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手机随时随地看行情
  • 公司公告

公司公告

凯赛生物: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2022-04-07  

                        公司代码:688065                                  公司简称:凯赛生物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描述公司面临的风险,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
风险因素”相关内容,请投资者予以关注。


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公司 2021 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为 607,892,085.94 元,其中,母公司实现净利润 91,459,940.82 元。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母公司累计可供分配利润 440,235,280.58 元。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
本为基数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4.5 元(含税)。截至 2021 年 4 月 6 日,公
司总股本 416,681,976 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 187,506,889.20 元(含税)。本年度公司
现金分红金额占公司当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 30.85%;公司不送红股、
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如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或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
发生变动,拟按照现金分红总额不变的原则,相应调整每股分配比例。上述利润分配方案已经公
司第一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及板块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凯赛生物             688065           不适用
                    科创板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                  证券事务代表
联系方式
  姓名      臧慧卿                                    刘嘉雨
办公地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蔡伦路1690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蔡伦路1690
            号5幢                                     号5幢
  电话      021-50801916                              021-50801916
电子信箱    cathaybiotech_info@cathaybiotech.com      cathaybiotech_info@cathaybiotech.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是一家以合成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利用生物制造技术,从事新型生物基材料的研发、
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全球领先的利用生物制造规模化生产新材料的企业之一。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

    -系列生物法长链二元酸(DC10-DC18),年产能 7.5 万吨,生产线位于凯赛金乡和乌苏技术,
凯赛太原的癸二酸生产线正在建设中;2021 年度公司长链二元酸销售额同比增长。随着长链尼龙
等产品的进一步推广,长链二元酸的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公司募投项目之一 40000 吨/年生物法癸二酸建设项目在凯赛太原生产基地建设中,计划于
2022 年上半年开始投产试车。癸二酸可作为聚合单体用于生产长链尼龙、癸二酸的酯类等产品。
癸二酸的主要客户与公司长链二元酸(DC11-DC18)的客户部分重叠。公司生物法癸二酸样品已经
过下游客户验证,在产品质量上与化学法产品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生物基戊二胺,年产能 5 万吨,生产线位于乌苏材料,已于 2021 年中期投产,随后产能将
逐步提升。公司生产的生物基戊二胺主要用做生产生物基聚酰胺的原料,少量进行销售,主要销
售领域为环氧固化剂、异氰酸酯等。

    -系列生物基聚酰胺(泰纶、E-2260、E-1273、E-3300、E-6300 等),凯赛金乡千吨级生产线
已向客户提供产品,年产 10 万吨生产线位于乌苏材料,已于 2021 年中期投产,随后产能将逐步
提升。

    公司以自产的生物基戊二胺为核心原料,与一种或多种不同的二元酸聚合,生产系列生物基
聚酰胺,产品种类包括 PA56、PA510、PA5X 等。
                                                                             ○R
    针对生物基聚酰胺的下游应用,公司注册了主要应用于纺织领域的商标“泰纶 ”和主要应用
                             ○
于工程材料领域的商标“ECOPENT ”。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的产品应用领域包括:民用丝领域,例
                                 R




如运动服饰、内衣、袜类、与棉麻丝毛混纺的面料、箱包、地毯等;工业丝领域,例如轮胎帘子
布、箱包、气囊丝、脱模布等;无纺布领域,例如面膜、卫生用品等;工程塑料领域,例如汽车
部件、电子电器、扎带、隔热条等;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于轻量化领域,
例如新能源汽车、风电叶片、管材、建筑材料;尼龙弹性体领域,例如面料、鞋材。

    生物制造作为一种革命性的生产方式,以生物质为原材料或运用生物方法进行大规模物质加
工与转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工业商品(如新材料产品),生产过程绿色、条件温和且具备经济性,
作为解决人类对传统石化、化工产品的过度依赖,以及解决碳减排、碳中和问题的有效途径,未
来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二) 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建立健全了供应商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为有效控制采购成本和采购质量,保持原材料
供应稳定,公司通常会保持两家及以上供应商供应同一种原材料。

    公司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的原材料主要为烷烃、硫酸、烧碱和葡萄糖,生物基戊二胺的原材料
目前主要为玉米,生物基聚酰胺的原材料主要为二元酸和自产的戊二胺。其中除了烷烃既有境内
采购也有境外采购,其余主要原材料均是境内采购。

