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1 年第一季度报告正文 证券代码:000100 证券简称:TCL 集团 公告编号:2011-036 TCL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1 年第一季度报告正文 §1 重要提示 1.1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个别及连带责任。 1.2 公司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1.3 公司负责人李东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黄旭斌声明:保证季 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2 公司基本情况 2.1 主要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 单位:元 本报告期末 上年度期末 增减变动(%) 总资产(元) 54,029,509,706.00 53,478,059,361.00 1.0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元) 10,524,196,653.00 10,274,347,533.00 2.43% 股本(股) 4,238,109,417.00 4,238,109,417.00 0.0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元/股) 2.4832 2.4243 2.43% 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增减变动(%) 营业总收入(元) 13,373,986,527.00 11,916,277,037.00 12.2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223,036,036.00 64,584,224.00 245.3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653,377,146.00 -296,594,161.00 不适用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股) 0.1542 -0.1010 不适用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0526 0.0220 139.09%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0526 0.0220 139.09%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2.14% 1.21% 0.93%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 0.89% 0.62% 0.27% 率(%)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金额 附注(如适用)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59,205,459.00 补贴收入 149,484,685.00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整合费用等 -53,670,204.00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 13,646,004.00 注1 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 1 TCL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1 年第一季度报告正文 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708,373.00 所得税影响额 -2,991,003.00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 -35,543,136.00 合计 130,840,178.00 - 对重要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说明 注 1: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 (1) 本报告期内公司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债券投资)取得投资收益约470万元,按照证监会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的规定,确 认为非经常性损益。 (2) 本报告期内公司通过远期结、售汇方式规避汇率变动风险,未到期的外汇远期合约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及已到期合 约的交割收益共计约 895 万元,按照证监会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的规定,确认为非经常性损益。 2.2 报告期末股东总人数及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股东总数(户) 326,268 前十名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全称) 期末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的数量 种类 惠州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328,566,775 人民币普通股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长信金利趋势股票型证 88,889,450 人民币普通股 券投资基金 惠州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65,300,000 人民币普通股 李东生(注) 58,229,200 人民币普通股 中国银行-易方达深证 100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 32,202,345 人民币普通股 证券投资基金 惠州弘日投资有限公司 30,910,000 人民币普通股 TCL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工作委员会 30,229,431 人民币普通股 中国工商银行-融通深证 100 指数证券投资基 24,903,804 人民币普通股 金 张兴华 22,711,752 人民币普通股 中国银行-嘉实沪深 300 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13,719,250 人民币普通股 注:本公司董事长、CEO(首席执行官)李东生先生持有本公司股份 232,916,800 股。