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300750 证券简称:宁德时代 公告编号:2024-05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2 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 归属期及 2023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 归属结果暨股份上市的提示性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 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重要内容提示: 1、本次归属股份的上市流通日为2024年9月20日(星期五); 2、本次归属股票数量为3,568,447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0811%; 3、本次归属限制性股票人数共计4,030人。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4年9月9日召开 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 计划之限制性股票首次及预留授予第二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的议案》《关于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及预留授予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的议案》。 近日公司办理了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以下简称“2022年激励 计划”)第二个归属期及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以下简称“2023年激励计划”) 第一个归属期股份登记工作。现将相关情况公告如下: 一、 2022及2023年激励计划实施情况概要 (一)2022年激励计划 1、2022年激励计划简介及授予情况 2022年7月21日、2022年9月5日,公司分别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 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的议案》等相关议案。2022年9月8日,公司召开的 1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向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 激励计划激励对象首次授予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关于公司向2022年 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授予预留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的议 案》。公司2022年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的简介及授予情况如下: (1)股票来源: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增发的本公司A股普通股。 (2)首次及预留授予日:2022年9月8日。 (3)首次及预留授予价格(调整前):263.23元/股。 (4)授予对象:首次授予4,483人,预留授予126人。 (5)授予数量:首次授予261.1360万股,预留授予29.4769万股,具体分配 如下: ①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在各激励对象间的分配情况如下表所示: 占首次授 获授限制性 占当时股 序 予限制性 姓名 国籍 职务 股票数量 本总额的 号 股票总数 (万股) 比例 的比例 一、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需要单独列示的激励对象 1 吴凯 中国 董事、副总经理 1.9899 0.7620% 0.00082% 副总经理、董事 2 蒋理 中国 1.2161 0.4657% 0.00050% 会秘书 3 郑舒 中国 财务总监 0.9213 0.3528% 0.00038% 4 谭立斌 中国 副总经理 5.3064 2.0320% 0.00217% GUANNAN 5 澳大利亚 中层管理人员 0.0922 0.0353% 0.00004% JIANG 6 Junwei Chen 澳大利亚 中层管理人员 4.2746 1.6369% 0.00175% 7 陈俊超 中国台湾 中层管理人员 0.3980 0.1524% 0.00016% 8 方树康 中国香港 中层管理人员 0.1474 0.0564% 0.00006% 9 周耀强 中国香港 中层管理人员 0.1474 0.0564% 0.00006% 10 Songyan Du 德国 中层管理人员 0.1106 0.0424% 0.00005% 11 BO JIANG 法国 中层管理人员 0.1106 0.0424% 0.00005% YONGSHOU 12 加拿大 中层管理人员 2.8560 1.0937% 0.00117% LIN 2 YONGJIE 13 美国 中层管理人员 2.6164 1.0019% 0.00107% LAI MINGCHAO 14 新加坡 核心骨干人员 0.0188 0.0072% 0.00001% TAO 15 廖柏翔 中国台湾 核心骨干人员 0.0196 0.0075% 0.00001% 16 谢见志 中国台湾 核心骨干人员 0.0432 0.0165% 0.00002% AHMED 17 巴基斯坦 核心骨干人员 0.0133 0.0051% 0.00001% ARSLAN 小计 20.2818 7.7668% 0.00831% 二、其他激励对象 其他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员工(4,466 人) 240.8542 92.2332% 0.09869% 首次授予合计(4,483 人) 261.1360 100.0000% 0.10700% 注:吴凯先生已于 2023 年 6 月 21 日辞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职务。 ②预留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在各激励对象间的分配情况如下表所示: 占预留部 占当时 获授限制性 分限制性 股本总 姓名 国籍 职务 股票数量 股票总数 额的比 (万股) 的比例 例 Kwon Hyuk 澳大利亚 中层管理人员 1.6583 3.1375% 0.0007% Joon John 其他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员工(共 125 人) 27.8186 52.6319% 0.0114% 预留授予合计(126 人) 29.4769 55.7694% 0.0121% 注:公司预留 52.8550 万股限制性股票,实际授出 29.4769 万股限制性股票。 (6)归属安排 2022年激励计划授予的限制性股票自授予之日起12个月后,且在激励对象满 足相应归属条件后按约定比例分次归属。2022年激励计划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对 激励对象设置了不同的归属安排。 核心骨干员工和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首次授予及预留授 予部分的限制性股票自授予之日起 12 个月后分三期归属,具体归属安排如下表 所示: 归属安排 归属时间 归属比例 3 自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起12个月后的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首个交易日起至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 20% 第一个归属期 起24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 自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起24个月后的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首个交易日起至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 30% 第二个归属期 起36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 自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起36个月后的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首个交易日起至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 50% 第三个归属期 起48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 首次授予部分的部分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含前述授予后分三期归 属的部分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预留授予部分(部分董事、高级管理 人员、中层管理人员)的限制性股票自授予之日起 12 个月后分四期归属,具体 安排如下表所示: 归属安排 归属时间 归属比例 自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起12个月后的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首个交易日起至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 20% 第一个归属期 