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1021 公司简称:春秋航空 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2023年度公司净利润为1,815,367,094 元,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57,429,466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母 公司报表中未分配利润为4,494,872,022元。公司2023年年度拟在提取74,716,756元盈余公积金后, 向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70元(含税)。根据《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等有关规定,上市公司 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不享有利润分配的权利。截至2024年4月28日,公司总股本为978,548,805 股,扣除回购专用账户内1,446,280股,以此为基数(以下简称“可分配股份”)合计拟派发现金红 利683,971,767.50元(含税)。如在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前,公司可分配股份发生变动的,公 司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金额。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下一年度。 公司拟分配的现金红利683,971,767.50元,加上2023年度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已实施的股份回购 金额33,105,380.00元,合计2023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717,077,147.50元,占本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31.77%。 2020年至2022年民航运输行业受到外界客观不利因素影响,公司经营遭遇巨大挑战,在净资 产及经营现金流等方面遭到一定损失,2023年以来随着外部环境改善以及公司全体管理层及员工 的不懈努力,公司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创历史年度新高,扭亏为盈首年即恢复分红, 且分红总额及分红比例大幅提升。近期《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的若干意见》(以下称新“国九条”)发布,明确了我国资本市场中长期的发展目标,未来5年,基 本形成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框架。公司对新“国九条”的出台深感振奋,且充满信心与期 待,新“国九条”既体现了国家与监管部门对资本市场和上市企业的要求和鼓励方向,也为合规 和优秀参与者注入了信心。公司将积极响应新“国九条”精神,一如既往地深耕主业,规范治理 ,全方位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回报股东,回馈社会,推动公司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微观基 础。 综上,为满足当前日常经营所需流动资金之需要,以及购置飞机等公司发展资本性开支和其 他生产经营和业务发展资金之需要,公司从平衡短期经营发展实际与中长期发展规划、当前资金 需求与未来发展投入、股东短期现金分红回报和中长期利益,并与公司成长性等状况相匹配的角 度综合考虑,提出上述利润分配方案。 本利润分配方案已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需提交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 会审议。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春秋航空 601021 无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陈可 赵志琴、徐亮 办公地址 上海市长宁区空港一路528号二号楼 上海市长宁区空港一路528 号二号楼 电话 021-2235-3088 021-2235-3088 电子信箱 ir@ch.com ir@ch.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2.1 国际航空运输业情况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跨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日益频繁,航空运输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 地位日渐突出,2023 年全球航空运输业保持复苏态势,摆脱此前多重外界客观不利因素对其持续 繁荣造成的阻力,在恢复过程中展现了其强大的韧性,体现了航空运输业中长期对全球经济的重 要性。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2024 年 1 月的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航空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 36.9%,恢复至 2019 年的 94.1%,这主要因为强劲的旅行需求继续推动 2023 年航空客运市场的复 苏;货运业务需求逐步恢复至常态,2023 年全球航空货运需求为 5,800 万吨,与 2019 年相比下 降 3.6%。国际航协在最新的盈利预测中,大幅上调了全球航空公司 2023 年净利润至 233 亿美元, 并且预期 2024 年客运和货运都将恢复至更常态化的增长。 