账面现金,防范流动性风险。 针对长期债务,考虑公司生猪销售采用“钱货两清”模式,经营现金流创造能力较好,预计随着 生猪市场行情好转及成本的下降,公司盈利能力及现金流情况将有较大改善,具备降低负债规模 的客观基础。此外,公司经营策略已转变为稳健增长,优化负债结构,随着公司产能建设逐步完 成,预计未来每年资本开支整体将控制在较低水平,可以有效降低资产负债率及长期偿债压力。 9 2、公司有息负债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对比情况 截至 2023 年末,公司有息负债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对比情况如下: 单位:亿元 公司 有息负债 总资产 有息负债率 温氏股份 271.19 928.95 29.19% 新希望 603.88 1,296.11 46.59% 巨星农牧 31.02 77.21 40.18% 神农集团 5.91 57.05 10.36% 行业平均(剔除极值影响) 38.65% 牧原股份 761.37 1,954.05 38.96% 注:同行业可比公司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公告;同行业公司有息负债计算口径为: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 负债-一年内到期的租赁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根据上表数据,公司有息负债率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公司的资金储备和管理能力、现金流创造能力和融资能力能够覆盖公司的长短期 偿债需求,公司有息负债率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基本一致,不存在较大差异。 四、结合上述说明你公司是否存在流动性风险,如是,请充分提示相关风险 综上所述,公司具有严密的资金规划和多重偿债资金来源,持有的货币资金及获得的银行授 信较为充足,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及资产变现能力,能够覆盖短长期偿债需求,公司整体流动性 风险可控。未来公司将持续坚持审慎的现金流管理政策,以应对行业周期底部的经营压力,拓宽 公司在行业周期底部的安全边际,为公司经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0 问题 1-3:说明使用受限货币资金的具体构成及明细、受限原因、是否存在冻结或划扣风险。 公司回复: 截至 2023 年末,公司受限货币资金的具体构成明细如下: 单位:亿元 类型 金额 受限原因 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 38.00 定期保证金 信用证保证金 16.80 定期保证金 定期存款 1.14 定期存款 期货保证金 0.33 交易保证金 其他 0.26 其他保证金等 合计 56.53 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受限的货币资金为 56.53 亿元,主要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 信用证保证金、定期存款、期货保证金等,公司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或信用证,期限一般为 6 个月, 主要是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本。公司的受限货币资金中,存在少量银行存款由于 诉讼及其他原因存在冻结情形,冻结金额为 0.14 亿,占货币资金总额的比例为 0.07%,占比较小。 截至 2024 年 5 月 25 日,已有 0.07 亿元解除冻结,相关冻结资金对公司日常经营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公司主要货币资金不存在冻结或划扣风险。 问题 1-4:说明报告期末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的具体内容,截至回函日相关款项的结转情况, 结合供应商对你公司的信用政策,说明款项逾期情况、规模及未来款项支付计划。 公司回复: 一、报告期末应付账款情况 报告期末,公司应付账款包含货款、工程设备款与其他款项。货款主要是为购买养殖生产所 耗用的原材料,包括饲料原材料、药品及疫苗等所形成的应付账款;工程设备款主要是为接受工 程服务及采购生猪养殖项目、生猪屠宰项目、饲料加工项目工程设备款等所形成的应付账款;其 他主要是为支撑业务开展所产生的费用类应付账款。具体情况如下: 11 项目 2023 年期末余额(万元) 期后结转金额(万元) 结转比例 是否逾期 货款 1,075,822.76 868,186.54 80.70% 否 工程设备款 1,253,492.67 476,336.01 38.00% 否 其他 16,987.96 16,287.36 95.88% 否 合计 2,346,303.39 1,360,809.91 58.00% 注:结转金额系按照先进先出原则统计;期后结转金额系截至 2024 年 5 月 25 日结转金额。 结合上表,公司 2023 年末应付账款整体结转比例为 58.00%,其中工程设备款结转比例相对 较低主要由于相关工程建设项目进度及工程设备安装未达到合同约定付款节点。公司应付账款期 后整体结转情况良好。 公司结合供应商的具体情况,制定并实施不同的信用政策。货款主要包括饲料原材料、药品 及疫苗,饲料原材料账期通常为 1 个月左右,药品及疫苗的账期通常为 6 个月左右;工程建设采 购的结算方式按照建设及验收进度的一定比例分期进行支付,通常周期更长。 综上所述,公司报告期末应付账款期后整体结转情况良好,不存在款项逾期情况。未来公司 将持续按照与供应商商定的信用政策进行款项支付。 二、报告期末其他应付款情况 截至 2023 年末,公司其他应付账款包含向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借款及利息;供应商履约保 证金、项目保证金及其他保证金等;员工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反向保理业务等。具体情况如下: 2023 年期末余额 期后结转金额 项目 结转比例 是否逾期 (万元) (万元) 借款及利息 190,000.00 190,000.00 100.00% 否 保证金 85,666.43 11,540.46 13.47% 否 限 制 性 股 票 回购 义 76,390.11 98.93% 否 77,213.72 务 反向保理业务 751,813.95 555,015.46 73.82% 否 其他 4,544.26 3,410.29 75.05% 否 合计 1,109,238.36 836,356.32 75.40% 注:结转金额系按照先进先出原则统计;期后结转金额系截至 2024 年 5 月 25 日结转金额。 12 结合上表,公司 2023 年末其他应付款整体结转比例为 75.40%,其中保证金期后结转比例相 对较低主要由于保证金通常系按照合同、协议约定,在业务终止时进行结转,而目前相关业务大 部分仍在进行中。公司其他应付款期后整体结转情况良好。 针对其他应付款的信用政策。借款及利息通常按照合同约定在到期日前还本付息进行结转; 保证金通常系按照合同、协议约定,在业务终止时进行结转;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系按照相关合 约在限制性股票解锁或回购时进行结转;反向保理业务系按照合同、协议约定,到期进行结转。 综上所述,公司报告期末其他应付款期后整体结转情况良好,不存在款项逾期情况。未来公 司将持续按照与相关其他应付款交易对方商定的信用政策进行款项支付。 