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3115 公司简称:海星股份 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拟以现有总股本239,200,0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5元( 含税),共计分配现金119,600,000.00元(含税),占公司2023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 利润的87.43%。 此方案仍需提交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海星股份 603115 无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苏美丽 张妤 办公地址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镇通扬南路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 519号 镇通扬南路519号 电话 0513-86726111 0513-86726111 电子信箱 sml@haistar.com.cn yzhang@haistar.com.cn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公司属于“C3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 备制造业”之“C3985 电子专业材料制造”;根据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年修订),公司属于“C3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 年版)》,将电容器铝箔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力鼓励电极箔行业的发展。 电极箔是铝电解电容器的核心原材料,有铝电解电容器 CPU 之称,通常占到铝电解电容器总 成本的 30%至 60%(随电容器规格不同而有差异),因而铝电解电容器的市场需求直接决定了电 极箔的市场需求。随着“十四五规划”、“新基建”等国家战略的出台和实施,新能源发电、新能源 汽车、云计算、大数据、智能高端制造等产业得以快速发展,铝电解电容器在新能源产业中的用 量持续增长,这也为电极箔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2023 年,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比重达 78.8%,成为新增装机绝对 主体。全国并网风电和光伏发电合计装机规模从 2022 年底的 7.6 亿千瓦,增至 2023 年底的 10.5 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 36%。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2024 年新投产发电装机规模将再 超 3 亿千瓦。到 2024 年底,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 13 亿千瓦左右,首次超过煤电,占总装 机比重上升至 40%左右。光伏和风电的持续增长必将带动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箔的需求持续提升。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2023 年,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958.7 万辆和 949.5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5.8% 和 37.9%,市场占有率达到 31.6%,提前实现新能 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凭借我国多年来对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的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各个环 节逐步成熟,使用环境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受认可度持续提高,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 有较大上升空间,也将带动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箔的需求快速增长。 应用于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铝电解电容器在向着高电压、高比容方向发展,同 时随着对终端电子电器等消费产品轻便、稳定、长寿命等特性的需求越来越明显,与之对应的高 比容、高强度、低漏电等电极箔的性能成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和对产 品特性要求的不断提升,高电压、高比容、高强度等性能成为铝电解电容器用铝箔材料的未来发 展方向。 公司主要业务为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箔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电极箔是基础性电子材料,由 高纯度电子铝箔经特定介质进行侵蚀、阳极氧化形成,是铝电解电容器的关键原材料。公司从业 历史悠久,产品系列齐全,注重技术储备,涵盖了从低压到高压的全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高性 能铝电解电容器的制造。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 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年比上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增减(%) 总资产 2,394,547,881.99 2,419,752,002.60 -1.04 2,343,673,292.3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1,989,143,910.57 2,030,120,254.87 -2.02 1,976,215,905.07 东的净资产 营业收入 1,790,465,276.78 1,765,230,480.54 1.43 1,645,338,158.4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136,788,665.07 227,714,159.76 -39.93 221,187,704.58 东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117,785,533.22 190,999,087.92 -38.33 207,410,419.93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180,293,481.42 175,642,197.12 2.65 187,467,997.74 金流量净额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 6.86 11.45 减少4.59个百分点 17.03 益率(%) 基本每股收益(元 0.57 0.95 -40.00 1.05 /股) 稀释每股收益(元 0.57 0.95 -40.00 1.05 /股)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3 月份) (4-6 月份) (7-9 月份) (10-12 月份) 营业收入 434,798,550.92 463,572,735.59 454,334,511.27 437,759,479.0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12,714,400.64 24,839,051.04 34,168,628.68 65,066,584.71 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6,575,152.28 19,616,942.82 30,266,779.54 61,326,658.58 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23,831,232.89 34,772,296.21 59,849,956.71 109,502,461.39 量净额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 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13,935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13,619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0 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 持有有 质押、标记或冻结 股东名称 报告期内增 期末持股数 比例 限售条 情况 股东 (全称) 减 量 (%) 件的股 股份 性质 数量 份数量 状态 南通新海星投资股份 境内非国有 0 141,180,000 59.02 0 无 0 有限公司 法人 南通联力投资管理有 境内非国有 0 14,820,000 6.20 0 无 0 限公司 法人 南通盛世金濠投资管 理有限公司-南通江 0 4,540,000 1.90 0 未知 未知 海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有限合伙)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 限公司-泰康新机遇 1,520,689 1,520,689 0.64 0 未知 未知 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 投资基金 海南热风农场管理有 境内非国有 581,900 1,351,900 0.57 0 未知 限公司 法人 王明颐 0 1,333,300 0.56 0 未知 境内自然人 南京熊安信息科技有 境内非国有 330,000 1,130,000 0.47 0 未知 限公司 法人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 司-国金量化多因子 1,041,900 1,096,100 0.46 0 未知 未知 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叶育英 126,000 906,000 0.38 0 未知 境内自然人 北京嘉华宝通咨询有 境内非国有 -3,619,638 860,385 0.36 0 未知 限公司 法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南通新海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南通联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100%股权。公司未知其余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 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 不适用 的说明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 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79,046.53 万元,同比增长 1.43%;实现利润总额 15,879.36 万 元,同比下降 37.7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 13,678.87 万元,同比下降 39.93%。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 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