2023 年,随着更多国家尤其是亚太地区主要经济体取消了旅行限制,大众极其强烈的旅行意 愿得以释放,预计未来国际航空运输业将逐步恢复至正常的发展路径,进一步实现自由化,各国 政府逐渐放松航空管制,通过双边和多边谈判,达成“天空开放”协议。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与发 展,包括中国、印度、东南亚国家、拉美地区国家在内的新兴市场航空出行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 成为世界范围内航空运输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此外,公共航空运输体系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越来越完善,各国政府对支线航空以及普及 中小城市的基本航空服务的支持力度会持续加大,低空领域也将逐步开放以促进通用航空。同时, 各国政府还将民航运输业与高速公路网络、高速铁路网络和城市轨道交通相连接,形成相互衔接、 优势互补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上都将促进全球航空运输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2 低成本航空公司概览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是全球第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于 1971 年设立,成功引发了航空运输业的 低成本革命,欧洲和亚太地区也相继出现了以瑞安航空、亚洲航空为代表的区域性低成本航空公 司。低成本航空经营模式,即通过严格的成本控制,以低廉的机票价格吸引旅客,不仅快速抢占 市场份额,而且推动航空运输业从豪华、奢侈型向大众、经济型转变。 根据亚太航空中心统计,2014 年至 2023 年十年间,全球各国低成本航空的国内航线市场份 额从 30.3%提高至 31.8%,国际航线市场份额从 24.8%提升至 33.0%;亚太地区的国内航线市场份 额从 25.7%攀升至 28.3%,国际航线市场份额从 5.7%提升至 13.9%。 目前国内低成本航空公司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独立成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以春秋航空为 代表;另一类是由传统全服务航空公司成立低成本航空子公司或下属公司转型为低成本航空公司。 根据亚太航空中心统计,2023 年我国低成本航空占国内航线市场份额为 6.4%,低成本航空公司无 论从数量还是市场份额来看仍然较少,但市场需求向结构化、差异化转变的趋势刚性不可逆,我 国大众化航空出行需求将日益旺盛,未来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2.3 中国航空运输业的基本情况 (1)持续恢复 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历经三年冲击后民航固本培元、恢 复发展的关键一年。面对复杂的环境和严峻的挑战,全行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 中求进,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按照“安全第一、市场主导、 保障先行”原则,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密切研判运输市场恢复态势,科学把控恢复节奏, 对航空公司和机场运行量进行分类差异化精准管控,经过七个阶段稳健恢复,国内航线客运规模 已经超过 2019 年水平,比 2019 年增长 1.5%,在各类交通运输方式中恢复速度最快,民航在综合 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根据 2024 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报告,2023 年,全行业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 1,188.3 亿吨公里、 旅客运输量 6.2 亿人次、货邮运输量 735.4 万吨,恢复至 2019 年同期的 91.9%、93.9%、97.6%。 全行业飞机日利用率 8.1 小时,同比提高 3.8 小时。 (2)安全服务 2023 年,全行业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治理合力,确保“两个绝对安 全”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显著增强,针对因外界客观不利因素影响导致的关键人员 操作技能生疏等问题,全行业加强安全生产组织源头管控,给予关键岗位人员能力提升专项补贴, 推动人员资质能力等要素与运输生产同步恢复提升,在飞行量逐步恢复至 2019 年水平的情况下, 运输航空责任原因征候万时率和严重征候万时率分别较 2019 年同期下降 71.2%和 69.0%,空防安 全连续 21 年保持零责任事故,安全形势总体保持平稳。 此外,全行业瞄准旅客服务焦点,深入开展“民航服务助力行业恢复年”活动,扎实推进“减 少航班取消和延误”“为首乘旅客提供便利”等六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取得的便民举措成 效有:临时取消航班同比下降 39.3%;开展千万级机场航班靠桥率专项整治,平均靠桥率提升 3.4%, 累计增加靠桥航班 15 万架次、惠及旅客 2,239 万人次;大力推进“干支通、全网联”航空运输网 络体系建设,提升网络衔接能力和中转便利化服务水平,国内航线网络通达性拓展 23%等等。接 下来,还将针对旅客较为关注的航空出行问题,进一步落实相关便民举措,以民航服务提升提振 旅客消费信心,助力行业运行品质稳步提升。 (3)对外开放 中国航空业始终坚持对外开放,随着“乙类乙管”全面落实,全行业在国际市场恢复方面, 扎实推进,加大与重点国家磋商力度,积极推动双边航空运输协定恢复使用,统筹加强时刻、地 面保障等资源保障,积极协调争取外交、海关等部门支持。