问题 1-5:请年审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说明针对货币资金及资金往来执行的审计程序、 获取的审计证据,并对货币资金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年审会计师回复: (一) 审计程序 在 2023 年审计过程中,我们执行的与货币资金及资金往来,以及公司的持续经营编制基础恰 当性相关的审计程序主要包括: 1、了解及评价货币资金及资金往来相关的关键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有效性; 2、获取并检查境内公司在人民银行系统中登记的已开立账户清单,并与公司账面账户进行比 对,检查公司银行账户的完整性; 3、获取并检查公司期末各银行账户的对账单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检查公司银行账户账面 金额的准确性; 4、对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借款执行函证程序,函证内容包括账户余额、账户类型、起 止日期、利率、受限情况、已签约但尚未使用的银行授信等,实施函证全过程控制,检查复核回 函结果; 13 5、通过对管理层的访谈,了解货币资金受限的具体原因,并核对至回函,检查是否与披露内 容存在重大不一致; 6、检查公司企业信用报告,核实账面记录的准确性、完整性,关注信用报告中列示的公司对 外担保的信息; 7、获取公司 2024 年现金流量预测,了解管理层预测现金流量使用的关键假设,评价是否存 在管理层偏向,评估对持续经营评估结论的影响; 8、通过对管理层的访谈,了解公司有息借款的情况,检查相关借款合同和银行回单; 9、获取并检查主要供应商合同,了解公司主要供应商的信用政策; 10、选取公司期末主要供应商函证应付款项的期末余额和 2023 年度交易发生额,确认公司与 供应商的往来款和采购金额真实、准确; 11、抽取样本检查公司期后相关应付款项的结转情况,检查是否存在重大逾期情况。 (二)结论 基于以上工作,我们认为,于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货币资金真实准确,以持续经营假 设编制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上述有关货币资金储备、负债率和偿债能力、货币资 金受限原因及期后应付款项结转等情况的说明在所有重大方面与我们在 2023 年度审计过程中所获 取的资料及了解的情况一致。 14 问题 3:年报显示,你公司生物资产包含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2023 年末账面 价值合计为人民币 419.65 亿元,占资产总额的 21.48%。其中,消耗性生物资产包括仔猪、保育 猪、育肥猪及其他,期末账面价值为 326.50 亿元,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期末账面价值为 93.15 亿 元。2022 年及 2023 年半年度,你公司均未就消耗性生物资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23 年末, 你公司就存货中的库存商品、消耗性生物资产分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4,309.51 万元、1.59 亿元, 占期末存货账面余额的比例分别为 3.32%、0.49%。 请你公司: 问题 3-1:结合报告期生猪价格走势、非洲猪瘟的影响情况、市场需求变化、存货跌价准备计 提政策、原材料、库存商品和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具体内容、不同类型存货可变现净值的具体计算 方法及与成本之间的对比情况等,说明存货跌价准备或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的期初及半年度余 额均为 0 元、期末新增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具体原因及合理性,当期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充分性。 公司回复: 一、生猪价格走势、非洲猪瘟的影响情况及市场需求变化 我国生猪市场存在明显周期性,生猪供应波动是影响生猪价格的主要因素。据国家统计局数 据显示,2023 年,我国生猪出栏量 72,662 万头,较上年上升 3.8%。猪肉产量 5,794 万吨,同比 增长 4.6%,处于 2015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生猪出栏量大,猪肉产量增幅明显,是 2023 年全年生 猪价格低位运行的主要原因。2022 年 12 月以来,生猪价格进入下跌通道,2023 年全年,生猪价 格整体维持低位运行,仅在第三季度呈现阶段性反弹。2019-2023 年,生猪均价走势情况如下: 15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猪肉产量占全球 比例为 49.39%,位居全球第一。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国。猪肉是国人最主要的动物蛋白来 源,在我国肉类消费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猪肉产量为 5,794 万吨,占主要畜禽肉类产量的 60.10%。 二、存货及减值测试情况 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存货主要由消耗性生物资产、原材料、库存商品构成,具体情 况如下: 单位:万元 2023.12.31 项目 具体内容 账面余额 比例 消耗性生物资产 仔猪、保育猪、育肥猪等 3,280,933.52 77.87% 原材料 小麦、玉米、豆粕等 802,572.76 19.05% 库存商品 冷鲜肉、冷冻肉等 129,822.63 3.08% 合计 4,213,328.90 100.00% 16 1、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及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 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为生产用而持有的材料,其可变现净值根据其生产的产成品可 变现净值为基础确定。对于消耗性生物资产,有确凿证据表明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 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使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按照可变 现净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期末通常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 减记的金额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2、公司存货减值测试过程 (1)公司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测试过程 1)假定将仔猪、保育猪和育肥猪饲养至可销售状态的商品猪出售,以出售价格扣除由期末 状态饲养至可销售状态的商品猪期间发生的饲养成本以及销售费用后的金额作为其可变现净值。 2)使用公司当期各阶段生猪的计量参数作为计算可变现净值时的参数使用。 3)对单位售价的预测:综合考虑未来供需情况、原材料价格变动等因素后确定生猪出栏销 售时的预计售价。 