起24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 自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起24个月后的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首个交易日起至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 25% 第二个归属期 起36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 自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起36个月后的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首个交易日起至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 25% 第三个归属期 起48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 自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起48个月后的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首个交易日起至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 30% 第四个归属期 起60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 首次授予部分的部分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含前述授予后分三期、 四期归属的部分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预留授予部分(部分董事、高 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的限制性股票自授予之日起 12 个月后分五期归属, 具体安排如下表所示: 归属安排 归属时间 归属比例 4 自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起12个月后的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首个交易日起至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 15% 第一个归属期 起24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 自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起24个月后的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首个交易日起至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 15% 第二个归属期 起36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 自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起36个月后的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首个交易日起至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 20% 第三个归属期 起48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 自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起48个月后的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首个交易日起至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 20% 第四个归属期 起60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 自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起60个月后的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首个交易日起至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 30% 第五个归属期 起72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 在上述约定期间内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或因未达到归属条件而不能申请归 属的该期限制性股票,不得归属或递延至下一年归属,公司将按 2022 年激励计 划规定的原则作废失效激励对象相应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 在满足限制性股票归属条件后,公司将统一办理满足归属条件的限制性股票 归属事宜。 (7)业绩考核要求 ①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要求: 2022 年激励计划分年度对公司的业绩指标进行考核,以达到业绩考核目标 作为激励对象当年度的归属条件之一。 2022 年激励计划首次及预留授予部分限制性股票归属业绩考核目标如下: 核心骨干员工和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分三期归属)首 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的限制性股票的归属业绩考核目标如下表所示: 归属期 业绩考核目标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2022 年营业收入值不低于 2,300 亿元 第一个归属期 5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2022-2023 年两年的累计营业收入值不低于 5,100 亿元 第二个归属期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2022-2024 年三年的累计营业收入值不低于 8,500 亿元 第三个归属期 注:上述“营业收入”以公司经审计的合并报表数值为计算依据。 部分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分四期归属,含前述授予后分三期归属 的部分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的限制性股票的 归属业绩考核目标如下表所示: 归属期 业绩考核目标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2022 年营业收入值不低于 2,300 亿元 第一个归属期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2022-2023 年两年的累计营业收入值不低于 5,100 亿元 第二个归属期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2022-2024 年三年的累计营业收入值不低于 8,500 亿元 第三个归属期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2022-2025 年四年的累计营业收入值不低于 12,600 亿元 第四个归属期 注:上述“营业收入”以公司经审计的合并报表数值为计算依据。 部分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分五期归属,含前述授予后分三期、四 期归属的部分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的限制性 股票的归属业绩考核目标如下表所示: 归属期 业绩考核目标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2022 年营业收入值不低于 2,300 亿元 第一个归属期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2022-2023 年两年的累计营业收入值不低于 5,100 亿元 第二个归属期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2022-2024 年三年的累计营业收入值不低于 8,500 亿元 第三个归属期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2022-2025 年四年的累计营业收入值不低于 12,600 亿元 第四个归属期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2022-2026 年五年的累计营业收入值不低于 17,500 亿元 第五个归属期 注:上述“营业收入”以公司经审计的合并报表数值为计算依据。 归属期内,公司为满足归属条件的激励对象办理股票归属登记事宜。若公司 6 未满足上述业绩考核目标的,所有激励对象对应考核当年可归属的限制性股票全 部取消归属,并作废失效。 ②激励对象个人层面的绩效考核要求 激励对象的个人层面的考核按照公司现行薪酬与考核的相关规定组织实施, 个人层面归属比例(N)按下表考核结果确定: 个人上一年度考核结果 A/B+/B C/D 个人归属比例(N) 100% 0% 在公司业绩目标达成的前提下,激励对象个人当年实际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数 量=个人当年计划归属的数量×个人归属比例(N)。 激励对象当期计划归属的限制性股票因考核原因不能归属或不能完全归属 的,作废失效,不可递延至下一年度。 2022 年激励计划具体考核内容依据公司《2022 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 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执行。 