    公司在供应商开发和管理、采购合同管理、原材料采购进度管理、原材料入库验收等环节都
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保证了采购工作的规范性。同时为了保证生产的稳定进行,
根据采购周期和生产周期,公司对主要原材料建立了安全库存制度。

    2、生产模式

    销售部门根据产品的历史销售情况以及对未来市场的预测,制定年度和季度销售计划。生产
部门综合销售计划、产能情况等因素,制定生产和物料需求月度计划和周计划,负责生产计划的
安排和实施,并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确保按照订单评审交期出货。技术质量部根据生产部
门下达的生产计划制定相应工艺标准和检验标准,并负责原辅料、半成品、产成品的检验工作。

    此外,公司结合主要客户的需求预测、市场供需情况、自身生产能力和库存状况进行库存动
态调整,以提高交货速度,充分发挥生产能力,提高设备利用率。

    3、经营模式

    公司销售主要为直销,有少量非终端贸易商客户。对于境内客户,公司通过境内生产基地直
接销售,公司会委托第三方运输公司,将货物运送至客户指定地点,客户签收确认。对于境外客
户,物流方式主要分两种:①对于交货期限相对宽松的订单,公司由境内直接发货至客户指定港
口;②对于交货期限相对紧迫的订单,公司在美国和欧洲各租用了仓库,并保持了一定的库存规
模,以快速满足客户需求,仓库由第三方物流商管理并承担存储期间的管理职责。

    公司与小型客户的结算方式主要为“款到发货”,但对于少数合作时间长、自身信誉好、销售
规模大且具有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的大客户一般会给予 30-90 天的账期。

    4、研发模式

    研发和创新是公司业务发展的基础,公司产业化的几个产品都是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成果。
公司在合成生物学、细胞工程、生物化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学科领域均设有研发团队,跨越
多学科的高通量研发平台是公司研发特色之一。公司将加强合成生物学全产业链高通量研发设施
建设,选择有相对竞争力、前瞻性、社会意义和商业价值的项目进行系统性重点研发。
      公司研发采取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的研发模式。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生物制造行业基本情况

      A、生物制造行业简介

      <1>行业发展背景

    传统石化、化工生产活动对化石资源持续消耗,人类活动对于化石资源依赖问题与日俱增,
同时环境污染、安全风险问题日益成为社会高度关注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随着基因组学与
系统生物学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兴起,合成生物学于 21 世纪初应运而生,科学家尝试在现代生物
学与系统生物学的基础上引入工程学思想和策略,诞生了学科高度交叉的合成生物学,成为近年
来发展最为迅猛的新兴前沿交叉学科之一。2020 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两位对基因编辑技术有突
出贡献的科学家。

      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人类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之一。
实现碳中和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根本的举措。2020 年 9 月 22 日,中国国家领导人在第七十
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十四五”规划》及
《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及“碳中和”、“碳达峰”目标,量化碳减排目标(“十四五”时
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 13.5%、18%),并细化各项工作。2021 年 2 月
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提升产业园区
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水平”、“鼓励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等发展方向。2021 年 9 月《中共中央 国
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
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
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
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等要求;2021 年 10 月《国务院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深
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大力推行绿色设计,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
“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创新能力,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
命。”;《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
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强化交通和建筑节能。”

    传统石化产品通常由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提纯制造基本化工原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化
学合成。代表性的产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其全生产过程带来大量的碳排放。而
生物基产品来源于玉米、秸秆等可再生的生物质原料,通过生物转化得到,可用于纺织材料、工
程材料、生物燃料等,实现对石化基产品的替代。因而生物制造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工业微
生物的“细胞工厂”间接地把空气中的 CO2 转变成了生物基材料,用于人类的衣食住行用,实现
碳的减排。

    我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都将合成生物技术
列为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所需的“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
四五”规划)“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一节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
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合成生物学在过去二十年中表现出巨大发展潜力,其理论
与技术体系正在不断完善中,理论上大多数现有的物质、材料都可以被生物合成,以葡萄糖为例,
除戊二胺外,还包括己内酰胺、己二酸、琥珀酸、戊二酸等物质在理论上都可以被生物合成。虽
然大多数物质、材料可以被生物合成,但是生物转化的效率以及从实验室合成到产业化放大过程
中仍有大量需要解决的科学和技术问题。

