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手机随时随地看行情
  • 公司公告

公司公告

复旦复华:上海复旦复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2024-04-30  

                        公司代码:600624                                  公司简称:复旦复华




                   上海复旦复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摘要




                                1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永拓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永拓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公司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人民币5,962,951.73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母公司报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为人民币
-166,355,206.97元。因公司母公司报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为负,故拟定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
案为: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和其他形式的分配。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复旦复华       600624            复华实业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沈敏                           郁智斌
        办公地址         上海市国权路525号复华科技楼    上海市国权路525号复华科技楼
          电话           021-63872288                   021-63872288
        电子信箱         forward@forwardgroup.com       forward@forwardgroup.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医药
    1.行业情况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包括医药、软件和园区三大业务板块,具体情况如下:
                                           2
     医药:
     国家统计局 2024 年 1 月发布的“2023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分行业)”显示:
2023 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1,334,390.8 亿元,同比增长 1.1%;发生营业成本
1,130,986.0 亿元,同比增长 1.2%;实现利润总额 76,858.3 亿元,同比下降 2.3%。其中,医药
制造业营业收入 25,205.7 亿元,同比下降 3.7%;发生营业成本 14,401.6 亿元,同比下降 2.3%;
实现利润总额 3,473.0 亿元,同比下降 15.1%。
     医药消费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等因素存在较强的相关
性,行业周期性特点不突出,属于弱周期行业。从消费市场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 年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7.15 万亿,同比增长 7.2%。其中,中西药品类实现零售总额 6,710 亿元,
同比增长 5.1%。在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居民健康意识增强、消费水平提高、政府加大医疗
卫生事业投入、药品需求不断变化、疾病谱变化以及科技进步的背景下,医药需求持续增长。
     医药行业关乎国计民生,国家政策层面始终保持对行业的高度关注。在国家顶层设计和相关
政府部门的推动下,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改革继续深化。药品质量监管方面,2023 年
2 月 10 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3 月 1 日施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落实
药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3 月 6 日,国家药监局核查中心发布《药品共线生产质量
风险管理指南》。7 月 5 日,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标准管理办法》;9 月 27 日,国家市场监督管
理总局发布《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一系列加强监管的政策出台,表明国家要加强
药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以保障药品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
     医保控费方面,2023 年 1 月 13 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第二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
药药品目录的通知》;1 月 18 日,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 年)》,2023 年 3 月 1 日起正式执行。5 月 30 日,国务院办
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的实施意见》;7 月 15 日,国家医保局、财政
部、卫健委、中医药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 2023 年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工作的通知》;12 月 13
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 年)》,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执行。一系列的举措,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支持医疗
卫生事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招标集采方面,2023 年 3 月 1 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 2023 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
管理工作的通知》;3 月 29 日和 11 月 6 日,分别进行了第八、第九两批国家带量采购开标,药品
降幅分别为 56%和 58%;7 月 24 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 6 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深化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23 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11 月 23 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加
强和促进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工作的通知》。随着一系列招标集采相关政策的出台,带量采购
在涉及品种和覆盖范围上全方位扩容,进一步维护规范药品价格秩序,营造公平公正的医药购销
环境。
     2.行业地位
     药业公司自 1993 年起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20-2021 年度被评为上海市守合同重信用企
业,合同信用等级为 AAA 级;2021 年起被评为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 年被评为安全
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轻工)。双益牌注射用谷胱甘肽、石杉碱甲片、氟他胺片、枸橼酸他莫昔芬
片、雷公藤多苷片连续多年获评“上海医药行业名优产品”。
     (二)软件
     工信部 2024 年 1 月发布的“2023 年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显示,2023 年,我国软件和
信息技术服务业(下称“软件业”)运行稳步向好,软件业务收入高速增长,盈利能力保持稳定,
软件业务出口小幅回落。
     从总体运行情况来看,软件业务收入高速增长。2023 年,软件业规模以上企业超 3.8 万家,
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 123,258 亿元,同比增长 13.4%。盈利能力保持稳定。2023 年,软件业利
润总额 14,591 亿元,同比增长 13.6%,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 7.9 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率提高
0.1 个百分点至 9.2%。软件业务出口小幅下滑。2023 年,软件业务出口 514.2 亿美元,同比下降
3.6%。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出口同比增长 5.4%。
     分领域来看,软件产品收入平稳增长。2023 年,软件产品收入 29,030 亿元,同比增长 11.1%,
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 1.2 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 23.6%。其中,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
2,824 亿元,同比增长 12.3%。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较快增长。2023 年,信息技术服务收入 81,226

