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深圳新益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 规则(2024 年 4 月修订)》《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 ——规范运作》《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1 号——持续督导》 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泰证券”或“保荐 人”)作为深圳新益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益昌”、“上市公司”或“公 司”)持续督导工作的保荐人,负责新益昌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工作,并出具本持 续督导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序 工作内容 持续督导情况 号 保荐人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了持 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并针 1 续督导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 对具体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计划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 保荐人已与新益昌签订《承销及保 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工作开始 荐协议》,该协议明确了双方在持续 2 前,与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签署持续督导协 督导期间的权利和义务,并报上海 议,明确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并 证券交易所备案 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保荐人通过日常沟通、定期或不定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尽职调 期回访、现场检查等方式,了解新益 3 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昌业务情况,对新益昌开展了持续 督导工作 持续督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公司违法 2024 年上半年,新益昌在持续督导 违规事项公开发表声明的,应于披露前向上海 4 期间未发生按有关规定需保荐人公 证券交易所报告,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后 开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情况 在指定媒体上公告 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现违 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应自发现或应当 2024 年上半年,新益昌在持续督导 发现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上海证券交易所 5 期间未发生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等 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出 事项 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具体情况,保 荐人采取的督导措施等 序 工作内容 持续督导情况 号 在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督导新益 督导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昌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遵 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 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 6 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并切实履 交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 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 性文件,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项 承诺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治理 保荐人督促新益昌依照相关规定健 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 全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7 会议事规则以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 公司治理制度,督导董事、监事、高 行为规范等 级管理人员遵守行为规范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制度, 保荐人对新益昌的内控制度的设 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和 计、实施和有效性进行了核查,新益 8 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募集资金使用、关联交易、 昌的内控制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 对外担保、对外投资、衍生品交易、对子公司 得到了有效执行,能够保证公司的 的控制等重大经营决策的程序与规则等 规范运行 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息披露 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并 保荐人督促新益昌严格执行信息披 9 有充分理由确信上市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 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 提交的文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 相关文件 大遗漏 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证监会、 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件进行事前审 阅,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及时督促公司 予以更正或补充,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 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对上市公司的信 保荐人对新益昌的信息披露文件进 10 息披露文件未进行事前审阅的,应在上市公司 行了审阅,不存在应及时向上海证 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后五个交易日内,完成对有 券交易所报告的情况 关文件的审阅工作,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 件应及时督促上市公司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 不予更正或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 报告 关注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 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 2024 年上半年,新益昌及其控股股 11 处罚、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或者被上海证 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 券交易所出具监管关注函的情况,并督促其完 管理人员未发生该等事项 善内部控制制度,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 2024 年上半年,新益昌及其控股股 履行承诺的情况,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 12 东、实际控制人不存在未履行承诺 控制人等未履行承诺事项的,及时向上海证券 的情况 交易所报告 序 工作内容 持续督导情况 号 关注公共传媒关于上市公司的报道,及时针对 市场传闻进行核查。