    全球资本市场越来越青睐生物制造领域。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发布
的研究报告将合成生物学列入未来十二大颠覆性技术之一的“下一代基因组学”之中,预计到 2025
年,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的经济影响将达到 1,000 亿美元。根据 BCC Research 市场研究报告预
测显示,该领域 2017-2022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 26.0%。

     B、生物基材料行业简介

    生物基材料,是利用谷物、豆科、秸秆、竹木粉等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制造的新型材料和化
学品,主要包括生物基化工原料、生物基塑料、生物基纤维、生物基橡胶等。生物基材料由于其
绿色生产、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等特点,已成为快速成长的新兴产业。

    (2)长链二元酸、二元胺及聚酰胺行业基本情况

    A、长链二元酸行业概况

    长链二元酸(LCDA)通常是指碳链上含有十个以上碳原子的脂肪族二元羧酸,不同数量碳原
子的二元酸下游用途有一定区别:比如十碳的癸二酸主要用于生产聚酰胺 610、癸二胺、聚酰胺
1010、增塑剂壬二酸二辛酯(DOZ)及润滑油、油剂,还可用于医药行业以及电容器电解液生产;
十二碳的 DC12(月桂二酸)可用于制备聚酰胺 612、高级香料、高档润滑油、高档防锈剂、高级
粉末涂料、热熔胶、合成纤维以及其他聚合物。此外,近年来,长链二元酸逐渐在合成医药中间
体等方面显露出特殊作用和广阔用途。

    长链二元酸传统上以化学法生产为主。在近年的市场竞争中,以英威达为代表的传统化学法
长链二元酸(以 DC12 月桂二酸等为主)自 2015 年底开始逐步退出市场。以生物制造方法生产的
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由于经济性及绿色环保优势突出,逐步主导市场。公司为生物法长链二元酸
的全球主导供应商。

    此外,DC10(癸二酸)传统生产方式为蓖麻油水解裂解制取,全球约 11 万吨的市场规模。
公司正在建设 4 万吨生物法癸二酸生产线,建成后将竞争癸二酸市场。

    B、二元胺行业概况

    二元胺是含有二个胺基的胺基化合物,主要用于聚酰胺等产品生产原材料,己二胺是使用量
最大的二元胺品种之一。

    己二腈是生产己二胺的重要原料,2021 年全球己二腈在产企业产能情况如下:
                  己二腈厂家                                产能(万吨/年)

                    英威达                                       104.3

                    奥升德                                        40

              巴斯夫(含索尔维)                                  26

                   华峰集团                                        5

                    旭化成                                        4.3

                     总计                                        179.6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证券

    我国己二腈工业化生产尚处于起步阶段,所需己二腈仍然依赖进口,成本较高,制约了我国
己二胺及聚酰胺 66 产业的发展,是我国双单体聚酰胺行业发展核心瓶颈难题。近年国内己二腈厂
商相关项目建成后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地区己二腈供应紧张问题。

    戊二胺比己二胺化学结构少一个 CH2,是重要的碳五平台化合物,可作为纺丝、工程材料、医
药、农药、有机合成等领域的原料。公司乌苏工厂生物基戊二胺项目年产能 5 万吨/年,已于 2021
年上半年末投产,产能将逐步提升;此外,公司在太原生产基地规划建设 50 万吨/年产能的生产
线。建成后有望解决己二腈长期原材料供应不足这一国内双单体聚酰胺行业发展核心瓶颈难题。

    C、聚酰胺行业概况

    目前聚酰胺产品中仍以石油基聚酰胺为主,主要品种包括聚酰胺 6(尼龙 6)、聚酰胺 66(尼
龙 66)和特种聚酰胺,其中聚酰胺 6 和聚酰胺 66 合计占比接近 90%。我国聚酰胺产业近些年来
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共性技术研究缺位,原创
性研究薄弱,缺少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部分关键原材料依赖进口,在开发周期、性能、可
靠性等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差距较大,产品结构不尽合理,高端聚酰胺仍主要依赖进口等。生物
基聚酰胺已经产业化,不同种类的生物基聚酰胺在纺丝和工程材料领域均开始应用推广。

    聚酰胺 66 在汽车、服装、机械工业、电子电器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其中以工程塑料和工业
丝的应用为主。根据能源与环保期刊等披露数据显示,近 10 年,全球聚酰胺消费量以年均 7.5%
左右的速度递增。受制于对己二腈等原料的进口依赖,聚酰胺 66 的生产能力并不充足,且缺乏对
关键原料的议价能力。2020 年以来,数个公司宣布新建己二腈装置,规划建设产能达到 100 万吨
/年,建成后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地区己二腈供应紧张问题。

