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青岛海泰新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君安”或“保荐机构”)作为青岛 海泰新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泰新光”或“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机构,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 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负责海泰新光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工 作,并出具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序号 工作内容 持续督导情况 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 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业务管理制 1 续督导工作制度,并制作了相应的 度;制作并保存持续督导工作底稿 持续督导工作底稿 建立健全保荐代表人工作制度,明确保荐 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保 2 代表人的工作要求和职责,建立有效的考 荐代表人工作制度 核、激励和约束机制 在持续督导期间,履行下列持续督导职 责: (一)督促上市公司建立和执行信息披 露、规范运作、承诺履行、分红回报等制 度; (二)识别并督促上市公司披露对公司持 续经营能力、核心竞争力或者控制权稳定 有重大不利影响的风险或者负面事项,并 保荐机构已针对上市公司的具体情 3 发表意见; 况,针对前述事项制定履行持续督 (三)关注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 导职责的实施方案并严格执行 况,督促上市公司按照本规则规定履行核 查、信息披露等义务; (四)对上市公司存在的可能严重影响公 司或者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事项开展专项核 查,并出具现场核查报告; (五)定期出具并披露持续督导跟踪报 告; 1 序号 工作内容 持续督导情况 (六)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规定 或者保荐协议约定的其他职责。 在持续督导期间,保荐机构督导海 协助和督促上市公司建立相应的内部制 泰新光建立健全公司内部制度并严 度、决策程序及内控机制,符合相关法律 格执行,并对海泰新光的内控制度 法规和规则的要求,并确保上市公司及其 4 设计、实施和有效性进行了核查,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 海泰新光内控制度符合相关法律法 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知晓其在相关 规的要求并得到有效执行,能够保 规则下的各项义务 证公司的规范运行 持续督促上市公司充分披露投资者作出价 2024 年半年度持续督导期间海泰新 5 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所必需的信息,并确保 光已充分进行信息披露,信息真 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 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 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作出 承诺的,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应当督促 2024 年半年度持续督导期间海泰新 其对承诺事项的具体内容、履约方式及时 6 光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存 间、履约能力分析、履约风险及对策、不 在未履行承诺事项的情况 能履约时的救济措施等方面进行充分信息 披露 海泰新光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符 督促上市公司积极回报投资者,建立健全 合公司发展阶段的现金分红和股份 7 并有效执行符合公司发展阶段的现金分红 回购制度,2024 年上半年已实施 和股份回购制度 2023 年度权益分派,并审议通过了 股份回购的议案 持续关注上市公司运作,对上市公司及其 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 业务有充分了解;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 访、现场检查、尽职调查等方式对 访、调阅资料、列席股东大会等方式,关 8 海泰新光开展了持续督导工作; 注上市公司日常经营和股票交易情况,有 2024 年半年度持续督导期间海泰新 效识别并督促上市公司披露重大风险或者 光未发生重大风险或重大负面事项 重大负面事项 上市公司日常经营出现下列情形的,保荐 机构、保荐代表人应当就相关事项对公司 经营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其他未披露重大 风险发表意见并披露: (一)主要业务停滞或出现可能导致主要 业务停滞的重大风险事件; 2024 年半年度持续督导期间海泰新 9 (二)资产被查封、扣押或冻结; 光未发生前述情况 (三)未能清偿到期债务; (四)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财 务负责人或核心技术人员涉嫌犯罪被司法 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五)涉及关联交易、为他人提供担保等 重大事项; 2 序号 工作内容 持续督导情况 (六)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 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情形。 上市公司业务和技术出现下列情形的,保 荐机构、保荐代表人应当就相关事项对公 司核心竞争力和日常经营的影响,以及是 否存在其他未披露重大风险发表意见并披 露: (一)主要原材料供应或者产品销售出现 重大不利变化; (二)核心技术人员离职; 2024 年半年度持续督导期间海泰新 10 (三)核心知识产权、特许经营权或者核 光未发生前述情况 心技术许可丧失、不能续期或者出现重大 纠纷; (四)主要产品研发失败; (五)核心竞争力丧失竞争优势或者市场 出现具有明显优势的竞争者; (六)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 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情形。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出 现下列情形的,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应 当就相关事项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稳定和日 常经营的影响、是否存在侵害上市公司利 益的情形以及其他未披露重大风险发表意 2024 年半年度持续督导期间海泰新 11 见并披露: 光未发生前述情况 (一)所持上市公司股份被司法冻结; (二)质押上市公司股份比例超过所持股 份 80%或者被强制平仓的; (三)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 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情形。 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出现严重异常波动的, 2024 年半年度持续督导期间海泰新 12 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应当督促上市公司 光未发生股票交易出现严重异常波 及时按照本规则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动的情况 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应当督促控股股 2024 年半年度持续督导期间海泰新 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 光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 13 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履行其作出的股份减 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 持承诺,关注前述主体减持公司股份是否 术人员不存在未履行承诺事项的情 合规、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等情况 况 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应当关注上市公司 2024 年半年度持续督导期间海泰新 14 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况,督促其合理使用募 光合理使用募集资金并持续披露使 集资金并持续披露使用情况。 