其中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共计 174,687,600 股,包括:2009 年度认购非公开发行 63,100,000 股,2010 年度认购非公开发行 72,254,400 股,高管股 39,333,200 股;剩余 58,229,200 股为年内自动解禁 25%的无限售条件流通股。 2.3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业务回顾与展望 本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 133.74 亿元,其中销售收入 130.37 亿元,同比增长 12.14%。销售收入中:按 产业划分,多媒体电子产业实现销售收入 55.54 亿元,占 42.60%,移动通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 17.93 亿元, 2 TCL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1 年第一季度报告正文 占 13.75%,家电产业实现销售收入 17.87 亿元,占 13.71%;按区域划分,国内实现销售收入 83.74 亿元, 占 64.23%,海外实现销售收入 46.63 亿元,占 35.77%。 本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 2.23 亿元,同比增长 245.3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 9,220 万元, 同比增长 178.19%。 报告期内,公司通讯业务延续快速发展态势,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家电业务受益于销售网点的大力 开拓,收入和利润均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多媒体业务也取得阶段性的整合效果,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 智能网络电视的前景巨大,公司提前布局液晶电视产业链的优势将有助于公司彩电业务销量的提升。 2011 年 3 月 28 日公司 8.5 代液晶面板项目第一台主设备顺利进场,标志着该项目已经正式进入设备 入场和安装调试阶段,比原计划提前一个多月时间。尽管日本地震对部分设备交付有一定延误,但公司正 在积极和供应商协商尽力缩短影响期,项目拟如期于 8 月份进行试生产。 (二) 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1、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本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30.3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14%。其中,国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03%。 2、经营业绩同比改善 本季度公司整体实现净利润2.2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5.34%,扣除非经常性收益后的净利润9,220 万元,同比增长178.19%。 3、存货周转加快 本季度公司存货周转同比加快9天。 (三)主要产业经营分析 多媒体电子产业: 报告期内,公司多媒体电子产业(TCL 多媒体)实现销售收入 55.54 亿元,同比减少 6.57%(以港币 折算同比减少 2.7%)。其中彩电销售收入 46.70 亿元,同比减少 11.02%;影音产品(以 DVD 播放机为主的 AV 产品)销售收入 7.75 亿元,同比增长 42.78%。本季度实现净利润 2,886 万元(以港币计 3,400 万港元)。 一季度市场对LED背光液晶电视的需求不断增加,TCL多媒体以市场为导向,持续改善产品结构,使得液晶 (LCD)电视销量占总销量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54.46%增长到今年的62.36%;LED背光液晶电视销量占LCD 电视销量的比重也由去年年底的27.6%上升至今年3月份的40%。AV产品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共推出约130个 新产品系列,包括DVD、蓝光、其它影音及手提产品,抢占市场先机,使得销量同比增长32.6%达440万台。 彩电业务分区域的销量情况 单位:千台 3 TCL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1 年第一季度报告正文 2011年1季度 2010年1季度 同比增减(%) LCD 电视 1,928 1,927 0.05% 其中:LED 背光液晶電視 599 - 不适用 - 中国市场 1,331 1,188 12.04% - 海外市场及策略 OEM 597 739 -19.22% CRT 电视 1,163 1,612 -27.85% - 中国市场 377 569 -33.74% - 海外市场及策略 OEM 786 1,043 -24.64% 合计 3,091 3,539 -12.66% 报告期内,TCL 多媒体坚定实行向高端电视产品转型的策略,持续加强内容与服务的创新,同时充分 利用自身在产业布局方面的优势,强化液晶电视全产业链资源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产品研发方面,继 2010 年 6 月公司成功研制国内首款基于 Android 操作系统的智能电视后,今年 3 月又隆重推出全球首台超 级智能电视,并正式启动全球首个 Android 电视应用程序商店,在智能应用及硬软件技术方面有了革命性 飞跃,由此抢占智能电视市场的技术高点。