                                           3
亿元,同比增长 14.7%,高出全行业整体水平 1.3 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 65.9%。
    2021 年 11 月 30 日,工信部印发《“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该《规划》
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要实现“产业基础实现新提升,产业链达到新
水平,生态培育获得新发展,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的“四新”发展目标。到 2025 年,规模以上
企业软件业务收入突破 14 万亿元,年均增长 12%以上。
    2022 年 1 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5 年,数字经济核心
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10%。同时,该《规划》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增长
列入“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23 年 4 月发布的《中
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 年)》,2022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 50.2 万亿元,同比名义增
长 10.3%,已连续 11 年显著高于同期 GDP 名义增速,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相当于第二产业占国民
经济的比重,达到 41.5%。
    在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稳步发展的同时,近年来受成本、汇
率、客户需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对日软件外包行业发展趋缓,行业盈利水平下降,传统外
包企业转型升级的压力较大。国家加快行业数字化转型与升级发展,新兴产业持续火爆给 IT 人才
市场带来了很大冲击,软件外包企业开发人员成本较快增长,高端人才招募难度增加,人才稳定
性减弱。软件外包企业对日项目均以日元结算,始终面临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2023 年日元兑人
民币平均汇率较上年持续下降,对外包企业保持稳定的经济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日本经济逐步
复苏,由于日本本国劳动力匮乏,IT 人才缺口较大,给中国国内软件外包行业带来了机遇,但同
时日本《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细则的即将实施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复杂变化也给国内对日软
件外包行业带来巨大的困难与挑战。日本已出台一系列承包商本土化、保护数据不外流、开发场
所本土化的政策,强调扩大日本本土的开发规模,以应对在突发情况下日本能够继续不间断地保
持系统开发。受相关政策影响,日本金融行业客户已开始逐步将一部分业务发包给日本本土的日
资控股企业,对中国的离岸软件业务发包量开始逐渐减少,对中国发包的规模也被逐步限制,这
一变化对国内从事对日软件离岸开发业务的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
     2.行业地位
    中和软件深耕行业 30 多年,已成为上海软件出口与服务外包龙头企业之一,在国内软件出口
与服务外包领域也居于前列,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2022 年中和软件
入选首批上海数字贸易创新企业;连续多年获评上海软件核心竞争力企业(出口型)。2023 年中
和软件全资子公司重庆兴中和、西安致远中和、合肥通和、无锡兴中惠均首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
认定,无锡兴中惠还通过了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
    (三)园区
    1.行业情况说明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十四
五”期间,上海要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释放发展新动能。按照“高端、数字、融合、集
群、品牌”的产业发展方针,聚焦高知识密集、高集成度、高复杂性的产业链高端与核心环节,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制造和服务融合发展,全力打响上海品牌,加快形成
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相互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高端
产业集群,努力保持制造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基本稳定、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
    受需求减弱、供应增加等因素影响,全国主要城市的购物中心、写字楼及产业园空置率呈现
上升趋势,租金下行压力加大。2023 年 5 月,《上海市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
措施》发布,聚焦中小微企业最为关心的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融通发展、金融赋能、纾困支持
和精准服务等六个方面,推出 28 条具体措施,并组织开展“益企赋”系列专项行动。
    2023 年 12 月,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印发《张江高新区加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 年)》,《行动方案》提出,对标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力争用三年时间,
引育一批高品质、专业化的概念验证中心和高质量孵化器,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为新兴产业
发展壮大提供重要支撑,打造 2-3 个千亿级产值规模的“科创核爆点”。到 2025 年,高质量孵化
器数量达到 20 家,日均新增科技企业 200 家,企业获得风险投资金额占全市比重超过 60%。高端
产业引领功能进一步强化。培育一批具有标杆示范意义的世界一流企业,重点园区集中连片开发,
规模化、集约化运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拓展产业链宽度、挖掘创新链深度,形成产业集
聚优势。到 2025 年,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占全市 85%以上,“独角兽”“隐形冠军”企业超过 100

