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002714 证券简称:牧原股份 公告编号:2024-040 债券代码:127045 债券简称:牧原转债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 《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对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报的问询 函》的回复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 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2024 年 5 月 12 日,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收到《深圳 证券交易所关于对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报的问询函》(公司部年报 问询函〔2024〕第 117 号),公司高度重视并认真核查,现就问询函相关事项回 复如下: 问题 1:年报显示,2023 年度,你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 称归母净利润)为-42.63 亿元。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你公司流动负债超过 流动资产 310.76 亿元,资产负债率为 62.11%,较上一年末增加 7.75 个百分点; 速动比率 0.23,同比下滑 25.81%,EBITDA 利息保障倍数为 3.88,同比下滑 62.29%;短期负债金额 469.29 亿元,同比上升 60.91%;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 债金额为 86.51 亿元。截至年报报出日,你公司已将于 2023 年 12 月 31 日的人 民币 124.33 亿元短期借款通过还本续贷的方式延期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以后。 2023 年末,你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 194.29 亿元,其中,受限的货币资金主 要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贷款保证金、期货保证金、信用证保证金等,金额为 56.53 亿元。期末你公司应付账款金额 234.63 亿元,其他应付款金额 110.92 亿 元。 请你公司: (1)结合营运资金需求、经营现金流等情况说明持有货币资金与长短期借款 金额同时较高的原因与合理性。 (2)说明针对一年内到期负债的偿债计划、资金来源及筹措安排,结合货币 资金受限情况说明到期偿还上述债务是否存在不确定性,并结合资产负债率、现 1 金流、重要收支安排、融资渠道、资金成本等情况,分析说明你公司债务结构、 规模是否稳健、可控,量化分析短期、长期偿债能力,你公司有息负债率是否与 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较大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结合上述说明你公司是否存 在流动性风险,如是,请充分提示相关风险。 (3)说明使用受限货币资金的具体构成及明细、受限原因、是否存在冻结或 划扣风险。 (4)说明报告期末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的具体内容,截至回函日相关款项 的结转情况,结合供应商对你公司的信用政策,说明款项逾期情况、规模及未来 款项支付计划。 请年审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说明针对货币资金及资金往来执行的 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并对货币资金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核查并发表明 确意见。 问题 1-1:结合营运资金需求、经营现金流等情况说明持有货币资金与长短 期借款金额同时较高的原因与合理性。 回复: 一、公司营运资金需求及现金流情况 2023 年,国内猪价持续低位徘徊,仅在三季度出现阶段性反弹,其他时间多 在低位运行。为防范公司经营亏损及猪价大幅下降可能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公司 加大现金流管理及成本管控力度,增强自身造血能力,从二季度起实现经营活动 现金流净额回正,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98.93 亿元。 公司 2023 年经营及投资活动现金流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亿元 项目 2023 年度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1,188.81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1,089.8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8.93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28.33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200.5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72.19 2 项目 2023 年度 三、经营及投资活动合计现金流量 经营与投资活动合计现金流入 1,217.14 经营与投资活动合计现金流出 1,290.40 经营及投资产生的合计现金流量净额 -73.26 月均经营与投资活动合计现金流入 101.43 月均经营与投资活动合计现金流出 107.53 由上表可见,公司 2023 年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的月均合计现金流出金额为 107.53 亿元,公司当前采用较为审慎的现金流管理政策,通常会根据当前营运资 金及投资活动需求储备可供 1-2 个月支出使用的账面资金。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货币资金 194.29 亿元,其中银行存款 136.79 亿元,公司的货币资金储 备符合当前的现金流管理政策,货币资金余额处于合理水平。 二、同行业对比情况 2023 年末,公司与同行业公司1的货币资金相对长短期借款金额比例情况如 下: 单位:亿元 货币资金金额/长短期借款金 公司简称 货币资金金额 长短期借款金额 额 温氏股份 42.66 158.86 0.27 新希望 108.50 492.25 0.22 巨星农牧 4.46 19.94 0.22 神农集团 5.44 5.91 0.92 行业平均(剔除极值影响) 0.24 牧原股份 194.29 622.92 0.31 注: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结合上述分析,2023 年末公司的货币资金金额相较长短期借款金额的比例 与同行业公司相比基本一致,公司的货币资金储备规模与自身债务规模及行业周 期等情况相匹配,具有合理性。 综上所述,公司持有的货币资金与长短期借款金额水平与行业周期波动及公 司现金流管理政策等方面有关,与同行业公司基本一致,具有合理性。 1 公司选择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要结合经营规模及生猪养殖模式、养殖效率等因素综合考量。温氏股份、新 希望的经营规模与公司存在一定可比性,根据公开披露信息,温氏股份、新希望 2023 年生猪出栏量分别 位列上市公司第二及第三名,经营规模相对较大;神农集团、巨星农牧的生猪养殖模式及养殖效率与公司 存在一定可比性,根据公开披露信息,神农集团、巨星农牧的种猪、仔猪主要为自繁自养,主要养殖效率 指标如 PSY 约为 26-27,与公司更加接近。 3 问题 1-2:说明针对一年内到期负债的偿债计划、资金来源及筹措安排,结 合货币资金受限情况说明到期偿还上述债务是否存在不确定性,并结合资产负 债率、现金流、重要收支安排、融资渠道、资金成本等情况,分析说明你公司债 务结构、规模是否稳健、可控,量化分析短期、长期偿债能力,你公司有息负债 率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较大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结合上述说明你公 司是否存在流动性风险,如是,请充分提示相关风险。 回复: 一、说明针对一年内到期负债的偿债计划、资金来源及筹措安排,结合货币 资金受限情况说明到期偿还上述债务是否存在不确定性 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有息负债合计 761.37 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 的有息负债金额合计 544.51 亿元。具体按期限分布情况见下表: 单位:亿元 项目 1 年以内 1-3 年 3-5 年 5 年以上 合计 短期借款 469.29 - - - 469.29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75.22 - - - 75.22 长期借款 - 87.44 9.57 1.63 98.63 应付债券 - - 92.07 - 92.07 长期应付款 - 25.97 0.13 0.06 26.16 合计 544.51 113.41 101.77 1.69 761.37 针对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公司制定了严密的定期资金规划,具有多重偿 债资金来源,具体包括: 1、公司持有的货币资金较为充足。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货币资金 余额为 194.29 亿元,其中不存在受限情形的银行存款余额为 136.65 亿元,账面 现金较为充足。 2、公司资产变现能力较强。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存货价值为 419.31 亿元,公司存货主要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及原材料等,公司生猪销售采用“钱货两 清”模式,具有良好的经营现金流创造能力,2023 年月均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金额 为 99.07 亿元;另外,公司生产性生物资产为 93.15 亿元,主要为种猪,也具有 较强的变现能力,必要时可作为公司短期偿债的资金来源。 3、公司具有较强融资能力,融资授信资源储备充足。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结 合市场状况和运营需求储备了丰富的金融资源,以支持主营业务的正常运营与持 4 续发展,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未使用银行授信额度为 270.59 亿元,银 行授信资源储备较为充足;公司储备债券批文合计 80 亿元,截至目前批文额度 尚未使用,此外,公司已审议通过了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相关议案,募集资金总 额不超过 50 亿元(含 50 亿元)。 4、公司控股股东能够在必要时为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公司于 2022 年 5 月 20 日召开 2021 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向关联股东借款相关事项暨 关联交易的议案》,申请借款额度不超过 100 亿元,有效期 3 年,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未使用额度为 81 亿元。控股股东的资金支持可缓解公司的资金压 力,降低公司财务风险。 此外,公司设有专业的资金筹划团队,将合理安排资金收支及有息负债偿还 工作,防范流动性风险。公司未来将持续加强现金流管理及债务结构的优化工作, 合理安排有息负债的偿还,确保公司现金流安全稳健。 综上所述,公司针对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制定了严密的资金规划,具有多 重偿债资金来源,货币资金受限情况不会影响公司到期偿还上述债务,公司到期 偿还上述债务不存在不确定性。 二、结合资产负债率、现金流、重要收支安排、融资渠道、资金成本等情况, 分析说明你公司债务结构、规模是否稳健、可控 1、公司资产负债率情况 公司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温氏股份 61.41% 56.25% 64.10% 新希望 72.28% 68.02% 64.98% 巨星农牧 59.85% 48.85% 44.68% 神农集团 26.41% 14.46% 13.03% 行业平均 64.51% 57.71% 57.92% (剔除极值影响) 牧原股份 62.11% 54.36% 61.30% 注: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2023 年底,公司资产负债率 62.11%,较上一年度有小幅上升,主要是因为 2023 年经营亏损所致。由上表可见,公司近三年资产负债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 相比处于中位水平,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未来随着行业周期好转,公司经营业绩改善、盈利水平提升,公司将在稳健 5 经营的基础上,逐步降低杠杆水平,持续优化财务结构。 2、公司现金流及重要收支安排情况 公司生猪销售采用“钱货两清”模式,经营现金流创造能力较好。具体现金流 情况请参见本问题回复“1-1”之“一、公司营运资金需求及现金流情况”。随着生猪 市场行情好转及成本的下降,公司盈利能力及现金流情况预计将有较大改善。 针对重要收支安排,2023 年以来,公司主要经营策略是稳健增长、优化负债 结构,由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随着公司产能建设逐步完成,预计未来每年 资本开支整体将控制在较低水平。 3、公司主要融资渠道及资金成本 公司具有较强融资能力,融资授信资源储备充足。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结合市场状况和运营需求储备了丰富的金融资源,以支持 主营业务的正常运营与持续发展,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未使用银行授 信额度为 270.59 亿元,银行授信资源储备较为充足。公司与银行保持稳定、良好 的合作关系,头部银行授信占比超过 70%,存量贷款成本持续下降,新增银行贷 款成本基本在 4%以下,融资成本逐步降低。除银行贷款外,公司储备债券批文 合计 80 亿元,截至目前批文额度尚未使用,此外,公司已审议通过了公开发行 公司债券的相关议案,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50 亿元(含 50 亿元)。 综上所述,公司目前的债务结构和规模稳健、可控,具有合理性。 三、量化分析短期、长期偿债能力,你公司有息负债率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 司存在较大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1、公司长短期偿债能力情况 2021-2023 年,公司偿债能力主要财务指标情况详见下表: 财务指标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流动比率 0.67 0.80 0.62 速动比率 0.23 0.31 0.18 资产负债率 62.11% 54.36% 61.30% 2021-2023 年,公司流动比率分别为 0.62、0.80、0.67,速动比率为 0.18、 0.31、0.23,处于当前水平主要由于: (1)公司采取“全自养、全链条、智能化”养殖模式,具有固定资产投资 6 规模较大的特点,受到生猪生长周期等因素的影响,存在销售规模增幅略滞后于 借款规模增幅的特性。此外,种猪等生产性生物资产虽本身具有流动性,但按照 会计准则要求需列入非流动资产进行核算。