期内公司共推出 16 款 3D 液晶电视机、LED 背光液晶电视机及 CCFL 液晶电视机系列新产品,并就产品技术申请了 32 项专利。产业链资源整合方面,整机一体化工厂和 8.5 代液晶面板项目的量产,将优化公司的工业制造能力,使 TCL 多媒体成为未来市场竞争中的受益者。 ――中国市场 报告期内,中国市场的高端电视销量增长迅速,公司持续提高了LED背光电视的销售比重,LED背光液 晶电视销量占国内LCD电视总销量比重由去年年底的26.5%上升至今年3月份的43.4%。LCD电视的整体销量 也较去年同期增长12%达133.1万台。此外,面对国内三、四线及农村市场对家电的强大需求,公司积极扩 展销售渠道,重点拓展乡镇加盟店网络,提高农村渠道有效网的覆盖率及单店效率,并全面推动电子商务 及直接销售的渠道,把握中国政府刺激消费政策所带来的市场商机,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未来中国市场仍然是公司业务的主要增长动力,随着电视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及高端化消费趋势增强, 公司将加强自主创新和研发实力,继续提高 LED 背光液晶电视机产品比重的同时,致力把握中国市场庞大 的智能电视市场潜力,重点推出偏光 3D、快门 3D 等系列智能电视产品,并积极考虑引进互联网电视领域 的合作伙伴,以提高整体产品竞争力。 ――海外市场 为满足消费者不同的产品需求,公司在海外市场推出多个 LED 背光液晶电视机系列,包括 V6200、E5200、 P51、D3200 等,并成功将 LED 背光液晶电视引入至巴西、印度、俄罗斯及中东市场。同时公司在新兴市场 继续把握电视更新换代带来的机遇,积极开拓新客户,加强营销推广,使得该市场的 LCD 电视整体销量较 去年同期增长 111%。此外,公司在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波兰等市场顺利启动 TCL 品牌业务,双品牌营 运模式初见成效。公司亦会在北美市场继续积极与众多国际品牌开拓合作机会,签订如亚马逊等多家地区 性客户。 4 TCL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1 年第一季度报告正文 未来新兴市场对高端电视的需求将继续增长,公司将加强 TCL 品牌的推广力度,进一步强化海外营销 网络,把握新兴市场从 CCFL 液晶电视机向 LED 背光液晶电视机升级转型所带来的机遇,积极发展巴西、 印度、俄罗斯及中东等地区重点客户的潜力,从而巩固公司在全球彩电市场的领导地位。对欧洲市场公司 亦会继续加强成本控制措施,以自有品牌业务和工业销售同步发展的模式提升销量,改善盈利能力。 移动通讯产业 报告期内,公司移动通讯产业(TCL 通讯)实现销售收入 17.93 亿元,同比增长 38.31%(以港币折算 同比增长 44%)。本季度实现净利润 1.52 亿元(以港币计约 1.80 亿港元)。期内公司实现手机及配件销量 达 871.5 万台,同比大幅增长 50.55%;其中,阿尔卡特(ALCATEL)品牌下的多款中高端产品继续获市场 和主要电讯营运商好评,海外市场销售成绩理想,同比增长 55.5%。 手机及配件销量分布: 单位:千台 2011 年 1 季度 2010 年 1 季度 变化(%) - 中国市场 411 449 -8.39% - 海外市场 8,304 5,340 55.50% 合计 8,715 5,789 50.55% 报告期内,TCL 通讯凭借“产品技术提升”策略的成功,进一步巩固了中低端市场的领先地位,同时 凭借强大的品牌形象及研发实力,继续在中高端市场稳步拓进,提升竞争优势。公司在 2011 年 2 月巴塞 罗那举行的世界移动通讯大会(Mobile World Congress)上正式推出全新 ALCATEL ONE TOUCH 品牌及产品, 在海外市场受到热捧。ALCATEL ONE TOUCH 品牌旨在为客户提供简单易用的手机技术及服务,其产品色彩 丰富且设计新颖,同时拥有操作简易、融合高科技、价格极具吸引力等特质。此外,公司还建立 TCL 宁波 研发中心以开发高端智能手机,此举将推动公司向高端智能手机市场进军的战略性计划的实施。 期内,TCL 通讯共推出 19 款新品,其中包括: TCL A906——在中国市场极具竞争力的 WCDMA 制式 3G 智能手机,是公司在 3G Android 智能手机的战略性开发中迈出的重要一步,亦是公司近期与中国联通达 成合作的产品;One Touch 803 广受海外主要运营商青睐;VF-252 为 ODM 项目产品,是公司与运营商合作 以拓展新兴市场的战略性产品;One Touch-306 是一款入门级摄像手机,广受新兴市场主要运营商的欢迎。 未来 TCL 通讯将继续致力于多元化产品组合并推出更多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并在话音、视像和数据科 技继续融合的趋势下维持产品销量的长期增长。同时公司还将进一步深化及扩大与全球主要电讯运营商的 战略合作,继续公开市场的拓展。 家电产业 家电产业在 2010 年完成对关键业务流程的梳理工作后,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组织文化体系,并大 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全面提升运作效率。报告期内,家电产业的销售规模、盈利能力明显改善,销售收入 5 TCL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1 年第一季度报告正文 同比增长 66.96%达 17.87 亿元。空调内销网点的数量比 2010 年底新增了 14%,使得整体销量达 78.05 万 台,同比增长了 64.71%。冰洗产品也由于产品结构的调整,销量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 14.57%和 56.73%, 达 15.98 万台和 18.54 万台。 二季度家电产业还将继续加强销售渠道和服务网点的建设工作,同时共享彩电服务网点资源,以保障 旺季的产品安装和服务支持。 部品产业 部品产业承担着公司提升基础技术能力和工业化能力的重任,在支持和满足公司内部需求同时,积极 拓展公司外部客户,从成立至今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在产业价值链中获得更大毛利空间,实现 可持续发展,公司实现了精密金属/塑胶结构件、移动终端液晶显示模组、线路板、电源和新能源电池等领 域的突破。