经计算单头生猪的可变现净值与期末成本如下: 2022 年 12 月 31 日 单位:元/头 由期末状态饲养至可销 是否需要 预测单头 单头销售 单头可变现 期末单头存 项目 售状态的商品猪期间发 计提跌价 售价 费用 净值 栏成本 生的单头饲养成本 准备 仔猪 1,892.00 1,385.52 10.40 496.08 246.11 否 保育猪 1,870.00 1,141.70 10.40 717.91 489.94 否 育肥猪 1,848.00 448.01 10.40 1,389.59 1,183.62 否 17 2023 年 6 月 30 日 单位:元/头 由期末状态饲养至可销 是否需要 预测单头 单头销售 单头可变现 期末单头存 项目 售状态的商品猪期间发 计提跌价 售价 费用 净值 栏成本 生的单头饲养成本 准备 仔猪 1,859.00 1,387.36 12.93 458.71 229.84 否 保育猪 1,870.00 1,148.75 12.93 708.32 468.45 否 育肥猪 1,738.00 463.86 12.93 1,261.20 1,153.33 否 2023 年 12 月 31 日 单位:元/头 由期末状态饲养至可销 是否需要 预测单头 单头销售 单头可变现 期末单头存栏 项目 售状态的商品猪期间发 计提跌价 售价 费用 净值 成本 生的单头饲养成本 准备 仔猪 1,857.90 1,392.40 13.58 451.92 256.55 否 保育猪 1,694.00 1,162.63 13.58 517.79 517.88 是 育肥猪 1,680.80 469.26 13.58 1,197.96 1,206.59 是 公司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测试结果,主要受到资产负债表日生物资产账面值、至可销售状态 前所发生的饲养成本、销售费用,预计达到可销售状态的销售体重及预计售价等变量影响。公司 不同时点由于在生物资产账面值、预计养殖成本、预计销售体重、预计销售价格等方面存在差异, 消耗性生物资产是否计提跌价准备以及计提比例亦会存在差异。 2023 年末,公司上述减值测试主要参数较以前年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如下: 1)2023 年末,公司减值测试参数中单头销售费用较 2022 年末及 2023 年 6 月末有所上升主 要是销售人员数量增加所致; 2)2023 年末,公司育肥猪由期末状态饲养至可销售状态期间发生的单头饲养成本较 2022 年 末及 2023 年 6 月末有所增加,主要是因为 2023 年末,公司根据近期实际育肥猪销售均重,上调 了减值测试中预计达到可销售状态出栏体重,由期末状态饲养至可销售状态的商品猪需要增加的 体重有所增加,期间发生的单头饲养成本亦有所增加。 18 3)公司育肥猪的预测单头售价主要根据预计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商品猪体重,同时结合市场行 情、能繁母猪存栏量、市场供需关系及资产负债表日可以获取到的其他有效外部价格信息包括生 猪期货价格、行业或外部专家研判等进行确定。2023 年末,公司育肥猪预计单头售价较 2022 年 末及 2023 年 6 月末有所下降,主要是 2023 年末资产负债表日时点公司对未来生猪市场价格预期 较 2022 年末及 2023 年 6 月末资产负债表日有所下降。同时,该等预计售价的下降对公司育肥猪 预测单头售价的影响大于预计出栏体重上升对预测单头售价的影响。 由于生猪期货价格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生猪价格的预期情况,对公司预计售价的合理性具有一 定的参考意义。2022 年末,对应 3 个月后交割的生猪期货 LH2303 收盘价为 16.14 元/公斤;2023 年 6 月末,对应 3 个月后交割的生猪期货 LH2309 收盘价为 15.51 元/公斤;而 2023 年 12 月末, 对应 3 个月后交割的生猪期货 LH2403 的收盘价仅为 13.72 元/公斤,也表明了公司在 2023 年末资 产负债表日时点对生猪市场未来价格的判断与市场整体判断一致。 综上,2023 年末公司育肥猪可变现净值较 2022 年末及 2023 年 6 月末下降,主要原因包 括:单头销售费用增加、预计出栏体重上升导致的由期末状态饲养至可销售状态期间发生的单头 饲养成本增加,以及 2023 年末资产负债表日时点公司对未来生猪价格的判断较 2023 年 6 月末有 所下调导致的预测单头售价下降。 (2)公司原材料及库存商品减值测试过程 资产负债表日,公司按照单个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可变现净 值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 关税费后的金额。 为生产而持有的原材料,其可变现净值根据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为基础确定。为执 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当持有存货的数 量多于相关合同订购数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19 2022 年末、2023 年 6 月末及 2023 年末,公司对原材料、库存商品等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并 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计提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经测算,2022 年末、2023 年 6 月末,公司的原材料及库存商品不存在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 情形,无需计提减值准备。2023 年末,公司原材料不存在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情形,部分库存 商品存在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情形,公司对库存商品计提跌价准备 0.43 亿元。 经过上述测试,公司存货跌价准备期初及半年度余额均为 0 元、期末新增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具有合理性和充分性。 问题 3-2:说明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就同类型存货的跌价准备计提比例的差异情况,并结合存货 可变现净值的计量方法及成本差异情况,说明计提比例产生差异的原因。 公司回复: 近三年,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情况如下: 公司名称 2023 年 12 月 31 日 2022 年 12 月 31 日 2021 年 12 月 31 日 温氏股份 0.12% 0.23% 0.63% 新希望 3.96% 6.95% 13.88% 神农集团 9.98% 1.09% 3.31% 巨星农牧 5.32% 0.00% 0.00% 牧原股份 0.49% 0.00% 0.00% 注:温氏股份、新希望、巨星农牧消耗性生物资产中除生猪外,还包括鸡、鸭等禽类。 20 一、公司与同行业存货可变现净值计量方法 公司名称 存货 存货可变现净值是按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 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在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同 时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成本高于 其可变现净值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本公司通常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 备,资产负债表日,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存货跌价准备在原已计 提的金额内转回。