综合之下导致流动资产规模增幅小于 借款规模增幅。 (2)一般金融机构发放中长期贷款要求企业匹配和贷款金额足够的抵押物, 而生猪养殖企业的资产主要为生猪和猪舍,生猪作为活体资产难以确权,猪舍主 要建于租赁集体土地,金融机构普遍将其视为非有效抵押物,因此公司通常不倾 向于抵质押类型的中长期贷款,主要使用短期借款,导致短期借款比例相对较高, 短期偿债指标相对较低。 针对短期债务,公司制定了严密的资金计划,合理安排资金收支及有息负债 偿还工作,防范流动性风险。公司具有多重偿债资金来源,具体量化分析可参见 本问题回复之“1-2”之“一、说明针对一年内到期负债的偿债计划、资金来源及筹 措安排,结合货币资金受限情况说明到期偿还上述债务是否存在不确定性”。未 来,在公司收入规模增长以及负债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的情况下,公司短期偿债能 力有望得到较大提升。 2021-2023 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61.30%、54.36%、62.11%,2023 年较 2022 年有所上升,主要系 2022-2023 年生猪价格长期维持低位运行所致,公司采 用谨慎的现金流管理政策,增加贷款规模,储备适量账面现金,防范流动性风险。 针对长期债务,考虑公司生猪销售采用“钱货两清”模式,经营现金流创造能 力较好,预计随着生猪市场行情好转及成本的下降,公司盈利能力及现金流情况 将有较大改善,具备降低负债规模的客观基础。此外,公司经营策略已转变为稳 健增长,优化负债结构,随着公司产能建设逐步完成,预计未来每年资本开支整 体将控制在较低水平,可以有效降低资产负债率及长期偿债压力。 2、公司有息负债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对比情况 截至 2023 年末,公司有息负债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对比情况如下: 单位:亿元 公司 有息负债 总资产 有息负债率 温氏股份 271.19 928.95 29.19% 新希望 603.88 1,296.11 46.59% 巨星农牧 31.02 77.21 40.18% 7 神农集团 5.91 57.05 10.36% 行业平均(剔除极值影响) 38.65% 牧原股份 761.37 1,954.05 38.96% 注:同行业可比公司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公告;同行业公司有息负债计算口径为:短期借款+一年内到 期的非流动负债-一年内到期的租赁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根据上表数据,公司有息负债率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公司的资金储备和管理能力、现金流创造能力和融资能力能够覆 盖公司的长短期偿债需求,公司有息负债率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基本一致,不 存在较大差异。 四、结合上述说明你公司是否存在流动性风险,如是,请充分提示相关风险 综上所述,公司具有严密的资金规划和多重偿债资金来源,持有的货币资金 及获得的银行授信较为充足,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及资产变现能力,能够覆盖短 长期偿债需求,公司整体流动性风险可控。未来公司将持续坚持审慎的现金流管 理政策,以应对行业周期底部的经营压力,拓宽公司在行业周期底部的安全边际, 为公司经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问题 1-3:说明使用受限货币资金的具体构成及明细、受限原因、是否存在 冻结或划扣风险。 回复: 截至 2023 年末,公司受限货币资金的具体构成明细如下: 单位:亿元 类型 金额 受限原因 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 38.00 定期保证金 信用证保证金 16.80 定期保证金 定期存款 1.14 定期存款 期货保证金 0.33 交易保证金 其他 0.26 其他保证金等 合计 56.53 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受限的货币资金为 56.53 亿元,主要为银行 承兑汇票保证金、信用证保证金、定期存款、期货保证金等,公司开具银行承兑 汇票或信用证,期限一般为 6 个月,主要是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成 8 本。公司的受限货币资金中,存在少量银行存款由于诉讼及其他原因存在冻结情 形,冻结金额为 0.14 亿,占货币资金总额的比例为 0.07%,占比较小。截至 2024 年 5 月 25 日,已有 0.07 亿元解除冻结,相关冻结资金对公司日常经营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公司主要货币资金不存在冻结或划扣风险。 问题 1-4:说明报告期末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的具体内容,截至回函日相 关款项的结转情况,结合供应商对你公司的信用政策,说明款项逾期情况、规模 及未来款项支付计划。 回复: 一、报告期末应付账款情况 报告期末,公司应付账款包含货款、工程设备款与其他款项。货款主要是为 购买养殖生产所耗用的原材料,包括饲料原材料、药品及疫苗等所形成的应付账 款;工程设备款主要是为接受工程服务及采购生猪养殖项目、生猪屠宰项目、饲 料加工项目工程设备款等所形成的应付账款;其他主要是为支撑业务开展所产生 的费用类应付账款。具体情况如下: 2023 年期末余额(万 期后结转金额(万 是否逾 项目 结转比例 元) 元) 期 货款 1,075,822.76 868,186.54 80.70% 否 工程设备款 1,253,492.67 476,336.01 38.00% 否 其他 16,987.96 16,287.36 95.88% 否 合计 2,346,303.39 1,360,809.91 58.00% 注:结转金额系按照先进先出原则统计;期后结转金额系截至 2024 年 5 月 25 日结转金额。 结合上表,公司 2023 年末应付账款整体结转比例为 58.00%,其中工程设备 款结转比例相对较低主要由于相关工程建设项目进度及工程设备安装未达到合 同约定付款节点。公司应付账款期后整体结转情况良好。 公司结合供应商的具体情况,制定并实施不同的信用政策。货款主要包括饲 料原材料、药品及疫苗,饲料原材料账期通常为 1 个月左右,药品及疫苗的账期 通常为 6 个月左右;工程建设采购的结算方式按照建设及验收进度的一定比例分 期进行支付,通常周期更长。 综上所述,公司报告期末应付账款期后整体结转情况良好,不存在款项逾期 9 情况。未来公司将持续按照与供应商商定的信用政策进行款项支付。 二、报告期末其他应付款情况 截至 2023 年末,公司其他应付账款包含向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借款及利 息;供应商履约保证金、项目保证金及其他保证金等;员工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 反向保理业务等。具体情况如下: 2023 年期末余额 期后结转金额 项目 结转比例 是否逾期 (万元) (万元) 借款及利息 190,000.00 190,000.00 100.00% 否 保证金 85,666.43 11,540.46 13.47% 否 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 77,213.72 76,390.11 98.93% 否 反向保理业务 751,813.95 555,015.46 73.82% 否 其他 4,544.26 3,410.29 75.05% 否 合计 1,109,238.36 836,356.32 75.40% 注:结转金额系按照先进先出原则统计;期后结转金额系截至 2024 年 5 月 25 日结转金额。 结合上表,公司 2023 年末其他应付款整体结转比例为 75.40%,其中保证金 期后结转比例相对较低主要由于保证金通常系按照合同、协议约定,在业务终止 时进行结转,而目前相关业务大部分仍在进行中。公司其他应付款期后整体结转 情况良好。 针对其他应付款的信用政策。借款及利息通常按照合同约定在到期日前还本 付息进行结转;保证金通常系按照合同、协议约定,在业务终止时进行结转;限 制性股票回购义务系按照相关合约在限制性股票解锁或回购时进行结转;反向保 理业务系按照合同、协议约定,到期进行结转。 综上所述,公司报告期末其他应付款期后整体结转情况良好,不存在款项逾 期情况。未来公司将持续按照与相关其他应付款交易对方商定的信用政策进行款 项支付。 问题 1-5:请年审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说明针对货币资金及资金往 来执行的审计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并对货币资金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核查 并发表明确意见。 回复: (一)审计程序 在 2023 年审计过程中,我们执行的与货币资金及资金往来,以及公司的持 10 续经营编制基础恰当性相关的审计程序主要包括: (1)了解及评价货币资金及资金往来相关的关键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设计 和运行有效性; (2)获取并检查境内公司在人民银行系统中登记的已开立账户清单,并与 公司账面账户进行比对,检查公司银行账户的完整性; (3)获取并检查公司期末各银行账户的对账单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检 查公司银行账户账面金额的准确性; (4)对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借款执行函证程序,函证内容包括账户 余额、账户类型、起止日期、利率、受限情况、已签约但尚未使用的银行授信等, 实施函证全过程控制,检查复核回函结果; (5)通过对管理层的访谈,了解货币资金受限的具体原因,并核对至回函, 检查是否与披露内容存在重大不一致; (6)检查公司企业信用报告,核实账面记录的准确性、完整性,关注信用 报告中列示的公司对外担保的信息; (7)获取公司 2024 年现金流量预测,了解管理层预测现金流量使用的关键 假设,评价是否存在管理层偏向,评估对持续经营评估结论的影响; (8)通过对管理层的访谈,了解公司有息借款的情况,检查相关借款合同 和银行回单; (9)获取并检查主要供应商合同,了解公司主要供应商的信用政策; (10)选取公司期末主要供应商函证应付款项的期末余额和 2023 年度交易 发生额,确认公司与供应商的往来款和采购金额真实、准确; (11)抽取样本检查公司期后相关应付款项的结转情况,检查是否存在重大 逾期情况。 (二)结论 基于以上工作,我们认为,于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货币资金真实准确, 以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上述有关货币资金储备、 负债率和偿债能力、货币资金受限原因及期后应付款项结转等情况的说明在所有 重大方面与我们在 2023 年度审计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及了解的情况一致。 11 问题 2:2023 年度,你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08.61 亿元,同比下滑 11.19%; 实现归母净利润-42.63 亿元,扣非后净利润-40.26 亿元。其中,养殖业务实现营 业收入 1,082.24 亿元,同比下滑 9.62%,毛利率为 2.92%;屠宰、肉食业务实现 营业收入 218.62 亿元,同比增长 45.79%,毛利率为 0.16%;贸易业务实现营业 收入 30.23 亿元,同比下滑 45.13%。 年报显示,你公司生猪养殖业务的成本主要由饲料、职工薪酬、药品及疫苗 费用、折旧等构成,2023 年全年平均商品猪完全成本约 15 元/kg 左右。你公司 生猪养殖业务中的饲料结构与同行业存在差异。2022 年,你公司饲料中豆粕用 量仅占 7.3%,约为行业平均水平 14.5%的一半;2023 年,公司饲料中豆粕用量 进一步降至 5.7%。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23 年全国全年生猪养殖头均亏损 76 元。 请你公司: (1)结合所处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自身经营状况和规划、生猪养殖成本 及变动情况等因素,分析说明生猪价格走势对你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 (2)对比最近三年同行业可比公司生猪养殖业务毛利率及波动情况,说明你 公司养殖业务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具体原因;结合饲料结构、饲料支出 占比、豆粕、玉米等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情况、人工成本的占比及波动情况、 药品及疫苗费用头均开支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重大差异等因素,量化分 析你公司生猪养殖业务的成本构成及平均商品猪完全成本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 差异情况、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及合理性。 (3)说明屠宰、肉食业务当期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原因,产能利用率情况及 产能释放的驱动因素,该项业务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同类业务的差异情况、 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 (4)说明贸易业务的具体内容、业务模式、主要客户类型、最近三年的毛利 率波动情况及当期该项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滑的原因。 问题 2-1:结合所处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自身经营状况和规划、生猪养 殖成本及变动情况等因素,分析说明生猪价格走势对你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 回复: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生猪养殖与销售,生猪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下降或上升), 12 都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一、生猪养殖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1、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生猪出栏量 72,662 万头,较上年上升 3.8%。截至 2023 年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 4,142 万头,较上年下降 5.7%;生 猪存栏量 43,422 万头,较上年下降 4.1%。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据美 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猪肉产量占全球比例为 49.39%,位居全 球第一。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国。猪肉是国人最主要的动物蛋白来源,在 我国肉类消费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猪肉产 量为 5,794 万吨,占主要畜禽肉类产量的 60.10%。 2、生猪市场价格走势 我国生猪市场存在明显周期性,生猪供应波动是影响生猪价格的主要因素。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生猪出栏量 72,662 万头,较上年上升 3.8%。 