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光信息: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2024-09-04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或“保荐人”)作为海光信
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光信息”或“公司”或“上市公司”)首次
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人。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中信证券履行持续督导职
责,并出具本持续督导 2024 年半年度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概述
1、保荐人制定了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明确了现场
检查的工作要求。
2、保荐人已与公司签订保荐协议,该协议已明确了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
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3、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根据相关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履行持续督
导职责,具体内容包括:
(1)查阅公司章程、三会议事规则等公司治理制度、三会会议材料;
(2)查阅公司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内部审计等内部控制制度;
(3)查阅公司与主要股东及其关联方的资金往来明细及相关内部审议文件、
信息披露文件;
(4)查阅公司募集资金管理相关制度、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文件和决策
程序文件、募集资金专户银行对账单、募集资金使用明细账;
(5)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
(6)对公司及其主要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公开信息查询;
(7)查询公司公告的各项承诺并核查承诺履行情况;
(8)通过公开网络检索、舆情监控等方式关注与发行人相关的媒体报道情
况。
二、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和保荐代表
人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问题。
三、重大风险事项
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主要的风险事项如下: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公司研发工作未达预期风险
高端处理器属于前沿核心科技领域,现有产品升级更新和新产品开发需要持
续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员,但研发项目的进程及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如果未来公
司在研发方向上未能做出正确判断,在研发过程中未能持续突破关键技术或性能
指标未达预期,公司将面临前期研发投入难以收回、预计效益难以达到的风险,
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知识产权风险
作为一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公司目前拥有较多的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
路布图设计、专有技术等知识产权,该等知识产权是公司取得竞争优势和实现持
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公司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相关知识产权被盗用、不当使用
或产生知识产权纠纷等风险。此外,由于集成电路设计业务的国际化程度较高,
不同国别、不同法律体系对知识产权权利范围的解释和认定存在差异,可能会引
发国际知识产权争议甚至诉讼,进而影响公司业务开展。
(二)经营风险
1、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
由于服务器行业头部效应较明显,公司主要客户集中在国内几家主要服务器
厂商中,客户集中度较高,如果公司主要客户出现经营风险,且公司未能及时拓
展更多优质客户,公司将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
2、供应商集中度较高且部分供应商替代困难风险
公司供应商包括晶圆厂、封装测试厂、IP 授权厂商、EDA 工具厂商等,供
应商集中度较高。由于集成电路领域专业化分工程度及技术门槛较高,部分供应
商的产品具有稀缺性和专有性,如不能与其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或由于地缘政
治、公司处于实体清单等其他外部环境因素导致供应商中止与公司的业务合作,
公司更换新供应商的代价较高,将对公司生产经营、研发造成不利影响。
(三)财务风险
1、研发支出资本化比例较高导致的无形资产减值风险
公司持续保持着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为 137,196.64
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 36.46%,研发支出资本化的金额为 26,643.55 万元,
资本化比例为 19.42%,形成的自研无形资产金额较大。如出现外部市场发生重
大变化、现有技术被其他新技术替代等情况,可能导致公司面临自研无形资产减
值较大的风险。
(四)其他风险
1、规模扩张导致的管理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的业务规模持续扩大。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及募集资金投资
项目的实施,公司收入规模和资产规模将会持续增长,将在战略规划、业务拓展、
产品研发、市场销售、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对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果公司的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未能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及时进行调整与完善,
管理水平未能随规模扩张而进一步提升,将使公司一定程度上面临规模扩张导致
的管理风险。
四、重大违规事项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未发现公司
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4 年半年度,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
主要会计数据 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增减