消耗性生物资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及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资产负 温氏股份 债表日,消耗性生物资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并采用与确认存货跌价准备 一致的方法计算确认消耗性生物资产的跌价准备。如果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 记的金额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如 果消耗性生物资产改变用途,作为生产性生物资产,改变用途后的成本按改变用途时的 账面价值确定。如果消耗性生物资产改变用途,作为公益性生物资产,则按照《企业会 计准则第 8 号——资产减值》规定考虑是否发生减值,发生减值时先计提减值准备, 再按计提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确定。 期末时,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量;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 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同时按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计入当期损益。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 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 新希望 货,按存货类别计提;与具有类似目的或最终用途并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 相关,且难以将其与该产品系列的其他项目区别开来进行估价的存货,则合并计提;其 他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资产负债表日如 果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则减记的金额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存货 跌价准备的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按照存货类别成本高于可变现净 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管理层在考虑持有存货目的的基础上,根据历史售价确定 神农集团 估计售价,并按照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或可出售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 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 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在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以取得的确凿证据 为基础,同时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在资产负债表日, 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当其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提取存货跌价准 巨星农牧 备。存货跌价准备通常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对于数量 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按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 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 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1 公司名称 存货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 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为生产用而持有的材料,其可变现净值根据其 生产的产成品可变现净值为基础确定。对于消耗性生物资产,有确凿证据表明由于遭受 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使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变现 净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按照可变现净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消耗性生物资产 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牧原股份 期末通常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 的,减记的金额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 当期损益。 对于消耗性生物资产,公司假定将仔猪、保育猪和育肥猪饲养至可销售状态的商品猪出 售,以出售价格扣除由期末状态饲养至可销售状态的商品猪期间发生的饲养成本以及销 售费用后的金额作为其可变现净值。 综上所述,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可变现净值确定方法不存在明显差异。 二、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成本对比情况 2023 年末,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成本差异率及存货跌价计提比例情况如下: 2023 年完全成本 公司成本低于同行业公 同行业公司存货跌价 公司名称 (元/公斤) 司的比例 计提比例 温氏股份 16.60-16.80 10.00%-11.07% 0.12% 新希望 15.8 5.44% 3.96% 神农集团 16.2 7.78% 9.98% 巨星农牧 未披露 不适用 5.32% 牧原股份 14.94 - 0.49% 注:同行业公司数据来源于公开披露信息,新希望数据为第 4 季度数据。 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的计提比例,主要受到资产负债表日生物资产账面值,至可销售状 态前所发生的饲养成本、销售费用,预计达到可销售状态的销售体重及预计售价等变量影响。不 同企业由于在生物资产账面值、养殖成本、销售体重、预计售价等方面存在差异,消耗性生物资 产跌价准备是否计提以及计提比例亦会相应产生差异。 2023 年末,公司存货跌价计提比例与同样养殖规模相对较大的温氏股份较为接近,新希望、 22 神农集团的存货跌价比例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其养殖成本相对较高,公司养殖成本低于该等同 行业公司的比例与该等同行业公司存货跌价计提比例较为接近。 综上所述,2023 年末同行业可比公司消耗性生物资产均存在计提减值的情况,但各公司计提 比例的差异主要受各公司的养殖成本、销售体重、预计售价等因素的差异的影响。 