猪肉产量 5,794 万吨,同比增长 4.6%,处于 2015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生猪出栏 量大,猪肉产量增幅明显,是 2023 年全年生猪价格低位运行的主要原因。2022 年 12 月以来,生猪价格进入下跌通道,2023 年全年,生猪价格整体维持低位运 行,仅在第三季度呈现阶段性反弹。2019-2023 年,生猪均价走势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13 3、规模化程度持续提升 我国生猪养殖业长期以散养为主,行业集中度较低,散养户、中小规模养殖 场数量众多。近几年国内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集中度有所提升,产业正朝高质量 发展迈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品质猪肉需求。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预计 2023 年底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将达到 68%左右,比 2022 年提高 3 个百分点。据 公开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生猪出栏量居前十的上市公司合计出栏约 14,915 万 头,占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份额约为 20.53%,较 2022 年有所提升。 二、公司经营情况及规划 近三年,公司经营规模保持增长趋势,公司的主要经营指标情况如下表: 预计出栏量 实际出栏量 营业总收入 营业总成本 净利润 年份 (万头) (万头) (亿元) (亿元) (亿元) 2021 年 3,600-4,500 4,026.3 788.90 729.00 76.39 2022 年 6,100-6,200 6,120.1 1,248.26 1,121.83 149.33 2023 年 6,250-6,400 6,381.6 1,108.61 1,171.75 -41.68 公司 2024 年预计生猪出栏量为 6,600 万头至 7,200 万头。 三、公司生猪养殖成本及变动情况 近三年公司商品猪完全成本分别为 15.33 元/公斤、15.72 元/公斤、14.94 元/ 公斤,整体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主要受原材料采购价格及养殖成绩波动所致。 小麦、玉米和豆粕等饲料原材料成本占公司生猪养殖成本的比例约 55%- 65%。2021 年至 2023 年,公司小麦、玉米、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材料平均采购价 格为 2,544.10 元/吨、2,843.59 元/吨和 2,804.92 元/吨,与公司商品猪完全成本的 波动趋势基本一致,具体情况请参见本问题回复“2-2”之“二、结合饲料结构、饲 料支出占比、豆粕、玉米等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情况、人工成本的占比及波动 情况、药品及疫苗费用头均开支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重大差异等因素,量 化分析你公司生猪养殖业务的成本构成及平均商品猪完全成本与同行业可比公 司的差异情况、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及合理性”。 同时,公司持续做好生猪的健康管理与生产管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提 升养殖成绩,降低养殖成本。2023 年公司各项主要生产指标较 2022 年均有改善, 也带来了养殖成本的一定下降。未来,公司将持续采取打通技术路径、优化生产 管理、加强一线人员赋能培训等多项措施,进一步加强成本控制。 14 四、生猪价格的变动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 2023 年公司经营业绩与生猪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如下: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2023 月度生猪市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场价格(元/ 16.8 14.9 15.5 14.6 14.4 14.3 14.2 17.1 16.7 15.7 14.9 14.6 公斤) 3 0 4 1 7 0 6 1 6 8 9 9 归母净利润 2023 年第一季度 2023 年第二季度 2023 年第三季度 2023 年第四季度 (亿元) -11.98 -15.81 9.37 -24.21 注:生猪市场价格数据来源于农业农村部 综上所述,公司经营业绩受生猪市场价格的影响,与生猪市场价格相关性较 强。短期来看,2023 年以来生猪市场价格的持续低位运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 了一定不利影响,商品猪市场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导致生猪养殖行业的毛利率呈现 周期性波动,公司的毛利率也呈现与行业基本一致的波动趋势。 公司将不断总结、吸纳过去优秀生猪养殖实践的经验,并持续优化经营管理, 提升育种技术、营养管理与疫病控制,实施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生产管理, 同时进一步加强人员综合素质培养,提高人员能力和生产效率,降低公司生产成 本,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降低生猪价格波动带来的业绩波动风险,保证公司经 营业绩的长期稳定向好。 问题 2-2:对比最近三年同行业可比公司生猪养殖业务毛利率及波动情况, 说明你公司养殖业务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具体原因;结合饲料结构、饲 料支出占比、豆粕、玉米等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情况、人工成本的占比及波动 情况、药品及疫苗费用头均开支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重大差异等因素,量 化分析你公司生猪养殖业务的成本构成及平均商品猪完全成本与同行业可比公 司的差异情况、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及合理性。 回复: 一、对比最近三年同行业可比公司生猪养殖业务毛利率及波动情况,说明公 司养殖业务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具体原因 近三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生猪(包括商品猪、种猪和仔猪)的 养殖与销售,其他收入对毛利率影响均较小。近三年,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 生猪养殖业务毛利率的对比情况如下: 15 公司名称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温氏股份 -3.74% 17.45% -30.39% 新希望 -7.25% 13.60% -21.20% 巨星农牧 -1.06% 18.08% 26.21% 神农集团 2.61% 22.22% 20.40% 牧原股份 2.92% 18.42% 17.48% 注:同行业数据来源于公开披露信息 根据上表可见,近三年,公司生猪养殖业务毛利率的变动趋势与同行业可比 公司基本一致,2021 年公司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温氏股份、新希望,低于 巨星农牧和神农集团,2022 年和 2023 年公司毛利率与同行可比公司差异整体缩 小。公司生猪养殖业务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一定差异主要系由于公司及 同行业可比公司的生猪养殖模式及生猪养殖效率存在一定不同。具体如下: 1、生猪养殖模式 公司统一采用“全自养、全链条、智能化”养殖模式。而同行业可比公司中, 温氏股份统一采用紧密型“公司+农户”模式;新希望以“公司+农户”合作养殖为主, 一体化自养为辅;神农集团以“自繁自养”“公司+家庭农场”两种模式相结合;巨 星农牧采用紧密型“公司+农户”和一体化自主养殖两种生产模式。养殖模式的不 同对于养殖成本构成和平均养殖成本等方面均有一定影响,进而造成毛利率的差 异,具体养殖成本的对比情况请参见本问题回复之“2-2”之“(二)结合饲料结 构、饲料支出占比、豆粕、玉米等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情况、人工成本的占比 及波动情况、药品及疫苗费用头均开支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重大差异等因 素,量化分析你公司生猪养殖业务的成本构成及平均商品猪完全成本与同行业可 比公司的差异情况、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及合理性”。 2、生猪养殖效率 生猪养殖效率对于生猪养殖成本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体现生猪养殖生产效 率的主要指标能繁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PSY)为例,2021-2023 年,公司与 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 PSY 水平对比如下表所示: 公司名称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温氏股份 22.1 20 未披露 新希望 25 23 17-18 巨星农牧 27 26.77 未披露 神农集团 27 27 27 16 牧原股份 26.4 27 24 注:同行业数据来源于公开披露信息。 由上表可见,受益于近年来公司持续做好生猪的健康管理与生产管理、提高 精细化管理水平,公司 PSY 水平在同行业可比公司中处于相对靠前水平,使得 公司的生猪养殖成本相较同行业具备一定优势。 因此,结合上述因素,如果将公司生猪业务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中上述 因素更为相似的公司巨星农牧和神农集团相比,则基本接近。具体对比情况如下: 公司名称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巨星农牧 -1.06% 18.08% 26.21% 神农集团 2.61% 22.22% 20.40% 平均水平 0.78% 20.15% 23.31% 牧原股份 2.92% 18.42% 17.48% 注:同行业数据来源于公开披露信息 二、结合饲料结构、饲料支出占比、豆粕、玉米等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情 况、人工成本的占比及波动情况、药品及疫苗费用头均开支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 司存在重大差异等因素,量化分析你公司生猪养殖业务的成本构成及平均商品 猪完全成本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差异情况、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及合理性 1、公司生猪养殖业务成本构成 单位:元/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项目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饲料 1,041.90 63.29% 1,003.56 62.87% 894.28 58.12% 职工薪酬 180.57 10.97% 185.49 11.62% 222.37 14.45% 折旧 189.64 11.52% 183.68 11.51% 167.86 10.91% 药品及疫苗费用 87.05 5.29% 81.83 5.13% 79.20 5.15% 物料消耗 39.25 2.38% 38.36 2.40% 58.95 3.83% 燃料与动力 44.46 2.70% 45.30 2.84% 45.18 2.94% 其他费用 63.44 3.85% 57.97 3.63% 70.83 4.60% 合计 1,646.32 100.00% 1,596.18 100.00% 1,538.66 100.00% 公司生猪单头成本 2023 年较前两年呈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生猪销售 结构变化。公司销售生猪包括商品猪、仔猪、种猪,2021 年至 2023 年仔猪销售 数量占出栏总量的比例分别为 7.69%、9.08%、2.14%,仔猪销售量占比下降,商 17 品猪销售量占比上升,导致 2023 年生猪销售均重较前两年明显上升。因此 2023 年生猪单头成本较前两年有所上升。 2、公司商品猪完全成本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对比 单位:元/公斤 公司名称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温氏股份 16.60-16.80 17.20 17.40 新希望 15.80 16.70 17.90 神农集团 16.20 16.70 17.00 巨星农牧 未披露 16.60 16.90 牧原股份 14.94 15.72 15.33 注:同行业公司数据来源于公开披露信息,新希望数据为第 4 季度数据。 公司近三年商品猪完全成本与同行业的差异主要系公司及同行业可比公司 的生猪养殖模式及生猪养殖效率存在一定差异,具体分析请参见本问题回复之 “一、对比最近三年同行业可比公司生猪养殖业务毛利率及波动情况,说明公司 养殖业务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具体原因”。 近三年,同行业可比公司中仅新希望、巨星农牧、神农集团披露了养殖业务 成本的具体构成,公司生猪养殖成本与新希望、巨星农牧、神农集团养殖成本构 成对比如下: 单位:万元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项目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新希望 饲料 989,504.43 40.72% 672,919.91 31.73% 557,727.68 24.73% 兽药 54,675.47 2.25% 40,506.68 1.91% 49,615.89 2.20% 苗种成本 987,560.41 40.64% 1,117,220.96 52.68% 1,289,336.49 57.17% 职工薪酬 156,979.34 6.46% 96,282.90 4.54% 109,154.95 4.84% 农业制造费用 180,550.54 7.43% 129,791.05 6.12% 177,715.09 7.88% 生产性生物 60,507.52 2.49% 63,835.14 3.01% 71,491.98 3.17% 资产折旧 包装材料 243.00 0.01% 212.08 0.01% 225.53 0.01% 100.00 100.00 100.00 合计 2,430,020.71 2,120,768.72 2,255,267.60 % % % 18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项目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巨星农牧 饲料及原料 239,754.41 68.51% 173,768.76 70.94% 86,678.67 65.54% 药物及疫苗 20,175.16 5.76% 12,858.89 5.25% 8,533.23 6.45% 委托养殖费用 35,196.94 10.06% 26,221.35 10.70% 16,731.72 12.65% 职工薪酬 11,592.16 3.31% 4,322.39 1.76% 2,260.68 1.71% 资产折旧 14,914.47 4.26% 10,120.28 4.13% 5,996.22 4.54% 评估增值摊销 670.77 0.19% 630.24 0.26% 1,017.39 0.77% 制造费用及其他 27,680.40 7.91% 17,046.25 6.96% 11,033.32 8.34% 100.00 100.00 100.00 合计 349,984.30 244,968.16 132,251.23 % % % 神农集团 饲料成本 147,131.88 72.21% 97,320.80 71.50% 动保成本 10,145.10 4.98% 7,312.87 5.37% 直接人工 22,160.45 10.88% 12,250.66 9.00% 资产折旧 10,873.79 5.34% 6,594.15 4.84% 未披露 未披露 电燃修杂费 4,621.75 2.27% 6,814.43 5.01% 畜禽成本 8,826.47 4.33% 5,828.47 4.28% 100.00 100.00 合计 203,759.43 136,121.38 % % 牧原股份 饲料 6,648,947.29 63.29% 6,141,863.91 62.87% 3,600,663.46 58.12% 职工薪酬 1,152,329.72 10.97% 1,135,221.49 11.62% 895,314.44 14.45% 11.52 10.91 折旧 1,210,229.25 1,124,119.47 11.51% 675,864.82 % % 药品及疫苗费 555,486.57 5.29% 500,793.30 5.13% 318,900.48 5.15% 用 物料消耗 250,459.49 2.38% 234,757.97 2.40% 237,338.92 3.83% 燃料与动力 283,752.68 2.70% 277,222.97 2.84% 181,905.17 2.94% 其他费用 404,863.56 3.85% 354,756.02 3.63% 285,176.65 4.60% 100.00 100.00 6,195,163.9 100.00 合计 10,506,068.57 9,768,735.13 % % 4 % 注:同行业公司数据来源于公开披露信息 19 近三年,小麦、玉米和豆粕等饲料原材料成本占公司生猪养殖成本的比例约 55%-65%,公司饲料成本占比的波动主要与小麦、玉米和豆粕等饲料原材料的市 场价格波动有关。