                                           4
家,3-5 家园区达到万亿级产业规模。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 年,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下降 8.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
8.2%。商品房销售额下降 6.5%,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 6.0%。2023 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 67,295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19.0%。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 22.2%。
    2.行业地位
    上海复华高新技术园区创建二十余年,属于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嘉定园范围,多年
来园区引进的企业质量、单位面积效益在区域内居于前列,是嘉定区首批 16 家特色产业园区之一。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医药
     1.主要业务
     公司从事医药业务的主要企业为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和江苏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
     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涵盖化学原料药、化学
药品制剂、中成药等。报告期内,药业公司主要从事化学药品制剂、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依托复旦大学医学、药学等优势学科,药业公司专注于做专科药、特色药,围绕消化系统药品、
神经系统用药品、抗肿瘤药品、循环系统药品等治疗领域,努力扩大重点产品的市场份额,注射
用谷胱甘肽、双益平(石杉碱甲片)、氟他胺片、硝酸异山梨酯片等产品在各自细分的治疗领域占
有一定的市场地位。
     江苏复华药业报告期内的主要工作是固体制剂新产品的开发、冻干粉针剂车间和固体制剂车
间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以下简称 MAH)受托产品的业务申报。固体制剂车间新产品拉考沙胺片
于 9 月获得药品注册证书,12 月正式开始首批产品的生产。冻干粉针剂车间和固体制剂车间各有
一个产品的 MAH 受托业务已通过药监局审批;同时固体制剂车间还有多个药品注册申报阶段的 MAH
受托业务正在开展。
     2.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药业公司由采购部门统一负责对外采购工作,保证公司生产经营工作的正常进行。采购部门
根据生产计划确定最佳原材料、包装材料等物料的采购计划,通过采购订单管理、采购付款管理,
合理控制原辅料库存,降低资金占用。
    (2)生产模式
     药业公司严格按照 GMP 要求,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修订相关管理文件和标准操作程序;
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及监控,按法规要求实施变更管理、偏差管理、验证工作等,以保证生产过
程符合 GMP 要求;对原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进行检验,确保不合格中间产品不流入下一工序,
保证产品的质量。
    (3)销售模式
     药业公司的产品主要通过医药经销商销售至各医药终端。药业公司从经营资质、商业信誉等
多方面遴选出优质的医药经销商,签订经销合同,由经销商完成对终端单位的药品配送。药业公
司的销售终端主要为医院、零售药店及第三终端。药业公司拥有高素质、专业化的营销团队和遍
及全国的营销网络,能够及时洞察市场需求,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与周到的服务。
     3.产品市场地位、竞争优势与劣势
     药业公司经过多年的经营和发展,在消化系统药品、神经系统用药品、抗肿瘤药品、循环系
统药品等治疗领域,均有产品布局。注射用谷胱甘肽、双益平(石杉碱甲片)、氟他胺片、硝酸异
山梨酯片等产品,在各自细分的治疗领域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米内网重点城市公立医院化学药
数据(2023 年上半年)显示,药业公司核心产品注射用谷胱甘肽市场占有率 31.27%,石杉碱甲片
市场占有率 44.16%,氟他胺片市场占有率 41.33%,硝酸异山梨酯片市场占有率 24.44%,在国内
同类产品中均居于前列。与竞争对手相比,药业公司源自著名高校,且多年来始终秉承做专科药、
特色药,在专注的核心治疗领域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市场认可度较高,不足之处在于新产品研
发较少。
     4.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2023 年,受招标、集采等医药行业政策变化以及原材料成本、外加工费用上涨等因素的综合
影响,药业公司经营业绩同比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面对外部环境中的种种不利因素,药业经营