用情况 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荐机 2024 年半年度持续督导期间海泰新 15 构、保荐代表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光未发生需要保荐机构、保荐代表 3 序号 工作内容 持续督导情况 之日起 15 日内进行专项现场核查: 人专项现场检查的事项 (一)存在重大财务造假嫌疑; (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 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涉嫌侵占上市公司利 益; (三)可能存在重大违规担保; (四)资金往来或者现金流存在重大异 常; (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保荐机构认为 应当进行现场核查的其他事项。 上市公司未实现盈利、业绩由盈转亏、营 业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 50%以上或者 2024 年半年度持续督导期间海泰新 16 其他主要财务指标异常的,保荐机构应当 光未发生前述情况 在持续督导跟踪报告显著位置就上市公司 是否存在重大风险发表结论性意见 二、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无。 三、重大风险事项 公司目前面临的风险因素主要如下: (一)行业风险 医疗器械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人们的生命健康及安全, 我国对该行业实行严格监管,并设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医疗器械的监督管 理工作。因此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受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及战略规划的影响较大。 近年来,我国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及行业政策有利于医疗器械领域创新技术的 开发、升级及应用,加速产品推广,加强资本支持。未来,如果相关政策红利出 现变化或取消,将对公司的经营及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二)核心竞争力风险 医用成像器械领域内技术的研发及成果转化与光学、临床医学、人体工程学、 精密机械、系统软件等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行业参与者需精准、及时地掌握市 场需求和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不断进行新技术及新产品的自主创新研发,才能持 续保持核心竞争力。就研发和技术创新而言,客观上存在着研发投入大、未来研 4 发成果不确定等风险。 (三)国内市场拓展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 目前,国内医用内窥镜市场处于从进口品牌向国产品牌过渡的阶段,国产品 牌混杂、市场混乱、低价竞争,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重塑市场秩序。未来公 司加大整机系统产品在国内的推广,会面临品牌和营销投入回报周期长、短期利 润降低的情况。 (四)公司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 随着投资项目的实施,公司的业务和资产规模会进一步扩大,员工人数也将 相应增加,这将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内部控制、财务规范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如 果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不能满足业务规模扩大对公司各项规范治理的要求,将会 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 (五)国际贸易环境多变对公司海外销售可能影响较大的风险 公司产品对外出口占比较高,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贸易整体 环境和政策的变化存在不确定性,可能会对公司向境外客户的供货带来不利影响, 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发展。 (六)汇率波动的风险 公司部分产品销售、原材料的采购以外币进行结算。随着公司未来海外销售 和采购的规模不断扩大,若人民币汇率发生较大变化,将会引起以外币计价的公 司产品售价或原材料采购价格的波动,外汇收支相应会产生汇兑损益,进而会对 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四、重大违规事项 2024 年半年度公司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4 年半年度,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如下所示: 5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财务数据 2024 年 1-6 月 2023 年 1-6 月 增减变动幅度(%) 营业收入 220,416,210.20 267,805,459.78 -17.7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70,553,805.84 89,332,980.19 -21.02 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 64,678,297.47 85,718,697.38 -24.55 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64,033,790.62 80,938,274.66 -20.89 量净额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1,272,083,137.17 1,292,584,352.52 -1.59 净资产 总资产 1,385,516,171.18 1,394,843,452.53 -0.67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58 0.74 -21.62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58 0.73 -20.55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0.54 0.71 -23.94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5.40 7.08 减少 1.68 个百分点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4.95 6.79 减少 1.84 个百分点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 13.98 12.87 增加 1.11 个百分点 比例(%) 上述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如下: 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 17.70%。主要原因是 2023 年 上半年美国大客户为新系统的发布持续集中备货,同期基数高;同时,备货也造 成客户的库存处于较高水平,为了降低库存量,客户放缓了从公司进货的节奏。 从客户的公开资料看,其新一代内窥镜系统销售持续增长,随着客户库存量下降 到较低水平,公司的发货会逐步回升。另外,公司整机设备的销售呈现明显增长 趋势,已经超过去年全年销售额。 