营业收入 376,291.26 261,169.41 44.0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5,339.59 67,745.18 25.9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81,763.04 61,899.77 32.09%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1,331.81 37,838.97 不适用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
主要会计数据 本报告期末 上年度末
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1,921,319.77 1,870,508.40 2.72%
总资产 2,433,344.58 2,290,254.80 6.25%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
主要财务指标 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37 0.29 27.59%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37 0.29 27.59%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
0.35 0.27 29.63%
收益(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4.45 3.88 增加 0.57 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
4.27 3.55 增加 0.72 个百分点
净资产收益率(%)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36.46 47.1 减少 10.64 个百分点
1、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同比实现较快增长,主要系市场需求增加,客户对
公司产品的认可度进一步提升;同时公司持续提升产品性能,加大市场拓展力度,
加强与客户及生态伙伴的合作深度与广度,促进了主营业务的较快增长。
2、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实现较快
增长,主要系营业收入增长带来主营业务利润增长,同时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减少
所致。
3、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较大,主要系公司业
务增长较快,备货周期提前及备货数量增加,致使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负值较
大。
4、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研发投
入同比增长 11.54%,营业收入增幅更大,使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有小幅下
降。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依靠领先的核心技术优势、一流的集成电路人才团队、优异的产品性能
和生态以及优质的客户资源,形成了核心竞争优势。
1、领先的核心技术优势
高端处理器设计复杂,其核心技术此前仅掌握在几家国际领先企业手中。公
司是少数几家同时具备高端通用处理器和协处理器研发能力的集成电路设计企
业。基于 x86 指令框架、“类 CUDA”计算环境、国际先进处理器设计技术和产
业链上下游需求,公司大力发展满足中国信息化发展需要的高端处理器产品,并
进行持续的研发和优化,不断提升高端处理器性能。公司高度重视处理器的安全
性,通过扩充安全算法指令集、原生支持可信计算及加密虚拟化方案等方法,有
效地提升了海光高端处理器的安全性。公司研发出的 CPU 产品和 DCU 产品的性
能和生态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公司在高端处理器及相关领域开展了系统化的知识产权布局,截至报告期末,
公司累积取得发明专利 774 项、实用新型专利 98 项、外观设计专利 3 项、集成
电路布图设计登记证书 241 项、软件著作权 259 项。
2、一流的集成电路人才团队
高端处理器设计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专业研发人员是芯片设计企业研发能
力不断提升的基石。公司骨干研发人员多拥有知名芯片公司的就职背景,拥有成
功研发 x86 处理器或 ARM 处理器的经验。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公司研发技
术人员共 1,855 人,占比 91.07%,其中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 1,461 人,公司
研发人员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知识结构合理,在公司各个关键岗位上
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有力支撑公司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保证海光高端处理器
研发任务的顺利完成。
公司在内部管理、供应链、产品销售等方面均建立了成熟团队,核心骨干均
有多年公司运营管理或市场销售经验,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公司产品的市场
定位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3、优异的产品性能和生态
海光 CPU 兼容 x86 指令集,处理器性能参数优异,支持国内外主流操作系
统、数据库、虚拟化平台或云计算平台,能够有效兼容目前存在的数百万款基于
x86 指令集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具有优异的生态系统优势。海光 DCU 兼容
“类 CUDA”环境,软硬件生态丰富,主要面向大数据处理、商业计算等计算密
集型应用领域,以及大模型训练、人工智能、泛人工智能类运算加速领域。
公司主动融入国内外开源社区,积极向开源社区提供适用于海光 CPU、海
光 DCU 的适配和优化方案,保证了海光高端处理器在开源生态的兼容性。随着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不断推进,国内更多的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基于海光高端处理
器的生态建设和适配,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云计算平台软件、人工智
能技术框架和编程环境、核心行业应用等方面进行研发、互相认证和持续优化,
研制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产整机系统、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在金融、
电信、交通等国民经济关键领域基本实现自主可控,初步形成了基于海光 CPU
和海光 DCU 的完善的国产软硬件生态链。
4、优质的上下游产业链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芯片设计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保持着紧密联系。产业
链上游主要包括芯片设计相关的 EDA 工具供应商、IP 开发商,芯片制造相关的
晶圆加工企业及其上游设备厂商、材料供应商,以及封装测试相关的封装企业及