其中电源项目中自主设计开发的彩电电源已开始批量在内部供货,并陆续向外部客户供货,LED 照明电源也已实现外部批量供货。报告期内,部品产业整体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8.85%达 4.12 亿元。 为确保可持续发展,二季度部品产业对经营战略与产品战略重新定位,其中液态电池将加大研发投入, 向高端客户转型;五金塑胶将大规模进入家电部品供应链。同时部品产业还将在各企业内部开展效率、品 质改善活动,通过提升制造效率及产品品质,降低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对毛利率带来的压力。 其他产业 报告期内,物流与服务、房地产与投资两大业务群的业务经营稳健,盈利贡献能力不断增强。其中翰 林汇公司多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的业绩增长和盈利贡献,在笔记本电脑分销领域建立起独特的竞争优势。房 地产公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正在尝试拓展二线城市业务,并积极探索土地一、二级联动开发和工业地 产、旅游地产等多种经营模式。公司在其他新兴领域的投资,例如:医疗电子、环保、能源以及资源业务 也因产业前景的广阔,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 重要事项 3.1 公司主要会计报表项目、财务指标大幅度变动的情况及原因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万元 项目 本报告期末 上年度期末 增减率 变动原因 交易性金融资产 16,736 41,017 -59% 本报告期内部分衍生金融投资到期交割 本公司之子公司华星光电设备采购合同预付 预付款项 207,725 66,993 210% 款增加 其他流动资产 13,000 - 不适用 一年内到期的信托产品投资转入增加 本公司持有已上市公司的股权, 列入可供出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1,865 - 不适用 售金融资产 在建工程 85% 第 8.5 代面板项目资产投资建设增加 6 TCL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1 年第一季度报告正文 376,709 204,036 吸收存款及同业存放 718 10,882 -93% 本公司之子公司财务公司吸收存款减少 应付票据 116,998 169,821 -31% 开给供应商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51,019 - 不适用 向金融机构拆入回购资金增加 应交税费 -17,300 -2,879 501% 待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加 应付股利 729 112 553% 本公司之子公司应付股利增加 长期借款 385,742 192,929 100% 因第 8.5 代面板项目建设而增加之借款 项目 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增减率 变动原因 营业税金及附加 7,030 1,115 531% 本报告期内公司营业税应税收入增加 财务费用 -1,155 5,807 -120% 本报告期内汇兑收益增加 营业外收入 23,268 13,888 68% 本报告期内补贴收入增加 主要是本报告期内因海外诉讼和解而增加的 营业外支出 5,779 3,397 70% 拨备支出 本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不适用 的现金增加及本公司之子公司财务公司 金流量净额 65,338 -29,659 的拆入资金增加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 本报告期内第 8.5 代面板项目投资建设 金流量净额 -468,498 -41,141 1039% 支付的现金增加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 本报告期内银行借款所收到的现金同比 金流量净额 31,521 219,683 -86% 减少 3.2 重大事项进展情况及其影响和解决方案的分析说明 3.2.1 非标意见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3.2.2 公司存在向控股股东或其关联方提供资金、违反规定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3.2.3 日常经营重大合同的签署和履行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3.2.4 其他 √ 适用 □ 不适用 7 TCL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1 年第一季度报告正文 1、2011 年 1 月 28 日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于审议并通过《TCL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 《TCL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实施考核办法》和《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办理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相 关事宜的议案》。 上述议案尚需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备案无异议后,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有关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详情请见 2011 年 1 月 28 日发布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上的公告。 