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 21.02%、24.55%,大于营业收入的下降比例,主要受以 下方面影响:(1)营收规模同比下降;(2)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同比 增加,主要是公司在持续研发投入、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完善营销网络体系、加 6 快国外建厂等方面投入增加。 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公司净利润成比例变动,受营收规模下 降影响,同比有所下降。公司整体回款及时率高,现金盈利能力强,现金流稳健。 4、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以及加 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均有所下降,主要受利润规模下降影响。 六、核心竞争力变化情况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产业链集合优势 与大部分医疗器械制造商聚焦于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不同,公司围绕核心光 学技术和微创应用技术逐渐外延积累了光学、精密机械、电子和数字图像的复合 技术,形成了内窥镜、光源、摄像系统、核心光学模组及零部件的设计开发、工 艺实现、生产制造和质量检验的垂直整合能力;可为客户提供从核心部件、关键 设备到系统集成的完整解决方案,为公司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系统的长期发展战 略提供技术基础。 2、市场准入优势 高端医用内窥镜行业具有技术、资金、品牌等多种市场壁垒,生产企业的产 品需经过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产品注册,符合相应的医疗器械质量标准和监管条例 方能上市销售,对企业管理和产品质量的综合要求较高,认证周期亦较长。此外, 国际顶尖医疗器械公司对供应商,尤其是合同制造商有着严格的遴选制度,考核 因素包括核心技术、内部管理、服务能力和客户满意度等各个方面。公司凭借较 强的国际竞争力包括技术开发、质量控制及企业管理能力,借助市场对新技术、 新产品的需求契机打开了国际顶尖医疗器械公司的供应链窗口。经过 10 余年的 合作,公司与国际顶尖医疗器械公司的合作逐渐深入,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在此 过程中,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全球化经营经验,在国际医疗器械行业内也逐渐建立 了较好的口碑和企业形象,已经具备了先发的国际资源优势,能够与国际先进医 疗器械制造企业进行良好互动,快速设计并生产出符合其更新换代需求的配套产 品的能力。同时,公司在国际医疗器械行业建立起的良好口碑也逐渐影响到国内 7 相关的医疗行业,为公司在国内市场建立自主品牌,开拓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前沿技术创新与应用优势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研发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建立了多 层次的研究开发组织体系,并拥有高素质、国际化、多学科交叉的技术人才团队。 公司研发团队中共有研发人员 128 名,占公司人数的 15.67%,主要核心人员均 具有在相关行业拥有丰富的经验。同时,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具有丰富的医疗器械 行业经验和全球化视野,制定了符合公司情况和行业发展趋势的企业发展战略, 为新产品研发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公司多年来在医用内窥镜器械领域和光学产品领域技术上不断开拓创新,在 该领域实现了多项核心技术,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 50 项,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 及省市重点科技项目。凭借多年深耕医用成像器械领域的经验积累,公司建立了 光、机、电等多学科综合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可迅速响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变化, 曾率先实现 LED 光源替代氙灯、将荧光光源和荧光腹腔镜应用于内窥镜整机系 统。 同时,公司长期与国际顶尖医疗器械公司合作,使公司能够准确把握全球高 端医疗器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此外,公司密切关注产业动态,积极顺应技术发 展趋势,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的更新迭代,始终走在科技创新前沿。公司已 掌握多项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具有快速匹配客户需求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 化能力。 综上,光学是与临床应用创新率先结合的技术基础,而公司已掌握现代光学 技术平台所涉及的光学设计、制造、集成和检验等多项核心技术,可迅速而且紧 密的结合临床应用,开展技术和产品创新,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临床难点。 4、质量管理优势 公司建立之初,就将质量控制能力作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大力建设。公 司以“持续提升产品性能,严格控制产品风险,切实保证产品质量,充分满足顾 客需求”为质量方针,在 2005 年已建立 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并且严格按照管 理体系的要求进行质量管理,这为公司在光学行业带来了良好的口碑和优质的国 8 际客户资源,包括多家国际一流的医疗器械公司。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性直接关 系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针对医疗器械的生产和质量管理,公司建立了子公司奥美 克医疗,采用更加严格的 ISO 13485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并结合中国、美国、 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要求,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目前,公 司医用内窥镜产品已经通过了中国 NMPA、美国 FDA、欧盟 CE、韩国 MFDS 和 巴西 INMETRO 的现场审核,质量管理能力已经能够满足全球主流国家和地区对 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要求,为公司开发国际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 及应对措施 不适用。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一)研发支出变化情况 单位:元 项目 2024 年 1-6 月 2023 年 1-6 月 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 30,814,747.92 34,471,004.61 -10.61 资本化研发投入 - - - 研发投入合计 30,814,747.92 34,471,004.61 -10.61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 13.98 12.87 增加 1.11 个百分点 入比例(%)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 - - (%) 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减少 10.61%,主要受股份支付费用减少影响,报告期计 入研发费用的股份支付费用 2,003,117.24 元(2023 年同期,7,731,927.50 元)。 (二)研发进展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申请 8 项,新增授权专利 16 项。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 不适用。 