国际客运航班从 2023 年年初的每周不 到 500 班恢复至目前 4600 余班,复航国家数量达到 2019 年的 89.2%,中欧、中美航班均有不同 程度的恢复,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的恢复水平高于国际航线整体水平 6.2 个百分点,有 力促进了国际人员交往,服务了国家外交大局。 2.4 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利润水平波动较大,主要受到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国际原油价格动荡、 人民币汇率波动、重大突发性事件(如流行病疫情、雪灾、地震等)和其他特别事项等因素的影 响。2020 年之前,中国民航业曾连续 11 年保持盈利,而近三年全行业累计亏损预计达 4,000 亿元, 尤其 2022 年行业经营因外界客观不利因素最为艰难,全民航年度亏损额超过前两年总和。 2023 年以来,中国民航迎来复苏拐点,行业运输呈现恢复稳健、运行安全、竞争有序的良好 局面。“乙类乙管”防控优化措施全面落实以来,居民外出旅行意愿增强,春运、暑运以及黄金周 和小长假期间,全行业均展现出了不俗表现,其中,五一黄金周和暑运期间,即 2023 年 4 月 29 日至 5 月 3 日和 2023 年 7 月 1 日至 8 月 31 日,全民航运输旅客分别较 2019 年同期日均数增长 4.2%和总量增长 7.4%,而山东淄博、黑龙江哈尔滨等 2023 年国内新晋热门旅游城市的“出圈” 也带动了当地一带各机场出现客流高峰,推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伴随着公商务以及因私出行的 进一步复苏以及国际航线的逐步恢复,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尤其国内需求的井喷式爆发,既展 现了我国民航依托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所具备的强大韧性,也折射出我国居民消费需求逐步恢复, 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迸发。2023 年,民航运输生产经营明显好转,全行业实现大幅减亏 1,872 亿 元。同时,“十四五”期间全行业机队规模增速相较“十三五”期间有所放缓,这有助于行业在此 后的增长期和释放期里改善供需结构,经营水平有望持续恢复并提升。 2024 年,国民经济持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全民航将进入持续快速健康发 展的新周期。根据 2024 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报告,2024 年我国国内客运将继续稳定增长,预计 全年国内航线旅客运输量将达 6.3 亿人次,超过 2019 年 7.7 个百分点,尤其在经过今年春节期间 国内外市场均量价齐升的超预期表现之后,小长假、黄金周和暑运等旺季的表现将更加令人期待。 同时,基于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加之我国对欧洲和亚太多国免签以及一系列出入境便利化政 策措施出台,国际客运市场将加快恢复,预计 2024 年底每周达 6,000 班左右,恢复至 2019 年同 期的约 80%。2024 年,全行业力争完成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 1,360 亿吨公里、 6.9 亿人次和 760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约 14%、11%和 3%,有望实现扭亏为盈。 2.5 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和地域性特点 (1)周期性 航空运输业周期受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较为明显。当经济进入上行周期时,商务往来与外贸 活动开始频繁,个人消费水平提升,带动航空出行需求与货邮业务增长,促进航空业的发展;当 经济增速减缓或进入下行周期时,商务活动减少,个人收支缩紧,乘客可能选择票价相对低廉的 替代性交通工具出行,或者减少旅行频率,导致航空出行需求下降。 (2)季节性 航空运输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受到节日、假期和学生寒暑假的影响,我国航空客运的旺季 一般出现在春运和 7 至 8 月期间;1 至 3 月除春运、6 月、11 月、12 月为淡季;4 月、5 月、9 至 10 月为平季。航空货运业务的旺季与经济周期关联度更大,季节性特征并不显著。总体而言,由 于客运业务是航空公司主要业务收入来源,因此季节性特征使航空公司收入及盈利水平会随季节 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3)地域性 国内航空公司通常拥有基地机场,除停靠本公司飞机外,还设有飞行、机务、客舱、运控、 销售、地面保障等运行职能部门。全国性航空公司通常拥有多处基地,从而能够将航线网络覆盖 全国。地方性航空公司则大多以注册地为主基地,形成区域性网络覆盖,呈现较强的地域性。 本公司作为中国首批民营航空公司之一,定位于低成本航空业务模式,主要从事国内、国际 及港澳台航空客货运输业务及与航空运输业务相关的服务。 设立初期,公司主要提供国内航线的客运业务,于 2010 年开始经营国际及地区航线,并于 2011 年开始加快开辟国际及地区航线的步伐。截至 2023 年末,公司国内在飞航线 179 条,国内 各线城市往返东北亚和东南亚国际在飞航线 34 条,港澳台航线 3 条,国际及地区航线将有序恢复。 区别于全服务航空公司,公司定位于低成本航空经营模式,凭借价格优势吸引大量由对价格 较为敏感的自费旅客以及追求高性价比的商务旅客构成的细分市场客户。