2、为贯彻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根据中国证监会、广东证监局的相关要求,本公司 作为 2011 年实施和试点内部控制规范的试点单位,制定了《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方案》,明确了推动内部控制规范工作的 组织分工与工作计划,并将按计划推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建设、自我评价和审计工作。该方案已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三 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详情请见 2011 年 3 月 31 日发布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上的公告。 3、2011 年 4 月 7 日本公司、TCL 多媒体及其相关子公司与 TTE Europe 的法定清算官就 TTE 诉讼达成和解方案,详见本公司 于 2011 年 4 月 9 日发布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上的公告。 4、2011 年 4 月 15 日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本公司 2010 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预案》,详情请见本公司于 2011 年 4 月 16 日发布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上的公告。 3.3 公司、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事项履行情况 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公司持股 5%以上股东及其实际控制人等有关方在报告期内或持续到报告期内的 以下承诺事项 □ 适用 √ 不适用 3.4 预测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累计净利润可能为亏损或者与上年同期相比发生大幅度变动的警示及 原因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3.5 其他需说明的重大事项 3.5.1 证券投资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序 证券品种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 初始投资金额 期末 期末账 占期末证 报告期损益 号 (元) 持有 面值 券总投资 数量 比例 (股) (%) 1 债券 100416 10 农发 16 100,000,000.00 0 -243,928.77 2 债券 090201 09 国开 01 100,000,000.00 0 2,759,306.85 3 债券 100201 10 国开 01 200,000,000.00 0 153,424.66 4 债券 080220 08 国开 20 100,000,000.00 0 344,794.52 5 债券 060211 06 国开 11 100,000,000.00 0 344,794.52 6 债券 090203 09 国开 03 99,000,000.00 0 117,715.07 7 债券 090207 09 国开 07 97,000,000.00 0 9,301.37 8 债券 1001060 10 央票 60 290,000,000.00 0 907,780.83 9 债券 0801047 08 央票 47 200,900,000.00 0 303,826.85 8 TCL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1 年第一季度报告正文 期末持有的其他证券投资 - - - - - 报告期已出售证券投资损益 1,286,900,000.00 - 0 - 4,697,015.90 合计 1,286,900,000.00 - 0 - 4,697,015.90 证券投资情况说明 1、“10 农发 16”出现亏损是因为 2010 年末已经计提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531,600.00 元的原因,实际 2011 年 1 月 11 日已 经出售,累计盈利 287,671.23 元。 3.5.2 报告期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情况表 接待时间 接待地点 接待方式 接待对象 谈论的主要内容及提供的资料 了解公司液晶面板项目最新建设情况,家 2011 年 01 月 14 日 深圳 实地调研 华夏基金、广发证券 电回收等新型产业的发展和市场趋势 了解公司液晶面板项目进度,讨论家电行 2011 年 01 月 21 日 深圳 实地调研 上海智德投资 业发展趋势 中信证券、银河证券、海通证 券、国信证券、中投证券、湘 财证券、国金证券、安信证券、 2011 年 02 月 26 日 深圳 实地调研 2010 年度公司经营状况 广发证券、中航证券、中德证 券、鹏华基金、南方基金、武 当投资、六禾投资 探讨彩电产业情况,了解多媒体业务、华 2011 年 03 月 03 日 深圳 实地调研 银华基金 星光电、废旧家电项目、翰林汇公司的运 营情况。 了解公司液晶电视销售和毛利率、产品价 2011 年 03 月 16 日 深圳 实地调研 兴业证券 格、行业趋势、上游供应商的关系等问题。 探讨照明和废旧家电拆解业务的前景,了 2011 年 03 月 24 日 深圳 实地调研 禾其投资 解多媒体、通讯业务的运营情况。 了解日本地震对公司彩电业务的上游供 2011 年 03 月 25 日 深圳 实地调研 远致投资 应以及华星光电项目的进展的影响。 探讨液晶面板行业现状和趋势,了解公司 2011 年 03 月 31 日 深圳 实地调研 华商基金 多媒体、通讯业务运营情况和发展战略。 3.6 衍生品投资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2010 年 6 月份二次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加速、升 值预期也更加强烈,因公司外汇收支占比约 50%,汇率波动成为 影响公司经营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 为有效管理外币资产、负债及现金流的汇率风险,公司在充分分 析市场走势的前提下,根据经营(包括订单和资金计划)情况预 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 测,分别采取远期外汇合约、期权等方式以规避未来面临的汇率 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 风险。