问题 3-3:结合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具体类型及折旧政策,说明当期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处置 等金额核算的准确性。 公司回复: 一、公司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类型及折旧政策 公司生产性生物资产主要包括未成熟的种猪和成熟的种猪,种猪包含种公猪和种母猪。未成 熟的种猪是指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种猪,当未成熟的种猪达到可使用状态时转至成熟的种猪。 公司按照规定对成熟的种猪计提折旧,折旧方法采用年限平均法。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性 质、实际使用情况和有关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确定其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并在年度终 了,对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如与原估计数存在差异的, 作为会计估计变更进行调整。公司成熟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 法列示如下: 类别 预计使用寿命 预计净残值率 月折旧率 种猪 30个月 30% 2.33%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处置具体情况 公司生产性生物资产处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情况:①未成熟种猪在种猪选育的过程中,经 过选育未能达到公司种猪标准的直接对外进行销售;②转至成熟种猪后,对繁殖性能相对较差的 种猪进行淘汰,直接对外销售;③根据市场行情和市场种猪需求情况,对外销售种猪。 23 三、生产性生物资产处置等金额核算的准确性 生产性生物资产以商品猪销售方式进行处置的部分,采用客户竞价销售的方式。公司销售部 每日对具备条件可销售出栏猪群公示,客户在规定时间内参与竞价,遵循优质优价、价格从高到 低、时间优先的市场化原则,保证价格独立性和公允性。 生产性生物资产以种猪销售方式进行处置的部分,采用直接向客户销售方式,因生猪市场上 存在大量种猪销售企业,种猪销售定价公开透明。 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外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相关税 费、运输费、保险费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自行繁育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成本 包括其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饲料费、人工费、应分摊的固定资产折旧费、成熟的生产 性生物资产折旧费及其他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成熟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后续饲料费、人工费及 其折旧费等支出归集计入仔猪成本。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的种猪在发出时按重量采用月末一次 加权平均法计价;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种猪采用个别计价法核算发出与结存的成熟种猪成本。 综上所述,公司当期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处置等金额核算准确,符合相关政策规定。 问题 3-4:请年审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并说明对相关存货的盘点情况,包括但不限于 盘点程序、盘点方法、盘点时间、盘点数量、结果及其准确性。 年审会计师回复: (一)审计程序 2023 年我们首次接受公司委托,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审计了公司 2023 年年度财务 报表,并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我们未对公司 2022 年年度财务报表和 2023 年半年度财 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在 2023 年度审计过程中,我们针对存货及存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等执 行的审计程序主要包括: 1、了解及评价存货跌价准备相关的关键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有效性; 2、评价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24 3、对管理层确认存货可变现净值所涉及的重要假设进行评价,包括将公司预计销售价格与资 产负债表日可获取的市场公开价格进行比较,将公司预计单位成本和销售费用与公司实际发生的 单位成本和销售费用进行对比; 4、基于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和相关假设数据,检查存货跌价准备金额的计算准确性; 5、了解及评价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计提相关的关键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有效性; 6、检查公司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政策,对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计提执行重新计算程序; 7、了解及评价生产性生物资产处置相关的关键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有效性; 8、核对财务系统处置生产性生物资产收入记录与业务系统订单信息及发货记录的一致性,识 别和调查异常的交易记录; 9、在使用毕马威审计抽样工具进行随机抽样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存栏量、业务指标以及猪场 所在省份等因素进行补充抽样,对年末存货和生物资产实施监盘。抽样比例如下: 类别 抽样比例 生物资产 33% 除消耗性生物资产外的其他存货 37% 监盘方法如下: (1)在监盘开始前,对存货及生物资产状况进行了解,获取并评价管理层盘点计划,确定盘 点时间、范围和场所,了解盘点期间存货及生物资产的入库、发出和移动相关的控制规定,评价 与盘点过程有关的内部控制; (2)在监盘过程中,观察公司记录和控制存货及生物资产盘点的指令和程序,检查存货及生 物资产的存在,以及识别过时、毁损或陈旧的存货;获取公司完整的存货及生物资产明细库存表 及存放清单,进行双向抽盘,判断是否存在账实差异; 25 (3)监盘结束后,获取全部盘点表单,并再次观察现场,确定所有应纳入范围的存货及生物 资产均已盘点。获取并核对盘点报告。针对存货和生物资产盘点在财务报表日以外的其他日期进 行的情况,进一步执行倒推/前推程序,确定饲料原材料盘点日与财务报表截止日之间的变动已得 到恰当记录。 监盘时间:2023 年 11 月至 2024 年 3 月; 监盘数量:对公司 326 个养殖场的存货及生物资产(1,301 万头生猪)、67 个饲料厂及 10 个 屠宰场的存货执行了监盘程序; 监盘结果及准确性:基于我们执行的监盘程序,于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存货及生物资产 账实相符,不存在重大差异。 (二)结论 基于以上工作,我们认为,于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存货及生物资产在所有重大方面账实 相符,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充分适当;公司 2023 年有关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和处置的会计处理 在所有重大方面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26 问题 4:年报显示,2023 年末,你公司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 1,121.50 亿元;在建工程期末 余额为 23.08 亿元,较期初下降 68.98%,当期重要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金额为 69.76 亿元。 请你公司: 问题 4-1:结合生猪养殖业务的销量、产能利用率、新建及扩产情况、产能分布情况及销售半 径、固定资产的类型及分布情况等,说明最近三年你公司固定资产的变化情况、变动规模、与产 销量的匹配情况,固定资产与营业收入的比重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差异情况,产生差异的原因及 合理性。 公司回复: 一、公司生猪养殖业务销量(出栏量)、产能扩张及产能利用率情况 2021 年至 2023 年,公司的生猪养殖业务出栏量、产能、产能利用率情况如下: 2023 年度/ 2022 年度/ 2021 年度/ 项目 2023 年 12 月 31 日 2022 年 12 月 31 日 2021 年 12 月 31 日 产能(万头) 7,999.00 7,430.00 7,117.00 出栏量(万头) 6,381.60 6,120.10 4,026.32 产能利用率 85.89% 85.99% 71.11% 注:2020 年末的产能为 5,662.00 万头。由于生猪从后备种猪开始至其对应的仔猪育肥完成出栏至少需要 12 个月, 因此一般当期期末时点的产能与下一期的产量具有一定的匹配关系,与当期的产量不具有匹配关系,因此在计算各年度 产能利用率时采用当期产量与上期末的产能对比计算而来。即产能利用率=本期出栏量/上一期末产能。 27 2021 年至 2023 年,公司产能利用率分别为 71.11%、85.99%、85.89%,2021 年公司新建设 的生猪养殖产能陆续投产,2023 年较 2022 年新增产能 569 万头,新建设生猪养殖产能消化情况 良好。公司产能利用率整体水平较高,产能利用较为充分。 二、公司产能分布及销售半径情况 2021 年至 2023 年,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产能分布占比情况如下: 大区 2023 年 12 月 31 日 2022 年 12 月 31 日 2021 年 12 月 31 日 华中地区 40.89% 41.57% 42.10% 华东地区 23.28% 22.66% 22.41% 华北地区 15.12% 15.59% 15.69% 东北地区 13.61% 14.39% 14.89% 其他地区 7.10% 5.79% 4.91% 总计 100.00% 100.00% 100.00% 由上表可见,2021 年至 2023 年,公司生猪产能主要集中在华中地区和华东地区,公司生猪 销售半径受运输成本、政策规定等因素影响,主要销量覆盖所在地周围 300-400 公里范围内。 三、公司固定资产类型及分布情况 2021 年至 2023 年,公司固定资产类型及分布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023 年 12 月 31 日 2022 年 12 月 31 日 2021 年 12 月 31 日 项目 账面价值 比例 账面价值 比例 账面价值 比例 房屋、建筑物 8,243,219.12 73.50% 7,797,930.24 73.32% 7,269,891.18 73.03% 机器设备 2,650,562.15 23.63% 2,496,620.04 23.47% 2,320,492.35 23.31% 运输工具 93,897.82 0.84% 113,703.30 1.07% 133,106.31 1.34% 其他 227,370.25 2.03% 227,618.22 2.14% 231,603.10 2.33% 合计 11,215,049.34 100.00% 10,635,871.79 100.00% 9,955,092.93 100.00% 报告期内,公司的固定资产主要为房屋、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等,均系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所 需,目前公司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良好,各项固定资产均处于正常的生产使用中。 28 四、公司固定资产的变化情况、变动规模、与产销量的匹配情况 2021 年至 2023 年年末,公司固定资产变化情况及与生猪存栏量的匹配关系情况如下: 项目 2023 年 12 月 31 日 2022 年 12 月 31 日 2021 年 12 月 31 日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万元) 11,215,049.34 10,635,871.79 9,955,092.93 增比 5.45% 6.84% 70.08% 生猪存栏量(万头) 4,013.93 3,640.78 3,535.10 增比 10.25% 2.99% 56.09% 单位生猪存栏量对应固定资产 2,794.03 2,921.32 2,816.07 账面价值(元/头) 由上表可见,2021 年至 2023 年,公司生猪存栏量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变动趋势基本一致, 单位生猪存栏量对应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基本保持稳定,具有匹配性。 由于生猪生长的特性,从固定资产投产到生猪出栏至少需要 6 个月左右的周期,因此最近 12 个月生猪出栏量与前 6-18 个月的平均固定资产存在一定配比关系,具体如下: 项目 2023 年 12 月 31 日 2022 年 12 月 31 日 2021 年 12 月 31 日 最近 12 个月出栏量(万头) 6,381.60 6,120.10 4,026.32 6 个月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万元) 10,919,245.29 10,399,393.23 8,311,750.19 18 个月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万元) 10,399,393.23 8,311,750.19 3,058,074.26 前 6-18 个月平均固定资产(万元) 10,659,319.26 9,355,571.71 5,684,912.22 单头出栏对应的平均固定资产(元/头) 1,670.32 1,528.66 1,411.94 由上表可见,2021 年至 2023 年,公司单头出栏对应的平均固定资产占比较为稳定,略有上 升主要是公司为提升养殖效率,持续完善生猪养殖场配套建设,提升生物安全硬件设施,对猪舍 实施升级改造所致,包括对养殖场智能饲喂、智能管链、除臭灭菌、新风系统、洗消烘设施及设 备等投资。 综上所述,公司近三年固定资产的变化情况及变动规模与产销量基本匹配。 29 五、固定资产与营业收入的比重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差异情况,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合理性。 