                                           5
团队带领全体干部员工,推动生产经营工作平稳有序开展。销售各事业部面对集采常态化、带量
采购覆盖范围扩大化的形势,加强对国家和各省招标政策的解读,努力稳固客户合作关系,维护
产品与品牌的市场影响力。生产、质量等部门加强产销衔接,保障重点产品的市场供应。
    (二)软件
    1.主要业务
    公司从事软件业务的主要企业为上海中和软件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
    报告期内,中和软件主要从事对日软件离岸开发业务,承接证券、银行、保险、产业、流通
等领域的需求分析、软件开发、运营维护等业务。
    2.经营模式
    日本客户将其软件开发工作的部分或全部对外发包,中和软件通过在日本设立的分支机构直
接参与日本国内市场的竞争承接外包业务,并依托企业在中国国内拥有的技术开发队伍,根据客
户要求为其提供软件开发及运营维护等服务。
    3.产品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势和劣势
    中和软件拥有以系统工程师为主的一大批高端人才,具有较强的高端设计能力,能够承接全
流程的对日软件外包服务。对日业务深耕多年,具备超大规模软件项目的开发能力,在日本多家
顶尖企业组成的客户群体中赢得良好口碑,具有品牌优势。但中和软件客户结构比较单一,主要
客户业务占比较高;国内业务起步较晚,项目规模偏小,仍需加大开拓力度。
    4.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中和软件面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变化等因素带来的困难与挑战,多措并举维
护巩固与主要客户的业务合作关系,保持对日业务的总体规模。但受到日本《经济安全保障推进
法》细则的即将实施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对日业务的日元销售额同比仍略有减少。国内业务方
面,受国内市场项目延期和客户落地资金预算减少的影响,国内项目收入同比有一定幅度的减少。
与此同时,2023 年日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持续下降,对中和软件提升经营业绩产生不利的影响。
综合上述因素,中和软件营业收入(折合人民币计算)同比有所减少。但通过加强管理,控制成
本费用,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
  (三)园区
    1.主要业务
    公司从事园区业务的主要企业为上海复华高新技术园区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复华高科技产业
开发有限公司、复旦复华高新技术园区(南通海门)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复旦软件园有限公司和
海门复华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
    报告期内,公司园区板块主要从事的业务包括自有房屋租赁,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招商、咨
询服务,物业管理及配套服务。
    2.经营模式
    以现有园区为基础,滚动发展,进行开发、销售、租赁,实现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3.产品市场地位及竞争优势和劣势
    在细分行业领域,园区板块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各类工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
速器、大学科技园等。与轻资产运营的园区(孵化器、加速器)相比,复华园区因经营自有房产,
支出压力较小,在稳定投入和经营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与近年来新创办的园区相比,复华园区也
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但在企业服务方面与专业化园区存在一定差距,在载体规模、入驻企业数
量方面与头部园区也存在差距。公司综合评估复华园区处于细分行业的中游位置,并提出了扬长
避短、差异化竞争的园区发展策略,近年来着力优化园区布局,努力融入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内
联外引集聚创新资源,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为园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4.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园区板块积极开展企业客户走访调研活动,举办科创基地开园暨企业服务联
盟签约仪式等活动,积聚资源帮助入驻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稳定现有客户资源的同时,不
断拓展招商渠道,加强特色园区建设及招商工作。




                                          6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 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年比上
                                                                 2022年                                                2021年
                                   2023年                                                    年
                                                        调整后              调整前         增减(%)          调整后               调整前
           总资产         1,797,289,168.52         1,867,389,132.02    1,860,409,006.43       -3.75    1,916,227,337.20     1,916,227,337.20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资         804,800,130.55      803,688,525.35        882,402,904.68       0.14     840,111,233.86          916,328,758.98
           产
           营业收入             679,678,938.29      789,005,422.13        789,005,422.13     -13.86    1,041,335,675.14     1,041,335,675.14
           扣除与主营业
           务无关的业务
           收入和不具备
                                666,703,116.13      776,295,708.25        776,295,708.25     -14.12    1,027,067,719.98     1,027,067,719.98
           商业实质的收
           入后的营业收
           入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           5,962,951.73        -6,200,241.81        -3,609,733.76     不适用    -106,437,199.20       -105,424,199.14
           润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扣除
                                -22,307,791.89      -18,101,821.54        -18,364,646.91     不适用    -111,433,249.21       -111,433,249.21
           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
           的现金流量净           7,033,862.40        28,146,459.61        28,146,459.61     -75.01       45,578,980.11          45,578,980.11
           额
           加权平均净资
           产收益率(%                      0.74              -0.75                -0.40     不适用             -11.78                 -10.60
           )
           基本每股收益
                                         0.009              -0.009               -0.005      不适用             -0.155                 -0.154
           (元/股)
           稀释每股收益
                                         0.009              -0.009               -0.005      不适用             -0.155                 -0.154
           (元/股)