经核查后发现上市公司存 2024 年上半年,经保荐人核查,不 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与披露的信息 13 存在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与事实不符的,及时督促上市公司如实披露或 的情况 予以澄清;上市公司不予披露或澄清的,应及 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督促上市公司做出说明 并限期改正,同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 (一)涉嫌违反《上市规则》等相关业务规则 (二)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签名人员出具的专业 意见可能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 2024 年上半年,新益昌未发生前述 14 漏等违法违规情形或其他不当情形;(三)公 情况 司出现《保荐办法》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 规定的情形;(四)公司不配合持续督导工作 (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人认为需要报告 的其他情形 保荐人已制定了现场检查的工作计 划,明确了现场检查的工作要求, 制定对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工作计划,明确现 15 2024 年保荐人尚未开展现场检查工 场检查工作要求,确保现场检查工作质量。 作,计划于 2024 年下半年开展现场 检查工作 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荐机构、保 荐代表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 15 日内进行专项现场核查:(一)存在重大财务 造假嫌疑;(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 2024 年上半年,新益昌未发生前述 16 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涉嫌侵占上市公司 情况 利益;(三)可能存在重大违规担保;(四) 资金往来或者现金流存在重大异常;(五)上 海证券交易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应当进行现 场核查的其他事项 二、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2024 年上半年,保荐人未发现新益昌存在重大问题。 三、重大风险事项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技术开发与创新的风险 公司属于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细分行业,随着我国对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重 视程度和支持力度的持续增加,智能制造装备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能否不 断推进公司产品的技术升级与迭代,能否及时研发并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和 产品是公司能否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公司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能顺应 产业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研发方向判断,在技术水平、研发能力等方面持续提 升竞争力,则将面临技术升级迭代的风险,如公司不能及时做出调整,不断研发 新功能、新产品,则公司将较难顺利实现未来战略规划目标。 2、核心技术人员及关键岗位熟练技术工人缺乏或流失风险 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不仅需要机械设计、工艺加工、自动化控制等方面 的技术,也需要对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与认知,因此,智能制造 装备的研发生产需要高端的复合型人才;此外,公司产品的加工、装配、安装、 调试等生产环节的专业性较强,关键岗位也需要熟练技术工人。一方面,公司的 成功发展与核心技术人员、关键岗位熟练技术工人的贡献密不可分,如果公司不 能提供较同行业企业更为优厚的待遇条件,公司存在技术人才流失的风险;另一 方面,随着公司经营规模较快扩张和竞争优势的不断提升,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 需求将更为迫切,尤其是高层次研发人才、擅长技术和市场推广方面的复合型人 才,若公司不能及时吸引足够的优秀人才加盟,将会对公司技术研发、规模扩张 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 (二)经营风险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公司目前主要服务于半导体、节能照明显示、消费电子、新能源等行业,与 宏观经济的整体运行密切相关。目前全球经济仍处于周期性波动当中,尚未出现 经济全面复苏趋势,依然面临下行的可能,全球经济放缓可能对前述行业带来一 定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公司业绩。如果未来国内外宏观经济波动较大,影响了下 游行业的需求,会对公司的经营情况造成不利的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智能制造装备业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的持续增加,我国 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国产设备在产品性价比、售后服务、地缘 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厂商的逐步崛起,可能引起竞争对手 的重视,使得竞争加剧。智能制造装备市场的快速增长以及我国市场的进口替代 预期,还将吸引国外行业巨头和国内有实力的智能制造设备商纷纷加入。上述企 业在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以及服务规模上具备较强实力,加上行业内现有设备规 模的扩张,使得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目前公司的竞争对手主要为荷兰、日本、美国等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的企业, 如果竞争对手开发出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者提供更好的性价比或服务, 若公司不能适应未来的竞争形势,可能会面临行业地位、市场份额、经营业绩等 下滑的风险。 3、产品质量纠纷风险 公司所处的智能制造装备行业作为制造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产品质量 尤为重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对设备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可能出现因公司产品 质量缺陷导致客户产生损失而被客户退货或索赔等不利后果,将对公司的经营业 绩和市场声誉等产生不利影响。 (三)财务风险 1、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 报告期末,公司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 70,687.07 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 23.98%。