近三年,小麦、玉米、豆粕的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如下: 小麦现货价(元/吨) 3,500.00 3,300.00 3,100.00 2,900.00 2,700.00 2,500.00 2,300.00 玉米现货价(元/吨) 3,100.00 3,000.00 2,900.00 2,800.00 2,700.00 2,600.00 2,500.00 2,400.00 2,300.00 20 豆粕现货价(元/吨) 5,900.00 5,600.00 5,300.00 5,000.00 4,700.00 4,400.00 4,100.00 3,800.00 3,500.00 3,200.00 (数据来源:汇易网) 公司成本构成中饲料成本占比与神农集团、巨星农牧对比较为接近,与新希 望对比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原因是养殖模式及养殖产品结构不同所致,公司采用 “全自养、全链条、智能化”养殖模式,养殖成本仅包括生猪养殖成本,而新希望 采用“公司+农户”的合作养殖模式为主,且养殖成本除生猪外还包括禽类养殖成 本。 公司成本构成中人工成本占比与神农集团基本一致,与新希望、巨星农牧对 比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原因是养殖模式及成本归集口径不同所致,公司职工薪酬 包含全部直接人工及环保等辅助生产人员的工资。公司人工成本占比近三年呈下 降趋势,主要系公司信息化程度提升,人工使用效率提高。 公司成本构成中药品及疫苗费用占比与神农集团、巨星农牧对比较为接近, 与新希望对比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原因是养殖模式及养殖产品结构不同所致。 公司药品及疫苗费用头均开支的对比情况如下: 单位:元/头 公司简称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新希望 30.92 27.72 49.72 巨星农牧 75.46 84.04 97.97 神农集团 66.73 78.72 未披露 牧原股份 87.05 81.83 79.20 注:同行业公司数据来源于公开披露信息。其中温氏股份未披露成本结构,其他三家同行业可比公 司药品及疫苗费用头均开支以成本结构中兽药(新希望)/药物及疫苗(巨星农牧)/动保成本(神农集团) /药品及疫苗费用(牧原股份)除以当期生猪出栏量计算。 21 由上表可见,公司药品及疫苗费用头均开支近三年呈现上升趋势,其中 2021 年和 2022 年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处于中位水平,2023 年略高于同行业可 比公司水平,主要与猪群的健康与养殖效率的提升及销售均重相关,近年来公司 高度重视生猪的健康管理,通过持续加强猪群健康水平带动养殖效率的提升,体 现于公司 2023 年的各项主要生产指标较 2022 年均有改善;销售均重方面,公司 2023 年商品猪出栏均重较 2022 年有所上升。 问题 2-3:说明屠宰、肉食业务当期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原因,产能利用率 情况及产能释放的驱动因素,该项业务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同类业务的差 异情况、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 回复: 公司屠宰、肉食业务营业收入自 2021 年至 2023 年分别为 54.18 亿元、147.18 亿元、218.62 亿元,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与持续进行肉食市场的开拓有着密切联 系,而销售市场的持续开拓是产能利用率提升和产能释放的关键驱动因素。2023 年,公司不断提升已投产屠宰厂的运营效率,持续开拓肉食销售市场和渠道,优 化客户结构,提升经营业绩。截至 2023 年底,公司肉食销售市场已布局 20 省 63 市,随着销售市场的持续开拓和渠道建设及客户需求开发,产能利用率由 2022 年的 25%提升至 46%,屠宰量从 2022 年的 736.2 万头增长到 1,326.0 万头,跃居 全国第一;销售量也从 2022 年的 75.7 万吨增长到 140.5 万吨,推动了营业收入 的大幅增长。 公司屠宰肉食业务毛利率与同类业务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对比情况如下: 公司简称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双汇发展 5.70% 5.12% 5.07% 龙大美食 -2.21% 1.74% 1.47% 牧原股份 0.16% -0.50% 0.13% 相较同行业成熟公司,公司经营屠宰肉食业务较短,产能利用率相对较低, 销售市场和销售渠道仍有开拓空间,因此毛利率整体与同行业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2023 年,随着公司屠宰肉食业务发展和管理水平提升,屠宰肉食业务生产成本 及头均亏损水平明显降低。2024 年,公司屠宰肉食业务将从市场开拓、渠道建 设、客户需求开发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强内部生产管理,进一步增强屠宰肉食业 22 务综合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 问题 2-4:说明贸易业务的具体内容、业务模式、主要客户类型、最近三年 的毛利率波动情况及当期该项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滑的原因。 回复: 公司的贸易业务为饲料生产所用原材料的采购、销售,以玉米、小麦为主。 贸易业务产生的背景是:公司为平衡原料价格波动风险需要保留一定数量安全库 存,同时通过扩大原料采购量以降低采购成本;公司的原料采购量通常会超过饲 料加工需求一定比例,公司的饲料配方会根据原料价格变动进行调整,使用过程 中多余或轮替的部分原粮会进行出售,从而产生了贸易业务需求。贸易业务为养 殖所需的饲料原材料的稳定持续供应、采购成本的整体降低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司的贸易业务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采用先款后货的信用政策。销售标的 确定后,通过多渠道发布销售信息,结合客户询价及市场行情价格进行比价销售。 因终端用粮企业一般会有账期需求,而公司坚持采用先款后货的信用政策,所以 贸易业务的主要客户类型为贸易商。 公司 2023 年贸易业务毛利率较 2022 年降低 2.96%,较 2021 年降低 2.91%, 贸易业务毛利率变动的主要原因为原粮市场价格及采购成本的波动,2023 年小 麦及玉米的市场价格整体走弱,公司 2023 年贸易业务毛利率有所降低。小麦及 玉米市场价格的具体波动情况请参见本问题回复之“二、结合饲料结构、饲料支 出占比、豆粕、玉米等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情况、人工成本的占比及波动情况、 药品及疫苗费用头均开支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重大差异等因素,量化分析 你公司生猪养殖业务的成本构成及平均商品猪完全成本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差 异情况、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及合理性”。 贸易业务的营业收入变化与公司整体原粮采购量及原粮市场价格变化相关。 2023 年,公司进入稳定发展期,小麦、玉米采购量相比 2022 年仅小幅增加 7.59%, 且同期原粮市场价格整体走弱,公司贸易业务规模及营业收入同比出现一定幅度 下滑。公司开展贸易业务主要系服务于生猪养殖主业所需饲料原材料的稳定持续 供应及采购成本的整体降低,贸易业务并非公司的主要业务发展方向,贸易业务 的收入波动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及未来发展。 问题 3:年报显示,你公司生物资产包含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 23 2023 年末账面价值合计为人民币 419.65 亿元,占资产总额的 21.48%。其中,消 耗性生物资产包括仔猪、保育猪、育肥猪及其他,期末账面价值为 326.50 亿元,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期末账面价值为 93.15 亿元。2022 年及 2023 年半年度,你公 司均未就消耗性生物资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23 年末,你公司就存货中的库 存商品、消耗性生物资产分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4,309.51 万元、1.59 亿元,占期 末存货账面余额的比例分别为 3.32%、0.49%。 请你公司: (1)结合报告期生猪价格走势、非洲猪瘟的影响情况、市场需求变化、存货 跌价准备计提政策、原材料、库存商品和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具体内容、不同类型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具体计算方法及与成本之间的对比情况等,说明存货跌价准 备或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的期初及半年度余额均为 0 元、期末新增计提存货 跌价准备的具体原因及合理性,当期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充分性。 (2)说明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就同类型存货的跌价准备计提比例的差异情况, 并结合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量方法及成本差异情况,说明计提比例产生差异的 原因。 (3)结合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具体类型及折旧政策,说明当期生产性生物资产 折旧、处置等金额核算的准确性。 请年审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并说明对相关存货的盘点情况,包括但 不限于盘点程序、盘点方法、盘点时间、盘点数量、结果及其准确性。 问题 3-1:结合报告期生猪价格走势、非洲猪瘟的影响情况、市场需求变化、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原材料、库存商品和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具体内容、不同 类型存货可变现净值的具体计算方法及与成本之间的对比情况等,说明存货跌 价准备或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的期初及半年度余额均为 0 元、期末新增计提 存货跌价准备的具体原因及合理性,当期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充分性。 回复: 一、生猪价格走势、非洲猪瘟的影响情况及市场需求变化 我国生猪市场存在明显周期性,生猪供应波动是影响生猪价格的主要因素。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生猪出栏量 72,662 万头,较上年上升 3.8%。 猪肉产量 5,794 万吨,同比增长 4.6%,处于 2015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生猪出栏 24 量大,猪肉产量增幅明显,是 2023 年全年生猪价格低位运行的主要原因。2022 年 12 月以来,生猪价格进入下跌通道,2023 年全年,生猪价格整体维持低位运 行,仅在第三季度呈现阶段性反弹。2019-2023 年,生猪均价走势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 年我 国猪肉产量占全球比例为 49.39%,位居全球第一。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 国。猪肉是国人最主要的动物蛋白来源,在我国肉类消费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猪肉产量为 5,794 万吨,占主要畜禽肉类产量 的 60.10%。 二、存货及减值测试情况 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存货主要由消耗性生物资产、原材料、库存 商品构成,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023.12.31 项目 具体内容 账面余额 比例 消耗性生物资产 仔猪、保育猪、育肥猪等 3,280,933.52 77.87% 原材料 小麦、玉米、豆粕等 802,572.76 19.05% 库存商品 冷鲜肉、冷冻肉等 129,822.63 3.08% 合计 4,213,328.90 100.00% 25 1、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及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 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为生产用而持有的材料,其可 变现净值根据其生产的产成品可变现净值为基础确定。对于消耗性生物资产,有 确凿证据表明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 使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按照可变现净值低于其账面 价值的差额,计提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期末通常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 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 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2、公司存货减值测试过程 (1)公司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测试过程 1)假定将仔猪、保育猪和育肥猪饲养至可销售状态的商品猪出售,以出售 价格扣除由期末状态饲养至可销售状态的商品猪期间发生的饲养成本以及销售 费用后的金额作为其可变现净值。 