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3700 公司简称:宁水集团 宁波水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0 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账户的股份(若有)余额 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4 元(含税)。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总股本为 203,242,000 股,扣除公司回购专户中的 1,080,036 股,以 202,161,964 股为基数计算合计拟派 发现金 80,864,785.60 元(含税),占公司 2020 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 29.61%。 公司 2020 年度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累计支付金额为人民币 19,988,015.16 元(含交易费 用),加上公司此次拟派发现金分红(含税)金额共计人民币 100,852,800.76 元,合计占报告期 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为 36.93%。 二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宁水集团 603700 宁波水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马溯嵘 罗贞 办公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洪兴路355号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洪兴 路355号 电话 0574-88195854 0574-88195854 电子信箱 zqb@chinawatermeter.com zqb@chinawatermeter.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主要业务 1、经营范围: 公司为集合水计量产品、水务工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研发与制造的综合性企业。报告期内,公 司继续聚焦智慧供水领域,在生产制造传统水流量计量产品的基础上,以智慧计量与营运为切入 点,从事一系列智能水表为核心产品的各类智慧水务终端设备、智慧水务大数据服务系统与平台 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致力于成为智慧水务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具体业务板块如下: (1)硬件终端制造板块:即水计量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与销售。公司涵盖 1000 多种型 号,全系列民用、工业用冷、热机械水表和智能水表,服务国内超过 2300 家水务公司,出口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主要包括: 产品类型 产品特点及应用领域 示意图 计量、指示装置均为机械原理 机械水表 和结构的水表。 由机械基表与电子装置组成 的,具有水流量信号采集和数 据处理、存储、远程传输等功 智能 1.0 能,输出信号为数字信号的水 产品 表。常见类型包括无线远传水 表(NB-loT/LoRa)、预付费 IC 卡表、光电直读远传水表等。 基于电子或电磁感应原理的测 量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和指 示(显示)装置等组成的水表。 智能 2.0 相较机械计量水表,具有高精 产品 度、低始动流量、低压损、无 磨损的特点,适用于管网监测 和 DMA 分区计量管理。 即基于 5G 技术的管网综合感知 终端/多参数水表。该产品可向 供水企业提供在线一体化的高 智能 3.0 性价比管网综合大数据感知装 产品(研 置(包括水量、水压、水质、 发中) 漏渗、水温等参数测量),为智 慧供水新业务及水务信息化云 平台提供海量数据支撑。 (2)智慧水务应用云平台板块:基于当前最新的 NB-IoT 技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及大数 据分析挖掘技术,涵盖抄收一体化、管网监控、综合预警、工程报装及报修、应急指挥及调度等 平台。各个系统平台之间的数据通过无缝交换将水务公司各个业务部门的工作流进行了融合,消 除了数据孤岛现象,为水司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智慧辅助。 目前平台主要包括: 抄收一体化平台:将集抄、营收、表务管理紧密结合,围绕每一台计量设备的系统性管理进 行完整服务,挖掘出设备的最大价值。该平台从每块表的采购入库开始,到旧表、坏表的换表入 库,整个服役周期通过一个平台无缝管理,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管理、计费效率,是智慧水务的 重要组成部分。 管网监控平台:基于 GIS 地图,针对管网以及管网各个节点的流量监测点、压力监测点、水 质监测点进行统一数据采集,以 DMA 分区为基础进行漏损率监控和分析,并配合综合抄表系统小 口径表采集数据实现末端产销差分析。 综合预警平台:对于营收、管网、抄表、水源供水等系统层面的问题进行实时预警和综合管 理,对数据进行精准分析,提供有价值的问题反馈,便于开展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提供合理的 升级改进方案。 解决方案示意图 2、业务模式: 目前公司已具备智能硬件终端制造形成收入、大数据服务平台保持客户粘性的产品结构,能 够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提供专业化服务。公司持续推进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 致力于实现产品成功向供水管网综合参数测量领域的跨越,促进智能感知、执行功能相融合, 推 动城市智慧供水管理工作进一步朝着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报告期内, 公司已形成除传统水计量产品外的管网冲洗设备、压力分析仪、数据监控仪等系列周边产品的市 场化拓展,为业务转型打下基础。 (二)经营模式 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体系。 公司通过“订单+备货”的采购及生产模式,根据市场供求行情适时调整库存,确保采购物资 综合性价比达到最优,并科学有效地制定生产计划。