报告期内,公司的应收账款金额较大,占用公司较多的营运资金,可能 导致公司流动性资金短缺;若应收账款的对象出现信用恶化或者经营不善情形, 导致无法支付货款的,公司将面临坏账损失,对公司的经营成果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考虑到应收账款变现与短期负债付现的时间性差异,特别是若应收账 款对象出现信用恶化或者经营不善情形,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公司将存在一定的 流动性风险,对公司持续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2、存货余额较高及减值的风险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 74,305.07 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 35.08%, 金额及占比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公司期末存货余额水平较高与公司产品主要为智能制造设备以及下游客户 的验收政策相关,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设备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 加工、出货至最终验收确认收入需要较长的周期,因此存货余额均较高。未来若 市场经营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客户定制的设备发生大规模退货或原材料价格 发生较大波动,公司存货将面临减值风险并产生较大损失,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 经营成果产生负面影响。 (四)行业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LED、电容器、锂电池等行业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收入与前述行业发展息息相关。未来如果行业增长趋势减缓或行业 出现负增长,可能会在存量市场中出现竞争加剧、产品需求下降等情形,公司将 存在收入增速放缓甚至下滑的风险,将对公司的业务发展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 响。 (五)宏观环境风险 公司享受了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及软件产品增值税 即征即退等税收优惠政策,该等税收优惠对公司的经营成果有一定影响。公司已 经于 2021 年 12 月 23 日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重新认定,有效期三年。如 果未来国家调整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或者公司后续无法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则 有可能提高公司的税负水平,从而给公司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公司目前主要服务于半导体、显示、消费电子、新能源等行业,与宏观经济 的整体运行密切相关。目前全球经济仍处于周期性波动当中,尚未出现经济全面 复苏趋势,依然面临下行的可能,全球经济放缓可能对服务行业带来一定不利影 响,进而影响公司业绩。如果未来国内外宏观经济波动较大,影响了下游行业的 需求,会对公司的经营情况造成不利的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四、重大违规事项 2024 年上半年,公司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4 年上半年,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 主要财务数据 2024 年 1-6 月 2023 年 1-6 月 增减(%) 营业收入 56,022.39 53,903.62 3.9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6,629.12 4,409.86 50.32 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6,184.91 3,895.63 58.77 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15,473.06 -5,371.61 不适用 流量净额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 主要财务数据 2024 年 6 月末 2023 年 6 月末 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144,393.65 138,764.51 4.06 的净资产 总资产 294,821.52 261,345.58 12.81 2024 年上半年,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如下所示: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 主要财务指标 2024 年 1-6 月 2023 年 1-6 月 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65 0.43 51.16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65 0.43 51.16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 0.61 0.38 60.53 本每股收益(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4.68 3.18 增加 1.50 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 4.37 2.81 增加 1.56 个百分点 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 7.75 9.59 减少 1.84 个百分点 例(%) 2024 年上半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629.12 万元,同比增 加 50.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6,184.91 万元, 同比增加 58.77%;主要系公司上半年确定收入的产品结构的变化使公司本期收 到的经常性的政府补助增加和应收账款回款的增加致使信用减值损失减少所致。 2024 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5,473.06 万元,同比 增加,主要系公司加强应收账款回款管控,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大幅 增加所致。 2024 年上半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 0.65 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51.16%;稀释 每股收益 0.65 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51.1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 益 0.61 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60.53%;主要系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较上年同期增加 50.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 上年同期增加 58.77%所致。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智能制造装备产品的技术研发,公司将研发积累 和技术创新放在企业发展首位,切实贯彻并坚持以创新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依 靠自主创新实现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公司研发队伍的人员专业学科结构合理, 涵盖电气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机电一体化、软件工程 及测试等多个智能制造装备相关学科专业。公司研发团队在半导体、LED、电容 器、锂电池等智能制造装备领域长期从事技术研发、产品开发等工作,对行业特 点有充分的认识和准确把握,对行业前沿技术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具备应对市场 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及持续技术创新能力。