2021 至 2023 年,公司固定资产与营业收入的比重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情况如下: 公司名称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温氏股份 38.23% 41.90% 54.50% 新希望 25.31% 25.22% 26.72% 神农集团 67.53% 61.78% 57.08% 巨星农牧 92.89% 48.55% 58.81% 牧原股份 101.16% 85.21% 126.19% 牧原股份(扣除保育、育肥舍) 42.73% 45.53% 54.11% 根据上表可见,公司固定资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存在差异,主要原因 系公司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生猪养殖模式存在差异。公司采用“全自养、全链条、智能化”养殖 模式,需公司自主投资建设生猪养殖场,固定资产的投入规模较大;而同行业上市公司多采用代 养模式,代养模式因采用“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相对具有“轻资产”的特点。 考虑上述养殖模式的差异,扣除保育、育肥舍后,公司固定资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处于行业 中位水平,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公司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系公司生 猪养殖模式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存在一定差异,具有合理性。 问题 4-2:说明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处置报废金额核算的准确性。 公司回复: 公司的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政策如下: 类别 折旧方法 折旧年限 残值率 年折旧率 房屋、建筑物 年限平均法 10-20 5% 4.75%-9.50% 机器设备 年限平均法 3-10 5% 9.50%-31.67% 运输工具 年限平均法 6 5% 15.83% 其他 年限平均法 3-10 5% 9.50%-31.67% 30 公司将固定资产的成本扣除预计净残值和累计减值准备后在其使用寿命内按年限平均法计提 折旧,除非固定资产符合持有待售的条件。公司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 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公司固定资产报废或处置主要是因生物防控需求,近年来公司对猪舍及配套设施实施了升级 改造,对部分旧工艺进行拆除,增加了最新的新风系统、智能饲喂、智能水电、智能管链、除臭 灭菌等设施,使得改造后的猪舍较改造前具有更强的生物安全防控能力,强化了生产经营环节管 理,有效提升了生猪养殖效率,降低了生物安全风险。公司固定资产处置报废的会计政策如下: 固定资产满足下述条件之一时,公司会予以终止确认: ①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 ②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 报废或处置固定资产项目所产生的损益为处置所得款项净额与项目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并 于报废或处置日在损益中确认。 综上所述,公司对于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处置报废的会计政策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要求,核算 准确。 31 问题 4-3:结合固定资产构成、使用年限、权利受限情形、闲置状态、产能利用率、减值测试 过程等情况,说明未就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合理性。 公司回复: 公司的固定资产主要为房屋、建筑物及机器设备等,均系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所需。公司经 营状况及财务状况良好,各项固定资产均处于正常的生产使用中,存在为取得借款而进行抵押、 开展融资性售后回租导致资产受限的情形,受限规模处于正常范围。公司固定资产处置或报废主 要是因为公司为了进一步优化养殖效率、提升生物安全防控水平而进行的智能化升级改造,不属 于技术陈旧或无法使用的固定资产,相关处置与报废均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公司 固定资产的产能利用率较高,具体情况请参见本问题回复之“问题 4-1”之“一、公司生猪养殖业 务销量(出栏量)、产能扩张及产能利用率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于资产负债表日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如发现存在下列情况,应当计算 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以确定资产是否已经发生减值: 1、固定资产市价大幅度下跌,其跌幅大大高于因时间推移或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并且预 计暂时不可能恢复; 2、企业所处经营环境,如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或者产品营销市场在发生或在发生 重大变化,并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3、同期市场利率等大幅度提高,进而很可能影响企业计算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折现率,并 导致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 4、固定资产陈旧过时或发生实体损坏等; 5、固定资产预计使用方式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如企业计划终止或重组该资产所属的经营业务、 提前处置资产等情形,从而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6、公司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 者实现的营业利润(或者亏损)远远低于(或者高于)预计金额等,从而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32 7、其他有可能表明资产已发生减值的情况。 报告期间,公司针对于养殖子公司进行关键业务指标分析,将关键业务指标偏离预期较大的 标准识别为存在减值迹象。针对于此部分存在减值迹象的子公司,公司采用收益法下的折现现金 流量法来计算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即将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组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 折现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然后将资产组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与账面价值进行比较,以 确定是否存在减值。