其上游设备厂商、材料供应商。在 IP、EDA 设计工具、芯片制造和封装方面,
公司继续加大与上游企业的合作力度,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产业链下游主要
为服务器整机制造企业及部分服务器直接用户。海光高端处理器产品已经得到了
国内行业用户的广泛认可,逐步拓展了浪潮、联想、新华三、同方等国内知名服
务器厂商,开发了多款基于海光处理器的服务器,有效地推动了海光高端处理器
的产业化。公司利用其高端处理器在功能、性能、生态和安全方面的独特优势,
联合整机厂商、基础软件供应商、应用软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和行业用户,建
立了基于海光高端处理器的产业链。
目前,海光 CPU 已经应用到了电信、金融、互联网、教育、交通等行业;
海光 DCU 主要面向大数据处理、商业计算等计算密集型应用领域以及大模型训
练、人工智能、泛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展开商用。相比国际领先的芯片企业,公司
根植于中国本土市场,更了解中国客户的需求,能够提供更为安全可控的产品和
更为全面、细致的解决方案和售后服务,具有本土化竞争优势。随着公司产品在
上述领域中示范效应的逐步显现,以及公司市场推广力度的不断加强,公司高端
处理器产品将会拓展至更多领域,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二)核心竞争力变化情况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查阅同行业上市公司及市场信息,查阅公司招
股说明书、定期报告及其他信息披露文件,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等,未
发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一)研发支出变化
单位:万元
本期数 上年同期数 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 110,553.09 83,663.35 32.14%
资本化研发投入 26,643.55 39,334.45 -32.26%
研发投入合计 137,196.64 122,997.80 11.54%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 36.46 47.1 减少 10.64 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19.42 31.98 减少 12.56 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持续增长,在研项目中,新一代海光协
处理器产品工程技术等资本化项目验收结项;围绕海光处理器关键技术研发、新
一代海光通用处理器芯片设计等费用化项目的研发进度加快,投入增加较多,使
本期资本化比率减少了 12.56 个百分点。
(二)研发进展
公司在研项目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预计 进展
序 总投 本期投入 累计投入金 或阶 拟达到目 技术 具体应用
项目名称
号 资规 金额 额 段性 标 水平 前景
模 成果
新一代海光 新一代海
不适 开发 国内 海光通用
1 通用处理器 50,994.71 153,941.02 光通用处
用 阶段 领先 处理器
芯片设计 理器芯片
海光协处
2024 年处理
不适 开发 海光处理 国内 理器、海
2 器关键技术 28,440.68 61,589.82
用 阶段 器设计 领先 光通用处
研发项目
理器
海光处理器
不适 开发 海光处理 国内 海光通用
3 工艺实现技 11,779.24 30,147.69
用 阶段 器设计 领先 处理器
术
海光协处理
不适 开发 海光协处 国内 海光协处
4 器新工艺技 19,383.92 27,629.64
用 阶段 理器芯片 领先 理器
术研究
新一代海光
提升海光
协处理器产 不适 开发 国内 海光协处
5 11,776.04 11,776.04 协处理器
品性能优化 用 阶段 领先 理器
性能
技术
新一代海光 新一代海
不适 开发 国内 海光协处
6 协处理器工 2,617.16 4,611.94 光协处理
用 阶段 领先 理器
艺实现 器芯片
合计 124,991.75 289,696.15 / / / /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查阅公司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及其他信息披
露文件,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基于前述核查程序,保荐人未发现公司
存在新增业务。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查阅了公司募集资金管理使用制度、募集资金专户
银行对账单和募集资金使用明细账,并对大额募集资金支付进行凭证抽查,查阅
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文件和决策程序文件,实地查看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现场,
了解项目建设进度及资金使用进度,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
公司于 2021 年 10 月完成“新一代海光通用处理器研发”、“新一代海光协处
理器研发”、“先进处理器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三项募投项目的备案登记,项目建
设期为 3 年。为保证募投项目实施的连贯性及投入资金的充足性,公司于 2022
年 8 月在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到账后才进行募投项目的大额投入,募集资金到
账时间较项目筹划计划存在时间差。为严格把控募投项目整体质量,保障项目顺
利开展,在不改变募投项目的投资内容、投资总额、实施主体及实施地点的前提
下,结合公司募投项目的实际投入金额,公司已将上述三项募投项目的达到预定
可使用状态日期由 2024 年 9 月延长至 2025 年 9 月。公司于 2024 年 4 月 10 日召
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相关事项。
基于前述核查程序,保荐人认为: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已建立募集资金管
理制度并予以执行,募集资金使用已履行了必要的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程序,募
集资金进度不存在严重迟滞,基于前述检查未发现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十、主要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公司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公司主要股东、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
员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十一、保荐人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未发现应当
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以下无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