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1)技术及研发优势;(2)产品优势:(3) 客户资源优势;(4)生产管理优势:(5)品牌优势等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深耕主营业务,重视研发投入,持续优化内部管理,加 强人才梯度建设,实现人才梯队建设的良性循环,充分利用在主营业务领域积累 的研发技术和品牌优势,协同开拓原有下游行业客户半导体封装的需求,从而实 现快速在半导体封装领域的产业布局及产品推广,并已经形成新的收入支撑点和 盈利增长点,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矩阵,持续保持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综 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综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报告期内未发生不利变化。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1、研发支出变化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为 4,342.08 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为 7.75%。 近年来,公司在 Mini/MicroLED、半导体等领域智能制造装备新产品的研发投入 持续增加,为产品的未来市场开发奠定坚实基础。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公司 已获得 349 项专利和 155 项软件著作权。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高速混合信号 无线传输技术、并行计算技术、Mini LED 缺陷检测算法、智慧产线等多项核心 技术,是率先研发出可用于 Mini LED 生产的智能制造装备的国内企业,相关设 备的技术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研发进展 公司是国内 LED 固晶机和电容器老化测试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领先企业, 并积极开拓半导体及 LED 领域市场,公司主要服务于行业内企业生产线的智能 化提升,将行业内前沿、创新、个性化的制造工艺、生产管理模式等落实到具体 的智能制造装备中,与行业内一流企业协同发展的机制使得公司技术保持处于行 业领先地位。 经过多年持续的技术研发攻关,公司已掌握直驱矢量控制技术、嵌入式浮点 实时多路径运动控制技术、自动追踪纠偏控制技术、机器视觉高速定位技术等核 心技术;在 LED 和半导体固晶机领域,公司已掌握高速精准运动控制技术、单 邦双臂同步运行技术、 Mini LED 缺陷检测算法、智慧产线等核心技术,研发生 产的 LED 和半导体固晶机具备与云平台管理和 MES 系统对接互通、大数据分 析处理、智能控制等功能,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在电容器设备 领域,公司已掌握新一代恒流恒功充电技术、静态测试系统、高速整型进料系统 等核心技术,研发生产的电容器设备已实现对生产产品实时数据监控,并具有大 数据分析及传送功能,可有效对接 MES 系统,进行电容器的智能快速老化与检 测;在锂电池设备领域,公司已掌握凸轮式自动双摇臂切压隔膜技术、机械剪刀 技术、对贴胶技术、极耳切刀技术及网络式多轴实时运动控制技术等核心技术, 其中凸轮式自动双摇臂切压隔膜技术、机械剪刀技术等在圆柱形卷绕机和制片卷 绕一体机中的运用,有效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产品的合格率;公司的持续 技术创新能力与部分核心零部件自研自产能力,使得公司能够快速响应客户个性 化需求、缩短交货周期,在提高设备质量的同时,降低了产品成本。公司紧跟下 游客户技术发展的步伐,对 Mini/Micro LED、 半导体等领域智能制造装备新产 品的研发投入了大量研发人员和资金,是率先研发出可用于 Mini LED 生产的 智能制造装备的国内企业,相关设备的技术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智能制造正在重塑全球制造业,中国制造的智能化是未来中长期发展趋势。 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承“市场需求为导向、技术创新为支柱、客户满意为标准”的 管理理念,立足中国、面向国际,持续加强研发投入,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综合实 力和核心竞争力,巩固与提高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 不适用。 九、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同意深圳新益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1]928 号)同意,公司首次公开发 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 2,553.36 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 19.58 元,募集资金 总额为人民币 499,947,888.00 元,扣除承销费、保荐费 30,496,612.72 元(实际不 含税承销及保荐费为 32,496,612.72 元,前期已预付 2,000,000.00 元)后的 469,451,275.28 元已于 2021 年 4 月 23 日分别汇入公司以下银行账户:上海浦东 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账号为 7918007880140000133 的人民币账户 310,950,800.00 元;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桥和支行账号为 751074674405 的 人民币账户 121,036,500.00 元;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南海支行账号为 680168881 的人民币账户 37,463,975.28 元。另扣除律师费、审计费、法定信息披 露等其他发行费用 25,189,964.30 元以及前期预付的承销及保荐费 2,000,000.00 元 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 442,261,310.97 元。上述募集资金已于 2021 年 4 月 23 日全部到位,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并于 2021 年 4 月 23 日出具了《验资报告》(天健验〔2021〕3-21 号)。 公司 2024 年上半年实际使用募集资金 3,112.09 万元。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募集资金余额为 7,103.80 万元(包括累计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扣除银行手续 费等的净额)。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人民币万元 项目 序号 金额 募集资金净额 A 44,226.13 项目投入 B1 34,798.73 利息收入净额 B2 89.21 截至期初累计发生 银行手续费 B3 0.28 额 理财产品收益 B4 691.78 销户转出[注 1] B5 0.53 其他[注 2] B6 0.21 项目投入 C1 3,112.09 利息收入净额 C2 7.85 银行手续费 C3 0.07 本期发生额 理财产品收益 C4 - 销户转出[注 1] C5 -0.53 其他[注 2] C6 -0.21 项目投入 D1=B1+C1 37,910.82 利息收入净额 D2=B2+C2 97.06 截至期末累计发生 银行手续费 D3=B3+C3 0.35 额 理财产品收益 D4=B4+C4 691.78 销户转出 D5=B5+C5 - 其他 D6=B6+C6 - 应结余募集资金 E=A-D1+D2-D3+D4-D5+D6 7,103.80 实际结余募集资金 F 7,103.80 差异 G=E-F - [注 1]销户转出系募集资金户民生银行深圳南海支行 680168881,2022 年 11 月 30 日销 户转出资金至普通账户,2024 年 4 月 22 日转回至募集资金账户; [注 2]其他系普通账户采购退款供应商打错至募集资金账户,2024 年 4 月 23 日已转入 普通账户。