公司于 2005 年首航,截 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已拥有 121 架 A320 系列飞机机队,成为国内在飞航线、载运旅客人次、旅 客周转量等规模最大的民营航空公司之一,同时也是东北亚地区领先的低成本航空公司。 2.6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本公司作为中国首批民营航空公司之一,定位于低成本航空业务模式,主要从事国内、国际 及港澳台航空客货运输业务及与航空运输业务相关的服务。 设立初期,公司主要提供国内航线的客运业务,于 2010 年开始经营国际及地区航线,并于 2011 年开始加快开辟国际及地区航线的步伐。截至 2023 年末,公司国内在飞航线 179 条,国内 各线城市往返东北亚和东南亚国际在飞航线 34 条,港澳台航线 3 条,国际及地区航线将有序恢复。 区别于全服务航空公司,公司定位于低成本航空经营模式,凭借价格优势吸引大量由对价格 较为敏感的自费旅客以及追求高性价比的商务旅客构成的细分市场客户。公司于 2005 年首航,截 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已拥有 121 架 A320 系列飞机机队,成为国内在飞航线、载运旅客人次、旅 客周转量等规模最大的民营航空公司之一,同时也是东北亚地区领先的低成本航空公司。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 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年比上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增减(%) 总资产 44,237,902,712 43,419,681,529 1.88 38,320,295,71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15,749,909,879 13,692,890,709 15.02 13,747,091,930 东的净资产 营业收入 17,937,857,423 8,368,966,339 114.34 10,858,107,43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2,257,429,466 -3,035,823,226 不适用 39,111,907 东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2,230,521,497 -3,195,614,814 不适用 -109,865,511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6,694,171,165 438,620,270 1,426.19 1,683,550,095 金流量净额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 15.32 -24.41 增加39.73个百分 0.29 益率(%) 点 基本每股收益(元 2.31 -3.30 不适用 0.04 /股) 稀释每股收益(元 2.31 -3.30 不适用 0.04 /股)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3 月份) (4-6 月份) (7-9 月份) (10-12 月份) 营业收入 3,862,713,824 4,167,657,978 6,072,343,238 3,835,142,38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355,571,559 482,820,783 1,838,967,583 -419,930,459 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340,570,843 415,969,037 1,817,827,543 -343,845,926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后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1,392,192,149 2,017,073,095 2,688,501,350 596,404,571 流量净额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 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20,54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19,318 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 持有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 有限 况 股东名称 报告期内增 期末持股数 比例 售条 股东 (全称) 减 量 (%) 件的 股份 性质 数量 股份 状态 数量 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 9,160,000 504,000,000 51.50 - 质押 47,400,000 境内 (集团)有限公司 非国 有法 人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 19,187,856 23,684,510 2.42 - 无 - 其他 司 上海春秋包机旅行社 -5,208,714 22,720,600 2.32 - 无 - 境内 有限公司 非国 有法 人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 16,892,789 1.73 - 无 - 其他 限公司 上海春翔投资有限公 -3,701,500 15,785,507 1.61 - 无 - 境内 司 非国 有法 人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四 -692,500 12,629,470 1.29 - 无 - 其他 组合 上海春翼投资有限公 -1,322,500 11,715,638 