公司采用核心技术全过程掌控、非核心工序 委外加工的方式提升生产效率,充分利用了宁波“水表之都”供应链完善的地理优势。 公司构建了“总部管控、全国联通;区域深耕,辐射各地”的营销服务体系。国内市场以直 销为主,经销为辅,营销网络覆盖全国。销售客户主要以水司为主,回款率较高,同时还面向房 地产企业、工矿企业以及其他水表生产企业等客户;国际市场则主要采取经销模式。 公司采用总部统一管理,本地化驻点的售后服务模式。随着下游客户对产品维护逐渐提出更 高的要求,公司积极建设标准化的技术服务网点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实施集中管理。2019 年 建成的 15 个服务网点目前已正式投入使用。报告期内,网点建设进度受疫情影响放缓,但公司仍 加紧推进网点布局,目前有多个布点处于筹备、建设当中,计划于 2021 年年底完成 40 个网点建 设。 (三)行业情况说明 1、行业主管部门与监管体制 经过多年发展,水表制造行业已经形成了政府主管部门依法行政、行业协会自律管理、企业 自主经营的市场化发展格局。行业相关部门主要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 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国家市场监督总局等;行业自律组织主要为中国计量协会水表工作委 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协会等。 2、行业政策 (1)表计监管力度加强,催化水表更替加速 水表超期服役无法保证计量准确性。2019 年 1 月,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住建部印发了《关于 加强民用“三表”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求及时做好计量器具的更换工作,强化了水表安装使 用前首次检定、到期轮换的监督管理。民用水表 6 年轮换的规定将更加严格地执行,加速前期监 管不力的老旧水表产品的登记检测、更新和替换。 (2)节水减排降低漏损,促进智能表替换 近些年国家先后出台了与水表产业关联度较高的一系列指导意见或政策,如“一户一表改造”、 阶梯水价、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国家大力推崇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坚持节能优先方针,建立 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强化城镇节水降损,鼓励再生水利用,十四五期间达成单位 GDP 用水量下 降 16%左右。2019 年,多部委联合发布的《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对各行各业(工、农、企事业单 位等)的用水和节水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强的要求与措施,并将用水的精细化计量管理纳入 到节约用水工作的重要行动之中。 城市公共水管网漏损问题一直是国家大力解决的问题之一,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中明确指出, 到 2020 年全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要控制在 10%以内。 (3)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水表改造力度 2020 年 1 月 19 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孟玮称,2020 年国家发改委将 加大对重大水利工程以及城镇老旧小区和配套基础设施改造等建设,在推进城镇化建设方面,国 家发改委将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同时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公共 设施联动发展。 (4)疫情后加快“新基建”建设,推进行业需求释放 2019 年 11 月工信部印发的《“5G+工业互联网”512 工程推进方案》提出,到 2022 年,打造 5 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遴选 10 个重点行业,形成至少 20 大典型工业应用场景,培育形成 5G 与 工业互联网融合叠加、互促共进、倍增发展的创新态势。 2020 年 6 月,国家发改委明确新基建范围,主要包括:以 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 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 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 随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智慧城市项下的智慧水务 及智能水表技术迈向成熟的步伐将加速。疫情的爆发进一步加速和紧迫了“新基建”的完善和推 进。同时,党中央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简称“两直”), 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举措。 一系列政策驱动水表产品朝着更高标准、智能化的方向演进与发展,并加快更新速度。智能 水表作为水计量终端,处于强化水资源管理、实施智慧水务的最前端,预计未来将在水务行业中 广泛应用与普及。随着智慧城市、智慧水务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水司对软硬件相结合的综合解决 方案需求应运而生。 3、行业格局和发展现状 (1)水表行业集中度未来将进一步提升 我国水表生产企业众多,但规模大多偏小,行业集中度较低且竞争充分,主要可分为以下 4 类: 水表企业类别 特点 专业生产水表企业 以传统的机械水表起步;生产时间久,产品品种全。 原先以气表、电表领域或以生产电子电路、嵌入式系统、通信与软件 跨行业进入的企业 等产品为主转型跨行业进入水表行业的企业;进入产业时间短,基本 都集中在智能水表范围。 面向单一市场为主的 自主生产体系和相对垄断的市场,产品较为单一,研发能力较弱。 水表生产企业 零部件配套企业 上游零部件企业向下游延伸做整机产品;厂家众多,规模较小。 随着水表行业逐渐向着智能水表及应用系统方面调整与转型,对水表企业跨行业知识的积累、 多学科交叉应用的产品研发能力、综合采购能力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技术壁垒和服务壁垒 迅速提升。另一方面,智能水表较于传统标的制造,对安装调试、后续维护能力的要求也将更加 严格。