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2个募集资金专户,募集资金存放情况如下: 单位:人民币元 开户银行 银行账号 募集资金余额 备注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 15010078801500002772 5,193,913.53 募集资金专户 开户银行 银行账号 募集资金余额 备注 份有限公司中山分行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 15010078801200003579 65,844,064.24 募集资金专户 有限公司中山分行 合 计 - 71,037,977.77 - [注]中国银行深圳桥和支行751074674405,该募集资金专项账户资金已使用完毕,并于 2023年5月24日办理销户;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深圳沙井支行79180078801400001338,该募集 资金专项账户资金已使用完毕,并于2023年6月7日办理销户;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 司深圳分行79180078801700002333,该募集资金专项账户资金已使用完毕,并于2024年6月 24日办理销户。 (一)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公司于2023年4月27日召开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和第二届监事会 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 为了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公司财务成本,公司使用额度不超过9,000.00 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用于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 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计算。具体内容详见公司 2023年4月28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的《深圳新益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 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37)。 截至2024年4月18日,公司已将上述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9,000.00万元闲置募 集资金归还至相应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具体内容详见公司2024年4月19日披露于 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的《深圳新益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归还临时用于补充流 动资金的闲置募集资金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23)。 (二)对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相关产品情况 2024 年上半年,公司不存在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情况。 (三)节余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 投资项目的金额为37,910.82万元,募集资金节余金额为7,103.80万元。公司节余 募集资金将用于支付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新益昌智能装备新建项目”尾款以及投 入募集资金新建投资项目“新益昌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基地项目”。详见公司于2023 年4月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深圳新益昌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关于部分募投项目结项、调整部分募投项目投资规模及结项并将节余 募集资金用于其他募投项目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28)。 公司2024年1月23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三 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节余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增资以实施募投 项目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部分节余募集资金9,087.79万元向全资子公司中山 市新益昌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进行增资以实施募投项目。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 2024年1月2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深圳新益昌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部分节余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增资以实施募投项目的 公告》(公告编号:2024-001)。 (四)募集资金使用的其他情况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不存在募集资金使用的其他情况。 十、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情况如下: 1、直接持股情况 序号 姓名 公司职务 直接持股数量(股)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核心 1 胡新荣 37,631,757 技术人员 2 宋昌宁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总经理 30,789,619 3 袁满保 董事、副总经理 - 4 刘小环 董事、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部经理 - 5 施伟力 独立董事 - 6 江奇 独立董事 - 7 卢北京 独立董事 - 8 肖龙 监事会主席、PMC 部经理 - 9 张凤 监事、Mini 事业部副总经理 - 10 梁平梅 职工代表监事、电锂事业部副总经理 - 11 温明华 副总经理 - 12 王丽红 财务总监 - 2、间接持股情况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部分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通过以下员 工持股平台间接持有公司股份: 持股平台 简称 性质 持有公司股份数量(股) 深圳市春江投资 合伙企业(有限 春江投资 员工持股平台 2,249,999 合伙) 公司现任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的间接持股情况 如下: 序 姓名 公司职务 间接持股平台 间接持股数量(股) 号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 1 胡新荣 春江投资 378,439 长、核心技术人员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 2 宋昌宁 春江投资 309,632 事、总经理 3 袁满保 董事、副总经理 春江投资 124,425 董事、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 4 刘小环 春江投资 41,475 部经理 5 施伟力 独立董事 - 不存在间接持股情况 6 江奇 独立董事 - 不存在间接持股情况 7 卢北京 独立董事 - 不存在间接持股情况 8 肖龙 监事会主席、PMC 部经理 春江投资 55,300 9 张凤 监事、Mini 事业部副总经理 春江投资 27,650 职工代表监事、电锂事业部副 10 梁平梅 春江投资 27,650 总经理 11 温明华 副总经理 春江投资 124,425 12 王丽红 财务总监 春江投资 207,375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股份均不存 在质押、冻结及减持的情形。 十一、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人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无。 (以下无正文) (本页无正文,为《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深圳新益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之签字盖章页) 保荐代表人: 林宏金 陈胜可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