               上述 2021 年、2022 年调整后数据及 2023 年数据,系经会计政策变更调整和重大会计差错更
           正及追溯调整后的金额。详见《上海复旦复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第六节五、(一)
           公司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和第六节五、(二)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更
           正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3 月份)                 (4-6 月份)                             (7-9 月份)                     (10-12 月份)
                   调整后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前
营业收入       170,001,077.38 170,001,077.38 180,207,765.82 180,207,765.82            167,253,292.32 167,253,292.32     162,216,802.77 162,216,802.77
归属于上市
公司股东的         159,749.70         871,624.71     1,239,812.83 -18,049,978.82       5,512,863.28     6,216,404.97       -949,474.08     16,924,900.87
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
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        -494,620.49        -494,620.49    -2,228,405.25     -2,228,405.25    -2,848,314.83   -2,848,314.83    -16,736,830.57 -16,736,830.57
性损益后的
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
生 的 现 金 流 -12,328,043.58     -12,328,043.58    23,462,473.61     23,462,473.61    -1,584,584.35   -1,584,584.35      -2,515,983.28    -2,515,983.28
量净额




                                                                             7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上述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的差异系公司进行了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详
 见《上海复旦复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第六节五、(二)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更
 正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
     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62,681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61,872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0
                                          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
                                                                持有有限
         股东名称        报告期内      期末持股数    比例                          况               股东
                                                                售条件的
         (全称)          增减            量            (%)               股份                     性质
                                                                股份数量                数量
                                                                           状态
上海奉贤投资(集团)有
                                   0   128,338,600   18.74             0      无               0   国有法人
限公司
上海上科科技投资有限公                                                                             境内非国
                                   0    69,206,536   10.11             0    冻结   69,206,536
司                                                                                                  有法人
上海复旦复控科技产业控
                                   0    17,366,000       2.54          0      无               0   国有法人
股有限公司
上海复旦复华科技股份有
                                   0     5,365,068       0.78          0      无               0   国有法人
限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
                         4,825,100       4,935,200       0.72          0    未知                       未知
司
骆太祥                    -773,300       4,743,425       0.69          0    未知                       未知
林乐民                      74,600       4,507,553       0.66          0    未知                       未知
周柏根                    -170,274       4,135,238       0.60          0    未知                       未知
欧阳梅                             0     3,561,945       0.52          0    未知                       未知
贺光毅                     100,000       2,881,887       0.42          0    未知                       未知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前十名股东中的第一名股东上海奉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其余股东之
                                       间不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人关系;第四名股东为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
                                       户;第二、三名及第五至第十名股东之间未知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人
                                       关系。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
                                       不适用
说明