    聚酰胺 6(我国俗称尼龙 6)材料是由己内酰胺通过开环聚合或阴离子聚合制备合成,是当前
国内外产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聚酰胺材料。近年来,我国聚酰胺 6 纤维行业持续快速发
展,常规产品产能、产量已居世界前列,但产能结构性过剩,行业盈利能力下降;行业自主创新
能力较弱,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比重低,不能很好适应功能性、绿色化、差异化、个性化
消费升级需求。

    特种聚酰胺产品包含长链聚酰胺、高温聚酰胺等产品,目前市场上的长链聚酰胺主要包括聚
酰胺 612、聚酰胺 1010、聚酰胺 1012 等,高温聚酰胺主要包括聚酰胺 6T、聚酰胺 10T 等。长链
聚酰胺主要用在汽车零件、深海石油管道、粉末涂料等应用领域。高温聚酰胺主要用作汽车、机
械、电子/电气工业中耐热制件的理想工程塑料。随着汽车轻量化技术不断革新及深海石油开采需
求逐年增加,特种聚酰胺市场将不断扩展。据 Grand View Research 统计,2018 年全球特种聚酰
胺市场规模为 23.6 亿美元,据 Polaris Market Research 预测,到 2026 年全球特种聚酰胺市场
规模将达到 36.0 亿美元,2018 年至 2026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5.3%。国际市场上,该类市场主要
被国外企业主导,包括杜邦、阿科玛和赢创等。其中,杜邦开发的长链聚酰胺系列产品具有优异
的刚度和韧性平衡、良好的电气和阻燃性、耐磨性和耐化学性,以聚酰胺 612 为例,其具有优异
的柔韧性、耐应力开裂性,并因其具备耐燃料、耐水/乙二醇冷却剂以及对其他化学制品的耐受性
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燃料和冷却系统。

    随着公司生物基戊二胺产业化技术的突破,通过生物基戊二胺与各种二元酸或二元酸的组合
物缩聚,可生产系列生物基聚酰胺产品,包括 PA56、PA510、PA5X 等。公司千吨级生物基聚酰胺
生产线已经开始销售产品,年产 10 万吨生物基聚酰胺生产线已于 2021 年中期投产,随后产能将
逐步提升。随着生物基聚酰胺的开发进展,其产品性能和应用潜力逐渐为市场所接受和认可。作
为一种新型生物基材料,生物基聚酰胺的应用推广也将对改善我国关键材料对外进口依赖有着积
极作用。生物基戊二胺和生物基聚酰胺产业化技术于 2015 年被工信部列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连
续两年,国家工信部将生物基聚酰胺 56 列为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8/2019)、
(2019/2020)。

    生物基聚酰胺作为一种新型聚酰胺材料,进入市场时间较短,客户对于材料的性能深入理解
和熟练使用需要过程,针对生物基聚酰胺的应用标准也需要逐步完善。
    以戊二胺为基础的生物基聚酰胺突破性地引入奇数碳二元胺,分子结构的改变相应带来产品
使用性能和加工性能的改变,已经显示出在民用丝、工业丝、改性工程材料、复合材料等领域的
应用潜力。公司泰纶○系列产品主要应用关于纺丝领域,ECOPENT○系列包括从 200℃到 310℃熔点
范围的多种产品,可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高强复合材料、管材等领域。

     (3)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

     A、技术壁垒

    长链二元酸、戊二胺等物质早在 20 余年前已在实验室中实现了生物转化,但在规模化生产过
程中由于技术瓶颈的存在,导致产出率低、成本高、产品质量不达标等问题,从而无法实现产业
化。因此,对于潜在进入者来说,如何突破生物制造的技术瓶颈,降低成本、提升质量是实现产
业化最大的壁垒。

     B、研发团队壁垒

    生物制造与传统的化工制造不同,作为集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领域知识的“会聚”领
域,从业企业需要在合成生物学、细胞工程、生物化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学科领域均设有经
验丰富的研发和技术团队,通过各学科之间的跨领域协同,系统地综合考虑提升质量和优化成本
解决方案,并需要积累行之有效微生物的筛选评价体系,提升研发效率,因此,若没有成熟的复
合型团队,就无法具备产品开发、迭代更新能力,也无法具备产品应用的拓展能力。