2、2022年激励计划已履行的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情况 (1)2022年7月21日,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 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的议案》《关于 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的议案》《关于 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办理公司股权激励相关事宜的议案》。公司独立董事对 相关议案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 (2)2022年7月21日,公司召开第三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 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的议案》《关于 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的议案》《关于 核实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激励对象名单> 的议案》。 (3)2022年7月22日至2022年7月31日,公司通过公司网站公示《2022年股 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激励对象名单》。在公示的期限内, 没有任何组织或个人提出异议或不良反映,无反馈记录。2022年8月31日,公司 公告了《监事会关于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激 励对象名单的审核意见及公示情况说明》,监事会对首次授予部分激励对象名单 7 进行了核查并对公示情况进行了说明。 (4)2022年9月5日,公司召开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 于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的议案》《关 于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的议案》《关 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办理公司股权激励相关事宜的议案》,并披露了《关 于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内幕信息知情人及激励对象买卖 公司股票情况的自查报告》。公司独立董事就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相关 议案向公司全体股东征集了投票权。 (5)2022年9月8日,公司分别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和第三届监 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调整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 次授予部分激励对象名单和授予数量的议案》《关于公司向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 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首次授予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关于公司 向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授予预留股票期权与限制性 股票的议案》。公司独立董事对相关议案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 (6)2022年10月21日,公司分别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和第三届 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调整股票期权行权价格和限制性股票授予价 格的议案》。公司独立董事对相关议案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 (7)2023年4月20日,公司分别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和第三届监 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调整股票期权行权价格及数量和限制性股票 授予价格及数量的议案》《关于作废部分已授予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的议案》 《关于注销部分已授予但尚未行权的股票期权的议案》。公司独立董事对相关议 案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 (8)2023年8月31日,公司分别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和第三届 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作废部分已授予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的 议案》《关于注销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股票期权的议案》 《关于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之限制性股票首次及预留授予第 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的议案》《关于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之股票期权首次及预留授予第一个行权期行权条件成就的议案》,公司独立董事 8 对相关议案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 (9)2024年7月26日,公司分别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和第三届 监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调整股票期权行权价格和限制性股票授 予价格的议案》。 (10)2024年9月9日,公司分别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和第三届监 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之 限制性股票首次及预留授予第二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的议案》《关于2022年股 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之股票期权首次及预留授予第二个行权期行权条 件成就的议案》《关于作废部分已授予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关于注 销部分已授予尚未行权的股票期权的议案》。 3、限制性股票数量及授予价格的历次变动情况以及本次归属与已披露的激 励计划存在差异的说明 (1)激励对象人数及数量调整 ①首次授予部分 鉴于公司 2022 年激励计划授予完成后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 2022 年激励计 划首次授予部分共有 607 名激励对象离职,其初始获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 340,164 股;1 名激励对象因职务变更一次性作废职级差部分 1,831 股限制性股 票,其初始获授限制性股票 3,576 股,作废后获授限制性股票 1,745 股。因此, 2022 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存续的激励对象由 4,483 名调整为 3,876 名,初始 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由 2,611,360 股调整为 2,269,365 股。 此外,鉴于公司于 2023 年 4 月 26 日实施了 2022 年度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 案(每 10 股转增 8 股)。因此,上述首次授予部分存续的 3,876 名激励对象获 授的限制性股票由 2,269,365 股调整为 4,084,881 股。 ②预留授予部分 鉴于公司 2022 年激励计划授予完成后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 2022 年激励计 划预留授予部分共有 29 名激励对象离职,其初始获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 36,281 股。因此,2022 年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存续的激励对象由 126 名调整为 97 名, 9 初始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由 294,769 股调整为 258,488 股。 此外,鉴于公司于 2023 年 4 月 26 日实施了 2022 年度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 案(每 10 股转增 8 股)。因此,上述预留授予部分存续的 97 名激励对象获授的 限制性股票由 258,488 股调整为 465,269 股。 (2)授予价格调整 2022 年 10 月 21 日,公司分别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和第三届 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调整股票期权行权价格和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 的议案》,鉴于公司于 2022 年 9 月 21 日披露了《2022 年半年度权益分派实施 公告》,以公司当时总股本 2,440,471,007 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 金 6.5280 元(含税)。根据公司《2022 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 案)》(以下简称“《2022 年激励计划(草案)》”)相关规定,需对限制性股票 授予价格进行调整。因此,公司 2022 年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由 263.23 元/股调整为 262.58 元/股。 2023 年 4 月 20 日,公司分别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和第三届监 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调整股票期权行权价格及数量和限制性股票授 予价格及数量的议案》,鉴于公司于 2023 年 4 月 18 日披露了《2022 年年度权 益分派实施公告》,以公司当时总股本 2,442,384,964 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 25.20 元(含税),同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转增 8 股。根据公司《2022 年激励计划(草案)》相关规定,需对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 进行调整。因此,公司 2022 年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由 262.58 元/股调整 为 144.48 元/股。 2024 年 7 月 26 日,公司分别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和第三届 监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调整股票期权行权价格和限制性股票授予 价格的议案》,鉴于公司于 2024 年 4 月 23 日披露了《2023 年年度权益分派实 施公告》,以公司当时总股本剔除已回购股份 11,609,630 股后的 4,387,431,606 股 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 50.28 元(含税)。根据公司《2022 年激 励计划(草案)》相关规定,需对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进行调整。因此,公司 2022 年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由 144.48 元/股调整为 139.45 元/股。 10 除上述调整之外,公司本次实施的激励计划与已披露的 2022 年激励计划一 致。 (二)2023年激励计划 1、2023年激励计划简介及授予情况 2023年7月25日、2023年8月24日,公司分别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 议、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 划(草案)>及其摘要的议案》相关议案。2023年9月8日,公司召开的第三届董 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向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 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关于公司向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 授予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公司2023年激励计划的简介及授予情况如下: (1)股票来源: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增发的本公司A股普通股。 (2)首次及预留授予日:2023 年 9 月 8 日。 (3)首次及预留授予价格(调整前):112.71元/股。 (4)授予对象:首次授予422人,预留授予16人。 (5)授予数量:首次授予1,009.0401万股,预留授予103.9602万股,具体分 配如下: ①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在各激励对象间的分配情况如下表所示: 占首次授予 占当时 获授限制 序 部分限制性 股本总 姓名 国籍 职务 性数量 号 股票总数的 额的比 (万股) 比例 例 一、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需要单独列示的激励对象 1 谭立斌 中国 副总经理 24.2617 2.4044% 0.0055% 2 郑舒 中国 财务总监 18.9383 1.8769% 0.0043% 副总经理、董 3 蒋理 中国 18.5216 1.8356% 0.0042% 事会秘书 4 Junwei Chen 澳大利亚 中层管理人员 16.9637 1.6812% 0.0039% YONGSHOU 5 加拿大 中层管理人员 12.0828 1.1975% 0.0027% LIN 6 YONGJIE LAI 美国 中层管理人员 11.8014 1.1696% 0.0027% 11 7 LING CHEN 荷兰 中层管理人员 11.3024 1.1201% 0.0026% Kwon Hyuk 8 澳大利亚 中层管理人员 11.1789 1.1079% 0.0025% Joon John 9 赵国阳 中国香港 中层管理人员 6.5812 0.6522% 0.0015% XIAOMING 10 新加坡 中层管理人员 0.5342 0.0529% 0.0001% GE 11 陈俊超 中国台湾 中层管理人员 0.2671 0.0265% 0.0001% 12 XIAO WANG 新加坡 中层管理人员 0.1765 0.0175% 0.0000% GUANNAN 13 澳大利亚 中层管理人员 0.1765 0.0175% 0.0000% JIANG 小计 132.7863 13.1597% 0.0302% 二、其他激励对象 中层管理人员(409 人) 876.2538 86.8403% 0.1993% 首次授予合计(422 人) 1,009.0401 100.0000% 0.2295% ②预留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在各激励对象间的分配情况如下表所示: 占预留授予 获授限制性数量 部分限制性 占当时股本 姓名 国籍 职务 (万股) 股票总数的 总额的比例 比例 中层管理人员(16 人) 103.9602 41.5565% 0.0236% 注:公司预留 250.1658 万股限制性股票,实际授出 103.9602 万股限制性股票。 (6)归属安排 2023年激励计划授予的限制性股票自授予之日起12个月后,且在激励对象满 足相应归属条件后按约定比例分次归属。2023年激励计划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对 激励对象设置了不同的归属安排。 首次授予部分的部分中层管理人员及预留授予部分(部分中层管理人员)的 限制性股票自授予之日起 12 个月后分两期归属,具体归属安排如下表所示: 归属安排 归属时间 归属比例 自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起12个月后的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首个交易日起至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 50% 第一个归属期 起24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 自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起24个月后的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首个交易日起至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 50% 第二个归属期 起36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 12 首次授予部分的高级管理人员及部分中层管理人员(含前述授予后分两期归 属的部分中层管理人员)及预留授予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及部分中层管理人员) 的限制性股票自授予之日起 12 个月后分五期归属,具体安排如下表所示: 归属安排 归属时间 归属比例 自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起12个月后的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首个交易日起至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 20% 第一个归属期 起24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 自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起24个月后的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首个交易日起至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 20% 第二个归属期 起36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 