                                                     8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

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2023 年国际格局复杂演变,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国内经济整体回升向好,但周期性、结构性矛盾较多,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经营面临诸多风险与
挑战。在董事会领导下,公司经营团队积极研究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坚持聚焦医药、软件、园
区三大主营板块,加强核心业务与重点产品的市场拓展,推动生产经营工作稳步开展。同时,加
                                         9
强对外合作交流,考察走访优秀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积极构建多层次的合作伙伴关系。围绕主
题教育,强化党建引领,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结合公司上市 30 周年主题,提升企业形象,凝聚
团队力量。完善内控机制,防范经营风险,提升管理效能。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总体平
稳,营业收入为 67,967.89 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 13.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596.30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1,216.32 万元,实现扭亏为盈。公司主营业务经营情况如下:
    医药:2023 年,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 34,203.87 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
14.22%,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50.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057.34 万元,比上年同
期减少 16.46%。
    2023 年,受集采常态化、带量采购覆盖范围扩大化等医药行业政策变化,以及原材料成本、
外加工费用上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药业公司经营业绩同比有一定幅度的下降。面对外部环境复
杂变化带来的困难与挑战,销售部门加强对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应对,深入分析新规下供销各方的
需求变化,努力维护重点产品在相关治疗领域的市场地位。普药部门聚焦目标产品,强化市场推
广,巩固客户合作。新药部门坚持专科特色,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加强招商,推动部分中成药
产品销售实现较快增长。针剂部门认真研究区域带量采购政策,同时尽力平衡市场需求及供货。
积极拓展原料药事业,设立相关部门,加强对外合作,展开项目调研及洽谈。生产部门加强产销
衔接,保障销售供货。推进工艺革新和优化,提高产品得率,强化管理,降本增效。研发部门加
快推进在产仿制药品种的一致性评价工作,盐酸赛庚啶片、比卡鲁胺片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完成 1 个新产品的研发立项。质量管理方面,对照《药品管理法》,进一步完
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及体系,提高产品质量保证水平,提升质量管理效率。安全环保方面,坚持“三
管三必须”的原则,牢牢守住底线,把好“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应急救援”三道关口,持续深
化以排污许可为核心的各项监管工作,完善管理体系,加强污染防治。
    报告期内,江苏复华药业继续推进新产品的研发和引进工作,固体制剂新产品拉考沙胺片完
成研究、注册阶段的全部工作,9 月获得药品注册证书,12 月正式开始商业化生产。根据《药品
管理法》要求及陆续出台的相关配套政策,积极开展制剂车间 MAH 受托生产业务,年内冻干粉针
剂车间、固体制剂车间均有已通过审批的受托生产产品,为公司尽快实现正式投产经营奠定基础。
固体制剂车间小批量快速生产线已通过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 GMP 符合性检查,具备了药品上
市生产的条件。同时,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安全、环保体系,加强员工技能培训,提升
团队综合能力。
    软件:上海中和软件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营业收入为 27,072.54 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
4.56%,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39.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573.77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
加 1,097.73 万元。
    2023 年,受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变化以及日本《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的细则即将实施等
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中和软件对日业务的拓展面临较大的困难与挑战。日本金融行业客户为落实
日本政府的相关政策,对中国的离岸软件发包量逐步减少。为了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和
软件经营团队进一步加强客户沟通,根据形势变化和客户需求,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多措并举以
求稳定对日业务。报告期内中和软件对日业务的开发量和日元销售额保持总体稳定但同比略有下
降,同时叠加日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持续下降的因素,对日业务营业收入(折合人民币计算)同
比有所减少。但通过加强管理,控制成本费用,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报告期内中和软件对在日
分支机构的布局作了调整,设立了上海中和株式会社四国支店,拥有了在日本本土的开发中心,
维护了现有主要客户的业务合作,确保项目正常推进完成。同时做好人力资源保障工作,保持国
内子公司队伍稳定,积极遴选合适的赴日人员。进一步加大日本当地 onsite 人员招聘,继续充实
以 onsite 人员为主的人才储备,以保证承接足够的日本本土开发业务量。国内业务方面,在原有
业务基本稳定的基础上,牢牢把握国家数字化转型的契机,加快合适人才的培养和团队的建设,
利用数字孪生智慧城市、智慧综合能源,物联网、区块链等现有解决方案,积极寻找更多的市场
                                           10
机会和合作伙伴,以便谋求快速发展。此外,继续强化品质管理与信息安全教育,进一步推进新
技术新技能培训,提升队伍的专业素质和生产效率。

    园区:2023 年,上海复华高新技术园区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复华高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复旦复华高新技术园区(南通海门)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复旦软件园有限公司、海门复华房地产
发展有限公司合计营业收入 4,012.10 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 50.50%,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5.9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13.97 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 94.53%。
    2023 年,园区板块积极应对外部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以“开源、节流、挖潜”为抓手,加强
企业服务力度,多渠道推进招商工作,努力稳定经营业绩。复华园区公司以产城融合示范区为导
向,围绕区域产业发展规划,聚焦智能传感器与工业互联网产业,更新升级厂房设施,成立企业
服务联盟,抓实抓细物业管理,认真做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顺利通过嘉定区特色产业园区年度
考核。复华园区科技创新基地正式开园启用,一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企业入驻园区。复华园区
整体厂房出租率保持稳定,复华园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实现较快增长。复旦软件园公司加强
对入驻企业的服务、保障,强化招商稳商工作。复华园区海门公司重塑销管团队,优化组织架构,
加强与属地政府沟通联系,引入优质客户,努力提高海门园厂房出租比例及租金水平。海门房产
公司紧密贴合市场走势,基于周边楼盘销售状况研究制定海门园配套住宅项目“复华文苑”的差
异化销售方案。
    公司不断完善内控管理机制,优化管理体系,努力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和经营管理效率。加强
制度建设,完成公司多项重要制度的制定或修订,并全面梳理修订各业务板块管理制度;制定公
司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试行)并予以实施,加强招投标监督和工程管理。通过内部财务审计、内
控、法务等合规检查,以及协同外部审计机构做好年度财务与内控审计,强化内控执行,防范化
解各类风险。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筑牢安全发展防线。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
设。优化绩效激励制度,推进各子公司“一企一策”的落实。系统规划梯队建设,加强青年干部
与储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加大培训力度,实施分层分类精准培训。引进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系
统,提高人事、薪酬管理效率。开展人才工作专项调研,深入查找问题,研究应对策略。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

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