随着后期业务规模的变化,公司将根据实际市场情况和经 等) 营计划调整汇率风险管理策略。 主要风险分析: 1、市场风险:本集团开展的金融衍生品业务,均属于与主营业务 经营相关的套期保值和交易类业务,存在因标的利率、汇率等市 场价格波动导致金融衍生品价格变动而造成亏损的市场风险; 2、流动性风险:本集团所开展的衍生品业务均为通过金融机构操 9 TCL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1 年第一季度报告正文 作的场外交易,存在平仓斩仓损失而须向银行支付费用的风险; 3、履约风险:本集团按照滚动预算进行相应风险管理而开展衍生 品业务,存在实际经营结果与预算偏离而到期无法履约的风险; 4、其他风险:在具体开展业务时,如发生操作人员未按规定程序 报备及审批,或未准确、及时、完整地记录金融衍生品业务信息, 将可能导致衍生品业务损失或丧失交易机会。同时,如交易人员 未能充分理解交易合同条款和产品信息,将面临因此带来的法律 风险及交易损失。 风险控制措施: 1、基本管理原则:严格坚持套期保值原则,以锁定成本、规避风 险为主要目的。要求所开展的金融衍生品业务与现货的品种、规 模、方向、期限相匹配,不参与任何形式的投机交易。在套期工 具的选择上,只挑选与主业经营密切相关、符合套期会计处理要 求的简单金融衍生产品,避免超越规定经营范围及从事风险及定 价难以认知的复杂业务; 2、本集团针对所从事的金融衍生品业务的风险特性制定专项风险 管理制度,覆盖事前防范、事中监控和事后处理等各个关键环节; 按要求合理配备投资决策、业务操作、风险控制等专业人员;要 求参与投资的人员应充分理解金融衍生品投资的风险,严格执行 衍生品的业务操作和风险管理制度。控股公司开展衍生品业务前, 须向集团主管部门提交包括其内部审批情况、产品主要条款、操 作必要性、准备情况、风险分析、风险管理策略、公允价值分析 及会计核算方法等详尽的业务报告,以及已操作业务的专项总结 报告,获得集团专业部门意见后,方可实施操作; 3、相关部门须跟踪金融衍生品公开市场价格或公允价值的变化, 及时评估已投资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敞口变化情况,并向董事会专 门委员会报告。还需定期向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交至少应包括衍生 品投资授权执行情况、衍生品交易头寸情况、风险评估结果、衍 生品投资盈亏状况、止损限额执行情况等内容的风险分析报告; 4、如本集团已开展的衍生品的公允价值减值与用于风险对冲的资 产(如有)价值变动加总,导致合计亏损或浮动亏损金额达到公 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 10%且绝对金额超过 1000 万人民币 时,本集团将及时披露。 公司以到期美元应付货款为基础开展固定收益型衍生品投资业 务,以获取固定的低风险收益,用以对冲由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 汇兑损失,报告期内确认汇兑收益 4019.52 万元; 未到期的外汇 已投资衍生品报告期内市场价格或产品公允价值变动的情 远期合约及外汇期权等累计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及已到期合约 况,对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应披露具体使用的方法及相关 的交割收益共计约 894.90 万元,共计 4914.42 万元。衍生品的公 假设与参数的设定 允价值以外汇市场即时报价确定,按照合约价格与资产负债表日 外汇市场即时报价的远期汇率之差额计算确定衍生品的公允价 值。 报告期公司衍生品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核算具体原则与上一 未发生重大变化 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独立董事意见: 鉴于公司主营业务中近半为海外业务,涉及结算币种繁多。公司 通过合理的金融衍生工具降低汇兑损失、锁定交易成本,有利于 降低风险控制成本,提高公司竞争力。公司已为操作金融衍生品 业务进行了严格的内部评估,建立了相应的监管机制,制定了合 独立董事、保荐人或财务顾问对公司衍生品投资及风险控制 理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核算具体原则,订立了风险敞口管理限额, 情况的专项意见 且操作的均为简单金融衍生品业务,有效控制了风险。公司已开 展的金融衍生品业务签约机构经营稳健、资信良好。 我们认为公司 2011 年 1-3 月已开展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与公司日常 经营需求紧密相关,风险可控,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保荐人意见: 公司截至 2011 年 3 月 31 日已开展的衍生品业务符合公司海外业 10 TCL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1 年第一季度报告正文 务的需要,通过使用合理的衍生工具降低汇兑损失、锁定交易成 本,有利于降低汇兑风险。公司建立了内部评估、监管、专项风 险管理及信息披露制度,保证衍生品业务的稳健开展。 3.6.1 报告期末衍生品投资的持仓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万元 期末合约金额占公司报告 期初 期末 报告期损 合约种类 期末净资产比例(%) 益情况 合约金额 业务金额 合约金额 业务金额 合约金额 业务金额 1、远期外汇合约 1,535,254.98 37,327.51 2,178,759.44 36,506.12 207.02% 3.47% 2、外汇期权 42.93 1.29 - - 4914.42 - - 3、美元利率掉期 167,975.98 0.00 157,576.52 - 14.97% - 合计 1,703,273.89 37,328.80 2,336,335.95 36,506.12 4,914.42 222.00% 3.47% 说明:衍生品业务金额为对应合约金额按照与签约银行确定的比例所实际产生的业务余额。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