2)使用公司当期各阶段生猪的计量参数作为计算可变现净值时的参数使用。 3)对单位售价的预测:综合考虑未来供需情况、原材料价格变动等因素后 确定生猪出栏销售时的预计售价。 经计算单头生猪的可变现净值与期末成本如下: 2022 年 12 月 31 日 单位:元/头 由期末状态饲养 预测单头 至可销售状态的 单头销售 单头可变现 期末单头 是否需要计提 项目 售价 商品猪期间发生 费用 净值 存栏成本 跌价准备 的单头饲养成本 仔猪 1,892.00 1,385.52 10.40 496.08 246.11 否 保育猪 1,870.00 1,141.70 10.40 717.91 489.94 否 育肥猪 1,848.00 448.01 10.40 1,389.59 1,183.62 否 2023 年 6 月 30 日 单位:元/头 26 由期末状态饲养 预测单头 至可销售状态的 单头销售 单头可变现 期末单头存 是否需要计提 项目 售价 商品猪期间发生 费用 净值 栏成本 跌价准备 的单头饲养成本 仔猪 1,859.00 1,387.36 12.93 458.71 229.84 否 保育猪 1,870.00 1,148.75 12.93 708.32 468.45 否 育肥猪 1,738.00 463.86 12.93 1,261.20 1,153.33 否 2023 年 12 月 31 日 单位:元/头 由期末状态饲养 预测单头 至可销售状态的 单头销售 单头可变现 期末单头存 是否需要计提 项目 售价 商品猪期间发生 费用 净值 栏成本 跌价准备 的单头饲养成本 仔猪 1,857.90 1,392.40 13.58 451.92 256.55 否 保育猪 1,694.00 1,162.63 13.58 517.79 517.88 是 育肥猪 1,680.80 469.26 13.58 1,197.96 1,206.59 是 公司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测试结果,主要受到资产负债表日生物资产账面值、 至可销售状态前所发生的饲养成本、销售费用,预计达到可销售状态的销售体重 及预计售价等变量影响。公司不同时点由于在生物资产账面值、预计养殖成本、 预计销售体重、预计销售价格等方面存在差异,消耗性生物资产是否计提跌价准 备以及计提比例亦会存在差异。 2023 年末,公司上述减值测试主要参数较以前年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如下: 1)2023 年末,公司减值测试参数中单头销售费用较 2022 年末及 2023 年 6 月末有所上升主要是销售人员数量增加所致。 2)2023 年末,公司育肥猪由期末状态饲养至可销售状态期间发生的单头饲 养成本较 2022 年末及 2023 年 6 月末有所增加,主要是因为 2023 年末,公司根 据近期实际育肥猪销售均重,上调了减值测试中预计达到可销售状态出栏体重, 由期末状态饲养至可销售状态的商品猪需要增加的体重有所增加,期间发生的单 头饲养成本亦有所增加。 3)公司育肥猪的预测单头售价主要根据预计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商品猪体重, 27 同时结合市场行情、能繁母猪存栏量、市场供需关系及资产负债表日可以获取到 的其他有效外部价格信息包括生猪期货价格、行业或外部专家研判等进行确定。 2023 年末,公司育肥猪预计单头售价较 2022 年末及 2023 年 6 月末有所下降, 主要是 2023 年末资产负债表日时点公司对未来生猪市场价格预期较 2022 年末 及 2023 年 6 月末资产负债表日有所下降。同时,该等预计售价的下降对公司育 肥猪预测单头售价的影响大于预计出栏体重上升对预测单头售价的影响。 由于生猪期货价格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生猪价格的预期情况,对公司预计售价 的合理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2022 年末,对应 3 个月后交割的生猪期货 LH2303 收盘价为 16.14 元/公斤;2023 年 6 月末,对应 3 个月后交割的生猪期货 LH2309 收盘价为 15.51 元/公斤;而 2023 年 12 月末,对应 3 个月后交割的生猪期货 LH2403 的收盘价仅为 13.72 元/公斤,也表明了公司在 2023 年末资产负债表日 时点对生猪市场未来价格的判断与市场整体判断一致。 综上,2023 年末公司育肥猪可变现净值较 2022 年末及 2023 年 6 月末下降, 主要原因包括:单头销售费用增加、预计出栏体重上升导致的由期末状态饲养至 可销售状态期间发生的单头饲养成本增加,以及 2023 年末资产负债表日时点公 司对未来生猪价格的判断较 2023 年 6 月末有所下调导致的预测单头售价下降。 (2)公司原材料及库存商品减值测试过程 资产负债表日,公司按照单个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 准备。可变现净值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 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为生产而持有的原材料,其可变现净值根据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为 基础确定。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以合同价 格为基础计算。当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相关合同订购数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货的 可变现净值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2022 年末、2023 年 6 月末及 2023 年末,公司对原材料、库存商品等存货进 行减值测试,并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计提 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经测算,2022 年末、2023 年 6 月末,公司的原材料及库存商品不存在成本 28 高于可变现净值的情形,无需计提减值准备。2023 年末,公司原材料不存在成本 高于可变现净值的情形,部分库存商品存在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情形,公司对 库存商品计提跌价准备 0.43 亿元。 经过上述测试,公司存货跌价准备期初及半年度余额均为 0 元、期末新增计 提存货跌价准备具有合理性和充分性。 问题 3-2:说明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就同类型存货的跌价准备计提比例的差异 情况,并结合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量方法及成本差异情况,说明计提比例产生差 异的原因。 回复: 近三年,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情况 如下: 公司名称 2023 年 12 月 31 日 2022 年 12 月 31 日 2021 年 12 月 31 日 温氏股份 0.12% 0.23% 0.63% 新希望 3.96% 6.95% 13.88% 神农集团 9.98% 1.09% 3.31% 巨星农牧 5.32% 0.00% 0.00% 牧原股份 0.49% 0.00% 0.00% 注:温氏股份、新希望、巨星农牧消耗性生物资产中除生猪外,还包括鸡、鸭等禽类。 一、公司与同行业存货可变现净值计量方法 公司名称 存货 存货可变现净值是按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 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在确定存货的可 变现净值时,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同时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 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成本高于其 可变现净值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本公司通常按照单个存货项目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资产负债表日,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 已经消失的,存货跌价准备在原已计提的金额内转回。消耗性生物 温氏股份 资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及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资产负债表日, 消耗性生物资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并采用与确认存 货跌价准备一致的方法计算确认消耗性生物资产的跌价准备。如果 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 的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如果消耗性生物 资产改变用途,作为生产性生物资产,改变用途后的成本按改变用 途时的账面价值确定。如果消耗性生物资产改变用途,作为公益性 29 公司名称 存货 生物资产,则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资产减值》规定考虑 是否发生减值,发生减值时先计提减值准备,再按计提减值准备后 的账面价值确定。 期末时,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量;当存货 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同时按照成本高 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可变现净 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 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对于数量繁多、 单价较低的存货,按存货类别计提;与具有类似目的或最终用途并 新希望 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且难以将其与该产品系列 的其他项目区别开来进行估价的存货,则合并计提;其他按单个存 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资产负 债表日如果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则减记的金额 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 计入当期损益。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按照存货类 别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管理层在考虑持 神农集团 有存货目的的基础上,根据历史售价确定估计售价,并按照估计售 价减去至完工或可出售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 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 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在确定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同时考虑持有存 货的目的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在资产负债表日,存货 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当其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提 巨星农牧 取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通常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 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按存货 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 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 的存货,可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 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为生产 用而持有的材料,其可变现净值根据其生产的产成品可变现净值为 基础确定。对于消耗性生物资产,有确凿证据表明由于遭受自然灾 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使消耗性生物 资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按照可变现净值低于其账面 牧原股份 价值的差额,计提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期末通常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以前减记存货价值 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 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消耗性生物资产,公司假定将仔猪、保育猪和育肥猪饲养至可 销售状态的商品猪出售,以出售价格扣除由期末状态饲养至可销售 30 公司名称 存货 状态的商品猪期间发生的饲养成本以及销售费用后的金额作为其 可变现净值。 综上所述,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可变现净值确定方法不存在明显差异。 二、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成本对比情况 2023 年末,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成本差异率及存货跌价计提比例情况 如下: 2023 年完全成本 公司成本低于同行业公司 同行业公司存货跌价计 公司名称 (元/公斤) 的比例 提比例 温氏股份 16.60-16.80 10.00%-11.07% 0.12% 新希望 15.8 5.44% 3.96% 神农集团 16.2 7.78% 9.98% 巨星农牧 未披露 不适用 5.32% 牧原股份 14.94 - 0.49% 注:同行业公司数据来源于公开披露信息,新希望数据为第 4 季度数据。 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的计提比例,主要受到资产负债表日生物资产账面 值,至可销售状态前所发生的饲养成本、销售费用,预计达到可销售状态的销售 体重及预计售价等变量影响。不同企业由于在生物资产账面值、养殖成本、销售 体重、预计售价等方面存在差异,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是否计提以及计提比 例亦会相应产生差异。 2023 年末,公司存货跌价计提比例与同样养殖规模相对较大的温氏股份较 为接近,新希望、神农集团的存货跌价比例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其养殖成本相 对较高,公司养殖成本低于该等同行业公司的比例与该等同行业公司存货跌价计 提比例较为接近。 综上所述,2023 年末同行业可比公司消耗性生物资产均存在计提减值的情 况,但各公司计提比例的差异主要受各公司的养殖成本、销售体重、预计售价等 因素的差异的影响。 