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手机随时随地看行情

公司公告

明牌珠宝:关于2017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2017-08-19  

						    证券代码:002574        证券简称:明牌珠宝         公告编号:2017-049

                       浙江明牌珠宝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17 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浙江明牌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17 年 8 月 18 日

 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 2017 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

 准备的议案》。现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版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的

 规定,将具体情况公告如下:


一、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情况概述

     1、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原因

    为真实反映公司截止 2017 年 6 月 30 日的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及经营情况,

基于谨慎性原则,根据《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

章、规范性文件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拟对 2017 年 6 月

30 日合并会计报表范围内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2、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范围、总金额和计入的报告期间

    经过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对 2017 年 6 月 30 日存在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资产

(范围包括存货、固定资产及应收款项、长期股权投资等)进行全面清查和资产减

值测试后,2017 年半年度拟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5828.57 万元,明细如下表:

                          资产减值准备金额 占 2016 年度经审计归属于上
资产名称
                              (万元)        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

一、应收款项                         389.86                         8.92%

               应收账款              379.11                         8.67%
             其他应收款               10.75                            0.25%

二、长期股权投资                   5,438.71                         124.42%

         合计                      5,828.57                         142.26%

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拟计入的报告期间为 2017 年 1 月 1 日至 2017 年 6 月 30 日。


    3、公司对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事项履行的审批程序

    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事项已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及第三届监

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独立董事对该事项发表独立意见,同意本次计提资

产减值准备。


二、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公司的影响

    本次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合计 5828.57 万元,考虑所得税及少数股东损益

影响后,将减少公司 2017 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4380.62 万元,

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约 4380.62 万元。

    公司本次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最终数据以会计师事

务所审计的财务数据为准。


三、本次应收款项计提坏帐准备、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的说明

    公司拟对 2017 年 6 月 30 日合并会计报表范围内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长期

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合计约 5828.57 万元,占公司 2016 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上

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 142.26%。

    具体情况如下:
                                                                                   账面余额           期初坏账或减值      本期坏账或减值计     本期坏账核销      期末坏账或减值
     项目        计提方法        计提依据        应收账款计提比例(%)                                                                                                                 可回收金额(元)
                                                                                   (元)               余额(元)          提额(元)           (元)            余额(元)
                             根据应收款项     6 个月以内(含 ,下同)             1
                             组合的实际损        6 个月-1 年                   5
 按信用风险特征             失率为基础,结
 组合计提坏账准 实际账龄                              1-2 年                  20   324,897,274.03        19,478,886.42           535,092.39                         20,013,978.81      304,883,295.22
   备的应收款项   分析法     合现时情况确
                                                      2-3 年                  50
                             定本年度各项
                                                     3 年以上                100
                             组合计提坏账

 单项金额重大并 单项计提
 单项计提坏账准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                       76,613,688.72        37,448,250.74         4,386,168.67                         41,834,419.41        34,779,269.31
 备的应收款项            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坏账准备

 单项金额不重大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
                                                                                    12,309,492.44        12,057,081.57        -1,130,139.47        132,662.88       10,794,279.22        1,515,213.22
 但单项计提坏账 单项计提    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坏账准
 准备的应收款项                             备

                              根据应收款项        6 个月以内             1
                              组合的实际损       6 个月-1 年
按信用风险特征                                                           5
                             失率为基础,结
组合计提坏账准   实际账龄                            1-2 年             20           7,077,259.23      6,066,756.37              107,510.99                       6,174,267.36              902,991.87
备的其他应收款     分析法     合现时情况确
      项                                             2-3 年             50
                              定本年度各项
                             组合计提坏账
                                                     3 年以上          100

单项金额重大并
单项计提减值的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                 755,630,688.44        11,562,900.00        54,387,100.00                         65,950,000.00
                 单项计提                                                                                                                                                              689,680,688.44
长期股权投资                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

                                                 -
     合计           -                                                    -         1,176,528,402.86       86,613,875.10        58,285,732.58        132,662.88      144,766,944.80     1,031,761,458.06
                                                 -
    据上表,公司及下属子公司 2017 年 6 月 30 日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余额合计为 14476.69 万元,其中以前年度已计提坏

账及减值准备 8661.39 万元,本期核销 13.27 万元,因此本期拟计提应收款项

坏账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合计 5828.57 万元,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

经审计的净利润的比例超过 30%。

    具体情况如下:

    1、本次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名称:应收款项、长期股权投资

    2、账面余额:117652.84 万元

    3、资产可收回金额:103176.15 万元

    4、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算过程:详见上表

    5、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公司应收款项坏账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确认标准和计提办法(详细内容见上表)

    6、本次计提数额:5828.57 万元

    7、本次应收款项、长期股权投资减值计提原因:

    (1)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坏账准备。2017 年,

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应收账款的回款管理措施,增强应收账款回款力度。

    (2) 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公司认为对苏州好屋的长期股权投资存在减值

损失的迹象,公司对其进行了减值测试,其可收回金额按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

现值计算。公司预计其未来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本期对该项投资按差额计

提 5,438.71 万元的减值准备。
四、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关于 2017 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否符合《企业

会计准则》的说明

    公司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遵照并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公司相关会计政

策的规定,是根据相关资产的实际情况并经资产减值测试后基于谨慎性原则而作

出的,依据充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后,公司 2017 年半年度财务报表能够更加

公允地反映截止 2017 年 6 月 30 日公司的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及经营成果,使公

司的会计信息更具有合理性。

五、监事会意见

    经审核,监事会认为:公司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依据充分,符合《企业会

计准则》和公司相关制度的规定, 符合公司实际情况,公允地反映了公司的资产

价值和经营成果, 公司董事会就该项议案的决策程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

规定,同意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六、独立董事意见

    公司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采用稳健的会计原则,依据充分合理,决策程序

规范合法,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规章制度,能客观公允反映公司截止

2017 年 6 月 30 日的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及经营成果;且公司本次计提资产减值

准备符合公司的整体利益,不存在损害公司和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

况,我们同意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七、备查文件
    1、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决议

    2、第三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决议

    3、独立董事对公司相关事项的专项说明和独立意见
4、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关于 2017 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理性的说明

5、监事会关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审核意见

特此公告。



                                          浙江明牌珠宝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17 年 8 月 1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