因此不具备这样综合能力的中小水表企业有可能加速被市场淘汰,具有长期计量技术积累、 研发能力强劲、优质服务能力优势的企业最终会逐步发展壮大,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利好龙头企业。 (2)发展现状 新一代智能水表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正逐渐迈向成熟,传感技术(机电转换)、通信技术、边缘 计算技术和电磁超声技术应用等方面都会引导和促进智能产品使用功能完善,并获得市场认可与 接受。 近年来,NB-IoT 技术逐步趋于成熟,其产业加速前行,在应用、生态、标准等方面取得飞速 进展,生态圈进一步扩大。NB-IoT 智慧水务正由点及面,高速向抄收一体化、管网监控、综合预 警等行业纵深渗透。因此,在万物互联的“新基建”时代,作为水表制造商,通过数字化、信息 化、智能化运用,将新技术全面应用于水表制造,为供水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智慧水务解决方案则 显得尤为重要。 4、市场供求状况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家对基础设施领域保持较高强度投资,供水、水处理、水利建设、房地产行业快 速增长。在下游行业的拉动下,我国水表行业的产量、需求量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在原本水表 市场需求逐步扩大的基础上,行业产品层面也呈现出了明显的智能化趋势。 (1)功能需求发生变化。随着管网漏损率考核的日趋严格,水司自我管理要求不断升级,对 产品信息化、物联网与测控自动化、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需求逐渐增加,在“两化融合”和“中 国制造 2025”等国策推动下,作为管网供水系统终端表计的水表产品,正在快速融入到水务自动 抄表、水量监测、漏损监测乃至智慧供水的其它业务中。 (2)服务模式发生变化。水计量与人工水费抄收及管理方式正逐渐迈向智能化、信息化、系 统化,水表企业将积极转型到系统层级服务上来。智能水表及配套软件的产品模式能够为水司现 有的运营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以其数据传递、交易结算等方面的优势,能够有效改善机械水表 人工抄读效率低、抄录数据误差大、水司长期垫资运营等状况。 在政策引导、技术与需求交集出现的背景下,水表产业升级趋势明朗,正向着智能水表及应 用系统方面调整与转型。目前,智能水表已获得市场广泛认可,但还未形成完整的产品评价体系。 因此许多跨行业企业看到市场机遇纷纷进入,从事部分智能表电子模块生产乃至整机开发业务将 加剧市场竞争,导致产品价格会出现小幅下滑。虽然行业的准入门槛不高,但水表具有长周期业 务属性,要制造具有长期稳定性和计量精准性的高质量产品仍有较高难度。随着市场上的产品逐 渐得到验证,良品驱逐劣品,产品价格也会逐渐趋于稳定。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 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年比上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增减(%) 总资产 2,059,923,483.00 1,700,511,780.22 21.14 824,579,737.42 营业收入 1,590,152,353.41 1,371,124,665.82 15.97 1,029,312,558.64 归属于上市公 273,091,001.84 212,296,685.71 28.64 137,209,942.00 司股东的净利 润 归属于上市公 245,100,630.87 188,077,385.00 30.32 128,844,723.43 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 1,452,633,108.50 1,244,167,921.79 16.76 510,903,351.28 司股东的净资 产 经营活动产生 126,758,759.57 139,720,756.72 -9.28 102,141,249.66 的现金流量净 额 基本每股收益 1.34 1.06 26.42 0.84 (元/股) 稀释每股收益 1.34 1.06 26.42 0.84 (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 20.16 18.96 增加1.2个百分 30.03 产收益率(%) 点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3 月份) (4-6 月份) (7-9 月份) (10-12 月份) 营业收入 236,391,190.90 419,730,720.08 406,277,523.52 527,752,918.9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33,114,032.41 84,182,842.12 65,475,013.91 90,319,113.40 东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28,483,359.56 72,655,063.50 59,385,184.73 84,577,023.08 损益后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178,861,028.1 53,913,403.89 -36,569,251.87 288,275,635.72 金流量净额 7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本及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截止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14,442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13,230 截止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0 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 质押或冻结情 持有有限售 股东名称 报告期内 期末持股数 比例 况 股东 条件的股份 (全称) 增减 量 (%) 股份 性质 数量 数量 状态 张世豪 9,284,690 40,233,657 19.80 40,233,657 无 0 境内 自然 人 王宗辉 3,532,556 15,307,741 7.53 15,307,741 无 0 境内 自然 人 徐云 2,651,100 11,488,100 5.65 11,488,100 无 0 境内 自然 人 张浪 9,986,244 9,986,244 4.91 0 无 0 境内 自然 人 赵绍满 2,264,325 