     C、资金壁垒

    生物法制造长链二元酸、生物基戊二胺、生物基聚酰胺等产品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往往需要
大量的时间,且失败率极高,投资规模大。即使掌握初代技术后,产品的后续研发、技术迭代更
新等方面仍需要大量研发资金投入。因此,本行业的新进入企业必须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是目前全球具有代表性的以合成生物学为基础的平台型生物制造公司。已产业化的和储
备产品中:

    长链二元酸方面,DC11-DC18 产品继续主导全球市场。2021 年新冠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弱,
公司长链二元酸收入增长;公司布局新的长链二元酸产品种类,生物法癸二酸 DC10 将于 2022 年
上半年开始投产试车;随着公司生物基戊二胺的规模化生产,长链二元酸在长链尼龙等领域的用
量将有望增加。

    戊二胺方面,公司生物基戊二胺技术不断实现突破,乌苏工厂的大规模产线已于 2021 年上
半年末开始投产,之后产能将逐渐提升。公司生产戊二胺主要用于自身聚酰胺系列产品的生产,
少量提供给环氧固化剂、异氰酸酯等领域的下游客户。

    生物基聚酰胺方面,公司基于自产的生物基戊二胺与各种二元酸的缩聚可得到系列生物基聚
酰胺产品。随着生物基戊二胺的投产,公司生物基聚酰胺的生产接续进行并逐步提高产能,逐步
满足下游工程塑料、工业丝、民用丝等客户的需求。公司生物基聚酰胺产品以原料可再生、产品
可回收、成本可竞争的优势和轻量化的特点,将在新的拓展领域,例如与碳纤维或玻纤增强复合
材料用于汽车、风能发电、交通运输等领域具有更大的应用潜力。

    综上,公司在生物法长链二元酸、生物基戊二胺和生物基聚酰胺行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较为
突出。虽然目前公司在相关领域占据主导性地位,但由于生物制造具备较广阔的市场空间,不能
排除其他企业或科研机构获得重大技术突破,进入该细分领域,从而与公司直接竞争的可能。同
时,亦存在部分竞争对手利用不正当方式窃取公司技术秘密,意图生产类似产品,可能与公司存
在竞争。此外,传统化工法相关产能的扩张亦可能对公司行业地位产生影响。

    为应对潜在市场竞争,公司将继续通过对内深挖潜力、对外适时适度的探寻行业整合机会等
措施进一步提升竞争实力,巩固和提升行业市场占有率。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传统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化石原料,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可再生资源储量逐步减少,
环境压力逐步加大,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未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
经济体将以生态化、绿色化以及资源可回收利用为发展原则,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目
标。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合成生物学学科迅猛发展。2020 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两位对基因编辑
技术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基因编辑等前沿的合成生物学技术为生物制造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
的技术支撑,我国在此领域人才储备不断扩大,在整体发展水平上保持了与国际同步水平;在生
物法长链二元酸、生物基戊二胺等产品的生物制造技术上实现世界领先;在新合成途径设计、基
因编辑这些最前沿、决定未来产业布局的研究方向上,总体保持了与国际并行。

    合成生物学现有的发展多是基于自然界中已有生物合成途径实现生物制造。然而,部分物质
并无现成的天然生物合成途径,这为今后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但这也正是合成
生物学真正展现其颠覆性价值之处,包括该等产品在内的高附加值、高性能产品将成为生物制造
未来主攻方向。目前,能从零创建物质的全新生物合成途径报道较少,有诸多因素,比如瓶颈之
一为微生物设计能力。此外,生物制造虽然对解决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有积极作用,但所涉及学科
众多,技术要求跨越生物、化学、工程等多个领域,如何实现学科交叉利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是生物制造未来发展的重要挑战。

    2020 年,各国对碳排放提出新的要求,我国也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
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在 2060 年前努力实现碳中和。2021 年 2 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提升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水平”、“鼓励
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等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合成生物材料迎来了迅猛发展的契机。