问题 3-3:结合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具体类型及折旧政策,说明当期生产性生 物资产折旧、处置等金额核算的准确性。 31 回复: 一、公司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类型及折旧政策 公司生产性生物资产主要包括未成熟的种猪和成熟的种猪,种猪包含种公猪 和种母猪。未成熟的种猪是指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种猪,当未成熟的种猪达到可 使用状态时转至成熟的种猪。 公司按照规定对成熟的种猪计提折旧,折旧方法采用年限平均法。根据生产 性生物资产的性质、实际使用情况和有关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确定其使用 寿命和预计净残值,并在年度终了,对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 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如与原估计数存在差异的,作为会计估计变更进行调整。 公司成熟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列示如下: 类别 预计使用寿命 预计净残值率 月折旧率 种猪 30个月 30% 2.33%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处置具体情况 公司生产性生物资产处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情况:①未成熟种猪在种猪选 育的过程中,经过选育未能达到公司种猪标准的直接对外进行销售;②转至成熟 种猪后,对繁殖性能相对较差的种猪进行淘汰,直接对外销售;③根据市场行情 和市场种猪需求情况,对外销售种猪。 三、生产性生物资产处置等金额核算的准确性 生产性生物资产以商品猪销售方式进行处置的部分,采用客户竞价销售的方 式。公司销售部每日对具备条件可销售出栏猪群公示,客户在规定时间内参与竞 价,遵循优质优价、价格从高到低、时间优先的市场化原则,保证价格独立性和 公允性。 生产性生物资产以种猪销售方式进行处置的部分,采用直接向客户销售方式, 因生猪市场上存在大量种猪销售企业,种猪销售定价公开透明。 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外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 购买价、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自 行繁育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成本包括其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饲料费、 32 人工费、应分摊的固定资产折旧费、成熟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费及其他应分摊 的间接费用等。成熟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后续饲料费、人工费及其折旧费等支出 归集计入仔猪成本。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的种猪在发出时按重量采用月末一 次加权平均法计价;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种猪采用个别计价法核算发出与结存 的成熟种猪成本。 综上所述,公司当期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处置等金额核算准确,符合相关 政策规定。 问题 3-4:请年审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并说明对相关存货的盘点情 况,包括但不限于盘点程序、盘点方法、盘点时间、盘点数量、结果及其准确性。 回复: (一)审计程序 2023年我们首次接受公司委托,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审计了公司 2023年年度财务报表,并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我们未对公司2022年年 度财务报表和2023年半年度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在2023年度审计过程中,我 们针对存货及存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等执行的审计程序主要包括: 1、了解及评价存货跌价准备相关的关键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有 效性; 2、评价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3、对管理层确认存货可变现净值所涉及的重要假设进行评价,包括将公司 预计销售价格与资产负债表日可获取的市场公开价格进行比较,将公司预计单位 成本和销售费用与公司实际发生的单位成本和销售费用进行对比; 4、基于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和相关假设数据,检查存货跌价准备金 额的计算准确性; 5、了解及评价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计提相关的关键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设 计和运行有效性; 6、检查公司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政策,对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计提执行 重新计算程序; 7、了解及评价生产性生物资产处置相关的关键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设计和 运行有效性; 33 8、核对财务系统处置生产性生物资产收入记录与业务系统订单信息及发货 记录的一致性,识别和调查异常的交易记录; 9、在使用毕马威审计抽样工具进行随机抽样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存栏量、 业务指标以及猪场所在省份等因素进行补充抽样,对年末存货和生物资产实施监 盘。抽样比例如下: 类别 抽样比例 生物资产 33% 除消耗性生物资产外的其他存货 37% 监盘方法如下: (1)在监盘开始前,对存货及生物资产状况进行了解,获取并评价管理层 盘点计划,确定盘点时间、范围和场所,了解盘点期间存货及生物资产的入库、 发出和移动相关的控制规定,评价与盘点过程有关的内部控制; (2)在监盘过程中,观察公司记录和控制存货及生物资产盘点的指令和程 序,检查存货及生物资产的存在,以及识别过时、毁损或陈旧的存货;获取公司 完整的存货及生物资产明细库存表及存放清单,进行双向抽盘,判断是否存在账 实差异; (3)监盘结束后,获取全部盘点表单,并再次观察现场,确定所有应纳入 范围的存货及生物资产均已盘点。获取并核对盘点报告。针对存货和生物资产盘 点在财务报表日以外的其他日期进行的情况,进一步执行倒推/前推程序,确定 饲料原材料盘点日与财务报表截止日之间的变动已得到恰当记录。 监盘时间:2023年11月至2024年3月; 监盘数量:对公司326个养殖场的存货及生物资产(1,301万头生猪)、67个 饲料厂及10个屠宰场的存货执行了监盘程序; 监盘结果及准确性:基于我们执行的监盘程序,于2023年12月31日,公司存 货及生物资产账实相符,不存在重大差异。 (二)结论 基于以上工作,我们认为,于2023年12月31日,公司存货及生物资产在所有 重大方面账实相符,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充分适当;公司2023年有关生产性生 物资产折旧和处置的会计处理在所有重大方面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34 问题 4:年报显示,2023 年末,你公司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 1,121.50 亿元;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 23.08 亿元,较期初下降 68.98%,当期重要在建工程转入 固定资产金额为 69.76 亿元。 请你公司: (1)结合生猪养殖业务的销量、产能利用率、新建及扩产情况、产能分布情 况及销售半径、固定资产的类型及分布情况等,说明最近三年你公司固定资产的 变化情况、变动规模、与产销量的匹配情况,固定资产与营业收入的比重与同行 业可比公司的差异情况,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合理性。 (2)说明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处置报废金额核算的准确性。 (3)结合固定资产构成、使用年限、权利受限情形、闲置状态、产能利用率、 减值测试过程等情况,说明未就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合理性。 (4)列示最近三年在建工程转固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具体项目、转固时点、 转固金额、转固后投入使用情况;说明相关在建工程转固会计处理的合规性,并 结合具体投产情况分析说明每年较大规模新增在建工程的合理性、必要性、与市 场需求及你公司发展规划的匹配性。 请年审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并说明针对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实施的 盘点等审计程序情况及获取的审计证据。 问题 4-1:结合生猪养殖业务的销量、产能利用率、新建及扩产情况、产能 分布情况及销售半径、固定资产的类型及分布情况等,说明最近三年你公司固定 资产的变化情况、变动规模、与产销量的匹配情况,固定资产与营业收入的比重 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差异情况,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合理性。 回复: 一、公司生猪养殖业务销量(出栏量)、产能扩张及产能利用率情况 2021 年至 2023 年,公司的生猪养殖业务出栏量、产能、产能利用率情况如 下: 2023 年度/2023 年 2022 年度/2022 年 12 2021 年度/2021 年 项目 12 月 31 日 月 31 日 12 月 31 日 产能(万头) 7,999.00 7,430.00 7,117.00 出栏量(万头) 6,381.60 6,120.10 4,026.32 产能利用率 85.89% 85.99% 71.11% 35 注:2020 年末的产能为 5,662.00 万头。由于生猪从后备种猪开始至其对应的仔猪育肥完成出栏至少需 要 12 个月,因此一般当期期末时点的产能与下一期的产量具有一定的匹配关系,与当期的产量不具有匹配 关系,因此在计算各年度产能利用率时采用当期产量与上期末的产能对比计算而来。即产能利用率=本期出 栏量/上一期末产能。 2021 年至 2023 年,公司产能利用率分别为 71.11%、85.99%、85.89%,2021 年公司新建设的生猪养殖产能陆续投产,2023 年较 2022 年新增产能 569 万头, 新建设生猪养殖产能消化情况良好。公司产能利用率整体水平较高,产能利用较 为充分。 二、公司产能分布及销售半径情况 2021 年至 2023 年,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产能分布占比情况如下: 大区 2023 年 12 月 31 日 2022 年 12 月 31 日 2021 年 12 月 31 日 华中地区 40.89% 41.57% 42.10% 华东地区 23.28% 22.66% 22.41% 华北地区 15.12% 15.59% 15.69% 东北地区 13.61% 14.39% 14.89% 其他地区 7.10% 5.79% 4.91% 总计 100.00% 100.00% 100.00% 由上表可见,2021 年至 2023 年,公司生猪产能主要集中在华中地区和华东 地区,公司生猪销售半径受运输成本、政策规定等因素影响,主要销量覆盖所在 地周围 300-400 公里范围内。 三、公司固定资产类型及分布情况 2021 年至 2023 年,公司固定资产类型及分布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023 年 12 月 31 日 2022 年 12 月 31 日 2021 年 12 月 31 日 项目 账面价值 比例 账面价值 比例 账面价值 比例 房屋、建筑物 8,243,219.12 73.50% 7,797,930.24 73.32% 7,269,891.18 73.03% 机器设备 2,650,562.15 23.63% 2,496,620.04 23.47% 2,320,492.35 23.31% 运输工具 93,897.82 0.84% 113,703.30 1.07% 133,106.31 1.34% 其他 227,370.25 2.03% 227,618.22 2.14% 231,603.10 2.33% 合计 11,215,049.34 100.00% 10,635,871.79 100.00% 9,955,092.93 100.00% 报告期内,公司的固定资产主要为房屋、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等,均系公司正 常的生产经营所需,目前公司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良好,各项固定资产均处于正 36 常的生产使用中。 四、公司固定资产的变化情况、变动规模、与产销量的匹配情况 2021 年至 2023 年年末,公司固定资产变化情况及与生猪存栏量的匹配关系 情况如下: 项目 2023 年 12 月 31 日 2022 年 12 月 31 日 2021 年 12 月 31 日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万元) 11,215,049.34 10,635,871.79 9,955,092.93 增比 5.45% 6.84% 70.08% 生猪存栏量(万头) 4,013.93 3,640.78 3,535.10 增比 10.25% 2.99% 56.09% 单位生猪存栏量对应固定资 2,794.03 2,921.32 2,816.07 产账面价值(元/头) 由上表可见,2021 年至 2023 年,公司生猪存栏量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变动 趋势基本一致,单位生猪存栏量对应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基本保持稳定,具有匹配 性。 由于生猪生长的特性,从固定资产投产到生猪出栏至少需要 6 个月左右的周 期,因此最近 12 个月生猪出栏量与前 6-18 个月的平均固定资产存在一定配比关 系,具体如下: 项目 2023 年 12 月 31 日 2022 年 12 月 31 日 2021 年 12 月 31 日 最近 12 个月出栏量(万头) 6,381.60 6,120.10 4,026.32 6 个月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10,919,245.29 10,399,393.23 8,311,750.19 (万元) 18 个月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10,399,393.23 8,311,750.19 3,058,074.26 (万元) 前 6-18 个月平均固定资产 10,659,319.26 9,355,571.71 5,684,912.22 (万元) 单头出栏对应的平均固定资 1,670.32 1,528.66 1,411.94 产(元/头) 由上表可见,2021 年至 2023 年,公司单头出栏对应的平均固定资产占比较 为稳定,略有上升主要是公司为提升养殖效率,持续完善生猪养殖场配套建设, 提升生物安全硬件设施,对猪舍实施升级改造所致,包括对养殖场智能饲喂、智 能管链、除臭灭菌、新风系统、洗消烘设施及设备等投资。 综上所述,公司近三年固定资产的变化情况及变动规模与产销量基本匹配。 五、固定资产与营业收入的比重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差异情况,产生差异 37 的原因及合理性。 