9,812,074 4.83 9,812,074 无 0 境内 自然 人 王开拓 2,188,125 9,481,874 4.67 9,481,874 无 0 境内 自然 人 张琳 1,443,750 6,256,250 3.08 6,256,250 无 0 境内 自然 人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三 5,782,464 5,782,464 2.85 0 无 0 其他 组合 张蕾 1,126,126 4,879,881 2.40 4,879,881 无 0 境内 自然 人 全国社保基金五零二 3,300,543 3,300,543 1.62 0 无 0 其他 组合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 股东张世豪与张琳、张蕾系父女关系;股东张世豪、王宗辉、 明 徐云、赵绍满、王开拓及张琳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构成一 致行动人。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属于一致 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 不适用 量的说明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0 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1,590,152,353.41 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5.97%,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净利润 273,091,001.84 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8.64%,公司总资产 2,059,923,483 元,较上 年同期增长 21.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 1,452,633,108.50 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6.76%。 2 导致暂停上市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3 面临终止上市的情况和原因 □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2017 年修订)(以下简称“新收入准则”)财政部于 2017 年度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修订后的准则规定,首次执行该准则应当根 据累积影响数调整当年年初留存收益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金额,对可比期间信息不予调整。 本公司自 2020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新收入准则。根据准则的规定,本公司仅对在首次执行日尚未完 成的合同的累积影响数调整 2020 年年初留存收益以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金额,比较财务报表 不做调整。执行该准则的主要影响如下: 对 2020 年 1 月 1 日余额的影响金额 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原因 受影响的报表项目 合并 母公司 应收账款 -13,492,627.52 -13,492,627.52 (1)与销售相关的质保金重分类至 合同资产 2,652,403.13 2,652,403.13 合同资产 其他非流动资产 10,840,224.39 10,840,224.39 预收款项 -14,834,899.45 -13,356,829.70 (2)将预先收取的合同对价确认为 合同负债 13,249,174.49 11,851,605.29 合同负债,并根据其流动性进行分 其他流动负债 1,150,410.18 1,138,836.73 别列示 其他非流动负债 435,314.78 366,387.68 与原收入准则相比,执行新收入准则对 2020 年度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影响如下(增加/(减少)): 对 2020 年 12 月 31 日余额的影响金额 受影响的资产负债表项目 合并 母公司 应收账款 -31,979,777.35 -31,979,777.35 存货 835,922.79 835,922.79 合同资产 7,302,631.14 7,302,631.14 其他非流动资产 24,677,146.21 24,677,146.21 预收款项 -15,425,960.96 -12,340,570.02 合同负债 12,627,145.67 9,588,284.50 其他流动负债 910,804.94 864,275.17 其他非流动负债 1,888,010.35 1,888,010.35 对 2020 年度发生额的影响金额 受影响的利润表项目 合并 母公司 营业成本 47,840,200.72 46,982,180.63 销售费用 -48,676,123.51 -47,818,103.42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会计估计变更和重大会计差错更正。 5 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6 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对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公司应当作出具体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止,本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子公司如下: 子公司名称 子公司名称 宁波兴远仪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远仪表”) 杭州云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云润”) 慈溪宁水仪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慈溪宁水”) 本期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及其变化情况详见本附注“六、合并范围的变更” 和 “七、在其他主体 中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