    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制造可以在生物基材料替代石化材料、生物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轻量化节
能等多个方面为碳中和提供解决方案。在碳中和的产业背景下,合成生物技术有望提供一条科技
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化道路。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 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年比上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增减(%)
总资产         16,198,325,031.74   12,135,151,292.13            33.48 5,981,776,496.32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资   10,665,095,835.31   10,384,743,848.59            2.70   4,641,857,605.54
产
营业收入        2,197,456,745.00      1,497,191,402.04         46.77   1,916,199,460.67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      607,892,085.94       457,672,108.02          32.82    478,880,430.75
润
归属于上市公      574,408,290.59       401,200,181.69          43.17    460,681,481.58
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
的现金流量净      594,183,441.79       514,964,265.79          15.38      359,618,052.95
额
加权平均净资                                            减少1.14个百
                            5.76                 6.90                              13.13
产收益率(%)                                                   分点
基本每股收益
                            1.46                 1.18          23.73                1.32
(元/股)
稀释每股收益
                            1.46                 1.18          23.73                1.32
(元/股)
研发投入占营
                                                        增加0.45个百
业收入的比例                6.08                 5.63                               4.71
                                                                分点
(%)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3 月份)      (4-6 月份)     (7-9 月份)      (10-12 月份)
营业收入             487,043,536.06    527,236,540.55    618,482,804.88    564,693,863.5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141,294,416.58    185,113,020.45    163,579,471.31    117,905,177.60
东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132,074,680.65    174,215,470.21    160,843,973.51    107,274,166.22
损益后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113,389,269.68    225,252,624.20     94,818,001.48    160,723,546.43
金流量净额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8,849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                                              9,017
数(户)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0
(户)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                                                 0
先股股东总数(户)
截至报告期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                                                 0
数(户)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持有特别表决权                                                           0
股份的股东总数(户)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质押、标记或冻
                                                                包含转融通        结情况        股
                                                  持有有限售
 股东名称      报告期内     期末持股数    比例                  借出股份的                      东
                                                  条件股份数                  股
 (全称)        增减           量        (%)                   限售股份数                      性
                                                      量                      份
                                                                    量               数量       质
                                                                              状
                                                                              态
                                                                                                境
Cathay
                                                                                                外
Industrial             0    117,999,515   28.32   117,999,515   117,999,515   无
                                                                                                法
Biotech Ltd.
                                                                                                人
山西潞安矿                                                                                      国
业(集团)                                                                                      有
                -260,000     37,788,250    9.07            0        0         无
有限责任公                                                                                      法
司                                                                                              人
天津四通陇
彤缘资产管
                                                                              质                其
理合伙企业             0     31,134,844    7.47    31,134,844   31,134,844          3,847,728
                                                                              押                他
( 有 限 合
伙)
                                                                                                国
山西科技创
                                                                                                有
新城投资开     -8,330,000    29,742,827    7.14            0        0         无
                                                                                                法
发有限公司
                                                                                                人
HBM
                                                                                                境
Healthcare
                                                                                                外
Investments            0     29,610,797    7.11    29,610,797   29,610,797    无
                                                                                                法
(Cayman)
                                                                                                人
Ltd.
                                                                                                境
                                                                                                内
西藏鼎建企                                                                                      非
                                                                              质
业管理有限             0     17,679,221    4.24    17,679,221   17,679,221         17,679,221   国
                                                                              押
公司                                                                                            有
                                                                                                法
                                                                                                人
杭州延福股
权投资基金
管理有限公
                                                                                     其
司-无锡迪   -7,450,469   15,999,932   3.84          0       0        无
                                                                                     他
维投资合伙
企业(有限
合伙)
国信国投基
金管理(北
京)有限公
司-北京华                                                                           其
             -6,688,191   14,216,800   3.41          0       0        无
宇瑞泰股权                                                                           他
投资合伙企
业(有限合
伙)
招银国际资
本管理(深
圳)有限公
司-深圳市
                                                                                     其
招银朗曜成           0     8,857,468   2.13   8,857,468   8,857,468   无
                                                                                     他
长股权投资
基金合伙企
业(有限合
伙)
深圳翼龙创
业投资合伙                                                                           其
                     0     7,936,799   1.90   7,936,799   7,936,799   无
企业(有限                                                                           他
合伙)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上述“前 10 名股东”及“前 10 名无限售条件股东”
                                         中迪维投资与延福新材的普通合伙人及执行事务合
                                         伙人均为杭州延福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银
                                         朗曜与招赢贰拾贰号的普通合伙人及执行事务合伙
                                         人均为招银国际资本管理(深圳)有限公司。除上述
                                         说明外,公司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
                                         一致行动关系。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
                                         不适用
明
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

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具体详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一、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相关内容。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

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