2021 至 2023 年,公司固定资产与营业收入的比重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情 况如下: 公司名称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温氏股份 38.23% 41.90% 54.50% 新希望 25.31% 25.22% 26.72% 神农集团 67.53% 61.78% 57.08% 巨星农牧 92.89% 48.55% 58.81% 牧原股份 101.16% 85.21% 126.19% 牧原股份(扣除保育、育肥舍) 42.73% 45.53% 54.11% 根据上表可见,公司固定资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存在 差异,主要原因系公司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生猪养殖模式存在差异。公司采用“全 自养、全链条、智能化”养殖模式,需公司自主投资建设生猪养殖场,固定资产 的投入规模较大;而同行业上市公司多采用代养模式,代养模式因采用“公司+农 户”的生产模式,相对具有“轻资产”的特点。 考虑上述养殖模式的差异,扣除保育、育肥舍后,公司固定资产占营业收入 的比例处于行业中位水平,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公司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存在差异的主 要原因系公司生猪养殖模式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存在一定差异,具有合理性。 问题 4-2:说明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处置报废金额核算的准确性。 回复: 公司的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政策如下: 类别 折旧方法 折旧年限 残值率 年折旧率 房屋、建筑物 年限平均法 10-20 5% 4.75%-9.50% 机器设备 年限平均法 3-10 5% 9.50%-31.67% 运输工具 年限平均法 6 5% 15.83% 其他 年限平均法 3-10 5% 9.50%-31.67% 公司将固定资产的成本扣除预计净残值和累计减值准备后在其使用寿命内 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除非固定资产符合持有待售的条件。公司至少在每年年 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公司固定资产报废或处置主要是因生物防控需求,近年来公司对猪舍及配套 设施实施了升级改造,对部分旧工艺进行拆除,增加了最新的新风系统、智能饲 38 喂、智能水电、智能管链、除臭灭菌等设施,使得改造后的猪舍较改造前具有更 强的生物安全防控能力,强化了生产经营环节管理,有效提升了生猪养殖效率, 降低了生物安全风险。公司固定资产处置报废的会计政策如下: 固定资产满足下述条件之一时,公司会予以终止确认: ①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 ②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 报废或处置固定资产项目所产生的损益为处置所得款项净额与项目账面金 额之间的差额,并于报废或处置日在损益中确认。 综上所述,公司对于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处置报废的会计政策符合企业会计 准则要求,核算准确。 问题 4-3:结合固定资产构成、使用年限、权利受限情形、闲置状态、产能 利用率、减值测试过程等情况,说明未就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合理性。 回复: 公司的固定资产主要为房屋、建筑物及机器设备等,均系公司正常的生产经 营所需。公司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良好,各项固定资产均处于正常的生产使用中, 存在为取得借款而进行抵押、开展融资性售后回租导致资产受限的情形,受限规 模处于正常范围。公司固定资产处置或报废主要是因为公司为了进一步优化养殖 效率、提升生物安全防控水平而进行的智能化升级改造,不属于技术陈旧或无法 使用的固定资产,相关处置与报废均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公司固 定资产的产能利用率较高,具体情况请参见本问题回复之“问题 4-1”之“一、公司 生猪养殖业务销量(出栏量)、产能扩张及产能利用率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于资产负债表日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如发现存在下列 情况,应当计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以确定资产是否已经发生减值: 1、固定资产市价大幅度下跌,其跌幅大大高于因时间推移或正常使用而预 计的下跌,并且预计暂时不可能恢复; 2、企业所处经营环境,如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或者产品营销市 场在发生或在发生重大变化,并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3、同期市场利率等大幅度提高,进而很可能影响企业计算固定资产可收回 金额的折现率,并导致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 39 4、固定资产陈旧过时或发生实体损坏等; 5、固定资产预计使用方式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如企业计划终止或重组该资 产所属的经营业务、提前处置资产等情形,从而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6、公司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创 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营业利润(或者亏损)远远低于(或者高于)预计金 额等,从而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 7、其他有可能表明资产已发生减值的情况。 报告期间,公司针对于养殖子公司进行关键业务指标分析,将关键业务指标 偏离预期较大的标准识别为存在减值迹象。针对于此部分存在减值迹象的子公司, 公司采用收益法下的折现现金流量法来计算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即将存在 减值迹象的资产组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然后 将资产组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与账面价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存在减值。 公司依据历史业绩水平、经批准的财务预算以及综合考虑公司自身产能情况、市 场的发展趋势对测算中的关键参数进行评估及预测。根据测算结果,公司固定资 产及在建工程的账面金额均高于可回收金额,因此未计提减值准备是合理的。 综上所述,公司未就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具有合理性。 问题 4-4:列示最近三年在建工程转固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具体项目、转固 时点、转固金额、转固后投入使用情况;说明相关在建工程转固会计处理的合规 性,并结合具体投产情况分析说明每年较大规模新增在建工程的合理性、必要性、 与市场需求及你公司发展规划的匹配性。 回复: 一、最近三年在建工程转固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具体项目、转固时点、转固 金额、转固后投入使用情况 公司最近三年在建工程转固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生猪养殖项目 1,515,788.21 1,334,268.01 3,978,833.69 饲料加工项目 76,561.07 45,934.79 189,673.17 生猪屠宰项目 37,887.64 177,856.26 207,194.48 40 项目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其他 25,216.31 29,335.44 60,720.89 合计 1,655,453.23 1,587,394.50 4,436,422.23 公司在建工程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结转为固定资产,公司的自建固定资 产主要为房屋、建筑物及机器设备等,均系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所需,目前公司 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良好,各项固定资产均处于正常的生产使用中。 二、说明在建工程转固会计处理的合规性 公司在建工程转固的会计处理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具体如下: ①公司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及时完成转固确认固定资产; ②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判断方法为实体建造或安装工程已经完 成并通过质量验收; ③资产的确认转固符合资产定义,并准确进行后续计量; ④转固过程保留完整会计凭证和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合同、支出发票、 工程验收记录、工程结算单等,这些凭证和记录能够清晰反映在建工程成本的构 成和固定资产的形成过程。 综上所述,公司在建工程转固会计处理具有合规性。 三、结合具体投产情况分析说明每年较大规模新增在建工程的合理性、必 要性、与市场需求及你公司发展规划的匹配性。 近三年年末,公司在建工程规模分别为 1,110,340.58 万元、744,127.09 万元 和 230,834.34 万元,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近三年,公司新增生猪养殖产能及产能利用率情况如下: 项目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产能(万头) 7,999 7,430 7,117 新增产能(万头) 569 313 1,455 出栏量(万头) 6,381.60 6,120.10 4,026.32 产能利用率 85.89% 85.99% 71.11% 注:2020 年末的产能为 5,662.00 万头。由于生猪从后备种猪开始至其对应的仔猪育肥完成出栏至少需 要 12 个月,因此一般当期期末时点的产能与下一期的产量具有一定的匹配关系,与当期的产量不具有匹配 关系,因此在计算各年度产能利用率时采用当期产量与上期末的产能对比计算而来。即产能利用率=本期出 栏量/上一期末产能。 41 从上表可以看出,公司 2021 年至 2023 年新增产能分别为 1,455 万头、313 万头、569 万头,产能利用率分别为 71.11%、85.99%、85.89%。一方面,公司新 建设生猪养殖产能消化情况良好,产能利用率整体水平较高,产能利用较为充分, 新增产能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另一方面,公司结合行业发展及市场情况,采用更 为审慎的资本开支政策,近两年新增生猪养殖产能规模已处于放缓状态,由高速 发展进一步转向高质量发展,新增资本开支主要为养殖场的升级改造。未来,公 司将结合行业发展及市场需求情况,采用更为审慎的投资政策,科学规划资本开 支。 综上所述,近三年公司在建工程规模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公司整体新建设 生猪养殖产能消化情况良好,产能利用率整体水平较高,产能利用较为充分,新 增产能与市场需求及公司发展规划相匹配。 问题 4-5:请年审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并说明针对固定资产、在建 工程实施的盘点等审计程序情况及获取的审计证据。 回复: (一)审计程序 在 2023 年度审计过程中,我们针对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执行的审计程序主 要包括: 1.了解和评估在建工程及固定资产关键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 行有效性; 2.与公司管理层沟通,了解本年重大在建工程及固定资产的变动原因; 3.对于本年新增的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选取样本核对至工程合同、采购合 同、发票、施工进度资料、验收单等支持性文件; 4.了解管理层在建工程转固时点的会计政策,并评价其合理性。选取样本, 检查本年在建工程项目转固资料,如工程合同,竣工或安装等质量验收文件等, 以检查是否符合企业会计政策的规定及转固时点的准确性; 5.了解管理层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政策,并与同行业可比公司进行对比分析 是否存在重大差异; 6.对固定资产折旧执行重新计算以检查固定资产折旧金额的准确性; 7.对期末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进行抽样查看,确认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是否 42 存在。观察固定资产的运行或使用情况,确认是否停产或者闲置的情形;观察在 建工程的形象进度,确认是否与账面相符; 8.利用毕马威估值专家的工作,通过比较行业内其他公司,评价管理层在折 现的现金流量预测中采用的折现率及评估方法的合理性;评价管理层减值测算时 所使用的收入增长率等关键参数的合理性; 9.选取截止 2023 年 12 月 31 日的前十大应付工程款的供应商进行函证。 (二)结论 基于以上工作,我们认为,2023 年度公司与固定资产折旧和处置以及在建 工程转固相关的会计处理在所有重大方面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未就固定资 产计提减值准备具有合理性;公司有关固定资产与同行业的可比情况分析以及新 增在建工程必要性的说明在所有重大方面与我们在 2023 年度审计过程中所获取 的资料及了解的情况一致。 问题 5:年报显示,2023 年度,你公司因采购商品、接收劳务发生的关联交 易金额为 34.92 亿元。关联采购的前五大供应商中,向河南牧原建筑工程有限公 司、河南牧原设备有限公司、河南正泰牧原智能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的采购主要为 工程、设备类采购;向河南牧原物流有限公司的采购内容主要为运输服务;向河 南省聚爱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的采购内容包括商品、平台及其他商业 服务等。关联销售主要向河南龙大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广东广垦牧原农牧有限 公司、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参股公司开展,主要销售内容包括生 猪、猪肉制品、商品、设备、服务等。 请你公司: (1)逐项列示说明向前五大关联供应方采购的具体内容、对应采购规模、当 期该项采购内容关联交易与非关联交易的比例,关联采购价格与同类型产品/服 务市场第三方价格的差异情况,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合理性,并结合上述分析说明 关联采购的公允性;如单项产品或服务向关联方采购比例较高的,请结合采购价 格详细说明仅向或主要向关联方采购的必要性。 (2)说明向关联方销售生猪、猪肉制品价格与向第三方销售的差异情况,并 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关联销售的定价公允性;说明除屠宰、肉食业务开展需要 外,是否存在其他销售上述产品的情形及产生关联销售的原因;说明销售的“商 43 品、设备及服务”的主要内容,开展关联交易的合理性及定价的公允性。 (3)结合对上述问题的回复,说明关联交易的合理性、公允性,是否存在损 害上市公司利益、向关联方输送利益的情形;说明你公司未来减少关联交易的方 案和具体措施。 问题 5-1:逐项列示说明向前五大关联供应方采购的具体内容、对应采购规 模、当期该项采购内容关联交易与非关联交易的比例,关联采购价格与同类型产 品/服务市场第三方价格的差异情况,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合理性,并结合上述分 析说明关联采购的公允性;如单项产品或服务向关联方采购比例较高的,请结合 采购价格详细说明仅向或主要向关联方采购的必要性。 回复: 公司 2023 年前五大关联供应方为河南牧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 原建筑”)、河南牧原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原设备”)、河南正泰牧原智能 电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泰牧原”)、河南牧原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牧原物流”)、河南省聚爱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以下简称“聚爱数字”), 具体交易情况如下: 关联交易类 关联交易金 占同类交易金额 关联人 关联交易内容 别 额(万元) 的比例 牧原建筑 接受劳务 接受建筑工程服务、购买设备及材料 232,935.02 19.78% 采购工程、机械设备材料及安装、维 牧原设备 采购商品 36,921.87 3.14% 修等 采购机械电气设备、材料,安装维修 正泰牧原 采购商品 5,240.82 0.45% 等 牧原物流 接受劳务 接受运输服务 34,166.14 15.24% 聚爱数字 采购商品 采购商品 23,810.21 8.38% 聚爱数字 接受劳务 接受平台及其他商业服务 676.15 70.92% 注:关联交易金额为含税金额 一、公司与牧原建筑关联交易的具体情况 牧原建筑于 2016 年 9 月 18 日设立,设立初衷是为了帮助建筑商规范管理, 进行成本管理。近几年,随着牧原股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牧原建筑在实际运 营中,发挥了两个积极的作用:一是发挥集采优势,通过大规模集中采购大宗建 44 筑材料和设备,降低建设成本;二是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批长期合作的 优质工程建筑商,通过对长期合作优质建筑商的系统管理,牧原建筑能够有效整 合优质建设施工资源,统一建设标准,对加快建设速度、确保工程质量起到了积 极的推动作用,为近年来牧原股份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来随着公司 从高速发展转变至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建养殖项目需求降低,公司与牧原建筑的 关联交易金额呈下降的趋势。2023 年,公司与牧原建筑的关联交易金额占同类 交易金额的比例为 19.78%,不属于单项产品或服务向关联方采购比例较高的情 形。 公司向牧原建筑的关联采购按照市场化原则定价,具体而言,与同类型交易 市场第三方价格对比情况如下: 截至 2023 年末,公司主要由关联方参与承建的养殖场与主要由非关联方参 与承建的养殖场单位产能投资额对比情况如下: 截至 2023 年末养殖场 截至 2023 年末达产的 单位产能投资额 承建类别 固定资产原值(万元) 育肥猪产能(万头) (元/头) 主要由关联方承建 2,314,491.83 1,346.10 1,719.41 主要由非关联方承建 10,603,040.76 6,151.85 1,723.55 合计 12,917,532.58 7,497.95 1,722.81 注:1、由于养殖场的建设存在大量由关联方与非关联方共同参与承建的情况,承建类别的划分情况系 按照公司报告期内已投产的养殖类子公司关联工程采购金额占工程总投资额的比例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将 关联采购占比较高的 50%养殖类子公司的养殖场定义为主要由关联方承建,关联采购占比较低的 50%养殖 类子公司的养殖场定义为主要由非关联方承建;2、由于公司部分养殖场为租赁场,租赁场的固定资产主要 为租赁取得,因此截至 2023 年末达产的育肥猪产能剔除租赁场产能。 经对比,截至 2023 年末主要由关联方承建的养殖场单位产能投资额与主要 由非关联方承建的养殖场单位产能投资额不存在明显差异,关联交易定价公允。 综上所述,公司与牧原建筑的关联采购具有公允性,2023 年,公司与牧原建 筑的关联交易金额占同类交易金额的比例为 19.78%,不属于单项产品或服务向 关联方采购比例较高的情形。 二、公司与牧原设备关联交易的具体情况 近几年,随着牧原股份养殖场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牧原股份对场区建设过 程中所需的定制化养殖设备、饲料加工设备、环保设备需求不断增加。通过与牧 45 原设备的合作,对公司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是牧原设备能够有效整合各方资 源积极备货,保障公司建设需求;二是牧原设备拥有专业的设备加工团队,通过 自主研发、自主生产,优化产品工艺,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从而降低设备价格; 三是牧原设备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一批合作的优质材料设备供应商,通过对材 料商的管理,能够实现对产品质量的管控。2023 年,公司与牧原设备的关联交易 金额占同类交易金额的比例为 3.14%,不属于单项产品或服务向关联方采购比例 较高的情形。 公司向牧原设备采购商品均通过竞争性谈判,与同类型交易市场第三方定价 原则一致,公司与牧原设备的关联交易价格公允合理。 三、公司与正泰牧原关联交易的具体情况 正泰牧原成立于 2022 年 5 月 7 日,系本公司控股股东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 司之孙公司的参股公司。主要从事机械电气设备制造;电力设施器材制造;畜牧 机械、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等。 正泰牧原实际控股公司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电器行业的领军企 业之一,在低压电器、工业自动化和新能源技术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能够 生产各种低压电器元件和成套设备,其产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具有稳 定性和可靠性。正泰牧原主要向公司供应养殖场电箱,相关电箱为定制化产品, 由公司结合研发成果制定材料规格、质量标准后招标供应商,与各供应商议定价 格后,各供应商根据各自产能供应。2023 年,公司与正泰牧原的关联交易金额占 同类交易金额的比例仅为 0.45%,不属于单项产品或服务向关联方采购比例较高 的情形。 公司向正泰牧原的采购价格与同类型交易市场第三方定价原则一致,公司与 正泰牧原的关联交易价格公允合理。 四、公司与牧原物流关联交易的具体情况 公司生猪转群、原料饲料转运、销售等环节都需要专用车辆运输,牧原物流 通过整合社会车辆资源,打通产销区关键物流节点,拓展公铁海联运等多元化运 输渠道,发挥规模优势,实现点到点运输成本下浮,降低整体运输成本。并依托 自主研发的智慧物流平台,实现运输全程可视化、精准化,实时监控货物运输状 46 态,使运输业务更安全、更高效,成本更低,服务更优。同时,为满足更高的生 物安全防护要求,牧原物流对生猪运输承运车辆,设计全封闭车型和嵌入式系统, 并采用固定车辆、固定线路的管理方法,搭建智能监控和智能环控的业务各环节 全覆盖的管控体系,大大降低了生物安全风险,能够满足公司猪群健康管理的需 求。 牧原物流主要向公司提供生猪转群运输、原粮运输等运输服务,主要目的系 保障公司猪群健康,降低疫病传播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同时提高运输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2023 年,公司与牧原物流的关联交易金额占同类交易金额的比 例为 15.24%,不属于单项产品或服务向关联方采购比例较高的情形。 公司与牧原物流的关联交易价格以车辆成本、油耗成本、人工成本等固定成 本费用核算为定价基础,采用成本加成的定价原则,与同类型交易市场第三方定 价原则一致,公司与牧原物流的关联交易价格公允合理。 五、公司与聚爱数字关联交易的具体情况 聚爱数字成立于 2016 年 1 月 7 日,系本公司控股股东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 司之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互联网零售等业务。聚爱数字已建立严格的价格管控 体系及供应商准入机制,能够充分整合资源、发挥集中采购优势、降低采购成本, 确保公司产品供应的时效性、质量、成本以及满足生产场区疫病防控要求,保障 公司近年来的生产发展需求。 公司向聚爱数字采购农产品、食品饮料、办公设备等,主要系公司日常运营 需求所产生的日常交易。2023 年,公司向聚爱数字采购商品的关联交易金额占 同类交易金额的比例为 8.38%,不属于单项产品或服务向关联方采购比例较高的 情形;公司向聚爱数字采购平台及其他商业服务的关联交易金额占同类交易金额 的比例为 70.92%,占比相对较高,一方面,聚爱数字能够依托集中采购优势,降 低产品采购成本;另一方面,常规的物资购买渠道存在较大的生物安全隐患,聚 爱数字建立独立的物资消杀仓库,能够有效阻断病毒传播路径,提高生物安全防 护等级,满足非瘟及其他主要疫病防控常态化的生产管理需求。并且,公司采购 平台及其他商业服务的整体需求量较小,采取集约化采购方式能够更加有效降低 成本、提升效率,2023 年,公司向聚爱数字采购平台及其他商业服务的关联交易 金额为 676.15 万元,实际发生额较小。 47 公司向关联方聚爱数字采购商品和服务具有标准性,由聚爱数字结合集中采 购及服务成本,采用成本加成方式进行定价,与同类型交易市场第三方定价原则 一致。公司与聚爱数字的关联交易价格公允合理。 问题 5-2:说明向关联方销售生猪、猪肉制品价格与向第三方销售的差异情 况,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关联销售的定价公允性;说明除屠宰、肉食业务开 展需要外,是否存在其他销售上述产品的情形及产生关联销售的原因;说明销售 的“商品、设备及服务”的主要内容,开展关联交易的合理性及定价的公允性。 回复: 公司 2023 年向河南龙大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大牧原”)、 广东广垦牧原农牧有限公司、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参股公司销售 情况如下: 关联方 关联交易内容 交易金额(万元) 河南龙大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 生猪、猪肉制品等 176,508.14 广东广垦牧原农牧有限公司 原材料、商品、设备及服务等 14,991.92 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 猪肉制品等 2,971.52 司、参股公司 合计 194,471.58 占关联销售总额的比例 99.31% 一、说明向关联方销售生猪、猪肉制品价格与向第三方销售的差异情况,并 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关联销售的定价公允性;说明除屠宰、肉食业务开展需要 外,是否存在其他销售上述产品的情形及产生关联销售的原因 向关联方销售生猪、猪肉制品相关的关联交易中,以公司和河南龙大牧原肉 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生猪及猪肉制品等为主。 龙大牧原是公司与山东龙大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726)于 2008 年 5 月合资设立的企业,其主营业务为生猪屠宰加工和肉制品加工。报告 期内,公司向龙大牧原销售生猪,一是就近到有资质的屠宰厂屠宰,既降低了活 物运输的防疫风险,也减少了活物运输的途中耗费,安全卫生、节约成本;二是 能够将公司在生猪养殖上的优势与龙大肉食在屠宰行业上的优势相结合,促进生 猪养殖到屠宰的一体化。随着公司生猪出栏规模的逐年扩大,以及 2018 年 8 月 非洲猪瘟疫情爆发后我国政府部门对生猪跨省调运的管控(“调猪”转向“调肉”), 48 公司与龙大牧原的关联销售金额也相应增加。 公司向河南龙大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关联销售采用市场化原则定价,价格参 考销售当地同时期的市场价格。2023 年,公司向河南龙大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 关联销售金额为 176,508.14 万元,主要产品为生猪,产品单价是 14.92 元/公斤, 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河南省;公司 2023 年在河南省销售商品猪单价为 14.73 元/ 公斤,与公司向河南龙大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的销售价格不存在显著差异,公司 向其销售生猪价格具有公允性。 公司向关联方销售生猪和猪肉制品主要是出于与同产业链公司合作充分发 挥各自的优势,以及拓展屠宰、加工业务的需要,不存在其他销售上述产品的情 形。 二、说明销售的“商品、设备及服务”的主要内容,开展关联交易的合理性及 定价的公允性 “商品、设备及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1)“商品”主要是指向关联方销售种 猪、仔猪等供其进行生猪养殖,发挥公司在育种方面的优势,2023 年总交易金额 为 6,483.71 万元;2)“服务”主要交易内容为提供生猪疾病与场区水质土壤检测, 2023 年交易金额为 316.05 万元;3)“设备”主要交易内容为生猪饲养过程中智能 生产设备销售,2023 年交易金额为 53.84 万元。 公司关联销售的“商品、设备及服务”中以商品销售为主,其中向广东广垦牧 原农牧有限公司的销售额占比最大。2023 年,公司向广东广垦牧原农牧有限公 司销售种猪 4,948.42 万元,销售均价为 2,326 元/头,公司种猪外销市场均价为 2,347 元/头,与公司向广东广垦牧原农牧有限公司销售均价不存在显著差异,具 有公允性。 公司与关联方开展商品交易主要是实现产融结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获取 规模经济效益,销售设备及服务主要是公司多年发展形成的稳定成熟的生产设备 与实验室检测技术能够满足关联方生猪生产运营需求,保障稳定生产。 综上所述,报告期内,公司向上述关联方销售商品均按照市场化原则定价, 遵照公平公正的市场原则进行,价格公允,已履行必要的审批及披露程序,具有 合理性及公允性。 问题 5-3:结合对上述问题的回复,说明关联交易的合理性、公允性,是否 49 存在损害上市公司利益、向关联方输送利益的情形;说明你公司未来减少关联交 易的方案和具体措施。 回复: 公司已制定《关联交易决策制度》 关于规范与关联方资金往来的管理制度》, 所发生的关联交易均经过了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的审议程序,由独立董事、保 荐机构发表了意见。关联交易均遵照公平、公正的市场原则,按照市场经营规则 进行,注重价格的公允性,符合市场规律,关联交易价格公允,不存在损害上市 公司利益,向关联方输送利益的情形。 公司近三年发生的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金额为 1,971,005.69 万元、 655,333.14 万元和 545,743.17 万元,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未来,公司将持续严 格按照关联交易的相关制度履行审议程序,遵照公平、公正的市场原则,从业务 需求出发,合理规划与关联方的交易情况。 特此公告。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董 事 会 2024 年 5 月 27 日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