1.20 - 无 - 境内 司 非国 有法 人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 11,399,964 11,500,000 1.18 - 无 - 其他 限公司-富国天惠精 选成长混合型证券投 资基金(LOF)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 -1,398,900 8,066,970 0.82 - 无 - 其他 司-广发睿毅领先混 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狮诚控股国际私人有 -2,021,425 6,774,104 0.69 - 无 - 其他 限公司-客户资金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 春秋国旅为公司的控股股东,王正华、王煜、王炜三人系父 明 子关系,2023 年 11 月,王煜通过继承与王正华共同控制春 秋国旅,王炜为王正华、王煜的一致行动人,三人合计持有 春秋国旅 64.74%的股权。王正华还通过与春秋国旅的其他 23 名自然人股东签订《一致行动人协议》的方式加强了其 控制地位,以形成能够持续性地主导春秋国旅以及公司的董 事会和股东会决策的能力,进而能够持续性地实际控制春秋 国旅和春秋航空。春秋包机的股权同样由持有春秋国旅股权 的 26 名自然人股东持有,其中王正华、王煜、王炜合计持 有春机包机 51.82%的股权,王正华、王煜共同控制春秋包 机,王炜为王正华、王煜的一致行动人。春翔投资系春秋航 空的部分员工为投资春秋航空而设立的公司,其唯一对外投 资为持有春秋航空 1.61%股份,不从事其他业务。春翔投资 第一大股东为张秀智(春秋航空副董事长),持有春翔投资 23.35%的股权。春翼投资系春秋航空和春秋国旅的部分员工 为投资春秋航空而设立的公司,其唯一对外投资为持有春秋 航空 1.20%股份,不从事其他业务。春翼投资第一大股东为 王煜,持有春翼投资 54.80%的股权。考虑到春秋国旅的董 事中,张秀智兼任春秋包机的执行董事和春翔投资的董事 长,王煜兼任春翼投资的董事长,王炜兼任春翼投资的董事、 总经理,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八十三条第二款 第三项规定,春秋国旅、春秋包机、春翔投资和春翼投资构 成一致行动关系。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1 公司所有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债券名称 简称 代码 到期日 债券面值 利率(%) 春秋航空股份 23 春 秋 航 空 012370005 2024-02-08 200,000,000 2.68 有限公司 2023 SCP001 年度第一期超 短期融资券 春秋航空股份 23 春 秋 航 空 012382318 2024-03-15 200,000,000 2.34 有限公司 2023 SCP002 年度第二期超 短期融资券 5.2 报告期内债券的付息兑付情况 债券名称 付息兑付情况的说明 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 公司于 2023 年 5 月 18 日发行了 2023 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规 司 2023 年度第一期超 模 2 亿元,票面利率 2.68%,期限为 265 天,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已 短期融资券 于 2024 年 2 月到期,并按时偿还贷款本息。 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 公司于 2023 年 6 月 16 日发行了 2023 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规 债券名称 付息兑付情况的说明 司 2023 年度第二期超 模 2 亿元,票面利率 2.34%,期限为 270 天,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已 短期融资券 于 2024 年 3 月到期,并按时偿还贷款本息。 5.3 报告期内信用评级机构对公司或债券作出的信用评级结果调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4 公司近 2 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指标 2023 年 2022 年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资产负债率(%) 64.40 68.46 -4.06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 2,230,521,497 -3,195,614,814 不适用 EBITDA 全部债务比 0.20 -0.01 不适用 利息保障倍数 4.10 -3.48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 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2023 年 , 公 司 实现 营 业收 入 17,937,857,423 元, 同 比 上 升 114.3% 。 主营 业 务 收 入 为 17,575,719,656 元,同比上升 114.5%,其中客运业务收入为 17,476,880,767 元,同比上升 115.7%, 货运业务收入为 98,838,889 元,同比上升 5.4%;其他业务收入为 362,137,767 元,同比上升 108.6%。 2023 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257,429,466 元。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 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