公司依据历史业绩水平、经批准的财务预算以及综合考虑公司自身产能情 况、市场的发展趋势对测算中的关键参数进行评估及预测。根据测算结果,公司固定资产及在建 工程的账面金额均高于可回收金额,因此未计提减值准备是合理的。 综上所述,公司未就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具有合理性。 问题 4-4:列示最近三年在建工程转固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具体项目、转固时点、转固金额、 转固后投入使用情况;说明相关在建工程转固会计处理的合规性,并结合具体投产情况分析说明 每年较大规模新增在建工程的合理性、必要性、与市场需求及你公司发展规划的匹配性。 公司回复: 一、最近三年在建工程转固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具体项目、转固时点、转固金额、转固后投 入使用情况 公司最近三年在建工程转固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生猪养殖项目 1,515,788.21 1,334,268.01 3,978,833.69 饲料加工项目 76,561.07 45,934.79 189,673.17 生猪屠宰项目 37,887.64 177,856.26 207,194.48 其他 25,216.31 29,335.44 60,720.89 合计 1,655,453.23 1,587,394.50 4,436,422.23 33 公司在建工程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结转为固定资产,公司的自建固定资产主要为房屋、 建筑物及机器设备等,均系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所需,目前公司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良好,各项 固定资产均处于正常的生产使用中。 二、说明在建工程转固会计处理的合规性 公司在建工程转固的会计处理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具体如下: ①公司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及时完成转固确认固定资产; ②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判断方法为实体建造或安装工程已经完成并通过质量验收; ③资产的确认转固符合资产定义,并准确进行后续计量; ④转固过程保留完整会计凭证和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合同、支出发票、工程验收记录、 工程结算单等,这些凭证和记录能够清晰反映在建工程成本的构成和固定资产的形成过程。 综上所述,公司在建工程转固会计处理具有合规性。 三、结合具体投产情况分析说明每年较大规模新增在建工程的合理性、必要性、与市场需求 及你公司发展规划的匹配性。 近三年年末,公司在建工程规模分别为 1,110,340.58 万元、744,127.09 万元和 230,834.34 万 元,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近三年,公司新增生猪养殖产能及产能利用率情况如下: 项目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产能(万头) 7,999 7,430 7,117 新增产能(万头) 569 313 1,455 出栏量(万头) 6,381.60 6,120.10 4,026.32 产能利用率 85.89% 85.99% 71.11% 注:2020 年末的产能为 5,662.00 万头。由于生猪从后备种猪开始至其对应的仔猪育肥完成出栏至少需要 12 个月, 因此一般当期期末时点的产能与下一期的产量具有一定的匹配关系,与当期的产量不具有匹配关系,因此在计算各年度 产能利用率时采用当期产量与上期末的产能对比计算而来。即产能利用率=本期出栏量/上一期末产能。 34 从上表可以看出,公司 2021 年至 2023 年新增产能分别为 1,455 万头、313 万头、569 万头, 产能利用率分别为 71.11%、85.99%、85.89%。一方面,公司新建设生猪养殖产能消化情况良好, 产能利用率整体水平较高,产能利用较为充分,新增产能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另一方面,公司结 合行业发展及市场情况,采用更为审慎的资本开支政策,近两年新增生猪养殖产能规模已处于放 缓状态,由高速发展进一步转向高质量发展,新增资本开支主要为养殖场的升级改造。未来,公 司将结合行业发展及市场需求情况,采用更为审慎的投资政策,科学规划资本开支。 综上所述,近三年公司在建工程规模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公司整体新建设生猪养殖产能消 化情况良好,产能利用率整体水平较高,产能利用较为充分,新增产能与市场需求及公司发展规 划相匹配。 问题 4-5:请年审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并说明针对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实施的盘点等 审计程序情况及获取的审计证据。 年审会计师回复: (一)审计程序 在 2023 年度审计过程中,我们针对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执行的审计程序主要包括: 1、了解和评估在建工程及固定资产关键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有效性; 2、与公司管理层沟通,了解本年重大在建工程及固定资产的变动原因; 3、对于本年新增的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选取样本核对至工程合同、采购合同、发票、施工 进度资料、验收单等支持性文件; 4、了解管理层在建工程转固时点的会计政策,并评价其合理性。选取样本,检查本年在建工 程项目转固资料,如工程合同,竣工或安装等质量验收文件等,以检查是否符合企业会计政策的 规定及转固时点的准确性; 5、了解管理层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政策,并与同行业可比公司进行对比分析是否存在重大差 异; 35 6、对固定资产折旧执行重新计算以检查固定资产折旧金额的准确性; 7、对期末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进行抽样查看,确认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是否存在。观察固定 资产的运行或使用情况,确认是否停产或者闲置的情形;观察在建工程的形象进度,确认是否与 账面相符; 8、利用毕马威估值专家的工作,通过比较行业内其他公司,评价管理层在折现的现金流量预 测中采用的折现率及评估方法的合理性;评价管理层减值测算时所使用的收入增长率等关键参数 的合理性; 9、选取截止 2023 年 12 月 31 日的前十大应付工程款的供应商进行函证。 (二)结论 基于以上工作,我们认为,2023 年度公司与固定资产折旧和处置以及在建工程转固相关的会 计处理在所有重大方面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未就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具有合理性;公司 有关固定资产与同行业的可比情况分析以及新增在建工程必要性的说明在所有重大方面与我们在 2023 年度审计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及了解的情况一致。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