自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起36个月后的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首个交易日起至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 20% 第三个归属期 起48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 自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起48个月后的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首个交易日起至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 20% 第四个归属期 起60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 自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起60个月后的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首个交易日起至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 20% 第五个归属期 起72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 在上述约定期间内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或因未达到归属条件而不能申请归 属的该期限制性股票,不得归属或递延至下一年归属,公司将按 2023 年激励计 划规定的原则作废失效激励对象相应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 在满足限制性股票归属条件后,公司将统一办理满足归属条件的限制性股票 归属事宜。 (7)业绩考核要求 ①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要求 2023 年激励计划分年度对公司的业绩指标进行考核,以达到业绩考核目标 作为激励对象当年度的归属条件之一。 2023 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限制性股票归属业绩考核目标如下: 分两期归属的限制性股票的归属业绩考核目标如下表所示: 13 归属期 业绩考核目标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2023 年营业收入值不低于 3,800 亿元 第一个归属期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2023-2024 年两年的累计营业收入值不低于 8,100 亿元 第二个归属期 注:上述“营业收入”以公司经审计的合并报表数值为计算依据。 分五期归属的限制性股票的归属业绩考核目标如下表所示: 归属期 业绩考核目标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2023 年营业收入值不低于 3,800 亿元 第一个归属期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2023-2024 年两年的累计营业收入值不低于 8,100 亿元 第二个归属期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2023-2025 年三年的累计营业收入值不低于 12,900 亿元 第三个归属期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2023-2026 年四年的累计营业收入值不低于 18,300 亿元 第四个归属期 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 2023-2027 年五年的累计营业收入值不低于 24,300 亿元 第五个归属期 注:上述“营业收入”以公司经审计的合并报表数值为计算依据。 归属期内,公司为满足归属条件的激励对象办理股票归属登记事宜。若公司 未满足上述业绩考核目标的,所有激励对象对应考核当年可归属的限制性股票全 部取消归属,并作废失效。 ②激励对象个人层面的绩效考核要求 激励对象的个人层面的考核按照公司现行薪酬与考核的相关规定组织实施, 个人层面归属比例(N)按下表考核结果确定: 个人上一年度考核结果 A/B+/B B- C/D 个人归属比例(N) 100% 50% 0% 在公司业绩目标达成的前提下,激励对象个人当年实际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数 量=个人当年计划归属的数量×个人归属比例(N)。 激励对象当期计划归属的限制性股票因考核原因不能归属或不能完全归属 14 的,作废失效,不可递延至下一年度。 2023 年激励计划具体考核内容依据公司《2023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 考核管理办法》执行。 2、2023年激励计划已履行的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情况 (1)2023年7月25日,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 于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的议案》《关于公司<2023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的议案》《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 事会办理公司股权激励相关事宜的议案》。公司独立董事对相关议案发表了同意 的独立意见。 (2)2023年7月25日,公司召开第三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 于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的议案》《关于公司<2023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的议案》《关于核实公司<2023年限制 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激励对象名单>的议案》。 (3)2023年7月26日至2023年8月4日,公司通过公司网站公示《2023年限 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激励对象名单》。在公示的期限内,没有任何 组织或个人提出异议或不良反映,无反馈记录。2023年8月18日,公司公告了 《监事会关于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激励对象名单的审 核意见及公示情况说明》,监事会对首次授予部分激励对象名单进行了核查并 对公示情况进行了说明。 (4)2023年8月24日,公司召开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 于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的议案》《关于公司<2023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的议案》《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 事会办理公司股权激励相关事宜的议案》,并披露了《关于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 票激励计划内幕信息知情人及激励对象买卖公司股票情况的自查报告》。公司独 立董事就本次激励计划相关议案向公司全体股东征集了投票权。 (5)2023年9月8日,公司分别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和第三届 监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调整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 15 部分激励对象名单和授予数量的议案》《关于公司向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关于公司向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激励对象授予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公司独立董事对相关议案发表了同 意的独立意见。 (6)2024年7月26日,公司分别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和第三届 监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调整股票期权行权价格和限制性股票授 予价格的议案》。 (7)2024年9月9日,公司分别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和第三届监 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及预留授 予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的议案》《关于作废部分已授予尚未归属的限制性 股票的议案》。 3、限制性股票数量及授予价格的历次变动情况以及本次归属与已披露的激 励计划存在差异的说明 (1)激励对象人数及数量调整 ①首次授予部分 鉴于公司 2023 年激励计划授予完成后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 2023 年激励计 划首次授予部分共有 18 名激励对象离职,其获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 528,768 股。因此,2023 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存续的激励对象由 422 名调整为 404 名,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由 10,090,401 股调整为 9,561,633 股。 ②预留授予部分 鉴于公司 2023 年激励计划授予完成后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 2023 年激励计 划预留授予部分共有 1 名激励对象离职,其获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 65,812 股。 因此,2023 年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存续的激励对象由 16 名调整为 15 名,授 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由 1,039,602 股调整为 973,790 股。 (2)授予价格调整 2024 年 7 月 26 日,公司分别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和第三届 16 监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调整股票期权行权价格和限制性股票授予 价格的议案》,鉴于公司于 2024 年 4 月 23 日披露了《2023 年年度权益分派实 施公告》,以公司当时总股本剔除已回购股份 11,609,630 股后的 4,387,431,606 股 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 50.28 元(含税)。根据公司《2023 年限 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以下简称“《2023 年激励计划(草案)》”)相关 规定,需对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进行调整。因此,公司 2023 年激励计划限制性 股票授予价格由 112.71 元/股调整为 107.68 元/股。 除上述调整之外,公司本次实施的激励计划与已披露的 2023 年激励计划一 致。 二、 本次归属条件成就的说明 (一)董事会就归属条件是否成就的审议情况 2024 年 9 月 9 日,公司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 2022 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之限制性股票首次及预留授予第二个归 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的议案》《关于 2023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及预留授予 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的议案》。董事会认为公司 2022 年激励计划第二个 归属期及 2023 年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条件已成就,根据公司股东大会的授权, 同意公司按照 2022 年及 2023 年激励计划的相关规定办理归属期归属相关事宜。 (二)满足归属条件的情况说明 1、2022年激励计划第二个归属期 根据2022年激励计划的相关规定,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为 “自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起24个月后的首个交易日起至相应部分限制性 股票授予之日起36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2022年激励计划首次及预 留授予日为2022年9月8日,因此2022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于2024 年9月9日进入第二个归属期。具体归属条件达成情况说明如下: 归属条件 达成情况 17 (一)公司未发生如下任一情形: 1、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 师出具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 告; 2、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注册 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 公司未发生前述情形,符合归属条件。 告; 3、上市后最近 36 个月内出现过未按法律法 规、《公司章程》、公开承诺进行利润分配的 情形; 4、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实行股权激励的; 5、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二)激励对象未发生如下任一情形: 1、最近 12 个月内被证券交易所认定为不适当人 选; 2、最近 12 个月内被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认 定为不适当人选; 3、最近 12 个月内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中国证 激励对象未发生前述情形,符合归属条 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行政处罚或者采取市场禁入 件。 措施; 4、具有《公司法》规定的不得担任公司董事、 高级管理人员的情形; 5、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参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 6、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三)归属期任职期限要求 激励对象归属获授的各批次限制性股票前,须满 激励对象已符合归属任职期限要求。 足 12 个月以上的任职期限。 (四)公司层面业绩考核要求 根据公司《2022 年激励计划(草案)》《2022 年 经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 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 伙)审计,公司 2022-2023 年两年的累 办法》的规定,2022 年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第 计营业收入为 7,295.11 亿元,符合公 二个归属期对应的公司业绩考核目标为 2022- 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 2023 年两年的累计营业收入值不低于 5,100 亿 元。 18 一、首次授予部分 3,876 名激励对象中:(1)32 名激励对 象个人绩效考核结果为 C,本次归属比 例为 0%,其已获授尚未归属的 5,303 股 (五)个人层面绩效考核要求 限制性股票作废失效;(2)37 名绩效 激励对象的个人层面的考核按照公司现行薪酬 考核结果为 B 以上(含 B)的激励对象 与考核的相关规定组织实施,个人层面归属比例 放弃本次可归属的全部限制性股票 (N)按下表考核结果确定: 6,150 股;(3)其余 3,807 名激励对象 个人上一年度考核结果 A/B+/B C/D 绩效考核结果为 B 以上(含 B),本次 个人归属比例(N) 100% 0% 归属比例为 100%。 在公司业绩目标达成的前提下,激励对象个人当 二、预留授予部分 年实际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个人当年计划 97 名激励对象中:(1)1 名绩效考核结 归属的数量×个人归属比例(N)。 果为 B 以上(含 B)的激励对象放弃本 次可归属的全部限制性股票 48 股;(2) 其余 96 名激励对象绩效考核结果为 B 以上(含 B),本次归属比例为 100%。 2、2023年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 根据2023年激励计划的相关规定,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为 “自相应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起12个月后的首个交易日起至相应部分限制性 股票授予之日起24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2023年激励计划首次及预 留授予日为2023年9月8日,因此2023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及预留授予部分于2024 年9月9日进入第一个归属期。具体归属条件达成情况说明如下: 归属条件 达成情况 (一)公司未发生如下任一情形: 1、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 师出具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2、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注册 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 公司未发生前述情形,符合归属条件。 告; 3、上市后最近 36 个月内出现过未按法律法规、 《公司章程》、公开承诺进行利润分配的情形; 4、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实行股权激励的; 5、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19 (二)激励对象未发生如下任一情形: 1、最近 12 个月内被证券交易所认定为不适当人 选; 2、最近 12 个月内被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认 定为不适当人选; 3、最近 12 个月内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中国证 激励对象未发生前述情形,符合归属 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行政处罚或者采取市场禁入措 条件。 