9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一)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单位:万元 募集资金净额 69,351.63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 563.23 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 0.00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 34,731.98 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比例 0.00% 已变更项 截至期末累计投 截至期末投 调整后投资 截至期末累 项目达到预定 投入进度是 本项目已实 项目可行性 目,含部分 募集资金承 入金额与承诺投 入进度 承诺投资项目 总额 计投入金额 可使用状态日 否符合计划 现的效益或 是否发生重 变更(如 诺投资总额 入金额的差额 (%) ① ② 期 进度 研发成果 大变化 有) ③=②-① ④=②/① 青岛内窥镜系统生 否 10,683.63 10,683.63 11,766.53 1,082.90 110.14 2022 年 8 月 是 注3 否 产基地建设项目 青岛研发及实验中 否 17,836.00 17,836.00 17,582.50 -253.50 98.58 2023 年 12 月 是 注4 否 心建设项目 青岛营销网络及信 否 10,198.00 10,198.00 800.44 -9,397.56 7.85 不适用 否(注 1) 无 否 息化建设项目 淄博内窥镜医疗器 械生产基地建设项 否 44,519.42 27,634.00 2,652.85 -24,981.15 9.60 不适用 否(注 2) 无 否 目 补充流动资金 否 3,000.00 3,000.00 1,929.66 -1,070.34 64.32 2023 年 12 月 是 无 否 合计 - 86,237.05 69,351.63 34,731.98 -34,619.65 50.08 - - - - 注 1、注 2:2024 年 4 月 24 日分别召开了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和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延期、增加实施主 10 体、增加实施地点并重新分配募集资金投入金额的议案》,同意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内窥镜医疗器械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延 期、增加实施主体和实施地点并重新分配募集资金投入金额,将“营销网络及信息化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延期并增加实施主体和实施地 点。详情请见公司于 2024 年 5 月 25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的《青岛海泰新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延期、增加实施主体、增加实施 地点及重新分配募集资金投入金额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16)。 注 3:项目使用范围较广,涉及生产产品种类较多,无法准确计算统计该项目收益情况。 注 4:4K 内窥镜摄像系统 N700-F/N760-S,胸腔内窥镜 610,内窥镜 LED 冷光源 B-700,三维腹腔内窥镜,关节内窥镜 510,胸腹腔内窥镜 E800,4K 胸 腹腔内窥镜(700/710)、4K 宫腔内窥镜(210)、4K 膀胱内窥镜(210)等。 11 项目可行性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说明 无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先期投入及置换情况 无 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详见“1、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流情况” 对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相关 详见“2、闲置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产品情况 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或归还银 无 行贷款情况 募集资金结余的金额及形成原因 不适用 募集资金其他使用情况 无 1、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流情况 公司于 2023 年 6 月 15 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及第三届监事会 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 同意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不超过人民币 12,000 万元(含本数)暂时补充流动 资金,并仅用于公司的业务拓展、日常经营等与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 使用期限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 12 个月。根据上述决议,公司在 规定期限内使用了 12,000 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并对资金进行 了合理的安排与使用,没有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进度的正常进行。 截至 2024 年 6 月 13 日,公司已将上述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 12,000 万元闲 置募集资金全部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并将募集资金的归还情况通知了保荐 机构和保荐代表人。本次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 之日起未超过 12 个月。详情请见公司于 2024 年 6 月 14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 站披露的《青岛海泰新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归还暂时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闲 置募集资金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36)。 2、闲置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募集资金用于现 报告期末 期间最高余额是否 董事会审议日期 金管理的有效审 起始日期 结束日期 现金管理 超出授权额度 议额度 余额 2023 年 3 月 21 日 30,000.00 2023 年 3 月 21 日 2024 年 3 月 20 日 0.00 否 2024 年 3 月 19 日 20,000.00 2024 年 3 月 19 日 2025 年 3 月 18 日 13,000.00 否 (二)募集资金使用是否合规 公司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和专项使用,并及时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 12 募集资金具体使用情况与公司已披露情况一致。公司 2024 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 放与使用情况符合《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2 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 则》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 况,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况。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 结及减持情况 2024 年上半年度,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持有的股份均不存在减持、质押、冻结情形。 十一、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无。 (以下无正文)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