施; 4、具有《公司法》规定的不得担任公司董事、高 级管理人员的情形; 5、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参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 6、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三)归属期任职期限要求 激励对象归属获授的各批次限制性股票前,须满 激励对象已符合归属任职期限要求。 足 12 个月以上的任职期限。 (四)公司层面业绩考核要求 经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 根据公司《2023 年激励计划(草案)》《2023 年 伙)审计,公司 2023 年营业收入为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的规定, 4,009.17 亿元,符合公司层面业绩考 2023 年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对应的公司业绩考 核目标。 核目标为 2023 年营业收入值不低于 3,800 亿元。 三、首次授予部分 (五)个人层面绩效考核要求 404 名激励对象中:(1)11 名激励对 激励对象的个人层面的考核按照公司现行薪酬与 象个人绩效考核结果为 B-,本次归属 考核的相关规定组织实施,个人层面归属比例 比例为 50%,其已获授尚未归属的 (N)按下表考核结果确定: 58,914 股限制性股票作废失效;(2) 个人上一年度考核结果 A/B+/B B- C/D 其余 393 名激励对象绩效考核结果为 个人归属比例(N) 100% 50% 0% B 以上(含 B),本次归属比例为 100%。 在公司业绩目标达成的前提下,激励对象个人当 年实际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个人当年计划归 四、预留授予部分 属的数量×个人归属比例(N)。 15 名激励对象绩效考核结果为 B 以上 (含 B),本次归属比例为 100%。 (三)部分未达到归属条件的限制性股票的处理方法 公司对于部分未达到归属条件的限制性股票作废失效处理。具体详见公司于 2024年9月9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关于作废部分已授予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 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52)。 三、 本次归属的具体情况 (一)2022年激励计划第二个归属期 1、首次及预留授予日:2022年9月8日。 20 2、首次及预留授予价格(调整后):139.45元/股。 3、本次可归属的批次:首次及预留授予第二个归属期。 4、归属数量:1,209,851股,其中首次授予1,108,535股;预留授予101,316股。 5、归属人数:3,903人,其中首次授予3,807人;预留授予96人。 6、股票来源: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公司 A 股普通股股票。 7、激励对象名单及归属情况: (1)首次授予部分 单位:股 本次归属 获授限 本次可归 数量占获 序 姓名 国籍 职务 制性股 属限制性 授限制性 号 票数量 股票数量 股票的比 例 一、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需要单独列示的激励对象 副总经理、董 1 蒋理 中国 21,890 4,078 18.63% 事会秘书 2 郑舒 中国 财务总监 16,583 2,487 15.00% 3 谭立斌 中国 副总经理 95,515 25,669 26.87% GUANNAN 4 澳大利亚 中层管理人员 1,660 498 30.00% JIANG 5 Junwei Chen 澳大利亚 中层管理人员 76,943 13,630 17.71% 6 陈俊超 中国台湾 中层管理人员 7,164 1,791 25.00% 7 方树康 中国香港 中层管理人员 2,653 795 29.97% 8 周耀强 中国香港 中层管理人员 2,653 795 29.97% 9 Songyan Du 德国 中层管理人员 1,991 597 29.98% 10 BO JIANG 法国 中层管理人员 1,991 597 29.98% YONGSHOU 11 加拿大 中层管理人员 51,408 13,929 27.10% LIN 12 YONGJIE LAI 美国 中层管理人员 47,095 12,635 26.83% MINGCHAO 13 新加坡 核心骨干人员 339 101 29.79% TAO 14 廖柏翔 中国台湾 核心骨干人员 353 105 29.75% 21 15 谢见志 中国台湾 核心骨干人员 778 233 29.95% 小计 329,016 77,940 23.69% 二、其他激励对象 其他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员工(共 3,792 人) 3,719,192 1,030,595 27.71% 首次授予合计(3,807 人) 4,048,208 1,108,535 27.38% 注: ①公司于 2023 年 4 月 26 日实施了 2022 年度权益分派事项,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 每 10 股转增 8 股,上表中限制性股票数量系公司 2022 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实施后调整的数 量; ②首次授予存续的 3,876 名激励对象中:32 名激励对象个人绩效考核结果为 C,本次归 属比例为 0%,其获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 18,897 股;37 名激励对象个人绩效考核结果为 B 以上(含 B),但其放弃本次可归属的全部限制性股票,其获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 17,776 股。因此,本次可归属的激励对象由 3,876 名调整为 3,807 名,获授限制性股票数量由 4,084,881 股调整为 4,048,208 股; ③上表中 3,807 名激励对象获授限制性股票数量为 4,048,208 股,其中第二个归属期若 完全满足归属条件后可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 1,108,535 股,本次归属比例为 100%,本次 可归属限制性股票数量为 1,108,535 股。 (2)预留授予部分 单位:股 本次归属 获授限 本次可归 数量占获 姓名 国籍 职务 制性股 属限制性 授限制性 票数量 股票数量 股票的比 例 Kwon Hyuk 澳大利亚 中层管理人员 29,850 4,477 15.00% Joon John 其他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员工(共 95 人) 435,259 96,839 22.25% 预留授予合计(96 人) 465,109 101,316 21.78% 注: ①公司于 2023 年 4 月 26 日实施了 2022 年度权益分派事项,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 每 10 股转增 8 股,上表中限制性股票数量系公司 2022 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实施后调整的数 量; ②预留授予存续的 97 名激励对象中: 名激励对象个人绩效考核结果为 B 以上(含 B), 但其放弃本次可归属的全部限制性股票,其获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 160 股。因此,本次可 归属的激励对象由 97 名调整为 96 名,获授限制性股票数量由 465,269 股调整为 465,109 股; ③上表中 96 名激励对象获授限制性股票数量为 465,109 股,其中第二个归属期若完全 满足归属条件后可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 101,316 股,本次归属比例为 100%,本次可归 属限制性股票数量为 101,316 股。 (二)2023年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 22 1、首次及预留授予日:2023年9月8日。 2、首次及预留授予价格(调整后):107.68元/股。 3、本次可归属的批次:首次及预留授予第一个归属期。 4、归属数量:2,358,596股,其中首次授予2,163,847股;预留授予194,749股。 5、归属人数:407人,其中首次授予404人,预留授予15人,首次及预留授 予重叠人数12人。 6、股票来源: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公司 A 股普通股股票。 7、激励对象名单及归属情况: (1)首次授予部分 单位:股 本次归属 获授限 本次可归 数量占获 序 姓名 国籍 职务 制性股 属限制性 授限制性 号 票数量 股票数量 股票的比 例 一、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需要单独列示的激励对象 1 谭立斌 中国 副总经理 242,617 48,523 20.00% 2 郑舒 中国 财务总监 189,383 37,876 20.00% 副总经理、董 3 蒋理 中国 185,216 37,043 20.00% 事会秘书 4 Junwei Chen 澳大利亚 中层管理人员 169,637 33,927 20.00% YONGSHOU 5 加拿大 中层管理人员 120,828 24,165 20.00% LIN 6 YONGJIE LAI 美国 中层管理人员 118,014 23,602 20.00% 7 LING CHEN 荷兰 中层管理人员 113,024 22,604 20.00% Kwon Hyuk 8 澳大利亚 中层管理人员 111,789 22,357 20.00% Joon John 9 赵国阳 中国香港 中层管理人员 65,812 13,162 20.00% 10 XIAOMING GE 新加坡 中层管理人员 5,342 2,671 50.00% 11 陈俊超 中国台湾 中层管理人员 2,671 1,335 49.98% GUANNAN 12 澳大利亚 中层管理人员 1,765 882 49.97% JIANG 小计 1,326,098 268,147 20.22% 23 二、其他激励对象 中层管理人员(392 人) 8,235,535 1,895,700 23.02% 合计(404 人) 9,561,633 2,163,847 22.63% 注:上表中 404 名激励对象,“本次可归属限制性股票数量”计算过程如下: ①个人绩效考核结果为 B-的 11 名激励对象,其获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 567,896 股, 其中第一个归属期若完全满足归属条件后可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 117,824 股,本次归属 比例为 50%,本次可归属限制性股票数量为 58,910 股。 ②个人绩效考核结果为 B 以上(含 B)的 393 名激励对象,其获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 8,993,737 股,其中第一个归属期若完全满足归属条件后可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 2,104,937 股,本次归属比例为 100%,本次可归属限制性股票数量为 2,104,937 股。 综上,本次可归属限制性股票数量=58,910+2,104,937=2,163,847 股。 (2)预留授予部分 单位:股 本次可归属 本次归属数量占 获授限制性 姓名 职务 国籍 限制性股票 获授限制性股票 股票数量 数量 的比例 中层管理人员(15 人) 973,790 194,749 20.00% 注:上表中 15 名激励对象个人绩效考核结果为 B 以上(含 B),其获授的限制性股票 数量为 973,790 股,其中第一个归属期若完全满足归属条件后可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 194,749 股,本次归属比例为 100%,本次可归属限制性股票数量为 194,749 股。 四、 上市流通及限售安排 (一)本次归属股份上市流通日:2024年9月20日(星期五)。 (二)本次归属股份上市流通数量:3,568,447股,其中2022年激励计划涉及 1,209,851股,2023年激励计划涉及2,358,596股;本次归属股份上市流通数量占公 司目前总股本的0.0811%。 (三)本次归属涉及人数:4,030人,其中2022年激励计划涉及3,903人,2023 年激励计划涉及407人,2022年激励计划和2023年激励计划存在重叠人数280人。 (四)本次归属股票的限售安排:本次限制性股票归属后,不设置禁售期。 (五)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本次归属股票的限售和转让限制 激励对象通过2022年激励计划及2023年激励计划所获授公司股票的禁售规 定,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章 程》执行,具体内容如下: 24 1、激励对象为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其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 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在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 的公司股份; 2、激励对象为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配偶、父母、子女的,将其持 有的公司股票在买入后6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6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收 益归公司所有,公司董事会将收回其所得收益; 3、在2022年激励计划及2023年激励计划有效期内,如果《公司法》《证券 法》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中对公司董事和高级管 理人员持有股份转让的有关规定发生了变化,则这部分激励对象转让其所持有的 公司股票应当在转让时符合修改后的相关规定。 五、 验资及股份登记情况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于2024年9月10日出具了《宁德时代新 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验资报告》(致同验字(2024)第351C000295号),审验 了公司新增注册资本及股本情况。截至目前,公司已收到4,030名激励对象认缴股 款 人 民币422,687,339.23 元,其中:计入股本 3,568,447.00元,计入资本公积 419,118,892.23元。 本次归属股份已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完成登记。 六、 本次归属募集资金的使用计划 本次归属所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七、 本次归属后新增股份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一)本次归属对公司股本结构的影响 单位:股 本次变动前 本次变动数 本次变动后 类别 数量 比例 增加 数量 比例 一、有限售条件股份 503,952,730 11.46% 165,664 504,118,394 11.45% 其中:高管锁定股 500,672,914 11.38% 165,664 500,838,578 11.38% 股权激励限售股 3,279,816 0.07% - 3,279,816 0.07% 25 二、无限售条件股份 3,894,854,492 88.54% 3,402,783 3,898,257,275 88.55% 合计 4,398,807,222 100.00% 3,568,447 4,402,375,669 100.00% 注: ①上表中数值若出现总数与各分项数值之和尾数不符,均为四舍五入原因所致。 ②本次归属后的股本结构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最终办理结果 为准。 (二)本次股份变动不会对公司股权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不会导致公司控股 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本次归属登记完成后,公司股权分布仍具备上市条 件。 (三)本次归属限制性股票3,568,447股,将影响和摊薄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和 净资产收益率,具体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年度审计报告为准,本次归属不会对 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 八、 律师关于本次归属的法律意见 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律师认为:截至本法律意见书出具之日,公司本次归 属事项己经取得现阶段必要的授权和批准;本次归属条件已成就;本次归属符合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以及《2022 年激励计划(草案)》《2023 年激 励计划(草案)》的相关规定。 九、 备查文件 (一)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归属申请表 (二)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决议 (三)公司第三届监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决议 (四)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出具的《关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归属期/行权期条件成就、作废 部分已授予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及注销部分已获授但尚未行权的股票期权的 法律意见书》 (五)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出具的《关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归属期条件成就及作废部分已授予尚未归 属的限制性股票的法律意见书》 26 (六)上海荣正企业咨询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具的《关于宁德时代 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及预留授 予第二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及第二个行权期行权条件成就之独立财务顾问报 告》 (七)上海荣正企业咨询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具的《关于宁德时代 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及预留授予第一个归 属期归属条件成就之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八)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验资报告》(致同验字(2024)第351C000295号) 特此公告。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4年9月13日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